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6篇

时间:2022-11-21 17:40:06 来源:网友投稿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6篇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  摘要: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的去探索、研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6篇,供大家参考。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6篇

篇一: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

  摘要: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的去探索、研究,努力寻找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出各种具有问题和故事情景实践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7)050014-0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教学教育改革的必然。那么,如何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实践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对于孩子来说是枯燥乏味的,要想让孩子能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必须在教学中有创新,那么如果在课上能给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会让学生眼前一亮,马上注意力就被吸引来。从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新知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境,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年月日》时,我出了一道思考题,妈妈去外地出差了,小丽在家里一天天的数日子,等着妈妈快点回来,两个月后,妈妈回来了,猜猜小丽一共数了多少天?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邻近两个月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答案也是多样化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提高了解题技巧,培养了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自主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是引导者而已,学生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条件。素质教育观念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是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着眼于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和谐发展。可以说,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活动,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或与同伴一起参与完成活动的目标,是衡量一节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内容时,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数学活动自身的特点,精心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使之形成渴望学习的内部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三、教师在活动进行中要适时地加以组织和指导

  虽然教师在一开始就做好了活动定向的引导,但是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仍有可能会偏离教学的目标或出现活动进行的不那么有效,甚至进行不下去的情况。因此,教师必须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通过观察和适时地提问,收集反馈信息,并找到相应的对策加以组织和指导。如:在《测量》中,我发现有的小组在测量时发生争执,有的小组中个别学生被剥夺了动手测量的机会等问题,我便及时地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给学生出示现成的答案,而是为学生创设探索的机会,设计探索的资源和提供探索的帮助,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其内在的潜能,在测量中他们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活动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失败的迷茫与沮丧,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满足。

  四、要选择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课型

  根据活动活动课的特点,结合不同年级学生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活动活动课可分为如下课型:

  趣味数学课。运用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游戏活动中,领悟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好数学的兴趣。如数学游艺、数学谜语、趣题讨论、数学展望等均属这类课型。

  思维训练课。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方法,培养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等品质,不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的水平。如简算技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数列规律、图形变换、智力竞赛等。

  实践应用课。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配合数学课制作教具学具、实地测量、参观访问、办数学墙服、商店服务与数学有关的创造发明等,培养操作技能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竞赛辅导课。从全体学生的能力、爱好山发,适当组织专题讲座,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灵活运用数学的能力,更加熟练地掌握数学的方法与技巧。

  五、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实践活动课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合作的平台,除了全班合作学习外,还有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活动和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能够切实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如一年级下册的统计教学,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首先出示了一组体育活动图,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体育活动?你喜欢哪种活动?同桌交流,然后10人一组,选出组长,统计出小组里喜欢每种体育活动的人数,得出喜欢哪种项目的人最多,哪种最少”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在合作中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总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的课程,在教学我们将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篇二: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

  初探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策略-精品文档

  新课改后,“综合与实践”作为数学课程四个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学习内容的设置,满足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新思路,极大地推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剖析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1.教师中有认识上的偏差。作为新增加的内容,由于部分老师对其认识比较模糊,把它简单地看作一般的数学活动课、兴趣课或者是复习课,甚至将其作为选学内容,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2.教学资源比较贫乏。由于此内容是一个新增的领域,教学的模式、方法还在摸索和探究阶段,因此,具有参考性、指导性的Y源比较贫乏。有的教师苦于找不到活动的素材,或疲于为活动准备材料,而不愿意开展;有的活动因场地的拘束等因素,容易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也为教师开展教学带来有一定的难度。

  3.评价体系待完善。由于此教学内容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对于要研究的问题,学生可以持有不同的观点与答案。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下的量化模式进行教学评价,已经不能满足这

  一课程的特点与要求了。

  二、落实“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对策

  1.转变观念,树立学生为本的思想。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综合与实践跟学科课程的关系。在组织教学研究的过程中,

  教师自身必须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创造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不断提高教学实践的水平。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开发课程资源。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给师生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由于地域的差异,教材中的部分文本资源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地区的学生。因此,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点,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可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3.采用多维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参的过程。在制定评价时,应通过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客观的评价他人,发现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学会了正确接纳同学的意见。

  三、例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活动过程是“做数学”的过程。这个过程应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一)突出学科特征,散发数学味。由于数学的“综合与实践”课不同于其他几个学习领域那样有鲜明的知识特点,它更多的是三部分知识的有机揉合、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

  [案例]:“剪一剪”。在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图形和变换》之后,教材安排了实践活动:“剪一剪”。它的内容取材于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剪纸”。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安排了“对折”――画“半人”――剪一剪等活动。通过动手操作,孩子们领悟到画图的位置对结果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得出:长方形纸对折几次,就是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几份,可以得到几个小人?就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把乘法、除法、对称图形、找规律中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使一节貌似美术知识的教学内容体现出浓浓的“数学味”。

  (二)整合数学知识,突出“综合”特点。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是以解决问题为抓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以实践为载体,发展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如果说综合是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实践就是一种探索精神,是可以享用一生的学习品质。通过“综合与实践”的学习,学生的活动空间变得更加广阔。

  (四)利用小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能力。小课题的研究是以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问题出发,是学生在已有知识技能和生活体验基础上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学科的逻辑体系的超越。通过小课题的研究,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分工合作。

  总之,“综合与实践”不仅拓宽了教师的视野,冲破了原有教材的束缚,而且给数学赋予了生活的意义。这一领域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创造空间,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要善于学习和思考,把实践与综合应用在实际的教学中加以落实。

  

  

篇三: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

  试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从传统的课堂任课教学逐渐走向开放式教学,即将课堂搬到课外的一种教学方式,利用综合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课程的印象,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加快乐的进行学习,尤以在小学课堂中极为明显,一方面小学生心智处于成长阶段,孩子天生好动、好玩、好奇的性格也决定了利用实践教学的可行性,今天,本文就小学数学总额时间活动的教学进行相应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实践活动;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课是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通过数学活动,手脑并用,获得直接经验,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活动课一直被广大数学教师所重视。但因该课缺少系统的内容,且没有固定的模式,因而部分教师在操作中有意无意将其上成了补习课、辅导课等。所以就当前数学活动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一、什么是数学活动课

  活动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自己动手动脑进行实践和思维想象,培养兴趣、发展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它不同于学科教学,但又与学科教学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数学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数学活动课是对数学学科的延伸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精心设计、激发热情,让学生想上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精选题材。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有一定的结构性,它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而且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随着年

  级的上升而具有层次性,这是由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知识、经历和心理水平不同所决定的。例如,低年级的很多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从自然景物中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玩中体味数学价值,整节课的教学充满情趣性。中高年级则更注重体验数学,因为中高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更多的挑战性和创造性,需要他们通过实验操作、调查访问甚至课题研究,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

  三.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学认为人的创新意识不存在于现成的认识成果中,而活跃在形成结论成果的探索过程中,只有认知发展的积极活动,才能释放创造潜能,驱动着发现真理。教育家皮亚杰说:“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把活动原则落实于教学过程,就应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探索发现。而动手实践是最易于激发儿童的思维和想象的一种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一旦被激发,学生的思维就会有创新的火花闪动。教师恰当地利用这种状态,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观察物体”中关于平面对称现象学习后,开展平面对称现象的探索活动,在动手实践的探索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数学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欲望,产生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未知,进而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也正是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所必需的过程。再如,让学生查找资料:“湖南电视塔有多高?武冈电视塔有多高?他们的高度相当于几层教室的高度,他们的高度相当于多少个学生手拉手的长度,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形象地描述电视塔的高度?”查资料的方法可谓多样:可以网上查找,可以看书,可以打电话查询,可以问大人等,甚至可以实地观察。这样的设计不正是体现了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这样的实践活动,把学生的外部操作与内部的数学思维紧密结合起来,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学生在动手中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大胆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

  四、合理教学评价,促进实践活动课开展

  在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会充分地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力,展现自我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风采,发散思维,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而在此过程中,教师

  则要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做出有针对性的、激励性的、合理的评价。如:“你测量的方法很标准、很正确”“你的想法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个小组的合作非常融洽,取得的结果也非常完美”“这位学生的方法很有创造性,思维很独特”“你的调查结果很全面,很有参考价值”……通过具体有效的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激励,感受到自我价值的认可,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实践中,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变革,传统教育终将会被新式教育所取代,新式教育能够结合社会当下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今天人们提到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教学正是利用了孩子天生好动、兴趣广泛、厌烦学习等特点进行针对教学,利用实践教学将课堂搬到课外,能够充分地利用这种新鲜感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更加喜欢数学,不会出现厌学心理,同时利用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也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改善师生关系等等。

  

  

篇四: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摘要: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和探究,是基于学生生活常识和学习经验,彰显学生对数学教材知识的综合应用的活动。与其他教学板块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和操作性。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综合实践活动是适应性强且十分灵活的教学方式,通过发现班级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化,有针对性地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积极探索针对不同学生的方法,寻找适应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水平,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研究探讨综合实践活动和小学数学有效结合的途径。现就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综合实践活动含义及相关对策进行研究和讨论。

  一、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设置的意义

  综合与实践课程是以问题为载体的学习活动,通过问题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并且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努力或通过老师的帮助去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并且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都存在大量的数学思考的环节,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产生许多创新性的思想,再由学生进行验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强化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开展现状

  总的来说,“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在日常教学中的受重视程度是逐渐提高的,但具体到学科领域却仍不容乐观,此处有两个例证:1.以“综合与实践”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虽然在逐步上升,但具体到小学数学领域的“综合

  与实践”方面的研究却遇冷。2.在各类电教评比活动中,相比于“分数”“小数”等经典课例,“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课例鲜有人问津。论其原因,有老师总结如下:教学定位不清、实践活动缺位、教学时间不足。这类课程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力改变现状,融合以微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活动情境

  (1)保证教学活动情景的有效性。所谓有效性是指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活动情景是否与本节课知识相关,能否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否积累到活动经验、习得知识技能、提高学习成绩;(2)教学活动情景具有实际性。教师在选取教学活动情景时要注意活动素材要源于生活,贴合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学会在实际中学会解决问题;(3)教学活动情景要具有开放性。学生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个体,每个学生的发展过程层次不同,因此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活动情景要具有开放性,能够让不同的学生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并且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考成果,积极鼓励学生,不可一概而论。

  (二)充分掌握微课设计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其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技术也与传统课堂不同。微课的制作方式一般包括用手机、DV自拍录制,录频软件录制,以及在专业短视频网站制作等。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多种方式相互融合从而提升微课质量,比如在用CamtasiaStudio录屏的课件中插入录制的实验视频,在优芽、来画等短视频网站制作母版,并将VideoScribe、Focusky等技术手段应用其中,增添趣味性。同时,微课制作时需注意几个细节,微课不同于录像课,时长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同时要做到声音清楚,画质清晰,教学视频中要有设问、有停顿、有反思,最后辅以必要的学习单或者进阶练习题;应用于课堂实践的微课,要辅以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提升理解,在知识的拓展上,除了对知识点的讲解,还需提供更多搜索知识的方法和思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三)利用课堂等待,发展应用意识

  有别于数学教材知识的探究活动,更有别于直接灌输的讲授形式,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自主性较强的活动。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活动参与的自愿性、自主性、全过程性,创设“课堂等待”环节,促使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数学实践活动的发现、反思、感悟和体验,注重学生实践活动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同时,如果数学综合实践活动需要较长的时间,教师可以采用将数学活动有效延伸到课外的实施策略,这样的办法同样也可以延长“课堂等待”时间。教师可以通过打通课外与课内的联系,确保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目标和任务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同时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合作探究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耐心推敲数学问题。

  (四)学习评价设计

  分层评价的主体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教师,而且包括学生、家长等。分层评价的内容也是多元化的,不仅包括知识,更包括技能、情意、态度、价值观等。分层评价,旨在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质,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具备开放性与灵活性的特点。以综合实践活动“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为例,一些学生对这样的综合与实践活动非常感兴趣,而另一些学生认知能力相对薄弱,不能对其产生激励。基于这样的学情,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如下学习评价:基础性评价目标,要求全体学生借助魔方等生活化的载体,认识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以及没有涂色的方块在正方体中的位置,进而认识到表面涂色正方体的特征;发展性目标,即能用字母概括小正方体个数与两面涂色正方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小正方体个数与一面涂色正方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小正方体个数与没有涂色的正方体个数之间的关系等;提升性目标,要求学生概括、提炼小正方体的总个数与三面涂色的正方体个数、两面涂色正方体个数、一面涂色的正方体个数、没有涂色的正方体个数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学习评价设计,既关照了数学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又提升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这样的目标设定,将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观察与规律的发现、关系的计算等结合在一起,让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有了一种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的特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数学教学的改革是顺应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和根本要求。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是对传统教学弊端进行针对性消除的一大特色。综合实践活动和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不仅是促进数学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经途径,还是为国家输送数学人才的有力手段。现代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教学方式的研究和探讨,要积极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知识,在进行不断探索试验时,教师可以在网上可以借鉴成功者的相关经验,总结出自己的不足,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优秀的地方继续沿用,不足之处积极改进。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善于发现学生除学习能力以外的潜力和闪光点,努力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适合学生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真正做到个性化教育和小学数学的有机科学融合,努力为国家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宝林.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21(93):61-63.

  [2]张芳.小学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的策略[J].读写算,2021(31):136-138.

  [3]高玉萍.关于小学数学中年段“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策略的研究[J].考试周刊,2021(53):61-62.

  [4]徐金晶.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0(09):51.

  [5]郭冰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策略与途径[J].试题与研究,2020(22):36.

  

  

篇五: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综合与实践"

  杭埠中心小学赵文兵

  摘要: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以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主要任务的一种学习活动,具有强烈的生活性、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活动有所感悟.

  关键词:教学目标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数学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以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主要任务的一种学习活动,具有强烈的生活性、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活动有所感悟。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意学生解决了哪些问题,得到了什么结果,还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分析和整理等过程,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逐步培养学生的参与、运用、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下面,以“制作年历”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做法。1.明确教学目标,做好课前准备.俗话说:“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要使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地进行,课前收集资料,做一些准备工作是少不了的。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和教学的内容、所涉及的其他学科,考虑到这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其次,使学生明白课前需做一些什么准备,如准备活动中用到的一些资料和学具等.三年级下册“制作年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学习年、月、日这一部分知识后安排的,其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年、月、日知识进行实践操作。所以,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寻找生活中不同年份、不同种类的年历,并给学生布置了开放性的任务-—找了当年的年历。有了这些准备,课堂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究。2。搭建实践平台,培养探究能力。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动脑思考、合理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于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收集、调查、总结的方法,在于培养学生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探究能力.平时的数学教学,都是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的数学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经验,在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中形成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经验。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亲身实践、亲历体验、自主活动的平台,通过自主探究、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形式,把数学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践有机结

  合起来,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我利用学生课外收集到的年历,让学生仔细观察后说说有什么发现。在学生认真观察的同时,我及时进行指导,提出第二个问题:“先观察你手上2014年年历的整体布局,结构是怎样的?"生1:我的年历上有12个月,每行排了4个月,排了这样的3行。生2:我的年历上也有12个月,每行排了6个月,排了这样的2行。生3:老师,我的年历上的12个月是一页一个月,12个月就排了12页……(学生纷纷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师:同学们的观察非常仔细,发现了很多的数学奥秘。对,不同年历的排列方法可能不一样,但不管怎么排都是由12个月组成的。那么,这12个月中每个月的排列方法是否都相同呢?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互相说说。(在同桌学生交流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汇报)生4:我观察的是8月份的月历,它的第一行表示“星期”。师:那你们观察的月份中的第一行是否与他的一样,也是第一行表示“星期”?(学生都表示肯定)生5:我观察的月份中,重要日子用红色标出。生6:制作月历首先要知道每月1日是星期几.……在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中,学生找到了不同月历中的共同特点,如每个月的第一行都是“星期”、重要的日子用红色表示等,实现异中求同。这样教学,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明白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又为接下来小组合作制作年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创新能力.以往传统的数学教学,由于没有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知识只是生硬地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抑制,更谈不上创新了。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说的是人们想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要亲自参与、尝试、体验,即在做中学、学中做。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与反思、修正与完善中成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师:今年的6月1日是星期日,那明年的儿童节又是星期几呢?(学生沉思)生1:老师,我们制作出2015年的年历,不就知道了吗?师:好,你的方法很好,我们就根据你的建议,一起来制作2015年的年历。那该怎么来制作呢?生2:要先知道2015年的1月1日是星期几.师:你们有办法知道2015年的1月1日是星期几吗?(学生在2014年的年历上找到12月31日是星期六,因此认为2015年的1月1日是星期日)师:由于这一节课的时间紧张,我们就分小组合作,一起来完成2015年的年历制作。(多媒体出示小组合作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完成一个月的月历制作)……上述教学中,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去创造美、感悟美.这样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创造交流机会,体现数学价值。一堂完美的数学课,离不开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要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教师不应该局限于课本,应该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有效的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他们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延伸到社会上,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用到课堂中去,应回归生活”的理念.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制作好一个月的月历并进行美观加工后,我请学生上来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方案。一个学生说:“因为3月份有植树节,所以我就在月历的周围画了一些树,提醒大家要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另一个学生说:“我制作的是10月份的月历,10月1日是国庆节,这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于是我在月历上添加了烟花礼炮来表示庆祝。”还有一个学生说:“我的生日是5月12日,我把这一天用红色标出来。"……学生的想法千奇百怪,但个性鲜明。这样教学,让学生在倾听别人方法的同时,去体验、去感受其中设计的妙处,在倾听与思考中取长补短,找到更完美的设计方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创造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探究,进而提高自身的素养。5.发挥教育作用,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主渠道,课外延伸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必要补充。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许多内容并不是让学生学会一个数学知识并加以应用,而是以明确的主题来组织教学内容,使数学知识更加人性化,具有思想性、教育性和人文精神。因此,教师不应局限于课本,而是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将课本上的知识拓展到课外,进行有效的延伸,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涵。课堂教学中,在学生介绍了自己制作年历的设计方案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会设计年历了,那年历除了了解具体的日子外,还有什么作用?”生1:可以知道重要的日子.师:是呀。年历的用处很大,同学们可以回家调查一下自己最亲的人,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生日,然后在年历上做上记号,等他们生日到来的时候,给他们送上祝福,感谢他们对你的爱,并祝他们生日快乐。生2:可以根据年历来制订学习计划.师:你很会思考!今天是6月13日,我们这个学期期末检测安排在6月27日,算一算,这个学期离结束还有几天?你打算怎么安排好这14天的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为三年级的学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样教学,把课内的知识延伸到课外的学习与生活中,既引导学生学好知识,又对学生进行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感恩等思想的教育,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总之,数学虽然是严谨的,但数学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应运而生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条件,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手段,需要教师不断去研究、去探索、去创造,使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篇六: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学科,素质教育背景下更侧重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探索学习过程中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接触自然,真正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新课改也在教材中增设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板块,以期改变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弊病,创新教学思路和模式,实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升数学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对策

  引言

  新课改不断深入,数学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为关注,也在教材中增设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板块,旨在引导小学生加强自觉思考与实践,加强数学与外部世界的关联,提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模块教学中,涉及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内容,无不与教学实践关联密切。“实践与综合应用”板块教学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因此该课题的教学探讨必须深入持续下去。

  1.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板块教学中的既存问题1.1教学局限于课本,实践关注不足

  “实践与综合应用”板块教学,从字面上看,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主导方向。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更侧重学生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数学学习的举一反三。实践出真知,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结论的验证必须借助实践。但是当前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更多地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在思维训练的实践实施中更多的是题目形式的变换,教学与生活联系不密切,为了教学而教学,也无法调动小学生数学探究实践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实践活动的组织和价值发挥。

  1.2忽视学生需求,活动脱离实际

  第1页,共9页

  “实践与综合应用”板块教学要想取得实效,落到实处,必须关注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诉求。实践及应用必须体现在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中。要想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必须确保活动契合学生的喜好及需求,让学生乐于参加。而当前的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规划更多的是由教师主导,教师习惯性地部署、安排,忽视学生的需求,不利于数学实践活动的落实,甚至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1.3创新实践不足,教学形式单一

  数学实践及综合应用教学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必须具备创新实践意识,主动组织数学实践及综合应用活动。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需求,提升实践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呈现多元的活动形式,进行客观真实的教学评价,提升学生对实践及综合应用活动的认可度与支持度。而当前的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中,教师缺乏创新实践意识,教学方式也十分单一,活动不具吸引力,使得数学实践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2.小学数学“实践及综合应用”教学的优化策略

  2.1打破授课局限,加强外界关联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板块教学也必须与生活相关联,从课本及课堂的局限中走出来,让每个小学生都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和问题,也尝试进行数学奥秘的探索。例如讲解《我们身体上的尺》这部分内容时,教师结合厘米和米的认识安排综合与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身体尺”的实际应用价值,意识到“身体尺”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积累测量和估计的活动经验。让学生具体测量课桌、黑板、教室的长等。在学生掌握身体尺的相关知识后,走出教室,面向校园,测量更多更具体的事物,也可以延伸到生活中,做出具体的测量记录。这样的实践及综合应用教学才是有效的。

  2.2尊重学生喜好,规划活动教学

  小学阶段学生参与数学实践及综合应用活动的积极性与自身需求和喜好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数学实践及综合应用教学中,教师必须避免对教学活动的大包大揽,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喜好,了解学生的实践学习需求,将其作为活动教学的规划参考,吸引学生参与。只有是学生喜欢的、需要的,学生才会积极参与进去。

  第2页,共9页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喜好及需要,创新实践教学规划。例如《有趣的七巧板》部分的实践教学,教师可以从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入手,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教师拿出事先用七巧板拼好的几个小动物,激发学生学习七巧板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你是否可以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你喜欢的小动物呢?教师鼓励小学生动手拼一拼,看看能用七巧板拼出什么,鼓励学生奇思妙想。有的拼出了植物,有的拼出了动物,有的拼出了各种数学图形,教师在教学渐入佳境时,提出具体的任务:四人小组合作,用七巧板拼出你们自己最喜欢的图案,并将图案串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小组经过讨论、构思、分工,拼图,然后展示,在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及创新能力。

  2.3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评价

  小学数学实践及综合应用板块教学中必须确保实践活动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趣味性的活动更契合其学习诉求和心理。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组织让学生乐在其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可以是智力竞赛,可以是趣味小游戏,可以是科学小实验等,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数学互动中,身临其境,深化认知。例如开展“了解你的好朋友”实践互动时,可以让学生充当一回小小调查员:“某某,你平时喜欢看什么书?”“你最爱的运动是什么?”“你家里都有谁?”仔细询问好朋友并及时记录相应的数据,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整理,制成表格。在趣味调查互动中学会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此外,教学评价对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教师必须关注小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的细节表现,看到其点滴进步,多肯定、多鼓励,给予其参与数学实践互动的信心,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让其在点评中取长补短,更好地成长。每次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评选活跃之星、创新之星、组织之星等,以证书、小奖品等形式进行奖励,激发小学生参与数学实践互动的积极性。

  2.4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数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答案的开放性等都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促进自己素质的全面提升。数学新课程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作为一名教师

  

推荐访问: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 浅谈 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