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课教案4篇

时间:2022-09-27 14:00:04 来源:网友投稿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课教案4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课教案 同学们,有一句俗语叫“条条大道通___________”。 。 罗马这是什么意思呢?你知道罗马是怎样兴起和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课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课教案4篇

篇一: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课教案

们,有一句俗语叫“条条大道通___________”。

 。

 罗马 这是什么意思呢?你知道罗马是怎样兴起和发展的吗?

 条条大路通罗马:是指做成一件事的方法不只一种,人生的 。

 路也不止一条等着我们发现。条条大路通罗马是著名的英语谚语。

 前 出自罗马典故。古罗马原是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邦。公元前3 世纪罗 马统一了整个亚平宁半岛。公元前1 世纪,罗马城成为地跨欧亚非 统 三洲的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 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一、罗马城邦:

 意大利半岛:

 山地众多,利于畜牧业发展;西部地区

 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前 1000 年,罗马城邦从台伯河畔兴起

 时间:

 公元前 1000

 地点:

 意大利半岛中部

 罗马城的奠基人是 罗慕路斯 和 勒穆斯 ,神话传说他们是战神马尔斯的儿子。他们生下来后不久,母亲就被杀死了。他们的外祖父是当时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国王,外祖父的弟弟为篡夺王位,派人把兄弟俩装在筐内,投入河中,想把他们淹死。不料筐子被河边的树枝挂住,两个孩子大难不死。一头到河边饮水的母狼发现了他们,用自己的奶水哺育了他们。兄弟俩长大成人后,杀死了外祖父的弟弟,并建立了新城。新城以罗慕洛斯的名字命名,称为罗马。至今,在意大利的罗马博物馆里,还陈列着“母狼乳婴”的铜像。

 古罗马城遗迹

 据传说,罗马城邦的最后一个国王小塔克文统治残暴,引起人民的不满,终于忍无可忍,揭竿而起,一举推翻了君主制。以后,为了防止再次出现戕害人民的国王,罗马人决定不再设立君主,而采用贵族 共和制 。

 公元前 509 年

 罗马共和国

 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 选举产生的政体形式,它与君主制相对。采用这种政体的国家称为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的政权组织:

 国家决策权:

 国家执政权:

 最高权力机关:

  300 名贵族组成的 元老院。

 两个权利相等的 执政官 主持日常事务;

  公民大会 是形式上的最高

 权力机关;

 元老院: : 国家决策机构, , 均为贵族, , 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元老院

 执政官

 公民大会

 在元老院、执政官、公民大会三种权力之间,存在严格的 制约关系,彼此相互牵制,保持平衡 。这种政治体系被后人认为是古代经典的政治体系之一,对后世的影响巨大。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保民官:

 《 十二铜表法 》 :

 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 十二铜表法 》

 时

 间:

 公元前 450 年左右;

 内

 容:

 涉及 诉讼程序、所有权 和 债务权、宗教法 等;

 作

 用:

 使 量刑定罪 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龟甲阵 这些图片反映了罗马人的什么民族特性? 罗马人的步兵和旗手

 罗马军队布阵 罗马军团

 罗马人的民族特性:

 教育上:勇敢, 善战 军事上:建立军团 青年兵 壮年兵 后备兵 三个战列 工兵 机械兵 骑兵 三个兵种 尚武 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霸主 ( (1 )军事扩张的基础 军事基础:

  制度基础:

 罗马人尚武,强大的罗马军团兵种齐全,装备精良,作战英勇,战术高超。

 实行 共和制 ,设有 人民大会、元老院、执政官 其政治体制是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结合。

 前2 世纪,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霸主 西

 班

 牙

 小 亚 细 亚 埃

 及

 罗马

 迦太基

 扩张:

 前3 3 世纪,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

 布匿战争 (前3世纪—前2世纪,同 迦太基进行三次战争) 第一次,罗马占上风 第二次,迦太基先胜后败 ( 坎尼战役是世界军事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第三次,罗马大获全胜,征服迦太基 17

 罗马斗兽场 角斗士

 公元前 73 年,角斗奴隶不堪忍受,爆发了斯巴达克

 领导的大规模起义。

 斯巴达克起义的打击

 共和国衰落:

 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压迫 哪里就有反抗哪里就有反抗

 虽然失败,但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罗马爆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斯巴达克起义 时间 :公元前73 年 结果 :被血腥镇压 意义 :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要统治如此广大的区域,原来的共和政体能够维持吗?

  必须依靠一个更强有力的政权,即帝制。

 拓展思维

 公元前 49 年,凯撒 控制元老院,

 成为 终身独裁官 。

 二、罗马帝国:

 公元前 31 年,

 屋大维 首创“元首制”

 掌握最高统治权;

 公元前 27 年,

 罗马共和国演变为 罗马帝国 。

 二、罗马帝国:

 屋大维

 凯撒之后,由谁在何时建立了罗马帝国?

 屋大维 原为凯撒的甥孙。凯撒被刺后, 他于公元前27年 年登上政治舞台,成为 古罗马帝国 开国皇帝。在他的治理之下,罗马帝国进入了相当长一段和平,繁荣的辉煌时期。被尊称为 “奥古斯都”

 公元前 27 年 ,屋大维自称共和国的“ 元首 ”,独揽大权,实际上成为皇帝。从此,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

 帝国的车轮不容阻挡!

  屋大维统治罗马 40 余年,这以后将近200年,罗马 政局稳定,经

 济、文化繁荣 ,被称为 “ 罗马的和平 ” 时期。

 四通八达的道路把罗马大帝国的各个部分联结为一个整体,罗马是罗马帝国的中心。

 “ 条条道路通罗马 ”的谚语就形象地描述出罗马帝国当时 交通发达,商业繁荣的景象。

 2 2 世纪, 帝国版图横跨 欧、亚、非 三洲 ,地中海

 成了罗马帝国的 “内湖”。

 古罗马全城复原图

 罗马帝国的衰亡:

  公元 476 年, 西罗马帝国 灭亡。

 原因 内因:公元3 3 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

 经济大危机;

 外因:公元 375 年,日耳曼人开始入侵罗马帝国;

 分裂:

 公元4 4 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灭亡:

 3 3 世纪起 ,罗马帝国爆发了全面危机。

 日耳曼人 屡屡进攻

 395 年 ,罗马帝国分裂为 东、西 两部分 。

 476 年 , 西罗马帝国 被日耳曼人灭亡,东罗马以 君士坦丁堡 为中心,继续存在了约一千年。

 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旧名为拜占廷,故称“拜占廷帝国”。

 罗马的兴亡

 罗马城 邦 罗马共和国

 称霸地中海

 罗马帝国

 帝国分裂

 西罗马帝国灭亡

 ( ( 前 1000 年) )

 (前 509 年)

 ( ( 前2 2 世纪) )

 (前 27 年)

 ( 395 年)

  ( 476 年)

 东罗马帝国灭亡

  ( 1453 年)

 随堂训练 1 、罗马建立共和国是在(

 )

 A. 公元前1000 年

  B. 公元前509 C. 公元前49 年

  D. 公元前27 年

 2 、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

  )

 A.《 《 汉谟拉比法典》 》B.《 《 十二铜表法》 》 C.《 《 公民法》 》

  D.《 《 万民法》 》 B B

篇二: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课教案

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第 1 页 共 69 页 目

  录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 .......................................................................................................................... 2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 2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 5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 ............................................................................................................................ 9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 12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 12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 15 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 18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 18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 21 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 24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 27 第四单元

 步入近代 .................................................................................................................................... 30 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 30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33 第12课 美国的诞生 ............................................................................................................................ 35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 38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 41 第五单元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 43 第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 .................................................................................................................... 43 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 46 第六单元

 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 48 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48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 ........................................................................................................................ 51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 54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 57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 57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 .......................................................................................................................... 63 第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 63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 66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第 2 页 共 69 页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了

 解 掌

 握 思考探究观察分析 议论解疑综合归纳 唯物史观 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 人类起源三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人类怎样形成?“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什么?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原始社会怎样解体?

 人类是神(或上帝)造的吗?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不同点?国家与氏族组织有哪些不同点? 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由于生产力的进步才导致原始社会解体、国家产生,所以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集体生产和劳动实践,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因素;脑的发育,最终使得人类完全从动物中脱离出来;热爱劳动、肯动脑筋,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不断发展

  氏族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人文素养

  人类怎样从猿到人进化而来

  http://www.smldzx.com.cn/article/zwl/js/kejian/9s1.rar

  http://www.pep.com.cn/200406/ca426498.htm

  1读了《赫胥黎在演讲》 ,你是否愿意加入到“庄严的科学讨论中”?

 牛津大主教认为人是上帝造出来的,他完全依据神话传说,含有许多夸张、虚构的成分; 赫胥黎认为人和猿有同一祖先, 人是由类似猴子那样的动物进化而来的, 他所依据的是科学分析。

 现在就让我们一块了解这个科学分析的进程。

 (安排学生阅读全文, 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 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哪几个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教师强调:

 “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

 “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

 “完全形成的人” 指已能制造工具, 真正进行劳动的人, 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根据第 3 页“动脑筋” :直立行走是不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为什么?(应2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第 3 页 共 69 页 该是的。因为:①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用于制造工具、进行劳动等,使得人类与动物有了根本的区别。②直立行走开阔了眼界,促进了脑的发育,最终使得人类完全从动物中脱离出来。

 )

 根据第3页表格《完全形成的人》进行课堂“接龙练习” :

 3

 《完全形成的人》 主

 要

 代

 表

 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晚期

 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早期

 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 晚期 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进化阶段 早期 猿人 智人

 4 5 6 根据现代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哪些主要人种?(黄种、白种和黑种)

 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教师指导学生观看第6页自由阅读卡· 《美洲的早期人类》 ,首先指出其中的“蒙古利亚种”即黄种。

 然后说明:

 印第安人的体貌含有黄种特征, 就是历史上亚洲人种的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他们的体貌又含有黑种特征,则是因为地理环境与非洲相似所起的作用。

 怎样批驳种族优劣论?(各人种之间,在自然体质特征上虽有一定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且具有逐渐过渡的现象。

 这充分说明全世界各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 并具有共同的祖先。人种属于自然范畴,绝无优劣之分,种族主义者的种族优越论是站不住脚的。

 )

 教师介绍第 4 页插图《早期人类的生产活动》 ,指出: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必须结成群体才能生存。后来,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进步,这种群体从“居无定所”发展到比较固定的血缘集团——“氏族” ,人类历史就此进入氏族社会。

 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后,最初经历的是什么社会?(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初期,人们为什么必须结成小集体过群居生活?(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

 教师讲解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

  A.生产力发展:会制造工具,能人工取火等。

 (以山顶洞人为例,说明人脑对于自然的认识产生了飞跃)

 B.婚姻关系变化:群婚→血族群婚。

 (以古代希腊崇拜大地女神该亚的传说为例,说明当时人类社会的婚姻关系是不论行辈的,尚处于群婚阶段。后来随着人们认识到近亲繁衍的害处,对于婚姻关系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逐步从群婚发展到血族群婚[在同一族群内,辈分不同,限制通婚;同辈之间通婚则不受限制]。这种婚姻制度使得比较固定的血缘集团形成,氏族产生。

 )

 4 了远比动物高级的理智性和社会性,既避免了近亲通婚对人类素质的危害作用,也增进了人们之间的凝聚力,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

 5 历史阶段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6 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就会根据人们在生产、生活上的不同贡献,自发调节人们的社会地位。所以,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7 7 8 1 2 3 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它是原始人类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使得人类具备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不同点?

 生产力水平提高 男女地位变化 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男子开始支配社会 采集、渔猎为主,农、牧、手工业大分工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生产出现 教师介绍厄瑞斯忒的传说,反映当时男女社会地位的变化,强调指出:上表说明了随着生产力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A.时间:父系氏族晚期 B.过程: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剩余产品和家庭私有财产→奴隶和统治阶级产生→国家机构形成)

 比较国家与氏族的组成,你觉得它们之间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氏族是按血缘关系顺其自然组成的,国家是按地域关系通过政府、军队、监狱等机构来组成的。

 )

 军队、监狱等机构的设置,证明奴隶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十分残暴的。为什么还说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原始社会时,虽然在血缘集团内部财产共有、集体生活、平等相处,但是那时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们生活也极端艰苦;而且在不同的血缘集团之间,互相杀戮非常残酷和野蛮。奴隶社会的阶级分化则是生产力提高的结果。从整体上看,人们生活的物质来源大大地丰富了,精神上也逐步摆脱了蒙昧野蛮状态,跨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比原始社会进步得多。)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第 4 页 共 69 页 8 9

 1 完成第5页“练一练” :把下列完全形成的人进行分类(标上相应的字母)

 :

 A.早期猿人

  B.晚期猿人

  C.早期智人

  D.晚期智人

 中国山顶洞人(D)

  德国尼安德特人(C)

  印尼爪哇人

 (B)

 中国丁村人

 (C)

 法国克罗马农人(D)

 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B)

 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A)

 准确地说,上题7个选项应当属于人类进化的哪个阶段?(B)

 A.正在形成的人

 B.完全形成的人

  C.猿人

 D.智人 “没有劳动,就不会发生从猿到人的进化,也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和明天。

 ”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集体生产和劳动实践,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是促进头脑发育的前提。而头脑的发育,最终使得人类完全从动物中脱离出来。所以,热爱劳动、肯动脑筋,才能保证人类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并且不断地发展完善起来。

 )

 根据《新学案》 ,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提醒学生预习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

 2 3 4 5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

篇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课教案

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第 第 5 5 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罗马的兴起、由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罗马帝国衰落的基本脉络;描述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对外扩张和版图范围;概述古罗马的政治体制;掌握《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的转化,分析罗马共和制崩溃、君主制建立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认识古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奴隶制性质,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制作年代尺,进一步梳理罗马的兴衰史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国家实行民主政治的意义,认识战争的本质,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十二铜表法》;罗马的兴衰过程 教学难点:古代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及原因;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过一个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是哪一个国家?

  生:亚历山大帝国。

 古罗马帝国就是地域辽阔的庞大帝国,而帝国的维系主要依靠两大支柱,一是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二是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德国著名的法学家耶林曾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指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耶林先生为什么这么说呢? 今天我就一起学习第 5 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起领略古罗马法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罗马城邦 (一)罗马的兴起、征服与扩张 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古罗马兴衰时间,理清本课脉络。

 提示:公元前 509 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 450 年左右——罗马颁布成文法;

  公元前 3 世纪初——征服意大利半岛、战胜迦太基;

  公元前 2 世纪——征服东地中海地区;

  公元前 73 年——斯巴达克奴隶起义;

  公元前 49 年——凯撒控制元老院;

  公元前 31 年——屋大维掌握最高统治实权;

  公元前 27 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 世纪——罗马帝国进去黄金时期;

  3 世纪——罗马帝国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

  4 世纪——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2.教师讲述:自公元前 1000 年,众多民族迁移到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公元前 509 年,罗马人建立起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后,不断对外扩张,迅速统一意大利半岛,并最终称霸于地中海。

 3.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史事”,了解共和国建立后对外扩张的情况,重点了解三次布匿战争。

 提示:

 第一次——公元前 264——公元前 241 年——迦太基败

 第二次——公元前 218——公元前 201 年——迦太基丧失了独立地位

 第三次——公元前 149——公元前 146 年——迦太基城被夷为平地 4.教师讲述:布匿战争是罗马对外扩张中发生的重大战役。迦太基是非洲北部腓尼基人建立的重要奴隶制国家,它垄断了地中海西部的运输贸易,逐渐富裕强大起来。当罗马人征服意大利南部后,一场与迦太基的残酷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人”,所以这场战争称“布匿战争” 5.问题思考:布匿战争有何影响?你如何看待古罗马的对外扩张?(第一问由学生生看书回答,第二问可联系今天的中东局势引导学生讨论)

 提示:影响——罗马共和国争得了地中海的霸权,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6.教师过渡:在罗马共和国中,谁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呢?我们再来看看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二)罗马的共和制度 1.图片展示:《罗马的元老院》

 2.教师提问:罗马共和国的机构设置情况是怎样的?举出相关史实,认识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提示:执政官、元老院;共和制法律;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元老院是最重要的机构等即可。

 3.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十二铜表法》的内容。

 提示: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4.教师补充:指十二铜表法(Law of the Twelve Tables ),公元前 452—451 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古罗马编订出十个法表,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公布于罗马广场。但他主要由贵族编制并为贵族利益服务,引起平民不满。公元前 450 年,又增两表,这就是著名的《十二铜表法》 【实质】

 “十二铜表法”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基本上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

 “十二铜表法”体现出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奴隶制国家的本质特点。

 “十二铜表法”就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

 5.教师提问:罗马实行共和制,为什么又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呢?在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里,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提示:在罗马共和国里,奴隶数量多,使用广,他们的辛勤劳动创造了辉煌的罗马,但是处境悲惨,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在罗马城,每天有 2000 多奴隶成交,爱琴海上的提洛岛是著名的奴隶交易中心。

 6.教师讲述:如此多的奴隶,大多数来源于战争或者被征服的居民。如此悲惨的处境让奴隶们苦不堪言。终于,一场声势浩大的奴隶大起义爆发了,它震撼了罗马的统治,加速了共和国的衰亡。(揭示出罗马共和国衰亡的根本原因)

 7.教师过渡:声势浩大的奴隶起义,震撼了罗马的统治。罗马共和国的一些手握军权的将领开始争权

  夺利。在公元前 45 年,恺撒以“祖国之父”的名义实行独裁统治,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元老院权利日渐衰弱,原来的共和制还能继续维持吗?(必须依靠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帝制)

  目标导学二:罗马帝国 1.建立背景:罗马奴隶主统治遭到沉重打击,军事实力人物为建立军事独裁进行争夺 恺撒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的措施触动了元老们的利益,激起贵族共和派的强烈反对,最终招来杀身之祸。继恺撒之后,各派又经过长期斗争,到公元前 30 年,屋大维逐渐独揽大权,公元前 27年,他开始实行元首制。

 2.帝国建立 什么是元首制呢?元首制的实质是什么?(君主制)

 你认为元首制的建立意味着什么?(罗马共和国由共和国变成了帝国)

 3.版图扩张与帝国前期的繁荣

 罗马帝国建立后,不断对外侵略扩张,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罗马帝国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中国的汉帝国也日渐强盛。古代罗马不但同中国有交往,而且同印度、北欧也有贸易往来。西方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正说明了这一时期罗马帝国繁荣情况。

 这一时期的罗马帝国社会安定,交通安全、税收增加,是罗马的经济繁荣起来,这在历史上是罗马的“黄金时代”,称为“罗马和平”时期。

 请同学们回忆中国历史内容,说说中国对古代罗马的称呼和两国的交往。

 4.教师过渡:繁盛的罗马帝国,统治阶级日益奢侈腐化,享乐成风。最终走向了衰落与灭亡。

 目标导学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1.教师讲述:公元 3 世纪,罗马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农业衰落,隶农起义,日耳曼人也开始入侵,终于导致罗马帝国走向衰落。4 世纪末,帝国最终一分为二。

 2.教师提问:庞大的罗马帝国为什么会分裂呢? 提示:罗马奴隶制的危机(内因);日耳曼人的入侵(外因)。

 3.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476 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消灭,西欧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有人说西欧的封建社会逐步形成。为什么?(提供资料,日尔曼人实行的氏族制度)

  日耳曼人为了站稳脚跟,不能实施落后的氏族制度,也不能继续实施落后的奴隶制度,只能选择先进的封建制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后被迫实施中原的封建制度加以比较说明)

 4.问题思考:日耳曼人统治下的西欧出现了新的阶级——大地主阶级和农奴阶级,封建生产关系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逐步形成,请同学们回忆中国历史的有关内容,说说中国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并对比中国与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时间的早晚,让学生明白古代中国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

 提示:中国从公元前 475 年开始的战国时期已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早近一千年。

 5.拓展延伸:古罗马经历了哪两个重要阶段?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实行了共和制,罗马的共和制和希腊的共和制是一样的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同学们可以小组讨论。

 提示: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 相同点:①都实行共和制;②奴隶都没有任何权利;不同点:雅典所有公民都能担任各级官职,能参政议政,而罗马的实权在元老院手里,雅典的公民比罗马公民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

  三、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欧洲的文明源头之一——古代罗马。古罗马继承了古代希腊的传统,“没有希腊文化和

  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恩格斯的论证了罗马文明、希腊文明和欧洲文明间密切的关系。

  3 板书设计 1.罗马的兴起、征服与与扩张 2.罗马共和国衰落、《十二铜表法》 3.罗马帝国的建立、繁荣与衰亡 4 教学反思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平时的见闻中,对罗马帝国都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较少涉及罗马法这一方面及对法律认识较为缺乏,因而需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知识中引发其对罗马法的兴趣。另外,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积累了不少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相关知识,因而可以从已知推向未知,使学生更为清晰的了解古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第 5 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罗马城邦的兴起,简单说出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过程中的重要时间、事件及人物。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3.认识罗马帝国危机的实质是奴隶制危机。

 罗马发展历史、《十二铜表法》

 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有一句俗语叫“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是什么意思呢?你知道罗马是怎样兴起和发展的吗? 条条大路通罗马:是指做成一件事的方法不只一种,人生的路也不止一条等着我们发现。条条大路通罗马是著名的英语谚语。出自罗马典故。古罗马原是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邦。公元前3 世纪罗马统一了整个亚平宁半岛。公元前 1 世纪,罗马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 罗马城邦 1.时间、地理位置:公元前__1000__年,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2.公元前__509__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 300 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__公民大会__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3.公元前 450 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这部法被称为《__十二铜表法__》。

 4.罗马共和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奴隶起义是__斯巴达克__起义。

 知识点二 罗马帝国 5.公元前 27 年,罗马帝国建立,建立者是__屋大维__,他首创了“__元首制__”。

 6.2 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__地中海__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知识点三 罗马帝国的衰亡 7.4 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__476__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 罗马的起源

 1.结合“母狼乳婴”图,讲讲罗马起源的传说故事。

 关于罗马城的起源有一段传说。相传罗马城创建人是孪生兄弟罗慕路斯和勒穆斯。他们的母亲是一位国王的女儿。她的叔叔篡夺了王位,并派人把她生下的这对孪生兄弟投入台伯河。两个孩子被冲到河岸上,一只母狼照料他们。后来,一对牧羊夫妇收养了他们。兄弟二人长大后,得知了身世,合力杀死篡位者,恢复了王位,建立了新城。后来,新城被命名为“罗马”。

 探究二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兴亡 1.阅读教材 P22,找出罗马共和国建立的时间,并说说罗马共和国是如何管理的。

 时间:公元前 509 年;国家管理: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 300 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2.如何看待《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探究三 罗马历史发展线索 1.阅读教材 P22~P25,整理罗马发展线索示意图。

 罗马共和国建立 509 年地中海霸主 2 世纪)⇒罗马帝国开始 (公元前 27 年)⇒罗马帝国分裂 (4 世纪末)⇒西罗马帝国灭亡 (476 年)

  2.讲讲罗马爆发严重的社会危机斯巴达克起义的时间、结果及意义。

 时间:公元前 73 年;结果:被血腥镇压;意义: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3.罗马共和国为什么会发展为罗马帝国? 社会危机严重,奴隶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

 4.罗马帝国危机的表现有哪些?其实质是什么? 表现: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财政危机,民生凋敝。实质:奴隶制危机。

  (四)归纳总结 整体感知

 (五)课堂检测 巩固新知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按照罗马重要历史事件发展的顺序,整理罗马知识线索,并引导学生分析罗马为什么会从共和国发展为帝国以及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本课中时间概念多,容易混淆,应引起重视。另外学生对于《十二铜表法》掌握不是很好,应加以强化。

篇四: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课教案

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优质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 1 课 古代埃及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过程与方法 观察古埃及地图,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罗河对古埃及农业和文明等方面的影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关于金字塔的知识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金字塔既是古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又是古埃及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勤劳创造的世界奇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古埃及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教学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尼罗河在古埃及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列出了当时的世界七大奇迹,古埃及的金字塔就是其中之一。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七大奇迹中,只剩下古埃及的金字塔还矗立在尼罗河岸边。我们在感到遗憾的同时,也为金字塔感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开启埃及之旅。

 (多媒体播放视频——埃及)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一)自然环境 1.教师展示:出示《古代埃及地图》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古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古代埃及的空间概念。

 提示:古埃及地处北回归线一带,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候十分炎热,降雨量也很少,普遍干旱。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2.诗歌展示:

 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让我们歌唱!你滋润了太阳神赋予的土地,养育着所有的人民,让我们在干涸的沙漠里畅饮!你慷慨无私地给予我们所有美好的东西!

 结合歌词及前面所学,说说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或者说人们为什么要赞美尼罗河?) 提示:古埃及人之所以可以在这片沙漠上建立灿烂的农业文明,要归功于尼罗河纵贯古

  埃及南北,两岸形成数千米至数十千米宽的狭长河谷。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多媒体播放视频——尼罗河塔纳湖) 3.教师小结:当然,尼罗河对古埃及人给予极多,但它也同样需要古埃及人为之付出努力。尼罗河定期泛滥的特点,使古埃及人知道尼罗河一旦失控,就会毁灭一切。他们开始挖渠,把泛滥的河水储存起来。尼罗河涨水、退水时,古埃及人要作出精确的记录和计算。水退之后,再重新丈量土地,划定地界。古埃及人就是在与尼罗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打交道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二)文明历程 ◎小组合作 1.教师讲述:探索文明,我们一定要探索文明的历程,其往往有着如下的发展过程:产生、发展、强盛、灭亡。指导学生在年代尺上梳理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

 2.学生展示:学生展示合作探究的成果,利用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加深对古埃及文明历程的学习。

 提示:①约从公元前 3500 年开始,出现国家;②公元前 3100 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③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④公元前 525 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⑤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⑥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三)古埃及文明成就 ◎小组合作 1.角色模拟:假如班级近期将要举办“探秘古埃及文明”的特展。如果你是其中的策划人员之一,你会建议展览古埃及的哪一代表性文明成就,说说你的理由。

 2.教师指导: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有关古埃及文明成就的资料,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联系导课视频,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推荐理由,并将文明归类。学生在教师补充讲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这些代表性文明成就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提示:

 分类 概况介绍 天文学 每年 7 月,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开始涨水,古埃及人据此制定了每年 365 天的太阳历 数学 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 医学 古埃及人将人的遗体制作成木乃伊,增长了解剖知识,从而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文字 古埃及象形文字在 19 世纪被识读 雕刻和绘画 主要以国王和贵族为对象,作品呈现人物正侧面,表情庄重、严肃 金字塔 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拓展思考:古埃及人未留下任何关于金字塔建造方法的记录。关于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长期以来形成了以下几种猜测:

 猜测一:器械搬运说。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认为,法老出动数以万计的奴隶,运用一系列器械将巨石由低至高一块一块砌上去。

 猜测二:斜坡搬运说。持此说法的人认为,古埃及人先在金字塔外面建一个大型的斜坡,

  然后利用斜坡把石头拉上去。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金字塔。

 猜测三:浇筑说。2000 年,法国人大卫·杜维斯提出金字塔上的巨石是人造的。大卫·杜维斯借助显微镜和化学方法分析金字塔上的巨石的结构,发现它们是人们用石灰和贝壳浇筑混凝而成的,其方法类似今天浇灌混凝土。由此推测,在古埃及,建造金字塔很可能是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先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筐子,再抬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

 猜测四:水运说。这种说法最早是由埃及文物保护委员会主席哈瓦斯提出的。1980 年,哈瓦斯进行岩心取样时,发现了一个至少 50 米深的岩洞,他认为这可能是埃及第四王朝时开凿的港口。后来,有人还发现了连通港口的水道。他们认为古埃及人在搬运巨石的过程中,可能采用了水运法。

 猜测五:外星人建造说。由于金字塔的建造有太多难以解释之处,所以,有人提出是外星人建造了金字塔。

 目标导学二:法老的统治 1.材料展示:

 “法老”一词最早出现于古王国时期,原意为“宫殿”,中王国时期使用于对国王的颂词中,新王国时期正式成为国王的尊称。史学界根据君主专制王权开始于古王国的史实而把古王国及以后的埃及国王都称为法老。所谓君主专制,乃是国家管理的一种政体形式。古埃及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上古世界各国同类政体中最为典型的,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

 第一,法老的意志就是法律„„ 第二,法老独揽了全国的一切行政大权„„ 第三,在法理上,法老拥有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权„„ 第四,法老是军队的最高统帅„„ ——《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古埃及法老的地位是怎样的? 提示:材料描述了“法老”一词的来历及法老所掌握的权力。法老是古埃及国王的尊称,是埃及语的希伯来文音译,意为大房屋,在古王国时代仅指王宫,并不涉及国王本身。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三世起,开始把“法老”用于国王自身,后来,“法老”逐渐演变成对国王的一种尊称。第二十二王朝以后,“法老”成为国王的正式头衔。

 习惯上,古埃及的国王被通称为“法老”。法老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古埃及人对法老的崇拜近乎疯狂,官员们以亲吻法老的脚而感到自豪。

 2.拓展思考:古埃及法老们为什么要给自己修筑金字塔? 提示: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修筑豪华的陵墓,以备在冥世间继续生活,同时也是为了宣扬法老至高无上的宗教神权和世俗专制统治的权力。

 3.课堂活动:同学们,埃及之旅即将结束,如果你是一名埃及的导游,请写一份讲解稿,向参观者介绍古埃及文明。

 三、课堂总结 一条河流:尼罗河孕育古埃及文明。

 一种统治: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一种建筑: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两个之最: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河文明之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它曾辉煌过,但最终还是消亡了。与此同时却在科技、文化、政治等方面为人类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河流域的另一个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教学形式尽量多样化,采用了视频、图片、小组合作、角色模拟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学着自主合作梳理信息,获得新知。不足之处是教学设计还相对比较传统,创新性不够强,板块的设计不够新颖。

 第 2 课 古代两河流域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等基本史实;培养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辩证地看问题、评价历史事件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阅读地图《古代两河流域》,分析自然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的影响;识读《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图,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政权特点;阅读“相关史事”,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及《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汉谟拉比法典》,认识《汉谟拉比法典》虽然保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但也是人类在法制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代表;《汉谟拉比法典》 教学难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地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欣赏歌曲——《爱在西元前》)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 汉谟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你在橱窗前 凝视碑文的字眼 我却在旁静静欣赏 „„

  据说这首歌是以新巴比伦的一个国王为满足王后的思乡之情,在宫中修建了一座空中花园为背景创作的。这座花园内种满了奇花异草,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探秘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一)自然环境及其对文明形成的影响 1.教师指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地图《古代两河流域》,并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指出“两河”指的是哪两条河。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怎么样? 提示:两河流域指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流经区域,基本位于今天伊拉克境内。

 两河流域位于亚非大干旱地区,自然环境并不十分优越。北部丘陵地带雨量相对较多;南部地势低洼,多沼泽,除洪水泛滥季节外,雨量一般较少,呈干旱状态。由于河源地区高山积雪定期融化,每年 3 月至 7 月是两河流域的洪水泛滥季节。泛滥后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2.材料展示:

 材料一:苏美尔人的诗歌: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抗,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希罗多德说,在美索不达米亚,小麦的收成是播下种子的 200 倍。普林尼说,一年可收获两次小麦,此后还可以长出优质的饲料,棕榈树繁茂,水果种类众多;至于建筑材料,美索不达米亚有一种可以制成砖的黏土。

 ——H·G·韦尔斯《世界史纲》 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来看,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什么? 提示:泛滥的洪水带给人们灾难,但是也带给人们可靠的收成和建筑房屋的材料。这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适合定居的地域。

 材料三:为了适应河水泛滥期易涝,非泛滥期易旱的自然条件,这里的古代居民从公元前 4000 年前后就开始修渠筑堤,进行人工灌溉,并逐步形成了不同规模的灌溉系统。

 大型的灌溉工程的修建是否能够以一人或一家之力完成?这对灌溉农业的发展提出了什么客观要求? 提示:不能。灌溉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大型灌溉工程的修建需要大规模集体协作的生产方式,这一生产方式加强了较大范围内居民之间的交往与联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规模的扩大,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组织化程度,加速了私有制的发展、阶级分化和国家形成的过程。(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教师需对其中道理作以解释。) (二)文明成就——楔形文字 材料展示:

 材料一:苏美尔人为满足生活上的需要,如买卖的记载、政令的发布等,很早就创造出一种图画文字„„图画文字后因适应书写工具及材料之特质,渐渐变成所谓楔形文字。笔画变成楔形或尖劈之形,图画的意味亦随着消失或不明显„„便都不像原来所画之图了。

 ——《世界通史》 材料二:两河流域地区不产纸草,所以苏美尔文字最初都刻在石头上,后来又用半湿黏土泥版作为书写材料,用尖头芦苇、木棒和骨棒等作为书写工具。两河流域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使得这类泥版烘干后能够长期保存,后世称之为泥版文书。由于泥版质地松软,书写不便,人们便逐渐用书写工具在泥版上压出各种符号,因其落笔处较深较宽,提笔处较浅较尖,形似木楔,故得名楔形文字,其出现年代约为公元前 3000 年。

 ——《世界通史》

  阅读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提示:以上材料对楔形文字的起源和发展作了介绍,楔形文字笔画呈楔形,颇像钉头或箭头,所以叫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两河流域重要的文化成就。楔形文字最初是图画文字,后来逐渐发展成苏美尔语的表意文字。楔形文字对西亚许多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多媒体播放视频——楔形文字) 目标导学二:古巴比伦王国与《汉谟拉比法典》 1.教师讲述:公元前 18 世纪兴起的古巴比伦王国是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那时的社会面貌是怎样的呢?请大家欣赏小品《打架》。

 2.学生表演:

 《打 架》 国王:我是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我花了这么多年的时间,终于统一了两河流域,成了四方之王。但我每天要处理的案件实在太多,我已命人编成了一部法典,这下处理事情就有依据了。

 (两个自由民正发生争执并打了起来。) 国王:你们两个混蛋在干什么?给我住手!

 (两个自由民发现是国王,...

推荐访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课教案 上册 人教版 九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