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设计 >

劳动课程的教案6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9-13 12:30:04 来源:网友投稿

劳动课程的教案6篇劳动课程的教案篇1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回想这段时期的手工折纸教学实践活动,使我悟道:沉醉于游戏中的儿童,让他自己寻找生命支点,让他自己积极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劳动课程的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劳动课程的教案6篇

凭借计划好教案,可以更好地依照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作计划分析,我们写教案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自己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劳动课程的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劳动课程的教案篇1

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回想这段时期的手工折纸教学实践活动,使我悟道:沉醉于游戏中的儿童,让他自己寻找生命支点,让他自己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中认识自己。手工折纸正是采用了快乐的教育方法,以此对孩子进行教育,富有极大的吸引力。同时对促进孩子的智力开发陶冶孩子的心灵情操;培养孩子动手、动脑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启发学生自学感知:老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劳动课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最后形成技能,教师的教应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以学生会和不会的临界点为切入点,所以劳动课的自学感知是必不可缺少的。

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运用旧知识与技能,学习新知识与技能的机会,还使学生对所需学习的新知识技能有整体印象。如在拆麻雀时,学生通过拆,了解折麻雀分了六步:麻雀的尾巴拆开后,发现“折脖颈、翅膀”属原有知识,折尾巴由学生实践感知,一起找到方法。

折尾巴是难点,学生虽拆开尾巴,也不能完全掌握方法,于是师利用示意图出示折法,通过阅读再尝试折法,师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图示意义,再全面展开,兴趣高涨。

巩固练习总结。技能的形成不是一次能完成的,学生掌握了折麻雀的方法、要领,放手让学生练习操作,一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劳动知识,形成技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巡视时及时矫正存在的问题。

巩固练习总结后面加上延伸,如请同学们欣赏几组折其它的动物的示意图,会更加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未来的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将来的文盲不在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没有创造力的人。因此在课堂上要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才是关键。

劳动课程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热爱劳动,懂得劳动光荣,劳动辛苦的情感。

进而懂得家人的付出及家人的辛苦。

懂得劳动最光荣,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孩子体会亲自动手的乐趣

2、让孩子真正懂得劳动的可贵

活动准备:

小毛巾若干、小凳子若干、洗衣粉一袋、水盆10个

活动过程:

我先是以儿歌引出活动的主角“凳子”,我发现孩子们都很聪明,兴致也很高,没几遍就能自己哼出儿歌来,我还要求每个孩子对自己坐的凳子说一句话,我本想让孩子们说一声谢谢,或者你辛苦了之类感恩的话,可刚开始,孩子们都不明白老师的意图,所以说不出来、于是我就先示范,示范后孩子们能跟着我的思路扩散开来了。接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来了解凳子的各个部位,虽然孩子们经常看到凳子,天天坐凳子,但真正能说清楚凳子各个部位名称的孩子还很少,所以先来认识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认识完后我就从小朋友每天要洗澡引伸出凳子也要洗澡,并让孩子们来帮忙洗。孩子们可激动了。当我问孩子们给凳子洗澡需要些什么东西呢,孩子们纷纷联想到自己洗澡时的东西,如毛巾、肥皂、沐浴露、水盆等说了很多,我强调:给凳子洗澡是用洗衣粉,它与我们小朋友洗澡是不一样的。在第一次活动时,我把该怎么洗,洗凳子的步骤示范了一遍,然后再让孩子们洗;而我们不能单一的把自己的方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剥夺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自主性,所以在第二次活动时我就让孩子们自己去洗,洗完后再相互交流“你是怎么洗的?”,并比比谁洗得干净,并给予鼓励;孩子们给凳子洗澡的方法五花八门,而好多孩子都洗得非常干净。孩子们在自己动手劳动中获得了快乐,懂得了劳动的可贵。

在第一次活动后,我发现,由于对孩子们使用毛巾在水里清洗后要拧干的要求没有特别提出,因此就导致了有的孩子把水拧到了别的小朋友身上、鞋子上,还把地面弄得非常湿,所以在进行第二次活动的时候我就特别注意这方面的提醒:洗毛巾、拧毛巾一定要蹲下;没拧干的一定要尽力拧干,人多就多等一会儿;不能乱占位置,乱抢位置。所以第二次洗的时候就好了很多。孩子们在洗的时候,我一直在观察,发现孩子们拿起毛巾,都很认真地给小凳子洗起澡来。“哗啦,哗啦”搓着毛巾,呼哧呼哧使劲拧干毛巾,一会儿给凳子擦擦“背”,一会儿给凳子洗洗“脚”,干得可带劲可欢了,把凳子擦干净了,很多孩子都很聪明的把凳子放到了太阳底下晒一晒。看着他们一个个汗涔涔的,小脸红扑扑的,我笑了,大家也都笑了。

此次活动注重趣味性,做到了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乐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树立起了劳动光荣的思想。我还在设想,可以让孩子每天入园后就先把自己的小桌子、小凳子擦干净,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一定会有不错的效果!

教学反思:

孩子们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了给小凳子洗澡,进而就可以擦干净桌子,在家里洗干净碗,洗书包,小袜子,小手绢等等 ,这不正是这堂活动课想要的结果吗?这不正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的养成、一种能力的体现吗?这不正是热爱劳动的表现吗?不过因为孩子们还小,没有一定的纪律性,场面有点无序且混乱。下次一定会在这方面更加注意。让孩子们在一个既热火朝天,又井然有序的环境中获得劳动的快乐。

小百科:劳动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商品生产体系中,劳动是劳动力的支出和使用。马克思给我们下了这样的定义:“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劳动力的买者消费劳动力,就是叫劳动力的卖者劳动。

劳动课程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和探索,了解身边的劳动工具。

2.利用劳动工具,与伙伴合作完成任务,记录操作结果。

3.初步了解工具与人类的关系,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几样劳动工具。

材料准备:黄豆、花盆、核桃、沙子、图书、夹子、铲子、筛子、订书器、胶条、胶棒(以上物品每组一份)、操作记录卡、《做过一百个鸟窝的小蓝鸟》绘本或者ppt图片。

活动重难点

重点:运用多种感官探索和发现工具的作用。

难点:培养幼儿使用工具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活动过程

1.引入主题,激发兴趣。

教师讲述故事《做过一百个鸟窝的小蓝鸟》,引发幼儿思考,请幼儿说一说故事中的做窝工具有什么用处。

(1)师:故事中的小蓝鸟做窝都用了哪些材料?(棉花、小石子、空盒子、手帕、柳枝、刺绣材料、干花、冰、巧克力、树枝、稻草、泥土)光用这些材料它就能做窝了吗?它还需要什么帮助它又快又方便地做窝?

(2)理解工具的概念:工具就是一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快、更顺利地做好一些事情的物品。

2.了解不同工具的用处。

(1)教师出示夹子、铲子、筛子、订书器、胶条、胶棒,请幼儿猜猜这些工具都可以干什么。

(2)教师与幼儿一同总结不同工具的作用。

3.幼儿分组实验。

(1)教师提供材料,明确任务。

师:完成这些任务(给花松土、打开核桃、将黄豆和沙子分离、修补图书、运送沙土)可以用什么工具呢?

(2)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任务。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找出你们认为最适合完成任务的工具。

幼儿合作进行任务,记录操作结果,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进行指导。

4.集体总结。

师:请小朋友们说说你们都选择了什么工具,用这些工具做了什么?(重点在于让幼儿说出工具的作用,如筛子可以分离黄豆和沙子)

5.拓展经验。

师:请小朋友们说说,生活中还见过或者使用过什么工具?(引导并鼓励幼儿说出在家中、幼儿园、社区及其他场合见到的劳动工具,并说出这些工具是做什么用的)

活动延伸

师:工具是人们在劳动中发明的,工具在劳动中也在不断改进。我们开动脑筋,也可以发明有用的工具或者改进现有的.工具。请小朋友回家想一想,日常见到的工具是怎么来的。

劳动课程的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体验劳动的快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教育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入活动

①同学们,你们看一看我们教室的环境怎样,你感觉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个干净整洁的教室。在这样的环境里上课,心情舒畅,感到很愉快。)

②今天哪几个同学值日?你们给大家说一说是怎样值日的?今天值日生对工作负责吗?(同学们讨论后,引导学生说出:值日生同学爱劳动、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班怕脏和累,为班级尽职尽责……)

③同学们猜一猜今天班会活动的主题是什么?:“劳动最光荣”

2、情感教育(投影情境画)

图①地面有果皮、纸屑、泥块等。

图②桌雅得很乱、黑板没擦。

图③笤帚、拖把、水桶等乱七八糟堆在一起。

同学们,从这几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边看图边找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说出:卫生又差又乱,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心里很不舒服,会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等……)

3、谈体会明道理。

为什么要每天值日而且轮流当值日生呢?(引导学生说出:值日是为了同学们能在干净的"教室里学习,值日劳动是大家的事,大家都要动手做,每个同学都是班级的主人,都应该当好值日生。)

4、辨是非升华认识(投影出示题学生判断并说出为什么)

1)下雨了小明两脚都是泥,就进了教室;

2)玲玲扫地时,满教室都飞着灰尘;垃圾桶没倒就走了。

3)今天冬冬当值日生,但下午一放学他就回家了;

4)兰兰拿拖布拖了一地的水。

5、听故事,说说自己身边的劳动榜样

1)、教师讲故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故事概要:建国后,中共中央副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虽然整天忙着国家大事,但他从没有放弃教育子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一次,上小学的儿子源源把换下来的衣服、袜子往床上一扔叫保姆洗,后来,刘少奇知道了,耐心的想源源讲清了道理,又向班主任写信要求要让小孩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后来,源源养成了习惯,时常将家里收拾的赶干净净。)

2)、学生说自己身边爱劳动的典型事例。(班主任:大家说的真好,“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希望大家今后养成观察的好习惯。现在我们也来现场看看我们自己的劳动能力是如何的强。)

6、学生的自理能力比赛

1)准备:每小组选5名参加整理书包、系鞋带、穿衣服比赛的代表。

2)比赛活动展开并评选各种劳动能手,

3)推选3——4名最能干的选手介绍经验。

4)其他的学生谈感受。

7、活动总结: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爱劳动的手,相信我们班的全体同学以后都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经常做。像小蜜蜂一样做个爱劳动的人。

劳动课程的教案篇5

一、活动名称

向节日里不休息,辛勤劳动的人们问好。

二、活动目标

1、幼儿在家长的帮助支持下大胆、自然地向成人问好,向人们表达节日的祝贺。

2、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学会关注四周的的人和事。

3、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4、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幼儿园制作好慰问礼物和心意卡。

2、节日父母带孩子外出的时候,帮助孩子发现在节日里正在工作的人。

3、幼儿将自己的慰问礼物送给节日里正在工作的人,请接受礼物的人填好心意卡交给孩子。(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可以帮助孩子一起送,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主动去送,这个环节是对孩子的一个挑战)

4、节日过后,孩子将心意卡带到幼儿园。大家互相交流自己向谁慰问了,是自己主动完成慰问任务的、还是父母帮助完成。

四、教学反思

活动来源于中班的主题活动《四周的人》,教育活动从孩子最亲近的父母长辈开始关心四周人们的活动,了解常见社会成员的工作及与我们的关系,并尊重他们的劳动,体验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友好交往,愿意向他们学习。

劳动课程的教案篇6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种体验性课程,新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生活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我要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活动过程中。

然而,三年级的孩子大部分还处在依赖父母为他们解决衣食住行诸多问题的阶段,对生活的体验不深,而且大多还不能做到主动留心观察社会生活,因此对“职业”的认识理解不够。所以,我在上课前先让学生去调查了解社会上有哪些职业,从事这些职业的人们具体要做什么的。再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引导他们对照自身生活,讲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的职业,来逐渐感受各种职业的劳动都是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正当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当得到尊重。从而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尊重别人,长大成为别人生活需要的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待学生要像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去小心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但却非常脆弱,稍不小心,它就会滚动破碎。作为教学工作者,对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当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所以,在活动过程中,为了保证全员参与,体现自主合作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我多次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机会,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让学生在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互相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大胆展示、大胆探索自己,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情感、态度、能力等都得到发挥和提高,通过课堂上学生的交流、汇报,让学生对“人们的职业和劳动”有全新的认识。

陶行知先生讲,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它就会自己去主动吃米。于是我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兴趣,以活动来体验生活。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职业与职业之间是关系密切的”,我让学生扮演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比如:医生的小孩要上学谁来帮帮他,教师生病了谁帮帮他。通过“接龙游戏”让学生体会到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与人是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们。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整节课,学生热情高涨,活动目标也达到了。但是,这节课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我在抓住教育契机这方面还是做得不够,对于理解“人们通过不同职业的劳动满足他人的需求,同时也为自己获取相应的报酬”这个问题,所用时间不够,学生谈得不多,而我在这时却没有灵活地改变教学方向,以便更好的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思考,要在这一环节适当加时。

推荐访问:劳动课程的教案6篇 教案 劳动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