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工作要点 >

放管服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23-01-09 15:40:07 来源:网友投稿

放管服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放管服改革工作调研报告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内容,是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五型”政府的现实途径,是实现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放管服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供大家参考。

放管服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放管服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内容,是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五型”政府的现实途径,是实现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县政协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年协商议政的重点,组织部分委员,通过召开乡镇(部门、企业)座谈会、实地查看县乡行政(便民)服务中心、走访群众、外出考察等方式,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放管服”改革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在简政放权方面。一是顶层设计强保障。先后出台《关于做好全省统一行政权力清单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县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下沉及组建乡镇综合执法队伍实施方案》《*县落实“吉事即办”政务服务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县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等文件,从制度层面搭建起推动改革的“四梁八柱”。二是积极对接减审批。按照“应减必减、该放就放”要求,对照国家和省市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目前正在逐一清理清查全县行政审批事项。三是审慎研究赋权限。在及时承接省、市赋权事项的基础上,按照“一乡镇一清单”原则,下发了《*县人民政府关于赋予乡镇首批县级审批服务执法权限的通知》,赋予了乡镇各类管理权限*项。四是强化进驻集中办。县行政服务中心现已进驻*个窗口单位、*名窗口工作人员,进驻事项*项,进驻率达*%。

  (二)在优化服务方面。一是努力推行“一门办”。以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为目标,县财政投资*多万元高标准打造新市民服务中心,预计年底可投入投用。二是搭建平台“一网办”。按照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要求,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府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大力推进“赣服通”*分

  厅建设,已上线本地事项*项。三是创新方式“一次办”。以“一次不跑是原则、只跑一次是底线”为目标,梳理出“一次不跑”事项*项,“最多跑一次”事项*项,占比达*%。今年以来共办结“一次不跑”“只跑一次”事项*万件,并与浙江温岭签订政务服务战略合作协议,跨省通办事项达*项。四是汇聚事项“一链办”。梳理优化办事流程,编制“一链办理”事项目录清单和办事指南,做到一次性提交一套材料,变过去企业群众到不同部门“办一件事”为全链条办理“一件事”,已实现*项多部门办理事项“一链办理”。

  (三)在强化管理方面。一是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落实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动态管理机制,推动实现“照单监管”。截至目前,开展“双随机”抽查事项*个,录入监管行为数据*个。二是审管联动更加有效。坚持“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原则,落实审管联席会议制度、信息双向推动制度和联络员制度,加强集中审批与监管有效衔接。三是综合行政执法有成效。县直单位下放给乡镇执法权限有*项,各乡镇都成立了综合执法队伍,在维护乡村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四是加强对窗口人员的监管。县行政服务中心安装“好差评”评价器*台,乡镇配备高拍仪*台、评价器*台,完成与省“好差评”系统的对接。

  二、我县“放管服”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简政放权方面

  *.放权不彻底。权力下放不完整,有的部门职能转变不到位,习惯于将审批作为日常行政方式,放权的主动性、自觉性有待提高,对一些含金量高的审批事项采取继续保留,或调整为其他权力事项变动保留,或通过下放初审权和部分

  审批流程、保留终审权和发证环节等方式,继续行使实际上的审批权。如:各类补贴、救助金、抚恤金等,乡镇必须把名单报县直相关部门审批后才可发放。权力下放不同步,还有个别涉及多部门审批的事项,存在着有的部门下放了权限而有的部门未下放的情况。

  *.放权不顺畅。一是从县直单位看,放了甩包袱。有的县直单位存在“甩锅”心态,选择性的将一些责任大、难办事项下放给乡镇,把责任撇开。如县自然资源局将矿山监管和规划下放给乡镇。二是从乡镇看,放了接不住。部分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专业性、业务性强,乡镇因机构设置、人才、资金、设施等方面影响,“接不住”“接不好”。如对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环保等的执法、定性和裁量,由于缺乏相关人员、装备等,很难判罚。三是从实际效果看,放了也白放。个别放权未充分征求地方意见,与实际契合度低,有的下放的权力乡镇一年内只承办几次,部分事项甚至“零办理”。如:自权力下放以来,藤田镇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临时用地审批、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核发等,还没有承办过一件。

  (二)在监督管理方面

  *.监管认识上有误区。“准入代替监管”的老观念尚存,“宽进严管”的审批改革理念未成为共识。主要表现在“重审批轻监管,重实体轻程序”,有的部门习惯于应急式监管和运动式监管,将审批资质要求等同于监管,把监管简单理解为取消下放事项的承接落实。

  *.监管短板较突出。在监管责任方面,有的部门“一放了之”,不管下面是否接得住,责任随着权利一起下放,缺少工作指导,出现监管“真空”;在监管内容方面,表述过于宏观,内容粗放、精细化程度不够,监管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放”“管”“服”链条脱节;在监管力量方面,存在“大市场、小队伍、老装备”现象,比如交通、安监、环保、市监等领域,监管任务点多、线长、面广,专业人才少、业务水平不高、执法装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监管流程不规范,监管方法单一,导致难执法,更难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和隐患。

  *.监管机制待优化。监管协调联动机制不完善,横向、纵向互联互通的监管体系不健全,如部分行业监管部门开展的综合执法与“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没有融合,导致企业需接受重复检查,社会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不了解,市场主体主动接受“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的自觉性不强。

  (三)在优化服务方面

  *.业务信息不能互通共享。部分行政许可事项需集中审批,办理审批的业务又涉及上级部门众多专网,专网之间、专网与政务服务网、“赣服通”网上审批平台之间均不能互联互通,制约“一网通办”,使得部分事项在网上审批后,仍需现场递交纸质材料,已在实体大厅办理的部分事项,还需填补网上流程,造成“二次录入”或“多头办理、多头审批”,影响审批效率。

  *.政务服务效能不够高。一是审批机制待完善。因办事环节多、服务流程不优、审批时间长,导致“跑多次”“多头跑”的现象仍有发生。群众和企业反映较突出的有三方面:①农村住房房产证审批时间长,有的农户建好房子后两、三年都没有领到房产证。②工业项目入园审批环节多、审批时限长,需经过十多个职能部门、三到六个月才能审批完成,有的甚至要一年以上。③新材料产业园内企业迟迟办不了证,从*年首个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至今,有企业*家入驻,因入园标准越来越高,导致企业提交的审批手续不全,目前没有一家企业办下了土地证、房产证。二是服务水平待提升。政务服务体系不完善,缺少统一的政务服务标准和规范。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发挥欠佳,线上受理和线下运作两头跑的情况依然存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点发展不均衡,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村级便民服务点发挥作用少。三是服务意识待增强。部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业务能力滞后、工作效率低下,企业和群众办事依然会遇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情况。

  *.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不规范。从县级层面来看,县行政服务中心分为总部、一部、二部,办公不在一起,导致群众办理多项事情时要跑几个地方,且现有布局也不能满足“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核、统一窗口出件”政务服务统一要求。从乡镇层面来看,大部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场地面积不达标,设施简陋,功能不全,部分乡镇未配便民服务中心主任,队伍力量偏弱且不稳定,工作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导致中心运转和工作开展不顺畅,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上有差欠。

  三、推进我县“放管服”改革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继续精简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关键是在提高“含金量”上下功夫,以精准放权增强群众“获得感”。要聚焦社会需求,建立群众“点菜”机制,把群众和企业意见集中、反映强烈的事项作为减权放权的重点,大力削减企业投资、项目入园、资格许可认定、教科文卫等领域审批事项。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深入研究按领域放权的具体举措,把该“放”的全面下放,该“简”的及时精简,该“清”的彻底清除。

  (二)确保下放权力接得住。要开展简政放权“回头看”,对承接落实情况

推荐访问:深化放管服改革调研文章 放管服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改革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