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八年级历史教学质量分析9篇

时间:2022-09-28 08:40:05 来源:网友投稿

八年级历史教学质量分析9篇八年级历史教学质量分析 历 史高中阶段招生考试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目 录1试卷得分统计 2分数段分布 3题目数据统计分析 4题目分析 5题目难度统计分析 6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历史教学质量分析9篇,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历史教学质量分析9篇

篇一:八年级历史教学质量分析

/p>

  史 高中阶段招生考试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目

  录 1 试卷得分统计

 2 分数段分布

 3 题目数据统计分析

 4 题目分析

 5 题目难度统计分析

 6 全卷难度分布

 7

  全卷考核目标能力分布 8 复习教学建议

 1 试卷得分统计

 全卷 题目得分统计

 题型 题数 分值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信度 全卷 27 100 73.75 15.11 0.74 0.30 0.81 全卷其他参数统计 实考人数 试卷满分 最高分 最低分 优分率% 及格率% 低段率% 零分率% 43716 100 100 0 26.0 84.22 3.86 0.01

  标准差:反映成绩分布的离散程度。标准差越大学生分数的差异越大,标准差越小学生分数差异越小。

  区分度:衡量题目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取值在-1~1之间,值越大区分度越好。

  信度: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信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

 1.1 全卷 得分情况

 1.2 各区历史得分情况 地区 实考人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标准差 优 分率(%) 及格率 率(%) 全市 43716 100 0 73.75 15.11 26.0 84.22 禅城区 5505 99 9 75.28 14.78 30.05 85.96 南海区 16554 100 0 74.83 15.23 29.9 85.08 顺德区 区 13982 100 21 76.44 11.62 26.87 91.63 三水区 区 4822 99 0 64.34 18.48 12.87 65.7 高明区 2873 99 0 67.17 15.90 13.4 70.83 1 试卷得分统计

 1 试卷得分统计

 学校

 平均分

 标准差

 最高分

 最低分

 差异系数

 负偏态系数

 人数

 华英学校

 87.80

  11.40

  100

 0 0

 0.130

  - - 4.496

  970

 石门实验学校

 86.84

  8.64

  100

 0 0

 0.100

  - - 2.108

  704

 顺德德胜学校

 86.50

  9.50

  100

 18

 0.110

  - - 1.591

  832

 南海实验中学

 86.06

  11.20

  100

 0 0

 0.130

  - - 2.829

  929

 佛山实验学校

 84.02

  10.12

  98

 25

 0.120

  - - 1.232

  138

 顺德富安中学

 81.52

  7.74

 98

 29

 0.095

  - - 0.421

  144

 省实顺德学校

 81.26

  10.58

  100

 0 0

 0.130

  - - 1.357

  754

 顺德翁祐中学

 81.26

  9.68

  98

 22

 0.119

  - - 0.806

  227

 南海和顺一中

 80.96

  12.22

  98

 9 9

 0.151

  - - 1.329

  344

 顺德龙山中学

 80.62

  9.76

  98

 17

 0.124

  - - 1.037

  169

 高明沧江中学

 80.50

  10.82

  100

 17

 0.134

  - - 0.868

  725

 顺德建安中学

 80.26

  9.68

  98

 23

 0.121

  - - 0.782

  263

 顺德梁銶琚中学

 80.24

  9.52

  98

 24

 0.119

  - - 0.496

  237

 顺德育贤实验初中部

 80.22

  11.46

  98

 16

 0.143

  - - 1.056

  399

 南海官窑二中

 80.00

  12.14

  98

 0 0

 0.152

  - - 1.918

  179

 1.3

 部分学校得分情况

 2 分数段分布

 2.1 历史得分分数段人数比例分布 分数段 人数 比例(%) 0-9 327 0.74 10-19 126 0.29 20-29 404 0.92 30-39 1025 2.33 40-49 1785 4.05 50-59 3542 8.05 60-69 7318 16.62 70-79 11521 26.17 80-89 12580 28.57 90-99 5394 12.25 100 5 0.01 合计 43716 100.00

 分段说明

 人数

 百分率(%)

 第1 1 段

 0 0- -9 9 分

 37

 0.67

 第2 2 段

 10- - 19 分

 16

 0.29

 第3 3 段

 20- - 29 分

 40

 0.72

 第4 4 段

 30- - 39 分

 85

 1.53

 第5 5 段

 40- - 49 分

 191

 3.45

 第6 6 段

 50- - 59 分

 440

 7.94

 第7 7 段

 60- - 69 分

 868

 15.67

 第8 8 段

 70- - 79 分

 1376

 24.83

 第9 9 段

 80- - 89 分

 1611

 29.07

 第 10 段

 90- - 99 分

 877

 15.83

 第 11 段

 100 分

 0 0

 0 0

 2 分数段分布

 2.2 禅城区 分数段人数比例分布

 2 分数段分布

 分段说明

 分段人数

 分段百分率(%)

 第1 1 段

 0 0- -9 9 分

 242

 1.44

 第2 2 段

 10- - 19 分

 42

 0.25

 第3 3 段

 20- - 29 分

 131

 0.78

 第4 4 段

 30- - 39 分

 399

 2.38

 第5 5 段

 40- - 49 分

 681

 4.06

 第6 6 段

 50- - 59 分

 1213

 7.22

 第7 7 段

 60- - 69 分

 2488

 14.82

 第8 8 段

 70- - 79 分

 4077

 24.28

 第9 9 段

 80- - 89 分

 5032

 29.97

 第 10 段

 90- - 99 分

 2484

 14.79

 第 11 段

 100 分

 3 3

 0.02

 2.3 南海区 分数段人数比例分布

 分段说明

 分段人数

 分段百分率(%)

 第1 1 段

 0 0- -9 9 分

 15

 0.11

 第2 2 段

 10- - 19 分

 0 0

 0 0

 第3 3 段

 20- - 29 分

 12

 0.09

 第4 4 段

 30- - 39 分

 72

 0.51

 第5 5 段

 40- - 49 分

 242

 1.73

 第6 6 段

 50- - 59 分

 844

 6.03

 第7 7 段

 60- - 69 分

 2341

 16.73

 第8 8 段

 70- - 79 分

 4271

 30.51

 第9 9 段

 80- - 89 分

 4565

 32.61

 第 10 段

 90- - 99 分

 1633

 11.67

 第 11 段

 100 分

 2 2

 0.01

 2 分数段分布

 2.4 顺德区 分数段人数比例分布

 分段说明

 分段人数

 分段百分率 (%)

 第1 1 段

 0 0- -9 9 分

 29

 0.6

 第2 2 段

 10- - 19 分

 60

 1.24

 第3 3 段

 20- - 29 分

 175

 3.63

 第4 4 段

 30- - 39 分

 354

 7.34

 第5 5 段

 40- - 49 分

 427

 8.86

 第6 6 段

 50- - 59 分

 622

 12.9

 第7 7 段

 60- - 69 分

 985

 20.43

 第8 8 段

 70- - 79 分

 1072

 22.23

 第9 9 段

 80- - 89 分

 864

 17.92

 第 10 段

 90- - 99 分

 234

 4.85

 第 11 段

 100 分

 0 0

 0 0

 2 分数段分布

 2.5 三水区 分数段人数比例分布

 分段说明

 分段人数

 分段百分率 (%)

 第1 1 段

 0 0- -9 9 分

 4 4

 0.14

 第2 2 段

 10- - 19 分

 8 8

 0.28

 第3 3 段

 20- - 29 分

 46

 1.6

 第4 4 段

 30- - 39 分

 115

 4 4

 第5 5 段

 40- - 49 分

 244

 8.49

 第6 6 段

 50- - 59 分

 423

 14.71

 第7 7 段

 60- - 69 分

 636

 22.12

 第8 8 段

 70- - 79 分

 725

 25.22

 第9 9 段

 80- - 89 分

 508

 17.67

 第 10 段

 90- - 99分

 166

 5.77

 第 11 段

 100 分

 0 0

 0 0

 2 分数段分布

 2.6 高明区 分数段人数比例分布

 题号

 分值

 区分度

 难度

 标准差

 平均分

 1 1

 3 3

 0.38

 0.8

 1.19

 2.41

 2 2

 3 3

 0.21

 0.86

 1.04

 2.58

 3 3

 3 3

 0.4

 0.32

 1.4

 0.96

 4 4

 3 3

 0.24

 0.61

 1.47

 1.82

 5 5

 3 3

 0.21

 0.83

 1.12

 2.49

 6 6

 3 3

 0.36

 0.62

 1.46

 1.86

 7 7

 3 3

 0.14

 0.92

 0.82

 2.76

 8 8

 3 3

 0.26

 0.75

 1.3

 2.25

 9 9

 3 3

 0.18

 0.93

 0.76

 2.8

 10

 3 3

 0.32

 0.77

 1.27

 2.3

 11

 3 3

 0.32

 0.55

 1.49

 1.64

 12

 3 3

 0.14

 0.95

 0.65

 2.85

 13

 3 3

 0.14

 0.95

 0.64

 2.85

 14

 3 3

 0.24

 0.9

 0.92

 2.69

 15

 3 3

 0.32

 0.82

 1.14

 2.47

 16

 3 3

 0.26

 0.63

 1.45

 1.88

 17

 3 3

 0.34

 0.75

 1.29

 2.26

 18

 3 3

 0.17

 0.94

 0.7

 2.82

 19

 3 3

 0.46

 0.78

 1.25

 2.33

 20

 3 3

 0.17

 0.9

 0.89

 2.71

 21

 3 3

 0.08

 0.86

 1.05

 2.57

 22

 3 3

 0.34

 0.75

 1.29

 2.26

 23

 3 3

 0.39

 0.67

 1.41

 2.01

 24

 3 3

 0.23

 0.85

 1.07

 2.55

 25

 3 3

 0.54

 0.59

 1.48

 1.77

 3.1 客观题目得分情况 3 题目数据分析

 3 题目数据统计分析 3.2 主观题目得分情况 题号

 分值

 区分度

 难度

 标准差

 平均分

 26

 3 3

 0.32

 0.74

 0.85

 2.22

 26

 5 5

 0.55

 0.75

 1.66

 3.76

 26

 3 3

 0.33

 0.27

 0.77

 0.82

 26

 2 2

 0.3

 0.77

 0.69

 1.53

 27

 2 2

 0.47

 0.72

 0.79

 1.44

 27

 3 3

 0.4

 0.46

 1.08

 1.37

 27

 5 5

 0.29

 0.65

 1.12

 3.23

 27

 2 2

 0.37

 0.74

 0.65

 1.47

 合计

 25

 0.63

 15.86

 第1 1 题题目分析

 题号

 分值

 课程内容

 考点

 考查目标

 答题数据统计

 1 1

 3 3

 史前时期

 古代中国原始居民部落

 时序、空间

 区分度

 难度

 标准差

 平均分

 0.38 0.80 1.19 2.41 最高分

 3 最低分

 0 4.1 题目统计分析 1.2015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海南新石器时代遗存,距今约6000 年。同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是居民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第2 2 题题目分析

 题号

 分值

 课程内容

 考点

 考查目标

 答题数据统计

 2 2

 3 3

 夏商周时期 “百家争鸣” 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

 区分度 难度 标准差 平均分 0.21 0.86 1.04 2.58 最高分

 3 最低分

 0 4.2 题目统计分析 2.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其主张能体现题2 表所示内容的学派是

 层面

  日常规范

 个人

  用礼仪规则来要求自己,可以不犯错误

 家庭

  父母健在时,要对他们表示尊敬和爱戴

 政府

  君主遵守礼仪规则,臣民就听从他召唤

  题2表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第3 3 题题目分析

 题号

 分值

 课程内容

 考点

 考查目标

 答题数据统计

 3 3

 3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鼎立 鉴别、理解历史呈现的方式

 区分度 难度 标准差 平均分 0.40 0.82 1.40 0.96 最高分

 3 最低分

 0 4.3 题目统计分析 3. 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历史剧《三国》

  B.罗贯中《三国演义》 C.司马光《资治通鉴》

 D.诸葛亮《出师表》

 第4 4 题题目分析

 题号

 分值

 课程内容

 考点

 考查目标

 答题数据统计

 4 4

 3 3

 隋唐时期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 理解历史现象、增强民族自信

 区分度 难度 标准差 平均分 0.24 0.61 1.47 1.82 最高分

 3 最低分

 0 4.4 题目统计分析 4.“ 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5 5 题题目分析

 题号

 分值

 课程内容

 考点

 考查目标

 答题数据统计

 5 5

 3 3

 秦、唐、宋时期 古代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阅读与获取信息,对历史事实进行综合比较,作出正确理解和判断

 区分度 难度 标准差 平均分 0.21 0.83 1.12 2.49 最高分

 3 最低分

 0 4.5 题目统计分析 5. 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关于题5 图货币演变的说法比较恰当的是 A.由自然形成向人工制作演变

 B.由手工制作发展为机器制造 C.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

 D.在流通中纸币多于金属货币

 第6 6 题题目分析

 题号

 分值

 课程内容

 考点

 能力结构

 答题数据统计

 6 6

 3 3

 明清时期 清代君主专制的强化 阅读与获取信息,对历史概念进行综合比较,作出正确判断

 区分度 难度 标准差 平均分 0.36 0.62 1.46 1.86 最高分

 3 最低分

 0 4.6 题目统计分析 6. 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述错误,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由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A.锦衣卫

  B.军机处

  C.中书省

 D.六部

 第7 7 题题目分析

 题号

 分值

 课程内容

 考点

 考查目标

 答题数据统计

 7 7

 3 3

 明清时期 明朝的建筑与科技

 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 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推论与事实的一致性

 区分度 难度 标准差 平均分 0.14 0.92 0.82 2.76 最高分

 3 最低分

 0 4.7 题目统计分析 7.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明末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

 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

 B

 明朝修筑故宫

 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C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

 D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 一

 第8 8 题题目分析

 题号

 分值

 课程内容

 考点

 考查目标

 答题数据统计

 8 8

 3 3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列强侵略中国史实 时序、空间

 区分度 难度 标准差 平均分 0.26 075 1.30 2.25 最高分

 3 最低分

 0 4.8 题目统计分析 8. 据载,清政府的官员都不知道俄国人要求的领土有多大,兴安岭离乌苏里江有多远,还有哪些内容在 《 尼布楚条约 》 中尚未确定。材料中“俄国人要求的领土”位于我国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第9 9 题题目分析

 题号

 分值

 课程内容

 考点

 考查目标

 答题数据统计

 9 9

 3 3

 近代中国时期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 时序空间

 综合与比较

 区分度 难度 标准差 平均分 0.18 0.93 0.76 2.80 最高分

 3 最低分

 0 4.9 题目统计分析 9.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

篇二:八年级历史教学质量分析

21-2022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

 八年级历史 试题(卷)分析

 本试题依据 2011 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为主,试题紧密贴近社会生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渗透学科思想,突出实践探究,强调阅读能力,注重学习习惯,力求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考试形式、总分、题型、题量与范围

 形式 总分 题

 型 题量 范围

 闭卷

 100 分 选择题 1-15 题

 八年级上册 简答题 16 题 材料题 17-18 题 探究题 19 题 二 、成绩分析

 全县参考学生人数为 3781 人,县均分为 46.77 分,及格率为 38.14%,优生率为 10.05%。高于县均分的学校有:汇丰中学、柳林一中、联盛中学、李家湾中学、成家庄中学、嘉程中学、创新双语、建祥中学。

 三 、试卷亮点

 1、遵循了山西省近年来的中考命题规律和特点;包含有选择题、简答题、材料解析题、探究题。

 2、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并突出对学生历史学科方面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证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五种核心素养的考察。

 四 、 试 题的不足之处

 1、本份试题在对历史解释和批判质疑方面考查的较少,整体题量有点大,特别是第17 小题难度大,中等生和学困生作答起来很吃力。

 2、部分非选择题赋分不合理,学生根据分值无法确定要作答几点,导致失分严重。

 五 、 学生成绩得失分析

 题号 知识点 分值 失分原因

 1

 鸦片战争

 2 本小题学生通过题意可以判断出这场战争为鸦片战争,但是题中设问的角度不是为了考查这场战争的名称,而是为了考查英国为了掩盖侵略战争的目的,把这场战争称为什么战争,由于教师没有把中外两种命名讲透彻,学生没有掌握这个知识点,故无法做出判断。

 2

 2 本小题考查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和

 林则徐虎门销烟 赵登禹长城抗敌 民族尊严的史实,学生出错的原因在于不能仔细理解题意,以及基础知识欠缺。

 3

 《马关条约》

  2

 本小题考查的是最能体现《马关条约》满足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学生出错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深刻理解《马关条约》的相关内容。

 4

 戊戌变法 2 本小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学生出错的原因是读不懂《上清帝七书》这段材料,无法判断材料中反应的状况。

 5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 本小题考查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学生出错原因在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6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 本小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学生错误的原因是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弱,无法正确判断“新青年”向“进步新年”转变的直接原因。

 7

 2 本小题考查遵义会议会址与毛泽

  遵义会议 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个景点与知识解读搭配是否正确,学生出错原因在于没有理解遵义会议和中共七大的意义。

 8

 黄埔军校 2 本小题考查的是黄埔军校,大部分学生回答正确。

 9 中国工农红军 第四军 2 本小题考查的是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属于基础性试题,对能力要求不高。

 10

 长征 2 本小题考查的是长征时期红军具有的精神,学生不会根据材料中的相关信息作出判断,而是根据已学知识判断。

 11

 渡江战役 2 本小题考查的是以解放南京作为创作背景的诗句,体现了跨学科整合的特点,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民族工业的发展

 2 本小题考查的是一战时期,我国面粉业的发展状况,学生可以通过排除法把错误选项我国面粉生产技术世界领先这一选项排除

 掉,选出正确答案。

 13 社会生活的变迁 2 本小题考查的是社会生活的变迁,学生出错在于不能理解题意。

 14

 五四运动 2 本小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与这次集会相关的史实有哪些,学生容易作出判断。

 15

 全民族抗战

 2 本小题考查的是国民党军训部颁发的《游击战纲要》,书中描述的军事行动最有可能发生于什么时期,学生理解不清楚材料,故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导致本题失分很严重。

 16(1)

 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本小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没有记忆下来。

 16(2)

 抗日起点 全民族抗日 国共两党在各自战场上的战役 3 本小题失分的原因是部分学生书写出错,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16(3)

 近代新闻报纸和出版社的名称 3 本小题学生整体得分情况较为理想。

 17(1)

 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有何异同之处。

 3 本小题失分的原因:学生们不会划分分值比例,不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异同点。

 17(2)

 用历史事实阐述国共两党如何在各自战场相互配合团结抗日的。

 2 本小题失分严重,主要是由于学生们审题不清,没有运用历史事实进行作答,而是用答语文的方式阐述了一遍,导致失分。

 17(3)

 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的贡献。

 3 本小题是失分最少的,大部分学生能通过材料来提炼出答案。

 18(1)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发生的变化,以及说明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产生的作用。

 2 本小题都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整体得分比较高。

 18(2)

 人民解放军采取了怎样的作战方式和原则。

 2 本小题属于机械性的考题,对能力要求不高,整体得分比较理想。

 18(3)

 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3 本小题学生容易混淆三大战役与渡江战役的意义与结果导致得分率不高。

 18(4)

 中国共产党取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3 本小题要求结合课本与材料归纳中国共产党取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学生作答情况很好,能注意到人民的支持,中共的正确领导,战略的指挥正确等因素,这一小题的得分率普遍很高。

 19(1)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3 本小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归纳这两个条约的共同影响,前者失分较少,后者失分较多。

 19(2)

 洋务运动兴起的内忧和外患 2 本小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兴起的内忧和外患,大部分学生知晓,得分较为理想。

 19(3)

 洋务运动的目的 2 本小题是要求学生根据题中所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清政府推行洋务运动的目的,本小题比较简单,失分也较少。

 19(4)

 西安事变 重庆谈判 4 本小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结果的落实和签订“双十协定”的历史事件,学生基本可以答对,最后一问概括影响国共关系的主要因

 素,部分学生不会作答,得分不是很理想。

 19(5)

 以“救国救民的道路”小短文 4 本小题试题要求以“救国救民的道路”为题写一篇小短文,大部分学生这类题型训练的较少,没有掌握写作技巧,写的很混乱。

 六 、学生答 卷分析

 试卷中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记忆不精准。

 2.审题不清的情况较多,以致答题时张冠李戴的情况时有发生。

 3.回答问题不规范、不条理、不精炼。

 4.书写不工整的多,错别字也很多。

 七 、教学建议

 考试是检测平时教学活动的手段,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反映了我们平时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的教学建议:

 1. 要严格执行课标,甩开课标以外的庞杂知识,减轻学生负担,把课标要求的重点历史内容把握好。

 国家课标要求的内容和完成课时是相适应的,如果无限增加学习内容,势必造成学生负担沉重,严重影响课标内容学习的深度和精度。所以我们要以课标为纲,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2. 淡化记忆,注重理解。

 学习历史的最重要目标和最终落脚点是运用历史,增长智慧,处理现实问题,培养历史素养。如果把学生置入记忆背诵的海洋,就走入了历史教学的误区而难以解放出来,就谈不上培养学生能力了。理解中记忆,记忆的同时理解,学以致用。

 3. 注意历史时空关系,从历史发展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作用。

 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中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并认识历史的时代特征和发展线索。

 4. 要宏观把握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体系和结构。

 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时序和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方法,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注意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科技等各个维度来综合理解历史现象,构建知识体系和结构。

 5. 论从史出,提高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能力。

 学习养成重视历史材料,重视历史证据的意识,提高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学习运用历史图表和历史地图的方法,养成根据史料分析得出历史结果的能力。

 6. 改进教学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注意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己体验得出历史结论,提升历史素养。

 7. 加强 题型。

 训练,掌握解体技巧,提升学生的做题能力。

 加强题型训练,让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和方法,特别是要加强对历史小短文写作的指导。

 8. 规范答题,注重书写。

 培养学生用书面语言回答问题,杜绝答题口语化。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交流与合作,分享与表达,在其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注意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篇三:八年级历史教学质量分析

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牛瑞平 一、 试卷质量分析:

 本次试卷满分 100 分,难易程度偏易,重点不突出,知识不太系统。主要考查学生平时上课时候的学习情况,如果上课时认真看书了或认真交流了或认真做练习了就完全可以把试卷做好,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暴露出在平时的历史教与学过程中一些弊端。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学生答题情况:第一题选择题是最基础的知识点,没什么难题,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做到全对,但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做到。第 21 题、第 25 题基本没难度。第22 题第 2 问和第 4 问失分比较严重;第 24 题失分较严重。

 2、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第一,学生记忆不清,存在张冠李戴现象;第二,答题不分点,层次不清;第三,书写不规范,用语不科学等。

 三、整改措施:

 1、继续加大高校课堂教学力度,向课堂要质量。组织好每节课,真正让学生把读书看书、分析探究、展示交流、巩固记忆、随堂练习每个环节做的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

 2、注意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如怎样在导学案的提示下阅读批注、勾画重点、找出难点或自己发现问题等;回答问题时应注意怎么用科学的历史术语组织答案、怎么用完整的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等。

 3、指导学生的做题方法和技巧。如怎样做不同要求的选择题、如何从所给材料中提取有效的做题信息、如何分析材料之间的相互联系、如何透过历史的现象揭示出历史的本质、如何学会用历史的观点来分析现代社会中所发生的社会现象等。

 4、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思想状态是学好历史的最基本的前提,注重思想品德的培养,使学生有一个科学的学习态度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这不仅对学习历史有好处,对班级纪律和学生个人的成长都大有裨益。此所谓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

篇四:八年级历史教学质量分析

级历史月考质量分析

 一、命题意图和试题特点

 1.强化基础、侧重能力。命题以现行的八年级历史教材为依托,力争做到不超标、不离本,全面考察学生对基础的历史知识的掌握,而且侧重考查学生运用正确观点观察历史、分析及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照顾全面,突出重点。命题在所限的时间和版面内,尽量照顾知识考查的覆盖面,几乎所有命题范围的测试内容都有考查点,而且试题力争紧扣教材,突出考查重点课、重点人物及重点事件。

 3.形式灵活,内容开放。命题力求冲破以往陈旧古板的老问法,而采用一些便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形式多样的灵活问法,在考查内容与方式上也追求开放,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展示空间。

 二、成绩情况与答卷分析

 (一)学生 成绩 总体 情况

 这次八年级历史月考教学质量检测的学生成绩不是很理想,平均分在 40 分左右,及格率在 30 左右;优秀率大多达到了 10 如此看来平均分及“两率”都不是很高,多数学生的分数集中在了 35 分以上。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答题能力有所欠缺外;另一方面也与试题略有难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

 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第一大题是选择,共计 20 分,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题的得分率在 73.5%左右,命题中我们针对月考测试的检测进度,涉及了侵略与反抗、近代化的探索等相关内容,囊括了战争、变法、革命、运动等近代历史的相关知识,在 8 课的检测内容中几乎每一课都至少有一个考查点,试题覆盖达到了 100%。由于这类题型考查的是基础,所以相对于其它主观性试题来说,难度系数较小,学生自然答的也比其它题好,这说明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但个别同学依旧存在着事件把握不牢、人物地点区分不清以及历史意义分析不透等现象, 第二大题是非选择,共计 80 分,试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思考评价能力等,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结果得分及丢分现象也各有不同。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了学生历史学习以及历史考试的各项技能和综合能力还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其主要问题表现在:

 ① 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这在选择与非选择试题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分析原因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② 审题不仔细,答题不认真,表述不清晰。卷面当中对题意理解不深、文字表达思维混乱不切要点、张冠李戴答非所问以及考虑问题不全面等造成丢分的现象很是普遍。如

 此这些反映出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欠缺,需要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加以训练和指导。

 ③ 学生答题机械不灵活。从部分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情况看,部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很弱,一些同学对于老师给出答案的能一字不差的作答,否则就答非所问,不切题意。这就表明学生如何抓住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应试能力亟待加以提高。

  ④ 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欠缺。学生在如何评价历史问题上缺乏辩证的逻辑思维,只片面地抓住一个方面不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这也与部分教师平时教学缺乏唯物史观思想渗透有着一定的关系。

 三、实施教学的几点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教学 无论什么类型的考试测评,基础知识始终是考查的主体与重点。因此,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基础主干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总结,学会梳理历史线索,并注意历史事件的纵横联系,建构立体网络知识结构。

  2.重视课堂效率取得 必须注重课堂 45 分钟教学效率的取得。因此,教师首先就要采取灵活恰当的教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其次就是要抓住关键,选好典型,精讲精练。

 3.重视学科能力培养 历史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包括文字和图表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信息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观察认识现实问题的能力和历史的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史观的思想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4.重视答题技能训练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以及试题的进一步开放与灵活,一些新的题型和考法会应运而生,所以为了使学生答卷得心应手,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绝不可能忽视各类题型的训练和答题技巧的培养,一定要结合中考题型选择一些典型的类型题进行强化训练,以培养学生的答题技能和书写功夫。

 山泉镇柳树逸挥基金中学

 齐文梅 2012 年 10 月 15 日

篇五:八年级历史教学质量分析

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历史成绩分析报告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乔镇中学应参加八年级历史期末测试的学生共有 475 人,除特殊病事假外,实际参考试464 人。测试试卷命题范围:八年级上学期教学内容。考试时间 90 分钟,总分是 100 分。全年级平均分为 48.5 分,及格率为 34.7%,优秀率 6.9%,全年级最高分 99 分,最低分 2 分。

 一、八年级历史整体成绩各分项指标分析如下:

 2019-2020 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末检测试题难度系数是 0.49,说明本次检测试题对于本校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本张试卷涵盖了八年级上册八个单元的知识点,既考查了基础知识,同时也考查运用题型。本次检测的八年级历史标准差是 23.71,说明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成绩的离散程度较大,成绩两级分化严重。本次检测的区分度为 0.79,说明本张试卷能够很好的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区分开来,本次检测试题设计的较好,能够有效的区分学生的学习成绩。

 下表中横轴表示每 10 分为一个分数段,纵轴表示在这个分数段的人数。学生成绩分散在各段上。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成绩分布表如下:

  2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八年级历史检测成绩低分集中在 0-20 分,大多数成绩集中在 30-60 分,高分集中在 80-99 分,说明全校历史成绩普遍较低,并且两极分化现严重。

 班级 八年级历史 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八(1)班 42 84.7 97.6% 52.4% 八(2)班 47 74.3

 93.3% 13.3% 八(3)班 49 71.6 83.7% 8.2% 八(4)班 50 52.4 30.0% 0.0% 八(5)班 50 50.2 32.7% 0.0% 八(6)班 50 42.4 6.0% 0.0% 八(7)班 49 36.5

 2.2% 0.0% 八(8)班 46 32.3

 4.5% 0.0% 八(9)班 44 22.7 0.0% 0.0% 八(10)

 48 18.6 0.0% 0.0% 14506266 6649445842130102030405060700-10 11_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80 81-90 91-100乔镇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成绩分布表人数

  3 班 从上表可以看出八(1)班、八(2)班、八(3)班的历史平均成绩要比其他班级高一些;八(7)班、八(8)班、八(9)班、八(10)班的平均分较低;八(4)班、八(5)班的平均分比较接近,从八(4)班开始剩余班级优秀率为0%,说明这些班级的历史成绩还有待于提高。

 二、八年级历史卷面分析:

 (一)试卷命题思路 测试命题以《历史课程标准》依据,紧扣教材,试题内容覆盖全册教材。本次试卷题型多样,整体布局、题型结构的配置科学合理,试卷题量适中,难度适宜。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大,注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历史素养,以及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表述严谨,有利于反映考生真实的学习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体现新课改精神;在考查能力上,进行了创新探索,达到了考查创新意识、应用意识、综合能力的目的,有利于激发考生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试卷对历史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本卷试题紧扣大纲,以部编教材为依据,本着强调“历史素养”的培养,从一定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关注历史教学核心内容与基本能力,关注历史素养,加强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关注生活、关注创新是本卷试题的亮点。

 (二)试题的特点

  4 1、本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水平测试卷的试题完全符合学科《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起点低、知识覆盖广、难度分布适宜。

 2、试题表达准确规范,解答要求明确,制作精美,结构编排合理。

 3、试题注重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基本能力,突出历史思想方法的理解与简单应用。

 4、试卷结构设计基本合理,为学业水平考试打基础,同时也注意了对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

 (三)试卷结构 本次期末试卷共分两个板块,100 分,第一板块,选择题(1-25 小题,共 25 道小题 50 分);第二板块,综合运用题(26-28 小题,共 3 道小题 50 分)。

 如下表所示:

 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成绩抽样统计的共有 50 份试卷。抽样结果如下:

 八年级历史每题得分率 题号 1--25

 26

 27

 28

 平均分 34

 9

 11

 13 得分率 0.68

 0.6

 0.73

 0.65

 分值 1--25 26 27 28 50 分 15 分 15 分 20 分

  5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到,八年级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比较好,得分率较高;但是对历史的分析能力,整合能力较差,概括能力不足,材料题失分率比较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参差不齐 ,导致在综合运用题出现差别。

 (四)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纵观整份试卷难度不大,有些题型耳熟能详,是平时学习及复习检测中遇见过的题型,学生容易得到基本分,但有些学生的成绩还是不尽人意。凭简单的记忆,忽略细节,粗心大意,不认真审题,造成失误。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本次考试考查的是重点知识、主干知识,但是仅靠单纯的死记硬背也很难直接得出答案。重在对学生历史分析能力、整合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剖析历史现象的背景,和影响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把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历史知识的整合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学生对知识要熟练掌握、要有较强的分析、概括知识的能力。试题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如第 3、第 15 小题。

 3、材料题注重考查学生把历史事件和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如第 27 小题。

 材料新,出的习题紧扣现实分析历史现象,引领学生探究历史问题。总之,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课改,导向性强。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学生答题的情况看,选择题方面 1、2、4、15、20小题失分多, 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积累并进行分析才能得

  6 出结论。

 第 4 小题失分原因是学生知识点记忆混淆,知识点相互干扰,出现判断失误,学生所得分数看总体较好。

 非选择题方面错别字多,影响得分。只要审清题进行解答,还是比较容易答对。但还是有学生不审题,答非所问,有不少学生 看不懂题目要求,答题有些混乱,失分较多,另外从学生间差距较大,说明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从试卷中可看出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审题不清,有的学生不明题意,不少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较低,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材料题和问答题的解答方面。

 (六)今后历史教学的改进措施 1、历史教师应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历史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尤其是在教材新更换之后,对各个需要加深或者拓展的知识点要完全符合教学要求及考试大纲要求。在平时教学中要进一步把握好具体目标要求,深入分析教材,重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落实,注重历史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多种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操作探究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素养。

 2、固本强基,狠抓基础知识落实基本知识点的落实: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影响等是历史最基本的知识点,必须牢固掌握,反复记忆是最重要的方法。

 3、注意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归纳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

  7 清楚的掌握。

 4、加强对材料题的训练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5、重视教法,提高技能 实施新课标后许多老师改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课标下教师要讲,关键是讲什么?怎么讲?怎么练?这一问题应该是我们需要多思考的问题。

 6、关注现实,以史为鉴历史学科不是一门“死”学科。

 如果不关注现实问题历史学科就失去了教育功能。在历史教学中,平时多去寻找历史的足迹,挖掘课本中的隐性知识点,归纳点拨,启迪思维。

 初二历史,师生们普遍感到内容多,任务重,难度增大,个别如洋务运动、抗日战争等内容学生理解有难度,学生记忆是短暂性的,遗忘性大,刚记住就又忘了,在没有记住的情况下多数同学难以达到灵活运用,成绩一直普遍较低。如何提高成绩、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历史知识基础知识的积累,平时要求学生记忆,适时进行抽查或检测,提升学生身体能力,减少错别字;提高学生信心,平时形成认真的习惯;书写规范;转变思想,抓基础,高要求等。

篇六:八年级历史教学质量分析

级组期中测试教学质量分析

  2012-05-09 17:08:33|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最直接的标准。教学质量是教师的发言权,是教学效果最好的体现,是教师的智慧、辛劳、付出的收获。2012 年,我校八年级全体教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和有效的、高效的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想完成学年教学任务,但还是没有完成。为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提高教学效益,为新学期教学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确保我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现对 2012 年 4 月考试教学质量作如下分析。

 一、数据统计

 2 2012 春八年级期中考试各班总体目标完成情况(区内)

  八(1)班 八(2)班 八(3)班 一级目标 16 人(区前 507 名、每班 6 人)

 实际完成 10 人

  4 3 3 二级目标 22 人(区前 705 名、每班 8 人)

 实际完成 17 人 6 6 5 三级目标 73 人(区前 2391 名、每班 25 人)实际完成 77 人

 29 22 26 2 2012 春八年级期中考试各班单科目标完成情况(区内)

 语文 班级 任课教师 人平分 及格率 优秀率 一级目标 6 二级目标 8 三级目标 25 ≥102 ≥100 ≥88 八(1)班 吴三燕 91.6

 92.7% 46.3% 10 14 27 八(2)班 张水华 90.2

 92.5% 42.5% 9 11 27 八(3)班 韩文英 92.6

 95.0% 50.0% 8 10 30 数学 班级 任课教师 人平分 及格率 优秀率 一级目标 6 二级目标 8 三级目标 25 ≥102 ≥99 ≥61 八(1)班 王岸飞 65.3

 51.2% 7.3% 2 2 30 八(2)班 徐少斌 59.5

 40.0% 15.0% 2 3 20 八(3)班 周桂萍 66.2

 57.5% 10.0% 2 2 26 英语 班级 任课教师 人平分 及格率 优秀率 一级目标 6 二级目标 8 三级目标 25 ≥95 ≥90 ≥51 八(1)班 何小飞 62.1

 36.6% 14.6% 6 9 23 八(2)班 张青芳 58.5

 37.5% 2.5% 2 2 24

 八(3)班 周立平 57.4

 20.0% 5.0% 2 5 22 物理 班级 任课教师 人平分 及格率 优秀率 一级目标 6 二级目标 8 三级目标 25 ≥90 ≥86 ≥55 八(1)班 刘家权 65.2

 65.9% 34.1% 3 10 28 八(2)班 张云龙 59.2

 57.5% 22.5% 5 7 25 八(3)班 单伟 63.2

 55.0% 35.0% 3 7 25 历史 班级 任课教师 人平分 及格率 优秀率 一级目标 6 二级目标 8 三级目标 25

  八(1)班 张颖 28.1

 78.0% 31.7%

  八(2)班 张颖 25.4

 65.0% 15.0%

  八(3)班 张颖 25.2

 60.0% 15.0%

  思品 班级 任课教师 人平分 及格率 优秀率 一级目标 6 二级目标 8 三级目标 25

  八(1)班 徐伟 29.9

 95.1% 36.6%

  八(2)班 徐伟 29.8

 92.5% 27.5%

  八(3)班 田军 28.8

 95.0% 25.0%

  区人平分和校人平分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区人平分 校人平分 区人平分 校人平分 区人平分 校人平分 区人平分 校人平分 88.8 91.5 69.2 63.7 62.1 59.4

 61.7

 62.5

 二、成绩主要问题

 1、没有优势

 如一、二级保优,除语文超额完成任务外,其他几门科都在区平均水平以下,特别是数学二级目标是全区倒数第一,形式非常危险。

 2、高分人数严重不足,且高分不高

 全区最高分为 444 分,而我校高分仅为 403 分,相比差 41 分,在全区占的名次为 200 名。另外各科的最高分都不是很高。

 3、对准率不高,培补任务艰巨

 二级保优对准率,语文仅为 63.6%,数学 31.8%,英语 40.9%,物理 54.5%,这几门主科的对准率都没有超过 80%,这说明学生的偏科非常严重。

 三、教学情况分析

 1、教学常规工作不到位

 从教学常规检查和教学工作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的老师不认真备课,集体备课教案看都不看;有的老师作业批改不及时,方式简单,作业批改没有意义。有的课堂练习单调,没有层次,针对性不强,训练量不够;

 有的老师课堂上,眼中只有优生,课后对中差生的个别辅导又没有很好的办法,没有找准教学质量的生长点。

 2、教学方法简单

 有些老师进教室只有一本书、一支粉笔,只是说教,想的是只要课讲好了,学生的学就关自己的事。有的老师一节课讲完了,学生学到什么程度,理解多少等情况知之甚少,不去观察学生的作业,不着个别辅导,不组织落实与过关。有效教学,大面积提高质量,成为空谈。

 3、教学研究力度不够。有部分同志,教学研究的意识不强,过分自信,高估自己,不习惯观察、思考别人的长处。有的同志教研活动当旁观者,不注意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不留心观察教学中的问题,对问题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质量不高是必然的结果。

 4、学生学风不纯正。学生精力是否集中,课堂效率是否高效,你说话他在听吗,作业按时完成吗,对于这些问题老师关注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学风下滑。

 5、合作意思不强。有些教师只顾自己的教学,很少关心别人的,一个单打独斗,效率低。培优治偏只流于形式,没有落实到实处,没有让学生的优势学科让薄弱学科,这样形成的合力不够。

 四、针对问题的主要措施

 1.强化教学管理

 对教师来说常规管理应该努力做到六个“精心”。一是精心备课。二是精心上课。三是精心布置和批改作业。四是精心辅导。五是精心组织评价。六是精心进行教学反思。

 2.加强对学生的非智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落实到每天每节课每份学案,强化卷面书写工整无涂改痕迹,以中考评分标准批改作业,掌握常用解题方法,注重解步骤。

 3.重视学生思维方式、审题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解读,培养学生仔细阅读、审题的习惯,减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4.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学生上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的优点反映在不同的侧面,作为教师要善于用真心去发现其闪光点,要认可认每个学生,不能根据成绩的好坏“喜”优“厌”差,而造成差生更差的恶性循环,甚至是差生对学习丧失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畏惧。反之,如果教师用热情的目光,可亲的面孔天天面对每一个孩子,对“差生”多些“厚爱”。课堂上,鼓励他们发言;课下,多交流,多辅导。彼此建立一种超越师生关系的“忘年交”,其乐融融,才是我们教学成功的关键。“亲其师而信其道”,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兴趣盎然,充满学习欲望。

 5.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

 课堂教学要,以学为主,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学习活动,主动获取新知。要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乐学、善学、会学、活学,就必须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我们常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知识与技能,必须让学生参与学习。

 6.搞好教学质量分析。每个教师、各个学科都要深入分析教学质量,联系平常教学过程,认真反思,找到生长点,拟定学科教学计划。备课组要深入个别班级剖析,找准症结、制定措施。特别是每个老师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过关办法。

 7.齐抓共管,给学生树立目标,全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老师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我们每个学科组,每位科任教师,以期中考试情况为依据,认真总结、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成功的好做法,好经验,深入分析问题,拟定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希望全体老师用心工作,多学习,多思考,争取后半学期人人都取得优异的成绩,展现自我人生价值,实现八年级的历史突破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篇七:八年级历史教学质量分析

14 年

  历史学科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

 昆

  十

  六

 中

  谢云祥

 一、试题评价

 本试题依据 《 历史课程标准 》 和 《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 》 , 兼顾水平性 和 选拔性 的考试要求 , 试题涉及初中阶段三年的教学内容 , 关注 多元史观 和时代热点 , 贯彻和落实历史教学的 三维目标 , 关注 乡土历史 , 贴近 学生生活 , 试题注重 古今贯通 、 中外关联 , 贯彻新课程理念 。

 试题组卷合理 , 时效性强 , 体现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 。

 1 1 、试题结构

  此次昆明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分为第 Ⅰ 卷选择题和第 Ⅱ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 选择题共 25 小题 , 每小题2 2 分共 50 分 。

 非选择题共4 4 小题 , 第26 题 10 分 , 第 27 题 14 分 , 第 28 题 13 分 ,第 29 题 13 分 , 共 50 分 。

 总分为 100 分 。

 2 、内容分布

  中国史占 60 分,世界史占 40 分,中国古代史占 16 分,中国近现代史占 44分,世界古代史占4 4 分,世界近现代史占 36 分。。

 试题内容覆盖面广, 44 个单元中考点覆盖了 40 个单元,覆盖率为 90% ,试题偏重于 近现代史 的考查,体现了 厚今薄古 的原则。

 二、试题特点

 1 1 、注重历史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涉及北魏孝文帝改革、科举制、宋代造船业、甲午战争、五四精神和长征精神等民族精神、辽沈战役、《 义勇军进行曲 》 、抗美援朝战争、人民好干部焦裕禄、国有企业改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科教兴国战略、雅典公民大会、 《 马可· 波罗游记 》 、海地共和国的建立、明治维新时期的文明开化政策、英国宪章运动、内燃机的发明、启蒙思想、苏联工业化、 《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苏东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纳米比亚独立、科技发展对现代文化发展的影响、儒家思想、人类政治制度发展演变、中美关系和交通工具的变革等。知识覆盖面广,考查突出 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 。

 2 2 、 注重多元史观的考查。

 用科学的历史观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与现实问题,这是《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明确的重要考试目标。

 用科学史观从不同角度全面认识历史 ,也有助于我们客观真实地了解过去,追求真知。本试题较好地运用科学史观,对知识进行不同角度的解读,这也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非选择题命题特点之一是 古今贯通、中外关联 ,体现了 整体史观和全球史观 。第 27 题涉及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演变,体现了文明史观,第29 题则通过交通工具变革的情景创设,考查了近代化史观、社会生活史观和生态文明史观。

 3 、 贯彻和落实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

 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也是本试题的考试目标。为此,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历史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主要体现在试题关注 历史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 等方面。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这主要体现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解读和获取信息 ,史论结合地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非选择题第 26 题第(1 1 )、(2 2 )、(3 3 )问、第 27 题第(1 1 )、(2 2 )、(3 3 )问等,这些问题的设置反映了对历史材料的关注,较好地考查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学习历史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这也充分体现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如第 26 题涉及儒家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第4 4 题涉及民族英雄、第5 5 题考查民族精神、第9 9 题考查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这反映对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 的关注。第 28 题考查中美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从总体上看,试题较好地落实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由此也体现了选拔性的考试要求。

 4 4 、 试题贴近学生生活、亲切自然 。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历史教学避免成人化和专业化,强调 基础性和普及型 。为此,试题注重初中学生自身发展,关注学生生活。如第2 2 题通过昆明小巷先生坡考查科举制,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就在自己的身边;第 29 题通过交通工具变革这样的 小切口 将世界与中国、工业文明的利与弊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明白日常生活的变化反映了历史的变迁。

 试题关注 云南和昆明乡土历史 ,如第2 2 题通过昆明小巷先生坡考查科举制、第7 7 题考查音乐家聂耳、第 28 题第(2 2 )问涉及 “ 驼峰航线 ” 和巫家坝机场,这些问题的设置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考情分析

  总体情况

 项目 2014 年中考 2013 年中考 平均分 56.71 52.54 及格率 47% 40% 最高分 98 98 最低分 0 0 客观题平均分 34.41 30.39 主观题平均分 22.30 21.60

 2014 年中考分数段分布

 2013 年中考分数段分布 分数段人数分布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00-10090-9980-8970-7960-6950-5940-4930-3920-2910-190-9人数历史学科分数段人数分布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100-10090-9980-8970-7960-6950-5940-4930-3920-2910-190-9人数

 2 、答题分析 (1 )客观题 题目 答案 案 选对 数量 选对比率 选 选A 数量 选 选A 比率 选 选B 数量 选 选B 比 率 选 选C 数量 选 选C 比率 选 选D 数量 选 选D 比率 1 D 51,117 0.85 1,562 0.03 6,081 0.10 1,378 0.02 51,117 0.85 2 C 56,076 0.93 661 0.01 1,770 0.03 56,076 0.93 1,690 0.03 3 A 37,187 0.62 37,187 0.62 17,529 0.29 4,662 0.08 739 0.01 4 D 52,101 0.86 3,526 0.06 2,203 0.04 2,335 0.04 52,101 0.86 5 A 32,397 0.54 32,397 0.54 4,592 0.08 16,808 0.28 6,275 0.10 6 C 39,095 0.65 7,121 0.12 7,144 0.12 39,095 0.65 6,751 0.11 7 B 47,060 0.78 2,649 0.04 47,060 0.78 8,930 0.15 1,507 0.02 8 D 36,853 0.61 1,541 0.03 9,812 0.16 11,908 0.20 36,853 0.61 9 C 51,782 0.86 1,444 0.02 2,474 0.04 51,782 0.86 4,476 0.07 10 C 5,205 0.09 4,792 0.08 7,612 0.13 5,205 0.09 42,499 0.70 11 B 56,016 0.93 1,041 0.02 56,016 0.93 983 0.02 2,152 0.04 12 A 46,538 0.77 46,538 0.77 2,742 0.05 4,409 0.07 6,431 0.11 13 D 44,737 0.74 10,694 0.18 2,264 0.04 2,449 0.04 44,737 0.74 14 A 52,651 0.87 52,651 0.87 4,030 0.07 2,325 0.04 1,152 0.02 15 D 54,499 0.90 1,358 0.02 2,102 0.03 2,209 0.04 54,499 0.90 16 B 21,863 0.36 10,752 0.18 21,863 0.36 15,717 0.26 11,787 0.20 17 C 47,003 0.78 7,636 0.13 1,848 0.03 47,003 0.78 3,675 0.06 18 A 44,817 0.74 44,817 0.74 2,812 0.05 10,800 0.18 1,705 0.03 19 D 41,049 0.68 9,225 0.15 2,786 0.05 7,080 0.12 41,049 0.68 20 B 41,422 0.69 10,036 0.17 41,422 0.69 2,224 0.04 6,365 0.11 21 B 32,866 0.55 2,525 0.04 32,866 0.55 7,029 0.12 17,723 0.29 22 B 15,103 0.25 13,610 0.23 15,103 0.25 21,847 0.36 9,534 0.16 23 D 51,049 0.85 1,237 0.02 4,794 0.08 3,035 0.05 51,049 0.85 24 C 41,132 0.68 12,493 0.21 3,603 0.06 41,132 0.68 2,900 0.05 25 A 37,554 0.62 37,554 0.62 9,934 0.16 8,716 0.14 3,933 0.07

 四、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 .“由平城迁都到洛阳,改鲜卑族姓氏为汉姓,讲汉语,穿汉服”。材料反映的是

  A .齐国管仲改革

  B .秦国商鞅变法

  C .楚国吴起改革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及格率为 85% ,平均分为 1.70 ,标准差为 0.72 ,变异系数为 42.35 ,难度为 0.85 ,区分度为 0.52 。正确选项为D D 项,选择A A 项比率为 3% , 选择B B 项比率为 10% ,选择C C 项比率为 2% ,错选的学生中,比例最大的为B B 选项 。

  2 . 昆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昆明有一条很不起眼的小巷—— 先生坡。从图一的路牌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郡县制

  及格率为 93% ,平均分为 1.86 ,标准差为 0.51 ,变异系数为 27.39 ,难度为 0.93 ,区分度为 0.36 。正确选项为C C 项,选择A A 项比率为 1% ,选择B B 项比率为 3% ,选择D D 项比率为 3% 。

 图一

 3 .宋人说:“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船次之,温、明船又次之。”材料反映宋代造船业十分发达,当时造船技术最为精良的是

  A .泉州

 B .广州

 C .温州

 D .明州

  及格率为 62% , 平均分为 1.23 ,标准差为 0.97 ,变异系数为78.81 ,难度为 0.62 ,区分度为 0.49 。正确选项为A A 项, 选择B B 项比率为 29% ;选择C C 项比率为 8% ;选择D D 项比率为 1% ;错选的学生中,比例最大的为选B B 项。

  4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对联赞颂的是甲午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

 A .戚继光

  B .郑成功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及格率为 86% ,平均分为 1.73 ,标准差为 0.69 ,变异系数为39.63 ,难度为 0.86 ,区分度为 0.49 。正确选项为D D 项,选择A A 项比率为 6% ,选择B B 项比率为 4% ,选择C C 项比率为 4% 。

  及格率为 54% ,平均分为 1.07 ,标准差为 1.00 ,变异系数为 92.78 ,难度为 0.54 ,区分度为 0.37 。正确选项为A A 项,选择B B 项比率为 8% , 选择C C 项比率为 28% ,选择D D 项比率为 10% 。

  5 .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团结协作、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下列民族精神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是

 ①五四精神

  ②长征精神

  ③“铁人”精神 ④“两弹一星精神”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为了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共中央抓住时机,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决定首战东北。为此1948 年9 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

 A .平津战役 B .淮海战役

  C .辽沈战役 D .渡江战役

 及格率为 65% ,平均分为 1.30 ,标准差为 0.95 ,变异系数为 73.62 ,难度为 0.65 ,区分度为 0.44 。正确选项为C C 项,选择A A 项比率为 12% ,选择B B 项比率为 12% ,选择D D 项比率为 11% 。

  7 . 《 义勇军进行曲 》 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很快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代国歌,后来被确定为国歌。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A .田汉

 B .聂耳

 C .冼星海

 D .徐悲鸿

  及格率为 78% ,平均分为 1.56 ,标准差为 0.83 ,变异系数为 53.01 ,难度为 0.78 ,区分度为 0.30 。正确选项为B B 项,选择A A 项比率为 4% ,选择C C 项比率为 15% ,选择D D 项比率为 2% ,错选的学生中,比例最大的为选C C 项。

 8 .彭德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A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及格率为 61% ,平均分为 1.22 ,标准差为 0.97 ,变异系数为 79.74 ,难度为 0.61 ,区分度为 0.44 。正确选项为D D 项,选择A A 项比率为 3% ,选择B B项比率为 16% , 选择C C 项比率为 20% ,错选的学生中,比例最大的为选C C 项。

  及格率为86% ,平均分为1.72 ,标准差为0.70 ,变异系数为40.52 ,难度为0.86 ,区分度为0.48 。正确选项为C 项,选择A 项比率为2% ,选择B 项比率为4% ,选择D项比率为7% 。

 9 .50 年前,一个名字响彻神州大地,他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人民的好干部。50 年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兰考,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向他学习,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他是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焦裕禄 D .雷锋

 10 .20 世纪70 年代末以来,我国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

 A .扩大企业自主权

 B .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及格率为 9% ,平均分为 0.17 ,标准差为 0.56 ,变异系数为 325.30 ,难度为 0.09 ,区分度为 0.07 。正确选项为C C 项,选择A A 项比率为 8% ,选择B B 项比率为 13% ,选择D D 项比率为 70% ,错选的学生中,比例最大的为选D D 项。

 11 .图二体现的是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政治制度是

 A .各民族一律平等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各民族共同繁荣

 D .民族团结、共同发展

 及格率为 93% , 平均分为 1.86 ,标准差为 0.51 ,变异系数为 27.60 ,难度为 0.93 ,区分度为 0.43 。正确选项为B B 项,选择A A 项比率为 2% ,选择C C 项比率为 2% ,选择D D 项比率为 4% 。

 自治区 成立时间 首府 内蒙古自治区 1947 年5 月 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 年10 月 乌鲁木齐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 年3 月 南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 年10 月 银川 西藏自治区 1965 年9 月 拉萨

  12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

篇八:八年级历史教学质量分析

级历史期中教学质量分析

  一、 总体情况

  1、 试题依据:

 此份试题目的是考查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上是否达到国家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其试卷内容要求是以课标为标准, 是阶段性的水平性测试, 以检查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试以《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相关内容的教学目标为依据, 面向绝大多数学生, 按照“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 适度考查能力” 的命题原则, 努力做到既有利于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 也有利于促进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2、 试题特点:

 试卷题型及分数与中考要求一致。

 试题分为四个题型, 共 60 分:

 第一题是单项选择题, 共 10 分, 重点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

 第二部分归纳列举题, 共15 分, 考查学生对同类知识的概括能力。

 第三题是材料分析题, 共 20 分, 重点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解读信息, 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四题综合探究题, 共 15 分, 是学生能力的综合考查, 论从史出能力、 比较能力、 分析能力等。

 试卷以课本为基本的命题素材, 立足课本,落实双基, 加强图片, 文字材料阅读理解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同时也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基本的历史观念和历史学习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对考生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 价值观的考查, 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其基础性, 开放性, 实践性, 创新性等特色明显。

 3、 考试情况简介:

 第一题失分较多的题目有:

 第 4、 9、 10 题。

 第一题失分较多的题目有:

 第 11、 14(1)(2)

 题。

 第三题和第四题是材料、 读图等形式的题目, 题目所设计的问题都不难。

 失分较多的题目有:

 第 16⑶、 17⑵⑶题。

 学生主要失分的共同原因有:

 (1)

 学生阅读能力差, 理解不了 问题, 也审不了题。(2)

 学生的学习仍停留在死记硬背阶段, 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3)

 学生回答问题的书写不够规范, 不能准确表达, 需要教师作正确的引导。

 优秀人数及优秀率:

 8. 1 班 10 人 47. 62%

  8. 2 班 11 人 44%

  及格人数及及格率:

 8. 1 班 17 人 80. 95%

  8. 2 班 14 人 56%

  二、 学生答题主要存在问题及分析

  选择题:

 (10 分 )

 :

 本部分共设置 10 道题, 注重基础, 突出主干。

 重点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再认再现能力, 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归纳、 运用能力。

 学生的得分情况比较理想。

 但 4、 9、 10 题错误较多, 第 4 题是由于学生没有认真阅读课文, 没有理解题目的含义,盲目作出选择。

 第 9 题是由于学生对理论性的知识理解的不到位。

 第 10 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混淆了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和内涵。

 归纳列举题(15 分 )

 :

 归纳列举以基础知识为主, 涉及面广, 会议、 反革命集团、 重大历史事件等。

 本次考试学生失分比较多, 例如第 11 题, 关于中共召开的会议, 学生知道这些重要会议的内容,但在会议名称的表述上出现了问题, 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是中共八大的全称, 学生要想用这种方式表达, 就必须一字不落的写完整, 但学生往往丢掉了 “中国共产党”, 这样的表述是错误的。

 我曾经强调过, 可以用简称来表述, 却没用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另外第 14 题, 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没有掌握。

 材料分析题(20 分)

 和综合探究题(15 分 )

 :

 失分原因都在于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出现偏差。

 例如,“……的标志” 和“标志着……”, 学生理解不好。“社会制度全变新” 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学生往往回答的是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三、 对今后教学的反思

  根据本次考试中学生所反映出来的具体情况,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

 1 、 继续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 吃透新课标“以学生为本” 的精神, 确实转变教学观念和改变教学方式, 扎扎实实地推进新课改后的素质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

 2、 重视学情研究。

 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学目标必须要切合学生状况等实际, 要面向全体学生,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材观, 确实做到因材施教, 立足基础, 发展能力, 尤其在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目标的把握等方面, 一定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基本能力的培养, 以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3、 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科学设计课堂结构,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促进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加强对学生在学科试题的题型(选择题、 归纳列举题、 材料解析题、 综合探究题)

 的训练和解法指导, 选题、 做题力求少而精, 有方法有实效。

 4、 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落实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树立全面育人、 全面发展的整体质量观。

 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注重平时的提示和启发, 日 积月 累, 形成看书、 写字、 做题要认真仔细、 一步到位的好习惯。

 5、 关注学困生的学习, 加大学困生辅导的力度, 帮助他们达到及格标准。

 6、 今后还要加强学生考试习惯的培养。

 例如, 考试要注意时间分配, 尤其是要适应政治和历史共同考试的模式, 注意合理利用时间; 对于基础知识部分, 必须要求学生背诵下来, 节省时间; 考试一定要留出检查的时间; 考试字迹一定要工整。

篇九:八年级历史教学质量分析

17-2018 年九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分析

  一、试题分析 :

 1、题型题量分析

 本次历史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最大限度地与中考接轨。本次试卷共分简答题,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探究题四种题型。分值分配合理,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

 2、试题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遵循中考的要求,单选题来说,综合性就比较强,并且偏向与考察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学生想要得出答案并不容易,学生须在掌握较好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分析才能作答,材料分析和探究题的问题设计也是如此。

 (2)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及横向纵向知识联系的考查。比如选择题 4 题涉及到了七年级历史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得高分不易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最大的问题是 137 班及格率太低,尖生优生比期中考试有进步,但还有进步空间。

  学生答题的得失分情况分析:

 1、单选题和简答题和材料解析题 18 题相对来说得分率较高,材料解析题19 题和 20 题探究题两个题型失分率较高。

 2、失分情况:

 选择题失分最严重的是 4、12 题。都是关于时间的问题,第四题主要是由于初一中国史朝代记忆不清。第八题是关于一战重大事件记忆不清。

 简答题 16 题学生缺乏对人物身份的介绍,需要增强答题的规范性。

 17 题关于二战的进程涉及史实掌握不清。有的与一战有混淆、有的是前后顺序颠倒。

 18 题材料题失分较严重的是(4)小题学生审题存在问题,不能分别说明背景与归纳说明改革的共同影响。

 19 题材料题失分严重的是(2)小题第一问,学生缺乏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0 题探究题学生失分较严重的是(2)、(4)题,学生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历程表述不规范,(4)题关于两个国际会议评价不能做到分别评价,知识不能灵活运用。

 三、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础知识差,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仍然较低,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材料题的解答方面,有的学生知识不清,思维模糊。这些以后在平时历史教学中要加以训练和指导。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历史教学首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2、加强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诸如审题意识,细心程度,对关键词的把握,答题书写端正清楚,有条理分点答题的习惯,答题时间的把握等,要在平时教学中多次强调考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五、采取措施 1.夯实基础知识

 夯实基础,从落实知识做起。对于课标要求的基本知识、重点知识,一定要重点落实,让学生掌握准确无误。重视检查落实,一定不要忽视基础,不要让学生应得的分失去;

 2.提高综合能力

 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训练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训练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而起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目的。

 3.提高答题技巧

 教学阶段,应狠抓审题能力的培养、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性训练。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认真审题、避免出现答错题;加强答题规范性的训练,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化;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高巧英

 2018.02.2

 2015-2016 年九年级第一学期 历史期末考试分析

 高巧英

  2016.02.24

推荐访问:八年级历史教学质量分析 教学质量 八年级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