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武汉建国后的发展历程3篇

时间:2022-10-10 13:00:04 来源:网友投稿

武汉建国后的发展历程3篇武汉建国后的发展历程 武汉蓝皮书武汉城市历史演变与空间布局优化展望 武汉市规划局课题组❋摘 要:武汉三镇早期相对独立、点状发展,随着长江水运的兴起逐步沿江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武汉建国后的发展历程3篇,供大家参考。

武汉建国后的发展历程3篇

篇一:武汉建国后的发展历程

蓝皮书武汉城市历史演变与空间布局优化展望  武汉市规划局课题组 ❋摘  要: 武汉三镇早期相对独立、 点状发展, 随着长江水运的兴起逐步沿江扩展, 陆域交通的完善和过江交通建设将三镇连为一体, 城市空间向陆域纵深拓展。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遵循武汉城市空间这一演变规律, 从提升现代服务功能、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提出了 “多中心组团式轴向拓展” 的空间优化方案。关键词: 武汉  历史演变  空间布局优化  展望武汉是一座具有 3500 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历来备受重视。

 商周以来即为重要古城镇, 东汉末年, 武昌、 汉阳分城置邑。

 明末清初, 汉口成为 “天下四大名镇”。

 1927 年, 三镇合一, 始称 “武汉”。

 到 20 世纪 80 年代, 武汉与北京、上海、 天津等城市并称中国 “四甲”。

 时至今天, 武汉已发展成人口 800 多万人的超大城市, 城市空间形态正迅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探索城市空间变化演变关系, 对准确把握武汉城市发展规律,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形态具有重要作用。一  武汉城市历史空间演变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 真正的武汉近代规划发展自张之洞开始, 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发展阶段有四个, 城市空间演变基本上遵循着由点状到跳跃式发展、 轴线推进、 环状填充、 “圈层 + 轴向” 扩展等 4 种方式, 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同6 4 0❋ 课题组成员: 吴之凌、 汪勰、 何灵聪。

 武汉城市历史演变与空间布局优化展望时或交替地出现。1. 点状独立发展时期: 三镇相对独立发展从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 武汉 “因水而兴”, 成为近代继上海之后的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

 且早在明末清初时, 汉口已成为四大名镇之一, 并有 “九省通衢” 之誉。

 汉口开商埠后, 英、 俄、 法、 日、 德等 5 国在汉口沿江设租界, 租界区的市政设施和建筑均按西洋城市的建设模式进行, 为武汉近代规划与建设之开端。

 清末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期, 先后筑堤, 使 “泽国化为陆地”, 奠定了武汉至今的城市发展基本范围。民国期间, 孙中山极为重视武汉。

 在他所著的 《建国方略》、 《实业计划》中曾提到在武汉修铁路, 建设过江隧道, 整治长江汉水堤岸, 增建船坞港口, 扩大城市规模 “略如纽约伦敦之大”, 将武汉建成中国中西部对外商业贸易中心等许多设想。

 孙中山进一步对武汉三镇进行了职能分工: “武昌是政治文化城市,汉口是工商业城市, 汉阳是园林住宅城市”。

 孙中山的发展设想为民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民国时期, 当时的武汉行政当局还编制了 《汉口市政建筑计划书》、 《武汉特别市之设计方针》、 《民国二十五年汉口市都市计划书》、 《大武汉市建设计划草案》、 《武汉三镇土地使用交通系统计划纲要》 等系列建设规划方案, 推动完成了武汉的城市经济由农业主导向工业化初期的转化。这一时期城市规划发展思路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依托 “九省通衢” 的交通优势, 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工商业; 二是在全国发展格局中, 武汉树立了非常高的城市地位, 是全国的交通枢纽和工商业中心; 三是适应水运的城市交通模式和特征, 城市的工业、 仓储等设施沿江布置, 确立了滨水带形的城市空间格局和平行江河的道路网络体系; 四是在江南、 江北建立了比较有远见的防洪体系, 为武昌、 汉口未来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腹地; 五是城市内部有了功能分区, 基本奠定了三镇的分工协作关系。2. 从点状到跳跃式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型工业项目的布局导致城市空间跳跃式发展从 “一五” 计划开始, 武钢、 武重、 武锅、 肉联等重点工业区远离城市建设区进行建设, 形成相对分散的空间布局, 特别是武钢及其配套生活区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综合组团, 与老城区之间保持着广阔的农林空地和生态空间, 形成7 4 0

 武汉蓝皮书了除武昌、 汉口、 汉阳之外的第四个空间增长核心。

 这段时期由于城市空间跳跃式布局, 迅速拉开了城市发展的空间框架, 城市规模急剧扩大。

 1952 ~1957 年,城市人口从 131 万人增加到 215 万人, 年均增加 10. 5%。

 城市建成区面积从37. 7 平方公里增加到 107. 97 平方公里, 年均增长 14. 1 平方公里。“一五”、 “二五” 时期, 武汉市编制了 《武汉市城市规划草案》、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武汉市城市建设十二年规划》、 《武汉市城市建设规划 (修正草案)》 等四轮规划方案, 主要是借鉴了前苏联的城市规划思想, 将工业发展确定为城市工作的重点, 按照计划经济的要求, 强化了城市的功能分区和工业布局, 强调了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了组团式城市布局, 初步确立了三镇整合的发展思路。3. 轴线推进: 工业持续发展和城市道路的修建使城市轴状延伸1960 ~1980 年间, 武汉城市空间拓展主要是沿旧城与工业组团联系的道路两侧进行轴线填充。汉口地区主要以旧城为依托, 在解放大道沿线向两侧填充扩张和向两端轴向延伸, 形成堤角工业区和易家墩工业区, 总体上形成从解放大道到长江、 汉水之间狭长的顺江带形空间。汉阳主要是以旧城为基础, 沿鹦鹉大道向南、 汉阳大道向西, 形成了鹦鹉洲工业区和七里庙工业区, 呈现出 “L” 型的发展形态。武昌地区向东沿武珞路—珞瑜路大幅度推进发展, 形成石牌岭工业区和关山工业区; 向南沿武咸公路发展, 形成白沙洲工业区; 向北沿中南—中北路形成中北路工业区, 沿和平大道形成余家头工业区, 总体上形成以旧城、 青山为两大核心, 分别沿主要干道由南、 北向中间推进。这一时期由于受 “文革” 影响, 城市主要为自发的蔓延式填充。4. 环状填充: 改革开放后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城市发展空间逐渐饱和1980 ~1990 年间, 随着道路交通的修建, 除了长江的分割之外, 三镇基本上形成了环状发展的空间雏形。汉口地区旧京汉铁路外移为城市外拓提供了新空间。

 建设大道、 发展大道、青年大道相继建成, 使城市得以大规模沿路的纵深腹地发展, 形成了鄂城墩、 北湖、 花桥等规模巨大的居住组团。汉阳地区形成了大规模的二桥居住组团。8 4 0

 武汉城市历史演变与空间布局优化展望武昌地区结合青山工业区修建了钢花居住组团, 结合中北路工业区修建了东亭居住组团。

 三镇空间形态整体上呈现轴向变粗、 组团靠拢、 环间填充的趋势。这一期间, 武汉市分别于 1982、 1988 年编制了两轮城市总体规划, 确定了“交通” 和 “流通” “两通起飞” 战略, 首次采用 “田园城市” 理论, 提出在主城外围建设卫星城镇的规划设想。5. “圈层 + 轴向” 扩展: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城市空间呈现蔓延拓展态势1990 ~2000 年, 尤其是 1996 年 “圈层 + 轴向” 的总体规划发展模式实施以后, 逐渐形成以主城为核心, 由内向外的 “三、 二、 一” 产业圈层式布局结构。其中: 内环线以内以商业金融行政办公和居住为主, 城市二环线周边以居住、 文教、 商业以及少量工业的混合用地为主, 城市中环线周边以工业用地为主, 城市外围是生态绿地和水域。汉口跨越张公堤形成规模巨大的常青居住组团, 并向铁路线外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同时, 汉口、 汉阳、 武昌分别结合吴家山台商投资产业园、 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沿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向外拓展。为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武汉市于 1996 年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吸收了西方经典的 “花园城市” 理论, 按照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发展规律, 提出了城市地区一体化发展思路, 积极发展卫星镇和新城, 为适应武汉山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采取了 “多中心组团式” 空间布局, 目的是建设一个具有滨水城市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城市。对照国内外大城市的发展过程, 一般特大城市都经历了 “点状发展—触角生成—轴间填充—触角再生” 四个空间演变阶段。

 武汉城市空间演变历史也与这一特征基本吻合。二  历史经验总结(1) 武汉是由不同自然和历史条件发展起来的汉口、 汉阳、 武昌三镇整合形成的, 其发展思想的形成与武汉特定的资源条件是紧密结合的。(2) 武汉在其整合发展之初, 是根据张之洞、 孙中山等人确定的 “千万级人口”、 “世界级都市” 的设想而制定的城市发展目标, 所以在初期就奠定了特9 4 0

 武汉蓝皮书大城市的空间框架。(3) 武汉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一直是围绕发挥长江水运优势、 区位交通优势、 解决江河水患等主题展开的, 并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城市主导功能和发展空间。(4) 城市功能和交通条件变化是决定城市空间形态的内在动因。

 武汉 “军事城堡—商埠重镇—工业城市—工商并举” 城市功能转型的过程中, 交通条件由水运逐步转向陆运, 城市空间形态也相应地由沿江拓展转向陆域纵深发展。武汉城市发展史也表明,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需要解决的城市问题也各不相同, 只有与时俱进, 根据城市发展的现实态势, 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和空间布局,才能作出最佳的发展选择。三  武汉空间发展面临的新要求21 世纪以来, 国家确定了 “中部崛起” 战略, 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 “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武汉市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

 2007 年,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 3141. 5 亿元, 比上年增长15. 6%, 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296. 38 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732. 79 亿元,人均 GDP 超过了 4000 美元, 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期发展阶段。

 在“两型” 社会建设要求下, 武汉市不仅要保持快速增长, 而且要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 城市化新路, 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不仅要保持自身发展, 而且要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为此, 未来武汉发展需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1) 由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都市区转变。

 建立开放式的城市空间框架, 实现武汉城市圈区域发展对接, 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优越的空间平台。(2) 城市功能将由生产型向生产型和服务型并重功能转变。

 不断提高城市的服务能力, 构筑与大都市相适应的 “高增值、 强辐射、 广就业” 的功能体系,建设现代化配套设施, 为城市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3) 城市空间将由外延粗放式向内涵集约式发展转变。

 更加注重土地利用效率, 更加注重城市空间的复合利用, 提高土地开发强度, 朝精细化方向发展。0 5 0

 武汉城市历史演变与空间布局优化展望(4) 由产业优先向生态优先转变。

 以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为核心, 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框架, 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建设宜居型城市。(5) 由单一交通方式向综合性、 立体化交通转变。

 不仅要发挥长江水运的传统优势, 更要发挥武汉处于我国中部的 “天元” 地位的区域优势, 构筑铁、水、 公、 空综合性交通枢纽, 大力发展物流业, 把交通网络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优化城市路网结构, 建设城市快速道路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 提高城市运营效率。四  新时期城市空间优化主要构想为了紧紧抓住 “中部崛起” 战略机遇, 促进武汉又好又快发展, 武汉市于2006 年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提出武汉要建设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该规划基于提升现代服务功能、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目的, 提出了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的规划方案。1. 构建集约型的都市发展区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对空间资源进行统一、 高效管理, 实现集约式发展,将武汉市域划分为都市发展区和农业生态区等两个空间层次。

 其中, 都市发展区由主城和新城组群组成, 主城以武汉中环线为基本界线, 重点优化布局, 提升城市功能; 新城组群主要为中环和外环之间的地区, 是武汉城镇化发展重点区域,承担主城人口疏解、 新增城镇人口安置和高新产业集聚发展等功能, 是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纽带; 农业生态区重点发展现代化都市农业, 分层次建设中心镇、一般镇和新型农村社区, 推进新农村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都市发展区作为城市功能的主要集聚区和城市空间的重点拓展区, 按照土地集约、 产业集聚、 人口集中的原则, 统筹布局城市产业、 居住、 交通、 生态、 游憩等主要功能, 统一安排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布局合理、 结构有序的城镇化集中发展区域。2. 主城区优化为 “多中心组团式” 空间结构主城区强化第三产业发展, 重点布置金融商贸、 行政办公、 文化旅游、 科教创新、 信息咨询等服务职能。

 武汉三镇有机分工、 相对独立布局。

 汉口地区主要发展服务中部、 面向全国的金融贸易和商业服务职能; 汉阳地区主要发展先进制1 5 0

 武汉蓝皮书造业、 会展博览、 文化旅游、 生态居住等职能; 武昌地区主要发展科教文化、 高新技术、 金融商务和省级行政中心职能。

 强化过江交通建设, 构建三镇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在空间布局上, 主城区按照圈层发展、 组团布局、 功能集聚的思想, 在二环以内构建强大的中央活动区, 重点发展面向区域的金融商贸和现代服务业职能。中央活动区外围发展四新、 鲁巷、 杨春湖三个城市副中心和 15 个居住、 产业相对均衡的综合组团。3. 都市发展区构建六大新城组群都市发展区内采用交通导向 (TOD) 发展模式, 打破行政区划, 由主城向外沿阳逻、 豹澥、 纸坊、...

篇二:武汉建国后的发展历程

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1949-2007和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1949-2007和成就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49-1956  第二个阶段 1956-1966  第三个阶段 1966-1976  第三个阶段 1978-2007

 第一个阶段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成立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1953 年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是恢复国民经济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为中国真真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确定了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1953 年开始的这会主义改造包括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 1956 年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真正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由于改造过于激进粗糙留下了许多问题但是总体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回复和经济的发展。

 这一时期主要取得的成就是成立了新中国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并且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建立了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 顺利的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的过度。

 第二阶段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使国力增强主要是发展生产力1956 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指出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而不是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但是在建设中出现了种种“左”的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虽然进行了改正但是不彻底。

 加上当时气候的干旱不仅没有真正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反而使人民生活更加艰难。

 但是凭着当时人们的强烈热情还是取得了很大成功。

 第三阶段是十年的大动荡时期由于毛泽东对于形势的判断失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整整十年国家都处于混乱之中由于被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破坏经济发展也进入一片混乱之中 打着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口号 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被迫害连国家领导人也不例外被打成“左派” 。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的损失但是交通工业和科学技术在这一时期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时间里国家建设基本在徘徊中前进。

 第四阶段1978 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国家的一次伟大的转折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确

  立了一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并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

 在思想上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以后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 中国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国民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经济科学文化都走向了春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92 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但是也面临这种种挑战一直困扰人们的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在这时被解决。

 这时以江泽民为代表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接过重担将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了21 世纪。以与时俱进为先锋号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辉煌。2002 年中共十六大建立了以胡锦涛为中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重要指导思想并创新的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到底。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在航天科学事业国防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神舟六号 神舟七号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以取得世界领先的水平。

篇三:武汉建国后的发展历程

海 钩 沉SHIHAIGOUCHEN36武汉文 史 资 料 2 0 1 9 年 第 1 2 期武汉时期的《新华日报》述略《新华日报》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创办的第一张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1938 年 1 月 11日在武汉创刊,10 月 25 日迁重庆出版。南京筹办1937 年 2 月 10 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释放一切政治犯”等五项要求。据韩辛茹著《新华日报史》记载: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释放一切政治犯的协议,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从国民党监狱里释放出来。新华日报馆最早的一批办报骨干就是从他们中间挑选出来的。他们之中有潘梓年、章汉夫、杨放之、徐迈进、钱之光、袁冰等同志。七七事变后的第三天即 7 月 10日,周恩来告诉夏衍:“在国民党统治区域,要做的事很多。我们要办一张党报,昨天已经决定了,由潘梓年和章汉夫负责。”1937 年 8 月中旬,周恩来在南京期间同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邵力子商定,在国民党统治区创办报刊。不久,邵力子签署文件,正式批准中共南京办事处在南京筹办《新华日报》。周恩来与朱德探望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于右任,商谈中共准备在南京筹办《新华日报》一事,并请于为该报题写报头。于欣然同意。9 月 22 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延搁两个多月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翌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宣告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报纸筹备工作进展很快,但因日军逼近南京,战局紧张,国民党政府以南京报刊过多为由,拒绝共产党在南京出版报纸。11 月 12 日,上海沦陷。20 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之后,部分军政机关迁到武汉办公。当天,李克农和叶剑英由南京电告毛泽东、张闻天称:“新华日报在京已无可能开◇ 邓

 涛

 SHIHAIGOUCHEN史 海 钩 沉37武 汉 文 史 资 料 20 19 年 第 1 2 期办。报馆人员均先赴武汉,汉夫先走,梓年随后亦到。到武汉后,即继续办理合法手续。但估计他们势必采取拖延态度。故梓年、汉夫可先去武汉,从事文化活动。关于文化运动当前方针均与梓年、汉夫谈及,他们都同意的。报馆尚余 5 千余元(800 多令纸张)准备运陕,唯因风雨关系,堆置码头风吹雨打,诚恐会成霉烂。”12 月 13 日,南京沦陷。18 日,周恩来和王明、秦邦宪等抵达当时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政治中心的武汉。21日,周恩来、王明、秦邦宪、叶剑英代表中共方面同蒋介石会谈。周恩来就中共提出的一系列建议如成立国共两党关系委员会、商定两党共同纲领、出版《新华日报》等诸问题,作出具体说明。蒋介石表示:所谈极好,照此做去,前途定见好转。此次会谈,就成立国共两党关系委员会达成了协议,《新华日报》在武汉出版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武汉创刊1938 年 1 月 9 日,周恩来为《新华日报》创刊题词:“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11 日,《新华日报》在汉口创刊,报馆在府西一路 149 号。在发刊词(秦邦宪撰写)中,《新华日报》庄严宣告了自己的办报宗旨:“本报愿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伟大的战斗中作一个鼓励前进的号角。”为此,本报“愿为前方将士在浴血的苦斗中一切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史迹之忠实的报道者记载者”,“愿为一切受残暴的寇贼蹂躏践踏的同胞之痛苦的呼吁者描述者”,“愿为后方民众支持抗战参加抗战之鼓动者倡导者”;在“‘抗日高于一切,一切服从抗日’之原则下,本报将尽其绵薄提倡与赞助一切有利于抗战之办法、设施、方针,力求其迅速确实的实现,而对于一切阻碍抗日事业之缺陷及弱点,本报亦将自己变成一切抗日的个人、集团、团体、党派的共同的喉舌”,“力求成为全国民众的共同的呼声”,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贯彻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为“精诚团结共同救国”、“和衷共济共同建国”,为创立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华而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奋斗。创刊号发表了彭德怀撰写的专论《目前抗战形势与今后任务》,客观分析华北抗战的新形势,回顾五个月来抗战的成绩,剖析正面战场遭遇严重失利的原因。根据中共中央代表团和中共中央长江局联席会议决定:由王明、周恩来、秦邦宪、华岗、潘梓年、黄文杰及湖北省委宣传部部长组成党报委员会,王明任主席,华岗任书记。当时,在《新华日报》工作的同志主要有:社长潘梓年,总编辑华岗,经理徐迈进,编《新华日报》第一任社长潘梓年

 史 海 钩 沉SHIHAIGOUCHEN38武汉文 史 资 料 2 0 1 9 年 第 1 2 期辑许涤新、章汉夫、杨放之、朱世纶、何云等。1 月 17 日,国民党特务机关指使暴徒捣毁《新华日报》营业部及印刷厂。中共中央长江局立即就此事作出决议,由周恩来、叶剑英出面同武汉国民党党政军当局交涉,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2 月 8 日,周恩来为《新华日报》反侵略国际宣传周工农日特刊题词:“工农大众,是中国抗战的柱石,是世界反侵略阵线的先锋。你们如果联合起来,日本侵略的魔鬼,将要在你们面前崩溃,全世界的法西斯阵线,将要在你们面前瓦解。”2 月 25 日,《新华日报》设山西分馆。3 月 12 日,周恩来在《新华日报》第四版中山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特刊上发表《怎样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一文。文章指出:纪念中山先生最好和最真诚的办法不在于隆重的仪式,不在于空洞的悲哀,不在于盲目的膜拜,不在于冲动的情感。要学习他对国共两党合作所具有的一个伟大的现代政治家所应有的诚挚和亲密的态度。当前首要的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达到驱逐日寇出境,建立独立、自由、幸福的,新的伟大的中华民国。4 月 7 日,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三厅发动的武汉各界抗战宣传周开幕,周恩来在《新华日报》发表《怎样进行二期抗战宣传周工作》的专论,文中指出:在文字宣传上要力求具体、通俗和生动,在口头宣传上要力求普遍、通俗和扼要,在艺术宣传上要普遍、深刻和激越感人。要求大家把这次抗战宣传周的经验,推广到各城市乡村去,一直达到全中华民族的动员。4 月 16 日,《新华日报》设广州分馆。4 月 29 日,王明、周恩来、秦邦宪就国共两党关系和中共中央开除张国焘党籍两个问题,在《新华日报》发表《答复子健先生的一封公开信》。4 月,中共中央长江局副秘书长吴克坚派到《新华日报》工作,为第二任总编辑。5月1日,周恩来为《新华日报》“五一”纪念专刊题词:“全中国工人阶级在抗战中来纪念‘五一’,实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全中国工人阶级应努力于民族解放以谋自身的解放,另一方面应联合全世界工人阶级反抗暴力的侵略以保障世界和平。”4 日,为纪念五四运动,周恩来给《新华日报》题词:“我愿全中国学生保持并发扬这一历史传统,贯彻抗战到底,勉为文1938 年 4 月 8 日,《新华日报》发表题为《庆祝台儿庄胜利!》的社论

 SHIHAIGOUCHEN史 海 钩 沉39武 汉 文 史 资 料 20 19 年 第 1 2 期化先锋。”5 月 28 日,《新华日报》设重庆分馆。穗、渝两处分馆除推销报纸外,还须印刷报纸,纸型从汉航送。鉴于徐州失守后蒋介石对保卫武汉态度犹豫,国民党党内一般将领也准备保存实力,抗战出现危机。为激发群众的抗战决心,6 月 15 日,王明、周恩来、秦邦宪联名在《新华日报》上发表《我们对于保卫武汉与第三期抗战问题的意见》,具体阐述保卫武汉和有效地进行第三期抗战工作在军事、政治、经济方面需要采取的步骤和办法。意见指出,武汉的得失不仅对第三期抗战有极大影响,而且对整个内政、外交都有相当影响,因而要发扬西班牙人民保卫马德里的精神来保卫大武汉。7 月 5 日,中共七名参政员(毛泽东、秦邦宪、王明、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邓颖超)在《新华日报》发表《国民参政会开会前夜,我们对于国民参政会的意见》,指出:“我们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参加国民参政会,诚恳地愿意在参政会内与国民党和其他各党派以及无党派关系的国民参政员同志们,亲密的携手和共同的努力。以期能友好和睦地商讨和决定一切有利于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具体办法与实施方案,以便能够有效地打击与战胜日寇,并奠定使中华民国走向独立自由幸福的新国家的基础。”7 月7 日,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论保卫武汉及其发展前途》一文,文中强调:我军保卫武汉必须实行内外夹攻敌人的方针。同日,王明在《新华日报》发表《过去与将来》一文,纪念抗日战争爆发一周年。文章提出“建立政治坚强和具有新式武装的几十个骨干国防师”等主张,并提出“要以三年血战,粉碎日寇的侵略”。7 月上旬,中共中央要求长江局在《新华日报》上刊登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但王明等借口文章太长不予发表。8 月 1 日,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为纪念国际反侵略战争纪念日给各国共产党报纸撰写的短文《今年的八一》。国民党以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政治部名义下令解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三个团体——青年救国团、民族解放先锋队、蚁社。8月21日,《新华日报》刊发社论表示抗议,因而被勒令停刊两日。同日,中共中央长江局致电中共中央、前总、新四军,提议由中央发抗议通电,各地发拥护《新华日报》电文。后经周恩来严厉交涉,武汉卫戍总司令部允许《新华日报》照常出版。周恩来和董必武一起,将进步团体的一些成员分别转送延安和敌后。8月 25 日,《新华日报》设西安分馆。

 9 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撤销中共中央长江局,设立中共中央南方局,由周恩来担任南方局书记,《新华日报》董事长改为周恩来(创刊时董事长为王明)。9 月 17日,董必武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今年的“九一八”》一文,文章在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之后认为:中日战争的前途,我国人是可以乐观的,但要实现这一乐观的前途,还需要我国人以最大的努力去争取。10 月 7日至 9 日,《新华日报》连日以社论形式发表周恩来撰写的《论目前抗战形势》,文章强调发展敌后广大的游击战争和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出:保卫武汉重要,坚持持久战更重要!只有坚持长期抗战,加强国内团结,才是克服困难,争取胜利地转入相持局面的基本方针。即使武汉不保,我们也还有可能继续长期抗战,争取最后的胜利。文章发表后,还印成小册子大量发行,使许多人从惶惑中看清前途,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念。10 日,周恩来在《新华日报》发表为纪念辛亥革命二十七周年撰写的代论《辛亥、北伐与抗战》,文章的核心要义是:

 史 海 钩 沉SHIHAIGOUCHEN40武汉文 史 资 料 2 0 1 9 年 第 1 2 期“纪念辛亥革命二十七周年,全中华民族,全国各抗日党派,应该宣誓:使中国不再分裂,使统一战线永远巩固和发展下去,使中华民族永远团结起来,一直到抗战胜利,建国成功。”19 日,周恩来在《新华日报》的鲁迅逝世两周年纪念专刊上题词:“鲁迅先生之伟大,在于一贯的为真理正义而倔强奋斗,至死不屈,并在于从极其艰险困难的处境中,预见与确信有光明的将来。这种伟大,是我们今日坚持长期抗战,坚信最后胜利所必须发扬的民族精神!”10 月 20 日,满载《新华日报》和八路军武汉办事处部分人员的“新升隆”号客轮,沿长江向重庆撤退。行至湖北省嘉鱼县附近时,遭日机轰炸,24 位同志殉难。21 日,广州失陷。国民党当局下令武汉实行紧急疏散。24 日晚上,局势已经十分紧迫了。周恩来来到汉口新华日报社,为《新华日报》汉口版口授最后一篇社论。社论郑重宣布:我们只是暂时离开武汉,我们一定要回来的,武汉终究要回到中国人民手中。这篇社论排出来后,周恩来又亲自看了一遍。25 日凌晨 1 时,当报纸正在印刷时,接到电话说:日军已经迫近市郊。周恩来命令报社其他人员撤退,由留下的工人将最后一天报纸坚持印出了一部分,张贴散发。周恩来自己在安排报社最后一批人员撤退并检查了政治部对敌宣传科的工作后,才和叶剑英一起撤离武汉。就在这一天,汉口失守。同日,《新华日报》在重庆出版发行。精彩篇章发表、印行大量的马列著作。《新华日报》发表了列宁的《马克思传》《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论民族战争》《落后的欧洲与先进的亚洲》《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战争问题》等传记及著作,斯大林的《关于苏联新宪法草案的报告》及传记,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及其他谈话和题词等,出版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两本书的单行本,为广大人民支持抗战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陆诒发表战地通讯《踏进台儿庄》。1938 年 3 月 24 日清晨,日寇开始向台儿庄我军阵地进攻,26 日攻入台儿庄。4 月 6 日,我军发动全线反击,日军拼死挣扎,伤亡惨抗战时期,周恩来正在阅读《新华日报》

 SHIHAIGOUCHEN史 海 钩 沉41武 汉 文 史 资 料 20 19 年 第 1 2 期重。《新华日报》采访部主任陆诒目击了激烈的战斗场面,于 4 月 7 日清晨通过运河上的军用浮桥,踏进余烬未熄的台儿庄,采访当地军民。当晚陆诒就向报馆发出了战地通讯《踏进台儿庄》,并于 12 日见报。当年2 月中旬至 5 月中旬,《新华日报》刊发陆诒写的战地通讯近 30 篇,详细报道从台儿庄大捷到徐州会战的经过。武汉时期的《新华日报》,既有初创阶段的不成熟性,又为今后报纸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石西民(在武汉参与《新华日报》的筹备和创刊工作)回忆:“王明的领导作风完全是家长式的,架子大,盛气凌人,常常抓住一点差错,一骂就是半天。”这一时期的报纸受到王明右倾机会主义的干扰和影响,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但它仍然是中共在国统区从事政治、思想、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斗争,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发展爱国民主运动,...

推荐访问:武汉建国后的发展历程 武汉 建国 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