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问卷调查9篇

时间:2022-09-19 15:20:05 来源:网友投稿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问卷调查9篇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问卷调查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FJ2015C082);泉州师范学院青年博士预研基金项目(2015QBSK05)作者简介:林桢(19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问卷调查9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问卷调查9篇

篇一: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问卷调查

项目:福建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FJ2015C082 );泉州师范学院青年博士预研基金项目( 2015QBSK05 )作者简介:林桢( 1993 - ),女,福建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通信作者:陈奕荣, E - mail :

 147745049@qq.com数 字 出 版 网 址:

 http :// www.cnki.net / kcms / detail / 61.1346.R.20160921.1348.030.html·科研论著·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林桢 1 ,陈奕荣 1 ,2 ,林永乐 1 ,林其羿 31 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 2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3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摘   要:

   目的   分析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评估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调查问卷(家长版)》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 400 名幼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6 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在各个维度上发展不均衡,其中穿衣情况掌握较好,其他情况较差;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在性别、独生子女和生源地等人口学变量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值均 <0.05 或 <0.01 );年级、学校性质、父母陪伴和教养方式也是影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因素。结论   应该根据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循序渐进的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让幼儿体验操作过程,享受动手的乐趣;同时,增加父母陪伴与家园合作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关键词:

   生活自理能力;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幼儿   中图分类号:

 R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6579 ( 2016 )

 11 - 1135 - 04  doi :

 10.11852 / zgetbjzz2016 - 24 - 11 - 05Analysis of statu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children's self - care ability.LIN   Zhen1 ,CHEN   Yi - rong1 , 2 ,LIN   Yong - le1 ,LIN   Qi -yi3 .1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 Quanzhou , Fujian 362000 , China ;2 School  of  Psychology ,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 Wuhan , Hubei  430079 , China ;3 School  of  Psychology ,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 Nanjing , Jiangsu 210097 ,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

 CHEN  Yi - rong , E - mail :

 147745049 @ qq . com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hat affect it of the children's self -care ability. Method Self - compiled questionnaire ( Children's Living  Self - Care Ability  Questionnaire - Parent Version )

 and《 Parenting  Style Questionnaire 》 were administered on 400parents of young  children. Results 3~6years old children'sself - care ability  was in the medium level overall , there was uneven development in infants'self - care ability  in various dimen -sions.Out of these dimensions , the children had good control of dressing up, other dimensions showed poor performance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hildren's demographic variables like sex ,only child factor , place of birth and so on.Factors of grades , school type , parents and parenting  styles also influenced children's self - care ability  significantly. Conclu -sion Self - care ability  should be gradual according  to children's age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 children should be al -lowed to experience operational processes , have fun using  their hands ; at the same time , increase the time spent by parents toaccompany  the children and coupled with cooperation with school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self- care ability.Key words :

  self - care ability ; influencing  factors ; questionnaire surrey ; children   幼儿阶段是个体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对其个性的发展,及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1 ] 。其目的在于促进学前幼儿独立自主的意识培养,并为幼儿近期教育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并对不同的年龄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我照顾,自主处理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个体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是幼儿适应社会,走向独立的第一步。当前,我国关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比较少,主要以理论阐述为主,注重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方面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2 - 4 ] ;在实证研究方面仍然较少,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影响因素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因此,本文拟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通过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证分析,对影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可能原因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5 3 1 1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6 年 11 月第 24 卷第 11 期  CJCHC NOV.2016 , Vol 24 , No.11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整群随机抽取福州市 4 所幼儿园的45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家长会期间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要求家长根据其子女的真实情况如实作答,所有幼儿均无脑瘫、弱智、自闭症等特殊生理心理疾病。样本的基本信息如下:公办幼儿园2所,私立幼儿园2所,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00份,有效率达88.89% 。其中公办幼儿园幼儿218人,占54.5% ,私立幼儿园幼儿182人,占45.5% 。男童222人,占55.5% 。女童178人,占44.5% ,幼儿的年龄在3~6岁之间。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共两个问卷,采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问卷(家长版)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问卷由林桢等 [5 ]编制,共33个题项,分为穿衣情况、睡眠情况、进餐情况、盥洗情况和其他情况。问卷采用 Link -5级评分,从完全不能到完全能,分数越高,表明幼儿的自理能力掌握的越好。本研究该量表的信度为0.915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由杨丽珠等 [6 ] 编制,共40个题项,分为溺爱性、民主性、放任性、专制性、不一致性。问卷采用五级评分,“从不”计1分,“总是”记5分。本研究该量表的信度为0.72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2  结   果为了清晰了解个体变量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及其各维度的影响,从性别、生源地、户籍、独生子女和幼儿园性质4个方面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见表1 。表 1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检验结果Tab.1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of children's self - care ability项目t 值性别 户籍 独生子女 幼儿园性质F 值年级 照看方式 教养方式穿衣情况 -1.786 -0.812-2.891 △ 1.848 △ 34.742 # 2.061  2.956 △午睡情况 0.104 -1.376-3.439 △ -1.792  8.265 # 1.940  2.464 *进餐情况 -0.122 -1.051-3.459 △ 0.519  4.631 △ 2.983 △ 3.742 △盥洗情况 -1.773 -1.069 -0.909-1.362 * 3.223 * 1.594  5.754 #其他情况-3.046 * -3.134 △ -3.841 # -2.564 △ 38.774 # 3.197 △ 2.597 *生活自理能力-2.012 * -2.203 * -4.072 # -1.130 * 28.051 # 3.790 △ 5.923 #  注:* P <0.05 , △ P <0.01 , # P <0.001 。2.1  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通过独立样本 t 检验可知,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在性别、户籍、是否独生子女变量 上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05 或 <0.01 )。男生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低于女生( 3.56±0.54 ; 3.68±0.62 ),具体表现在男生在其他方面得分明显低于女生(2.72±0.98 ; 3.03±1.04 );本地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低于外来幼儿(3.57±0.57 ;3.71±0.58 ),具体表现在本地幼儿在其他方面得分明显低于外来幼儿(2.76±0.99 ; 3.10±1.03 )。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低于非独生子女,具体表现为独生子女在穿衣情况 (4.05±0.78 ; 4.26±0.70 )、午睡情况( 3.46±0.73 ; 3.72±0.75 )、进餐情况(3.56±0.71 ; 3.79±0.62 )和其他情况( 2.69±0.98 ; 3.08±1.04 )得分均低于非独生子女。2.2  学校因素方面的差异   通过独立样本 t 检验可知,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在不同学校性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公办幼儿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低于私立幼儿园幼儿(3.59±0.55 ; 3.65±0.61 )。具体表现为,公办幼儿园幼儿在穿衣情况(4.20±0.68 ; 4.06±0.83 )得分显著高于私立幼儿园,而在盥洗情况(3.81±0.75 ; 3.92±0.83 )、其他情况(2.74±0.93 ; 3.00±1.10 )得分低于私立幼儿园幼儿。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在年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 ),具体表现为不同年级的幼儿在穿衣情况、午睡情况、进餐情况、盥洗情况和其他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0.01 )。进一步进行事后比较分析发现,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呈现出随年级的增加而逐渐递增的情况,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中班,中班明显高于小班(4.00±0.45 ; 3.63±0.52 ; 3.39±0.58 )。2.3  家庭因素方面的差异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在父母陪伴和父母教养方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0.01 )。进一步事后比较分析,发现由父母以外的其他人(如爷爷奶奶等)教养的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要明显低于由父母共同教养的和由母亲单独教养(3.51±0.57 ; 3.77±0.53 ; 3.67±0.57 )。民主型教养方式家庭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要明显高于溺爱型和专制型家庭的幼儿(3.72±0.47 ; 2.94±0.48 ; 3.54±0.68 )。具体表现在民主型家庭幼儿在穿衣情况(4.25±0.60 ; 3.66±0.43 ; 4.03±0.90 )、午睡情况(3.67±0.68 ; 3.05±0.96 ; 3.50±0.82 )、进餐情况(3.76±0.60 ; 3.11±0.63 ; 3.58±0.75 )、盥洗情况(3.97±0.67 ; 2.86±0.71 ; 3.79±0.86 )和其他情况(2.93±0.94 ; 2.02±0.97 ; 2.80±1.09 )得分显著6 3 1 1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6 年 11 月第 24 卷第 11 期  CJCHC NOV.2016 , Vol 24 , No.11

 高于溺爱型和专制型家庭幼儿。   图 1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在教养方式上的趋势图   Fig.1 Children's self - care ability  trend chart on paren -ting style3  讨   论3.1  总体特征分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对熟悉幼儿的小、中、大班幼儿家长发放问卷,以了解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生活自理能力的5个方面包括:进餐、盥洗、穿衣、午睡和其他方面。各方面情况进行 比 较,其 中 穿 衣 和 盥 洗 情 况,分 别 有 80% 、66.3%的幼儿能够完全掌握。在进餐、午睡和其他情况能够完全掌握的幼儿分别占了61.3% 、 55.3%和24.5% 。说明,幼儿在进餐、午睡和其他方面掌握的还不好,需要在这三个方面加强锻炼。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一方面与其动作发展的规律有关,大部分的幼儿在自己洗手、用毛巾擦干净手、穿脱裤子等方面都能较好的掌握,这是由于这几方面动作比较容易学习,且在生活中经常练习,因此完成情况比较好。对于一些精细动作,幼儿相对就掌握的不好。另一方面,这个阶段的幼儿意志比较薄弱、情感脆弱、自我控制力低、眷念父母,因此,幼儿在进餐、午睡等方面自理能力较弱。3.2  人口学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从分析结果上来看,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低于女生。一方面,男女童性格存在差异,女童在精细动作上的发育要比男童好,更早被肯定为心灵手巧,而男童则在运动能力方面更加发达,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更加活泼好动,因此,女生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特别是精细动作的处理会更早显现。另一方面,虽然随着科学的进步,早期封建迷信思想受到抛弃,但是重男轻女的观念在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父母在对待子女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父母会教授女童学做家务,学会生活自理。而对于男童,父母的宠爱和照顾会多些,男童较少接触与家务有关的活动,这些因素都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学习和掌握产生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低于外来幼儿。可以认为,外来幼儿随父母到新城市工作和生活,由于制度性和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外来幼儿父母在就业岗位获得和工资方面均不如本地市民 [7 ] ,他们工作时间长,工资收入低 [ 8 ] ,外来幼儿父母由于工作原因,更多要求子女能够独立,并掌握生活自理能力。而本地父母在工作和生活方面条件都比外来父母优越,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料理幼儿日常生活,缺乏培养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的观念。因此,外来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会明显优于本地幼儿,这也印证了一句古语“穷人孩子早当家”。调查结果显示,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与非独生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存在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独生子女。其原因在于家庭结构的变化,从儿孙满堂到如今大多数的“4+2+1”家庭,独生子女成为家人围绕的中心,导致其缺乏独立的意识,动手能力差。在小班实习的经历中也发现,班上独生子女,真正做到自己独立就餐的并不多,只有个别儿童会安静坐在位置上就餐,吃饭把碗勺放到指定位置。午睡前后,大部分独生幼儿需要在老师帮助下脱衣服,只有少数个别独生幼儿能自己独立穿脱衣服。因此,更应该重视对独生子女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3.3  学校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公办幼儿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低于私立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幼儿在穿衣情况得分显著高于私立幼儿园,而在盥洗情况、其他情况得分低于私立幼儿园幼儿。其原因在于,本研究抽样的公立园幼儿大多是来自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家庭的子女,而私立园的生源大多数是普通家庭的子女。机关干部或事业单位家庭子女生活条件相对稳定,平时工作相对较为忙碌,对陪伴子女的时间相对较少。而且现在大部分私立园的环境设施资源和教师资源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教育幼儿方面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因此,私立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略好于公办幼儿园幼儿。从分析结果上来看,幼儿自理能力各因子的得分存在的年级差异,小、中、大班之间的自理能力都存在显著差异。幼儿自理能力包括许多方面,例如吃饭、洗手、上厕所、穿衣服和鞋子等。将大、中、小班进行对比,发现大班在掌握和运用技能最突出,而小班的能力是有待提高,需要老师训练和引导。其中,小班与中班在午睡和其他情况没有太大差异,但是对于其他几个情况,小班的幼儿与大、中班都有明显的差异。

 3~4岁是幼儿初入幼儿园的阶段,由于要适应新的环境生活、身体也处于发展的阶段,动作慢且不协调,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动作技能的学习,到了大班自理能力就基本掌握了,这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7 3 1 1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6 年 11 月第 24 卷第 11 期  CJCHC NOV.2016 , Vol 24 , No.11

 3.4  家庭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与父母的陪伴存在显著的统计差异,由父母共同教养的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要明显好于由母亲教养和由父母以外的其他人(如爷爷奶奶等)教养的幼儿。父母共同陪伴可以相互补偿 [9 ] ,促进幼儿早期社会性发展,并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行为和更少的问题行为 [10 ] 。母亲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形成主要教养者,母亲对幼儿的教养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11 ] ,同时也要看到,父亲的陪伴是母亲不能代替的 [12 ] ,父亲参与能有效缓冲母亲消极教养状态对幼儿社会技能的不利影响 [13 ] ,因此,父母共同参与教养的幼儿要好于主要由母亲教养的幼儿。其次,父母的角色作用在幼儿社会技能及生活自理能力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父母陪伴的缺失无助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因此要重视父母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形成过程中的角色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要明显高于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民主家庭提供自主宽松的环境,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实践,父母及时给予指导和肯定,激发幼儿探索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促进幼儿社会技能的发展 [13 ] ,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把掌握的能力转化为日常生活习惯。而溺爱型和专制型家庭的父母,容易抑制幼儿内驱力的发展,削弱其探索周围环境的主动性,不利于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3.5  建议   重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第一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创设安静和有利于学习的环境,让幼儿体验操作过程,积极引导幼儿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耐心指导其掌握生活技能,享受动手的乐趣;第二,要遵循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提出适合幼儿年龄阶段的发展要求,反之,则不利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

篇二: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问卷调查

育 理 论 《读写算》2015 年第 06 期 93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

 陆冬英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中心幼儿园

  江苏 苏州

  215159)

 摘

 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保证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之一,幼儿园和家庭都应该重视培养。现在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怎么会越来越差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些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问题。因此,将对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原因,以及通过有效的家园携手方式来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包办代替;家园携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93-01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保证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之一,幼儿园和家庭都应该重视培养。可是当今现状,由于种种原因,研究发现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差了。特别是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水平显出了一种逐届低下的趋势,因此,将对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原因,以及通过有效的家园携手方式来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一、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 元永姬认为,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具备的最根本的生活技能。我认为,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即指小班幼儿能够进行自我服务,自己能照顾自己。具体指,小班幼儿会使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就餐;能独立进行如厕(小便)

 ;饭前便后会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会正确使用纸巾擤鼻涕;能独立穿脱衣服、鞋袜;玩过的玩具及物品,会主动收起并自主地放回原来的地方等基础的自我服务能力。

 二、小班幼儿生活能力较弱的原因分析 陈金华在研究中发现,原因不在幼儿本身,而在于后天的教育,其主要原因为:家长缺乏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意识。研究表明, 家长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时 “放手教的” 占 5.6%, “有时教的”占 23.8%, “时间紧,包办的”占 28,5%, “孩子小代替的”占 42.1%。这些数据表明大多数家长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以至于家长对待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时,常常表现为如下做法,这些做法也正是导致该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弱的重要原因。

 1、家长溺爱,包办代替 现在上幼儿园的孩子,许多都是由爷爷奶奶看管,这些爷爷奶奶当初自己做爸爸妈妈的时候,他们是那么严厉地要求我们这一代 80 后,可是如今他们的角色已转变,身为爷爷奶奶之后,由于隔代,或者是年龄的增长、心态的转变等诸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他们对自己的孙子孙女显得格外地宠爱,宝宝在他们的心里眼里就是心肝宝贝,就如俗话说的,他们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样的心态之下,他们怎么舍得自己的孙子孙女多动手,多锻炼呢。当然,也有的爷爷奶奶很有教导孩子的方式方法,然而这只是很小部分。

 2、家长怕麻烦,指导孩子缺乏耐心 由于小班幼儿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自控能力差,家长的这种做法无疑是怕麻烦的表现,要是多花点时间、耐心指导孩子多好呀。

 而且, 孩子自己的事情想自己做却遭到大人的拒绝,这种拒绝孩子直接动手的做法,无疑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家长缺乏鼓励幼儿参与生活自理的小妙招 很多家长很想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可是不知道如何 鼓励幼儿自主地参与生活自理活动,大都持有的观点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理论上这是真理,可是如果你命令式的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想,会有多少个孩子愿意呢?因为,你别忘了他们只是一群天真的孩子。他们需要将事情变得情节化,需要鼓励,需要赞美。只有不断地想点新花招,吸引幼儿的兴趣,才能提高幼儿动手的主动性。

 三、家园携手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陈鹤琴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

 “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因此,我们主要通过家长和老师双管齐下来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1、转变家长教育观念,给予家长合理建议和科学指导 教师是家园携手共育的桥梁,在家长帮助幼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教师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细致具体的了解每个孩子的基础上,利用与家长接触的一切机会,宣传介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给予家长合理的建议和科学的指导,并积极与家长协调配合,根据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2、教师指导、家长巩固关于生活自理能力的技巧动作 家长缺乏鼓励幼儿参与生活自理的小妙招,因为家长不够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该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及心理需要等,而作为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及教育实践经验的幼儿教师则不同。因此,教师和家长可以进行分工协作,对于幼儿的生活自理方面的技巧动作,教师可负责“指导” ,家长负责“督促、巩固” 。

 3、家长和教师对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要求需一致 有的孩子在园经过指导教育后,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会自己吃饭、自己穿鞋等。可是,回到家后却依然是“四肢不勤” ,甚至依然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动手的“小皇帝” 、 “小公主” ,这样是不利于幼儿各种自理能力的提高的。不管幼儿在园还是在家,我们都应要求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其实,幼儿在家里,学习自理能力的机会到处都是。家长应主动安排让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活动和劳动。家长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体验自己要做的以及自己能干的事情。家长还可以主动配合幼儿园的常规教育,给幼儿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活动和劳动。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自己尝试,当然要在没有危险的前提下。

 参考文献:

 [1] 姚少波.家园携手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幼儿教学研究 [2] 陈金华、 杜学元.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 年 7 月:第 10 卷第 3 期 [3]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年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作者:陆冬英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中心幼儿园 江苏 苏州 215159刊名:读写算(教研版)英文刊名:Read Write and Count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陆冬英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期刊论文]-读写算(教研版)

 2015(6)2015(6)

篇三: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问卷调查

/p>

 小 班 幼 儿 生 活 自 理 能 力 的 现 状 研 究 — —以 南 京 市 某 幼 儿 园 为 例

  目

 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一、绪论 ·················································································· 1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

 1.选题缘由 ········································································ 1

 2.研究意义 ········································································ 1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2

 1.国内研究综述 ·································································· 2

 2.国外研究综述 ·································································· 2

 (三)研究方法 ······································································ 3

 1.问卷调查法 ····································································· 3

 2.案例分析法 ····································································· 3

 3.观察记录法 ····································································· 3

 4.文献研究法 ····································································· 3

 (四)相关概念界定 ································································ 4

 1.小班幼儿 ········································································ 4

 2.生活自理能力 ·································································· 4

 II

  3.现状 ·············································································· 4

  二、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 4

 (一)被试的选择 ··································································· 4

 (二)调查结果 ······································································ 5

 (三)数据分析 ······································································ 6

 1.年龄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 6

 2.性别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 7

 3.主要看护人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 8

 4.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 9

 5.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 ······································ 10

 (四)研究结论 ····································································· 11

 1.年龄越大,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 11

 2.女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高于男孩子 ······································ 11

 3.主要看护人对于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的影响 ····························· 11

 4.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对于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的影响 ················· 11

  三、案例分析 ··········································································· 12

 (一)家庭影响下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差异 ··························· 12

 (二)性格差异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 12

 (三)幼儿园干预下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 ························ 13

  四、对策与建议 ········································································ 13

 (一)尊重年龄差异,尽早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 13

 (二)注重性别差异,加强培养男孩的生活自理能力 ····················· 14

 (三)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 ····················· 14

 III

 五、研究反思 ··········································································· 14

  致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15

  附录 ······················································································· 16

 I

 摘

 要

  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作为一个个体,发展其独立性的第一步,3~4 岁是幼儿初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初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了解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在进餐、穿衣、如厕、盥洗等方面的差异性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影响因素,并得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受年龄、性别、主要看护人及其学历、以及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的影响等结论。家长和幼儿园要注重幼儿年龄、性别的差异,家园共育,共同养成,以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

 II

 ABSTRACT

 Self-care ability is a basic ability of people. Self-care ability of children is the children as an individua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first step. 3 to 4 years is a critical period for children"s preliminary training of self-care ability and cultivate good habits. This research mainly adopts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case analysis method to understand the actual level of young children self-care ability, analyze self-care ability of children"s life situation,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infant self-care ability in eating, dressing, toileting, and causes of these differences influence the toilet etc., and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hildren"s self-care ability is affected by age, gender, principle caregiver and thei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parental rearing attitude.Parents and kindergarte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hild"s age, gender differences, family education, and jointly develop,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self-care ability.

 Key words: small class children;self-care ability;current situation

 1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选题缘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 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 在健康领域中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中也提到过“凡是小孩子自己能做的,千万不要代替他做,应当让他自己做”[3] 。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看,幼儿的年龄与其可塑性是形成反比的,即幼儿年龄越小,他的可塑性也就越强,对于各种教育也更容易接受,那么这个时候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就相对容易了些。3~4 岁是幼儿初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初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幼儿对周围的一切跃跃欲试,已经慢慢有了“我自己来”的强烈愿望。[4] 因此,对于幼儿正在萌发的独立意识,家长和幼儿园一定要予以重视,要因势利导,抓住这个关键的时期,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这对幼儿来说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责任感,提高他们与同伴交往、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2016 年 9 月 12 日至 2016 年 11 月 18 日期间笔者在南京市某幼儿园实习,因此此次研究是以该幼儿园为例,通过平常对幼儿的观察以及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试图了解目前这个阶段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对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探索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影响因素,了解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和方式。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让幼儿学习生活自理的方法,并在日常活动中提高生活自理的能力,促进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形成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最初阶段,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作为一个个体,发展其独立性的第一步,为幼儿参与以后的各种活动提供了基础。幼儿期是自我意识的萌芽时期,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和机会,对幼儿今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教育部颁布,2001-07-02. [2]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教育部颁布,2012. [3]

 陈鹤琴.《家庭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4]

 吴仙女.《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现状及培养策略》[J].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1994-2015).

 2 后的生活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总之,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能推动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本研究中所用的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调查问卷,可为今后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提供相关的数据资料。笔者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在了解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后,探索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影响因素,为幼儿的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有可能丰富一些关于生活自理能...

篇四: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问卷调查

班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和研究汇报 慈溪市宗汉街道星光幼稚园课题组

 执笔

 马红央

 【 摘要】

 】

 幼儿期是良好生活习惯养成关键时期。《幼稚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有基础生活自理能力。幼儿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对人一生将产生巨大影响,使幼儿终生受益。在这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在《纲要》指导下,结合托小班幼儿一日生活,经过观察、交流、讨论、游戏、示范、表彰等多个多样教育方法,引导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经过两年研究实践,我们有以下收获:一是开发、构建了生活游戏化课程;二是形成了一套操作性很强幼儿生活习惯培养测评标准;三是我们幼儿从最开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事事要老师帮忙到现在自己独立照料自己生活,不仅不再需要老师帮助,有时还能主动照料同伴、让热情地帮老师干力所能及工作,她们进步显著。有孩子在家中养成部分坏习惯如:不能按时睡觉、挑食、不会自己吃饭毛病经过我们努力,得到了更正。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确保了幼儿健康成长。我们教育引导也促进了孩子们认知和情感发展,她们热情活泼、主动好学,展现了良好班级风貌。四是经过课题研究,老师不仅主动自我学习、自我提升意识增强。还提升了老师专业化水平。五是经过课题研究,提升了家长育儿水平,更新了家长旧教育观念。

 关键词:生活习惯

 习惯培养

  言传身教

 家庭合育

  一、 研究概况 (一)

 研究背景 及意义 现在孩子全部是独生儿女,她们一个个全部是家里“掌上明珠”“小太阳”,几代人全部围着她们转,逐步使孩子们养成了较强依靠性。

 9 月,我们对刚入园托班幼儿进行了调查,发觉绝大多数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绝大部分家长没有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意识,如:不会正确使用餐具,不能独立进餐,很多孩子存在挑食、偏食现象,不会自己穿脱衣服等等。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关键时期,0-6 岁是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敏感期,而 3-4 岁幼儿正是人生活习惯养成最好时期,这个时期幼儿已含有有意识特点,而且可塑性强,能够接收教育者施加影响。

 《幼稚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有基础生活自理能力。幼儿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对人一生将产生巨大影响,使幼儿终生受益。不过假如不适时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便会错失良机,这会给幼儿未来发展带来难以填补缺憾。经过教育者良好生活习惯培养,不仅使幼儿掌握部分生活技能,而且劳动观念,集体观念显著增强,还培养了幼儿个性品质,为幼儿以后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良好生活习惯养成将使人终生受益。

 3 月我们对托小班幼儿进行了家长问卷调查,经过调查发觉,幼儿生活习惯缺乏关键由以下多个方面原因所致:

 1、独生儿女家庭增多。因为国家实施一对夫妻生一个孩子计划生育政策,大多数家庭全部是独生儿女家庭。独生儿女处于“独”成长环境中,自幼受宠,依靠性强,独立意识差。很多家庭教育真像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它著名教育诗中写到一样。“通常人说,我是母亲,我是父亲,一切全部让给孩子为她们牺牲

 一切,甚至牺牲自己幸福。可是这就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礼品了。”日本心理学家山下俊郎把这种“可怕礼品”称之为“过分教育”,并指出:这是孩子意志微弱和依附心理根源。

 2、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使现在孩子缺乏良好生活习惯。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学习。不少家长还明确地对孩子说:“你只管读书,别事全部由父亲母亲来做。”另外,因为部分家长本身在对生活习惯了解上存在着部分误区,所以,对于孩子良生活习惯培养也有部分不良影响。

 3、幼稚园缺乏对孩子良好生活习惯能力培养。评价制度等很多原因,使我们幼稚园教育习惯于智力开发教育,忽略了对孩子生活习惯培养。即使部分一线幼儿老师,在几年来实际工作中针对这首先做过部分探索,也取得了部分效果,总结了部分怎样培养生活习惯方法和路径。但有些仅仅只是表面研究,不够深入细化,没有形成可操作系统性研究结果。

 为此,所以我们依据托小班幼儿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抓住这个幼儿养成教育关键期,从生活习惯培养入手,来探讨和研究良好生活习惯培养,促进幼儿健康人格发展。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全部含相关键意义,从而也有利于提升我园办园水平。

 ( 二 )

 研究目标 1、经过研究,使托小班幼儿含有较强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方面发展,使幼儿终生受益。

 2、探索对托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有效路径、方法,形成一套含有可操作性评测体系。

 3、探索怎样指导家庭和幼稚园配合,共同做好托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

 (三)理论依据 1978 年,诺贝尔奖取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些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试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是最关键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老人回复:“是幼稚园。”“在幼稚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老人答:“把自己东西分二分之一给儿童们,不是自己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索,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回复代表了到会科学家普遍见解,概括起来,她们认为终生所学最关键东西,就是从家长和老师那里得以培养良好习惯。

 从古到今,中国就有很多习惯培养上教育理论,首先从习惯培养重视度来说:早在夏、商时期就有一定规模学校教育,在教育中不仅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同时也重视部分基础习惯培养。如由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全部对习惯有各自见解,在习惯培养领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到了近代,以蔡元培、陶行知、陈鹤琴等提出了:“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思想教育理论,为现代习惯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多年来,儿童行为习惯也受到中国学术界关注。如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王极盛教授谅进行过相关 1560 例少年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副教授进行过相关儿童养成教育研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了“道德教育和习惯养成”大型论坛。来自全国教育工作者及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领域教授,出席了此次论坛,并深入地探讨了儿童德育和习惯养成问题,提出了很多有价值见解。

 其次,从习惯培养关键期来说: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见解,认为人巨大差异关键在于后天习惯不一样,她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少年儿童时期养成习惯就如同天生通常。她认识到了习惯培养在教育中关键作用。陶行知指出: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最好时期。她说:“从福禄贝尔发明幼稚园以来,世人逐步认为幼儿教育之关键,蒙台梭利一生研究幼儿教育以来,世人逐步认为幼稚园之效力;从小学校注意比较家庭送来和幼稚园升来学生性质,世人乃逐步认为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不可不乘早给她建立得稳”。陈鹤琴说:“人类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所以在幼年时代,应该尤其注意习惯养成。不过习惯不是一律,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生受其累”。所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应该是幼儿教育关键内容。

 所以,我们认为:幼儿期是习惯养成关键期,幼稚园应以课程为载体,将习惯培养渗透在幼稚园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在学前阶段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其一生奠基。

 再次,从行为习惯培养方法来看:古代荀子认为,为了维护群体良好秩序,就应“为之制礼仪以分之”。就是要建立一套行为规范,以节制和改造人“恶”。所以,她主张经过学习和教育,使外在规范变成人日常行为习惯,转化为人本质一部分,使大家在群体中共同生活和发展。她结合自己学习和教育实践,总结了部分学习好方法和习惯:如“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在荀子看来,在学习中重视方法,躬行实践,培养好学习习惯是很关键。现代教授林格提出了 23 种习惯培养方法;众多学前教育文章中,大多研究全部落脚在行为习惯培养方法上,并提出了各自不一样培养方法。所以,我们设想结合幼稚园实际情况和当地域幼儿特特点,优化原有方法,利用行之有效培养方法来形成孩子良好行为习惯。

 最终,从部分西方国家对习惯研究来看:一习惯培养教育理论上: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著名思想家。在培根看来,习惯是人生主宰。她写道:“既然习惯是人生主宰,期望大家能尽可能培养起良好习惯”。这么,培养良好习惯就应该是教育内在要求。法国 18 世纪杰出启蒙思想家卢梭从她自然哲学见解出发,提出了“自然教育”思想。在卢梭看来,从儿童天性出发,培养一系列自然习惯,是儿童教育中一个关键方面。裴斯泰洛齐深受卢梭影响。她认为,人友好发展是最关键,教育就是本着遵照自然标准,充足发掘人天赋多种潜能,促进人友好发展,使之成为有智慧、有德行、身体强壮、能劳感人。裴斯泰洛齐认为,德育在教育中处于最为关键地位。二习惯培养路径上: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家杜威认为,习惯、社会和教育三者关系亲密,是相互作用。首先教育传承已经有习惯,其次,培养种种有用习惯是教育关键内容。能够显著感受到社会、家庭在孩子习惯培养关键性。

 纵观中国外相关行为习惯研究现实状况能够看出,行为习惯研究早已成为中国研究一个关键内容。为我们课题研究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宝贵经验,同时,也发觉当下以园本化为发展前提下系列习惯培养研究结果为数还不多,所以,本园经过本课题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行为习惯培养操作体系,为本园内涵发展添砖加瓦。

 ( 三 )

 研究 关键内容和方法 本课题依据上述理论,结合《幼稚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幼稚园本身情况和幼儿发展特点来实施开展课题研究,并将良好生活习惯定在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行为习惯这两方面内容,经过这些习惯培养以带动全方面习惯

 养成。

 自理能力培养研究侧重于:幼儿进餐、入厕、盥洗、午睡、喝水。

 生活习惯培养研究侧重于:锻炼习惯、卫生习惯、整理习惯。

 总目标 关键目标 具体目标 培养托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 生活自理能力 目标 1 独立进餐

  目标 2 独立入厕盥洗 目标 3 独立午睡 目标 4 喝水习惯 生活行为习惯 目标 1 锻炼习惯 目标 2 卫生习惯

  目标 3 整理习惯。

 本课题研究从 3 月开始, 7 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 3 月— 7 月)

 1.进行理论文件搜集、整理、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和课题申报。

 2.材料、书籍和申报表材料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8 月— 6 月)

 1.分析我园托小班幼儿基础情况,对幼儿和家长进行生活习惯方面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在家生活习惯;并进行个案调查,观察统计,跟踪指导;理论学习,指导实践研究;依据小结情况纠正不足,突出关键进行研究。

 2.研究论文每人 1—2 篇、课题研究汇报。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 7 月)

 1.搜集整理课题资料,装订资料;组员认真总结自己研究结果,撰写出自己研究心得体会和经验论文,形成文集申请结题。

 2.研究论文集、结题汇报。

 研究对象为幼稚园托小班幼儿,采取关键教育行动有:经过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步骤来推进良好习惯养成。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结合使用调查法、文件法、观察法、个案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总结法等。

 1.幼儿生活习惯现实状况调查。(调查法、比较法)

 2.幼稚园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方法和手段。(游戏法、情景法、楷模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3.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方法和手段。(谈话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另外,在研究过程中,还要依据幼儿实际情况需要采取楷模示范法、赏识激励法等等,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环境中得到良好生活习惯培

 二、 研究过程 (一)

 理论学习 在课题研究早期,我们首先学习了 3~4 岁幼儿年纪特点。3~4 岁是学前早期,也是幼稚园托小班年纪。在这个时期,她们含有一下多个特点:

 1.生活范围逐步扩大。第一,生理发展。3~4 岁幼儿身体比以前更坚固了, 不那么轻易生病,精力也比以前充沛。出生后大脑皮层细胞在形态上继续分化,在功效上逐步成熟,到了 3 岁已大致定性,神经系统发展使幼儿能够连续活动 5—6 个小时,日间只需要一次睡眠。第二,幼儿身体和手基础动作已经比较自如,能够掌握多种大动作和部分精细动作。第三,语言形成和发展使幼儿已经基础能够向她人表示自己思想和要求,不需要成人过多猜测她意愿。以上多个方面发展,使 3~4 岁幼儿含有了离开家人、参与幼稚园集体生活可能性。3~4 岁幼儿逐步学会了自理生活,能够自己进餐,自己控制大小便,和在成人帮助下自己穿、脱衣物。3 岁以后,逐步习惯于自发地和儿童共同游戏。

 2.认识活动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思维是认识活动关键。3~4 岁幼儿思维特点是先做再想,她不会想好了再做。听她人讲述或自己讲述时,往往离不开具体动作。她们注意也很行动紧紧联络在一起。

 3.情绪作用大,易受外界影响。

 4.爱模拟。3~4 岁幼儿模拟性很突出,她们看见同伴或成人做什么,自己也总是要去做,看见她人有什么,自己也总想要。她们经过模拟掌握经验,常常不自觉地模拟父母和老师,模拟身边人。模拟是 3~4 岁幼儿关键学习方法。在这个阶段,良好习惯常常经过模拟学习并巩固下来。同时,成人所没有觉察到部分小节,也可能被幼儿模拟而形成她们习惯。

 同时还学习了很多跟托小班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相关理论及如于佩琴《培养孩子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郑佳珍...

篇五: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问卷调查

iddot;专业实践 · 205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J ].Circulation,2002,106 ( 24 ) :3068—3072. [5]黄峻.老年性心力衰竭c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3, 19(4) :197—200. [6] Nix D,Ermer—Sehun J .A review of pefi neal skin care protocols and skin barrier product use [ J ] .Ostomy Wound Manage ,2004,50(12) :59- 67. [7] 程琳. 局部氧疗联合夫西地酸治疗新生儿重 Ⅱ度 红臀疗效观察 [J ].现代 医药卫 生 ,2014,30 (19) :

 29 54 - 2 956 . [8] 刘娟 ,蒋琪霞.有关老年患者压疮预防的临床护理研 究 [J ].中外医疗 ,2014,(33) :182—184. [9] 沈永生,沈影超.咪康唑治疗新生儿尿布疹 16 例临 床疗效观察[J ].中国乡村医药 ,2000,7(3) :15—16. [ 10] 蔡蔚珍 ,黎少琴 ,刘丽娟.成人肛周尿布皮炎的护理 [J ].临床护理杂志,2007,6(2) :73—74. 提高小班幼儿生活 自理能力的实践研究 产丽 君 ( 暨南大学附属幼儿 园,广 东 广州 510632) [摘要]培养幼儿具备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及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 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 对健康领域提 出的重要 目标之一[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责任感、独立性、自信心,也会 对以后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幼儿生活 自理能力水平较低,特别是 自己擦屁股的能力较弱。本文通过 日常 活动、区域游戏、教学活动、家庭教育等多种方式,使幼儿知道有便意要及 时上厕所,消除害怕拉大便的情绪,学 会擦屁股的正确方法,乐意 自己动手擦屁股。能擦干净 自己的屁股,也能有效预防肛瘘一类的疾病。

 [关键词] 小班幼儿 自理能力擦屁股 1 问题的提出 能力。

 生 活 自理 能力 是 每个 人都 应 该 具有 的基本 素 质 。而 幼儿期 是人 生最 关键 ,也 是可 塑性 最强 的时期。但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独生 子女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家长及教育工作者往 往 重视 幼儿 的智 力发 展 ,忽视 了对 幼 儿生 活 自 理 能力 的培养 。家 长对 幼儿 的“ 溺爱 ” 和 “包 办代 替” ,使幼儿的依赖性增强 ,生活 自理能力变差 , 很多幼儿不具备他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生活 自理 能力 。

 在一项关 于“小班幼儿生活 自理能力现状 ” 的 调查中,有 47%的幼儿不会穿脱鞋子、穿脱衣服或 者分不清左右鞋,高达 87%的幼儿不会擦屁股[ 。

 经过观察 ,笔者发现很多小班 的幼儿在如厕 问题 上存在以下情况:①不愿意在幼儿园解大便。②不 会擦屁股 ,强忍着大便回家拉,或者拉到裤子上。

 ③小屁股擦不干净,把内裤弄脏。看到这些情况 , 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去了解现状 、成因.思 考如何运用合适 的方法去提高幼儿擦屁屁 的 自理 2研究 的 目标 《3 至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 出:幼儿应 “具有基本 的生活 自理能力” 。鼓励幼儿做力所及 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 ,不因做不 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 活 自理的基本方法 。如穿脱衣服和鞋袜 、洗手洗 脸 、擦鼻涕 、擦屁股 的正确方法|3_。

 幼儿 的生活 自理能力是指在 日常生活 中 自己 照顾 自己生活 的能力 。幼儿 的生活活动是满足幼 儿生命基本需要的活动,主要包括幼儿家庭生活、 幼儿园生活 以及幼儿个人生活 ,具体涉及入 园 、饮 水 、盥洗 、餐点 、睡眠 、人厕 、离园等环节[ 。儿童与 发展心理学认为 ,2~4 岁是幼儿生活 自理能力培养 以及健康生 活、卫生 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时期 。对 幼儿进行生活 自理能力 的培养不仅具有发展幼儿 生活 自理、与人交往、自我保护的能力 ,培养健康 生活习惯 的作用 ,促进幼儿形成坚强 、勇敢和独立 探索的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5年第 4 期 本 研究 中 。教 师通过 日常活动 、区域 游戏 、教 学活动、家园互动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轻松快乐 地在情景游戏 中练 习折卫生纸 、擦屁股 的方法 ,尝 试 自己擦屁股 .逐渐掌握擦屁股 的技巧 。在情感方 面提高幼儿的 自信 心 ,消除挑剔 如厕环境 的情绪 , 养成愿意在幼儿园解便的良好习惯。

 3小 班幼儿 “擦 屁屁 ’’能力的 实践研究 3.1 日常生活 中的培养 小班幼儿 日常 生活中在 如厕 方面存 在以下 几 个问题 :

 ( 1)如今城市家庭里大多数 都是坐厕 ,而幼儿 园给孩子提供的都是蹲厕,幼儿不习惯 ,所以不愿 意在幼儿园排便。建议家长多带领孩子去有蹲厕 的公厕排大小便 。

 ( 2) 有些幼儿性 格 内向 ,有 大便不敢说 ,或者 因为贪玩 ,不愿放下 手中的玩具 ,强忍着大便不 说 .硬是憋回家或者拉在裤子上。笔者借用案例 《臭臭拉身上啦》,用谈话的方式告诉幼儿,忍大便 对身体很不好。长时间容易引起便秘。想拉便便 , 应该马上去拉 。这样就不会拉到裤子里 了。而且 , 拉完大便后 ,要自己擦屁股 、洗手。鼓励孩子在幼 儿 园拉大便 ,引导幼儿懂得及时如厕 。

 ( 3) 常常会有幼儿拉 了大便 不会 自己擦屁股 , 在厕所等着教师帮忙;或者擦不干净屁股 ,上面 还有大便就直接穿上裤子。当幼儿想拉大便时, 先让他拿了卫生纸后马上去拉 ,拉完以后指导幼 儿用正确的方法擦屁股 :先折好卫生纸再擦,遵 循“从前到后 ,不要太用力” 的原则 ,擦一遍折一 次卫生巾,若是擦 2 3 次还没擦干净 ,就要换一 张新的卫生纸再擦.直到纸 巾上没有大便的痕迹 为止 。由于这个 “ 技 术活 ” 需要 很 长时 间才 能掌 握 ,每次幼儿 自己擦完之后 ,教师要 检查一下 。

 这时 。如果发现 幼儿没有擦 干净屁股 就可 以趁机 帮他擦干净 。同时提醒幼儿记得如厕后冲水、洗 手 。

 不管幼儿擦得如何,都要及时鼓励,并当着全 班小朋友的面给予表扬。激励其他幼儿以后也要 学着 自己动手擦屁屁。

 3.2创设学习擦屁股 的区域环境 3.2.1 温馨小屋在温馨小屋里投放布娃娃、马 桶、卷纸、抽纸,粘贴擦屁股的方法演示图片,让幼 儿在娃娃家的区域游戏活动中用娃娃布偶代替人 物。轻松快乐地在过家家的情景游戏中,练习给娃 娃和 自己擦屁股。

 游戏玩法 :①提供儿童仿真娃娃玩具进行训 练 ( 甚 至可 以把 米糊 糊放 在娃 娃 的屁股 上 ) ,按 照 擦屁股 的方 法演示 图给布娃娃擦屁 股 ,轻松快 乐 的在过 家家的情景游 戏 中练 习擦屁 股 的方法 。

 ②幼儿假装坐在娃娃坐便盆上拉大便,然后轻松 快乐地练习擦屁股的方法 。

 3.2.2语 言 区利用儿歌 、故事 、图片 的形 式 ,使 幼儿从看 、听 、说等多方面了解擦屁股 的好处及正 确擦屁股 的方法。

 ( 1)投放关于擦屁屁的书籍。

 (2) 教儿歌:《我会擦屁股》、《小小屁股干净 啦》。

 (3)讲述生活习惯故事《胖胖为什么臭臭的》, 引导幼儿拉完便便后要及 时擦干净屁股 ,才不会 臭。

 (4)播放关于巧虎擦屁股的小视频《擦屁股真 简单》。

 (5)张贴图片 :巧虎擦屁股。

 3.2.3美工区在美工区提供卷纸、抽纸、折纸示 意图。让幼儿反复练习折叠卫生纸 。这样 ,真正拉 了便便 ,擦屁股时,就会轻而易举地折卫生纸了。

 折纸示意图 :

 幼儿在进行 区域活动时 ,教师要指导幼儿练 习如何折叠好卫生纸并告诉幼儿必须让纸巾足够 厚。这样 ,擦屁股时手指才不会被弄脏。

 3.3开展有趣 的教学游戏活动 对于小班幼儿而言 。在 自理能力方 面的教育 活动中应选择具体 、形象 、易操作的内容,遵循由 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经验的积累。在制订活动 目标 时 ,难度要适 中 ,还要涉及到情感 、认知 、能力这 三 方面的要求。

 根据 以上原则 .设 计关 于擦屁股 的系列教 育 活动 :语言、健康活动《谁拉 的便便》、健康活动 《帮小动物擦屁股》、分组活动《我会擦屁屁》、竞 赛游戏 《小屁股擦干净》。每次活动都是在原有 基础上逐渐加大对幼儿的要求 。让幼儿通过活 动 ,知道有便意要及时上厕所 ,养成每天定时大 便的好习惯 ,了解正确入厕的过程 ,学会正确地 擦屁股的方法 ,乐意 自己动手擦屁股 ,并能擦干 净 自己的屁股,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 惯 。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5年第 4 期 3。4家园合作 。同心协力 为了使教育效果更好,必须协调幼儿园教育、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这 需要 教师和家长多沟通和交流。为了适应新 时代 的发展。种种社会现象表明家长应该重视孩子 自 理能力培养,不要让“我来” 变成幼儿的依赖,让幼 儿真正学会自己的事情 自己做。

 具体实施的方法 :

 (1)发放调查问卷,请家长如实填写后统计 , 了解幼 儿在家如厕及 便后 自理能力 的具体 情况 。

 开办家长沙龙交流会 ,请家长畅谈 自己孩子在家 自理能力的情况 。重点讨论“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生 活 自理能力——擦屁屁 的方法。” ( 2) 家长在家教幼儿擦屁股 ,让幼儿能更好地 掌握擦屁股的方法和技巧 。建议方法 :让幼儿把卫 生纸撕下四格后对折 ,自己擦屁股,并告诉他等他 擦完之后会来帮他检查 。擦完之后 ,检查一下幼儿 的屁股 ,如果他擦得很干净就表扬 ,鼓励他下次继 续 自己擦 。如果没有擦干净也没关系 ,可 以先帮他 擦干净。然后在平时用布娃娃演示擦屁股.让幼儿 跟着模仿 。不过有点要注意 :如果是女孩就一定要 教她从前 向后擦 。以免污染到阴部 。

 (3)家长陪同幼儿一起观看关于擦屁股的小 视频 。用“ 巧虎” 的动物形象来提高孩子学习擦屁 股 的兴趣 。

 (4)开展有趣 的社区游戏活动 。几个家庭 聚在 一起玩“小屁股擦干净” 的游戏。以游戏的形式增 强幼儿“ 自己的事情 自己做” 的意识,进而培养幼 儿 的生活 自理能力 。游戏方法 :一个家庭派出一位 幼儿参与游戏.帮布娃娃擦屁股(事先将娃娃的屁 股涂上黄色果酱) ,擦得最快最干净胜利,并给予 奖励。

 (5) 协助家长解决 问题 。制表格 “小巧手擦屁 屁” ,提供给家长 ,请他们在家也设立“ 巧手宝宝” 奖 ,提高幼儿的兴趣。当幼儿出现倦怠时,家长及 时反馈给教师 。教师给予建议和帮助 ,并在幼儿 园 鼓励幼儿 ,表扬在家擦屁股的幼儿,培养他们的荣 耀感。

 参考文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 试 行)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庄军红.论学前期儿童 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J ].黑 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6) :100—102. [ 3] 李季湄 ,冯晓霞.《3 至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 读 [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4]David R Shaf er,Katheri ne Kidde.发展心理学 :儿童 与青少年[M].邹泓 ,译 .8 版.北京:中国轻工业 出 版社 。2009. [5] 汪娟.幼儿生活 自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其策略[J ]. 教育导刊 ,2011,(12 下半期) :l 6—19.

篇六: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问卷调查

生活自理能力的专题总结

 重庆江北新村幼儿园

  谭静

 15823288587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能够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的增强,并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起始站,我们要重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2-3 岁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教育原则。孩子长到两三岁,便有了强烈要求“我自己”的独立愿望,因此,我们要因势利导,开始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和基本习惯。然而现代家庭的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各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多,却忽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对孩子过份宠爱,事事包办代替,成了孩子独立性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摆在我们托班老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由于我接手的是一群刚刚入园的幼儿,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发现小小班年龄段的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的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1)进入幼儿园后,许多幼儿不会独立进餐;(2)不会自己挽衣袖洗手、擦脸,甚至不知道洗手的正确方法;(3)不会自己穿脱裤子大小便,即使有的小朋友会,但是他们不愿意自己动手做,等着老师帮忙;(4)午睡或起床时,也不会穿脱衣裤和鞋子,鞋子脱了也是到处乱放;(5)玩了玩具之后,有些幼儿不知道要把玩具放回原处丢一边就走了。

 一.因此针对以上这些情况和不足,我在制定探索小小班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中拟出了下几点实施目标:

  1. 能有目的、有计划的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有针对性的来培

 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通过开展各类活动,采用多种方法教授幼儿正确的生活自理的方法。

 3. 针对不同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情况,设计出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方案。

 4. 积极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家园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实施阶段:

 ⑴ 家访调查了解幼儿在家情况。

  开学前做好家长工作,了解每个孩子的喜好、个性,身体状况等并了解小名,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同时,对特殊幼儿做好个案记录及时向家长反馈,并征求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商讨措施。幼儿入园后,通过一个周的观察和了解我制定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家长问卷调查表,我根据每个幼儿具体的测试情况,有针对性的对部分幼儿进行了电话家访,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自理能力,着重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园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情况及提出孩子在家的要求,请家长予以积极配合。

  ⑵通过开展一系列专门的教育活动,强化幼儿自我服务意识。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首先应是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由于托班幼儿年龄特点的限制,自我服务更多的是要强调意识的培养。在有关的自我服务的活动过程中,我安排了相应的教育教学内容。如:"我们的衣服"、"能干的小手"等单元教育活动。老师和孩子共同就怎样解扣子,脱衣服,脱鞋子,怎样拿勺子吃饭,怎样提裤子等生活自理能力进行了一系列针对性的集体教学活动,以此强化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并让幼儿初步知道自我服

 务的基本常识与方法。采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培养和教育。

 1)游戏法——通过各种游戏帮助孩子形成一定的概念。

 2)定位法——和幼儿商量将物品放在指定的地方。

 3)演示法——首先要将各个项目直观地演示给孩子看,要把动作的顺序、方法解释清楚,边讲边示范,然后再让孩子练习。只有通过反复练习孩子才会做的很好。

 4)故事法——根据行为习惯内容和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故事讲述,让孩子辨别怎么做才对。

 5)竞赛法——教师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开展自我服务能力的竞赛。

 ⑶ 创设环境,为幼儿提供动手练习的机会。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决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坚持不懈的锻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重创设相应的环境供幼儿参与操作。如:用废旧雪碧瓶制成可爱的张嘴娃娃,再提供小勺、小豆、米粒等,幼儿在喂娃娃的同时,使用小勺的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又如:利用碎布缝制带纽扣的苹果树、汽车等,让幼儿一一对应练习扣纽扣。

 (4)利用一日生活活动各个环节有机渗透。

  幼儿一日活动,本身含有进餐、睡眠、脱衣服等生活内容,我结合相关环节随时随地有机渗透幼儿生活自能能力的培养,抓长效。如:洗手这一环节,我自编了洗手的儿歌,"洗小手,洗小手,先卷袖子后洗手,手心搓一搓,手背搓一搓,摔三下,擦干手。"幼儿非常喜欢,边念儿歌边洗手,很快就养成了正确洗手的好习惯。我们还教幼儿学会用手纸擦鼻涕等其他一些简单的动作,培养自我服务的能力。

  (5)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强化巩固训练。

  在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技能以后,我们和家长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原则,鼓励引导幼儿自我服务并及时发现、纠正幼儿不良习惯,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调动幼儿自我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觉得自己一天比一天能干,进而使良好的生活习惯得到强化和巩固。

 三、实施的具体方法:

 (一)把生活能力培养寓于易读易记的儿歌中,寓于有趣的情景中。

 好奇、好模仿、想说话是 2-3 岁孩子的年龄特征,我把生活自理技能设计成有趣的情景故事,形象的儿歌,让孩子在看看、说说中理解内容,懂得粗浅的道理,从而掌握动作技能。

 例:学吃饭:我们在培养小朋友自己吃饭时尊重和培养让其自己吃饭的欲望,让孩子自己吃饭,虽然边吃边掉饭粒,但老师还是坚持让小朋友自己吃,随时帮助纠正拿勺的姿势。我们老师还不时提醒幼儿:“小调羹,拿拿好,小饭碗,扶扶牢,小眼睛看好碗,吃得干净真正好。”“吃饭时,要坐好,慢慢吃,细细嚼,不掉饭,不洒汤,好好吃,长得胖。”现在孩子进餐时偏食现象较多,有的则是咀嚼能力不够所致,多数幼儿不喜欢吃菜是嫌老,不愿多嚼。我就在吃饭前设计成兔妈妈请客的情节,先请喜欢吃菜的小朋友来吃,请其它小朋友看,他是怎么嚼的,看着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其它小朋友也被勾起了食欲,纷纷说:“妈妈我也要吃。”在进餐时,“兔妈妈”及时鼓励吃得好的“小兔子”。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边学边吃,渐渐地使孩子感到吃饭也是一种乐趣,从而更好地进餐。

 穿脱衣裤:幼儿在自己动手穿脱衣裤时,常常穿反,或穿错,两脚穿在一起。我在边指导的同时边用儿歌的形式教他们:“小朋友穿裤子,先把前后看仔细,再让两脚钻山洞,一只脚钻一只,比比哪只先出洞。”在穿衣袖时小朋友常常会忘记拉里面的衣袖,我们形象地称里面的衣袖为弟弟妹妹:“拉上小弟弟,拉上妹妹,钻钻长长的象鼻弄,钻呀钻,钻呀钻,钻出来后再放开。”这样小朋友掌握了这一技巧,里面的衣袖就不会缩进去了。幼儿在学习念儿歌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知道了穿脱衣裤的顺序和方法。

 针对孩子穿鞋难的问题,我进行深入的思考,自编儿歌“小鞋小鞋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朋友,小脚小脚快快来,住到我的肚里来”。对孩子进行技能培训、看大班孩子穿鞋演示,开展激烈的“小脚找家”穿鞋比赛,活动培养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了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

 分析:语言的参与,使学前儿童的认识过程发生质的变化,把生活自理能力用儿歌顺口溜的形式表达,更易于幼儿接受,使他们在说说学学做做中掌握了自理技巧。

 (二)把生活能力的培养寓于游戏之中。

 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对孩子说来,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戏了,游戏是孩子幸福的源泉,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先生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2-3 岁的孩子特别喜欢边说边玩,抓住这一特征,我就让孩子在游戏中,在自己动手操作中进行能力培养,同时注意个别孩子的指导培养。

 比如,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我们投放了一些塑料瓶让幼儿拧拧盖盖,还放置了用可乐瓶制成的瓶娃娃和黄豆、小勺等,让幼儿做喂宝宝的游戏,在娃娃

 家放置一些娃娃,让孩子们给娃娃洗脸、洗手、穿衣、穿鞋,在游戏操作中,得到生活体验,得到生活能力锻炼。

 分析:把这些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寓于游戏中,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和兴趣性,游戏对幼儿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比较容易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达到一定的目的,慢慢养成正确的生活自理从而锻炼幼儿的意志。

 (三)加强班内老师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配合。

 培养好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相信每个孩子,大胆地让孩子自己动作操作,以积极的语言肯定每个孩子的点点进步,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加强生活各环节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特别是在午睡前后给孩子穿脱衣服是个很大的工作量,我们老师总是在几张床铺间走动,不时提醒,小朋友分清衣服的前后,提拉里面的衣袖等,注重个体差异对能力弱的边帮边教,对个别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并在班内几位老师中达成了一个竞赛内容,比比分管的孩子哪些穿得快又好,老师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出好点子,帮助孩子提高生活的自理技能。每周有一个重点的教学内容,让幼儿在不断的重复练习中加以巩固。

 分析:老师之间的积极配合使全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有了总体上的提高,同时老师的适时鼓励和表扬,又使幼儿增强了自信心,更加愿意积极主动的做自己的事。

 (四)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要做好小朋友的培养和训练,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为此,我们把每月的培养目标,写在家园联系橱里,交待内容,让家长了解。同时要求家长在家里进行同步培养。召开家长座谈会,向家长宣传孩子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谈谈培养方法和孩子们的进步等,并传授一些教学技巧,我们还特地为每个孩子设计了一个“进步栏”,里面有孩子的照片,当孩子在某一方面的自理能力达到要求或有所提高时,即在他的“进步栏”里贴上亮晶晶,比比谁的亮晶晶最多。

 分析:家园合作巩固和提高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幼儿自我的“进步栏”评比既注重了孩子的个体差异,又为孩子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情况一目了然,并能督促家长积极地与老师配合,共同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不少家长说:“孩子入园后,独立意识强了,许多事情都愿意自己动手做,老师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四、在实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研究的过程中,我也有一些问题和不足。

  1、在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如何让幼儿更好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是摆在我们托班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在提醒帮助幼儿,而大部分的幼儿都不会主动的要求做自己的事,或是采取等待的方式。

 2、在跟家长的沟通交流中,有少数家长还是不能理解孩子这么小,为什么要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他们能帮他们做的还是要帮助幼儿完成。这就使家园合作这个合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幼儿在家里的生活自理能力得不到家长的监督和鼓励,使他们的能力得不到巩固和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研究怎样

 才能更好的发挥家园共育,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

 3、在开展的这一系列教学活动中,没有注意针对班上能力不一的幼儿来设计和开展,只是笼统的整齐划一进行指导。使得个别幼儿的自理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和养成,同时也是部分幼儿失去了对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五、下阶段的研究设想和方向。

 由于 2-3 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更应注重在培养中应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措施,坚持正面教育,不断予以鼓励,根据年龄特点,坚持一致性和一贯性的原则,内容与要求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随着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下学期幼儿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应得到相应的培养和发展。1、培养孩子卫生习惯。2、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3、培养孩子保护环境整洁。

 积极做好家园共育工作,搞好家园合力,对孩子出现的自理方面的问题,及时地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探讨相关的措施,使个别家长认真地认识到孩子虽小,但也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例如:可以在饭前摆放碗筷;擦桌椅;倒垃圾;作为家长要坚持孩子自己去完成,给孩子充裕的时间,切莫代劳。面对幼儿不可避免的失败,千万不要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以免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建立奖励机制,及时对幼儿的进步进行奖励,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作为教师,我更应该清楚地看到孩子身上存在问题,正确把握幼儿三岁前这个黄金时段,对其进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把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建立一种亲密,平等,和谐的关系。放开手脚,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机会是学习的前提,有了机会,幼儿才有可能去动手实践。

 经过这一学期的实施,我班孩子逐步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同时我也深感自己在研究中有了专业方面的进步,获得了专业的成长和发展。我在观察、

 记录、评价方面制定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测评表格,记录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状况,帮助自己及时检查教育效果,以便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施加教育影响。

 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幼儿智力、情感、独立性、克服困难等能力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我们老师和家长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我们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在幼儿学会自...

篇七: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问卷调查

20 8 下半月儿童发展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 、 发展特点及培养建议作者简介 :

 王喜海 ( 1976 - ), 河南社旗人 ,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儿童发展与教育 ; 通讯作者 :

 张露莎 ( 1993 - ), 女 , 浙江舟山人 , 杭州市西溪花园幼儿园教师 , 研究方向为幼儿教育 。基金项目 :

 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培育项目 “ 教育伦理的历史逻辑 、 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研究 ”( 编号 :

 18JYXK003 )。王喜海1

 张露莎2( 1. 杭州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浙江杭州

 311121 ; 2. 杭州市西溪花园幼儿园,浙江杭州

 310030 )【 摘

 要 】

 研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 、 发展特点及家长相关培养情况 。

 调查发现 :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总体偏弱 ;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随年龄递增且有显著差异 ; 女孩生活自理能力稍高于男孩 , 但整体没有显著差异 ; 家长更注重对女孩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更愿意让其尝试做事且教育态度温和 。

 研究建议家长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时做到 :

 对不同性别幼儿要求一致 ; 从现有能力出发 , 逐步培养 ; 利用生活情境 , 创造尝试机会 ; 耐心交流 , 达成约定 ; 多运用亲子游戏 。【 关键词 】

 幼儿 ; 生活自理能力 ; 性别差异 ;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 】

 G61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5 -3476 ( 2020 )

 08 - Y053 -06一 、 问题提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日常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劳动能力〔 1 〕 ,主要体现在一日生活中的进餐、盥洗、便后的自理、穿脱衣服鞋袜和整理物品上。它是幼儿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2 〕〔 3 〕 。幼儿年龄越小,其行为可塑性就越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教师应“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明确把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一步明确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具有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体现幼儿动作发展水平,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对幼儿学会生存、发展个性、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等都有深远影响。家庭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第一个场所,也是更为重要的场所。在当代家庭中,孩子数量少,父母很多时候会为孩子操办一切。现在生活节奏快,一些家长常常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尝试完成自己的事。陶行知先生说“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 4 〕 。父母为幼儿创设的生活环境,以及父母在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时的态度和做法,都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的有着重要影响。鉴于此,本研究调查幼儿在家庭中生活自理能力现状、发展特点及其家长培养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建议。53万方数据

 儿童发展二 、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杭州市西湖区、拱墅区、江干区六所幼儿园的部分幼儿及其家长。调查涉及123 名幼儿,其中小班 44 名(男孩 25 名、女孩19 名),中班 43 名(男孩 18 名、女孩 25 名),大班 36 名(男孩 21 名、女孩 15 名)。( 二 )

 调查方法1. 问卷法采用自制问卷。问卷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根据幼儿发展评价指标,从盥洗、进餐、穿衣、睡眠、如厕等方面设计 17 个题目,用于了解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水平;第二部分设计 9个题目用于了解幼儿基本情况及家长对其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情况。采用随机抽样法,面向上述幼儿园部分幼儿家长发放问卷。发放 160 份,回收 143 份,有效问卷 123 份,回收率达 89. 38% ,有效率86. 01% 。调查数据录入 SPSS22.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 访谈法为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生活自理活动及家长培养情况,对上述幼儿园的 20 位家长进行了访谈。三 、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现状1. 盥洗环节在自己洗手、自己洗脸、洗手后用毛巾擦干、饭后刷牙漱口方面,完全能自理的比例远高于需要一定协助和完全不能自理的比例。这说明绝大部分幼儿能够独立完成盥洗活动。但在自己洗脸、饭后刷牙漱口上,需要一定协助的幼儿为数不少,幼儿这两项自理能力相对较弱(见图 1 )。图 1 盥洗环节中各项活动自理情况2. 穿衣环节在正确穿衣穿袜、一一对应系扣子方面,完全能自理的比例远高于完全不能自理的比例,意味着这两项较好;在根据冷暖增减衣物上,需要一定协助的比例最高(近七成),完全不能自理的也有一成,说明幼儿该项自理能力较弱(见图 2 )。图 2 穿衣环节中各项活动自理情况3. 睡眠环节在按时睡觉和起床、独立入睡、睡姿正确、自己叠被子方面,能完全能自理的幼儿仅在睡姿正确上接近六成,其余的只有三、四成左右;需要一定协助的幼儿在四至六成左右;完全不能自理的也有一定比例,尤其是在自己叠被子上接近三成(见图 3 )。这意味着幼儿睡眠自理能力整体有待提升。图 3 睡眠环节中各项活动自理情况54万方数据

 儿童发展4. 进餐环节在使用筷子、独立进餐、保持衣服整洁方面,完全能自理的幼儿在六至八成左右,说明幼儿该项目自理能力较好,但在使用筷子上,完全不能自理的幼儿也超过一成,意味着幼儿该项目自理能力个体差异较大(见图 4 )。图 4 进餐环节中各项活动自理情况5. 如厕环节在表达如厕意愿方面,绝大幼儿完全能自理,且不存在完全不能自理的,该项目自理能力整体良好;在如厕个人卫生方面,完全自理的和需要一定协助的均在四成左右,且存在一成多完全不能自理的,该项目自理能力整体偏弱;在便后理好衣服上,完全能自理和需要一定协助的分别占七成、近三成,该项目自理能力整体较好(见图 5 )。可见,与如厕有关的各项自理能力存在分化情况。图 5 如厕环节中各项活动自理情况对上述幼儿五项生活活动的自理情况百分比统计均值,显示完全能自理、需要一定协助、完全不能自理的分别为 61. 10% 、 32. 53% 、7. 00% 。

 ( 二 )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年龄差异小班自理情况最好的是盥洗(超过七成),如厕和进餐次之(均超过五成),睡眠和穿衣不佳(均低于四成);相较于小班,中班各项自理能力均有所提升,尤其是在穿衣和进餐上均有所提高(分别提高 26. 00% 、 24. 00% ),但在睡眠和如厕个人卫生方面仍有待提高;相较于中班,大班在穿衣、睡眠、进餐、如厕方面能力有明显提升,但在盥洗上保持稳定(见表 1 )。表 1 不同年龄段幼儿在各生活活动中“ 完全能自理 ” 的百分比均值 ( % )自理活动小班( 3 -4 岁)中班( 4 -5 岁)大班( 5 -6 岁)盥洗 71. 02 82. 56 83. 33穿衣 28. 80 54. 26 59. 15睡眠 38. 07 43. 02 45. 14进餐 50. 75 74. 42 79. 64如厕 66. 66 69. 00 82. 42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随年龄递增(见表2 )。卡方检验表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存在年龄差异( χ 2 =9. 923 , df =4 , p =0. 042 <0. 05 )。表 2 不同年龄段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百分比均值 ( % )年龄班完全能自理需要一定协助完全不能自理小班 ( 3 -4 岁 )

 51. 48 38. 09 10. 43中班 ( 4 -5 岁 )

 64. 44 29. 96 5. 60大班 ( 5 -6 岁 )

 69. 28 28. 27 2. 45( 三 )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性别差异就性别维度看,完全能自理、需要一定协助、完全不能自理的男孩分别为 58. 50% 、33.00% 、 8.50% ,女孩分别为 64.50% 、 31.50% 、4. 00% 。卡方检验表明,不同性别幼儿自理能力整体不存在显著差异( χ 2 = 2. 271 , df = 2 ,p =0. 321 >0. 05 )。但在盥洗、穿衣、进餐、如厕个人卫生方55万方数据

 儿童发展面,完全能自理的女孩分别为 84.10% 、 54.80% 、72.30% 、 72.90% ,男孩别为 74.80% 、 39. 10% 、67. 70% 、 66. 10%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但在睡眠上,男孩稍优于女孩(男女分别为 44. 80% 、40. 20% )。总体来看,女孩自理能力要比男孩好一些。卡方检验表明,在饭后刷牙漱口、一一对应系扣子、自己叠被子、独立进餐、处理如厕个人卫生方面,均存在性别差异(见表 3 )。表 3 不同性别幼儿自理能力差异显著性卡方检验表自理行为χ2df p饭后刷牙漱口 7. 894 2 0. 019一一对应系扣子 14. 831 2 0. 001自己叠被子 6. 058 2 0. 048独立进餐 6. 071 2 0. 048如厕个人卫生 14. 497 2 0. 001除了以上 5 项自理能力有性别差异外,其他 12 项具体自理能力虽有一定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自己洗手、正确表达如厕意愿上,男女幼儿表现都较好;在睡姿正确、使用筷子和便后理好衣服上,大部分幼儿能够自理;在根据冷暖增减衣物上,男女幼儿均表现欠佳,大多数幼儿均需要一定协助才能完成;在按时睡觉和起床上,超过半数幼儿需要一定协助才能完成,个别幼儿完全不能自理;在独立入睡、进餐时保持衣服整洁上,完全能够自理的男孩多于女孩。( 四 )

 家长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认识及培养情况1. 家长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看法有无性别差异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先天差异上,认为“女孩更强”“男孩更强”“无差异”的家长分别为 39. 02% 、 3. 25% 、 57. 72% ;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后天差异上,认为“女孩更强”“男孩更强”“无差异”的家长分别为 28. 46% 、2. 44% 、 69. 11% 。可见,虽然多数家长认为幼儿自理能力不存性别上的先天或后天差异,但在部分家长印象中女孩要强一些。2. 家长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目的家长培养不同性别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目的基本一致(见表 4 )。卡方检验表明,二者没有显著差异( χ 2 = 2. 210 , df = 4 , p = 0. 717 >0. 05 )。表 4 家长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目的培养目的 男孩 ( % )

 女孩 ( %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75. 40 75. 00父母不在身边时可以照顾自己 21. 30 19. 30为以后承担社会角色做准备 1. 70 1. 90没有明确目的 0 1. 90其他 1. 60 1. 903. 家长要求幼儿做事的意识幼儿年龄越小,家长要求其经常做事的频率越高(见表 5 )。但访谈发现,年龄越大的幼儿要求自己做事的主动性越强。卡方检验表明,家长在要求不同年龄幼儿做事频率上存在差异( χ 2 =8. 761 , df =2 , p =0. 013 <0. 05 )。表 5 家长要求不同年龄段幼儿做事的频率年龄班 经常 ( % )

 有时 ( % )

 没有 ( % )小班 ( 3 -4 岁 )

 72. 73 27. 27 0中班 ( 4 -5 岁 )

 65. 00 35. 00 0大班 ( 5 -6 岁 )

 52. 78 47. 22 0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时,无论对男孩还是女孩,均不存在家长从不要求其做事的情况。对男孩来说,家长要求其做事频率属于“有时”“经常”的分别为 43. 75% 、 56. 25% ;对女孩来说,家长要求其做事频率属于“有时” “经常”的分别为 27. 12% 、 72. 88% 。可见,家长注重通过要求幼儿做事的方式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其中要求女孩做事的意识更强一些。访谈也发现,女孩要求做事的主动性比男孩强。56万方数据

 儿童发展4. 家长对于幼儿尝试生活自理的态度当幼儿提出自理要求时,如在本次调查中有 107 名幼儿提出自己穿衣的要求。家长选择协助男孩穿衣、协助女孩穿衣的比例分别为93. 00% 、 73. 60% ;让男孩独立尝试、让女孩独立尝试的比例分别为 5. 30% 、 26. 40% ;甚至还有 1. 70% 的家长会拒绝男孩提出的自己穿衣请求,但没有家长拒绝女孩的同样请求。可见,家长不但给予女孩的协助较少,而且给予其独立尝试的机会更多。卡方检验表明,家长对不同性别幼儿提出自己穿衣要求时的反应存在差异( χ 2 =10. 116 , df =2 , p =0. 006 <0. 01 )。当幼儿多次尝试仍自理不好时,如在在本次调查中有 57 名幼儿曾出现多次学习处理如厕后个人卫生仍不会的情况。此时,对于男孩,近六成家长采取“指出错误让孩子独自尝试”的方式,但对于女孩,近六成家长采取“言语温和地继续教导”;对于女孩,家长不存在“抱怨孩子总学不会”的情况,但对于男孩,有8. 30% 的家长“抱怨孩子总学不会”(见表 6 )。可见,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时,家长对女孩的态度更加温和与宽容。表 6 家长对男孩 、 女孩多次学习处理好如厕环节个人卫生仍不会时的反应反应方式 男孩 ( % )

 女孩 ( % )言语温和地继续教导 29. 20 55. 60告诉孩子找大人帮忙 4. 20 7. 40指出错误让孩子独自尝试 58. 30 37. 00抱怨孩子总学不会 8. 30 0四 、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特点综上所述,当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总体偏弱。六成以上幼儿完全能够自理生活活动,三成以上幼儿需要在家长帮助下完成,少数(低于 7% )幼儿在生活自理上存在较大困难。在盥洗、进餐、如厕活动上幼儿的自理能力比较强,但在穿衣和睡眠上幼儿相对弱一些。第二,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随年龄递增且有显著差异。这与家长注重在平时要求幼儿自己做事有关。幼儿在大班时生活自理能力达到最高水平,除盥洗外,穿衣、睡眠、进餐、如厕等方面的能力与中班相比均有明显提升。第三,从整体来看,女孩的生活自理能力要强于男孩。在具体活动上,女孩在饭后刷牙漱口、一一对应系扣子、自己叠被子、独立进餐、如厕个人卫生方面明显强于男孩;但男孩在独立入睡和进餐时保持衣服整洁上强于女孩。这可能与家长更加有意识培养女孩的生活自理能力且态度更加宽容与温和有关。五 、 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建议幼儿期是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养成的关键期〔 5 〕 。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要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基于上述调查发现,为更好地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笔者建议如下:( 一 )

 对不同性别幼儿要求一致在文化环境和价值观的影响下,男女在生理性别基础上承担了不同性别角色而形成社会性别。在现实生活中,男女两性都自觉、不自觉地被一套“性别文化”指令所支配〔 6 〕 。在传统观念中,存在着“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这无形中会影响家长对不同性别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态度和方式。家长要有意识地改变这种文化偏见,在培养男孩生活自理能力时,不要持有“对女孩严,而对男孩可以松懈”的想法。在要求男孩自己尝试完成生活自理活动的次数、速度与质量上,都应与女孩要求一致。57万方数据

 儿童发展( 二 )

 从现有能力出发 , 逐步培养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要立足现有基础,循序渐进地培养。如在“一一对应系扣子”这一生活自理技能上,男孩显著弱于女孩。访谈时发现,很多男孩的家长都反映在培养这项生活自理能力时比较困难。早上穿衣时想让孩子自己多试试,但往往 10 分钟过去了,孩子还没系上所有口子。此时家长又要忙其他事情或准备上班,只好帮孩子快速扣好。对此,家长不妨调整一下培养方法,让孩子在晚上睡觉前先学习解扣子和系扣子。( 三 )

 利用生活情境 , 创造尝试机会幼儿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他们有尝试的欲望。家长不要觉得孩子年龄小、能力不足而不给予他们尝试的机会。面对男孩在大多数的生活自理技能上都弱于女孩的现状,家长更要注意创造机会,鼓励男...

篇八: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问卷调查

17. 24

 小作家选刊239学前教育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调查与分析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刀郎幼儿园 梅 娟摘 要:生活自理能力是在日常生活中 , 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然而 , 在幼儿园里 , 新入园的幼儿,特别是小班幼儿 , 经常出现一些孩子缺乏自理能力的现象 , 对此现象的现状、原因以及应对方法本文进行了简单调查与分析。关键词:小班幼儿;自理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健康领域中把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列为重要目标,要求教师“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因此,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生活自理能力要从小培养。那么,目前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有发展水平怎样?对于新入园的小班幼儿,教师运用什么方法更好更快的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以便更好的进入教学活动呢?针对这些问题,我进行了如下调查,希望能够更好的了解目前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水平的发展,对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和幼儿园的管理提供一些帮助。二、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石化文化小区幼儿园4 名小班幼儿(二)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三、研究结果与分析这 4 名幼儿在刚入园时自理能力都不是太好,通过在幼儿园近两个月的学习,自理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入园后,经教师帮助和锻炼,他们都可以很快学会自己需要掌握的自理能力,但因家庭教养环境不同,家长的教养意识和观念的不同,4 名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水平也不同。目前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水平较差,而且相较以前的同龄幼儿的自理能力水平呈下降趋势。

 以前的小班幼儿在自理能力上表现较好,基本都可以简单自理,而且听话,很好照顾。而现在的刚入园时大多数幼儿基本什么都不会,生活上很多都需要老师帮助做。从以上的访谈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水平普遍较差,这与现在幼儿的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养意识、方法有关。四、教育对策与建议(一)幼儿园教育教学中逐渐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1. 充分利用环境标识帮助幼儿发展自理能力在衣柜前、盥洗室贴正确穿衣,洗手的图片或照片,通过环境创设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2.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采用生动的示范和演示给予指导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在行为上模仿性强。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操作演示,给予幼儿直观的示范和指 导。3. 教师针对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环节对其进行随机教育,并适时给予鼓励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自理能力的强弱几乎在幼儿一日活动的所有环节都有所体现,通过一日活动对幼儿随机教育,对幼儿提出关于自理能力的合理要求。如:来园时自己走,不要家长抱;入园晨检前的洗手;在园用餐(点心)、饮水、入厕、午睡、穿脱衣服、离园等等,这些环节同时也是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的良好时机,并及时对幼儿进行鼓励和表扬 。4. 教师根据幼儿的自理能力内容创编儿歌,让幼儿在诵读中理解学习儿歌琅琅上口、音韵和谐,生动幽默,富有趣味。小班幼儿喜欢诵读,易于理解。教师将生活能力的具体要求编进儿歌,配上形象的图示,幼儿可以边诵读边学习。5. 通过开展竞赛活动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过程中,每一阶段进行一次“小竞赛”,了解幼儿阶段达成的情况并进行跟踪指导。竞赛中,教师按幼儿能力层次进行分组,对能力弱的一组不对操作时间进行限制,只要能按要求完成就好。这样既激发幼儿参与的热情,又能保护好能力弱的孩子的自尊心,还向能干的小朋友学习。幼儿竞赛前会在爸爸妈妈的配合下进行练习,竞赛后的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也激励了孩子们平时爱动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二)重视家长工作 , 使家庭与幼儿园教育一致1. 幼儿园要积极与家长沟通,获取家长支持新《纲要》中要求教师“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教师要向家长宣传“小班的生活活动就是重要的课程”的理念,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内容和要求与家长沟通,引起家长的理解和重视,能积极支持和主动合作,给予幼儿更多的生活自理的操作机会和指导,做到家园的一致配合,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2. 通过多种家长参与形式,更新家长教育观念家长通过参与幼儿园开展的多种形式的相关活动,如:家长会、亲子活动或家长开放日、幼儿园举办科学育儿讲座向家长传授科学教育幼儿的方式方法,对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积极配合幼儿园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锻炼,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3. 幼儿园通过发放幼儿家庭活动记录表,请家长和幼儿共同记录幼儿在家里的各项自理能力的表现,以达到家园同步教育的作用孩子虽小 , 却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 将来要走向社会 , 要参加各种活动 , 不仅需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 还要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 学习能力及独立生活的能力 , 所以 , 只有通过锻炼 , 练习 , 重视孩子每个有益的尝试性举动 ,放手让孩子去做 , 不 要抑制孩子的积极性 , 要持之以恒 , 孩子的自理能力才能有发展。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刀郎幼儿园

 穆娜瓦尔·吐尔洪浅析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摘 要:国家的发展在于孩子,而孩子的发展在于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活动的每个角落,幼儿教育也深受其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而信息技术恰恰为教育资源开阔了一个广大的空间。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媒介,不仅可以促进教师教育活动过程中“教”的趣味性,而且可以提高幼儿学的积极性。对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互动性,能起到巨大的作用。关键词:幼儿;信息技术;发展;多样性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的时代,是尖端技术的时代,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也是一个从观念、思想到方法、行为都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全新教育。信息时代、网络技术使我们的幼儿教育从一枝独秀走向融合之路,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灵活多样,是我们的孩子更加主动愉快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获得全面发展。下面我就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浅析。一、利用信息技术的丰富性,提升幼儿对学习的兴趣由于学龄前的孩子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不能够集中在一起,因此无意的分散注意力就占据较多,而鲜明、新颖、具体形象的刺激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信息技术教学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虚拟了现实,再现生活物景,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乏知识趣味化,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就是凭着它的这些生动性、直观性、趣味性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诱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使他们能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音乐欣赏《春季细雨》。音乐欣赏教学对于幼儿来说往往比较抽象,使幼儿难以理解,在运用信息技术后,将静态的、平面的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情景,细雨从天空中落下来,春天的大门被徐徐打开,一朵朵美丽的鲜花盛开了,小草偷偷的从泥土中钻出来,树叶变绿了。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氛围中,幼儿的注意力更集中,兴趣更浓厚,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从音乐中获得审美享受。正是由于信息技术教学有着浓烈的形象、生动性,使幼儿能进入自觉的学习状态,爱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甚至连平时表现内向的幼儿也变得活跃起来。二、信息技术可以优化教学效果,打造万方数据

篇九: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问卷调查

理论 就 性 期 打 造 丁 展 进 础 莠于语乔小搬动几象 抒为习惯 调查报告 以昆山高新区振华幼儿园为例 江苏省昆山高新区振华实验幼儿园 朱秋月 命 要 时 间 建 儿 发 促 基 三 ,调查过程 1前期准备:商讨活动的流程、注意事项以及需要准备的 东西。

 2.分发调查问卷。

 3做调查问卷的统计、总结以及分析。

 在研究过程中利用观察法、现场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尽 量全面、客观、公正地再现幼儿 自理能力情况 ,从而得山科学 的、较有说服力的结论。

 四 ,调查内容 日月确问题后,笔者做了一份20个问题的调查问卷,并印制 了纸质问卷 ,实发问卷 154份 ,回收问卷 150份 ,有效问卷 1 50 份,回收率97 4%。

 1.能在饭前便后洗手且养成 习惯。

 A好 (52% ) B一般 (44%) C 差 (4% ) 2一 在提醒下做到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

 A好 (48% ) B一 般 (48%) C 差 (4% ) 3能做到每天早晚洗脸 、洗脚、洗屁股。

 A好 (92% ) B一 般 (8%) C 差 (0% ) 4.会 用手绢 (纸 )擦鼻涕。

 A好 (76% ) B一 般 (24%) C 差 (0%) 5.能保持衣物整洁干净。

 A好 (48% ) B一般 (48% ) c 差 (4%) 6. 会 自己穿脱衣 服 A好 (16% ) B一般 (76% ) c 差 (8%) 7会 自己芽鞋子 A好 (72% )B 一般 (28% )

 C 差 (0% ) 8.能 独立 大小便 ,并 正确擦 屁 股 。

 A好 (12% ) B一般 (68% ) c 差 (2O%) 9.能 自己吃饭且 习惯好,会正确使用餐具。

 A好 (32% ) B一般 (56% )

 C 差 (12% ) 10能 自己收 拾整 理 自己的玩具 物 品。

 A好 (24%) B 一般 (56% ) C 差 (20%) 11.有 良好的作息习惯,能按时起床 、睡觉。

 A好 (52%) B一般 (40% ) C 差 (8%) 12.能有始有终的做完一件事。

 A好 (20%) B一般 (76% ) c 差 (4%) 13.能将 自己喜欢的食品或玩具与同伴分享。

 A 好 (56%) B一般 (36% ) c 差 (8%) 14当父母或者老人生病时,孩子表现。

 A 好 (72%) B一般 (24% ) c 差 (4%) 15.您认 为幼儿期的良好 习惯非常重要。

 A 好 (1O0% )

 B 一般 (0% )

 C 差 (0%) 16您会在家中注意有意识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A 注意 (88%) B一般 (12% ) C 无所谓 (0% ) 17.日常生活中您在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礼 貌 等 方面 为孩 子做 出榜样 。

 A经常 (80%) B有时 (20%)

 C 没有 (0%) 18.您认为您孩子 目前习惯养成情况如何? A 好 (24%) B一般 (76% ) c 差 (0% ) 19.您认为对幼儿 良好的 习惯养成教育家庭 、幼儿 园哪 方 面的教 育 更重要 ? A幼儿园 (13%) B家庭 (27%) c 并重 (60%) 2O.家庭 中您对幼儿进行 良好 习惯的养成教 育一般 采取哪 些方法? (多选 ) A说教 (100%) B打骂 (12%) C游戏故事 (44%) D榜样 (72%)E激励 (8%) F其他 (0%) 五 、调查分析 由调查得 知 ,有52%的 幼儿能在 饭前 便后冼 手且养 成 习惯 ,92%的幼儿每天 早晚洗脸 、洗脚 、洗屁股 ,会用于绢 (纸 )擦鼻涕的幼儿 占76%,能保持农物整洁下净达到48%。

 这些数据表明,在入园前幼儿在家庭中通过家长的培养 ,已经 养成了较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在 自理能力方面,我们也做了相应的调查,反馈结果如 下 :

 除去能 自己穿鞋子这一项达剑了72%的优秀率 ,在穿脱衣 服 、独立大小便并正确擦屁股 、自己吃饭J 下确使用餐具 、收拾 玩具这些方面仅12%一20%的幼儿达到 “好”的等级。特别是独 立大小便并正确擦屁股、收拾玩具这两方面都有20%的幼儿在 差的等级。由此可见 ,小班幼儿在入园初期的 自理能力还较 为 欠缺 ,需要成为日后培养的重点内容。

 在家长的教育态度方面,100%的家长都赞成幼儿期的 良 好 习惯非常重要 ,超过四分之三的家长重视并在家庭教育中为 幼儿做出良好的榜样 ,以期幼儿能够模仿 ,并形成良好的习惯。

 对于家长的教育方式,通过调查 ,反馈如下:

 100%的家长都会采用说教的方式,72%的家长运用了榜样 教育的方法 ,44%的家长会通过游戏故事进行教育 ,激励教育 的家长占到12%,还是有8%的家 长会使用打骂的途径。说教和 榜样是人部分家长常用的教育方式 ,接近一半的家 长也会采用 游戏故事的方式 引导幼儿,少部分的家长会通过打骂和激励的 方式教 育 幼儿 。

 六、思考和建议 经过此次调查,可以得知 ,大部分的幼儿在入园前已经养 成r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只需对小部分的幼儿进行个别的、 由针对性的指导 。但是 ,在 自理能力方面 ,幼儿普遍较差 ,需 要在接下来的活动中重点进行。较传统的教 育方式,家长的教 育方法得到了大的改进。

 针对本次调查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更好的培养小班 幼儿 良好的行为习惯,笔者提 出以 下建议 :

 (一 )发挥幼儿 园的教 育作用 1.利用集体活动时间 ,对普遍出现 的问题进行集体教育 ,

 反复练习。

 2.创设环境 ,利用环境 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的行为 _ )] 惯。

 3.在游戏中学习、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4.教师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要做 及时的 、有针对性的、有 效的评价。

 5蒯 立榜样 ,进行榜样示范教 育,对幼儿的进步做出鼓励 和表扬。

 (二)发挥家庭 的教 育优 势 1.父母以身作则 ,为幼儿做一个榜样。

 2改变传统的以打骂为 主的教育方式,采川平等的教 育方 法 。

 3家长起到临督作用。

 (三 )开展 家园合作 1.家庭 与幼儿园达成培养内容 、方式等方面的共识 ,互相 理解、支持 、配合。

 2.利用家长园地 、班级群 、家校通等方式沟通 、学 习教 育 方法。

 3.定期开展活动 ,检验教 育成果,共同改进不足之处。

 l教育新干线 l

 塑 墨鳖 绪的

 园格道 拼捌 端脸馘 胜 一~一 一聃一 ~胤 蝴~ 一~一一嘲 查班查名; 先老贯出在堑 栅 戡 膪艨

 一删一一一~一一 。

 毗潲一一

推荐访问: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问卷调查 小班 自理 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