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3篇

时间:2022-09-11 17:10:03 来源:网友投稿

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3篇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 高考复习: 晚清时期(1840--1919)通史梳理 一、把握高考年份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命题角度2019晚清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3篇,供大家参考。

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3篇

篇一: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

复习:

 晚清时期( 1840- - 1919 )通史梳理

 一 、 把握高考 年份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Ⅲ 命题角度 2019 晚清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动 晚清政局的变动 晚清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动 1.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晚清政局的变动。

 2.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3.晚清时期中国的思想解放。2018 甲午战争与晚清的外交、清末新政与地方自治 晚清外交观念的变化、洋务运动 维新思潮、晚清时期上海的发展

 2017 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晚清时期的留学教育 福州船政局(洋务运动)、晚清工矿企业(洋务运动) 晚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晚清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2016 晚清社会生活的变迁、洋务运动、晚清时期的人口问题 晚清社会生活的变迁、晚清海外移民 晚清时期的救亡图存、清末新政、晚清时期开放口岸

 2015 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维新思想 洋务运动、维新思想

 二 、 通史梳理 时间 基础梳理 19 世纪 中后期 政治: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

 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商品输出;洋务企业出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西式服装、餐饮、住宅、电报传入。

 文化:①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②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

 19 世纪 末20世 纪初 政治: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反割台斗争;瓜分狂潮、维新变法;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列强“以华治华”;清末新政;同盟会;辛亥革命。

 经济:资本输出;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洋务运动破产;实业救国兴起。

 文化: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近代报刊兴起;上海首映电影(1896);电话传入(1875);科举制度废除(1905);三民主义。

 三 、 阶段特征 1、 、 政治:屈辱线索: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甲午中日战争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中国主权遭到破坏 ,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抗争探索: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先后发起了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资产阶级先后发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 中华民国成立 , 清政府统治于1912 年结束。

 。

 2、 、 经济: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 , 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 ,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 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出现 , 使中国产生了近代工业 。

 资产阶级掀起了 “ 实业救国 ” 的思潮 , 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发展。

 。

 3、 、 思想:清朝统治者从 “ 天朝上国 ” 的迷梦中逐渐惊醒, 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

 “ 中体西用 ” 、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 三民主义先后登场 ,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4、 、 社会生活: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以及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推动 , 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 , 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击 , 向近代社会迈进。

 。

 四 、 知识拓展 ( 一 )

 对列强侵华的四方面认识 1、 、 从起因看 , 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 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

 2、 、 从发动者看 , 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 , 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 , 反映了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

 3、 、 从结果看 , 除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外 , 其他均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 说明了只有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 , 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

 4、 、 关于列强侵华的影响 , 从世界范围看 , 实质上体现了西方国家以先进的生产方式征服世界 、 改造世界的过程 , 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 、 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投资场所;对中国而言 ,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

 最主要的 , 我们应看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困和落后的根源。

 。

 ( 二)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特征 1、 、 广泛性:主要阶级包括地主阶级 、 农民阶级 、 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派别 。

 其原因是外国的侵略对各个阶级的利益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 各阶级在反对外来侵略 、 维护国家利益以救亡图存方面具有一致性。

 。

 2、 、 开放性: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 人们的眼界进一步开阔, 更加深入地看到了西方的先进与中国的落后。

 。

 3、 、 层次性: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具有不同的层次 , 从甲午战前的器物到甲午战后的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

 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不仅在于时间上的差异和对西方认识上的差异, 更主要的是阶级地位的差异。

 。

 4、 、 继承性:先后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既有量变又有质的飞跃 。

 资产阶级维新派 、 革命派等继承了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思想 , 又发展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 这就是质的飞跃 , 他们不是要维护封建统治 ,而是反对封建统治 , 进而发展资本主义以救亡图存。

 。

 5、 、 阶段性:从甲午中日战争到 《 辛丑条约 》 的签订 , 以反侵略为主 , 表现为直接对外 , 原因是列强的侵华方式表现为直接的 、 公开的武装侵略 。

 《 辛丑条约 》 签订后 , 则往往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结合在一起 , 原因是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

 。

 ( 三)

 )19 世纪60 年代中国政局的变动 1、 、 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1861年 年 , 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总理衙门 , 它的设立有利于列强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 使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

 2、 、 主张同外国侵略者 “ 尽心议和 ” 的政治派别掌握了清朝的政权。

 。1861年 年 , 咸丰帝病逝后 , 慈禧太后勾结奕訢发动政变 , 控制了清政府的实权。

 。

 3、 、 中外反动势力由对抗到勾结 , 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为了维护既得利益 , 列强迫不及待地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清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 , 也迫切需要列强的帮助。

 。1862年 年 , 清政府 “ 借师助剿 ” 。

 这样 , 中外反动势力在共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的基础上勾结起来 , 出现了暂时和好的局面。

 。

 4、 、 汉族官僚势力不断扩大 。

 同光年间 , 汉族督抚数量增加 , 满族督抚数量减少 , 汉族官僚在清政府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5、 、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 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 , 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 , 他们在跟外国侵略者交涉和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 , 认识到西方技术精良 , 掀起了一场以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 以 “ 自强 ”“ 求富 ” 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

 ( 四 )

 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

 时期 特点 1840年鸦片战争前 以天朝上国自居,贵华贱夷,闭关锁国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缺乏主权观念,但增强了开眼看世界意识 19世纪60~80年代 中体西用、近代海权意识觉醒、以夷制夷维持和局 19世纪90年代至20 世纪初 逐渐丧失抗拒列强的信心,开始主动适应列强的要求进行一定程度的外交政策调整

 ( 五 )

 从不同角度审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 、 史学角度:

 ① 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渐进 、 漫长的过程 , 自然经济在中国近代仍占主导地位。

 。

 ② 经济结构变化主要指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变为自然经济 、 外资经济 、 洋务经济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

 ③ 近代企业主要指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 , 是相对于手工劳动的手工工场或作坊而言的 , 包括外资企业 、 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2、 、 史观角度:

 ① 从全球史观看 , 中国自然经济瓦解 、 经济结构变化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开始融入全球化的结果和体现。

 。

 ② 从文明史观看 , 它是西方工业资本主义文明与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交流 、 碰撞 、 渗透 、 融合的产物。

 。

 ③ 从近代化史观看 , 晚清经济结构变动是近代中国经济向市场化 、 工业化 、 城市化转型的开始。

 。

 ( 六 )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贡献 1、 、 思想上:洋务派提出 “ 中学为体 , 西学为用 ”, 表明统治阶级已经承认 “ 中学 ” 的不足 , 使中国人的价值由 “ 传统人 ” 开始向 “ 现代人 ” 转化。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 ,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从思想主张转变为实践活动 , 由军事技术领域发展到经济领域 , 并为进一步发展到政治领域奠定了基础。

 。

 2、 、 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 , 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和科技人才 , 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 , 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

 。

 3、 、 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 , 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 , 开启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历程。

 。

 4、 、 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 , 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

 5、 、 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 , 培养翻译 、 科技、 军事方面的人才 , 还派遣留学生 , 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

 ( 七 )

 官办洋务企业民营趋势 1、 、 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 这个结论是说洋务运动 “ 富国强兵 ” 的目的没有实现 , 不是说洋务企业随着战败而破产。

 。

 2、 、 官办军工企业因编练新军的需要仍有发展 。

 军工企业改革经营管理方式 , 转而生产民用产品 , 逐渐走向市场 。江南制造总局扫除官场习气 , 注重质量 , 制造的轮船被誉为长江各轮之冠。

 。

 3、 、 民用工业的发展则没有间断 。

 洋务派创办的纺织工厂几乎全部转为民办 。

 湖北纺织局因亏损停顿 , 租给广东商人承办 , 逐渐扭亏为盈。

 。1913年 年 , 张謇任农林工商总长时提出 , 凡是农林 、 工商部所属的官办企业 , 全部停办或招商顶办。

 。

 ( 八 )

 晚清政府顺应近代化的努力 1、 、 洋务运动。

 。19 世纪60 年代至90 年代 , 清政府举办了 “ 师夷长技以自强 ” 的洋务运动 ,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 培养了一批人才 ,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 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 ,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 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 , 是中国经济 、 军事、 外交 、 教育近代化的起步。

 。

 2、 、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甲午战争失败后 , 晚清政府为扩大税源 , 实行 “ 振兴实业 , 奖恤工商 ” 的新经济政策 , 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提供了较宽松的政策环境 , 客观上推动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

 3 、1898 年维新变法期间 , 清政府制定了经济改革措施:保护农工商业 , 设立农工商局 , 提倡开办实业;设立铁路 、 矿产总局 , 修筑铁路 , 开采矿产;设立全国邮政局 , 裁撤驿站等等 。

 清廷以上谕形式发布 《 振兴工艺给奖章程 》 , 这在 “ 以农为本 ”“ 重农抑商 ”“ 耻言技艺 ” 的中国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

 。

 4 、1901 年清政府实行 “ 新政 ” 。

 提倡 、 规范和奖励工商 , 设立与商部配套的机构律学馆( 负责起草策 有关经济法令和政策)、 、馆 商标馆( 负责商标事宜)、 、商报馆( 及时报道各信息)、 、 商务学堂 、 工艺局等 。这表明传统封建政府的职能有所转变 。

 之后又推出 “ 预备立宪 ” , 试图通过法律的变革和宪政的允诺最终实现 “ 皇位永固 ” 。

 “ 新政 ” 和 “ 预备立宪 ” 虽是迫于内外压力不得已而为之 , 但促进了中国经济和法制的近代化 , 具有进步意义。

 。

 ( 九 )

 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1. . 学习内容 经历了从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 , 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的过程 , 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碰撞激烈 , 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

 。

 2. . 学习过程 ① 经历了由鸦片战争前盲目排外到鸦片战争后被动接受( 林则徐 、 魏源和地主阶级洋务派) 再到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主动选择( 维新变法运动 、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的过程 , 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 、 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

 ② 各进步思想间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

 3. . 体现主题 救亡图存是主题 。

 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也是中国近代社会各阶层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过程 , 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关联 、 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 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

 。

 4. . 学习目的 为了实现中国的独立 、 民主和富强。

 。

 ( 十 )

 晚清教育改革 1. . 概况 晚清教育改革始于洋务运动 , 中经戊戌变法 , 到清末新政时期 , 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教育的统治地位最终被近代教育制度所取代。

 。

 2. . 阶段 (1)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主要内容:一是兴办新式学堂 。

 新式学堂共分三堂 类:外语学堂( 如京师同文馆)、 、堂 军事学堂( 如福州船政学堂 、 北洋水师学堂)、 、 技术学堂( 如上海机器学堂)。

 。

 二是派遣留学生 。

 这一时期派遣的留学生是去欧洲和美国 , 学习军事和科学技术。

 。

 (2) 戊戌变法时期的教育改革:戊戌变法时期 ,提出了改革科举制度 , 废除八股文 , 兴办学校 。包括设立京师大学堂 、 各地大小书院改为兼习中学和西学的学堂等变革措施 , 但由于维新变法很快归于失败 , 这些举措没能推行 , 只保留了京师大学堂 。

 尽管如此 , 也是对原有教育制度的一次大的冲击。

 。

 (3)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主要内容:一是废除科举制度。

 。1905年 年 , 清政府正式下诏 , “ 自丙午(1906) 科为始 , 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 各省岁科考试 , 亦即停止 ” , 科举制度被废除 。

 二是建立新教育制度 。:

 制定新的教育体制:1904 年1 月( 是年为旧历癸卯年), , 清政府颁布以日本学制为蓝本的 《 奏定学...

篇二: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

近代史 一、 时间范围:

 1840 年鸦片战争~1949 年新中国成立前, 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兴起到胜利的历史, 共近 110 年 二、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 主要矛盾:

 ⒈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⒉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四、 分期界标:

 1919 年“五四” 运动 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领导; 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 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前途 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无产阶级领导;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新民主主义国家为前途 五、 中国近代化的沉浮 ⒈政治民主化: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政体的变化 ⒉经济工业化: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⒊思想科学化: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⒋生活西方化: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一部分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 年~1919年, 共近 80 年) 基本线索:

 封建列强入侵, 与中国封建统治者互相勾结, 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社会(侵略史)

  中国人民反侵略、 反封建斗争, 争取民族独立(抗争史)

 社会近代化(探索史)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 世纪中后期(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

 一、 政治 (一)

 封建制度日益衰落,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鸦片战争(1840 年~1842 年)

 (1)

 背景:

 中国 西方(英国)

 清政府面临严重社会问题 蓬勃发展的势头 政治:

 落后的封建制度 立 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呈现出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确

 经济:

 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 ( 保守、 落后、 自 给自足)

 ① 根本原因:

 英 国为了 打开中国市场, 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②直接原因:

 中国的禁烟运动(1839 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2)

 过程:

 (3)

 结果:

 英胜中败, 签订《南京条约》(1842年)

 ①内容:

 割地、 赔款、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 危害 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赔款 2100 万银元 加重人民负担 开放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广厦福宁上, 东南沿海地区)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 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 (备注: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 (开放、 先进、 无法满足:市场、 原料)

 打开了 中国沿海门户, 有利于英国商品倾销和掠夺中国原料

 出口货物的关税要与英方商定 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即以商品输出为主, 掠夺中国原料)

 ②影响 政治上: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进入了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经济上:

 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思想上:

 “向西方学习” 新思潮的兴起;

 结论: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③失败根本原因:

 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年~1860 年)

 ⑴原因:

 根本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

 列强提出修约要求, 遭到清政府拒绝 ⑵重大事件:

 1860 年英、 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北方 150 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从 19世纪 60 年代到 80 年代)

 ⑶影响:

 ①政治上:

 中国丧失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共同镇压人民的反抗; 半殖民地化

 程度进一步加深。

 ②经济上:

 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 并伸向内地, 加紧了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实践上:

 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一部分官绅开始主张学习西方“长技”, 自强求富, 兴起了 洋务运动。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继续:

 主要因为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扩大:

 侵略国家、 侵略时间、 开放通商口岸、 侵略区域、 危害。

 (二)

 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不断增强(太平天国运动)。

 1、 原因:

 ⑴外来入侵加剧了 阶级矛盾

 ⑵指导思想:

 拜上帝教(把基督教教义、 儒家大同思想和平均主义思想相结合)。

 2、 经过:

 兴起(1851 年金田起义)

 →初步建政权(1851 年永安建制)

 →正式建立同清政府对峙的政权(1853年定都天京)

 →高潮(经过北伐、 西征、 天京突围,1856 年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转折(1856 年天京事变, 由盛转衰)

 →失败(1864 年天京落陷, 太

 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3、 革命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1853 年)

 和《资政新篇》(1859 年)

 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背景 盛时期 1853 年初, 太平天国刚定都天京后为 巩固 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 ⑴土地分配 原则: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方法:以户为单位, 不论男女, 按人口 平均分配。

 ⑵产品分配 原则:

 “天下人人不受私, 物物归上主”;方法:

 每户 留 足口太平天国 正处于强经过天京事变, 太平天国处于衰落时期 颁布 1859 年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 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 内容 (必修Ⅰ 课本 P45)

 ⑴政治; ⑵经济; ⑶文化

 粮, 其余归国库。

 ⑴革命性:

 反映了 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⑵空想性:

 平分土地无法实施, 绝对平分产品 更违背小 生产者的阶级本性, 无法实现;

 ⑶落后性:

 它规定消灭一切私有制, 平均一切社会财富, 这与当 时中 国 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向 相违背。

 没有实行 ⑴客观上:

 没有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

 评价 ⑴先进性:

 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集中反映了 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⑵局限性:

 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而且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所以根本没有实行。

  结果 ⑴客观上:

 当时处于战争环境;

 ⑵主观上:

 它不是农民革

 ⑵主观上:

 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 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 无法实施;

 ⑶根本上:

 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点:

 都是太平天国的社会经济方面的重要文件, 代表了 太平天国的政治思想。

 不同点:

 ⑴背景不同:

 强盛时期、 衰落时期;

 ⑵核心内容:

 《天朝田亩制度》 提出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 消灭私有制; 《资政新篇》 主张向西方学习, 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承认私有制);

 ⑶群众基础不同:

 前者满足了 农民的利益和要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后者没有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 因而没有引起农民的强烈反响;

 ⑷作用不同:

 前者直接推动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 后者没有付诸实行;

 ⑸反映了 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

 前者是农民阶级反命实践的产物, 没有反映农民当 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⑶根本上:

 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后者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4、 评价 ⑴性质:

 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

 ⑵意义:

 打击了 腐朽的清王朝和外国侵略势力; 同中国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 在思想上、 组织上都高出一筹, 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提出《天朝田亩制度》)。

 ⑶失败原因:

 主观上:

 ①战略上的失误;

 ②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A. 阶级局限性:

 a. 经济上:

 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b. 政治上:

 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c. 思想上:

 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d. 组织上:

 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B. 时代局限性:

 a.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的力量过于强大, 这是以往农民战争从未遇到的新情况;

 b. 由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较晚和发展的不充分, 当时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未成熟到领导农民革命的程度, 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必然要失败。

 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新” 特点:

 ⑴肩负反封建反侵略的使命;

 ⑵提出了 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⑶遭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二、 经济(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1、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中国开始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⑴原因:

 根本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农业中国的冲击。

 ⑵自然经济解体经过和主要表现:

 ①解体过程:

 A. 鸦片战争前夕, 自然经济已有某种程度的分解,但农村中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并没有多大变化。

 B. 鸦片战争后, 中国的自然经济解体加速。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从 19 世纪 60 年代起, 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D. 甲午战争以后, 进一步破坏了 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解体主要表现:

 A.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并大量出口, 城乡 商品经济发展。

 C. 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⑶影响:

 ①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痛苦;

 ②社会结构的变动:

 大量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成为城市无产者;

 ③促进了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提供市场、 劳动力);

 ④促进中国经济商品化程度增强, 但是中国经济也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⑤从根本上冲击着封建制度。

  ⒉洋务运动开启了 中国早期现代化(19 世纪 60~90 年代)

 ⑴背景:

 面临内忧外患, 出现洋务派和顽固派。

 根本目的: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⑵概况:

 口号:

 “师夷长技以自强”

 代表人物

 中央:

 奕訢; 地方:

 曾国藩、 李鸿章、左宗棠、 张之洞…… 历程:

 前期兴办军事工业以“自强” 为旗号; 后期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 为旗号。

 ⑶评价 ①性质: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②积极作用: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 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客观上刺激了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③失败标志: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

 失败根本原因:

 只引进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⒊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⑴原因(条件):

 鸦片战争后, 外来资本主义入侵使中国自然经济瓦解,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 劳动力和商品市场; 洋务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刺激 ⑵概况:

 ①分布地区:

 首先在上海、 广东、 天津等沿海地区出现。

 ②产生途径:

 一是官僚、 地主、 商人、 买办、 华侨等, 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 二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 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③代表企业:

 1866 年, 方举赞、 孙英德在上海虹

 口创办发昌机器厂; 1873 年, 广东南海商人陈启源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⑶民族工业特点:

 ①资金少、 规模小、 技术力量薄弱→“先天不足”

 ②集中在沿海地区, 主要发展轻工业→ “后天畸形” ⑷影响:

 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①从经济上看,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 促进经济近代化。

 ②从政治上看, 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阶级基础, 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 阶级条件;

 ③从思想上看, 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 社会条件。

 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④从发展趋势上看,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实力弱, 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 难以独立发展。

 这导致了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和完成近代化.

 三、 思想 (一)开始向西方学习

 新思想的萌发 1、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林则徐:

 近代中国第一个

 睁眼看世界的人)

 ⑴在广州禁烟时, 收集西方信息, 打探西方情报,编译西方书报;

 ⑵主持编写《四洲志》《华事夷言》, 为当时抗英斗争提供了 参考。

 2、 魏源:

 《海国图志》

 ⑴性质:

 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

 ⑵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以抵御外侮, 使国家富强。

 3、 影响:

 林则徐、 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 他们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 对知识界解放思想、 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二)

 民主思想逐步产生:

 早期维新思想 1、 背景:

 19 世纪 60 年代,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 派别:

 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3、 主张:

 最初持“中体西用” 的思想, 后同洋务派分道扬镳, 主张改良政治, 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发展民族工商业。

 4、 作用:

 对引导知识分子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了 启蒙作用。

 5、 局限:

 未形成完整理论, 未付诸实践。

 四、 外交:

 闭关锁国的局面逐渐被打破, 中国被迫日益对外开放。

 第二阶段: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从甲午战争到武昌起义前)

 一、 政治:

 (一)

 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了 帝国主义阶段, 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开始强烈要求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1894 年~1895年)

 1、 原因:

 根本原因:

 明治维新后, 日本为了 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制定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

 2、 重大事件:

 ⑴黄海海战(1894 年), 爱国将领邓世昌英勇牺牲:

 ⑵旅顺大屠杀(1894 年)

 ⑶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3、 失败原因: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李鸿章的“避战保船” 政策。

 4、《马关条约》(1895 年)

 内

 容 危

 害 割辽东半岛、 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澎湖列岛给日本 进一步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 助长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引发瓜分中国的狂潮 赔偿日本军费 2 亿两白银 巨额赔款加重了 中国人民的负担; 清政府被迫大

 借外债, 便于列强控制中国...

篇三: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

“自然经济”

 《 考试报· 高一历史》

 05 年 8 月 5日总 1037 期 CN46—0008 800 字

 透析“自然经济”

 【概念】

 不是为了交换, 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如氏族、 封建庄园)

 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即自给自足的经济。

 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底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

 在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

 【特点】

 ①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和消费单位, 物质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结合在个体家庭中。

 ②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直接生产目的是满足自身消费, 自给自足。

 ③具有分散性、 封闭性、 保守性, 技术上墨守陈规, 劳动效率低, 既脆弱又顽强, 极易再生, 是与商品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态。

 【自然经济的解体过程】

 ①开始解体:

 鸦片战争后, 外国商品大量涌入, 东南沿海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 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②进一步解体: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列强获得更多特权, 商品输出规模扩大。

 自然经济解体已经由沿海扩大到内地, 中国日益沦为西方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进一步冲击了自然经济。

 ③加剧解体: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西方国家资本输出的加剧,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④走向消亡: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新中国成立后, 进行土地改革运动, 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1953~1956 年的三大改造,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化,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封建自然经济经济走向消亡。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区别】

 ①生产目的:

 自然经济的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己消费; 商品经济是一种直接为交换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

 ②生产方式:

 自然经济以家庭为单位; 商品经济是社会化生产, 分工细。

 ③突出特征:

 自然经济能自给自足, 一般不需要对外交换, 具有分散性、 封闭性、 保守性, 缺少活力; 商品经济面对市场, 具有集中性、 外向性、 开放性, 充满活力。

 ④政治适应性:

 自然经济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相适应; 商品经济要求自由交换、 自由生产, 首先要求人身的自由。

 高中历史教材四合一汇编

 新课改实施以来, 打破了人教版教材“一统天下” 的局面。

 就历史学科而言, 全国共推出四套新课标历史教材, 分别是人教版、 人民版、 岳麓版和北师大版(原为大象版)

 。

 四种版本的教材虽然“以课标为中心” 进行编写, 但由于编写人员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 史学修养不同、 甚至历史观点不同等原因, 导致四种版本教材的素材取舍、 内容详略、 语言表述甚至史学观点等方面有较大出入。

 这固然打破了教师“以本为本” 、 “唯教材马首是瞻”的局面, 但也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的考验。

 新形势下的高考不可能“以某一版本的教材为主”, 高考考的是“历史” 而不是“历史书”, 已成为命题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的共识。

 历史史料浩如烟海, 高考命题常命常新, 高考试卷尤其是历史科目, 不可能出现陈题旧题。

 所以, 题海战术未必省力, 盲目做题未必高效。

 虽然新高考以“能力立意” 为主, 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 能力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任何考试策略、 技巧只有在掌握基本知识、 概念、 方法的基础上才能起作用。

 无论高考试题如何变化, 基本知识才是永恒的“王牌”。

 准确、 完整、 系统、 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历史基础知识, 是提高能力的前提条件。

 尽管当前的高考命题出现了“去教材化” 的倾向, 离“课本” 的距离越来越远, 但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 高中阶段的教学也并非漫无目的,高中师生的教与学仍要“以课标为中心”。

 所以, 教师和学生有必要对通行的各版本教材有所了解。

 展现在您面前的这本书, 是我们围绕《课程标准》 中的每一个具体问题, 逐个参阅四种版本教科书, 并结合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 对相关知识进行重新组合而成的。

 具体来说,就是找出四种教材“交集” 与“并集” , 力争对《课程标准》 的核心内容“挖深、 挖透” ,形成多维架构, 使课标涉及到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达到相应的广度和深度。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一边进行教学实践探索, 一边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正, 力争使本资料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难以理解的, 我们做了较多的解释说明; 易于理解的, 我们尽量使其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力争使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当您拿到这本资料的时候, 其实您是拥有了四种版本的教材,因为本书做了“四合一” ——看似一本书, 实际上是四本书的效果。

 为减少大家的阅读障碍,我们尽量对行文进行了加工润色, 对多个版本共同的表述行文中没有做标记, 个别有特色的表述分别注明了版本, 使各种表述其浑然一体。

 本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 的顺序, 逐次对每一条“课标要求” 进行阐述。

 对于使用人民版和北师大版教材的同学来说, 你们手中的教材章节与本资料的章节编排顺序基本一致。

 由于人教版教材采用中外史混编的模式, 所以与本书章节顺序稍有出入。

 由于岳麓版教材对《课程标准》 进行了“颠覆式改造” , 致使与本资料的章节顺序出入较大。

 但是, 无论考生使用的是哪一种教材, 《课程标准》 规定的知识范围是不变的。

 为使广大师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地获取有效知识, 我们遵循“取乎其上, 得乎其中” 的理念, 把各种版本的教材及相关教辅整编在一起, 所以本书所阐释的知识足以覆盖任何一种版本的教材。

 新课程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将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但也给各位师生开拓了新的学习空间。

 相信本书对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备课能力、 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及学生的学习能力、 应试能力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本书是专门针对有志于参加高考的考生而编写的。

 不过,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无论是“客观存在的历史” 还是“对客观历史的主观描述” , 不是也不应该是本书这个样子。

 学习历史的途径和方式有多种, 本书只是提供了其中的一种模式, 千万不要因本书而束缚你的想象力。

 虽然本书最大程度地汇总了四种版本的教材, 但本书不能替代教材, 不能涵盖高考涉及的所有知识。

 除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之外, 你尚需阅读能力、 读图能力、 感悟能力、 文字功底、 应试技巧等能力。

 而这些能力的获得, 显然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个人良好的潜质。

 网络链接 http://tieba. baidu. com/p/1387964661

推荐访问: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 自然经济 解体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