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规章制度 >

应急接种制度7篇

时间:2022-08-24 19:10:06 来源:网友投稿

应急接种制度7篇应急接种制度 第十一章 应急预防接种 应急预防接种 应急预防接种(Contingency Vaccination,CV)是现场流行病学中一项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应急接种制度7篇,供大家参考。

应急接种制度7篇

篇一:应急接种制度

十一章

  应急预防接种

  应急预防接种

 应急预防接种(Contingency

 Vaccination,CV)是现场流行病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应急干预措施,对于遏制传染病的传播蔓延具有特殊意义。应急预防接种与常规预防接种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运用预防接种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对某一地区特定人群进行应急预防接种干预,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因此,本章在讨论应急预防接种时,常常涉及到常规预防接种内容。常规预防接种与应急预防接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注重计划性,后者更强调应急性。

  第一节 第一节 第一节 第一节

  概 述 一、

 概 念

 概 述 一、

 概 念 预防接种(Vaccination)是根据疾病控制工作目标和预防接种规划,通过接种人工制备的生物制品,将抗原或抗体注射于人体,使人体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水平,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的预防措施。人类实施免疫预防已经成功地消灭了天花;基本消灭了脊髓灰质炎;有效地控制了麻疹、白喉、百日咳等传染病。

 预防接种的实施分为两类,一类是计划免疫(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PI ,包括扩大免疫规划 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 EPI),一类是应急预防接种。计划免疫常规预防接种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科学地使用生物制品,对儿童按照一定免疫程序实施的预防接种,以预防相应的儿童传染病,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常规预防接种强调科学性

 和计划性。我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开始实施计划免疫,目前被列入儿童计划免疫的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麻疹疫苗等,分别预防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等。1992 年初我国又决定将乙型肝炎疫苗列入计划免疫管理。部分省市还将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等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1978 年由 WHO 提出实施 EPI,要求在 1990 年前对全世界 1 岁内婴儿进行卡介苗、百白破三联、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麻疹疫苗等 4 种疫苗的接种,以达到预防结核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和麻疹 6 种疾病的目的,即“四苗防六病”。我国实际上已提前按此要求进行了扩大计划免疫。近些年来,预防接种在疫苗种类,接种对象两方面均有扩大。凡是通过实施预防接种能够控制或消灭的儿童急性传染病,并降低其他类型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疫苗,都将被列入免疫计划或称免疫规划。

 应急预防接种是在传染病爆发或预测可能有传染病流行或大量的外来人口进入或外来传染源进入的区域时,对一定的人群采取的一种紧急预防接种措施,以在短期内提高易感人群对某病的免疫水平,达到预防、控制或终止某病传播蔓延的目的。应急预防接种强调快速,接种对象范围较宽,常常是整个人群或在一特定人群中针对预防某种疾病进行单一疫苗一次性接种。如某地曾为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区, 1998 年洪涝期间,为了预防钩端螺旋体病的爆发,对这一地区人群接种钩端螺旋体疫苗。

 明确应急预防接种的概念之后,还要注意定期接种、突击接种、暴露后接种等名词概念的区别,它们是以接种时间划分的预防接种组织形式。

 1、定期接种

 定期接种是指按一定的周期对固定服务区域内的应接种人群按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常规的预防接种。这种接种形式适用于基层卫生保健组织健全的地区,是国家实施免疫规划在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中最主要的接种形式。

 2、突击接种

  突击接种是指选择适当时间,在短期内组织一定的人力、物力,对应接种人群实施接种,以完成接种任务。这种接种形式适用于基层卫生保健组织不健全,不能提供常规免疫服务的地区。若在非常时期如灾荒、战争等,对受到某种疾病流行威胁的人群,在短期内实施的突击接种,则如属于应急预防接种。

 3、暴露后接种

  暴露后接种是指已知或疑似暴露于某种传染源后的预防接种,也属于应急预防接种。最常用的有狂犬病疫苗接种,一旦被患狂犬病的动物或疑似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一般要求在暴露后 24 小时内进行第一次接种。若咬伤在上肢、头部或伤势较重,宜同时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或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也属于暴露后接种。

 二、 种

 类 (一)免疫的种类 二、 种

 类 (一)免疫的种类 应急预防接种与常规预防接种一样,按机体获得方式分人工自动免疫与被动免疫以及被动自动免疫。人工自动免疫是用人工方法将免疫原性物质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使机体自行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以预防传染病。疫苗一般分为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组分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灭活疫苗一般选用抗原性好的细菌、病毒或立克次体经培养处理后杀死而制成,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狂犬病疫苗等。这类疫苗已失去致病力而保持抗原性,接种后不能生长繁殖,依靠其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而获得免疫。灭活疫苗

 的缺点是免疫效果较差,免疫持续时间短,需要多次注入才能使人体获得较高而持久的免疫力。减毒活疫苗一般选用无毒或毒力减弱而抗原性很高的细菌、病毒或立克次体培养繁殖后活体制成。如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这类疫苗进入机体后有一定程度的生长繁殖能力,可长期刺激机体,具有接种剂量小,接种次数少,免疫效果好,免疫持续时间长等优点。类毒素也属于自动免疫制品,它是将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用适量的甲醛脱毒后,成为无毒而仍保留抗原性的生物制品。如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肉毒类毒素等。

 人工被动免疫是用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接种人体,使人体立即获得保护性免疫的一种方法。常用的制剂有免疫血清和一些血液制品。免疫血清是将抗原物质免疫人、马或其它动物取其血清制成,是抗毒素、抗菌、抗病毒血清的总称。如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抗狂犬病血清等免疫血清。免疫血清含有大量的抗体,注入机体后使机体获得被动免疫。血液制品是利用健康人的血液或健康产妇胎盘血液经分离提取或其他技术制成的单项血液制品,如乙肝免疫球蛋白。用于被动免疫的制剂的优点是注射后能立即起作用,但免疫持续时间短,一般为 1-4 周,因此不宜用于大面积预防接种。如被狂犬咬伤后,在伤口周围立即注入抗狂犬病血清能够中和伤口处的狂犬病毒;麻疹易感儿童若能在接触麻疹患者后及时注射丙种球蛋白,能起到预防发病或减轻症状的作用。

  被动自动免疫是将被动免疫与自动免疫相结合的一种免疫方法。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产下新生儿后,为了防止母亲的乙肝病毒垂直传播感染婴儿,24 小时内用乙肝特异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以获得暂时的保护,并在 1 周后进行全程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以产生较持久的自动免疫。被动免疫虽然是暂时的,但可在暂时免疫的保

 护下,使机体产生较持久的自动免疫。

  (二)免疫制品的种类 预防性生物制品是指以天然的或人工改造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体的组织、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与控制的生物制品。目前,我国人用预防性生物制品主要包括细菌类疫苗(含类毒素)、病毒类疫苗、抗毒素、免疫血清及其他活性制剂(包括毒素、抗原、单克隆抗体、重组 DNA 产品、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调节剂等)。

  按生物制品的制法及物理性状又可分为一般制品和精制品、液体和冻干制品、吸附和不吸附制品、单价和多联多价制品、全细胞和无细胞疫苗(Acellular Vaccine)以及基因工程疫苗等。精制品是将原制品用理化方法除去无效成分浓缩提纯而成。如精制狂犬疫苗及各种精制抗毒素和类毒素,其优点是纯度高、用量小、副反应少。冻干制品是将液体制品在低温下迅速冻结,然后干燥而制成。使用前用稀释液稀释,其优点不怕冻结、较耐热、便于保存、效力稳定、有效期长、运输方便等。许多不稳定的疫苗及血清都有冻干制品,一些进口疫苗也采用冻干制品。吸附制剂是在制品中加入磷酸铝或氢氧化铝吸附剂而制成。加入吸附制剂的制品注入人体后吸收慢、刺激时间长,免疫效果好,并可减少注入次数和剂量,如破伤风类毒素和白喉类毒素均采用精制吸附制品。多联多价制品是将几种抗原按适当比例混合制成。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制剂,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麻疹、风疹、腮腺炎混合疫苗,甲型肝炎、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等。其优点是接种一次可预防多种疾病,节省人力物力,减少被接种者痛苦,若比例适当还可产生协同作用,效果比单价疫苗单独接种好。无细胞制品是去除全菌体中能引起副反应的有害成分的制品。如无细胞百白

 破疫苗,就是去除百日咳全菌体中百日咳内毒素,保留百日咳丝状血凝素(FHA)和百日咳毒素(PT)的无细胞百日咳菌苗,并与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成吸附精制百白破混合制剂。这类疫苗副作用小。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成的疫苗称基因工程疫苗,如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产的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它是将编码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基因插入适当载体,重组到 CHO 细胞内表达出HBsAg,经纯化和添加佐剂制备出乙肝基因工程疫苗。

 按疫苗管理层次又可将疫苗分 4 类。第一类为卫生部统一规定的儿童计划免疫用疫苗,包括冻干皮内注射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吸附百白破混合制剂及白喉、破伤风二联类毒素、冻干麻疹活疫苗等。第二类为卫生部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疫苗,如乙型肝炎活疫苗。第三类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纳入或拟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疫苗,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A 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糖疫苗、风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等。第四类为逐步扩大使用的疫苗,如水痘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甲肝疫苗、出血热疫苗、伤寒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等。第一、二类疫苗免疫程序由卫生部制定并颁布实施;第三、四类疫苗免疫程序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在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监督下使用,并报卫生部备案。

 (三)常用应急预防接种的免疫制品 预防接种用生物制品有数十种之多,但并非都适用于应急预防接种,一般在以下几种情况才采用应急预防接种:

 1、

  甲类传染病流行时,如鼠疫等。

 2、

  疫苗的毒性反应小,遇到已经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注射疫苗后不会加重病情。如白喉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流脑多糖疫苗。

 3、疫苗注射后产生抗体快、所需时间短于该病的潜伏期者。如麻疹的潜伏期一般 7-14 天,最长 21 天,接种疫苗 6-12 天即可产生免疫力。脊髓灰质炎疫苗口服后免疫力的产生虽然没有麻疹疫苗快,但能在肠道迅速复制,不仅能产生局部分泌性抗体(IgA)和体液抗体(IgM、IgG),还向肠腔和外环境排出大

  表 11-1

  常用应急预防接种生物制品一览表

  疫 苗 名 称

  接 种 对 象 接种时间 甲型肝炎疫苗

  流行地区居民及威胁性职业人群 流行期 脊 髓 灰 质 炎 疫 苗

  7 岁 以 上 儿 童 流行期 伤寒疫苗

  流行地区居民及威胁性职业人群 流行期 痢疾疫苗

  流行地区居民及威胁性职业人群 流行期 霍乱疫苗

  流行地区居民及威胁性职业人群 流行期 流 行 性 感 冒 疫 苗

  1 岁 以 上 健 康 人 群 流行期前 流 行 性 脑 脊 髓 膜 炎 疫 苗 6 个 月 至 15 岁 儿 童 流行期前

  麻 疹 疫 苗

  8 个 月 至 12 岁 儿 童

 流行期 流 行 性 腮 腺 炎 疫 苗

  易 感 人 群 流行期 水 痘 疫 苗

  1 岁以 上 的 密 切 接 触 者 流行期 白 、 破 二 联 疫 苗

  5 至 14 岁 儿 童 流行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

 疫 区 易 感 人 群 流行期 钩 端 螺 旋 体 疫 苗

 疫 区 接 触 疫 水 人 群 流行期

  鼠疫疫苗

  疫区人群及进入疫区人员

  流行期 狂 犬 疫 苗

  暴 露 者 暴露后 破伤风抗毒素

  暴露者(有开放性伤口者)

 暴露后

  量病毒,形成疫苗病毒优势,从而排斥干扰野病毒,而获得流行病学效果,目前,应急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已作为控制脊髓灰质炎爆发、流行的主要措施。此外炭疽、甲型肝炎疫苗等的应急接种也能达到预期效果。

 4、 4、特殊紧急疫情,必须限期扑灭。

 常用于应急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见表 11-1。

 第二节

 应急预防接种的组织实施

 应急预防接种强调高接种率、安全、有效。因此,应急预防接种组织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应急预防接种的组织实施包括接种疫苗种类、接种人群、接种时间、接种地点、接种途径与方法、接种操作规程与要求、接种组织、生物制品管理以及接种资料管理等诸多方面。

 一、接种疫苗的原则

 应急预防接种是预防急性传染病的一项紧急干预措施,因此,在采取这项措施前首先必须考虑是否有必要采取应急预防接种,接种什么疫苗。可以根据所要预防传染病的危害后果、传染能力、潜伏期、波及范围等因素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应急预防接种,必要时可以请专家论证。确定有必要采取应急预防接种后,还要根据各种疫苗的性质、产生抗体时间等选择疫苗或其它生物制品。凡在一个地区组织大范围应急预防接种,必须经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

 二、 接种对象

 应急预防接种人群应该明确,主要依据疫区的大小及所要预防传染病的易感人群确定,其目的是保护该地区易感人群免受某种传染病的威胁。应急预防接种的范围要根据所要预防传染病可能波及的范围大小而定,可以是一个村、一个...

篇二:应急接种制度

疫苗接种点工作制度及感控措施

 新冠 疫苗接种点工作制度 ■使用每日检查表进行监控以确保遵守感染防控措施和其他安全措施。

 ■在轮班开始时对所有员工进行新冠的体征和症状的筛查。

 ■检查所有待接种人员的体征和症状。

 ■实行预防接种预约制,以避免过度拥挤、保持一米间距。

 ■将参加疫苗接种的 陪同人数限制在一人之内,并且只对需要援助的人开放。

 ■确保上述基础设施始终到位,以支持感染防控措施的实施。

 ■组织定期安全会议(多学科)来增强团队合作(包括每日签到、讨论防控措施实施情况、讨论下一步行动和提高对安全问题的意识)。

 接种过程中要重点落实的感染防控措施 1 1 、手卫生 ■所有员工在开始交接班时和离开时都要用肥皂和水洗手。

 ■应鼓励接种疫苗的人群在到达时和离开时进行手卫生。

 ■在入口和出口区域以及每个接种站都应设有实用的手卫生设施。

 ■在穿、脱 PPE(例如口罩)之前、在准备疫苗之前以及在每次接种疫苗之间,接种人员应始终保持手卫生,最好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不要求戴手套,而且即使使用了,也不能取代每次接种疫苗和其他适应症之间的手卫生要求。

 ■强烈建议不要在戴着手套的手上涂抹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如果使用了手套,应将其取下,进行手卫生操作,并在接种者之间戴上一双新手套。

 根据最低要求,接种人员按此顺序洗手的指征是:第 1 时刻(与患者接触前)和第 2 时刻(无菌操作前)。可以通过在两次疫苗接种之间进行一次手卫生来实现。

 2 2 、注射安全 ■ 采购和使用经过资格审核的安全工程注射装置(最好有防针刺伤的保护功能)。如果没有,则应使用无菌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

 ■ 准备注射材料前进行手卫生。

 ■ 用棉签或棉球用 70%酒精(异丙醇或乙醇)擦拭进入隔膜,防止污染,然后穿刺瓶子。

 ■ 每次使用时用无菌针刺穿隔膜。

 ■ 如果使用多剂量小瓶,确保持续实施避免污染的措施。

 • 每次多剂量小瓶的隔膜被刺穿时,应使用无菌针头。

 • 不要把针留在瓶塞里。

 • 标记多剂量小瓶的日期,开启时间、失效日期。

 • 如果无菌性受到质疑或受到损害,或者没有正确地贴上开启日期的标签,应立即丢弃。

 ■ 遵循制造商在疫苗产品信息中提供的任何额外的注射安全操作票规程和具体说明,以保存、使用疫苗。

 ■ 对于注射部位的皮肤准备,用水清洁明显脏的皮肤,如果国家或地方政策建议,用 60-70%的酒精溶液消毒。在注射疫苗之前,确保酒精在皮肤上干燥。

 3 3 、环境清洁消毒及废物管理 ■在一个干净的、指定区域准备每一次注射。

 ■对接种疫苗的地区和地点进行定期的环境清洁和消毒,每天至少两次,特别注意高接触表面。

 ■将使用过的注射器作为一个单元立即丢弃到锐器容器中。

 ■在使用时将使用过的注射器和针头收集在一个防穿刺、防漏的封闭容器中,一旦满四分之三满密封。

 ■密封所有的利器容器,并储存在安全区域,为运输和最终处置做好准备。

 ■密封锐器容器后,尽快处置。不得打开、清空、重复使用或出售。

 ■以高效、安全和环保的方式处理锐器废物。

篇三:应急接种制度

接种应急预案 为预防或尽可能减少接种后异常反响的发生,及时调查、处置和上报可能出现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响,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现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标准?、?静宁县贾河乡卫生院突发公共卫惹事件应急预案?等,制订本预案。

 一、工作原那么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强化监测、科学防控;加强宣传、综合治理;快速反响、有效处置〞的原那么。

 二、预防接种异常反响的定义

  (一)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响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疑心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响分为:一般反响、异常反响、疫苗质量事故、施行过失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响、不明原因等。

 (二)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响是指同一时间、同一接种地点和/或同一种疫苗、同一批号疫苗发生的 2 例以上一样或类似的疑似异常反响事件。

  (三)预防接种异常反响是指使用合格的疫苗在施行标准接种过程中或者施行标准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响 (四)以下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响

 1、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响;

 2、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3、因接种单位违背预防接种工作标准、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那么、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4、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埋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5、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安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的;

 6、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响。

  三、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响事件的分级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惹事件应急预案?和?静宁县突发公共卫惹事件应急预案?中的事件分级,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响事件分为:

  1、一般事件: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可能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医学事件,非群体性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响事件,无人员死亡,未引起公众高度关注。

  2、较大突发公共卫惹事件:指群体性反响,两个以上一样或类似疑似异常反响病例在时间、地区和/或接种的疫苗方面相关,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群体性心因性反响等。

  3、重大突发公共卫惹事件:指疑心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事件。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在镇预防接种异常反响应急处置指导小组的指导下,成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响诊断小组和医疗救治小组。

 1、乡卫生院预防接种异常反响诊断小组。

 组 长:李耀东

 成 员:伏连红、窦鋆、郭银弟、李芳玲

  诊断小组负责我乡预防接种异常反响的技术指导、调查、诊断和处置工作。诊断小组成员应服从安排,随时待命。

 2、预防接种异常反响医疗救治小组。

 组 长:李耀东

 成 员:伏连红、窦鋆、郭银弟、李芳玲

  医疗救治小组负责预防接种异常反响的医疗救治、处置和及时上报工作。各卫生室负责对发生的可疑异常反响病例进展及时诊断、治疗和处置。

 3、预防接种异常反响实行“属地管置、就近处置〞的原那么。卫生院要在第一时间全力救治辖区发生的疑似异常反响病例。疑似异常反响的诊治按?预防接种异常反响鉴定方法?、?预防接种工作标准?的要求执行。预防接种异常反响大都为过敏反响,一般进展抗过敏治疗即可。如出现休克,肾上腺素为首选急救药。治疗如很快好转、恢复,无需入院。如病情较重,技术力量缺乏,可向上级申请技术援助或立即送上级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五、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响的报告 (一)报告范围 报告的范围为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

 所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响病例。包括一般反响、异常反响、疫苗质量事故、施行过失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响、不明原因等。应特别关注以下病例:

  1、注射部位出现脓肿〔细菌性或无菌性〕;

  2、被卫生人员或公众认为与免疫接种有关的需要住院的病例;

 3、被卫生人员及公众认为的与免疫有关的死亡病例;

 4、群体性心因性反响;

  5、被卫生人员或公众认为与免疫接种有关的其它严重或不寻常的医学事件。

 (二)报告内容 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儿童监护人姓名、现住址、接种疫苗名称、剂次、接种时间、发生反响日期和人数、主要临床经过、就诊单位、临床诊断、诊断单位、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日期等。

  (三)责任报告人:卫生院临床医师和卫生室村医。

 (四)报告的时限及方式

  1、一般事件的报告

  (1)发生疑似异常反响后,卫生院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要立即通过

  报告贾河乡乡人民政府,同时向县卫计局、县食品药品监视管理局报告。

  (2)所有发现的接种疑似异常反响病例〔包括一般反响〕均应做好登记工作,并对资料进展汇总、分析上报。

 (3)接种单位因异常反响或事故与接种对象或监护人发生纠纷时,立即报告乡人民政府,同时应向县卫计局报告。

  2、较大突发公共卫惹事件的报告。

 除比照一般事件进展报告外,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在事发第一时间及时向卫生院报告;卫生院接报告后,及时审核信息,当确认信息真实无误后,立即向卫计局报告,按照突发公共卫惹事件的相应规定〔较大突发公共卫惹事件Ⅲ级〕进展网络直报,并分别完成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3、重大突发公共卫惹事件的报告。除比照一般事件进展报告外,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在事发第一时间及时向卫生院报告;卫生院接报告后,及时审核信息,当确认信息真实无误后,立即向卫计局报告,按照突发公共卫惹事件的相应规定〔重大突发公共卫惹事件Ⅱ级〕进展网络直报,分别完成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六、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响的调查处置

  (一)一般事件的处置 卫生院在接到异常反响发生的报告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进展调查处置。根据报告内容,核实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响的根本信息、发生时间和人数、临床表现、初步诊断、疫苗接种等情况,完善相关资料,做好深化调查的准备工作。

 1、断定为一般反响的,做好登记工作并亲密观察;给予对症治疗、处置;

 2、初步判断为个体发生异常反响的,立即通知镇预防接种异常

 反响诊断小组进展调查诊断,联络救治小组及时进展诊治,假如需要技术援助,立即向上级提出恳求,并协助上级调查处置;同时保存所有可能与异常反响发生相关的物证〔疫苗、注射器等〕。

  (二)较大突发公共卫惹事件〔Ⅲ级〕的处置 发生较大突发公共卫惹事件时,封存接种点本批次疫苗,暂停该接种点免疫活动,同时加强其他接种点异常反响监测,按照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响事件的病症特点和诊断标准,开展病人挑选,并立即向上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响诊断小组报告。首先应根据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响事件的概念和分级标准断定是否为一起群体性接种反响。如已确定是一起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响事件,及时判明事件的性质、发生原因,需要采取的改良措施,保持公众对接种疫苗的信心。假如需要技术援助,立即向上级提出恳求。

  1、群体性心因性反响:发生群体性心因性反响时,应立即暂停接种,在尽快消除疑虑,隔离管理的前提下,迅速开展以下工作:

  (1)理解掌握病情,及时选派当地有影响的临床、流行病学专家进展现场调查,掌握发病情况和可能的诱因,及时处置首发病例。

 (2)妥善处置和治疗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合理解释;可采用心理疗法,用语言暗示并配适宜当理疗或按摩,催眠疗法、解释性心置疗法,引导患者及其家长正确认识和对待致病的精神因素,帮助其认识疾病性质。

  (3)假设诊断明确后,应防止重复检查和不良暗示,并对症治

 疗。

 (4)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对事发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指导、儿童家长、学校老师,特别是在群体中起“核心〞作用的人物,进展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相关单位要向儿童家长耐心解释本病发生的原因,答复问题应明确肯定,解除可能有任何后遗症的顾虑。

  (5)尽快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减少紧张气氛,缩短“非常状态〞的时间,尽快使学习、生活转入正常化,有利于病例病症消失后回到一个平安的环境,不致再发。

  (6)防止人为渲染,在调查和控制事件的过程中,要防止宣传媒体和人员的盲目参与,扩大事态,参加现场调查的人员应保持镇定和良好的秩序,以防人为的渲染、扩大,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2、接种事故:因造成接种事故原因多样,有用错疫苗、剂量过大或重复注射、接种途径错误、接种部位错误、继发感染、接种技术不标准、接种对象选择不当等。因此,在发现接种事故时,应及时报告、停顿接种、及时调查、查明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积极救治患者。

  3、质量事故:当疑心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响与疫苗或注射器材质量有关时,需保存相应的样本,以便后期开展相关检测。立即停顿接种,并向上级报告。

  (三)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惹事件〔Ⅱ级〕的处置 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惹事件时,立即暂停接种,封存接种点本批次疫苗,

 采集相关标本进展检测,发动家属按照有关规定进展尸体解剖,确认死亡原因,必要时请法医参加,断定死亡与预防接种的因果关系,对偶合死亡的事件,也要做好解释工作,妥善处置,及时公布调查结论,防止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造谣惑众,保持公众对接种疫苗的信心。

  七、宣传沟通 在处置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响事件时,卫生院要在县卫计局和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在其他职能部门的配合下,在做好医疗救治和流行病学调查的根底上,做好与媒体、受种者或监护人、公众的宣传与沟通,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解释,化解事件当事者双方的矛盾和冲突,减少或平息社会负面影响,使当事者能按照相关法律程序或预防接种异常反响处置程序配合做好事件的调查、取证、鉴定和处置工作。各单位应按照?卫生部关于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惹事件信息发布方案?的要求,客观、公正地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响事件信息的发布与通报工作。减少事件的社会不良影响,形成有利于事件处置的良好社会气氛。

 贾河乡卫生院

篇四:应急接种制度

2020 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应急预案

 排 一、接种对象、时间和经费安排 ............................................................ 2 (一)疫苗准备 .................................................................................. 2 (二)接种对象 .................................................................................. 2 (三)接种时间 .................................................................................. 3 (四)经费安排 .................................................................................. 3 二、接种实施 ............................................................................................ 3 (一)人员培训 .................................................................................. 4 (二)接种单位的指定 ...................................................................... 4 (三)疫苗、注射器供应和储运 ...................................................... 4 (四)现场实施接种 .......................................................................... 4 (五)收集接种相关信息,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处置 ........................................................................................................... 5 三、工作要求 ............................................................................................ 5 四、督导与评价 ........................................................................................ 8

 2 2020 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应急预案 为积极应对和预防当前新冠肺炎蔓延流行的威胁,提升人民群众的身体免疫抵抗新冠肺炎病毒的功能,保护人民群众特别是重点人群的健康生命安全,有效预防新冠肺炎的传播,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要求,为切实做好我县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工作,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接种对象、时间和经费安排 (一)疫苗准备 国家对疫苗实行统一有偿调拨。市里按国家、省计划分配我县新冠肺炎疫苗共 2 剂,分 x 批调运,其中,2021 年 X 月初接种第 1 剂,2021 年 X 月底前接种第 2 剂。新冠肺炎疫苗接收和储存单位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接种对象 疫苗接种适用人群的年龄为 3 岁以上人群。考虑到不同人群对病毒的易感性、感染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不同人群接触病毒的概率及传染给其他人员的机会不同,以及疫苗储备的数量有限等因素,根据卫生部接种建议,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X 字 XX 号)要求,优先在疫情风险较大、人口密集、人口流动性大的地区开展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并优先给以下重点人群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1、冷链物流人员、海关边检人员、医疗疾控人员 2、交通(汽车站候车厅)、公安等岗位公共服务人员; 3、中、小学校学生、教师及托幼机构教职工;

 3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疫情处置时认为有必要应急接种疫苗的人群(如密切接触者和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慢性病患者等)。

 鉴于目前尚缺乏孕妇使用新冠肺炎疫苗的临床试验数据,暂不将其列入重点接种人群。

 (三)接种时间 我县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时间视上级下拨疫苗时间而定,共分三批进行接种,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乡镇卫生院在接到疫苗后 15 天内按要求完成接种任务。

 第一批接种对象为:冷链物流人员、海关边检人员、一线医疗卫生人员(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健康教育所的一线卫生技术人员,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急救中心、妇幼保健院等机构的门诊、急诊、住院部医务人员);交通(汽车站候车厅)、公安等岗位公共服务人员;中、小学校教师和托幼机构教职工等重点人群。

 第二批接种对象为:重点地区的重点学校中小学生。

 第三批接种对象为:其它地区中小学生。

 (四)经费安排 按照属地原则,由各级财政落实疫苗及接种相关经费,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适当补助。疫苗和一次性注射器购置费用在中央补助后的差额部分,以及接种补助经费、接种工作的检测和管理经费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安排。

 二、接种 实施

 4 (一)人员培训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县卫生健康局于 12 月 X 日举办了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预防接种人员参加的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技术培训班,重点培训《2020 年秋冬季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新冠肺炎疫苗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新冠肺炎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处置办法》等相关内容,让他们切实掌握相关政策精神和疫苗接种技术要领。

 (二)接种单位的指定 县卫生健康局要指定有资质的预防接种单位作为本次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单位,现场接种时接种人员应佩戴培训合格证。可在医疗机构或学校等单位设置临时接种点,并安排足够数量的合格接种人员和至少两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负责现场的医疗救治。县卫生健康局公布指定的预防接种单位名单,并上报到市卫生健康局备案。

 (三)疫苗、注射器供应和储运 疫苗和一次性注射器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至各乡镇卫生院。疫苗运输储存的全过程要保证冷链储运,新冠肺炎疫苗要求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严防冻结。县疾控中心和接种单位要严格按照《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的要求,在新冠肺炎疫苗储存、运输、使用的各个环节做到冷链储运,并做好温度监测工作。

 (四)现场实施接种 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免费接种”的原则,接种前要告知详情,并严格掌握接种禁忌,做好接种登记。接种时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

 5 范》要求,认真做好接种对象核实工作,使用一次性自毁型注射器,严格实施安全注射,并确保接种后留观 30 分钟。接种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抢救药品和设施。合理安排对学校等单位的群体性接种工作,确保接种安全。学校、托幼机构、交通、公安等受接种单位要积极给予配合。

 (五)收集接种相关信息,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处置 按照《新冠肺炎疫苗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新冠肺炎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处置办法》的要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乡镇卫生院要利用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做好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疫苗和注射器出入库信息的登记和报告。县卫生健康局应建立接种工作紧急叫停机制,及时有效应对出现的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确保接种安全。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顺利、稳妥地推进我县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工作,特成立 XX 县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 XXX 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 XXX 县卫生健康局局长 成 员 XXX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XXX 县发改委主任 XXX 县财政局局长

 6 XXX 县教育局局长 XXX 县交通局局长 XXX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XXX 县公安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卫生健康局,办公室主任由 XXX 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县卫生健康局 XXX、XXX 担任,办公室具体负责我县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明确工作职责。县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我县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工作。

 县卫生健康局负责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的组织实施,拟定疫苗接种的具体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制订接种实施方案,并根据辖区实际情况,严格按照《2020 年秋冬季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的要求,安排本次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同时适时向社会公布接种单位的相关信息。

 县发改委负责疫苗接种信息的管理、报告和公开,并对疫苗接种工作进行监督评价等。

 县财政局负责活动项目的经费,包括接种培训、督导、印制工作表格和宣传材料等工作经费,并对经费的使用进行指导和评价,确保接种人群享受到免费接种政策。

 县委宣传部负责做好疫苗接种政策的宣传,争取接种人群的参与

 7 和理解,提高社会各界对疫苗接种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县教育局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负责学校老师和学生摸底调查、登记、报告、通知发放及接种组织工作。

 县食品药品监督局要严格疫苗流通监管、召回和监督销毁等工作的实施。要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异常反应鉴定管理办法》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规定,及时妥善处置接种后可能出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的具体实施,要成立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实施工作组,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各工作组及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三)认真做好疫苗接种宣传。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公开、透明、科学、客观的原则,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电台、网络等多种途径,认真做好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工作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宣传部门要负责疫苗接种宣传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舆论引导,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宣传报道方案,根据工作进展和群众关注的问题及时开展舆论宣传引导。电台、报纸等新闻单位要做好疫苗接种的政策解读和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及时报道疫苗接种工作情况和相关部门采取的措施。卫生、教育、交通、公安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精心组织、落实本单位重点人群的接种宣传动员工作。各有关部门在宣传动员工作中要注意及时回应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严明工作纪律。开展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是在当前

 8 新冠肺炎蔓延流行的特殊情况下开展的一项新冠肺炎预防控制工作,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受接种对象涉及的相关单位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加以重视,严格按照县里的统一部署,认真负责地组织好本部门、本单位有关人员及时开展接种工作,并严格把好接种人员关。县疾控中心在接种疫苗时,相关单位要派员配合检查核定接种人群身份,真正让规定的重点人群预防接种。凡因组织不力或因把关不严导致人员接种引起信访纠纷的,要严格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四、督导与评价 县卫生健康局要及时开展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实施工作的督导,安排责任心强和业务精通的人员,到接种现场进行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预防接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及时组织开展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安全性、免疫学效果、流行病学和卫生经济学效果评价工作。

篇五:应急接种制度

接种门诊工作制度 一、 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和《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 要求, 做好预防接种的实施。

 二、 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应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取得相关资质并经过市级计划免疫知识技术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三、 本地户籍儿童出生后 1 个月, 外来儿童寄居 3 个月以上, 需建立预防接种卡、 证。

 每月定期收集新生儿转卡资料和居住 3 个月以上的 7 岁以下非本地儿童资料, 并做好登记统计。

 每季度到流动人口聚集地、 出租屋、 市场、 工地开展流动儿童查漏补种工作。

 四、 严格执行儿童入托、 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

 每月 1 次对辖区内的托儿所、 幼儿园、 每年9月到辖区各小学核查预防接种证, 无接种证的应补发接种证, 并按免疫程序补种疫苗。

 五、 接种人员应主动向群众宣传计划免疫知识, 预约下次接种时间。

 尚未完成基础免疫且超过预约 1 个月未来接种的儿童, 应及时进行随访落实, 确保按程序完成免疫接种。

 六、 保持预防接种门诊清洁卫生, 开诊前后按要求进行消毒并做好记录备查。

 接种前做好准备工作, 包括统计应种对象、 发放接种通知, 准备疫苗、 注射器及各种药械等。

 七、 接种前要进行必要的问诊和体检, 告知接种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并做好记录; 接种前要仔细检查生物制品, 严禁使用有质量异常的疫苗, 疫苗接种必须做好“三查七对” 。

 八、 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接种疫苗, 严格执行“安全注射” 制度。

 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和合格的皮肤消毒液, 整个接种过程应确保无菌操作, 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要集中回收焚毁并做好记录。

 接种室备有应急药品, 出现异常反应及时处理和报告。

 九、 及时做好接种卡、 表登记。

 按时进行接种情况、 疫苗使用情况以及门诊收支情况统计上报。

 协助开展免疫监测、 相应传染病个案调查及疫情控制等工作。

  ( 办公室)

 冷链管理制度 一、 冷链设备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 冷链管理、 维护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

 二、 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设备名称、 型号, 设备说明书, 合格证或检验单, 到货通知单及验收报告书等)。

 三、 做好冷链温度监测。

 冷链设备的管理人员每天应至少 2 次(上午和下午各 1 次)

 查看并填写温度记录表; 保冷背包每次用后及时擦净晾干备用, 冰排用后及时送回冷冻室冻存。

 冷藏设备温度超出疫苗储存要求时, 应采取相应措施并记录。

 四、 对冷藏设施、 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定期检查、 维护和更新, 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

 疫苗管理制度

 一、 疫苗管理应设有专人负责, 认真做好疫苗的储存、 分发、 运输和登记管理工作。

 二、 应当建立真实、 完整的购进、 分发、 供应疫苗记录, 记录应当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 2年备查。

 三、 疫苗应按品种、 批号分类码放。

 疫苗储存和运输符合各苗温度要求。

 四、 疫苗的领取使用要遵循“先短效期, 后长效期”和同批号疫苗“先入库, 先出库”的原则;疫苗的领用要有计划, 疫苗损耗系数达到规定控制指标。

 五、 每周 1 次清点各类疫苗进出情况并核对处方, 每月对疫苗使用和收入情况进行汇总, 做到帐、 苗相符。

 六、 所有计划免疫冷链设备仅专用于贮存疫苗, 存放疫苗的冰箱和冷库严禁存放其他物品、过期疫苗。

 (接种室)

 预防接种副反应处理制度

 一、 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在接种时务必注意态度和蔼、 动作轻柔, 避免发生接种对象的心因性反应。

 为及时快速抢救个别严重过敏反应病例, 应备有接种反应的相应药品, 并定期检查,确保应急药品在有效期内使用。

 二、 建立预防接种反应和事故登记本。

 工作人员要详细登记接种副反应或事故, 同时必须在6 小时(农村 12 小时)

 内报告市卫生局、 药监局, 同时向中心填报报告卡, 积极配合调查。

 经调查认为属于接种范畴的, 提请市预防接种反应诊断小组鉴定。

 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随意诊断为疫苗接种反应, 不得出具异常反应诊断证明, 所出的证明一律无效。

 三、 接种门诊应贮备的应急药品及器械 1、 听诊器、 血压计、 体温针、 压舌板;

 2、 药品:

 葡萄糖(粉或口服液), 1:

 1000 肾上腺素 1ml/支, 地塞米松 1ml:

 5mg,, 20mg 盐酸笨海拉明, 10%葡萄糖酸钙 10ml, 0.9%N.S10ml, 非那根 四、 严重速发型过敏性反应处理方法:

 1、 立即皮下注射 1:

 1000 肾上腺素 0.01ml/kg, 如体重不明:

 <2 岁 0.0625ml(1/16), 2~5岁 0.125ml(1/8), 6~11 岁 0.25ml(1/4),11 岁以上 0.33ml, 成人 0.5ml。

 2、 地塞米松 0.25~0.5mg/kg, 肌注或静推注(地米+10%葡萄糖酸钙 10ml+0.9%N.S10ml)。

 3、 盐酸异丙嗪(非那根) :

 口服每次 12. 5mg/次, 肌注 1mg/次, 每日 2~3 次, 或盐酸笨海拉明口服每日 2~4mg, 分 2~3 次口服, 肌注 0. 5mg/kg 次。

 4、 立即送医院进一步救治。

  (接种室)

篇六:应急接种制度

园应急预防接种制度

  为规范我园传染病管理,防范流行性疾病在我园暴发流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幼儿入园需查验预防接种证

 二、查验范围:所有入园新生

 三、查验时间:幼儿办理新入园时进行

 四、查验内容:1.有无预防接种证。2.国家免疫规划五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及风疹疫苗完成情况,其免疫程序按省卫生厅的规定要求执行。

 五、将查验情况登记在《幼儿园幼儿接种证查验登记表》中,凡无接种证的,责令家长到居住地的预防保健机构办理或补办《接种证》。

 六、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书面通知家长,并配合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

 七、幼儿完成补种和补证后,要将补种信息及时登入《幼儿园幼儿接种证查验登记表》并存档,同时将此表交接种单位。

 XXX 实验幼儿园

篇七:应急接种制度

急接种制度

 为依法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正确使用疫苗,充分发挥其应有的防病作用,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制定本制度。

 1.学校所在地区(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报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方可对学校师生实施群体性预防接种。

 2.传染病暴发、流行时,需要采取应急措施的,按照上级规定执行。

 3.凡经区(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在学校实施的群体预防接种,由学校统一向学生发放由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预防接种知情同意书,并告知家长带学生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接种单位和地点进行接种。

 4.对未按规定接种的学生配合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时做好补种工作。

 5.学校做好预防接种的宣传动员工作,提高预防接种率。

 6.严格执行预防接种家长回执制度。每次接种工作均要做好登记、统计、归档等工作。

 7.做好在校生预防接种证的管理,做到一人一卡,建卡率达到100%。入学时收集保存,接种后做好登记,毕业后发给学生。

 8.参与计划免疫和计划外免疫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了解有关疫苗的基本常识,熟悉疫苗的性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疫苗说明书的要求和内容,掌握预防接种的特点和预防接种的方法。

 9 掌握预防接种的禁忌情况、反应及处理方法。如遇有严重异常反应时,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处理。

 本制度自颁发之日起实施。

  XXXXX 学校

 XXXXX 年 XX 月 XX 日

推荐访问:应急接种制度 接种 应急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