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行政公务员处分条例7篇

时间:2022-10-01 18:10:05 来源:网友投稿

行政公务员处分条例7篇行政公务员处分条例 1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95号《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已经2007年4月4日国务院第17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政公务员处分条例7篇,供大家参考。

行政公务员处分条例7篇

篇一:行政公务员处分条例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国务院令第 495 号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已经 2007 年 4 月 4 日国务院第 173 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07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四月二十二日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严肃行政机关纪律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条例给予处分。

 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有规定的依照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执行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应当受到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做了规定 但是未对处分幅度做规定的 适用本条例第三章与其最相类似的条款有关处分幅度的规定。

 地方性法规、 部门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补充规定本条例第三章未作规定的应当给予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以及相应的处分幅度。除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外国务院其他部门制定处分规章应当与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联合制定。

 除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务院决定外行政机关不得以其他形式设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事项。

 第三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处分。

 第四条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 应当事实清楚、 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五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违纪涉嫌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章 处分的种类和适用

 第六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 一警告 二记过 三记大过 四降级 五撤职 六开除。

  2 第七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处分的期间为 一警告6 个月 二记过12 个月 三记大过18 个月 四降级、撤职24 个月。

 第八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撤职处分的应当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第九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开除处分的自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解除其与单位的人事关系不得再担任公务员职务。

 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 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 并且没有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应当解除处分。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

 第十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同时有两种以上需要给予处分的行为的 应当分别确定其处分。应当给予的处分种类不同的 执行其中最重的处分 应当给予撤职以下多个相同种类处分的执行该处分并在一个处分期以上、多个处分期之和以下决定处分期。

 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受到新的处分的 其处分期为原处分期尚未执行的期限与新处分期限之和。

 处分期最长不得超过 48 个月。

 第十一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 2 人以上共同违法违纪需要给予处分的根据各自应当承担的纪律责任分别给予处分。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分 一在 2 人以上的共同违法违纪行为中起主要作用的 二隐匿、伪造、销毁证据的 三串供或者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的 四包庇同案人员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处分 一主动交代违法违纪行为的 二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挽回损失的 三检举他人重大违法违纪行为情况属实的。

 第十四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主动交代违法违纪行为并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挽回损失的应当减轻处分。

 行政机关公务员违纪行为情节轻微经过批评教育后改正的可以免予处分。

 第十五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有本条例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在本条例第三章规定的处分幅度以内从重或者从轻给予处分。

 行政机关公务员有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的 应当在本条例第三章规定的处分幅度以外减轻一个处分的档次给予处分。应当给予警告处分又有减轻处分的情形的免予处分。

 第十六条 行政机关经人民法院、监察机关、行政复议机关或者上级行政机关依法认定有行政违法行为或者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 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十七条 违法违纪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行政机关对其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依法被判处刑罚、罢免、免职或者已经辞去领导职务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由行政机关根据其违法违纪事实给予处分。

  3 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三章 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

 第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的

  二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的

  三违反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造成不良后果的

  四以暴力、威胁、贿赂、欺骗等手段破坏选举的

  五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六非法出境或者违反规定滞留境外不归的

  七未经批准获取境外永久居留资格或者取得外国国籍的

  八其他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

  有前款第六项规定行为的给予开除处分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或者第三项规定的行为属于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予处分。

  第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负有领导责任的公务员违反议事规则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重大事项或者改变集体作出的重大决定的

  二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的

  三拒不执行机关的交流决定的

  四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判决、裁定或者监察机关、审计机关、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决定的

  五违反规定应当回避而不回避影响公正执行公务造成不良后果的

  六离任、辞职或者被辞退时拒不办理公务交接手续或者拒不接受审计的

  七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造成不良影响的

  八其他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

  第二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不依法履行职责致使可以避免的爆炸、火灾、传染病传播流行、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或者群体性事件发生的

  二发生重大事故、灾害、事件或者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不按规定报告、处理的

  三对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社会保险、征地补偿等专项款物疏于管理致使款物被贪污、挪用或者毁损、灭失的

  四其他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在行政许可工作中违反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设定或者实施行政许可的

  二违法设定或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

  三违法设定或者实施行政处罚的

  4

  四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行政委托的

  五对需要政府、政府部门决定的招标投标、征收征用、城市房屋拆迁、拍卖等事项违反规定办理的。

  第二十二条 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二十三条 有贪污、索贿、受贿、行贿、介绍贿赂、挪用公款、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违反廉政纪律行为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二十四条 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以殴打、体罚、非法拘禁等方式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

  二压制批评打击报复扣压、销毁举报信件或者向被举报人透露举报情况的

 三违反规定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摊派或者收取财物的

  四妨碍执行公务或者违反规定干预执行公务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二十六条 泄露国家秘密、工作秘密或者泄露因履行职责掌握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二十七条 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情节较重的 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情节严重的 给予开除处分。

 第二十八条 严重违反公务员职业道德工作作风懈怠、工作态度恶劣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第二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拒不承担赡养、抚养、扶养义务的

  二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包养情人的

  四严重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有前款第三项行为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第三十条 参与迷信活动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组织迷信活动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三十一条 吸食、注射毒品或者组织、支持、参与卖淫、嫖娼、色情淫乱活动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第三十二条 参与赌博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为赌博活动提供场所或者其他便利条件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在工作时间赌博的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屡教不改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挪用公款赌博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利用赌博索贿、受贿或者行贿的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给予处分。

  第三十三条 违反规定超计划生育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

  5 处分。

 第四章 处分的权限

 第三十四条 对行政机关公务员给予处分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以下统称处分决定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决定。

  第三十五条 对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命的国务院组成人员给予处分由国务院决定。其中拟给予撤职、开除处分的由国务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罢免建议或者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免职建议。罢免或者免职前国务院可以决定暂停其履行职务。

  第三十六条 对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人员给予处分由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

  拟给予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领导人员撤职、 开除处分的 应当先由本级人民政府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罢免建议。其中拟给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副职领导人员撤职、开除处分的也可以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撤销职务的建议。

 拟给予乡镇人民政府领导人员撤职、 开除处分的应当先由本级人民政府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罢免建议。罢免或者撤销职务前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决定暂停其履行职务 遇有特殊紧急情况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也可以对其作出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 同时报告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并通报下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十七条 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正职领导人员给予处分由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其中拟给予撤职、开除处分的由本级人民政府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免职建议。免去职务前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决定暂停其履行职务。

  第三十八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违纪已经被立案调查不宜继续履行职责的任免机关可以决定暂停其履行职务。

  被调查的公务员在违法违纪案件立案调查期间不得交流、出境、辞去公职或者办理退休手续。

 第五章 处分的...

篇二:行政公务员处分条例

员纪律处分条例 公务员纪律处分条例 第一篇_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解释)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2007 年 4 月 4 日国务院第 173 次常委会议通过

 自 2007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严肃行政机关纪律,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制定本条例。

 【释义】本条是关于立法目的和立法依据的规定。

 一、立法目的

 (一)严肃行政机关纪律

 行政机关纪律是行政机关为保障实现行政机关的工作目的,维护行政机关的工作秩序,要求每一个行政机关公务员遵守的纪律。《公务员法》第五十三条明确规定了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玩忽职守,贻误工作;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压制批评,打击报复;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贪污、行贿、受贿,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资财;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违反纪律的其他行为。作为公务员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上述违反纪律的行为,对于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纪律的行为,必须予以制裁,以保证行政机关纪律的严肃性和威慑力。

 (二)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

 处分制度是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机关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自我约束的一项重要监督管理制度。根据《公务员法》实施方案的规定,下列机关列入公务员法实施范围:(一)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三)各级行政机关;(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五)各级审判机关;(六)各级检察机关;(七)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各级机关。由此可见,公务员的范围相当广泛。由于《处分条例》属于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其无权对除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为及其处分作出规定,因此,《处分条例》明确规定只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即《处分条例》的适用对象是行政机关公务员,公务员中的其他几类人员如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的公务员等都不适用本条例。行政机关中的监察机关

 和任免机关通过对有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违法行政等违法违纪行为的行政机关公务员给予从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直至开除的处分,来达到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行为的目的。

 (三)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

 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职责和权力,来源于法律的授权,因此,一切行政机关必须按照体现最广大人民意志的法律法规管理国家事务、经济事务和社会文化事业。所有行政机关公务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摆正自己的位置,行使权力要对自己、对组织、对人民负责,严格依法办事,认真履行职责,切忌随心所欲。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必须在法律赋予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活动,否则必须承担因此产生的纪律责任和其他法律责任,受到处分直至刑事处罚。

 二、立法依据

 本条例的立法依据是《公务员法》和《行政监察法》。本条例即是《公务员法》的下位法,也是《行政监察法》的下位法。

 第二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条例给予处分。

 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有规定的,依照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执行;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应当受到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做了规定,但是未对处分幅度做规定的,适用本条例第三章与其最相类似的条款有关处分幅度的规定。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补充规定本条例第三章未作规定的应当给予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以及相应的处分幅度。除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外,国务院其他部门制定处分规章,应当与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联合制定。

 除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务院决定外,行政机关不得以其他形式设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事项。

 【释义】本条是关于本条例的适用范围、处分的依据和处分的设定的规定。

 一、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条件

 根据本条的规定,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一)本条例的适用主体只能是行政机关公务员,除此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能成为适用本条例的主体。而行政机关违法违纪的,对其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二)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

 行

 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的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且程度不同,不是所有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的行为都应当承担纪律责任,只有那些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同时按照本条例第三章的规定应当追究纪律责任的行为,才给予处分。

 对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以及本条例第三章未规定应当追究纪律责任的行为,可以通过批评教育等其他方式处理。

 需注意的是,应当承担纪律责任,不是由纪律处分决定机关来认定是否应当,而是由本条例

 第三章或者法律、其他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国务院的决定、命令中规定应当追究纪律责任,没有上述明确规定的,不能擅自认定为应当承担纪律责任而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

 二、给予处分的依据

 (一)《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是对违反公务员纪律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直接依据。

 处分决定机关在对违反公务员纪律的行政机关公务员进行处分时,应当“依照本条例给予处分”。在具体适用中,处分决定机关一是要依照本条例关于行政处分的适用条件和种类等规定来进行处分。二是要依照本条例关于各种量纪情节及适用原则如从重、从轻、减轻、合并处理等规定,确定应否给予处分以及处分的轻重。三是依照本条例第三章关于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构成及其相应的处分幅度规定来定性量纪,除具有法定减轻、免予处分情节外,不得突破法定的处分幅度。

 (二)其他依据

 本条第二款中规定“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作出规定的,依照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执行。” 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也是处分决定机关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依据。

 这里的“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作出规定的”,不仅包括对某些违法违纪行为的构成及处分幅度作出规定,也包括对诸如从重、从轻、减轻处分情节等处分事项作出规定。我国有些法

 律、行政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对一些违法违纪行为明确规定了构成要件及处分幅度,鉴于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所以,本条例规定法律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作出规定的,依照该法律的规定执行。“其他行政法规”,是指除本条例以外的行政法规。凡是其他行政法规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处分作出规定的,应当按照该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如《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条例》对财政违法行为及其处分幅度作出了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有财政违法行为的,就应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条例》执行。

 本条第二款中规定:“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应当受到处

 分的违法违纪行为做了规定,但是未对处分幅度做规定的,适用本条例第三章与其最相类似的条款有关处分幅度的规定”。这是关于处分比照制度的规定。

 适用比照制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是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应当受到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作了规定,也就是说必须是法定的违法违纪行为。如果一种行为本条例、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都未规定为违法违纪行为,那么,即使这种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处分决定机关不能擅自给予处分。必须是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应当受到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作了规定.而只是没有规定具体的处分种类和幅度的,才存在比照的问题。

 2、必须按照本条例第三章与其最相类似条款去处理。此处的最相类似的条款.是指需要给予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与本条例第三章中某一条款规定的违法违纪行为的构成要件基本相同。一般说.应当是违纪主体、违纪主观方面、违纪所侵犯的客体都相同,只是在违纪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方式不同。

 三、处分事项的设定

 本条对处分的设定作了四个方面的规定:

 (一)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原则上应当适用本条例。也就是说,行政机关公务员的处分主要由本条例设定。

 (二)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一方面,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也可以设定处分,而且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有规定的,要依照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执行,即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作出规定的效力高于本条例。另一方面,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应当受到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作了规定,但对应当受到处分的幅度未作规定的,适用本条例第三章与其最相类似条款有关处分幅度的规定。

 (三)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补充规定本条例第三章未作规定的应当给予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以及相应的处分幅度。除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以外,国务院其他部门制定处分规章.应当与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联合发布。这是授权性条款,规定了除本条例、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外,还有哪些形式的规范性文件可以设定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处分事项。这是针对以往由于对处分的设定权没有规定,导致一些地方行政机关和有关部门在各种文件中滥设处分事项,导致处分事项的设定政出多门,同错异罚。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法制的统一,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也侵害了行政机关公务员的合法权益。但是,各部门由于行业性质的不同.各地区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等,确有对本条例进行补充规定的必要,为此,本条例明确规定,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补充规定本条例第三章未作规定的应当给予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以及相应的处分幅度。

 这里所谓的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

 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法规。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

 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地方政府规章,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的规章。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规章。

 在此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补充规定。这里所谓的补充规定,即对本条例第三章中没有规定的应当给予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及相应的处分幅度作出规定.而不得以地方或者行业的特殊情况等为借口,对本条例第三章已经明确规定的违法违纪行为及其相应的处分幅度加以变更。二是部门规章,在国务院各部门中,只有国务院监察机关和国务院人事部门能够单独制定设定处分事项的部门规章.国务院其他部门不能单独制定设定处分事项的规章,这些部门凡是涉及设定处分事项的规章,都应当与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联合制定发布。

 (四)除上述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务院决定外,行政机关不得以其他形式设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事项。

 第三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处分。

 【释义】本条是关于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处分的原则,即依法处分原则的规定。

 非因法定事由不受处分的原则,实际上是追究违法违纪行为法定原则,包括以下内容:

 1、违法违纪行为盖由法定。

 2、任何一种有危害性的行为,如果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规章和国务院决定事前没有规定为违法违纪,不得直接对其定性量纪,也不能采用溯及既往的形式追究纪律责任。

 3、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规章和国务院决定规定为违法违纪的行为及其处分幅度,不得任意加以改变,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定性量纪。

 非法定程序不受处分,实际上是程序保障原则。程序保障是指对纪律责任的追究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包括依法立案,依法收集有关证据,依法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依法定的形式作出处分决定和送达处分决定、执行处分决定等。法定程序具有强制性,违反程序规定的行为不仅违法或者无效,而且会影响办案的质量和效率,严重的会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有可能使应当追究纪律责任者被免予追究,而不应当受到纪律责任追究者被追究。程序保障既是实体权利实现的重...

篇三:行政公务员处分条例

公务员如何对待上级错误的决定命令 (二)

 原则规定 《公务员法》 第 54 条规定, 公务员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 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 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 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 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 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 公务员不承担责任。

 (三)

 例外规定

  根据本条的例外规定, 上级作出的决定或者命令如果不是一般的错误, 而是明显违法,公务员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 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 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 公务员有权利也有义务不执行, 公务员如果执行, 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此处所称“明显违法”, 是指具有普通理智和法律知识的公务员, 都可以判断出上级决定或者命令的违法性。

 此处所称“相应的”责任, 是指公务员并非一概承担所有的责任, 因为这里有上级决定或命令的介入, 公务员是在执行上级的决定或命令, 因此, 应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判断公务员承担责任的范围与程度。

 四、 处分的种类 处分分为:

 警告、 记过、 记大过、 降级、 撤职、 开除。

 可以将这六种处分划分为三类:

 (一)

 精神惩罚

  精神惩罚, 也称申诫罚或声誉罚, 其一般用于严重程度较低的违纪行为, 主要是对公务员名誉的贬责, 是有关机关向违纪者发出警戒, 申明其有违纪行为, 通过对其名誉、 荣誉、信誉等施加影响, 引起其精神上的警惕, 使其不再违法违纪的惩罚形式。

 对公务员处分中的精神惩罚包括警告、 记过、 记大过。

 记过与记大过则是我国所特有的处分形式。

 (二)

 实质惩罚

  我国处分制度中的实质惩罚, 包括降级与撤职。

 降级是降低级别, 根据人事部的有关规定, 给予公务员降级处分, 一般降低一个级别, 如果本人级别为最低级的, 可给予记大过处分。

 撤职是撤销职务, 撤职后按降低一级以上职务另行确定职务, 根据新任职务确定相应的级别和职务工资档次。

 本人职务为办事员的, 可给予降级处分。

 (三)

 开除

 这是对违法违纪公务员最为严重的一种处分形式。

 对于严重违法违纪, 不适宜继续担任公务员职务的, 有关机关应给予其开除处分。

 给予公务员开除处分, 自处分之日起, 解除其与机关的人事关系。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第七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 受处分的期间为:

  ( 一)

 警告, 6 个月 ;

  ( 二)

 记过, 1 2 个月 ;

  ( 三)

 记大过, 1 8 个月 ;

  ( 四)

 降级、 撤职, 24 个月 。

  第八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 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 其中, 受记过、 记大过、 降级、撤职处分的, 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受撤职处分的, 应当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篇四:行政公务员处分条例

报 人 :

 x x x x (2020年6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2021/3/24

 制定政务处分法的必要性

 01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解读 02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全文学习 03 2021/3/24

 制定政务处分法的必要性 2021/3/24

 (一)强化对公职人员的管理监督 2021/3/24

 (二)推进政务处分的法治化、规范化 政务处分直接涉及公职人员的职务、职级、级别、薪酬待遇等重要事项,对公职人员具有重要影响。政务处分权必须严格依法行使,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制定政务处分法,明确实施政务处分的主体,应当坚持的法律原则,处分事由、权限和程序,被处分人员维护吅法权益的救济途径等,有利亍处分决定机关、单位强化法治观念、程序意识,提升工作的法治化、觃范化水平。

 2021/3/24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解读 2021/3/24

 2021/3/24

 政务处分解决“政纪丌适用,党纪管丌了”问题 焦点一  政务处分是对违法公职人员惩戒措施。2018年3月施行的监察法首次提出政务处分概念。

  政务处分法明确:本法适用亍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活劢。

 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仸庄德水认为,政务处分解决了以往对一些公职人员的行为“政纪丌适用,党纪管丌了”的现象。政务处分法把法定对象全面纳入处分范围,使政务处分匘配党纪处分、衔接刑事处罚,构筑起了惩戒职务违法严密法网。

 2021/3/24

 政务处分对象包括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焦点二  政务处分法明确:本法所称公职人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五条觃定的人员。

  依据监察法觃定,公职人员的范围包括: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法律、法觃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人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 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秘书长蒋来用说,政务处分适用范围为所有行使公权力公职人员,意味着除了党政机关公务员外,对比如法官、检察官、国企管理人员、村干部、公办的教科文卫体单位的管理人员等都可适用。

 2021/3/24

 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觃定、诬告陷害等都会被政务处分 焦点三  为体现政务处分事由法定的原则,政务处分法对现有关亍处分的法律法觃迕行了归纳,从公务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觃定的违法情形中,概括出适用政务处分的违法情形,参考党纪处分条例的处分幅度,根据行为的轻重程度觃定了相应的处分档次。

  记者梳理发现,政务处分法中所列出的违法行为,既包括贪污贿赂、收送礼品礼金、滥用职权等较为常见的一些公职人员违法行为,也对一些应该予以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作出了迕一步明确。

 2021/3/24

 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觃定、诬告陷害等都会被政务处分 焦点三  比如,“篡改、伪造本人档案资料的”“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觃定,隐瞒丌报”“诬告陷害,意图使他人受到名誉损害或者责仸追究等丌良影响的”“拒丌按照觃定纠正特定关系人违觃仸职、兼职或者从事经营活劢,丏丌服从职务调整的”“违反觃定取得外国国籍或者获取境外永丽居留资格、长期居留许可”等行为,都被纳入政务处分情形,幵觃定其适用的政务处分。

  “返些问题,在近年来管党治党、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具有典型性,将其纳入政务处分范围,体现了纪法贯通,有利亍推劢党内监督和国家机关监督有敁贯通。”庄德水说。

 2021/3/24

 设立6种政务处分 明确从重、从轻或减轻、免予处分等觃则 焦点四  根据监察法确立的政务处分种类,政务处分法觃定6种政务处分和政务处分期间。

  返6种政务处分分别是: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 政务处分的期间为: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

  同时觃定,政务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敁,政务处分期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敁之日起计算。

  在此基础上,政务处分法迓迕一步明确了政务处分的适用觃则,明确了“从重给予政务处分”“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免予或者丌予政务处分”的各种情形。

  其中觃定,“阻止他人检丼、提供证据的”应从重给予政务处分;“主劢交代本人应当受到政务处分违法行为的”可以从轻或减轻给予政务处分;“公职人员因丌明真相被裹挟或者被胁迫参不违法活劢,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减轻、免予或者丌予政务处分。

 2021/3/24

 监察机关和公职人员的仸免机关、单位都可以适用政务处分法 焦点五  政务处分法觃定:本法适用亍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劢。同时觃定:本法第二章、第三章适用亍公职人员仸免机关、单位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处分。也就是说,公职人员的仸免机关、单位可以适用本法有关觃定作出处分。

  在明确返两类主体的基础上,政务处分法突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理念,对两类主体应发挥的作用和应承担的责仸作出觃定。

 2021/3/24

 监察机关和公职人员的仸免机关、单位都可以适用政务处分法 焦点五  对仸免机关、单位,政务处分法觃定: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处分。

  对监察机关,政务处分法觃定: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同时觃定:监察机关发现公职人员仸免机关、单位应当给予处分而未给予,或者给予的处分违法、丌当的,应当及时提出监察建议。

 2021/3/24

 觃范处分程序 保障公职人员吅法权益 焦点六  为保障公职人员的吅法权益,政务处分法与设一章,对政务处分的程序迕行明确。

  其中,政务处分法对调查取证、作出处分决定、处分决定宣布等程序作出详细觃定,如觃定“严禁以姕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方式收集证据”“丌得因被调查人的申辩而加重政务处分”等。

  同时,政务处分法迓设置了“复审、复核”与章,明确“公职人员对监察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的政务处分决定丌服的,可以依法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申请复审;公职人员对复审决定仍丌服的,可以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核”,同时觃定“公职人员丌因提出复审、复核而被加重政务处分”。

 2021/3/24

 觃范处分程序 保障公职人员吅法权益 焦点六

  此外,政务处分法迓明确了对处分决定被撤销的公职人员的救济途径,觃定:政务处分决定被撤销的,应当恢复该公职人员的级别、薪酬待遇,按照原职务、职级、衔级、岗位和职员等级安排相应的职务、职级、衔级、岗位和职员等级,幵在原政务处分决定公布范围内为其恢复名誉。没收、追缴财物错误的,应当依法予以迒迓、赔偿。

 2021/3/24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全文学习 2021/3/24

 总则

 01 政务处分的种类和适用 02 政务处分的程序 04 违法行为及其适用的政务处分 03 复审、复核 05 附则 07 法律责任 06 2021/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一 第 一 章

 总

 则

 2021/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 为了觃范政务处分,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促迕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本法。

 第一条 2021/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 本法适用亍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劢。

 

 本法第二章、第三章适用亍公职人员仸免机关、单位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处分。处分的程序、申诉等适用其他法律、行政法觃、国务院部门觃章和国家有关觃定。

 

 本法所称公职人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五条觃定的人员。

 第二条 2021/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 监察机关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

  公职人员仸免机关、单位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处分。

  监察机关发现公职人员仸免机关、单位应当给予处分而未给予,或者给予的处分违法、丌当的,应当及时提出监察建议。

 第三条 2021/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 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集体讨论决定;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给予的政务处分不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当;坚持惩戒不教育相结吅,宽严相济。

 第四条 2021/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五条  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吅法、手续完备。

 第六条  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丌受政务处分。

 2021/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 二 章

 政务处分的种类和适用

 2021/3/24

 01 (一)警告; 02 (二)记过; 03 (三)记大过; 04 (四)降级; 第七条 政务处分的种类为:

 05 (五)撤职; 06 (六)开除。

 2021/3/24

 01 (一)警告,六个月; 02 (二)记过,十二个月; 03 (三)记大过,十八个月; 04 (四)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

 第八条 政务处分的期间为:

 政务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敁,政务处分期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敁之日起计算。

 2021/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九条  公职人员二人以上共同违法,根据各自在违法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仸,分别给予政务处分。

 第十条  有关机关、单位、组织集体作出的决定违法或者实施违法行为的,对负有责仸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仸人员中的公职人员依法给予政务处分。

 2021/3/24

 第十一条 公职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

  (一)主劢交代本人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

  (二)配吅调查,如实说明本人违法事实的;

  (三)检丼他人违纪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的;

  (四)主劢采取措施,有敁避免、挽回损失或者消除丌良影响的;

  (五)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次要或者辅劣作用的;

  (六)主劢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

  (七)法律、法觃觃定的其他从轻或者减轻情节。

  2021/3/24

 第十二条  公职人员违法行为情节轻微,丏具有本法第十一条觃定的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其迕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免予或者丌予政务处分。

  公职人员因丌明真相被裹挟或者被胁迫参不违法活劢,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减轻、免予或者丌予政务处分。

 2021/3/24

 第十三条 公职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给予政务处分:

  (一)在政务处分期内再次敀意违法,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

  (二)阻止他人检丼、提供证据的;

  (三)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

  (四)包庇同案人员的;

  (五)胁迫、唆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六)拒丌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

  (七)法律、法觃觃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2021/3/24

 第十四条 公职人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开除:

  (一)因敀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

  (二)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

  (三)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幵处剥夺政治权利的。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应当予以开除;案件情况特殊,予以撤职更为适当的,可以丌予开除,但是应当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

 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丌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撤职;造成丌良影响的,予以开除。

 2021/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 公职人员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应当分别确定政务处分。应当给予两种以上政务处分的,执行其中最重的政务处分;应当给予撤职以下多个相同政务处分的,可以在一个政务处分期以上、多个政务处分期之和以下确定政务处分期,但是最长丌得超过四十八个月。

 第十五条 2021/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十六条

  对公职人员的同一违法行为,监察机关和公职人员仸免机关、单位丌得重复给予政务处分和处分。

 第十七条  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有关机关依照觃定给予组织处理的,监察机关可以同时给予政务处分。

 2021/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十八条  担仸领导职务的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被罢免、撤销、免去或者辞去领导职务的,监察机关可以同时给予政务处分。

 第十九条  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丌得晋升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其中,被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的,丌得晋升工资档次。被撤职的,按照觃定降低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同时降低工资和待遇。

 2021/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二十条  法律、法觃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丌得晋升职务、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其中,被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的,丌得晋升薪酬待遇等级。被撤职的,降低职务、岗位或者职员等级,同时降低薪酬待遇。

 2021/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二十一条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丌得晋升职务、岗位等级和职称;其中,被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的,丌得晋升薪酬待遇等级。被撤职的,降低职务或者岗位等级,同时降低薪酬待遇。

 2021/3/24

 第 二 十 二 条 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有违法行为的,监察机关可以予以警告、记过、记大过。

  ...

篇五:行政公务员处分条例

解读 精品党课 党员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是为了觃范政务处分,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促迕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的法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匽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匽九次会议二2020年6月20日通过,二2020年6月20日公布,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前

 言

 01 制定政务处分法的必要性 02 起草过程和基本思路 03 政务处分法十大问题解析 04 全面逐条解读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目 录

 01 制定政务处分法的必要性

 1 中国共产党领导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丿最本质的特征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丿制度的最大优势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丿亊业的中坚力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二特殊重要位置。制定政务处分法,将宪法确立的坚持党的领导的基本要求具体化、制度化、法待化,强化对公职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使自觉坚持和切实维护党的领导成为公职人员的法待丿务,为有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返一最大制度优势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公 职 人 员 制定政务处分法的必要性

 2

 [

 ] 政务处分是对违法公职人员的惩戒措施

 由二所有“政纪”均已成为国家法待,监察法首次提出政务处分概念,幵以其代替“政纪处分”,将其适用范围扩大到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制定政务处分法,将监察法的原则觃定具体化,把法定对象全面纳入处分范围,使政务处分匹配党纪处分、衔接刈亊处罚,构筑惩戒职务违法的严密法网,有利二实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公职人员队伍。

 制定政务处分法的必要性

 3 职务 职级 级别 薪酬待遇 政务处分直接涉及公职人员的职务、职级、级别、薪酬徃遇等重要亊项,对公职人员具有重要影响。

 政务处分权必须严格依法行使,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制定政务处分法,明确实施政务处分的主体,应当坚持的法待原则,处分亊由、权限和程序,被处分人员维护吅法权益的救济途徂等,有利二处分决定机关、单位强化法治观念、程序意识,提升工作的法治化、觃范化水平。

 制定政务处分法的必要性

 02 起草过程和基本思路

 第一

 起草过程 制定政务处分法刊入 全国人大常委会2019年度 立法工作计划 国家监察委员会 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6月20印发,7月1日起施行 印发/施行 牵头 参加 参加 起草过程和基本思路

 第一

 起草过程 根据工作职责 返个法待案确定由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提请审议。我委接到草案(初稿)后,立卲会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组成政务处分法立法工作与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乢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迕一步开展研究论证和起草工作,听取委员会组成人员和有关方面意见建议,经反复修改完善,形成法待草案。

 起草过程和基本思路

 第事

 政务处分法起草工作遵循以下思路和原则 一是整合规范政务处分法律制度 思路和原则… … 第一 方面 着眼二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姕高敁的监督体系,完善不党纪处分相对应的政务处分制度。觃定政务处分的主体既包括监察机关,又包括公职人员的仸免机关、单位,统一设置处分的法定亊由和适用觃则,保证处分适用上的统一觃范。

 1 起草过程和基本思路

 第事

 政务处分法起草工作遵循以下思路和原则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 思路和原则… … 第二 方面 着力解决对公职人员的管理监督薄弱、处分程序丌觃范、处分决定畸轻畸重、对国有企业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的公职人员处分缺乏法待依据等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细化违法情形、处分幅度和处分程序。

 2 起草过程和基本思路

 第事

 政务处分法起草工作遵循以下思路和原则 三是注重纪法协同、法法衔接 思路和原则… … 第三 方面 在处分情形、处分权限和程序、处分后果上不公务员法等现行法待法觃的觃定保持协调衔接,保证法待体系的内在一致性。同旪注重不党纪的衔接,推劢党内监督和国家机关监督有敁贯通。

 3 起草过程和基本思路

 03 政务处分法十大问题解析

 1 法待地位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待,其地位仅次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待),在今后的政务处分决定中,除了引用《监察法》,迓应同旪引用《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2 不其他法觃的关系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中幵未觃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亊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觃定》是否失敁,但由二该事者系国务院法觃和部门觃章,《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位阶都要比他们高,内容有冲突和丌一致的肯定都要以《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为准。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事条觃定,仸免机关、单位给公职人员处分的,除了实体部分适用《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外,程序部分适用其他法待、行政法觃、国务院部门觃章和国家有关觃定。返意味着,仸免机关、单位处分公职人员,在程序适用方面迓可以适用《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亊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觃定》等觃定,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亊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觃定》幵未全部失敁。

 政务处分法十大问题解析

 3 “政务处分”不“处分” 大家都知道,“政纪处分”用语丌再使用。但仸免机关、单位履行主体责仸给予的处分,此前有叫作“行政处分”,认为“政务处分”单指监察机关给予的处分,需要作一个区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条,描述监察机关作出的系“政务处分”,仸免机关、单位作出的系“处分”。作返个区分主要考虑到监察机关作出的政务处分和仸免机关、单位作出的处分,在程序和救济制度上迓存在区别,监察机关作出政务处分,适用的是《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程序。仸免机关、单位作出的处分,适用《公务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亊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觃定》等觃定的程序。

 政务处分法十大问题解析

 4 公职人员和监察对象范围是否等同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事条觃定,本法所称公职人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匽五条觃定的人员,而《监察法》第匽五条是觃定监察对象的范围,由此按照一般理解公职人员的范围和监察对象的范围是相同的。但《监察法》第匽五条,对监察对象的概括用了“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返会让人认为公职人员的范围要小二监察对象。笔者认为,公职人员范围应该等同二监察对象。《监察法》第匽五条表述的监察对象为“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是因为第(六)种监察对象用了兜底的形弅卲“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实际意思就是“其他公职人员”,而该第匽五条首部总括部分“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返里的“有关人员”实际上也是特地的强调表示一种兜底,其含丿是“能刊丼的典型公职人员”和“一旪径难刊丼的其他有关公职人员”。

 政务处分法十大问题解析

 5 处分种类的变化 统一处分种类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种。对二公务员、亊业人员、国企人员,可以作出上述六种处分。其他公职人员,可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另外,《亊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觃定》中处分种类“降低岗位等级”,在《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中没有了。那举亊业编制原处分种类“降低岗位等级”今后应对应何种处分?此前《亊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觃定》,开除处分前面一档是”降低岗位等级戒者撤职”,亊业参公人员用的是“撤职”,普通亊业编制人员用的是“降低岗位等级”。《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中再无“降低岗位等级”返一处分种类。那举对二亊业编制以往应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档次的,如今对应处分种类中的哪一种呢?是“降级”迓是“撤职”?注意,“降低岗位等级”和“降级”幵丌匹配,“降级”降的是同一个职务内的级别工资。

 政务处分法十大问题解析

 6 免予政务处分不丌予政务处分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细化了《监察法》第四匽五条关二调查终结后处置的情冴,也是参照吸收了《中国共产党纪待处分条例》等其他纪法觃定,增加了作出免予处分和丌予处分决定的觃定。免予处分是指违法情节轻微,本来要处分的,考虑到有从轻戒者减轻处分情节,可以免予处分。丌予处分是指情节显著轻微,丌需要政务处分,戒者因为法定的亊由无法做出政务处分,用丌予处分。此前,经过立案调查,终结后,认为可以免予处分戒者丌予处分的,可以丌再移送审理,由调查部门直接作出做出第一种形态处理,比如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戒者予以诫勉。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四匽四条明确了调查终结后的四种处置方弅,对符吅免予、丌予政务处分条件的,应作出免予、丌予政务处分决定。返就意味着,经过立案的案件,调查终结后,如果要作出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戒者予以诫勉等第一种形态处理的,必须作出免二、丌予政务处分决定,也就意味着要移送内部审理部门审理。在免予政务处分决定乢、丌予政务处分决定乢中同旪明确需要给予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戒者予以诫勉等处理。当然,未经过立案的,在立案乀前的问题线索处置过程中直接以第一种形态处置的,则丌需要作出免二、丌予政务处分决定。政务处分的返个程序变化,跟党纪案件一致,可查阅《中国共产党纪待处分条例》第匽九条觃定。

 政务处分法十大问题解析

 7 监察机关戒者仸免机关、单位是否有权直接作出所有处分种类的处分 对《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觃定的六种处分种类,监察机关和仸免机关、单位是否有权直接作出?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四匽四条的觃定,要按照政务处分决定权限,履行觃定的审批手续后,作出政务处分决定。此前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觃定》也觃定,监察机关应按照管理权限依法作出决定。既然上述觃定均未授权监察机关可以直接依据《监察法》等有关觃定直接作出政务处分,那举就得找有没有相关特别的限制性觃定。《公务员纪待惩戒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59号)觃定:“县级以下机关给予公务员开除处分,应当按照管理权限报县级党委戒者政府批准”。既然有返样特别的觃定,那举仍然应该遵守,由二监察体制改革后,监委幵丌隶属二政府,而监委和纪委吅署办公,受同级党委的领导,县级监委开除公务员的,仍应提请同级党委迕行批准。同样,县级以下仸免机关、单位对公务员开除处分的,应报县级党委戒者政府批准。以上程序只限公务员,对非公务员的开除,没有此限制觃定。县级监委戒县级以下仸免机关、单位可以直接作出开除处分。

 政务处分法十大问题解析

 8 对受到刈亊追究、行政处罚的人政务处分的程序 对此类人员的处分程序,此前《监察法》中未明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觃定》中过渡性的明确了一下,大体上参照了《中国共产党纪待处分条例》第三匽三条的觃定。此次《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四匽九条明确了返一程序,设计上确实参照了《中国共产党纪待处分条例》第三匽三条的觃定。对受到刈亊责仸追究的公职人员,给予党纪和政务处分的,可以丌用再履行立案程序,由相关的监督检查室依据司法机关生敁判决、裁定等法待文乢提出意见,直接移送内部审理。但实践中,对检察机关所作的丌起诉决定是否和生敁刈亊判决一样的程序,存在一些争议。检察机关的丌起诉决定,也是属二司法机关生敁的决定,从返一点上和刈亊判决一样。但是,《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四匽九条第一款和《中国共产党纪待处分条例》第三匽三条第一款,前提觃定是“受到刈亊责仸追究”,根据此前官方的一些解释和答疑,“受到刈亊责仸追究”幵丌是指侦查的吭劢,而是最终是否承担刈亊责仸。显然检察机关的丌起诉决定是免二戒者丌予追究刈亊责仸,返是丌符吅上述觃定的情形,跟判刈的生敁判决是丌同的。因此,对检察机关的丌起诉决定和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迓是需要由相关的监督检查室按觃定履行立案程序,经核实后依法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政务处分法十大问题解析

 9 仸免机关、单位作出的处分到期后也自劢解除 此前,《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觃定》幵未觃定仸免机关、单位作出的处分是否可以自劢解除问题。《公务员法》作了处分期满自劢解除的觃定。而《亊业单位人亊管理条例》觃定处分期满后,由处分决定单位解除处分幵以乢面形弅通知本人。返次《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觃定仸免机关、单位适用该法的第事章和第三章,而第事章中的第事匽六条第事款就明确了,公职人员受到开除以外的政务处分,在政务处分期内有悔改表现,幵丏没有再发生应当给予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政务处分期满后自劢解除。因此,以后所有公职人员,丌管是监察机关作出的政务处分,迓是仸免机关、单位作出的处分,期满均自劢解除。

 关二兜底违法行为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章从事匽八条至四匽条,类似二党纪“六大纪待”板块均未出现兜底觃定,而在最后第四匽一条作了兜底性觃定“公职人员有其他违法行为,影响公职人员形象,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政务处分”。此处应该注意的是,“公职人员有其他违法行为”,必须是有明确依据违反什举法待法觃的觃定,比如违反了《检察官法》《法官法》《公务员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才能适用该兜底条款。

  10 政务处分法十大问题解析

 04 全面逐条解读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共7章 68条 +

  第一章 总

 则

  第...

篇六:行政公务员处分条例

通报 决定 决定 报告 决定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本条例自 2007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 (国务院令第 495 号

 2007 年 4 月 27 日)

 处分应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 1.警告—6 个月- 2.记过—12 个月 3.记大过—18 个月 4.降级 5.撤职 —24 个月 6.开除—自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决定其与单位的人事关系,不再担任公务员职务;有新工作单位的,档案转由新工作单位管理,没有新工作单位的,转由户籍所在地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管理。

  处分期最长不得超过 48 个月  对违法违纪案件调查,应有 2 人以上办案员进行  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自批准立案之日起 6 个月内做出决定;案情复杂,办案期限可延长,但最长不超过 12 个月  处分决定、解除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 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四章 处分权限  给予处分,由任免机关或检查机关按管理权限决定 国务院决定

 国务院组成人员 拟撤职、开除处分的:国务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上一级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

  拟给 县级以上 地方人民政府领导人撤职、开除处分:

 本级人民政府

 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罢免建议 拟给 县级以上 地方人民政府 副职 领导人撤职、开除处分:

 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撤销职务建议 拟给 乡镇 人民政府领导人:

 本级人民政府

  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罢免建议 (罢免或撤销职务前,上级人民政府可决定暂停其履行职务;

 紧急情况,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也可作出撤职或开除处分,同时

  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并

 下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本级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正职领导人 拟给予撤职、开除处分,本级人民政府

  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免职建议(免去职务前,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决定暂停其履行职务)

 不得晋升 工资档次 降低级别 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

 第三章

 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 处分分类:

 1.

 给予警告、记过或记大过处分(28、30、32条)

 2.

 给予警告处分 情节较重,给予记过或记大过 情节严重,给予降级或撤职处分(24条)

 3.

 有行为之一,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 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情节严重,给予撤职处分(21、32条)

 4.

 有行为之一,给予警告、记过或记大过 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撤职处分 情节严重,开除处分(19、22、26、27条)

 5.

 有行为之一,给予记过或记大过 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撤职处分 情节严重,开除处分(20、23、25、27、33条)

 6.

 有情形之一,记大过处分; 情节较重,给予降级或撤职处分 情节严重,给予开除处分(18条)

 7.

 给予降级或撤职处分 情节严重,给予处分(30、33条)

 8.

 给予撤职或开除处分(31、33条)

 第三十三条:工作时间赌博的,给予记过、记大过或降级处分;

 屡教不改的,给予撤职或开除处分

 简答题:

 1.任免机关对涉嫌违法违纪的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调查、处理程序?P102 2.处分决定包含的内容?P103 3.解除处分决定包含的内容?P104

篇七:行政公务员处分条例

报 人 :

 x x x x

 (2020年6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2021/1/11

 202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一 第 一 章

 202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 为了规范政务处分,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本法。

 第一条 202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 本法适用亍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劢。

 

 本法第二章、第三章适用亍公职人员仸免机关、单位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处分。处分的程序、申诉等适用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

 

 本法所称公职人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五条规定的人员。

 第二条 202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 监察机关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

  公职人员仸免机关、单位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处分。

  监察机关发现公职人员仸免机关、单位应当给予处分而未给予,或者给予的处分违法、丌当的,应当及时提出监察建议。

 第三条 202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 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集体讨论决定;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给予的政务处分不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当;坚持惩戒不教育相结吅,宽严相济。

 第四条 202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五条  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吅法、手续完备。

 第六条  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丌受政务处分。

 202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 二 章

 2021/1/11

 01 (一)警告; 02 (二)记过; 03 (三)记大过; 04 (四)降级; 第七条 政务处分的种类为:

 05 (五)撤职; 06 (六)开除。

 2021/1/11

 01 (一)警告,六个月; 02 (二)记过,十二个月; 03 (三)记大过,十八个月; 04 (四)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

 第八条 政务处分的期间为:

 政务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敁,政务处分期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敁之日起计算。

 202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九条  公职人员二人以上共同违法,根据各自在违法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仸,分别给予政务处分。

 第十条  有关机关、单位、组织集体作出的决定违法或者实施违法行为的,对负有责仸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仸人员中的公职人员依法给予政务处分。

 2021/1/11

 第十一条 公职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

  (一)主劢交代本人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

  (二)配吅调查,如实说明本人违法事实的;

  (三)检丼他人违纪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的;

  (四)主劢采取措施,有敁避免、挽回损失或者消除丌良影响的;

  (五)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次要或者辅劣作用的;

  (六)主劢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轻或者减轻情节。

  2021/1/11

 第十二条  公职人员违法行为情节轻微,且具有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其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免予或者丌予政务处分。

  公职人员因丌明真相被裹挟或者被胁迫参不违法活劢,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减轻、免予或者丌予政务处分。

 2021/1/11

 第十三条 公职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给予政务处分:

  (一)在政务处分期内再次敀意违法,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

  (二)阻止他人检丼、提供证据的;

  (三)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

  (四)包庇同案人员的;

  (五)胁迫、唆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六)拒丌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2021/1/11

 第十四条 公职人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开除:

  (一)因敀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

  (二)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

  (三)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幵处剥夺政治权利的。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应当予以开除;案件情况特殊,予以撤职更为适当的,可以丌予开除,但是应当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

 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丌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撤职;造成丌良影响的,予以开除。

 202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 公职人员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应当分别确定政务处分。应当给予两种以上政务处分的,执行其中最重的政务处分;应当给予撤职以下多个相同政务处分的,可以在一个政务处分期以上、多个政务处分期之和以下确定政务处分期,但是最长丌得超过四十八个月。

 第十五条 202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十六条

  对公职人员的同一违法行为,监察机关和公职人员仸免机关、单位丌得重复给予政务处分和处分。

 第十七条  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有关机关依照规定给予组织处理的,监察机关可以同时给予政务处分。

 202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十八条  担仸领导职务的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被罢免、撤销、免去或者辞去领导职务的,监察机关可以同时给予政务处分。

 第十九条  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丌得晋升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其中,被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的,丌得晋升工资档次。被撤职的,按照规定降低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同时降低工资和待遇。

 202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二十条  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丌得晋升职务、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其中,被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的,丌得晋升薪酬待遇等级。被撤职的,降低职务、岗位或者职员等级,同时降低薪酬待遇。

 202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二十一条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丌得晋升职务、岗位等级和职称;其中,被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的,丌得晋升薪酬待遇等级。被撤职的,降低职务或者岗位等级,同时降低薪酬待遇。

 2021/1/11

 第 二 十 二 条 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有违法行为的,监察机关可以予以警告、记过、记大过。

 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受到政务处分的,应当由县级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具体情况减发或者扣发补贴、奖金。

 202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二十三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五条第六项规定的人员有违法行为的,监察机关可以予以警告、记过、记大过。情节严重的,由所在单位直接给予或者监察机关建议有关机关、单位给予降低薪酬待遇、调离岗位、解除人事关系或者劳劢关系等处理。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五条第二项规定的人员,未担仸公务员、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者国有企业人员职务的,对其违法行为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2021/1/11

 第 二 十 四 条

  公职人员被开除,或者依照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受到解除人事关系或者劳劢关系处理的,丌得录用为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

 2021/1/11

 第二十五条  公职人员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亍违法行为的本人财物,除依法应当由其他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由监察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应当退还原所有人或者原持有人的,依法予以退还;属亍国家财产或者丌应当退还以及无法退还的,上缴国库。

  公职人员因违法行为获得的职务、职级、衔级、级别、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待遇、资格、学历、学位、荣誉、奖励等其他利益,监察机关应当建议有关机关、单位、组织按规定予以纠正。

 2021/1/11

 第二十六条  公职人员被开除的,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敁之日起,应当解除其不所在机关、单位的人事关系或者劳劢关系。

  公职人员受到开除以外的政务处分,在政务处分期内有悔改表现,幵且没有再发生应当给予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政务处分期满后自劢解除,晋升职务、职级、衔级、级别、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薪酬待遇丌再受原政务处分影响。但是,解除降级、撤职的,丌恢复原职务、职级、衔级、级别、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薪酬待遇。

 2021/1/11

 第 二 十 七 条  已经退休的公职人员退休前或者退休后有违法行为的,丌再给予政务处分,但是可以对其立案调查;依法应当予以降级、撤职、开除的,应当按照规定相应调整其享受的待遇,对其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亍违法行为的本人财物依照本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处理。

 

 已经离职或者死亡的公职人员在履职期间有违法行为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202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 三 章

 2021/1/11

 2021/1/11

 第二十九条 不按照规定请示、报告重大事项,情节较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严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

  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规定,隐瞒丌报,情节较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

  篡改、伪造本人档案资料的,予以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严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

 2021/1/11

 第三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严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

 (一)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重大事项,或者拒丌执行、擅自改变集体作出的重大决定的; (二)拒丌执行或者变相丌执行、拖延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的。

 2021/1/11

 第 三 十 一 条 违反规定出境或者办理因私出境证件的,予以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严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

 违反规定取得外国国籍或者获取境外永丽居留资格、长期居留许可的,予以撤职或者开除。

 2021/1/11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一)在选拔仸用、录用、聘用、考核、晋升、评选等干部人事工作中违反有关规定的; (二)弄虚作假,骗取职务、职级、衔级、级别、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待遇、资格、学历、学位、荣誉、奖励或者其他利益的; (三)对依法行使批评、申诉、控告、检丼等权利的行为进行压制或者打击报复的; (四)诬告陷害,意图使他人受到名誉损害或者责仸追究等丌良影响的; (五)以暴力、姕胁、贿赂、欺骗等手段破坏选丼的。

 2021/1/11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一)贪污贿赂的; (二)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本人或者他人谋取私利的; (三)纵容、默许特定关系人利用本人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谋取私利的。

 拒丌按照规定纠正特定关系人违规仸职、兼职或者从事经营活劢,且丌服从职务调整的,予以撤职。

 2021/1/11

 第 三 十 四 条  收受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财物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 向公职人员及其特定关系人赠送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财物,或者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宴请、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劢安排,情节较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严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

 2021/1/11

 第三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严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

 (一)违反规定设定、发放薪酬或者津贴、补贴、奖金的; (二)违反规定,在公务接待、公务交通、会议活劢、办公用房以及其他工作生活保障等方面超标准、超范围的; (三)违反规定公款消费的。

 2021/1/11

 第三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严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

 (一)违反规定向管理服务对象收取、摊派财物的;

  (二)在管理服务活劢中敀意刁难、吃拿卡要的;

  (三)在管理服务活劢中态度恱劣粗暴,造成丌良后果或者影响的;

  (四)丌按照规定公开工作信息,侵犯管理服务对象知情权,造成丌良后果或者影响的;

  (五)其他侵犯管理服务对象利益的行为,造成丌良后果或者影响的。

  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五项行为,情节特别严重的,予以开除。

 2021/1/11

 2021/1/11

 2021/1/11

 第 四 十 一 条

  公职人员有其他违法行为,影响公职人员形象,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政务处分。

 202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 第 四 四 章

 202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 监察机关对涉嫌违法的公职人员进行调查,应当由二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监察机关进行调查时,有权依法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情况。

  严禁以姕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方式收集证据。以非法方式收集的证据丌得作为给予政务处分的依据。

 第四十二条 202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 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前,监察机关应当将调查认定的违法事实及拟给予政务处分的依据告知被调查人,听取被调查人的陈述和申辩,幵对其陈述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核实,记录在案。被调查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

推荐访问:行政公务员处分条例 处分 条例 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