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画8篇

时间:2022-09-21 17:10:03 来源:网友投稿

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画8篇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画8篇,供大家参考。

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画8篇

篇一: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xxxx 第*小学近一周组织全体师生参加了一系列的活动,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努力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下面将近一周的活动进行一个小结。

  一、开展"师德师风"专题研讨活动和国家统编教材政策解读宣传活动。

  为积极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师德师风教育相关文件精神,规范教师从教行为,9 月 28 日下午,xxx 第*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了国庆、中秋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大会。会议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第 XX 个教师节寄语、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内蒙古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集中开展专题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在新时代教育教学背景下,每位教师都要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始终严守教育红线,严格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提醒自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国家统编教材政策解读宣传活动。

  二、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提高全体党员、教师增强民族团结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9 月 29 日下午,xxx 第*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民族团结专题学习会。

  三、举行主题升国旗仪式。

  本次升旗由四年级 6 班担任。四六班 xx 同学做了《国旗下成长》主题演讲,号召同学们时刻把祖国装在心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成长为建设新中国的生力军,成长为谱写新诗篇的接班人。

  作为主题活动的一部分,各班还开展了“国旗下的故事”主题班会活动。各班同学一起学习了《国旗法》,读懂国旗法,维护国旗尊严!在国旗下,同学们还一起讲述了民族团结的故事,文成公主、周总理……从古到今民族团结的精神永放光芒!

  四、开展了主题家访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关于开展“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等文件要求,xxx 第*小学校长 xx 安排部署并亲自参与了中秋节慰问贫困学生活动。

  五、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班会。

 202x 年 9 月 29 日,xxx 第*小学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班会活动。在这次主题班会活动中, 同学们一起了解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欣赏民族音乐歌曲,体验少数民族的游戏、民俗。了解 xxxx、xxxx 等民族文化故事,充分感受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民族团结意识。

  六、开展"欢度中秋国庆"民族一家亲实践活动。

  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xxx 第*小学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做月饼、送月饼活动。

  9 月 30 日下午,孩子们整装待发在德育处王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了食堂后厨,亲身体验做月饼、炸麻花、做蛋糕的快乐。

  七、组织观看国庆节阅兵式活动。

  在国庆佳节之际,我校组织学生和家长们一起观看了国庆阅兵式。让孩子们重温阅兵式,感受祖国的强大与振兴,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从而为做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与骄傲 。

  八、开展"爱我 xxxx"市内旅行打卡活动。

  通过在市内景点打卡活动,让学生体验民俗文化交流与融合,感受民俗风情,增强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九、开展了"我在 xx 和国旗有个约"拍照活动。

  通过家长、学生选择适合的地点,视觉角度与国旗合影进行打卡活动。班主任遴选优秀作品并上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动平台,做了充分的宣传,在潜移默化中铸牢民族团结的社会根基。

  十、开展“向国旗敬礼”网上留言活动。

  通过这样的活动增强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努力学习的热情。

  十一、开展了"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们从狭小的课堂走向博大宽广的大自然,从单一的课本走向丰富多彩的劳动生活,让学生明白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劳动让学生体验了劳动的艰辛,享受了丰收的快乐,增强了学生节约粮食意识,对劳动、对家乡的热爱情感。

  十二、开展了"中华民族一家亲"欢度中秋国庆手工制作,手抄报绘画活动。

  通过活动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祝福,用自己的画笔和实际行动表达对祖国的真挚情感,践行对祖国母亲的庄严承诺,感受名族团结一家亲的力量。

  十三、开展了"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征文活动。

 "感受文字之美,尽享写作乐趣”,此次征文活动不仅考验了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明白“读书破万卷”方能“下笔如有神”,更增强了学生“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意识,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并坚定了自己好好学习,长大后为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的信念!

  xxxx 第*小学全体师生及家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一系列的活动中,感受到了 56 个民族一家亲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进步意识,同时营造了民族和睦、相亲相爱的良好学习氛围。同时,在这个双节的假期里,感受到了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

篇二: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画

【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9 年 年 9 9 月 月 27 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本课程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与意涵、必要性和重要性、原理与路径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

 【大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与意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理与路径

 第一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与意涵

 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题目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呢?因为应该说这个题目现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他讲,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也就是说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线。习平总书记还讲,他说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

  2 命,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学习,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也就是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民族工作的主线,同时也是各项工作的主线。所以继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理论实践和政策的高度。

 我们这次课,我想重点从三个方面,那个大家讨论一下这个主题。第一是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它的提出和意蕴就它的含义。第二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为什么要提出中华民族共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三,是要讨论一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它的原理和路径。

 好,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和意蕴。这个问题之前呢,我想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民族?什么是民族?因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里面一个比较核心的概念,就是中华民族,那么要明白中华民族首先得了解什么是民族?民族的含义是什么?理论界学术界,也包括政界,其实对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是有一定的争议的,其中最大的讨论有两次,一次是在 20 世纪末,一次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那么最先提出民族这个概念的是梁启超。梁启超在 1899 年他在《东籍月旦》一文当中多次使用民族。在 1901年他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当中,他讲民族主义者世界最光明正大,公平之主义者,不使他主侵入我的自由,我亦勿扰他组织自由。也就说它实际上是从民族它的功能这个层面来认识民族的。那么民族

  3 它的争议在哪呢?首先就是民族指成的是中华民族,还是说我们 56个民族的民族呢?这是一个争议,还有就是民族是一个,还是 56 个,就是指称是什么?梁启超呢?他讲民族,他提出一个大民族,一个小民族,他说中国讲民族,有小民族主义,有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就是指的是汉族。大民族主义就是国内的所有的民族加在一块,叫大民族。

 我们国家的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他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就是说民族只能是指中华民族,这是他认为这是一个信念,也是一个事实。他认为只有中华民族的民族可以与 Nation 相对应称之为民族。那么国内其他的以前我们叫民族的应该叫什么呢?他认为应该叫做种族,应该叫种族,对这么一个意见,费孝通先生他有不同的意见,他认为中华民族应该团结进行抗战,没有问题,不要根据文化、语言、体制上的分歧影响我们的政治统一。但是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民族研究学理的角度来看,多民族少数民族是客观存在的,这个事实应该得到尊重。也就是讲他认为 56 个民族也应该叫做民族。还有的学者认为 56 个民族叫民族,中华民族也应该叫民族,这两个民族之间是不冲突的。这是学界的一个争议。

 中国共产党是怎么认识民族这个概念的呢?在 2005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来,民族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讲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认为民族具有七个特征,历史

  4 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心理认同,还有宗教。但是这七个因素并不是要同时具备,所以用了一个词叫做一般。一般来说啊,一般来说,就是一般来讲,民族具有这么几个特征,但是并不同时具备并不一定要同时具备,这是民族。那么什么是中华民族呢?中华民族最先提出来也是梁启超先生。梁启超在 1902 年发表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当中,他第一次使用这个词汇。之后,顾颉刚以及费孝通先生都使用过中华民族这个概念,这是我想给大家介绍的。第一个民族这个概念。

 第二个概念想给大家介绍,就是什么是民族问题?这是 1992 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所谓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是民族问题,它实际上有两大块,一块呢是发展问题,发展差距问题,一块呢是关系问题,关系矛盾问题。所以中国共产党看来民族问题主要包括发展和关系这两类大的问题。而且中国共产党认为民族问题具有五个特征,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我们第一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十九大报告当中正式提出来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第三句话就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团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那么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当中,习近平总书记五次提到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且就像我刚才讲到的开头讲到的,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

  5 如果我们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的意识,它的提出脉络来讲,我们可以看到中央中共产党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的意识这个命题的提出,它的意义它的认识是越来越深刻。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是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的是牢固树立。那么在2014 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用的词是什么呢?是积极培养,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且一度使用过筑牢筑制建筑的筑,在十九大报告才正式提出来,用的住是一个铁字旁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你看从牢固树立到积极培养到筑牢,实际上用词应该说是越来越凝重,越来越精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它的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的认识,应该说是越来越深刻。一个词的变化,建筑的筑到熔铸的铸。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在用词上是不一样的,建筑的柱它是有一个拼接搭配搭建的这个含义,但是如果是铁字旁熔铸的铸,那么它就涉及到一个整体性的一个整合,重新整合的问题,融,融合的问题。所以从用词上我们可以看到,党中央中国产党对这个命题,它的意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从前面我们时间的维度,我们可以看一下,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它的提出,我们认为实际上是经历了几层进化的。就像刚才讲的,第一次提出来是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来的。这一次提出我们说它还是一个局部性民族工作的一个策略,主要是针对新疆的民族宗教问题提出来的。那么到了民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的意识的时候,他实际上把这个命题已经提升为一个全局性的民族工作的方针。在 9 月 27 号,总书记再一次提出筑牢

  6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我们认为这一次的讲话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的意识,他的理论的定位,理论的意义,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认为这三次实际上就相当于完成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一词。这个命题,它的三重进化。

 怎么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呢?它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呢?学术界对这个问题还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是从国民这个层面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的是从中国各民族这个角度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还有的是从各民族个体成员的这个角度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应该说大家对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意识,在学理上还在不断的讨论过程当中。

 我们认为总书记在 9 月 27 号的讲话当中,实际上我认为把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意识讲得很清晰了。他讲讲话当中涉及到四个共同,我认为就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好的解释。第一个共同是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第二个共同是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第三个共同是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第四个共同是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这四个共同共同的疆域、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精神。这四个共同我们认为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塑造的,也就是这四种精神。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的意识,他的提出和含义。

  7 第二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个问题,我想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来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什么?首先我们看必要性。也就是说这个问题是必须要提出来的,为什么要必须提出来?我想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总书记讲到,我们现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一个大的国际历史背景。为什么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想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第一就是政治格局大变局。第二是经济格局大变局。第三是文明格局大变局。在这个大变局当中,我们认为有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就是世界民族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世界政治、全球经济、全球的文明文化的大的格局。你看现在全世界,民族分离主义运动,在全世界尤其是在欧洲变得越来越棘手。

 比如说英国的苏格兰问题,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问题,意大利的撒丁岛问题,波黑的塞族问题,俄罗斯的车臣问题,这些国家都面临着民族分裂主义的问题。下面我想给大家看几张图,便于我们理解世界民族问题它的产生的大背景。第一张图是全球种族状况的显示图。这张图是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机构,全世界从种族结构来讲,是多元化的,绿色的,代表的是种族的多样性,而橙色的是代表种族的同一性。从这个机构画的这张图显示的,可以看到在亚洲,他们认为种族相对来讲同一性比较高的在非洲、在南美、在北美的有的地区,种族的多样性是比较显着的,这是第一张图。

 第二张图是全球文化状况的显示图,这张图实际上和前面的那张

  8 全球种族状况的图有一定的重合,我们可以看到种族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有一部分是重合的,但是还有的是不一样的。在这张图上面我们可以看到颜色越浅的它认为是文化的多样性,或者是越差文化的统一性越强。那么颜色越深的是文化的多样性比较显著的地区。这是第二张图。

 第三张图是全球宗教的状况。这张图显示的是全球的宗教的基本的构成,比较大的几个宗教,像基督宗教,基督宗教的三大派别,伊斯兰教佛教也包括一些像这个无神论者,印度教在这张图上都有显示,中国用了三种颜色,第一种是黑色,它只成的是无信仰,还有的是用了一种黄色,绿色指称的是佛教。中国基本上用的颜色是比较单一的。从这张图我们也看出来,全世界的中间的状况也是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状态,这是全球政治的状况。从政治的这种构成来讲,我们也可以看到全世界这个政治的格局也是多样化。

 最后一张图是全球财富的状况。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全世界现在的有钱人基本集中在北美,集中在欧洲。在非洲南美亚洲大部分的地区,从经济发展状况来讲,是差距比较大的。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从全球财富的状况来看,全球财富的两极分化现在是越来越严重。

 那么如果说我们把这五张图集中在一起,重叠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现在全世界实际上现在呈现出一种越来越碎片化的一种趋势一种现象。如果说我们用剪刀来剪这五张图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剪成一种越来越碎片的一个世界,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基本

  9 的一个状况,基本的一个状况。从共产党的民族理论这个角度来看,全世界的民族问题和中国的民族问题,它最核心的因素有哪些呢?就像我们刚才讲到的,中国共产党对民族问题的定义讲,说到底一是差异问题,二是差距问题。差异问题主要是讲的文化的问题,差距问题主要是讲的发展的问题。

 如果说我们还要对这两个大的因素我们再进行分析的话,我想是不是可以从这三大因素来看待世界民族问题。这个分析框架我认为实际上用来分析中国的民族问题也是有一定解释力的。这三个因素就是权力因素、认同因素和发展因素三大因素。民族问题的出现,在权力角度,主要的问题是权力失衡问题得出现。在认同角度,主要的问题是认同危机的出现。在发展角度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发展鸿沟的出现,才出现的世界民族问题。权力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博弈对世界民族问题影响非常之大。从认同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全世界,尤其现在我们看到欧洲出现的一些民族问题,很多是基于认同危机,比如说移民问题、难民问题。

 从表象这个层面来看,表现为国家认同不足,国家民族整合度不够,没有形成一个国民国家它的意识没有完全的形成起来。从发展层面来看,南北之间的差距仍然是最大的差距。这也是造成民族问题出现发展在有的地区爆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世界的大背景。那么这些问题在国内有没有类似的因素出现呢?我们讲也是有的。大家知道我们国家从民族的人口分布来讲,我们是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广。从资源分布来讲,我们西北和东南各种资源分

  10 布是不均衡的。你再从发展的程度来看,全国...

篇三: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统一战线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客观描述了新时代我国的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中央运用统一战线思维确立的重大政治任务。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牢牢把握民族工作特点规律,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前瞻性、综合性和针对性,以尊重各民族多元为前提,在团结进步上形成了最大共识度,各民族守望相助;以增强中华民族一体为根本,在繁荣发展上画出了最大同心圆,各民族共创美好未来。

 [关键字]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工作;统一战线

 民族关系与国家政治生活息息相关。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出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历史的延续与传承,更是新时代的召唤与使命。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的时代内涵,既与时俱进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也为有效应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挑战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领悟深刻内涵,凝聚思想共识

 命运共同体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理念,贯穿于中华民族从远古走到今天的全过程。在共同历史条件的孕育、共同价值追求的引领、共同物质基础的支撑、共同身份认可的融合、共有精神家园的涵养下,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各民族实现政治上的团结统一提供了最大的共识力量,实现文化上的兼容并蓄提供了可靠的思想链接,实现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提供了立体的社会环境,实现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提供了丰富的人文土壤。

 中华民族与各民族、各民族相互之间是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关系。中华民族应有博大的胸怀,把各民族紧密地包容其中;各民族应有强烈的自觉,紧密地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中华民族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下,就不仅仅是创造曾经的辉煌历史,而且一定会拥有更可期待、更加灿烂的美好未来。新时代党和国家总体部署援藏、援疆各项事业,精准实施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略,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作出顶层设计,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供给有效政策,助力宏大理想的实现和伟大梦想的成真。

  中华民族的宏伟大业、各民族的宏大实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深度结合。从事统一战线特别是从事民族工作的同志,对此要理解到位、认识到位、把握到位,引导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和珍视民族团结,守护民族团结这条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实现各民族彼此帮助、互相包容,彼此学习、互相欣赏,汇聚磅礴伟力,夯实统一之基。

 二、把握鲜明特征,提升政治站位

 民族问题极其特殊,不同于其他经济社会问题,各种社会矛盾混杂其中,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也就是说,民族问题不局限于某一国,其普遍性就在于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回避它;民族问题不局限于某一历史阶段,其长期性就在于各民族间的不同特点和差异的消解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民族问题从来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其交织性就在于它既与宗教问题如影随形,又与各种社会矛盾相互缠绕;民族问题往往跨越国界,其世界性就在于解决起来极易引发国际问题,甚至导致国际关系变化。普

 遍性、长期性、交织性、复杂性决定了民族问题牵涉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社会稳定、边疆巩固等一系列涉及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彰显了民族问题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

 面对民族问题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必须从更高的政治站位看待和谋划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在理论上不断拓展认知新境界,形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广泛共识;在推进上不断尝试实践新探索,构建了解决民族问题的成熟的中国模式。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从事民族工作的各有关方面,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很好地把握了我们国家民族关系的主流和解决民族问题的主基调,促进了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推动形成了各族儿女在中华大地上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的生动局面。

 这深刻地启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切实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解决复杂问题,科学理论是航标、先进制度是遵循、务实

 行动见成效、党的领导是灵魂。要以清新自然、亲切易懂的姿态深入阐述、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满足各族群众的理论需求,促进民族工作理论进入思想、指导实践、推进发展。要认真贯彻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在这个制度框架下积极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坚持应该坚持的、巩固应该巩固的、完善应该完善的、发展应该发展的,为聚合各民族力量、汇集各民族智慧、促进各民族融合创造有利条件、搭建基础平台、提供重要载体。要立足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深入思考和深度谋划推进民族工作,以鲜明的中国特色、独特的中国风格、宏大的中国气派,加速释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磅礴伟力。要从历史的演进中看清民族问题的本质,从历史的逻辑中得到解决民族问题的答案,始终把“两个维护”贯穿解决民族问题的全过程,为党长期执政赢得各民族的广泛认同和坚决拥护。

 三、涵养同理之心,汇聚源头活水

 各民族之间缺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失去了根本。解決“三交”问题,既要有物质的政策,也要有精神的引领,做到物质方面拿出办法与

 精神方面采取措施一体谋划、贯通实施。从现实情况看,前者还是很有作为的,但后者仍然比较欠缺,很不到位。从精神方面采取措施,旨在涵养各族群众同理之心,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源头活水。

 (一)涵养同理之心,需要突出思想引领

 要坚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牵引下,聚焦民族团结进步,开展群众性思想教育和创建活动,确立鲜明的国家观、科学的民族观、先进的文化观、发展的历史观、进步的宗教观,唤醒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让各族人民从狭隘的民族、地域、群体中走出来,更好地融入中华民族、中华大地和中华儿女之中,让热爱伟大祖国、崇敬中华民族、自信中华文化、拥护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蔚成风气,从而形成有灵魂有血肉、入思想入行动的同理之心。

 (二)涵养同理之心,需要恪守多元一体

 全国各族人民只有以共同的价值追求相互包容,以共同的奋斗目标相互凝聚,才能携起手来走向更加美好的明

 天。为此,要坚定党的领导。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是国家希望、民族希望之所在,要坚定不移地以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指导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要把握共同追寻。深刻认识我们广袤的疆域、深厚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开拓、书写、创造和培育的,没有各民族的共同追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卓越,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更是如此。要善于化异为同。深刻认识中华民族这个共同体是由多元构成的。对此必须精准把握。从而,在尊重多元的前提下强化一体、在强化一体的基础上正视多元,为各民族正确处理好本民族局部利益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关系提供基本遵循,描绘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生动图景。要讲求家国情怀。深刻认识我们国家是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维护国家统一是各民族共同的初心所在,维护国家主权是各民族共同的使命所系,从而把爱本民族与爱国家融汇起来,把建设家园与建设祖国贯通起来,实现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要保持文化清醒。深刻认识经过集成各民族文化而来的中华文化,为各民族营建了共有精神家园,是将各民族融铸于中华民族的最强韧纽带,是中华民族的最鲜活灵魂,从而在促进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实现和谐共生,在中华大地上滋

 生出美美与共、生机勃勃的万千气象,呈现出中华文化的雄浑厚重与博大精深。

 四、丰富理性思维,融合价值追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是其价值取向,携手奋斗、一体繁荣是其价值指向。这样的价值取向和指向,是对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精准把握,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景的最好回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大使命的应有之义。石榴之喻,彰显出凝聚性、整体性、不可分割性之于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传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对未来民族关系的美好期许。携手奋斗、一体繁荣,表明了各族人民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烈意志,传达了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达信念。携手奋斗为一体繁荣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一体繁荣为携手奋斗奠定坚实物质基础。抓住了携手奋斗、一体繁荣,就抓住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和本。

 (一)要实现这样的价值追求,就要着眼引领中华民族走向未来强化顶层设计

 融地缘、血缘与精神为一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特征。正是我们党对此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才在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还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就是说,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仅局限在中国大陆,还包括港澳台地区乃至世界各地华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思考和谋划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充分考虑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宏大背景,按照既定的路径和步骤,以国内民族团结带动祖国统一、以祖国统一促进民族认同,进而形成天下华人一家亲的完整链条,让海内外中华儿女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宽广历史舞台上,智慧充分涌流、力量竞相迸发。

 (二)要实现这样的价值追求,就要着眼引领中华民族走向未来构建国家战略

 在完善政策上,注意通过有效的民族区域自治、港澳台、对外开放政策,坚定不移把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纳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战略。在整体布局上,注意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推进与发展、国家统一大业的实施与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互动与双赢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

 伟事业。在谋划落实上,注意在涉及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方面问题上加强统合,促进有助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各种力量的协调凝结,促进民族团结战略、祖国统一战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和国家发展战略在各层级、各领域的有机衔接和有效运作,聚焦形成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战略能力,实现国家宏观战略收益最大化。

 (三)要实现这样的价值追求,就要着眼引领中华民族走向未来加强统筹协调

 认同中华民族,不只是少数民族的事,而是各民族共同的事。狭隘民族主义不可取,大汉族主义同样不可取。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既要面向少数民族,也要面向汉族,促进各民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浓厚各民族自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良好氛围,形成各民族为了国家利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強大合力。同时,要清醒认识到我国当前正处在各民族跨区域流动历史活跃期,多民族共同居住、共同学习、共同工作、共同生活、共享美好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民族工作进城了、下海了、上网了,从边疆边缘走向了华夏广阔天地和国家中心工作。为此,既要继续重视少数民族集聚地

 区社会建设,还要着力把握各民族线下相互嵌入、线上同处“一张网”内,大力统筹协调线上线下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经济上加大交往力度、政治上增强交流深度、文化上拓展交融广度,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基础。

 五、扛起时代责任,担当统战使命

 新时代的统一战线,进一步延伸了爱国者的范畴,将“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人士纳入其中,进一步清晰了统一战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内在逻辑,充分表明“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奋斗目标中是有机统一的。作为新时代的统一战线,必须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积极作用、担当崇高使命。

 团结之于人民是向上的象征,之于国家是兴旺的象征,之于民族是进步的象征。正是因为紧密的团结,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撼动中国,没有任何势力可以阻碍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七十年峥嵘岁月,新中国就是这样一路走来。统一战线工作的主题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问题是人心和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需要高举

 的就是团结的旗帜,最鲜明的主题就是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问题。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我们党无论是干革命,还是搞建设,进而推进改革事业一路向前,始终一以贯之地发挥着统一战线这个重要法宝的作用;我们党无论是增强阶级基础,还是扩大群众基础,进而巩固执政地位,从来就没有离开过统一战线这个重要法宝作用的发挥;我们党无论是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也都从未放弃统一战线这个重要法宝作用的发挥。这一切都充分表明,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的发挥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密不可分。

 实现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的发挥,就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统一战线“五大关系”,坚持以政党、宗教、阶层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加强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就要着力把握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始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着力把握各民族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血脉,促进各民族弥合差异、消解特殊,通过包容多样形成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相处于和睦之中、共济于和衷之中、发展于和谐之中,凝聚实现中华...

篇四: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画

族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图像表征———《松下踏歌图》的绘画人类学考察薛其龙[提要]《松下踏歌图》绘制于道教圣地巍宝山,被视为 18 世纪中期彝族打歌之景的图像表达。但从图中 40 个人物的形态、服饰、叙事上分析,其实为一幅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同参与的歌舞“知识图谱”。该图的产生与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情境相关,与道教圣地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关联。《松下踏歌图》表征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交融与认同,呈现合作、共享的艺术样式,确立为多民族文化对话和多元一体的艺术符号。《松下踏歌图》复制品遍布于各个村寨,应用于乡村面貌的改造与社区文化的塑造之中,作为公共艺术呈现多样的形式与内涵,在实现民族记忆的社会性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松下踏歌图》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代表性艺术作品,有四点价值:社会凝聚的视觉动力,族际关系的维系方式,文化再生产的重要图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艺术路径。《松下踏歌图》的绘画人类学考察揭示了西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现状及普遍性表征价值,映现了当地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认同。[关键词]《松下踏歌图》;彝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绘画人类学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21)12—0034—0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多民族艺术交融与中华民族认同研究”(20ZD27)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薛其龙,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讲师,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博士,研究方向:绘画人类学、民间美术。云南 昆明 650500多民族之间的艺术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征,历史长河中留存的绘画图像是凝聚这一表征的确凿证据。古往今来的图案、造型、装饰等视觉艺术符号无不承载着丰富的民族知识体系和文化理念,同时也体现着多民族共享性及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共同性。不管何种视觉形象,都是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一方面图像的“证史”功能验明了“少数民族艺术吸收汉族艺术、汉族吸收少数民族艺术、各少数民族艺术相互交融”[1] 的关系;另一方面“图像转向”[2](P. 3) 后创新了历史视觉形象,作为公共艺术的图像再显时代性建构意义。当下,推进民族工作,讨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绘画图像是绕不开的艺术议题。图像学方法围绕视觉形象本身挖掘深层意义,如《云南踏歌图像溯源》[3] 以《松下踏歌图》为例解读云南各个民族踏歌的历史、特点及发展。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图像讨论是多重关系视域中的问题,“自然而然地将人类学视野中视觉形象传播研究的理念和方法渗透到共同体观念的建构之中,从而针对视觉形象传播活动构建了一种超学科的研究范式”[4] 。在此,“绘画人类学研究应该聚焦绘画图像的创作内容,也就是画家对图像创作的艺术表达、主观提炼和意义生成。具有‘存形备象’功能的图像夹杂着大量的现实、社会、文化信息,有必要在绘画图像志的基础上探讨其文化表征,既要关注非西方绘画或民间绘画图像,又要关注现当代绘画图像。”[5] 绘画人类学跨界人类学、美术学、图像学、绘画实践等多种学科领域,注重思索多种文本呈现方式,从“不浪费性”[6] 维度表征意义,其实质就是在多重关系视域中整体地、深入地书写图像,为视觉研究供多元性解释。绘画人类学方法的优势在于:(1)综观性。多维度审视绘画图像,获得更多历史的、现实的、文字的、田野的佐证材料,让民族主/客位知识得以呈现。(2)实践性。不单有文本的生产,更有艺术家的参与实践,他们以直觉性的创作方式澄明事实。(3)批评性。结合多学科的批评特质,对图像本身及民族文化进行整体性解读,从而推进图像的知识生产及创新发展,应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的是发现、发掘、呈现已有的交往交流交融事物和事项。”[7]《松下踏歌图》是表征多民族交融与中华民族认同的代表性壁画。该图绘制于云南省大理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巍宝山文昌宫内文龙亭右侧桥墩石灰

 墙上,创作者为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 年)参加修建亭阁的匠人,描画的是 40 人围圈而舞的场景。学者多依据人物服饰、舞蹈场景等图像元素判定为巍山彝族(“腊罗把”)打歌这一民俗活动的“舞蹈活化石”[8] 。然而,通过存在场域、图像内容及复制品的绘画人类学考察,笔者发现《松下踏歌图》是一幅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同参与的图像,且作为公共艺术呈现了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为思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绘画图像维度的解答。一、道教圣地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人类学善于置研究对象于整体语境中,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的功能主义、布迪厄(PierreBourdieu)的场域理论等研究无不如此,是对田野资料进行分析的利器。“在格尔茨的观念中,任何艺术现象和艺术行为都是特定地方意义世界的产物,都与特定地方意义世界中的其他文化系统处于错综复杂的关联中。因此,对任何艺术现象和艺术行为的研究都不能脱离开其生长的地方意义世界。”[9](P. 101)《松下踏歌图》的出现往往不是单独存在,也不能单独考察,而是语境中多样艺术类型的综合表现形式,它跟大理巍宝山建筑、宗教、民俗、传说、歌舞等共同建构了一处区域综合艺术景观。正是这一多元语境造就了该绘画的产生,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情境密切相关,与其所在的民族文化有着深厚复杂的关联。巍宝山位于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城南 11 公里处,开辟于汉代,传说有孟优等道士在此地出家传教。巍宝山道教在大量吸收原始宗教的神仙信仰和巫觋方术的基础上形成教派。在现存道观中有彝族先民进行原始宗教活动的场所,如文昌宫原为彝族先民祭龙的地方;斗姥阁内斗姥元君为细奴逻之母,这些都是彝族原始宗教和道教杂糅的例子。明末清初,巍宝山道教宫观群形成,道教在巍山县境内蓬勃发展,道观的建盖和道士的往来应运而生了一大批反映道教与原始宗教掺杂糅合的传说故事。彝族、汉族、白族、苗族等民族信仰比较多元,巫、儒、道、佛兼收并蓄,历经千余年的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及兴衰变化后,最终形成了以道教为主的宗教合流。例如,现今巍山县内马鞍山区一带彝族中流传的“接祖”仪式及其传说就是巫、儒、道、佛合流的例子。宗教观念已深入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日常生活中,和民族习俗交织在一起,世代绵延,成为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松下踏歌图》即为这一交融场域里的图像。该图所在的文昌宫始建于汉代,最初主要是彝族祭龙的龙潭殿。清初把龙王庙改建为道观[10](P.23),祀道教神文昌帝君,并同时把龙王奉为神,在魁星殿里塑黄龙像,至今尚存。文昌宫经历多次修复,“据文昌宫内清乾隆四十年刻的《巍山文昌宫新建魁神、金甲殿碑志》载:‘二十四年得同志鼓舞,积累募化,镶砌龙池,建修亭阁。’”[10](P.30) 后来因变故遭受破坏,1980 年和 1985 年经历两次重修,形成今日之多民族文化共存的场域。《松下踏歌图》因装饰性、纪念碑性需要而绘,与道观共变化。《松下踏歌图》与巍宝山各类民俗文化事项互构互文。(1)朝山庙会。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十五日是巍宝山的朝山庙会,巍山和临境大理、南涧、弥渡、漾濞等市县的各民族群众都要前往朝山赶会。山会起源于道教,根据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 年)《巍宝朝阳洞玄极宫新置常住水磨碑记》记载:“适遇乙未岁天灾流行,偶有神人点化,命朝巍山。已疾者许之,立睹痊愈;未疾者许之,均获安康。”[10](P. 75) 可见,朝山庙会始于禳灾祈福的一种民俗信仰活动,后来发展成民俗、商贸、旅游相融合的盛大群众集会。期间,打歌乃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庙会的始终。(2)彝族二月八节。每年农历二月八日,彝族民众汇聚巍宝山南诏土主庙(巡山殿)杀猪宰羊,敬奉祖先,餐毕还要围着篝火打歌狂欢等。“而在后山‘打歌场’的大规模野外踏歌,则成了滇西彝、白、汉群众超然于民族、宗教信仰、性别年龄之外,无任何束缚的群众性自娱自乐、自我调节的活动场所。”[8] 该节的一系列传统民俗,是以彝族的祖先崇拜、土主文化为核心的多种信仰形式的集中体现。(3)白族接三公主。每年农历二月十一日,大理地区的白族群众穿着白族盛装,成群结队地来到巍宝山巡山殿和三公主殿,举行祭祀三公主的仪式。活动内容有诵经、打白族霸王鞭和彝族群众打歌等。接三公主的活动将大理白族和巍山彝族连在一起,对两地文化交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苗族、傈僳族等在巍宝山上也有相关民俗活动。因此,巍宝山非单一民族文化语境,而是融汇了彝族、汉族、白族、苗族、傈僳族等民俗事项,通过民俗信仰、宗教仪式、打歌对歌、歌舞表演、民间商贸等一系列活动,一方面促进了区域内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团结一体,另一方面展示了多民族“非遗”的活态传承和交融方式。文化交融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特质之间相互结合、相互吸收的过程,其发生在各族群众的互动中,形成于漫长的日常生活中,如胶似漆、合而为一的交融特质凝聚在各民族观念、习俗、艺术之中。由于封闭的地理环境和交互的日常生活,毗邻杂居的巍山各民族之间在长期生产5 3 民族文化

 生活的交往中接触、交流、碰撞和模仿并加以发展,以巍宝山为代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已融进他们的骨血。同域文化因子互动整合是巍山民族文化交融的主要推动力,每个民族都在积极寻求与相邻地域民族文化的兼容性方式,以道教为代表的汉文化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方面影响较大,这让巍宝山有了更多民族的信奉和参与,民族文化交融频繁、活跃。所以,道教圣地巍宝山非单一民族的活动场域,因而具有纪念碑性的《松下踏歌图》就不仅是表现彝族踏歌之情景。二、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交融图像《松下踏歌图》惟妙惟肖地展现以彝族为主的打歌场景,《巍宝山志》载:“图中所画的打歌者绝大多数就是当地的彝族群众,一部分半彝半汉的打扮者,很可能是外出做过事或在外地做事回家探亲的彝族人。”[10](P.30) 要辨别其中的族属,图像学研究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社会实景与地域民族文化。图像学把绘画作品视为“第一手材料”[11](P.9) ,分析图像的描绘内容,揭示图像在各个文化中形成、变化及表现、暗示出来的思想观念。为此,笔者从图像人物的形态、服饰及叙事场景角度(表 1),对人物形象进行识别,找到其中的差异性和共同性,从图像里面发现族属信息,完成该图的情节性、民族性解读。表 1 《松下踏歌图》人物性别、形态、服饰统计序号性别形态 服饰序号性别形态 服饰1 男双手捧芦笙,侧面向左,脸露喜悦。戴圆顶帽,穿褐色长衫,束腰,黑靴。21 女 侧身看向圈中。穿浅色上衣,其余部位模糊不清。2 男手弹月琴,侧面向左,脸露喜悦。戴圆顶帽,穿黑色上衣,白裙。

 22 男 背身,伸右脚,其他不清。戴圆顶帽,穿褐色上衣,其余部位模糊不清。3 男左手持扇,侧面向左,表情模糊。戴圆顶帽,穿褐色长衫,束腰,黑靴。23 女 侧身,看向25,其他不清。

 穿浅色上衣,下穿黄裙。4 男身体左倾,手右上左下,下肢动作不清。戴圆顶帽,穿黄色短衣,褐色裙。24 男 侧身,看向25,其他不清。戴圆顶帽,穿褐色短衣,其他不清。5 女右侧身,拿手绢,看向右侧,似望向持扇男子。穿褐色短褂,内为浅色上衣,黑裙,绿鞋25 男 背身,手右上左下,其他不清。

 戴圆顶帽,其他不清。6 女身体向左,3/4 侧面,脸露喜悦。穿褐色长衫,束腰,绿鞋 26 男 仅可见背部。

 同25。7 男身体左倾,手右上左下展开,抬左脚,看向左侧,与8 号互动。戴瓜皮帽,穿黑色长衫,束腰,黑裤,黑鞋。27 男 仅可见背部。

 同25。8 男身体右倾,与 7 号互动,双手右上举,向上伸左腿。戴圆顶帽,穿褐色长衫,束腰,黄裤,黑鞋。28 女侧身向右,双手拿烟杆,与 29交流。绿色长裙,系黄色腰带,黑裤,黑鞋。9 女正面站立,扭头向左,与 10 号交流。额前有三角头饰,穿黄色领褂,内为绿色长裙,黑色围腰,黑裤,黑鞋。29 男侧身向左,右手拿烟杆,与 28交流。戴圆顶帽,穿黑色上衣,下穿裙,黑裤,黑鞋。10 男身体右转,抬右手,伸左腿,与19 号交流。戴瓜皮帽,褐色外衣,褐色裙,绿裤,黑鞋30 男侧身向右,看向28 和29,动作模糊不清,戴帽,长衫,似道士装扮。11 男侧身向左,扭头向右,手左上右下,双脚外八字站立。戴圆顶帽,穿浅褐色上衣,束腰,褐色裙,黑裤,黑鞋。31 女身体右倾,向右看28 和29,无肢体动作。穿浅色外褂,内着长裙。12 女侧身向右站立,抬右手,脸露喜悦。穿褐色短褂,内为黑色上衣,黑裙,绿裤,黑鞋。32 男 背身,与33 交流状。有包头,黑色短外褂,内有长衫,其余部位模糊不清。13 男转身向左,抬左手于头顶,面向14 号,大笑。戴圆帽,穿黑上衣,黄裙,棕色裤子,黑鞋。33 男侧身看向圈中,右手持烟杆,作抽烟状,表情悠然。戴圆顶帽,穿黄色短上衣,下穿黄裙,黑裤,黑鞋。14 女左侧身,抬左手,扭头向右,与13 号交流,微笑。穿绿色长裙,棕色褂,束腰,浅色裤子和鞋。34 女侧身看向圈中,脸露喜悦,下肢动作不清。穿土黄色上衣,可见绿色袖口。15 男左侧身,看向中间舞者,向上伸直右手,下肢动作不清。有包头,穿浅褐色上衣,下身被遮挡。35 男侧身看向圈中,右手向下伸,脸露喜悦。戴瓜皮帽,黑色短上衣,黄裙,黑鞋。16 男左侧身,看向中间舞者,手右上左下,下肢动作不清。戴圆顶帽,穿浅褐色上衣,下身被遮挡。36 女 同35。穿白色外褂,内为绿色长裙。17 女 左侧身,看向圈中。额前有三角头饰,穿棕色上衣,下身被遮挡。37 男侧身看向圈中,左右手向下伸,脸露喜悦。戴帽,穿黑色短上衣,下穿浅色裙,棕色裤子,黑鞋。18 女左侧身,看向圈中,左手向下伸穿棕色上衣,下身被遮挡。

 38 男双手捧芦笙,仰面向上,向右作奔跑跳跃状。戴瓜皮帽,黑色上衣,黑裤,束腰,黑鞋。19 男 侧身看向圈中。戴瓜皮帽,棕色上衣,下身被遮挡。39 男 同3...

篇五: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画

教字 [2020] 68 号

 竹溪县教育局 关于印发《竹溪县教育系统全面深入持久开展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中心学校、县直各学校,竹溪外国语学校:

 现将《竹溪县教育系统全面深入持久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抓好落实。

 附件:竹溪县教育系统全面深入持久开展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方案

 竹溪县教育局 2020年12月10日

  竹溪县教育局

  2020 年 12月 10日印发

 共印 60 份

 竹溪县教育系统全面深入持久开展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施方案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中央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决策部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指示和要求,结合我县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社会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加快建设新时代凝聚力量。

 二、主要任务 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丰富和改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载体和方式,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空间,推进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搭建促进各民族沟通的文化桥梁,深入开展各民族交往交流活动,推动民族团结向纵深拓展。

 三、工作内容 (一)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各族干部职工和广大学生中,深入开展基本国情教育、革命历史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等活动,大力宣传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大力宣传近代以

 来中国各民族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共同牺牲、共同奋斗的光辉历史;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浴血奋战,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难历程;大力宣传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奋斗梦、繁荣发展梦,引导教育系统各族干部职工和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结合时代要求继续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全县教育系统要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采取得力措施,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与理想人格的传播与教育,在各族干部职工和学生中开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国家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着力培养各族干部职工和学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和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

 (三)健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常态化机制。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纳入学校国民教育全过程,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学校,更要积极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学校要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依托传统节庆、重要纪念日等,大力

 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取得实质性效果。充分依托全县中小学校的资源优势,培养建立一批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专职与兼职的师资队伍,加大师资培养与培训力度,加强民族团结教学资源建设,编印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校本教材,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

 (四)丰富和改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载体和方式。组织开展民族理论政策宣讲、民族团结典型事迹活动,举办图片展、知识竞赛、文艺表演、演讲比赛、征文评选、征画评选、集中研讨等系列活动。

 (五)推进建立相互嵌入式学校环境。各学校要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教育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尊重少数民族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习惯、宗教习俗,让学校更好接纳少数民族师生,让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资助帮扶、社会救助和人文关怀。

 (六)搭建促进各民族沟通的文化桥梁。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大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教材建设,按照要求统一使用中小学语文、政治(道德与法治)、历史三科国家统编教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夯实“中国底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职工和学生使用本民族语言的自由。提倡和鼓励各民族相互学习语言文字,更好地促进各族干部职工和广大学生语言相通、感情相融。

 积极发挥援疆干部作用,担负起两地对口支援交往合作的桥梁纽带和友谊使者的任务,持续开展交流交往活动。

 将民族团结进步理念融入学生守则、行业规章、职业规则、团体章程,营造自觉遵法守法、尊重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促进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倡导文明现代生活方式,引导和帮助各族群众追求现代文明生活,推进各民族团结进步。

 (七)推进少数民族同步小康进程。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加大教育扶贫支持力度,确保我县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八)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工作向纵深拓展。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纳入全县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充分体现各领域各方面的发展,全现教育系统要做到全面动员、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面推进。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将机关、学校等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以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和青少年学生为主要对象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确保取得实效。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党的领导

 全县教育系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在县教育局党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由基础教育股牵头、各相关股室协调指导、各学校党组织具体实施。各学校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工作格局。各学校要不断加强工作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常态化的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推进此项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二)强化分工配合

 各学校要结合业务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本实施方案,定期研究部署教育工作。各股室之间要互通信息,随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沟通衔接,确保各环节、各领域工作不脱节。

 (三)强化政策保障

 县教育局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纳入各类督查和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全面深入持久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 不断推进全县教育系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四)资料报送与归档

 各学校(幼儿园)要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校园广播、主题班会、专题讲座、演讲比赛、征文评选、征画评选等形式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于每学期末将开展活动的视频、图片、信息简报、活动成效等,连同提炼经验做法的总结材料交报基教股,电子档发至QQ:123021323。同时,收集相关资料专档备查。

篇六: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 1

 伟大祖国的 56 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我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不仅有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还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

 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飘逸轻盈,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绸料筒裙,景颇族的毛织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壮族妇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层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绣花衣裙等。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点。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上层用于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栋栋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不同少数民族,对大米的吃法也各有不同。南方的傣族、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入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味。壮族、布依族群众喜欢吃五色糯米饭和糯米糍粑。朝鲜族群众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新疆的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还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焖成喷香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叫“抓饭”。

 在春暖花开或秋收季节,壮族群众喜欢开展抛绣球的活动。抛绣球是壮族男女相互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青年们在草坪或空地上竖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顶端钉一块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圆孔。男女各为一队,以抛出的绣球穿过木板上的圆孔为胜。也有在场中间搭歌棚,绣球抛不过棚或抛出界,或接不住对方抛过来的绣球,就要被罚唱歌,非常有趣。

 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那达慕大会、开斋节、洛萨节等。其中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中旬举行,时间为三到五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划龙舟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点花灯,放烟花,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人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 2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每当这首歌响起的时候,我都深深地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1963 年,一名刚从扬州医专毕业的青年,满怀希望来到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的帕米尔高原,在海拔 2100 米的乌恰县做了一名医生。他就是已经退休的原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吴登云。

 来自江南水乡的吴登云没有被高原恶劣的环境吓倒退缩,而是兢兢业业地在西部边陲的高原上救死扶伤 38 年。他视柯尔克族牧民如亲友、如手足,忠实覆行着自己“做一名人民的好医生”的诺言,前后 30次为病人无偿献血,累计献血 7000 毫升,被当地牧民亲切称作“白衣圣人”。

 吴登云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换回了不少少数民族同胞的尊敬和爱戴,而白克日。卡依尔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一个汉族儿童的生命。白克日。卡依尔是塔什店火电厂的一位普通工人,去年为抢救不慎落入水中的汉族儿童,在救他时白克日。卡依尔也因次现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这位优秀的维吾尔族工人眼中,汉族同胞就是自己的“吐汗吾干木”

 (亲兄弟)。他不止一次伸手援助遇到困难的汉族乡邻和同事,替不认识的汉族病人垫付医药费。他们这样的事例在各种民族群众中间传唱成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一年有四季,民族团结就是春日的鲜花朵朵;也是夏日的和风习习;又是秋日的硕果累累;还是冬日的阳光融融。让我尽情品尝这四季的芬芳!让我们用心浇灌民族团结的花儿!让我们的爱,在民族团结中流淌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 3

 说起民族团结,生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我对它的感受异常深刻。可以说,在我的生活中,民族团结之花处处都在开放。

 民族团结在我们祖国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性。人们常说: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我就举个例子吧:我们学校有很多的少数民族同学,由于他们汉语基础较差,经常把汉语倒过来说。

 在学习中,经常遇见不懂的题和语文书中的词句。或者不理解题目的要求,在作业中常常出现文不对题、词不达意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我们汉族同学来帮忙了。各种习题汉族同学都会热心解答,让少数民族同学能渐渐熟悉汉语、理解汉语。使这些少数民族同学能够准确流利

 地使用汉语,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啊,少数民族真是离不开汉族。假如你对音乐和舞蹈感兴趣,不妨让我们学校的少数民族朋友们来教教你吧:像冬不拉、民族舞等很多种民族乐器和舞蹈,每一种都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那可真美啊,我们真象一个大家庭啊!

 俗话说“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这句话正点明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又友爱。只有我们心心相连、手手相牵,五十六个民族才会融为一个直正的大家庭,如果我们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创和谐,我们一定能建设好我们的祖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 4

 每年 5 月春暖花开时,新疆各地的民族团结教育蔚然成风。说到民族团结,我的眼前忽然闪现《冰山上来客》那熟悉的电影画面,那悠扬的旋律“花儿为什么这样会红……”在脑海里一遍遍回放。因为在我们身边也住着一群,同样信仰伊斯兰教的教民。他们的孩子和我同上一所小学,一个班级。同在蓝天下,我们牵手同行。

 有一天,我曾高兴的对爸爸说:“我们班新转来两位哈萨克族姐妹。”也许语言不通,刚开始她们对同学们的关心显得很冷漠。独坐静想,

 她们需要的仅仅是尊重。不胜其烦的打扰让谁也会不高兴的。我试着用一颗理解的心去对待她们,真的获得意外惊喜:原来她们是那样的热情善良。不会的问题我们共同探讨,灿烂的笑容花儿般绽放。有一次,姐姐指着墙上的画问我:“张虎是谁?”我说就是我呀!她用本民族的文字把我的名字写在纸上。我珍藏着,虽然现在还无法读懂,但是相信有一天我能。

 同学们,打消你的疑虑吧,现在就行动起来。走进这些少数民族同学的心中!将心比心,你会觉得天更蓝,地更宽。我们的未来更令人憧憬。在这片和平的土地上,让民族之花盛开,让花儿更红。至情无言,大爱无声。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安定,请付诸行动吧。维护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 5

 我们,21 世纪的小主人,祖国的花朵,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快乐成长。我们要争做民族团结小公民。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民族团结,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团结,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不朽的灵魂!

  作为民族团结小公民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要全面发展,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时刻准备着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热爱伟大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热爱伟大祖国,就要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要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小公民,说一次,讲几次,压根儿不费力,但光会说有什么用?还是要从生活中的大小事体现出来:临夏县莲花码头上一辆准备上渡船的中型客运车因刹车失灵滑入深水中,一起特大路外交通事故发生了。出事的那一刻,不论是汉族大娘还是少数民族老人,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没有人召唤,没有人命令,没有悬赏,没有承诺,没有任何世俗的想法,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目的——救人。

 一个国家,一个名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将是我们的新世纪的接班人更应该团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作为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篇七: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画

人:宣传

 目

 录 关亍中华民族共同体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劢指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 提出 A B C 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劢指南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劢指南 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坚定性提供了思想引领、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劢指南 民族工作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我国在世界上高丼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伟大旗帜,建立幵丌断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少数民族面貌、民族地区面貌、民族关系面貌、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民族工作辉煌成就:

 在民族问题成为长期困扰许多国家的社会问题、西方敌对势力长期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实施干扰破坏的背景下,我国长期保持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在世界上稳固树立起了民族团结进步的“中国样板”。

 民族工作辉煌成就: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艱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并福感、安全感前所未有地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前所未有地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前所未有地增强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劢指南 这些辉煌成就,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 这些辉煌成就,是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 这些辉煌成就,是维系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雄厚社会基础 没有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大发展;没有中华民族的大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牢固纽带。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劢指南 坚持坚持坚持坚持坚持坚持坚持坚持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劢指南 01 这些宝贵经验, 02 这些宝贵经验, 03 这些宝贵经验, 04 这些宝贵经验,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劢指南 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为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自觉提供了思想支撑和方法指导。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劢指南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劢指南 亓个方面明确了新时代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工作重点,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具体途徂和努力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高丼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添加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劢指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我们就能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民族共同奋斗,绘就了精彩的时代画卷 01 在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千余户村民全部住进新房,所有自然村通硬化路,通信网络全面覆盖,特艱产业遍地开花,“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独龙族的今昔巨变,成为中国特艱社会主义制度下少数民族“一步跨千年”的生动实践,成为各民族共同奋斗的一个缩影。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02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03 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共同乢写了我们悠丽的历史,共同创造了我们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我们伟大的精神。近代以后,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乢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可以说,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人心所归,惟道与义,我们党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 04 我们党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纪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7年来,民族地区累计减贫25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1%下降到4%,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丌断增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丌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05 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新中国成立70年来,56个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推动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事实证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我们就能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丌摧的强大力量,乢写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崭新篇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 0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幵提出了具体要求:坚定丌移走中国特艱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丌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全面深入持丽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丌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

 添加标题内容 在此录入图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入图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

 添加标题内容 在此录入图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

 添加标题内容 在此录入图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入图表的描述说明。

 添加标题内容 在此录入图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入图表的描述说明。

 1 2 3 4 备用页

 备用页 完成项目三 完成项目二 完成项目一 ■请输入您标题 这里可以输入可长可短的段落文字这里可以输入可长可短的段落文字这里可以输入可长可短的段落文字这里可以输入可长可 ■请输入您标题 这里可以输入可长可短的段落文字这里可以输入可长可短的段落文字这里可以输入可长可短的段落文字这里可以输入可长可 ■请输入您标题 这里可以输入可长可短的段落文字这里可以输入可长可短的段落文字这里可以输入可长可短的段落文字这里可以输入可长可

篇八: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画

1 页 共 2 页 博尔塔拉报(汉)/2019 年/8 月/15 日/第 005 版 专版

 齐心绘就民族团结壮美画卷

 ——精河县公安局持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纪实

 精河县民创办

  同心——擎起民族团结新旗帜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也是 13 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精河县公安局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长期以来,精河县公安局始终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聚焦总目标,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组织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培育民族团结典型,营造民族团结氛围,大力推进民警与基层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质量不断提升,由最初创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到民族团结模范单位,2018年被评为“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

  相助——共奏民族团结新凯歌

  精河县公安局党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托公安工作,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和“访惠聚”等活动为抓手,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群众之事,办群众之需,与各族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

  2018 年 5 月 23 日,雨夜路滑,精河县城和平西路便民警务站指导员才·苏仁在视频监控中发现党政综合楼路段发生一起车祸,立即通过对讲机指令就近车巡组赶往现场,并通知 120 抢救伤员,为抢救伤者争取了时间。

  俗话说“亲戚经常走动才会亲!”2018 年 11 月,精河县公安局民警阿不都沙拉木与梗阻偏瘫、长年卧病在床的皇宫北村村民朱新环结对认亲,帮助“亲戚”协调申领轮椅,购买生活用品,抽出时间常去“亲戚”家坐坐,拉家常、谈生活、讲政策,和“亲戚”一起做做饭、忙忙家务,原本素不相识、不同民族的两家人,在常来常往中成了相互牵挂的“一家人”。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曰:“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在这一桩桩的事迹背后,体现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创建我们美丽富饶的家园。

  聚力——书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精河县公安局坚持以文化交流为平台,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月 19 日,精河县公安局邀请 16 对结亲代表参加赛里木湖 2019“冰雪神韵 蓝冰之约”元宵节系列活动之千人徒步大赛活动,组织观看天山冰达坂、丝路风情、戈壁驼铃等民族民俗风情主题冰(雪)雕,结对“亲戚”在儿童欢乐城堡开展了互动活动,一起玩滑梯、坐火车、开雪地卡丁车等娱乐项目。

  3 月 7 日下午,精河县托里镇查干莫尔根村的妇女们个个身着节日盛装,与精河县公安局的民警们载歌载舞,一起欢度“三八”妇女节。通过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民警与各族群众同台共戏,思想交流,文化碰撞,不断形成共鸣,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 2 页 共 2 页

  过去的一年,精河县公安局与各族群众开展各类文体联谊活动 80 余场次,做到了月月有主题,月月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和谐、团结的警民关系。

  脱贫——助力民族团结新突破

  精河县公安局坚持以加强民族团结、保障改善民生为抓手,采取单位包村、支部包片、民警包户的办法,与托里镇查干莫尔根村各族群众结对认亲,深入开展“访惠聚”工作,与各族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

  2018 年 9 月,精河县公安局号召全警捐物 5000 余件、捐款 2.5 万余元,建立“爱心超市”。并指导“访惠聚”工作队针对贫困群众按照发展产业、立志脱贫,讲道德、重品行,与邻和睦、家庭和谐,环境卫生保持整洁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获取积分,在“爱心超市”免费兑换生活用品,从而调动贫困群众参与社会活动、开阔创业视野的积极性,增强创业、就业主动性。

  2018 年 2 月,精河县公安局党委委员何建新与查干莫尔根村村民努尔·索帕洪因精准扶贫结缘相识。何建新通过入户走访,了解掌握到努尔·索帕洪因肢体残疾,加之创业失败脱贫难。何建新慷慨解囊,赠送 80 羽鸡苗,帮助“亲戚”修建 50 平方米鸡舍,请养鸡能手指导,并解决销路,让努尔·索帕洪第一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开始多渠道发展庭院经济,走上致富道路。

  精河县公安局始终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的统一,注重“授鱼与授之以渔”的理念,让各族群众实实在在得到实惠,努力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一块块砖只有堆砌在一起,才能盖起万丈高楼;一滴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在精河县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精河县公安局紧紧围绕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总目标,积极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氛围,努力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现了民族团结和公安工作“双丰收”。

推荐访问: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画 共同体 意识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