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国家移风易俗文件7篇

时间:2022-09-03 11:50:06 来源:网友投稿

国家移风易俗文件7篇国家移风易俗文件 济宁市民政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 为科学谋划“十四五&rdqu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移风易俗文件7篇,供大家参考。

国家移风易俗文件7篇

篇一:国家移风易俗文件

市民政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2025 年)

 为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济宁民政工作,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推动新时代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民政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山东省民政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限:2021—2025 年。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全市民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政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为民爱民,紧紧围绕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紧盯“走前列、争一流、创品牌”目标,改革创新,积极作为,圆满完成“十三五”发展规划既定目标,全市民政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民生兜底保障坚实有力。社会救助工作在脱贫攻坚中切实发挥兜底保障作用,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有机衔接,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等系列行动,出台《关于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规范低保渐退期、重病重残“单人保”、就业成本扣减、救助主动告知等制度,已脱贫(享受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兜底保障占比 56%。建立城乡低保及特困人员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十六连增”,城乡低保平均标准由“十二五”末的每人每月 503 元、295 元提高到“十三五”末的 719 元、537 元,保障城乡低保对象 16.3 万人、特困人员 3.6 万人。建立小额临时救助乡镇(街道)直接审批制度,创新实施城乡低保家庭大学生高等教育阶段全程救助,救助困难群众9.4 万人次,保障 1.68 万名困难学子完成学业。各县(市、

 区)全部建立由政府负责人牵头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协调机制,低保、特困、临时救助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街道)。市、县两级全面建立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已与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 13 个部门 16 项数据源实现联网比对。低保申请家庭困难指数评估救助机制被民政部评为全国社会救助领域十大优秀创新实践案例第二名;金乡县被确定为全国低收入人群经济状况研究项目试点单位;任城区、曲阜市、泗水县、汶上县被确定为全省“救急难”综合试点;曲阜市“儒乡曲阜·诚信救助”工作、金乡县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工作分别被确定为 2020 年度全省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创新案例和优秀实践案例。

 ——养老服务事业加快发展。济宁市 2017 年被确定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中期评估获得“优秀”等次。围绕打造“儒乡圣地·孝养济宁”养老服务品牌,出台《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累计投入养老事业发展资金近 10 亿元,资助建设近 1000 个养老服务项目。全市建成各类养老设施 1227 处,其中养老院217 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148 处、农村幸福院 701 处、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51 处、社区老年人食堂 110 处,养老床位总数达到 6.4 万张。全面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建成民办养老机构 71 家,占机构总数 33%。所有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嵌入式”发展或签订合作协议,护理型床位达到

 1.4 万张。连续三年实施“千名养老护理员培训工程”,评选首届“孔孟之乡敬老使者”100 名,为 5.9 万名困难老年人发放困难老年人补贴、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成功举办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座谈会、尼山文化养老论坛。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推进。深入推进城乡基层政权建设,圆满完成第十二届村委会和第二届城市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市、县两级建立城乡社区治理和村务公开工作领导机制,村务公开“民主日”和“暗访”制度在全国推广。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开展社区“减负增效”和民主协商,“四社联动”机制初步形成。制定《济宁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建立并推行社区工作者十八级薪酬待遇制度,评选首届“济宁最美村(社区)”30 处。邹城市被评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任城区、曲阜市、济宁高新区被评为全省城乡社区治理实验区。

 ——社会组织持续健康发展。市、县两级成立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市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暨公益园建成运营,打造红帆领航“1234”社会组织工作模式,建立党建与登记管理“九个同步”制度,常态化推进“两个覆盖”。674 个市管社会组织中,建立单独或联合党组织 289 个,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 85 名,党建工作覆盖率达到 100%。推进社会组织管

 理制度改革,全市社会组织实现“审管分离”,“四类”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全面完成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建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四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42 处。建立社会组织“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和信用监管体系,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行动,“十三五”以来行政处罚社会组织 1134 个,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累计减免 1380 万元。

 ——儿童福利体系更加健全。市、县两级全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联席会议工作机制,设立“儿童之家”1038处,配备乡镇儿童督导员 156 名、村居儿童主任 4401 名。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机构孤儿、社会散居孤儿、重点困境儿童生活费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 1760 元、1400元、980 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救助标准按照社会散居孤儿的标准执行,保障孤儿 737 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1592 名、重点困境儿童 3483 名。开展“合力监护 相伴成长”关爱保护行动,实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500 余名孤残儿童受益。全省儿童福利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在济宁召开,泗水县儿童福利工作“1443 模式”被民政部、省民政厅发文推广。

 ——慈善福彩事业和社会工作成效明显。社会工作人才纳入全市人才工作体系,全市持证社工达到 2202 人次,注册

 专业社工机构 33 个。建立和谐使者选拔管理制度,31 人被评为“齐鲁和谐使者”、86 人被评为“孔孟之乡和谐使者”,设立 30 处省级、71 处市级和谐使者工作站。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登记注册、服务记录、褒奖激励等机制,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 151 万,占本地常住人口的 17.9%。累计募集慈善款物 20.67 亿元,救助困难群众 120.62 万人(户)。济宁市连续两届跻身中国城市公益慈善二十强,以发展慈善事业为题在第二十四次全省民政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共接收善款(物)1.87 亿元、支出 2.17 亿元,有力服务了疫情防控大局。累计销售福利彩票 63.88 亿元,募集福彩公益金 18.03 亿元,全省福彩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

 ——基本社会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行政区划设置持续优化,地名管理法治化水平持续提升,边界地区始终和谐稳定。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采集入库地名信息 5.15 万条、照片 7 万余张,出版地名文化图书 15 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开展加强孝老爱老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三年行动,红白理事会实现村(居)全覆盖,乡镇(街道)全部制定《红白事办理标准》,建立移风易俗“蓝黄红”村(居)管理制度,市级、县级、镇村级公益性公墓分别达到 1 处、14 处、323 处。嘉祥县殡仪综合服务“零跑腿”、泗水县“智慧殡葬”模式初见成效。全面推行惠民殡葬政策,免除遗体接运、存放、火化、骨灰寄存等基本殡葬服务费用。享受困

 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4.93 万名、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7.76 万名。全市婚姻登记处设立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开展免费颁证服务和“幸福护航”活动。市第一、第二救助管理站新站建成启用,心理辅导、康复护理等救助服务不断拓展。完善流浪乞讨人员即时发现救助机制,通过“人脸识别”帮助近 380名流浪乞讨人员返乡。

 ——党的建设和机关建设全面加强。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第一要务,认真组织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建立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局属单位负责人责任“四张清单”,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做到党建与业务研究、部署、检查、落实、考核“五同步”,“民生服务 365”等工作被命名为全市机关党建品牌。以争创模范机关为载体,开展“点赞身边民政人”活动,表彰了 100 名优秀民政干部,对大爱民政人、和谐使者进行全城宣传,凝聚起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强大合力。局主要负责人带队参加阳光政务、政风行风热线和市长公开电话活动,群众反映问题全部第一时间调查解决。全市累计支出民政事业费 93.69 亿元。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开展“省内赶超威海、省外对标徐州”活动,市民政局被人社部、民政部表彰为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抗灾救灾先进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

 集体,连续 7 年获得全省民政工作综合评估“优秀”等次,连续 16 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第二节

 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是山东省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新时代现代化强省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加快建设“五个济宁”、聚力突破“八个强市”、实现高质量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尤其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重大战略的全面深入实施,对我市民政事业发展产生全面而又深刻的影响,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新机遇需要新作为。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民生事业进行了全面部署,将“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十三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民政民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指出了新时代民政工作的定位和职责,为“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民政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山东省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民政工作作出了战略部署和系统安排,特别是将民政事业规划、养老服务规划纳入全省重点规划,为“十四五”时期全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和动力支持。市委市政府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儿童权益、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服务品质、凝聚社会治理合力、夯实社会治理根基等纳入“十四五”规划,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切实加强公共服务保障,不断增强民生福祉,为我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挑战需要新担当。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十四五”时期我市民政事业将面临多重挑战。民政服务对象的范围逐步拓宽,由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及孤困儿童、困难残疾人等传统救助帮扶对象,转向城乡居民的全覆盖;城乡基层治理的重点逐步扩大,由村委会、居委会等组织,转向广泛发展的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和社工机构等社会组织;社会服务的内容更加丰富,由传统的物质帮扶,拓展到心理疏导、精神慰藉、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同时,我市民政事业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仍需继续夯实,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残疾人康复、殡葬服务等民政领域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仍需大力解决,养老服务质量不高、社

 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不足、专业化人才短缺和基层民政服务力量薄弱、专项事务管理精准度不够等现实问题亟待破解;“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加强和改进民政工作事中事后监管需逐步提上日程;常态化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对民政工作特别是民政服务机构管理服务提出了新考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十四五”时期,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聚焦群众需求,在挑战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奋力开创具有济宁特色的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新局面。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

 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视察山东视察济宁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市委市政府“八个强力突破、两个大力强化”战略,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为引领,以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面向新时代,承担新使命,体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展现新面貌”为主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立足全市、服务全省、站位全国高度,谋定发展战略。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充分发挥保民生、优民治、促民享的重要作用,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积极为推进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进一步发挥党建统

 领作用,不断提高民政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十四五”我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篇二:国家移风易俗文件

文明委全会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必须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地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20xx 年以来,在各级各部门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首战告捷,并成功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今年,我们将首次迎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迅速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文明程度迫在眉睫。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千人规模的大会,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分析形势、压实责任、提振信心,动员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从今天开始就要以决战的气势、冲刺的状态,扎实做好年度迎检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实现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第一次测评的首战告捷。刚才,xx副书记作了文明委工作报告,xx 部长宣读了《关于全市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指导意见》,相关县区和部门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特别是省委对我市创建工作高度重视,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xx 同志亲自到会指导并作了重要讲话,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等会 xx 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一并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要认清形势、正视挑战,进一步坚定创城工作的信心决心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上级下达给我们的任务,而是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顺势而为,自我加压,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干好这项重点工作:

 首先,要想明白“为什么”,始终保持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全面发展的最高荣誉,也是含金量最高的城市品牌,是统揽各项工作的总抓手,是解决各种问题的金钥匙。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推进 xx 转型提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全国文明城市的这个“文明”,不单单指精神文明,它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质上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发展。可以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就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过程,就是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过程,就是检验转型提速高质量发展成效的过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评价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也是城市竞争中最具价值的“金字招牌”。xx 现在在外是什么形象?外界一提起 xx,更多的人第一印象还是经济结构单一的煤城、还是城市管理粗放的传统老工业城市。现在,各个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不单纯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区位优势的竞争、资源禀赋的竞争,更是文明程度的竞争和投资环境的竞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是要通过推动经济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创新社会管理、弘扬时代新风,更好打响“xx”的城市名片,不断丰富“山水林城融为一体、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城市内涵,持续提升 xx 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竞争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提升市民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文明不文明关键看市民,有文明的市民,才会有文明的城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层次的追求日益

 提升,都渴望有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文明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这些都是每一位市民本该拥有的基本“福利”,也是我们这个城市本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为了拿到一块牌子、争取一项荣誉,根本目的还是要通过创建工作,改善城市各种软环境、硬环境,更好地满足群众在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的需求,让 xx 人民有更好的全面发展机会以及真真切切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其次,要看清楚“差什么”,始终保持思想上的高度警醒。现在,全国各地都十分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而中央文明委每一轮评比授牌地级市最多时仅 x个,竞争十分激烈。从安徽的情况看,我省合肥等 8 个地市已经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今年 x 月 xx 日中央文明办公布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剩余的 x 个地市只有 x 个没有入围。而且我市是去年 x 月和 xx 一道才首次获得省级文明城市,其他 5 个提名城市的创建工作已经走在前列,我们不得不警觉、警醒,不得不检讨、反思。现在,各地围绕硬件投入、宣传发动、市民素质提升等方面都是各出新招、铆足了劲、加足了力。相比周边城市,我们并没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关键时刻不加油,或者稍有懈怠,我们势必又要再次垫底。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共 xx 大板块,xx 个大项,xx 项测评内容,xx 条测评标准,很多是硬性指标。对照自查,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公共基础设施还有很多短板。集贸市场普遍档次低、卫生差、管理乱,其他地市的集贸市场基本实现了商场超市化,而我们至今还有很多露天市场、骑路集市,部分集贸市场破烂不堪;公厕建设远不达标,部分城区至今仍有多处旱厕,甚至有的长途汽车站和公交车站都还在使用旱厕,xx 火车站站内一直就没有厕所;污水管网覆盖不全,部分城区污水无处排放,乱倒乱流;背街小巷仍有不少没有硬化亮化,坑坑洼洼,晚上黑灯瞎火;人行道板破损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人行道与沿街商铺、小区围墙之间,一直责任不明,破损无人过问。二是环境卫生仍有较大差距。物业管理层次较低,基本上没有业主委员会,很多小区环境卫生差,垃圾遍地,乱搭乱建严重;城市牛皮癣仍大量存在,尤其是在小区楼道、小街沿面,到处都是,层层叠叠;各类线缆乱拉乱系,很多地方乱如团麻;垃圾终端处理能力需要提升,垃圾分类处理和垃圾减量工作也需尽快推进。三是公共秩序仍然较为混乱。摊位乱摆、占道经营较为普遍;车辆乱停乱放、公交车随意穿行、出租车无序停靠、电瓶车驶入机动车道随处可见;一些车站、大学门前,出租车任意停放、野蛮拉客几乎成为“xx一景”;户外广告管理不到位,广告乱设现象普遍,破损广告店招时常可见;沿街商铺“前后一个面,上下一条线”把关不严,很多地方都是参差不齐。四是市民素质仍需要大幅提升。市民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倒污水、随意张贴、乱涂乱画、语言粗俗、公共场所高声喧哗、不按秩序排队等不文明现象仍较常见,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经营等文明意识尚未普遍形成。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就可以见效的,需要我们在座各位的常抓不懈,更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此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 16 项特色加分荣誉项,相关部门要主动认领、对标提升、争取加分。

 第三,要看得见“有什么”,始终保持行动上的坚定自觉。行动上的自觉来源于思想上的清醒,我们承认差距但绝不甘心落后。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迎接十九大、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创建全省文明城市为统揽,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文明创建工作的各项

 要求。去年,多个县区蝉联或者荣获省文明县、文明城区荣誉称号,一大批单位获评全国、全省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中国好人”、“安徽好人”、道德模范人数均位列全省第一方阵;《xx 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作为全国第四件、安徽省首件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正式实施。尤其是 xx 山水资源丰富,千里 xx 穿城而过,城市绿肺 xx 山横贯东西,xx 山、xx 湖山水一色,xx 古城、xx山、xx 湖、xx 湖遥相呼应,xx 万亩采煤沉陷区水面镶嵌其间,这是 xx 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更是我们创城的最大优势。我们要在“自知”中树立创建必成的高度自信,要在“自信”中树立创建必成的坚定自觉。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件箭在弦上、十分紧急的大事,是一件毫不含糊、没有退路的要事,创建不成功就无法向 390 万 xx 人民交代,就无法向 xx 改革开放的历史交代。多年来的艰辛努力和奋斗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全市上下继续保持和发扬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工作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方方面面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齐心协力、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梦想和目标。

 二、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狠抓创城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实 干工作要抓住重点。年中我们将要迎接全国文明城市第一次测评,打响“开头炮”至关重要。各级各部门要紧盯年度考核任务,以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八大提升行动”为主要抓手,在四个方面全面聚焦发力。

 (一)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上聚焦发力 有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我们的创城工作一定要紧紧围绕人,不断提升人,着力培育文明 xx 人。一要强化市民文明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利用多种载体、采取多种形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争做文明有礼 xx 人。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工作的基础。一个城市的宜居宜业,不只体现在环境优美、设施发达上,更体现在每个功能完备、服务热情的社区工作中,要结合和谐社区提升行动,让每个社区都成为活跃的“城市细胞”,让 xx 这座城市更具生命力、凝聚力。二要强化道德标杆引领。注重发挥“道德模范”、“xx 好人”等示范带动作用,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崇尚道德、学习模范的浓厚氛围。深入挖掘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丰富拓展好人馆、好人墙、好人广场等宣传阵地,讲好好人故事,弘扬好人精神,让他们成为 xx 精神文明建设的领路人。发挥好“市道德基金”作用,组织社会各界帮扶礼遇道德模范,彰显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三要强化文明社会风尚引导。社会风尚的塑造不是一天形成的,文明言行和精神风貌也不是一天养成的,需要有滴水穿石的韧劲。要持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系列活动,组织好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行动,大力整治不文明的人和事。把农村环境提升行动作为移风易俗的重要抓手,重点整治大操大办、炫富比阔、厚葬薄养、赌博迷信等陈规陋习,倡树社会新风。

 (二)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上聚焦发力

 衡量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要看文明风尚、精神状态和人文氛围。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出差到外地听到的都是对城市的赞美之词,xx 却大相径庭,甚至还会出现少数 xx 人自我贬低、自我诋毁的现象,归根结底还是大家对这个城市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不强,必须统筹实施好文明风尚提升行动,以创城促改变。一要激活文明城市细胞。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承载城市文明的重要基础。要弘扬优良家风,做好家风的挖掘重塑和宣传,以家庭的“小气候”温润社会的“大环境”。要深化主题创建,以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为引领,深入开展寻找“最美家庭”等系列活动,推动形成孝老爱亲、勤俭持家、团结邻里等家庭文明新风尚。二要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要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做好民间自发成立的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服务和引导,不断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和全民公益理念,打造 xx 志愿服务品牌,引导市民在做好事、献爱心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修养。三要构筑诚信 xx 体系。诚信既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要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xx”平台,健全诚信“红黑榜”制度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四要营造城市文明氛围。各级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引导,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大意义,不断提高市民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要特别注重发挥公益广告作用,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做好各类主题公益宣传,让文明创建宣传驻足可观、抬眼可见。与此同时,年前我在 xx 日报社调研时就强调,要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大小事强化宣传,与群众加强互动,不断增强城市的向心力、凝聚力。

 (三)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上聚焦发力 城市品位体现着城市的时代价值与历史地位,反映着城市的对外形象和个性品牌。一个有文化品位的城市,不仅能以城市建筑的秀丽多姿去满足人们的感官享受,更能以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去熏陶启迪人们的精神世界。一要以建筑风格提升城市品位。建筑风格是一座城市独特的旋律。要注重塑造风貌,突出 xx 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功能与品位、现代与传统、人文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山水林城融为一体、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生态文明城市。要注重个性特色,精心编制城市重要节点、重要地段的局部规划,做到既个性突出又整体协调。要注重色彩协调,使建筑色调与自然色彩相协调,形成鲜明的城市色彩基调。二要以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人文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弘扬真、善、美,努力用传统文化滋养心灵、陶冶情操,使之成为涵养城市精神的重要源泉。要大力弘扬敢闯敢拼不服输的淮河文化,使之成为 xx 城市精神的底色,用其熏陶启迪 xx 人民自强不息、奋发进取,让 xx这座“煤都”换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三要以文化生活打造城市气质。文化生活彰显的是一个城市特有的气度...

篇三:国家移风易俗文件

:党支部名称时间:

 202X年X X月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2021年11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这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连续第99个月公布月报数据。据统计,2021年1至11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四风”问题9.1万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3.1万人。一年来,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时俱进纠“四风”树新风,让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前 言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紧扣“ “国之大者” ”,靶向纠治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目 录1坚持风腐一体纠治,坚决防范由风及腐,精准纠治“ “四风” ”顽瘴痼疾2坚持“ “三不” ”一体推进,深挖“ “四风” ”问题背后的制度短板、监管漏洞,推动作风建设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3以治树并举的有力举措不断提升作风建设治理效能,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4

 “罗冀京,广州市委副书记,给予党内警告处分……”2021年12月12日,广东省通报广州市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有关问题整改和问责情况,共有10名领导干部受到严肃处理。2020年底以来,广州市在实施“道路绿化品质提升”“城市公园改造提升”等工程中,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严重破坏了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风貌,伤害了人民群众对城市的美好记忆和深厚感情,造成了重大负面影响和不可挽回的损失。通报要求,必须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自觉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紧扣“国之大者”,靶向纠治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2021年是“ “十四五” ”开局之年。面对新征程新任务,靶向纠治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着眼政治大局和纪检监察工作全局,研究部署新时代新阶段作风建设工作。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强化政治监督,把重锤敲在落实上,严肃查处搞“包装式”“洒水式”“一刀切式”落实等行为。虚拟货币“挖矿”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其盲目无序发展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和高质量发展目标背道而驰。为防止打着新理念、高科技、数字化旗号“穿新鞋走老路”,浙江省纪委监委开展利用公共资源参与“挖矿”、交易行为整治工作。江西省纪委监委针对开发区一些企业违规从事虚拟货币生产等问题,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开展调查,及时查处纠正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打折扣、搞变通、做选择的行为。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紧扣“国之大者”,靶向纠治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为护航海南自贸港建设,海南省纪委监委推动开展全省作风整顿建设年活动,聚焦“ “十四五” ”规划落地、海南自贸港早期安排落实、营商环境、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重点整顿政治站位不高、责任意识不强、文山会海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截至 2021年 11月,针对各市县各部门查摆出的3458个作风问题,已推动完成整改 2858个。在纪检监察机关推动下,各级“一把手”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甘肃省自上而下成立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合力推进作风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协助自治区党委出台意见,将作风建设情况纳入每季度政治监督重点任务清单,作为设区市、区直单位党组织书记年度述责述廉必述内容,推动把“要我抓”的外部要求转化为“我要抓”的内在自觉。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紧扣“国之大者”,靶向纠治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王富玉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长期违规打高尔夫球,生活奢靡,贪图享乐;王立科违规长期占用多部公车、办公用房……2021年12月2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贵州省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王富玉等5名中管干部风腐一体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通报曝光。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交织,“四风”是腐败滋长的温床。2021年9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首次同时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案例和中管干部由风变腐、风腐一体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不良习气、不严不实行为坚持露头就打、寸步不让,坚决防止风腐问题滋长蔓延、成风成势。蜕化变质往往始于吃喝玩乐。吃吃喝喝、奢靡消费,背后往往是不法商人的精心“围猎”,暗藏权钱交易的影子。浙江省宁波市纪委监委从违规吃喝、迎来送往等突出问题抓起,深挖彻查“四风”背后潜藏的腐败问题,警示党员干部时刻警惕由风及腐的现实风险和严重危害,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作风“防火墙”。“四风”和腐败互为表里、同根同源,纠“四风”和反腐败要协同联动、统筹推进。吉林省纪委监委由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会同信访室、案件监督管理室、案件审理室等部门,共同建立风腐同查、风腐同审和风腐同析等工作机制。对风腐同查案件中涉及“四风”问题的案件同步纳入审理重点工作内容,严格审核把关,提出处理或处分意见,及时发现在违纪违法案件中“四风”新动向新问题。坚持风腐一体纠治,坚决防范由风及腐,精准纠治“四风”顽瘴痼疾

 邵阳市北塔区副区长、市公安局北塔分局局长李旭宾组织违规公款吃喝……”2021年以来,湖南省纪委监委在全省开展违规吃喝集中治理,对大数据梳理出的100件“四风”典型问题线索进行挂牌督办。据统计,2021年1至11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4.7万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6.4万人。这表明,高压态势下,仍有党员干部不收敛不收手,“四风”问题病根未除、土壤还在。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露头就打,紧盯改头换面的隐形变异“四风”,严肃执纪问责,深挖细查、靶向施治。省自然资源厅第二测绘院办公室主任张斌安排超标准公务接待坚持风腐一体纠治,坚决防范由风及腐,精准纠治“四风”顽瘴痼疾

 通过深入分析问题线索暴露出的违规吃喝表现形式,以及超标准接待费用采取伪造接待公函、虚列接待事项、虚增接待人数,转嫁、隐匿相关费用等具体手法湖南省纪委监委制定出台《整治违规吃喝隐形变异“十严禁”》规定,进一步严明制度规矩,推动各级各部门完善制度规定,堵塞监管漏洞,释放对违规吃喝露头就打的强烈信号。聚焦违规吃喝、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突出问题,安徽省纪委监委严守重要节点,统筹全省监督资源开展专项整治。省纪委监委先后组织24个专项检查组,对省直机关、省属企业、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作风建设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督办。坚持风腐一体纠治,坚决防范由风及腐,精准纠治“四风”顽瘴痼疾

 2021年12月27日,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正风肃纪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释放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夯实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地纪委监委陆续公开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在元旦假期来临之际,持续营造风清气正节日氛围。“四风”问题积习甚深,具有顽固性、反复性。踏上新征程,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全面从严、一严到底,加强警示教育、通报曝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推动作风建设与时俱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三不”一体推进,深挖“四风”问题背后的制度短板、监管漏洞,推动作风建设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

 从 2013年8 8月建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查处情况月报制度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坚持每月定期公开发布相关数据,每逢重要时间节点对典型案例通报曝光。

 2021年以来,先后通报曝光4 4批 34起典型问题,持续营造越往后盯得越紧、要求越高、执纪越严的浓厚氛围。对反复出现、普遍发生的“四风”问题,既要深挖细查、靶向纠治,也要查找问题背后的制度短板、监管漏洞,推动完善机制、优化治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将纠治“四风”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制定深化作风建设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督促有关部门出台完善系列配套制度,切实从政策和制度层面破解难题、堵塞漏洞。坚持“三不”一体推进,深挖“四风”问题背后的制度短板、监管漏洞,推动作风建设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

 针对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等问题,督促党委政府出台条款明确、操作性强的措施意见;针对“ “舌尖上的腐败” ”屡禁不止现象,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规范公务接待标准和程序,出台会议培训管理规定……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从治理高度持续推动完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长效机制,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张华分别收受范某给予的一件羽绒服和一箱茅台酒(鸡年纪念酒),共计价值人民币4.67万元……”2021年4月,北京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张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通报两天后,市卫健委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要求领导班子成员深刻吸取教训,切实履行“一岗双责”。随后在市医管中心举办的“医管清风廉政大讲堂”上,市纪委监委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结合新近发生的违纪违法典型问题,以案释纪说法,为市医管中心及19家市属医院领导班子成员敲响警钟。湖北省武汉市纪委监委围绕创清廉武汉、树新风正气主题,集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通过拍摄制作警示教育片、定制警示教育套餐等方式,聚焦作风建设扎实做好同级同类警示教育。坚持“三不”一体推进,深挖“四风”问题背后的制度短板、监管漏洞,推动作风建设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

 “我入党76年了,自从入党的那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要一心为党、一心为公,不能有一点私心……”2021年“七一”前夕,在四川省达州市委中心组学习会暨领导干部读书班上,“七一勋章”获得者、离休纪检监察干部周永开作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虽已93岁高龄,但他仍精神抖擞、声音洪亮,会场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以治树并举的有力举措不断提升作风建设治理效能,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

 纠“ “四风” ”与树新风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推进作风建设,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四川省纪委监委组织开展向周永开同志学习活动,以举办一场先进事迹报告、撰写一篇心得体会、过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做一件公益善事、举办一场演讲比赛为载体,激励引导全系统干部汲取榜样力量。同时,邀请专家学者讲述领袖人物感人事迹,组织机关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洗礼,传承弘扬优良作风。以治树并举的有力举措不断提升作风建设治理效能,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

 福建省纪委监委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将省纪委监委网站、微信公众号作为重要阵地,开设百年家庭、百年记忆、百年先锋等专栏,采访多位革命先烈后代和党史专家。漳州市纪委监委在全市开展“一镇一廉· 红色人物”系列宣传活动,深入挖掘本地区红色资源,筛选25个社会公认度较高、特色突出的典型作为首批宣传推介对象,创作形成一批接地气、易推广的系列宣传作品。好家风连着民风、党风和政风。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进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树立的淳厚家风,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传家宝。在新征程上,更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带头严格家教家风,引领社会风气,让新风正气在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充盈。重庆市纪委监委将严格家风家教与推动移风易俗统筹谋划,发挥村居监察监督员前哨“探头”作用,组织村居监察监督员进村组、进社区开展宣传,推动塑造向上向善的文明乡风,厚植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理念,以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陕西省西安市纪委监委牵头举办“崇廉尚德· 好家风润西安”系列活动,通过经典家规家训等,让清廉之风吹进大街小巷。以治树并举的有力举措不断提升作风建设治理效能,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作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和成功经验,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抓起”。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2022年是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增强捍卫“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忠诚履职尽责,带头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奋发创业进取、严守纪律规矩,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是党走好新征程、夺取新时代新胜利的必然要求以治树并举的有力举措不断提升作风建设治理效能,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

 汇报:党支部名称时间:

 202X年X X月

 WORD发言稿、演讲稿持续纠治“四风” 弘扬新风正气——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2021年11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这是中央纪...

篇四:国家移风易俗文件

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 范文(三篇)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 篇一

  为加快 xx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 年)》精神,结合全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 xx“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 xx 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按照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 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聚焦农村人居环境公共基础设施“补短板”,突出工程设施持续有效运行管护“建机制”,立足各方共建共管共享“聚合力”,统筹源头整治、系统整治、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努力将农村建设成为生活舒适的乐园、道德示范的家园、生态良好的田园、乡

 愁记忆的故园,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 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 xx 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分类施策。同区域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相匹配,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相适应,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体现山水相融、桂风壮韵。实事求是、自下而上、分类确定治理标准和目标任务,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统筹推进。树立系统观念,先规划后建设。“四位一体”(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总体抓,不搞“单打一”,反对形式主义,不搞“形象工程”。以县域为单位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各项重点任务,重点突破和综合整治、示范带动和整体推进相结合,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实现互促互进。

  ———坚持立足农村,突出乡土特色。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体现乡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注重保护名村名镇和传统村落,不搞大拆大建。坚持农业农村联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减量化、资源化、循环利用。

 ———坚持问需于民,突出农民主体。充分体现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尊重村民意愿,激发内生动力,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强化地方党委和政府责任,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构建政府、市场主体、村集体、村民等多方共建共管格局。

  ———坚持持续推进,突出健全机制。注重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相衔接,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建管用并重,着力构建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的政策制度和工作推进机制。

  (三)行动目标

  到 2025 年,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全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 95%以上,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乱倒乱排得到管控,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力争达到 2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明显提升,有条件的村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村庄绿化覆盖率超过 40%,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升,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基本完善,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和卫生健康意识明显增强。

  有基础、有条件的城市近郊区,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农村卫生厕所基本普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并推动分类处理试点示范,长效管护机制全面建立。

 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方,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农村户厕愿改尽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有效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逐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得到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水平有新提升,村容村貌和公共卫生状况持续改善,长效管护机制初步建立。

 二、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四)实施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工程。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改造和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实现农村厕所愿改尽改、能改尽改,新建农房实现无害化卫生厕所基本覆盖。开展农村户厕改造提升,逐步将 2017 年以前建造的黑水灰水混合收集的农村户厕,改造升级为黑水灰水分开收集、分质处理的无害化卫生厕所。加强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与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鼓励实行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处理,逐步推动厕所粪污就地就农消纳和综合利用。盘活用好农村户用沼气池,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推动农村户用沼气以全托管方式恢复使用。在行政村所在自然村或集中连片300 户以上的自然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和乡村旅游景点景区,

 以及重点流域、饮用水水源地所在村庄等,开展乡村公厕、中小学校公厕、乡村旅游景区公厕等改造和建设。

  (五)提高农村改厕和后期管护质量。加大对农村户厕建设技术规范、运行维护规范等的宣传贯彻、技术培训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强对改厕施工质量和产品质量的监管。安排适当资金支持改厕后期运维管护,落实乡村公共厕所管护主体责任,强化日常卫生保洁,巩固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成果,持续分类推进问题厕所整改。到 2025 年,实现全区农村厕所使用率、管护率、无害化处理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全面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

 (六)推进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以污水减量化、分类就地处理、循环利用为导向,统筹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实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优先布局在乡镇人民政府驻地、中心村、人口超过 500 人的自然村、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旅游风景区、重点流域沿岸、农村黑臭水体集中区域。鼓励整县整乡连片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城镇或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创建一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流域、示范带。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创新技术试点,总结推广农村黑灰污水处理典型经验,逐步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标准、技术体系、建设和运维模式。积极推广“三个两(黑水灰水两污同治、户用化粪池和集中式化粪池+人工

 湿地两次处理、实现无害化资源化两化目标)、无动力、低成本”的农村黑灰污水处理利用模式。

  (七)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摸清全区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情况,建立治理台账,明确治理时序。综合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体净化等措施,到 2025 年,全区基本消除较大面积黑臭水体,其中列入国家监管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率达到 100%。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加强河道清淤、生态护岸建设和污染源治理。整乡整村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治理,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地。

  (八)提升镇级污水治理能力。继续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消除镇区管网空白区,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加快推进镇级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扩容建设,优先对南流江、九洲江、漓江等水敏感地区的镇级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进一步加强对镇级污水处理设施运营企业的监督管理,积极推动供 排水一体化,降低运营维护成本。

 四、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

 (九)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优化县、乡、村三级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设施布局体系,合理选择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加快补齐乡村垃圾处理(中转)设施短板,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立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日常监管和运营维护体系,保持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

 置体系对行政村的覆盖率达到 95%以上。继续抓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工作。

  (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利用。推广适合农村实际的垃圾分类处理方式,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2022 年,开展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探索符合农村特点和农民习惯、简便易行的分类处理模式。2023—2025 年,扩大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源头减量试点范围,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转运率、无害化处理率、资源化利用率,到 2025 年,全区实行分类处理的行政村达到 25%。探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运输补贴制度,统筹建设可回收物集散场地和分拣处理中心,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环卫清运网络协作融合,建设一批农村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中心、有机肥料厂,创建一批自治区级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市、区)。扩大供销社等农村生活垃圾和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服务覆盖面,协同推进废旧农膜、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积极探索农村建筑垃圾等就地就近消纳方式,鼓励用于村内道路、入户路、景观等建设。

 五、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

 (十一)加强村容村貌引导。积极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引导和支持设计下乡,不断优化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进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相得益彰。推进村庄整

 治和庭院整治,全面清理私搭乱盖、乱堆乱放,整治残垣断壁,整治农村户外广告,大力实施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加强农村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维护梳理工作,有条件的地方推动线路违规搭挂治理。加强村庄风貌引导,编制村容村貌提升导则,以农房为主体,利用古树、池塘等自然景观和牌坊、古祠等人文景观,营造和整治提升具有桂风壮韵特色的村容村貌,不搞千村一面、大拆大建。在集中连片居住的水库移民村屯,实施人居环境整村提升工程。健全村庄应急管理体系,合理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和防汛、消防等救灾设施设备,畅通安全通道。进一步加强屯级道路、通户道路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村无障碍环境建设。

  (十二)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提升行动,突出保护乡村山体田园、河湖湿地、原生植被等,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系统治理。引导鼓励村民通过栽植果蔬、花木等开展庭院绿化。因地制宜采取微田园、微菜园、微果园、微茶园、微花园,以及绿廊、种植攀墙藤蔓植物、屋顶绿化等方式加强乡村绿化,在农村“四旁”(水旁、路旁、村旁、宅旁)推进村庄绿化,打造一批绿色乡村。加强古树名木科学保护,破除和预防古树名木树基地面过度硬化。支持有条件地区开展森林乡村建设,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

 (十三)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以推进活态传承、加强风貌管控、培育特色产业、提升设施水平、健全保护机制为重点,加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古建筑的保护发展工作,实现自治区级以上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全覆盖。开展传统村落挂牌保护,基本完成自治区级以上传统村落挂牌保护,推进部分传统民居挂牌保护。落实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奖补政策。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积极推动潇贺、湘桂等古道沿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发展,打造历史文化保护发展示范带。

 六、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十四)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巩固拓展“美丽 xx”乡村建设活动成果,保持村庄清洁整洁。大力实施村庄清洁行动,突出清理死角盲区,由“清脏”向“治乱”拓展,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拓展,通过“门前三包”等制度明确村民责任,引导农民逐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推动村庄清洁行 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十五)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制度化。深入实施《xx壮族自治区乡村清洁条例》,明确地方政府和职责部门、运行管理单位责任,基本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运维、有监督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建立“乡镇+行政村+自然屯(村)”的多层次管护机制、“发现、上报、

 解决”机制和运行管护经费保障制度,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管护、标准和规范。鼓励设立村庄清洁日和公益性管护岗位。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依法探索建立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对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建制镇,推动按照国家最低标准调整污水处理费,加快实现乡镇一级污水处理费的实质性征收。

  七、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十六)强化基层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共青团、妇联、少先队等群团组织作用,动员村民自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充分运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制度,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村民全程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相关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优先支持有条件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承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和后续管护工作。

  (十七)普及文明健康理念。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相关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加大健康宣传力度,普及卫生健康和疾病防控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健康素养。把转变思想观念、推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把使用卫生厕所、做好垃圾分类、养成文明习惯等纳入学校、家庭、

 社会教育,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纳入农民教育培训内容。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卫生创建,大力推进健康村镇建设。积极推进移风易俗,探索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引导集中安葬,有效治理散埋乱葬现象。

  (十八)完善村规民约。指导做好村规民约的制修订工作,发挥村规民约在加强农村环境...

篇五:国家移风易俗文件

市 2022 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 XX 省推进乡村振兴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破解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急需解决的村容村貌难题,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围绕贯彻落实 3 月 1 日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工作会议精神,统筹部署、分步实施、精准施策,学习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做法,按照 10 项重点任务的工作要求,聚焦村容村貌环境整治、垃圾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坚持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集中力量推进实施,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工作原则。坚持乡镇主抓、农民主体。以村为单位组织实施,村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组织动员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干净整洁美丽家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立足村庄实际条件,实事求是确定治理目标和重点任务,既不拔高治理标准,也不出现缺项漏项;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从花钱少、易实施、见效

 快的“两违”问题入手,稳扎稳打、梯次推进,少花钱、办实事,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坚持教育引导,移风易俗。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引导农民群众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二、重点任务

 (一)深入抓好厕所革命 对全市农村 XX 座问题厕所进行整改,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改到位,并抓好对已改厕所的质量提升,不断巩固农村厕所革命成果。结合污水管网建设,优先采用完整下水道水冲式厕所,纳入污水管网,实施一体化处理。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优质第三方企业,成立运营维护公司,负责清掏服务。〔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 (二)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坚持集中处理与分散治理相结合,推进全市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工程全覆盖项目,将生活污水就近纳入污水收集管网集中统一处置,引导村民将生活污水用于庭院泼洒、花草灌溉等,不直接排入街道、沟渠坑塘。〔牵头单位: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 (三)全面排查整治农村黑臭水体 以域内主要河流、干渠及村街沟渠坑塘为重点,在全市范

 围内开展农村黑臭水体常态化排查整治行动,实施清淤疏浚、水体净化、生态绿化等措施,保持全天候、全时段、全流域巡查与监管,确保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做到“长治久清”。以村街坑塘为重点,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具备养殖、休闲娱乐功能的美丽坑塘。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 (四)实施农村垃圾治理专项行动 彻底清理国、省、县、乡道路沿线路界范围内路侧、边沟、中央隔离带和桥梁、涵洞下及河道沟渠水面堤坡的积存垃圾。完善城乡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管理体系,确保垃圾分类、收集和转运体系能力水平明显提升。〔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各乡镇(区、办)〕 (五)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处理 深入抓好农村建筑垃圾集中分类处理,加强资源化再利用。以城乡拆迁、建筑改造、房屋装修等垃圾为重点,积极推进粉碎转化和资源化再利用,强化政策支持,严格监管执法,全面提高建筑垃圾再利用水平;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之百”,有效规范各类建筑工地、依规查处扬尘超标问题;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建筑垃圾堆卸地,科学选址、精心设计,因形就势打造公园游园等生态景观。〔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

 (六)提升村容村貌水平 1、以 106 国道、112 国道、廊大路、采留线等道路农村段和县乡道路两侧为重点,开展“两违”动态排查,健全“两违”防控体系,做到逢违必拆、应拆尽拆、拆必清净,实现“零容忍”常态化。清理沿路门店、厂区外货物乱堆乱放、占道经营,拆除主次干道两侧违法搭建的门斗、门廊、棚亭等建筑物设施,拆除清理建筑红线内的各类私搭乱建、违章建筑物,清理占压人行便道和草坪绿地的建筑物设施。国道公路用地以外 20 米、省道公路用地以外 15 米、县道公路用地以外 10 米以内的由交通运输局负责;其他区域由综合执法局负责。〔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综合执法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 2、拆除依附沿街建筑违法接建搭建的建(构)筑物设施,特别是农贸市场、校园周边私搭乱建存在安全隐患的各类违法建(构)筑物设施。拆除城市环路和出入口道路沿线两侧所有严重影响道路景观的房屋、棚亭等私搭乱建设施。对住宅小区私搭乱建、改扩建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同时,对照卫片执法检查图斑,拆除乱占耕地违法建筑。〔牵头单位:市综合执法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 3、对村前村后、房前屋后、公共场所和河道、铁路、高速公路两侧垃圾堆、柴草堆、各类杂物等进行集中清理,彻底清脏治乱;对农户院墙外和村外的私搭乱建、残垣断壁、外挂厕

 所等侵街占道违法建筑全面清理拆除。〔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 4、结合常态化疫情管控,组织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及时整理农家庭院、房前屋后、墙根角落的家什杂物,整齐堆放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农用物资等物品,促进庭院内外整洁有序,与周边景致和环境协调一致。2022 年,建设美丽庭院 XX 个,精品庭院 XX 个。〔牵头单位:市文明办、市妇联;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 5、地名标志设置标准化。按照国家标准《地名标志》(GB17733—2008)和地名管理有关规定,设置村、街、路、巷、门户等标志牌。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全面动员,人人动手、广泛参与,搞好环境卫生整治,展现良好精神风貌和精神状态。〔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 (七)改善村庄公共环境 1、村庄绿化。合理选择经济林、防护林、用材林等树种苗木,开展村街入口、街道、庭院、隙地绿化和村边道路、沟渠、坑塘绿化,因地制宜建设供村民休闲、游憩的公园绿地以及小果园、小菜园等,建设优美宜居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 2、村庄亮化。在村庄街道两侧、文化广场、学校、村民中心等重要场所安装照明设施,科学设置照明设施间距,推广使

 用节能灯具和新能源照明,实现村街亮化全覆盖。〔牵头单位:市发改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 3、村庄美化。清理村庄内电线杆、墙体立面上的私涂乱画、小标语、小广告,营造干净整洁的公共空间和生活环境。结合本地历史文化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制作美观大方形式多样的文化墙,每个村街总面积不低于 20 平米。〔牵头单位:市文明办;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 (八)抓好农村村庄风貌引导和改造提升 坚持从实际出发、整体规划、一村一策、精准指导,搞好村庄风貌设计,做到环保节约、美观实用、整洁安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严防形式主义和脱离实际搞“拉郎配”,严防千村一面活简单“刷白墙”。持续优化建筑导则,供基层借鉴,促进规范操作;注重减少塑料用品在农村改造中的使用,特别是沿高铁、铁路两旁要全部清理规范到位,坚决杜绝安全事故隐患。〔牵头单位: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 (九)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强什么”原则,全面对标建设标准和群众需求,加大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查漏补缺、提档升级,不断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1、加强农村供水保障。巩固村村通自来水成果,推进引江

 水、引黄水等地表水源置换,扩大规模化供水范围。因地制宜采取新建、扩建、改造等方式,建立完善从源头到水龙头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和管理体系,配套完善净化消毒设施设备持续推进江水消纳工作,加快完成市区、XX 镇区、农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换管网工程的建设,在已完成压采任务的基础上,继续通过“节、引、调、补、蓄、管”等相关措施,确保我市地下水位呈稳步上升趋势。〔牵头单位:市水务局、XX 财信水务有限公司;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 2、推进电网升级改造。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持续抓好农村电网改造,解决个别地方夏季用电高峰电网负荷过重问题,提高稳定用电保障水平。抓好 XX 乡 50MWp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协调项目单位完善相关手续,积极对接相关乡镇,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抓紧准备建设资金,尽快开工建设,保障建设施工安全。〔牵头单位:市发改局;责任单位:供电公司、XX 乡〕 3、抓好村庄道路硬化。加强农村“四好”公路建设,有序推进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和较大人口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危桥改造,扎实做好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分阶段对村街所有裸露的区域进行硬化,村内主街道参照四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建设,小街巷突出乡土特色,建设标准适当降

 低。〔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 4、扩大信息网络覆盖。持续巩固行政村光纤宽带和网络建设成效,逐步推进重点行政村网络建设。鼓励引导电信运营企业和广电运营企业就农村网络和城镇驻地网进行合作,避免传输网络重复建设,降低接入网络成本。大力发展广播电视、电信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型业务研发和应用推广,培育壮大三网融合信息服务产业和市场,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牵头单位: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广电公司;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 (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1、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深化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配齐配强乡镇卫生院诊疗设备,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机制,实施医保按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实现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加强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改善农民就医条件。加强乡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提升乡村医生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健全农村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体系,乡镇卫生院配备不少于 2 间独立隔离观察室,村卫生室单独设置发热隔离用房。〔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 2、全面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

 行动计划,多渠道扩充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持续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水平,有效保障适龄儿童就近接受学前教育。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 1.5 公里服务半径标准,推进农村幼儿园全覆盖,适龄儿童学前教育实现就地就近,应入尽入。严格落实幼儿园安全主体责任和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切实保障校车安全、用餐安全、校园安全。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能力提升工程,新改扩建校舍面积 5.66 万平方米,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牵头单位:市教育和体育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 3、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县级成立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乡镇建设具备综合功能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依托农村幸福院、邻里互助点等发展农村互助性养老,满足农村老年人的不同养老需求。加强对留守老年人关心关爱,在有条件的村开展日间照料、老年食堂等服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适龄参保人员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牵头单位:市民政局、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 4、完善消费服务设施。实施“快递进村”工程,鼓励发展多站合一的乡镇客、货、邮综合服务站,加快建设“一点多能”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加强农村超市、门店建设和监督

 管理,优化整合村级电商服务站,畅通线上线下结合的工业品下乡、农产品出村渠道。加强农村食品、药品、农资、农机等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保护群众合法权益。〔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邮政公司 XX 分公司;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各乡镇(区、办)〕 三、主要举措

 (一)抓集中攻坚。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百日攻坚”行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大清理、大整治、大会战,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役助力。在过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抓巩固、抓拓展、抓提升,全面拆除村街“两违”、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残垣断壁、清理落叶、杂草、秸秆、杂物等,做到村内外无私搭乱建、历史积存垃圾、残垣断壁、畜禽粪便,河塘沟渠得到有效清理,家庭院落、房前屋后生产工具、农用物资、柴草秸秆等堆放整齐,村庄全面实现干净、整洁、有序目标。

 (二)抓清单管理。由各牵头部门负责,建立县、乡、村三级工作台账,实行一级抓一级、一月一报告的清单管理制度。通过全面核查,逐乡、逐村、逐项摸清工作底数,建立台账底数清单,对照 2022 年工作目标,逐乡、逐村、逐项确定任务。4 月底前完成台账建立,从 5 月起,每月 26 日前将台账报市人

 居办。

 (三)抓活动载体。将创新形式和载体作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的重要抓手,探索各具特色的实现形式。在动员群众方式上,通过推行门前“三包”制度、“网格化”管理、完善村规民约、“小手拉大手”、设承诺墙等形式,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在开展集中整治上,通过组织“节日战役”、“攻坚月”、义务劳动日等主题活动,定期集中整治行动;在考核评比上,广泛开展“清洁示范街(户)”创建、观摩拉练、星级评定等活动,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四)抓典型示范。各乡镇(区、办)要切实抓好示范村创建活动,在乡、村各个层面树立先进典型,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动后进,切实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市人居办将在各地筛选推荐基础上,总结推广一批好模式、好典型,供全市学习借鉴。通过编印宣传...

篇六:国家移风易俗文件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促进农业农村领域共同富裕的实施意见( 2022- - 2025 )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市委《桐乡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范城市排头兵行动方案(2021-2025 年)》的部署要求,为建设数字文明共富美好新桐乡夯实“三农”基础,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到 2025 年,农业农村现代化率先实现,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取得突破性进展,共同富裕现代化乡村基本单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三农”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民收入高位提升,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农民全生命周期需求得到更高水平满足,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走在全省前列、引领全省振兴的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地、共同富裕排头兵。

 一是实现“三个高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 GDP 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低收入农户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农民收入增幅。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 万元,低收入农户收入年均增长 10%以上。

 二是实现“三个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 1.56 缩小到 1.55 以内;低收入农户与农民收入倍差缩小至 1.9 以内;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差距进一步缩小。

 三是实现“三个覆盖”。特色主导产业镇域抱团全覆盖;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创建行政村全覆盖;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 100 万元以上行政村全覆盖。

 二、主要举措 实现共同富裕,农业农村领域既是短板,也是关键。围绕“三个高于”“三个缩小”“三个覆盖”总体目标,以“六创”促“六富”,打好产业创优、数字创变、人才创业、乡村创美、改革创新、帮促创收“组合拳”,促进农业富强、乡村富能、活力富足、生态富丽、民生富惠、农民富裕,抓实 21条重点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领域共同富裕。

 (一)以产业创优促进农业富强 1. 筑牢稳产保供基石。严格保持粮食生产功能区种粮属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到 2025 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 30.5 万亩、2.64 亿斤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 6.3 亿斤以上,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 41.36 万亩。坚持“六化”引领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到 2025 年,能繁母猪存栏不少于 0.6 万头,猪肉自给率提高到 50%。保障

 蔬菜生产,优化蔬菜品种结构, 到 2025 年,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 2 万公顷,叶菜自给率达 80%。

 2. 推动平台扩容提质。深化以镇(街道)为平台的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以农业经济开发区为核、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业创新孵化园等为芯的“一核多芯”产业平台。各平台深耕 1-2 个重点产业,合理布局生产、科研、加工、流通等功能板块,加快引进落户一批跨国型、科技型、总部型的现代农业项目,提升产业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农业经济开发区年新增涉农投资 5 亿元以上,核心区亩均产出超 2 万元。到2025 年,国家级农业平台力争实现零的突破。

 3. 深化农业“双强”行动。把“双强”行动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工程,以机械化提高时间效率、降低劳动成本;以科技创新优化品种选育、革新生产方式、提升产品附加值。实施农业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推广稻田退水零直排、稻虾种养、秸秆综合利用等新模式新技术。到 2025年,创建省级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建成农机综合服务中心 12 个,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 20 个,建成现代种业生产基地 30 个,年产优质种苗 1.5 亿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7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 90%。

 4. 打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加快“产学研”“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发展,以“产业延伸链”拉动“增收致富链”。开展农业全产业链“链主”制试点,

 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担任“链主”,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农合联成员跟进、小农户参与的“产业矩阵”。到 2025 年,培育产值超亿元的农业“链主企业”5 个以上,全产业链经济规模达 25 亿元。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计划,“桐之乡味”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超 10 亿元,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二)以数字创变促进乡村富能。

 5. 提高乡村产业数字化程度。推动智能感知、自动控制等设备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终端监测和数据分析能力,推进生产经营全链条数字化,建设数字农业工厂,形成“产业大脑+产业地图+数字农业工厂”发展模式。做大做强“网上农博”桐乡馆,积极培育直播带货、农村电商、社区团购等业态,加快农产品销售物流体系数字化改造。到 2025 年,建成数字农业园区 1 个、数字农业工厂 10 家,示范带动 50 个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 30 亿元。

 6. 提升乡村服务数字化水平。着力打造“田保姆”为农服务多跨协同应用,加快数字农合联、数字农创建设,推广使用“浙农码”,为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农户、农创客等提供全链条一站式服务,实现码上办事、码上营销、码上增收。推进农业农村“一件事”办理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体机在农村全覆盖。打造未来乡村,加快智慧+医疗、教育、养老、公交、金融等服务直达乡村,提升农村人民群众体验感、获

 得感和幸福感。到 2025 年,“浙农码”赋码量达 10 万次以上,乡村服务核心业务 100%“掌上办”。

 7. 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应用。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拓展开发桐乡“乡村大脑”,建立数据采集、维护、更新机制,加快数据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实现乡村人、房、地、企、事等要素一屏感知。集成建设肥药两制、数字畜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投入品管理、病虫害监测防控等多跨应用场景。围绕基层党建、小微权力运行等重点,开发数字治理应用场景,推动村级“三务”网上公开,实现农村“三资”管理、“标准地”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三)以人才创业促进活力富足。

 8. 培育百名乡村产业共富带头人。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拔尖人才、领创人才、生产经营型人才等在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三类农业经营主体,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高规模经营效益。到 2025 年,引育嘉兴市级乡村振兴拔尖人才 10 人,培养农业生产经营共富带头人 100 人,创建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5 家,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 25 家、农民合作社 15 家,农业法人经营比例达到 90%以上。

 9. 实施千名农创客培育计划。深化“两进两回”行动,出台千名农创客引育留用联实施意见,完善孵化体系,优化创业环境。推进省级农村综合改革集成试点建设,完善崇福

 农创园等创业平台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提升园区创业孵化能力。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等群体回到农村,借助农村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平台载体,成为“农创客”“新农人”,鼓励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农业,变“农二代”为“创二代”“闯二代”。到 2025 年,培育农创客 1500人,吸纳农民 15000 人就近就业。

 10.。

 开展万名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制定中长期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实现农民培训村域全覆盖。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农民培训部门间合作协作,探索跨领域培训资源共享,扩大受训学员知识技能收益覆盖面。结合“田间学堂”和现有实训基地资源,集中力量办好农创客、青年大学生、技能提升等特色培训班。到 2025 年,累计培训农村实用人才 1 万人次,辐射带动农民 1.3 万人以上。

 (四)以乡村创美促进生态富丽。

 11.。

 纵深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围绕“百花地面·风雅桐乡”建设主题,实施乡村建设扩面、乡村品质提升、乡村发展增劲“三大工程”。推进片区化打造、组团式发展,形成美丽乡村“七大集群”。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推进农村区域进一步补足短板、做强优势,实现全域美丽和提质增效。到 2025 年,创建全省新时代美丽乡村标杆县,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达标村实现全覆盖,建成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 1 条。

 12. 递次推进未来乡村建设。以新时代美丽乡村为基础,立足村庄资源禀赋,赋予共同富裕新内涵和数字化元素,高质量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乡村基本单元。聚焦人本化、数字化、生态化,突出“一老一小”,建设未来邻里、文化、健康、低碳、产业、风貌、交通、智慧、治理等场景,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着力构建引领数字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桐乡韵味的标杆型未来乡村。到 2025 年,建成省级未来乡村 20 个。

 13.。

 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抓手,建设全域美丽宜居村庄。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长效化精细化推进农村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推广农村公厕“所长制”,落实“三有四无”规范化管理。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提高源头分类准确率。建立人居环境定期暗访督查、红黑榜晾晒、通报排名、考核奖惩等一体推进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到 2025 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智慧化收运覆盖率100%,创建省级星级公厕 72 个。

 14.。

 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强化部门联动推进的乡村文化建设机制,积极开展农民喜闻乐见、参与广泛的农村文化体育活动,打响农民讲故事大赛、乡村春晚等乡村文化活动品牌。深入推进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开展“百村百故事”活动,提炼一批彰显乡土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元素

 和符号,延续乡村文脉。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蚕桑文化系统为抓手,拓宽延伸蚕桑文化产业链。到 2025 年,创建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 6 个、一般村 17 个。

 15.。

 持续推进美丽经济转化。深化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加快发展休闲旅游、精品民宿、直播电商、乡村集市等新业态,拓宽美丽生态向美丽经济转化通道。鼓励各村建立“乡村业态+旅游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美丽经济共同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打造“二十四节气”农时、农事、农食三大场景,常态化开展“跟着节气游乡村”活动,打响“桐游乡村”全域农旅品牌。到 2025 年,乡村休闲旅游总产值达到 5 亿元。

 (五)以改革创新促进民生富惠。

 16.。

 全面深化乡村集成改革。推进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试点县建设,聚焦“高水平现代农业”,探索开展“农业标准地”等改革,加快土地连片流转、农业规模集约经营和农业项目有效投资。打好“宅基地改革+乡村建设”组合拳,鼓励村集体和农民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通过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依法依规发展农家乐、民宿、乡村旅游。探索农村宅基地成员资格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机制。构建农村权益价值评估机制,加大第三方评估机构引进力度,鼓励其参与农村权益价值评估,充分保障农民权益。

 17. 大力实施强村富民计划。推进第六轮强村富民计划,完善抱团发展、村民合作、村企合作、发展激励、法人治理等五项机制,发展飞地经济、产业经济、融合经济、服务经济、绿色经济等五大经济,推动一批强村富民项目落地见效。推广“股份分红+积分奖励”收益分配模式,让农民分享改革的发展成果。派强用好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发挥带领村集体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作用。到 2025 年,40%以上的行政村开展股份分红,所有村年经常性收入达到 200 万元以上,年经营性收入达到 100 万以上。

 18.。

 全面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推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县域整体智治改革,深化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迭代升级“四治融合”“三源共治”“三治积分制”等工作品牌,促进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激发移风易俗新活力。深入推进农村党组织建设,健全完善“一肩挑”后村社治理体系,推动村社班子高效运转。实施百村善治示范工程,到 2025 年,创建省级善治示范村 105 个以上。清廉村居建设基本成型,全市 80%以上的行政村居达到清廉村居标准。

 (六)以帮扶创收促进农民富裕。

 19.。

 加快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深化产业组合抱团模式,通过订单收购、保底分红、二次返利等多种形式带动农民共享农业现代化成果。建立健全提升、服务、富裕、支

 持、保护小农户“五位一体”政策体系和发展机制,保障农民获得合理的产业增值收益。到 2025 年,实现水果、蔬菜等特色主导产业镇域抱团全覆盖,组织化带动小农户比重达到80%。

 20.。

 加快低收入农户同步现代化。深化低收入农户“奔富十法”,拓展共富大棚、共富车间、飞地抱团等项目覆盖面,增强农户自我造血功能。完善低收入农户帮促数字化系统,健全动态监测和预警响应机制,推广“一户一策一干部”应用场景。全面推进低收入农户医疗补充性政策保险、嘉兴大病无忧保险全覆盖,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心理健康支持计划,树立发展自信,提振生活信心,实现精神共富。到 2025 年,全市参与抱团合作项目的低收入农户达 8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就业率达 100%,全面消除年人均收入 1.6 万元以下的家庭。

 21. 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优质共享。推进“三治信农贷”扩面提质,全面提升农户授信面、用信面。实施金融惠农“共富十条”,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拓展“三农”业务,重点加大农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农民建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信贷需求。探索开展活体农产品、农业设施、土地经营权等抵押产品,有效破解农业农村发展融资难、融资贵等瓶颈。深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探索开展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扩大农产品价格指数、气象指数、

 耕地地力指数等保险试点范围,支持开展镇级特...

篇七:国家移风易俗文件

mp;quot;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原因就在于一代代党员干部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时代需要你们的清脆响亮声音;带着党和人民的期望前天 15:47 上传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贫富差距依然存在、基层治理还存在短板弱项等问题仍然存在郑重嘱托就在耳畔,广大年轻干部当共赴一场"青春之约",真正在人民和国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以非凡成绩回应殷殷期盼。《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六专题PPT时间:2022.08 演讲:夏天第六专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特别是作为党员干部,更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不能遇事躲起来,往后退。读懂"八一勋章"背后的"奋斗密码"下载附件 (361.65 KB) 从19岁到72岁,50多年来,艾爱国坚守基层岗位,攻克焊接技术难关400多个,改进工艺100多项,多次参与我国重大项目焊接技术攻关和特种钢材焊接性能试验。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怕困难、勇于吃苦,节俭朴素、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展现共产党人的风采。前 言在全党全社会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出版发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指示、贺信等109篇,分为21个专题。本专题为第二专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鲜明地表达了执政理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七一勋章"获得者那份对人民的深情厚爱,厚植为民情怀,站稳为民立场,涵养"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无限担当,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努力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难心事、忧心事。不管远近早晚,在"砥砺奋进"中保持为民服务的"姿态"。、知识上的缺陷、本领上的不足,用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推动重点工作取得突破。追施本领"拔节肥"锐意进取。章节内容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需要说明的几个重点问题第一章CONTENT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第二章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第三章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第四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第五章

 从"情怀故事"中汲取"枝叶关情"的本心精神。栏3500余米,新建滨海网红篮球场、百姓健身房、吾里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让村民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也造就了一波新的旅游网红打卡点。在1949年5月7日晚,解放军解放上海的20天前,国民党反动派为了获取情报,对李白威逼利诱,老虎凳、辣椒水连续逼供30多个小时,但李白始终坚贞不屈,但是他拒不说党的信息,在牺牲前他见到妻子时说无论何时何地何种状况下,都要全神贯注地聆听民心所向,真正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在为民解忧上下足功夫、在为民谋福上用足力量,真正把初心使命书写在为民的答卷上,从而实现境界"站高一阶"。从"投身革命、九死一生犹未悔"的郭瑞祥,到"把家安在边境线上,为国巡边50多年"的魏德友,再到"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的卓嘎,一心向党、初心未泯、信念永恒P A R T 0 1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需要说明的几个重点问题

 迹喜闻乐见,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爱国心、报国志。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时代化才能充满生机,要立足本国国情,把准时代脉搏,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个动作不到位就坚持练到标准,体能不好就春节期间也坚持绑着沙袋跑步,技术不足就严格要求学习先进理念,冯彬用"1%的天赋和99%的汗水"取得了现在的成绩。思想、理论、观点、方法,是它所在时代的思想精华,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拨开层层迷雾、冲破重重险阻,创造了革命的世界奇迹、发展的世界奇迹"制胜法宝",也是我们厚实理论素养的"精神大餐"。,也帮助了整个村子的这几十年!他口口声声说,这辈子可能顾不了别人了,但是现实中,却照顾了整个村子!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需要说明的几个重点问题需要说明的几个重点问题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我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建议稿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和论述。这里,就其中几点作个简要说明。

 忆往昔,看今朝。一路走来的曾家沟村村民们,改变了生活态度,改变了生产方式,曾经遥不可及的幸福梦想,正一点点变为现实。,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神舟"飞天、"嫦娥"揽月、"蛟龙"探海、"墨子"传信,"问天"启航,探梦"天宫",哪项顶尖技术、重大成就的背后没有广大党员干部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奋斗汗水?人生因奋斗而出彩,生命因拼搏而值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传统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要经历采摘、倒青、做青、炒青、揉捻等近二十道程序,最终才能呈现出百闻不如一见的茶中佳品。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需要说明的几个重点问题第一,关于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建议稿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强调的是,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擦亮"知之愈明,行之愈笃"的先锋底色,鲜明"赶考"的意识。"我从1998年开始就在村里上班了,经历了黄沙村20多年的变革,看着她从一个满是泥泞的小渔村到现在成为充满生机和幸福的"黄沙绿洲"",黄沙村党总支书记周跃飞笑着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职责。"在您看来,"祖宗海"是我们国家的领土,虽然自己是一名渔民,但自己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在一次次感悟、一次次打磨、一次次摔打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需要说明的几个重点问题第一,关于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安定。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管经历多少风雨、面临多少坎坷、跨过多少沟壑一个字一个字地临摹、一遍又一遍地分解图纸、一心一意地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慢慢地积累了丰富的水利工程工作经验。她热情招待每一个到她家的人,面对疫情影响游客减少的实际而重新选择上山砍竹子做筷子。未经省察的情感往往让人"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通过学习理解得出的见解却更加"实用",能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在重要关头做出正确选择。那次战斗,浑身是伤的王占山昏迷4天后,才终于闯过了"鬼门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需要说明的几个重点问题第二,关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加入国际大循环,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形成“世界工厂”发展模式,对我国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化,逆全球化趋势加剧,有的国家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传统国际循环明显弱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我国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增长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遭遇过很多外部风险冲击,最终都能化险为夷,靠的就是办好自己的事、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

 "真枪实弹"操练,推动学习成果"落地落实"。参加工作以后入了党,党组织开展了党性锻炼、反腐倡廉系列活动等让我渐渐懂得妈妈说的话,做人当如中国的方块字一般,堂堂正正做人,为自己划高线,让自己守底线、不越红线,干干净净做事,有知耻之心、敬畏之心"航天人用"特别能攻关",体现着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的"匠人之行",逐步圆梦着屈原"揽彗星以为旍兮,举斗柄以为麾"的豪情。,被中央军委授予"排雷英雄战士"荣誉称号把握"时机节奏",让谈心谈话"一语中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需要说明的几个重点问题第二,关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形成宏大顺畅的国内经济循环,就能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满足国内需求,又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廖凯同志利用应急广播村村响宣传农技知识,俨然已经成了廉政法官兰先勇同志,始终坚持"管得住小节,才能守得住大节"这一理念,严于律己,从不接受各种形式的宴请与礼品,生活简朴,无不良嗜好,一直骑着电动摩托车代步。第三次上太空前,好友劝他,太空有诸多未知,能不飞就不飞。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需要说明的几个重点问题第三,关于“十四五”和到2035年经济发展目标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建议,明确提出“十四五”经济增长速度目标,明确提出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文件起草组经过认真研究和测算,认为从经济发展能力和条件看,我国经济有希望、有潜力保持长期平稳发展,到“十四五”末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同时,考虑到未来一个时期外部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存在不少可能冲击国内经济发展的风险隐患,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可能持续低迷,中长期规划目标要更加注重经济结构优化,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

 ""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从"党史故事"汲取"心"精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党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作为众多材料小白中的一员,一路走来,有些许体会,与诸君共勉。人多的地方,矛盾就容易多,治理就会变得困难。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需要说明的几个重点问题第三,关于“十四五”和到2035年经济发展目标党中央的建议主要是管大方向、定大战略的。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稿对“十四五”和到2035年经济发展目标采取了以定性表述为主、蕴含定量的方式。编制规划《纲要》时可以在认真测算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量化目标。

 近年来,石门村秉承"村规家训,村民族众必履践"原则,紧扣"举旗帜、明方向、强治理"思路,通过开展"板凳会"的方式,对移风易俗进行广泛宣传,引导群众抵制婚丧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活动"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近年来,通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黄沙村内老百姓之间的矛盾少了,邻里更加和睦。同时在草莓大量上市前多渠道销售,将冬闲变为了冬忙,经济收入达500余万元。对党忠诚,是每一位党员干部面向党旗许下的铮铮誓言,更是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品格。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需要说明的几个重点问题第四,关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就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举措。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

推荐访问:国家移风易俗文件 移风易俗 文件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