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内蒙古前三季度消费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表7篇

时间:2022-11-21 08:40:05 来源:网友投稿

内蒙古前三季度消费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表7篇内蒙古前三季度消费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表  我国消费品市场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作者:刘琳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2012年第6期  文/刘琳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蒙古前三季度消费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表7篇,供大家参考。

内蒙古前三季度消费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表7篇

篇一:内蒙古前三季度消费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表

  我国消费品市场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作者:刘琳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2012年第6期

  文/刘琳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流通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最终消费的桥梁作用显得日益重要。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表示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拉动力,把“三驾马车”的顺序改为“消费、投资、出口”,第一次把消费放在第一位。因此,“十二五”时期消费品市场将获得良好的经济政策环境,市场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然而,随着多项消费补贴政策到期,加之通胀压力加大,消费增长倍感压力。

  一、影响消费品市场变化的成因分析

  (一)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是支撑消费品市场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因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将是未来五年的重要任务。收入的增加使居民的购买力不断加大,大大促进城镇消费的快速增长;收入的快速增长,家电下乡、农业税全部减免等支农惠农政策以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农村居民的消费。

  (二)城市交通治理和能源价格上涨抑制汽车类和石油及制品类消费需求增长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城市快速扩张,城市机动车保有量飙升,道路交通压力不断加大,交通堵塞成为不少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各地纷纷出台包括限制公车增长、提高停车费收取标准等治理措施,从提高车辆使用成本、限制汽车增量的角度达到缓解道路交通压力的目标。这些政策的实施根据力度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汽车消费需求的快速扩张。与此同时,受需求增长以及中东、北非特别是利比亚局势动荡影响和美元持续走弱的拉动,国际市场油价继续大幅攀升。2011年,我国多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受此影响,石油及其制品的消费增速有所回落。

  (三)消费环境隐忧影响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者信心

  消费环境存在安全隐患一直是影响我国消费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2011年,消费不安全的重大事件频发,一些商品掺假售假,部分超市使用虚假价签,一些企业虚价打折、返券促销等误导消费者的现象仍然存在,农村市场设施落后,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及售后服务不到位等,导致居民对国内部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严重影响了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使居民消费安全感进一步降低,导致消费者心有余悸,不敢消费,也影响了消费需求的增长。

  (四)部分刺激消费政策终止对消费产生了一些影响

  近两年来,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消费增长,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力度较大的刺激消费政策,对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发挥了积极作用。2011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回升和常规性增长的实现,对一些刺激政策进行了调整。汽车下乡、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到2010年年底终止。政策调整直接影响了汽车、家电类消费需求增长。

  二、建议多策并举,稳定和扩大消费

  (一)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

  我国目前收入分配结构不够合理,主要是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偏低且持续下降。要加快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劳动者报酬在社会初次分配过程中的比重,缩小劳动和资本等其他要素之间的分配差距,通过减免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办法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活环境,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在社会中的比重,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二)创新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刺激和促进消费增长

  对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旅游、健身以及各种文化、休闲、娱乐活动等休闲服务消费,应加大投资力度,大幅度降低服务性消费成本,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消费水平,鼓励和吸引居民扩大服务消费,并建立准确可靠的服务消费信息系统和服务平台,让消费者能及时便捷地获得旅游、文化、体育、教育培训、电影电视、网络信息等服务消费,引导消费,创造消费。

  (三)重建诚信消费环境,提高居民消费意愿

  构建安全放心、文明健康、公平公正、诚信友好的社会消费环境,为消费者营造想消费、敢消费的消费氛围。当前的重点是要抓住“衣食住行”等与广大消费者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领域,完善消费市场的信息系统和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对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监管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人民群众吃得放心。

  (四)完善活跃农村消费市场的促进政策

  科学规划和构建现代农村消费品市场体系,降低农村商品物流配送成本,推动连锁经营的现代流通模式向农村延伸,把农民需要的日用消费品和质优价廉的农业生产资料送到乡下,进一步活跃农村市场。

  (五)加强市场监控,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加强市场价格监管,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价格秩序,特别是要对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能源资源类等重要商品开展价格专项检查,重点查处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价格违法行为。坚决打击价格欺诈,严肃查处串通涨价,深入推进价格自律,及时化解价格矛盾,稳定市场价格预期,稳定和扩大消费。

  (作者单位:许昌市统计局)

  

  

篇二:内蒙古前三季度消费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表

  [区2022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前三季度经济运行

  某某区二O一三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受大环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全区经济一直处于低速发展的态势中。三季度以来,某某区持续加大政府服务力度,全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随着全区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技改的逐步完成,全区经济已经出现企稳回暖的趋势,工业转型升级成果初步显现。

  一、经济运行基

  本情况

  (一)工业经济平缓增长,利润利税小幅回升。

  1-8月,全区48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20.74亿元,同比增长6.3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为477.87亿元、33.60亿元、53.0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98%、-0.33%、4.5%。受工业产品价格下降、订单不足、欧盟反倾销等因素影响,工业经济总体增长依然比较缓慢,但相比上半年来看,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利润、利税增速分别回升8.49、7.9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有所回升。

  (二)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今年以来,由于雨水充沛、及时,墒情好,粮食作物生产稳步增长。主要农作物生产情况为:夏粮播种面积5.6万亩,总产量12653吨,比去年增加176吨,增长1.4%。单产224.9公斤,比去年增加10.7公斤,增长5.0%;秋粮播种面积7.0万亩,预计总产量27361万吨,比去年增加

  636吨,同比增长2.4%。预计单产388.7公斤,比去年增加1.9公斤,同比增长0.5%。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重点项目完成情况良好

  (四)消费品市场发展趋缓,住宿餐饮业形势严峻

  1-8月,全区实现限额以上法人单位零售额39.95亿元,同比增长15.12%,完成限额以上销售额61.69亿元,同比增长14.10%,基本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势头。从商品销售情况看,粮油类销售一直保持稳定增长,1-8月销售额同比增长18%;受黄金价格波动影响,全区黄金首饰类销售量同比大增,较去年同期增长46.81%;家具类、汽车类销售也出现较大涨幅,同比增长接近20%。

  受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深入推行影响,全区住宿餐饮业受到了巨大冲击,1-8月,全区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分别为-3.70%、5.26%,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1.55个百分点、12.26个百分点。

  (五)居民收支持续增长,食品价格涨幅明显

  1-8月,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28.17元,同比增长12.05%;1-8月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022.06元,同比增长14.42%,其中食品消费为4287.78元,同比增长26.26%,是居民消费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居民消费增长的主导因素。

  1-8月,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6,除食品外其它商品价格基本保持稳定。由于雨水、高温等多变气候因素,鲜菜、鲜蛋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市场供需不断变化,导致食品价格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价格同比

  上涨8.4%,其中猪肉、牛肉、鲜蛋、鲜菜类商品价格均比去年同期增长10%以上。

  (六)财政收入稳定增加,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前三季度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61亿元,同比增长10.5%,国地税税收13.79亿元,同比增长14.0%,其中:国税收入7.94亿元,同比增长4.1%;地税收入5.85亿元,同比增长30.8%。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规模逐渐扩大,金融经济呈现平稳运行态势。8月末,全区存款余额232.20亿元,较年初增加21.72亿元,同比增长13.87%,其中:储蓄存款171.66亿元,较年初增加14.09亿元,同比增长13.65%。全区贷款余额130.21亿元,较年初增加4.94亿元,同比增长11.45%。

  二、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产品价格低位运行,企业效益下降

  今年以来,全区工业生产基本维持稳定,但部分主要工业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全区重点产品中价格同比下降的接近20种,环比下降的也有超过10种,部分产品价格降幅在20%以上:车辆电机、玻璃制品、硫酸价格同比下降超过30%,钛白粉价格同比下降28%。同时,人工成本也在不断增加,人员工资较同期增加10%以上,种种因素都严重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0.33%,许多企业处于微利甚至赔本经营状态。

  (二)订单不足、库存积压,流动资金周转困难

  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国内需求不足以及欧美反倾销等因素影响,企业订单不足,部分小微企业已经停产。1-8月,全区实现出口交货值24.37亿元,同比下降13.55%。同时,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企业

  客户的订单履约率降低,库存不断积压,资金回收期延长,两项资金的增加挤占了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两项资金就占用全区贷款总额的一半左右,其中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0%以上。与重点骨干企业相比,受贷款门槛高、担保抵押难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更大,流动资金短缺问题更为突出。

  (三)部分投资项目进展缓慢,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弱

  受宏观形势影响,项目建设融资相对困难,部分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许多项目处于半停工状态,影响了项目建设的进度。同时,如凯欧电机科技有限公司、陈氏家俬等企业都有较大的用地缺口,无法满足企业正常发展。由于新开工项目大都需要新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审批程序比较繁琐,耗时较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

  (四)消费增长缓慢,高端住宿餐饮企业惨淡经营

  进入下半年以来,消费增长总体面临许多制约因素,主要是从6月1日起节能家电补贴政策退出,高端餐饮持续受国家控制公款消费影响,特别是伴随经济增速的适度回落,居民收入无法实现较高速度的增长,一定程度影响了居民的即期消费和消费信心。1-8月,限额以上法人单位零售额同比增长15.12%,较一季度、上半年回落2.37、1.17个百分点。

  一部分以中高端公务接待为主的酒店、宾馆,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淄博市环球客运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淄博原山旅游宾馆、淄博翰林养生会馆等限额以上住餐单位营业额均较去年同期下降10%以上,且由于房租、人工成本上升,盈利能力进一步下滑,甚至出现大额亏损的状况。

  三、经济运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努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整体实力

  坚持引进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的大项目。一是加强对市、区重点项目的调度管理和协调服务,对重点项目建设全程提供有效服务,推动项目顺利开工投产。二是着力加强项目策划储备。针对产业链短缺和高端环节,策划、研发和引进项目,围绕产学研合作,策划一批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产业化项目,加快项目、技术和人才引进。

  (二)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对传统产业拉长产业链、产业聚集、工艺装备升级、节能技术改造、“零增地”改造等方面进行扶持,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增值税抵扣、进口先进设备免关税等优惠政策,调动企业主动实施技术改造的积极性,推动全区主导产业向高端化、高附加值化迈出坚实的步伐。同时,深入实施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工程,鼓励条件较好的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通过技术购买、项目合作、共建研发中心等形式,加强与高校院所的合作,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千方百计促进城乡居民增收,不断拓展消费热点

  近几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物价、房价的不断上涨,严重制约了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依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积极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优化分配制度,保证中低阶层居民收入能有较高的增长速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居民的支出预期,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培育和挖掘新的市场消费热点来刺激居民消费,在鼓励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的同时,大力培育文化旅游、家政养老、休闲健身等消费热点,积极完善特色商业街建设,形成有一定规模能够吸引人气的核心商圈。完善配套商业设施,提升商务环境品质,留住商务和高端消费人群能够在当地消费,促进当地消费品市场能繁荣发展。

  四、全年及明年预期

  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而严峻,经济环境中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虽然全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取得一定成果,但受工业产品价格低位运行、订单不足、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影响,工业经济各项指标预计与上年持平或略增。

  明年,全区将根据形势新变化适时调整经济政策的力度和节奏,立足自身产业发展现状和特色优势,强化内涵,提质增效。同时,全区将有多个市区重点项目完工投产,将有力地促进全区经济实现较好发展。

  

  

篇三:内蒙古前三季度消费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表

  2022年前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2022年前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2022年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一些地区中小企业经营压力较大。今年上半年,主要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并向下游传导,企业融资、用工本钱增加,局部地区劳动力工资上涨,给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困难。

  前三季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开展。

  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情况和特点:一是我国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二是价风格控总体有效,但仍存在通胀压力。到三季度末,受CPI翘尾因素下滑影响,CPI同比呈下降趋势。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房地产行业趋于低迷。前三季度各城市房价指数都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成交量有所下滑,大多数城市房价环比涨幅收窄。投资者信心和消费者信心都有所下滑。四是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保持平稳增长。五是进出口额继续增长,顺

  六差收窄10.6%。是我国经济效益有小幅下降。财政支出快速增加及财政收入

  增幅回落导致财政赤字增加,工业生产增速呈现减缓的态势,企业景气指数及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都出现了下滑。但1-9月,PMI值都在50%以上,企业总体表现出良好的态势七是城镇就业人口稳步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放缓。

  一、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开展

  1、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放缓、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下滑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206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画出一条缓慢下行的曲线,消除了业界对所谓“硬着陆〞的担忧。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340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54795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135557亿元,增长9.0%。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

  9月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为105.3,相比8月份下滑2.5%。宏观经济预警指数显示前三季度经济都处于稳定状态,但有微弱下滑的趋势。先行指数从7月份开始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一致指数和滞后指数还未显示出下滑的信号。

  图12022年1—9宏观经济景气指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三大需求结构改善,内需作用加大至第三季度末,固定资产投资需求高位回落,市场销售平稳增长,进出口贸易明显恢复,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处于正常水平,内需的作用增大。〔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前三季度总投资额同比增幅达24.9%2022年1-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227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4.9%〔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6.9%,以下除特别标明外均为名义增长〕,比1-8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从环比看,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0.16%。分产业看,1-9月份,第一产业投资4957亿元,同比增长25.5%;第二产业投资92829亿元,增长26.9%;第三产业投资114488亿元,增长23.4%。前三季度各城市房价指数都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房地产成交量下滑,趋于低迷。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4225亿元,同比增长32%,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4225亿元,同比增长32%,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31788亿元,增长35.2%。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71289万平方米,增长12.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2.1%。1-9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61947亿元,同比增长22.7%。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100.41。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指数看,大多城市的房价环比涨幅确实已经趋缓。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投资性投机性需求得到遏制,大多数城市房价环比涨幅收窄。〔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保持平稳增长,同比增长率达17.0%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81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3%〕,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3265亿元,同比增长17.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7546亿元,增长16.4%。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0%〕,环比增长1.35%。

  按照控制货币、开展生产、保障供给、搞活流通、加强监管、安定民生的要求,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粮油糖肉菜和成品油等重要商品市场供给得到较好保障,价格违法违规行为受到严肃查处。多数省份已经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同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1、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涨幅回落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7%。其中,城市上涨5.5%,农村上涨6.2%;食品价格上涨12.5%,非食品价格上涨2.8%;消费品价格上涨6.4%,效劳工程价格上涨3.8%。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2.5%。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3.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3.4%,蛋价格上涨17.3%,水产品价格上涨12.5%,鲜菜价格上涨1.7%,鲜果价格上涨19.1%。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2.5%,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1.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效劳类价格同比上涨2.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上涨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效劳类价格同比上涨0.5%,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0%。前三季度中7月份CPI同比到达最大,到三季度末,受CPI翘尾因素下滑影响,CPI同比呈下降趋势,但9月CPI环比上涨0.5%,因此,仍存在通胀压力,不过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预计CPI会逐渐回落。

  

篇四:内蒙古前三季度消费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表

  当前消费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一、市场销售基本情况(一)市场销售加快增长20XX年上半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48亿元,

  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4%,比去年同期分别加快0.1个和0.4个百分点。食品、服装、家电、体育娱乐、文具、装璜材料等各类消费品销售均较快增长。

  (二)城乡销售增长差距缩小城市销售增长14%,实际增长13.2%,同比分别减缓0.2个和0.3个百分点;农村销售增长12%,实际增长10.9%,同比分别加快0.9个和1.9个百分点。城乡销售名义增幅差距同比缩小1.1个百分点,实际增幅差距缩小2.2个百分点。(三)消费热点继续进展轿车销售增势迅猛,销售量达180.4万辆,增长46.9%,其中经济型家用轿车是市场进展的主导力量。商品房销售较快增长,销售面积增长16.5%,销售额增长24.5%。电信消费继续快速进展,电话用户和互联XX宽带接入用户较快增加。今年春节和“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数同比分别增长13.5%和20.0%,实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7.6%和25.2%。二、市场销售增长加快的原因(一)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997元,实际增长

  1

  10.2%,增幅同比加快0.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收入加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就业形势较好、职工收入增长较快。煤炭、电力、石油等行业效益较好,增加了职工工资和福利;一些地方推行“阳光工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明显提高。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

  20XX年和20XX年,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实际分别增长6.8%和6.2%,是1997年以来农民增收形势最好的两年。今年上半年,在工资性收入和财政转移收入增长的带动下,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1797元,同比实际增长11.9%。特别是,GJ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教育、医疗等公共财政支出继续向农村倾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农民收入增长预期增强,支出预期改善,促进了即期消费增长。

  (二)居民消费结构继续升级汽车进入家庭,家用电器不断更新,有力地促进了相关消费。上半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零售中,汽车类销售增长27.7%,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3.7%;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38.4%,贡献率为29.1%;二者相加达52.8%。家电、家具、通讯器材、建筑及装潢材料零售分别增长19.2%、20.8%、25.6%和24.5%,金银珠宝类增长24.6%。(三)经济环境起到推动作用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快速进展,居民对未来收入增长的信心较

  1

  强。储蓄利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居民投资渠道狭窄,居民可用于消费的资金较多。同时,水电交通等价格上涨,家用电器价格出现上升迹象,商品价格上涨的预期逐步增强,对居民消费也起到一定刺激作用。

  总的看,今年以来消费加快增长,是国民经济平稳快速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综合体现。

  三、影响消费增长的主要问题在市场销售加快增长的同时,消费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仍很突出。一是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促进居民收入和消费稳定增长的机制尚不完善。近年来,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增幅远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居民收入随经济增长而合理增长的宏观收入分配机制还不健全,特别是一般职工和农民收入增长偏慢,严峻影响了全社会消费的增长。二是居民住房、教育、医疗支出负担重,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下降。近年来,由于住房价格、教育收费、医疗收费等明显上涨,城镇居民预期支出负担很重,不得不加强储蓄,消费倾向持续下降。上半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幅低于可支配收入增幅2.2个百分点,消费倾向为70.5%,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三是消费品市场秩序不规范,商品质量问题多,消费纠纷得不到及时解决,消费者不能放心消费。四、促进消费增长的政策建议(一)努力增加居民特别是农民收入增加收入是扩大消费的根本途径。要切实贯彻促进农民增收

  1

  的各项政策,努力稳定粮食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各项政策,加强农民外出务工技能培训,强化就业信息引导和服务,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抓紧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体系,以促进转移就业推动农民收入增长。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重点解决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加快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督促企业落实好最低工资制度,尽快建立和推行小时最低工资制度。加强对垄断行业职工工资的监管工作,强化对高收入群体和高收入行业个人所得税征管,加快改善收入分配结构。

  (二)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快提高统筹层次。进一步规范城市低保工作,加强动态监管,逐步提高保障标准。积极探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研究制定符合农民工就业特点的社保制度,切实加强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工作。研究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资金来源问题。(三)减轻居民教育、医疗支出负担(1)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加快推进“两免一补”工作。(2)全面清理规范和公布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严厉查处乱收费行为。合理确定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加强高校收费监管和检查工作。(3)加大GJ和社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力度。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困难学生的资助

  1

  活动,继续完善贷、奖、助相结合的助学体系。(4)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加快城市社区卫生体系建设,抓紧提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加强对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的监督检查,坚决遏制乱检查、乱用药、乱收费,防止居民医疗支出负担过快膨胀。

  (四)促进热点消费健康进展(1)落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一般商品住房供应,完善廉租住房制度。(2)认真清理汽车使用过程中各种税费,减轻汽车使用成本。规范汽车维修服务业,加强停车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加快进展二手汽车市场。(3)进一步规范电信业服务和收费行为。(4)积极进展文化、健身、旅游等消费。加强对企事业单位执行劳动法规定的职工作息、休假和工薪制度的监督检查,真正落实年休假制度,使职工有更多时间休息和出游,促进旅游消费健康进展。(五)积极改善消费环境(1)加快建设租赁市场和二手商品市场。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2)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消费品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失信经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价格欺诈、非法广告等不法行为,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工作。(3)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积极进展消费者权益保护中介机构,加大消费纠纷处理力度。

  

篇五:内蒙古前三季度消费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表

  全县2022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一、消费品市场压力与机遇共存(一)限上企业质量与数量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限上企业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年分别为某某家、某某家、某某家、某某家。净增幅度处于全市前列。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年均增某.某某亿元。而限上企业贡献年均增某.某某亿元,占比达到了某某.某%。充分说明这几年限上企业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二)零售行业限上企业给力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净增某.某亿元,同比增速某某.某%。限上企业净增某.某亿元,同比增速某某.某%。限下增加某.某亿元,同比增速某.某%。增长速度较上年同期虽有所下降,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回暖和交通状况的改善,总量和增速会有所增长。

  (三)住宿餐饮业贡献明显前三季度,限上住宿餐饮企业零售总额为某某某某万元,同比增速某某.某%,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某某.某个百分点。从一定角度说明,限上住宿餐饮企业在把握着某人的味觉和消费理念。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新老入规企业整体实力相差大限上住宿餐饮共十家企业,其中土生源农庄和九三鸭霸王餐饮有限公司占到了接近某某%的销售总额。限上批发零售某某家企业,其中某县恒生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某云锦棉业有限公司、双虎家具厂等前十家企业的销售额占到了总额某某%。特别是棉业企业多半处于半停业状态,销售额跟去年同期根本无法比拟。

  (二)调查对象配合意识差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与其他行业相比,商贸行业具有覆盖面广、单位规模小、变动频繁等特点。受利益趋动影响尤

  其是税率的影响,调查对象配合意识很差,有些中小商业企业和个体户账目不全,甚至无账可查。在申报限上企业或是抽取限下样本点时往往遇到商户担心商业秘密泄露,千方百计推脱报表义务,有的为了避免多缴税费,对统计调查回避或漏报、瞒报、拒报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统计的难度并影响了贸易业的数据质量。

  (三)将企业纳入限上的笼子实现联网直报困难重重虽然逐步增加限上企业、提高限上比重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快速增长能起到积极作用,但要将企业纳入限上的笼子实现联网直报却相当困难。因为老板们顾虑重重,极不愿意配合,就连进了笼子的企业都想着法要退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税收负担加重。第二,联网直报麻烦。第三,增加了开支。

  三、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引进和培育限上商贸企业努力在全县营造学商、重商、富商的氛围,为经营户提供一流的经济发展环境。一要引进限上商贸企业落户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要帮扶重点企业做大盘强,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点;三要鼓励和扶持个体户提档升级,增强经济增长的后劲。

  (三)争取多方支持,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限上统计将企业纳入限上统计需要争取多方面的支持。一是争取领导重视,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要打消企业的顾虑,光说统计数据不与税收挂钩,成效是不大的,如果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老板们的积极性就会真正提高。二是争取部门配合。统计部门势单力薄,对企业几乎没有任何管制之权。因此,相关部门特别是主管部门的配合显得尤为重要在。三是争取行业协会支持。各行业协会的负责人都是行业中的狡狡者,在行业内是有一定号召力和影响力的。

  

  

篇六:内蒙古前三季度消费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表

  内蒙古进出口贸易分析及政策建议

  摘要:2018年以来,内蒙古进出口贸易呈现了增速总体平稳,结构趋于多元化并持续改善等特征。2019年,政策红利密集释放,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等因素为内蒙古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提供了条件,但外贸环境更加严峻复杂,外贸结构性问题突出等挑战制约着外贸潜力的进一步释放。为努力保持内蒙古进出口平稳发展、质量提升,下一步应积极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着重在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推进外贸主体培育、加快外贸结构调整、加快贸易模式融合创新、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加大推动力度。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高质量

  一、内蒙古进出口运行的主要特征

  (一)全区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盟市间分化明显

  2018年,内蒙古进出口总值1034.4亿元,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比上年同期增长9.9%。其中,进口655.7亿元,增长7.5%,出口378.7亿元,增长14.4%。2019年第一季度,全区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1.3%,但盟市间分化明显,其中巴彦淖尔市等5个盟市增幅达到2位数以上;呼伦贝尔市等6个盟市进出口呈现下降态势。

  (二)贸易结构趋于多元化,一般贸易占据主导地位

  2019年第一季度我區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完成160.73亿元,同比增长16.2%,占进出口总额的61.3%。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额完成67.77亿元,同比增长1.6%,占进出口总额的25.86%。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完成8.43亿元,同比下降28.8%,占进出口总额的3.2%。

  (三)民营企业巩固第一大进出口经营主体地位

  2018年内蒙古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72.4%,是全区外贸的绝对主力。2019年第一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同比增12.9%,国有企业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2.5%,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主力军;外资企业进出口额同比下降1.3%,外贸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四)与“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贸易额增长较快

  2018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实现699.3亿元,占全区贸易总额的67.6%。具体到国别,蒙古和俄罗斯为最主要贸易伙伴,其中,对蒙贸易额达到327.7亿元,同比增长24.1%,占贸易总额的31.7个百分点;与俄罗斯贸易额197亿元,同比下降4.2%,占贸易总额的19%。其余主要贸易伙伴国中,与澳大利亚、越南、美国、日本、德国、荷兰贸易额增速均在2位数以上,国际市场更加多元化。

  (五)主要进出口商品涨势良好,出口商品结构改善

  2018年,内蒙古进出口商品结构相对稳定,其中钢材、机电产品、有机化学品及农产品为主要出口品种,合计占同期全区出口总值的71.4%;煤炭、锯材、铜矿砂及铁矿砂等大

  宗资源型商品为主要进口品种,四者合计占同期进口总值65.3%。机电、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同比增长28.9%,高于全区增速19个百分点,反映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改善。

  二、内蒙古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

  (一)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外贸发展环境更加有利

  2018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意见》《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等政策,提出要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改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条件,大力培育进口促进平台,优化进口通关流程等系列举措,营商环境评价机制也将在22个城市先行开展。在稳增长、调结构方面,2018年国家提出将进口和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减1/3并降低通关费用,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推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激发进出口企业的积极性。2018年11月,我国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全球贸易发展搭建公共平台。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要扩大进出口贸易,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削减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内蒙古依托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推进外商投资企业“一口受理”、营造公平透明便利的投资环境、加快“三互”大通关改革等方面持续发力,扩大全方位开放,为自治区外贸的健康稳定发展营造了有利的环境。

  (二)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激发贸易新活力

  发展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是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俄罗斯电商零售额占其零售总额的1.9%,低于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跨境电商发展空间广阔,俄罗斯电商企业协会(AITC)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俄罗斯消费者在电商上的消费将会达到400—500亿美元。目前中俄电子商务贸易额占俄罗斯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销售额的90%,跨境电子商务将成为俄罗斯和中国商业合作的新增长因素。顺应新机遇,内蒙古把跨境电商作为促进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的重要抓手,积极复制推广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探索形成的成熟经验做法。2018年7月,呼和浩特市入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旨在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支付、物流、通关、退税、结汇等环节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

  (三)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扎实推进,夯实了贸易增长的基础

  由于中蒙俄三方在产品和产业结构上有较强的互补性,初步实现了产能北上,资源南下的良好局面。随着我国与沿线国家互利合作的拓宽,资源性商品进口仍将继续增加,为自治区开展资源性商品落地加工提供良好条件。投资领域日趋多元化,从最初的能源、原材料、林业等逐步扩展到基础设施建设、高科技领域、装备制造业、农业等领域,以中俄农业合作为例,一些谷物、粮食和油料作物对华出口壁垒已经取消,其中包括小麦、燕麦、荞麦、亚麻籽和葵花籽,农业领域合作发展显著。

  (四)“中欧班列”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对外贸易速度

  中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营为中欧之间的物流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陆路通道,弥补了海运时间长和空运费用高的不足,已成为拉动我国与欧洲各国经济共同提升的重要方式。2018年,全区开行中欧(中亚)班列216列,同比增长1.4倍;发运标箱17464箱,同比增长1.2倍,货值45326万美元。经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运营潜力持续释放,目前经满洲里口岸出境的中欧班列主要集货地包括苏州、天津、武汉、长沙、广州、营口、大连、沈阳等60个城市,涵盖西南、华南、华东、东北等多个地区,形成全方位辐射互联全中国的高效物流通道。出境班列到达欧洲11个国家的28座城市,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畅通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和欧亚物流大通道沿线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欧洲货物搭载着班列来到中国。目前经满洲里口岸入境的回程班列已经达到13条,班列运营溢出效益不断凸显。

  

篇七:内蒙古前三季度消费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表

  内蒙古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及全年走势研判

  内蒙古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今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延续复苏态势,既有“稳”的一面,更有“进”的积极表现。但疫情冲击的影响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交织叠加,主导产业、主要领域复苏乏力,企业经营仍显艰难,就业民生保障压力不减。后期,随着“促稳”“强保”“求进”等系列政策的落地显效,全年全区经济有望转正。需围绕“六稳”“六保”,用好“政策窗口期”,推进重大项目、重大举措落地显效,助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全面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硬任务。

  关键词:经济形势;复苏;转正

  一、2022年前三季度内蒙古经济运行特征

  今年以来,全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逐步增多,延续持续复苏态势,总体“缓中有稳、稳中有进”。前三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1.9%,降幅较一季度收窄3.9个百分点,二次产业同比分别增长0.2%、0.9%和-3.0%,增速较一季度分别加快12.3、2.7和3.8个白分点。

  (一)“缓”是经济复苏步伐偏缓,主要经济指标距年度目标存在差距

  前三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1-8月,从工业看,除广西(-2%)和内蒙古外,其他西部省区工业增速均已恢复正增长;从投资看,西部其他省区增速均实现正增长,内蒙古投资同比下降12%;此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仅完成年初预算的63%。

  (二)“稳”是产业支撑力逐步恢复,就业民生基本稳定

  产业支撑力逐步恢复。前三季度,工业六大优势产业“四增一平一降”,装备制造、冶金建材、高新技术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0.8%、9.8%和8.9%。1-8月,规上服务业仓业营业收入降幅环比收窄1.8个百分点。其中,邮政业务总量、快递业务收入、专业服务业营业收入均呈现两位数增长。

  就业民生保障稳定。截至8月底,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年度任务74.3%、国家年度计划82.6%,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年度目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较去年末增长10.6万人;参加工傷保险、失业保险人数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0.1%和101.4%。收入增长远快于经济增速,前二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较上年同期缩小0.16。

  (三)“进”是经济活跃度持续改善,新动能不断积聚

  市场活力逐步改善。前二季度,工业用电量连续6个月上升,货运最、货物周转量降幅较上半年分别收窄4.3和2.7个百分点。产销衔接逐步改善,1-8月,黑色、有色行业产销率分别同比提高5.6和5.1个百分点。

  创新动能不断释放。新产业增长加快,前二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煤化工、非煤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丁规模以上工业6.9、5.2和7个百分点。新产品增长良好,单晶硅、光缆、智能电视、稀上磁性材料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9.7%、28%、6.8%和2.3%。“新基建”全面铺开,截至8月,累计建成5G基站8412个,呼和浩特市成为全区首个5G网络覆盖城市。

  二、当前内蒙古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优势主导产业复苏乏力,支撑力尚显不足

  一是优势产业支撑力减弱。煤炭产能释放节奏较慢,前三季度,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同比下降12%。医药制造、黑色金属矿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虽恢复较快,但不足以弥补煤炭行业下滑对工业的影响。二是重点地区贡献不足。鄂尔多斯市工业持续10%左有的负增长,对全区工业增长的支撑力大幅走弱。1-8月,鄂尔多斯市煤炭、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15.7%和5.7%。三是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对工业生产形成制约。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断点”明显,对处于产业链中上游的内蒙古相关产业带来较大冲击。如,包钢钢材出口同比下降27.89%,科迈化工出口订单同比减少80%以上。四是服务业恢复动力尚显不足。1-8月,44.3%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占比较大的批发零售、餐饮住宿、旅游、交通运输复苏乏力,是拖累服务业增长的主因。

  (二)投资降幅仍较大,增长后劲凸显乏力

  一是丰要投资领域增势乏力。工业、基础设施投资下滑明显,生产性项目和生产配套型投资乏力。1-8月,制造业、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分别下降27.9%和13%。二是投资接续出现“空档期”。重大项目续建多、新建少,投资强度下降。1-8月,全区新开工项目个数同比下降43.9%。且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进展缓慢,2022年计划新建重大项目中,处于前期阶段项目占未开工项同总数的91.3%。三是政府类和社会类投资双降。地方可用于补短板投资的财力有限,政府投资项目规模下降。上半年政府投资类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仅为19.2%。此外,企业投资意愿仍显低迷。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同比下降5.6%。四是招商引资难度加大。部分区外氽业取消对外投资计划,引资重点面向地区疫情管控措施较为严格,对招商

  引资形成影响。同时,延链、补链项目技术含量较高,产业配套不足致承接难度加大。

  (三)居民消费能力大幅削弱,消费回稳尚显艰难

  一是疫情大幅削弱居民消费能力。前三季度,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上年同期5.8个百分点。其负面影响已从压缩改善型消费,传导至收缩基础型消费。二是消费意愿尚显不足。疫情对就业、收入和家庭财富积累产生明显冲击,加上支出有增无减,消费意愿明显下降。上半年,全区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大幅下滑14.2%和9.5%。三是消费结构升级步伐明显放缓。疫情大幅压缩了升级类消费,其中,占比较大的汽车类、石油类消费低迷,成为消费下滑的主因。由于新型消费业态尚处起步培育阶段,且线上消费扩容也加速了消费外流,对提振本地消费形成制约。四是消费政策的带动力尚待激发。政策体系尚难有效支撑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和预期的改善。如受发放模式、覆盖范围等因素限制,内蒙古消费券带动力有限。如,呼和浩特市消费券的综合杠杆为1:8.39,远低于发达城市1:20的水平。

  (四)就业压力不减,民生改善较为艰难

  一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扩增量压力加大,重点就业人群就业指标同比均有所下降。保存量难度不减,上半年,全区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及灵活就业的存量较上年底减少20多万人。二是民生保障压力倍增。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对基层运转和基本民生保障形成直接影响。全区仍有个别旗县尚未发放当月低保金和价格临时补贴。三是社保待遇发放和扩面压力较大。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存在风险隐患。1-8月,全区氽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同比下降9%。且未参保人员流动性强、收入不稳定,参保扩面难度加大。

  (五)企业经营仍未脱困,惠企援企力度有待加强

  一是复产不达产问题突出。市场需求萎缩是导致企业“不达产”的丰要因素,加之上游原材料供不上、下游配套跟不上等因素制约,部分企业甚至陷入开工后被迫停工的窘境。二是“经营不增收”降低生产积极性。受主要工业品价格持续低位、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1-8月,全区规模以上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1.2元,营业收入下降3.1%。三是要素供给不足加大企业经营压力。当前,资金不足仍是最大瓶颈,全区736户工业企业提出流动资金需求378亿元。此外,部分盟市电力缺口突出。乌兰察布市铁合金、大数据、石墨碳素等行业约100万千伏安用电容量需接人。四是企业政策获得感不高。部分领域政策“滴灌效应”有待加强,减税降费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落细,保市场主体的各项政策急需针对性延续和拓展。

  (六)外贸外资压力不减,开放带动力大幅下降

  一是对外贸易的不确定性加大。疫情下,内蒙古大部分口岸处于“封关”或“半封关”状态,且受国外企业取消订单、出口渠道受阻等因素影响,贸易规模下降。1-8月,全区进出口总额下降10%。蒙古国7次延长疫情防控戒备期限,导致1-8月甘其毛都口岸煤炭进口大幅减少43.7%。二是利用外资水平持续走低。1-8月,全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16.4%,新增境外投资企业同比减少11家。同时,疫情对内蒙古资本融入国际循环形成影响,跨境投融资进入“低潮期”,企业“走出去”步伐放缓。

  三、内蒙古全年经济走势研判

  (一)发展环境分析

  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程度前所未有。随着美欧“带疫”重启经济,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疫情出现反弹,秋冬季是否二次爆发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如果疫情反复,全球经济可能再度下行,GDP增速将进一步降至-7.6%,国际贸易和投资继续萎缩,产业链供应链动荡加剧,全球经济陷入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对内蒙古企业生产和对外贸易形成较强拖累。

  全国经济延续恢复态势。面对疫情冲击,我国加大政策对冲力度,着力稳定经济基本面,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回升,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由降转升,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和消费当季增速均实现由负转正,总体延续加快复苏态势。四季度,随着各类政策措施的推动,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冲击将持续缓解,国内经济形势将好于前三季度,对内蒙古经济回稳将形成较强的需求拉动。

  (二)经济走势研判

  下阶段,国家扩大内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等战略加快实施,对内蒙古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将提供重大机遇。同时,随着国家及自治区系列政策的落地显效,经济复苏动能有望逐步增强,预计前三季度全区经济降幅将继续收窄,全年经济有望转正。

  政策面,“稳增长+促改革”两大政策主线,为全区推动经济复苏、增强体制动力释放政策红利

  全年经济走势取决于疫情和政策节奏。宏观政策焦点从平抑经济总量短期波动转向熨平长期结构转变,为内蒙古稳增长、调结构留足空间。短期,3.75万亿地方专项债、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新增1万亿元财政赤字规模等政策落地,为内蒙古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保就业惠民生形成重要支撑。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码、减税降费效应持续显现,为内蒙古企业减负增效形成利好。长期,资本市场改革、国企改革等系列举

  措逐步推进,聚焦“双循环”展开的结构调整、扩大内需、提升产业链水平等改革为我区化解体制机制矛盾形成重要推力。

  市场面,经济先行指标逐步改善,预示经济将延续复苏改善态势

  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综合PMI产出指数均连续6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表明全国经济景气度持續改善。受此带动,全区经济先行指标持续恢复,预示后期经济将延续复苏态势。前三季度,全区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对三季度经营状况预期指数重回景气区间,物流业景气指数环比持续回升。

  供给面,市场需求改善、产业链供应链趋于稳定对主要工业行业回稳形成支撑,工业经济将逐步回归常态

  随着下游市场需求回稳,内蒙古主要产业链景气度有望逐步改善,对工业经济回稳提供支撑。煤炭产业链,四季度进入冬季用煤高峰,加之进口煤总量即将达到当年峰值,全区煤炭行业有望量价齐升、逐步改善。钢铁产业看,房地产上下游行业、基建投资相关行业的修复速度进一步加快,对内蒙古钢铁行业将形成较强的需求拉动。高技术产业看,海外疫情蔓延对医药需求持续增加,相关企业盈利能力有望继续改善。且高技术制造业将迎来“进口替代”机遇,对内蒙古相关行业形成利好。数字经济产业看,疫情对数字经济形成较强的加速和催化作用,“云产业”“云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扩容,数字经济活力加快释放。

  需求面,投资、消费在分化中弱势回稳,回归正常水平仍需再度加码

  下阶段,供需循环的堵点集中在总需求疫弱上,提振内需是重中之重。投资后劲仍显乏力。四季度,制造业投资有望逐步改善,“两新一重”投

  资有望继续发力,房地产投资有反弹基础。但受制于产业链供应链不畅、产能未充分释放等因素制约,企业投资意愿偏弱,投资后劲仍待增强。消费进入温和“回补期”。随着促消费政策逐步落地、消费环境渐趋改善,居民消费将延续自发性修复,但由于疫情对就业、收入的冲击仍在持续,将影响半年乃至一年的消费能力,消费回补速度将逐步放缓。其中,必需品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汽车消费有望呈现阶段性回暖,文旅休闲消费有望逐步回补。

  区域面,区域合作纵向、横向拓展,协调发展新动能逐步释放

  随着设施联通、产业协作、机制构建等多方面举措落地,区域经济新动能逐步释放。一是呼包鄂乌协同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呼凉高速公路、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等重大项目的加快推进,成为经济回稳的重要增长点。蒙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装备制造、稀土等领域新动能不断积聚释放。二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贯彻落实。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协作等领域集聚发力,随着生态补水、沙漠治理、文化旅游等重点项目的加快实施,增长点将进一步激发。三是东部盟市后发潜能加快释放。上半年,东部盟市经济恢复速度相对较快,经济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后期,随着有色金属延链补链、绿色煤电铝等领域项目的推进,东部盟市经济回稳步伐有望加快。

  四、对策建议

  (一)继续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

  一是支持企业稳定岗位。落实落细已出台的一系列推动氽业复产达效、援企纾困、扩大消费、稳岗补贴等援企政策措施,做好企业运行相关的水电气暖、交通、物流等保障工作。二是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实施好大学生就业攻坚行动,全面落实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积极推进

  失业保险扩面工作,发挥失业保险兜底作用。三是强化就业供需服务。通过推广使用就业服务平台、精准组织开展定向订单培训等,促进就业者与招纳单位实现精准匹配。四是积极拓展就业空间。实施返乡创业能力提升行动。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合理设定无固定经营场所摊贩管理模式,预留自由市场、摊点群等经营网点。

  (二)全力保主体、稳定产业链

  一是多举措助力企业纾困发展。延期执行前期出台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自治区缓解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压力实施方案,完善蒙西地区降低“煤改电”用电价格的扶持政策,落实中小微企业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财政贴息专项再贷款等金融支持政策。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好《自治区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撑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和《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积极推进投资审批事项“一网通办”,做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一次不跑、全程办好”。加大监督力度,解决招商引资承诺不兑现、拖欠企业工程款等问题。三是充分激发企业创活力。支持企业构建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支持企业承担或参与重大专项、重大科技攻关等研发,争取在稀上、石墨烯、氢能、大规模储能、碳捕集封存等领域率先突破。聚焦产业链提升方向,完善产业园区、创新基地、公共研发平台、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体系。四是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整合做强能源、化工、冶金、建材等主导产业,保障基础原材料的稳定供给。实施传统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提升改造行动,加快先进技术研发应用,推动产业链延伸耦合,促进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建立龙头企业与供应链企业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上下游供需有效对接。

  (三)全力稳投资、扩消费

  一是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围绕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等民生投入。加大工程机械、装备制造等制造业技术改造、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力度,增加对新型污染治理、节能环保等技术投入。谋划推动物流枢纽铁路专用线、多式联运转运等基础设施项目,补齐产业配套短板。聚焦项目资金保障,严控非必需、非重点、非刚性和新增财政支出,做好相关专项债发行工作。围绕乡村振兴、生态建设、智能制造等战略机遇,做足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二是着力推动消费回稳扩容。加快内蒙古品牌建设,推动健康、教育、体育等领域服务认证,全面提升商品和服务竞争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旅游与文化、体育、健康等新业态融合。加快完善消费支撑体系,打造若干区域消费中心,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线上线下融合、跨境电商、体验式消费、共享经济等新型消费模式。

  (四)全力稳定粮食安全、确保能源安全

  一是全力稳定优质农畜产品供给。加快农牧业优质高效转型,加强以高效节水为主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重点地区盐碱地改良工程,提高农牧业供给能力。着力培育壮大新型农牧业经营丰体,强化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以“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为抓手,以“优质粮食工程”为载体,建设粮食产业强区,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动更多“蒙字号”产品走出去。二是全力保障绿色清洁能源供给。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基础上,着力发展非煤能源,提高风电整体技术水平,稳步发展太阳能发电,有序推进分布式光伏、“光伏+”、光伏发电领跑基地建设。加强氢能源、大规模产能布局研究,在条件相对成熟、相关产业配套较好的地区引进氢能源、大规模储能项目。积极创建国

  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重大示范項目,对跨省区能源基础设施项目予以支持。

  (五)全力稳外贸、稳外资

  一是着力稳定贸易、投资规模。通过支持跨境电商综试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发展,孵化贸易新业态。积极探索互市贸易落地加工新模式,破除互贸区落地加工的政策桎梏,提升“落地加工”能力。加快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支持中欧班列开展跨境电商、快件、邮件运输业务,引导企业利用回程班列扩大进口货物品类,实现供应链循环。二是以企业带动开放平台发展。在政策、资金扶持的同时,聚焦企业需求,加大基础配套设施、政策环境、融资环境等方面支持力度。强化企业开放主体作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给氽业最大自由度。三是加快打造泛口岸经济。围绕基础设施、贸易互通等,给予中蒙俄走廊建设更多的财政金融支持。扩大“线上”合作,抢占对俄、蒙跨境电商等“数字化高地”。依托中欧班列,加快构建泛口岸经济架构,推动二连浩特一集宁,满都拉一包头等地区联动。

  (六)全力保民生、惠民生

  一是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优先保障“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支此,集中兑付以前年度欠拨民生项目资金。加大城镇困难群体临时救助力度,确保城镇失业人员保险和临时生活补助及时足额发放到位,阶段性扩大失业农民工保障范围。落实好社会保险费减免与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实施,扩大社会救助的覆盖面并提高救助水平。二是多措并举促进居民增收。加大政策兑现力度,以生产经营恢复带动居民增收。对从事餐饮、零售等行业个体工商户,做好营业执照登记与许可审批衔接,帮助恢复经营。推广“互联网+”销售新模式,拓宽农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农牧民增收。落实好各项惠民惠农政

  策,保障各项惠民补贴合理增长。三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扶贫项目建设进度,完善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不断巩固脱贫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型。

  

  

推荐访问:内蒙古前三季度消费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表 内蒙古 前三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