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纪检监察工作的百年历史3篇

时间:2022-10-06 10:20:06 来源:网友投稿

纪检监察工作的百年历史3篇纪检监察工作的百年历史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3(6) : 30-36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检监察工作的百年历史3篇,供大家参考。

纪检监察工作的百年历史3篇

篇一:纪检监察工作的百年历史

农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2020 , 23 ( 6 )

 :

 30-36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制度的百年进程及经验启示俞玥 , 李宝艳 * *[ 收稿日期 ] 2020-09-10[ 作者简介 ] 俞玥 ( 1996- )

 , 女 ,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 为通信作者 。(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福建福州 350002 )[ 摘要 ] 从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制度产生的必然性出发 , 考察其发展的百年历史进程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

 为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必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监察道路 , 必须突出党在纪检监察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 , 必

 须始终把反腐败斗争作为纪检监察制度改革目标 , 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完善纪检监察制度 。[ 关键词 ] 中国共产党 ; 纪检监察制度 ; 全面从严治党[ 中图分类号 ] D262.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671-6922 ( 2020 )

 06-0030-07[ DOI ]

 10.13322/j.cnki.fjsk.2020.06.005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制度是贯彻落实党内监督 ,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机制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

 会提出 :

 “ 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 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党在长期

 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 、 自我完善 、 自我革新 、 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保障 。

 ” ⑷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 有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发扬人民民主,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

 “ 制度自信 ” 。

 目前 , 学界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制度的现状 、 功能等方面 , 对其历史缘

 起的研究还不足 。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临之际 , 回顾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制度的历史进程 , 梳理其职

 能演变的历史脉络,总结其历史作用与经验启示 , 有助于深刻认识纪检监察制度 , 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

 代推进反腐倡廉 ,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 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制度的产生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就对党内纪律建设和监督工作十分重视 。

 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制度的产生是党领

 导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要求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与实践的发展又推动着纪检监察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 一 )

 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先进性的内在要求1921 年 , 《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 提出 :

 “ 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 , 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保守秘

 密 。

 ” ⑵由此可见 , 党的一大党纲就规定了关于党内监督的内容 , 对党员作出了纪律规定 。

 1922 年 , 《 关于

 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 》 指出 :

 “ 我们的组织与训练必须是很严密的 、 集权的 、 有纪律的 。

 ” ] 中国共产党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领航者 , 为了保证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 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重大历史使

 命 , 就必须解决如何建立坚强的战斗组织 , 如何建立党内有效的监督体制 , 如何保障权力自上而下顺畅运

 行的课题⑷ 。

 严格遵守和执行政治纪律 ,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要求 。

 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 是加强党

 自身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 是维护党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 , 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 。

 第 6 期

 俞玥等 :

 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制度的百年进程及经验启示 - 31

 -( 二 )

 中国共产党适应复杂环境的客观需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投入了工人运动斗争之中 , 并没有充分的理论准备 。

 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水

 平不够高 , 当时构建党内监督体制 , 从根本上说 , 是为夺取政权服务的 , 是为了保障党内权力顺畅运行 , 保

 证党员集中统一行动 , 从而提高党组织战斗力 。

 随着大革命和工农运动的发展 , 在党的五大召开时 , 党员

 人数增多 , 党员成分复杂 , 党内组织松散,意见分歧频发 , 再加上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的严重局势 , 加

 强党内监督,纯洁党的组织 , 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

 党的五大通过的关于党的纪律和监察委员会的规定,

 是针对党内在革命形势恶化后出现的叛党 、 脱党等问题提出来的 。

 大革命失败后 , 包括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

 王荷波在内的大批共产党员惨遭杀害 , 加之白色恐怖和党的地下工作各项条件的限制 , 中央监察委员会已经

 无法发挥实际职能作用 。

 因此 , 党必须建立新的纪律监督机构来适应复杂环境 , 用于整顿党风 [ 5 ] 。( 三 )

 中国共产党借鉴苏联经验后的自主探索受到俄国成功经验的影响 , “ 1920 年以后陆续成立的共产主义小组 , 在建党取向上基本上都以俄国的

 列宁式政党为建党取向 ” ⑷ 。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管理 、 思想监督 、 监督机构建设 , 都是借鉴了俄共 ( 布 )

 的

 相关做法 , 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 。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 , 俄共 ( 布 )

 在 1920 年 9 月召开的第九次全

 国代表会议上成立了同中央委员会平行的中央监察委员会⑺ , 这给中国共产党提供了良好借鉴 。

 列宁的

 检察监督思想的 2 个核心是 “ 一般监督 ” 与 “ 垂直领导 ” , 旨在实现 “ 议行合一 ” 政权架构下国家法制的统

 一 。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深受苏联共产党的影响 , 党的五大产生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在人员构成 、 职责范

 围等方面均与苏联共产党监察制度相似 , 可以说是从苏联共产党已有的制度中翻版过来的 [ 8 ] , 这就大大

 缩短了中国共产党自行摸索的时间 , 降低了制度建设的难度 , 使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上能较快地成熟起来 。

 党的五大建构的党内 3 个支点的监督制度 , 即中国共产党对上 、 对下和平行监督体制 , 是在借鉴苏联经验

 后,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形成的 。二 、 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制度发展的百年进程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制度从建党至今 , 大致经历了萌芽 、 奠基 、 发展 、 深化和创新等 5 个阶段 , 构成了

 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制度百年来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 一 )

 萌芽阶段 :

 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监督 ( 1921 — 1927 年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 , 党对监督工作缺乏清晰的认识 , 监督模式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 受共产国际影响

 较大 。

 1921 年 3 月 , 俄共 ( 布 )

 十大作出了 《 关于监察委员会 》 的决议 , 规定 : “ 监察委员会的决议 , 本级的委员

 会必须执行 , 而不得加以撤销 。

 ” ⑼1921 年 7 月 , 党的一大党纲明确规定 : “ 地方委员会的财务 、 出版和政策 , 应

 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和指导 。

 ” 印 1922 年 7 月 , 党的二大党章规定监督机构具体分为中央委员会 、 区执行

 委员会 、 地方执行委员会 、 支部 、 小组 。

 1923 年党的三大及 1925 年党的四大分别通过的修正章程均专列 “ 纪

 律 ” 一章 , 基本沿袭了党的二大的相关规定 。

 此外 , 在组织监督方面 , 建党初期 , 中央与地方的权力配置由中

 央掌控 , 实行 “ 中央集权制 ” [ l0 ] , 强调地方组织要接受中央组织的监督 。

 党的五大通过的修正党章 , 第一次明

 确党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 。

 可见,中国共产党初期的纪检监察制度与苏联的监察经验密切相关 。( 二 )

 奠基阶段 :

 中国化的纪检监察制度的形成 ( 1927 — 1945 年 )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俄共 ( 布 )

 专门监督机构建设的经验 , 不是完全照搬照抄的 , 而是结合中国实际 ,

 逐渐形成中国特色 。

 中国共产党在强调党的纪律的同时 , 也注意制度建设 , 强化党内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

 监督 。

 1927 年 5 月 9 日 , 党的五大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 , 成为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机

 构 。

 中央纪律检查机构由 7 名委员及 3 名候补委员组成 , 王荷波任主席 。

 1927 年 6 月 1 日 , 《 中国共产党

 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 》 首次设立 “ 监察委员会 ” 章节 , 将纪律检查机关的职能写入党章 , 这标志着中国共产

 - 32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 年第 23 卷党纪检监察制度的萌芽 。

 但因当时革命形势急转直下 , 党的五大构建的监督模式来不及完全展开 。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 , 八七会议决定设立党内审查委员会,以审查是否有不可靠分子潜藏于各党组织内部 。

 当

 时 , 党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 党的专门监察机构作用有限 。

 1928 年 6 月 , 党的六大通过的 《 政治决议案 》 重申

 了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主张 , 充分肯定了八七会议关于秘密条件下党的活动基本原则的规定 。

 从中央监督体

 制的角度来说 , 党的六大通过的党章取消了中央监察委员会这一专门监督机构 , 代之以审查委员会 , 其主要

 任务是财务检查 。

 党的六大加强了党内财物监督是值得肯定的 , 但纪律检查应该比财务检查面更广 、 任务更

 重 , 只专注于财务检查有失妥当 。

 1933 年 9 月 17 日 , 根据共产国际关于在苏区建立党的监察委员会的指示 ,

 中共中央决定在中央苏区成立党的监察机构 , 这推动了党的纪律建设和检查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 。

 1938 年 , 党中央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 , 规定了党内监察机构的 “ 双重领导 ” 体制 , 即监察委员会的决定 , 一般必

 须经过当地党委会的批准 , 这标志着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内民主与监督建设开始走上制度化的轨道 。( 三 )

 发展阶段 :

 党内监督模式的独立探索 ( 1945 - 1978 年 )1945 年 , 党的七大召开 ,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这标志着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党内监

 督模式的新开端 。

 党的七大决定取消审查委员会 , 恢复党的监察委员会 。

 党的七大第一次将党的纪律写

 进党章 , 规定党的各级监察委员会在各该级党的委员会指导下进行工作 [ 11 ] 。

 同时,将党的各级监察委员

 会的选举由全国代表大会及各级代表大会进行改为由中央委员会及各级委员会进行 , 并取消平行监督 。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提出的在党内实行 “ 批评与自我批评 ” , 是党内监督模式有别于共产国际的独立

 探索 。

 党的七大形成的党内监督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和建设史上的辉煌成就之一 。

 但随着解放战争

 的爆发 , 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转为推翻国民党统治 、 解放全中国 , 中国共产党纪律监察委员会未能有效

 发挥作用 , 维护党纪的任务实际上又转移到党的各级组织部门⑸ 。

 1949 年 10 月 ,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 ,

 人民监察委员会随之成立,专司监察工作 , 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制度的开端 。

 党中央决定成立纪律检

 查委员会 , 并明确规定纪委直接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工作 [ 12 ] 。

 1956 年 , 党的八大召开 , 第一次明确提出

 了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的观点,初步形成了党内监督 、 群众监督 、 民主党派人士监督的全面监督思

 想 。

 1957 年以后 , 由于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等原因 , 高度集权的体制弊端凸显 。

 1962 年初 , “ 七千人

 大会 ” 发扬了党内民主 , 恢复了党内监督 , 但由于缺乏制度的保障 , 并没有发挥持续的效果 。

 1962 年 9 月

 27 日通过的 《 关于加强党的监察机关的决定 》 规定 , 党的各级监察委员会监督同级国家机关党员 , 同时扩

 大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职权 , 从而加强了党内监督 。( 四 )

 深化阶段 :

 重构纪检监察体制 ( 1978 — 2012 年 )1978 年 , 改革开放开始实行 , 除了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外 , 在政治体制上也对重构纪检监察体制提

 出了要求 。

 为此 , 党中央重新设立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 作为党内专门监督机构 。

 1980 年 2 月 29 日 ,

 《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 与党章 、 党的有关法规 、 党的纪检制度以及党的相关工作制度一起 , 构成

 了新时期党内监督的基本体系架构⑷ 。

 1981 年 6 月 ,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强调要把

 党内监督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十大经验教训之一 。

 1982 年 9 月 ,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的 《 中

 国共产党章程 》 恢复和完善了 “ 党的纪律 ” 专章 , 并把纪检监察 “ 双重领导体制 ” ( 地方各级党的纪律检查

 委员会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的双重领导 )

 正式确定下来 。

 党的十二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纪律检查委

 员会,并提高了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 使对权力的监督更加系统化和权威化 。党

 的十二大重构的纪检监察体制强化了对党的领导干部的监督 , 废除了干部职务终身制 , 优化了党内专门监

 督机构的领导体制 。

 在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同时 ,1986 年 12 月 2 日 , 我国重新恢复和确立了行政监

 察体制 , 并设立了监察部 。

 1987 年 7 月 29 日 , 中央纪委下发了 《 关于对党员干部加强党内纪律监督的若

 第 6 期

 俞玥等 :

 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制度的百年进程及经验启示 - 33

 -干规定 ( 试行 )

 》 , 这是改革开放初期关于党内监督的文件 。

 1987 年 10 月 , 党的十三大针对以党代政的现

 象 , 提出了党政分开的改革设想 , 规定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不应处理法纪和政纪案件 , 而应管好党纪党风 ,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 。

 党政分开 , 才能使党总揽全局 、 协调各方 , 这对强化党内监督

 具有重大意义 。

 1997 年 2 月 , 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纪委关于重申和建立党内监督五项制度的实施

 办法 。

 这五项制度的实施 , 加强了同级纪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作用 , 是纪检监察制度的重大发展 。

 进入 21

 世纪 , 纪检监察领导体制由双重领导向上级纪委直接领导转变 。

 2002 年 11 月 , 党的十六...

篇二:纪检监察工作的百年历史

:2021-05-27 演讲人:XXX—— 忠 诚 履 职 尽 责 推 动 纪 检 监 察 工 作 高 质 量 发 展 ——

 目录CONTENTS纪检监察史的历史足迹 1牢记纪检监察机关的初心和使命 2在学史立行中履好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岗位职责3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到“六个第一位” 4

 前言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党史学习教育学什么、怎么学这个重大问题,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百年党史是党和国家的生命之根,纪检监察史是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纪检监察干部岗位职责关键、使命任务艰巨,在这次党史学习教育中,不仅要学好百年党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而且要学好94年纪检监察史,对标对表纪检监察先辈们的优秀品格,继承和发扬先辈们对党忠诚光荣传统,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

 第一部分纪检监察史的历史足迹

 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纪检监察史中国共产党创建之时,虽然没有设立党内纪检机构,但它是遵照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原则,坚持用严格的纪律和规矩立党的。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其15条内容中大多数涉及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和保密纪律等基本要求。二大党章专设“纪律”专章。为以后党内纪检机构的设立打下重要基础。 党的五大选举产生首个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 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员会,这是最早设立的纪律检查机构,由正式委员7人、候补委员3人组成。 五大党章专门规定:“为巩固党的一致及权威起见,在全国代表大会及省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及省监察委员会。”

 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六大选举产生中央审查委员会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党的六大党章规定:“为监督各级党部之财政会计及各机关之工作起见,党的全国大会,省县市代表大会,选举中央或省县市审查委员会。”党的六大选举产生了中央审查委员会。1934年1月15日至18日 党的六届五中全会成立中央党务委员会。党的六届五中全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成立中央党务委员会,履行党的纪律检查职能,担负执行党纪和加强党纪教育的任务。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党的七大党章新设“党的监督机关”一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党的七大党章取消了六大党章中“审查委员会”一章,新设“党的监督机关”一章,共4条,对各级监察委员会机构设置、任务、职权、领导体制作出明确规定。七大党章的相关内容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期间的纪检监察史 1949年11月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1949年11月,中共中央作出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成立了由朱德任书记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1950年底,全国大部分地方党组织都建立了纪委。 1955年3月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 1955年3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选举产生以董必武为书记的中央监察委员会,代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八大以后,各级监察委员会建立健全起来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

 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文革后党的纪检机构停止工作

 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三)改革开放至今的纪检监察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设立中央纪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逐步建立和健全起来,纪检监察工作步入正轨。1978年12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设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陈云为第一书记。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的十一大党章规定“党的中央委员会,地方县和县以上、军队团和团以上各级党的委员会,都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

 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四大以后纪检和监察机关合署办公党的十二大党章对纪律检查机关的职权、任务等作出具体规定,确立了“双重领导”体制。此后,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在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领导下,为维护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做了大量工作。

 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后党的十八大党章规定:“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的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

 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认真学习纪检监察史,在重温94年纪检监察史历史中,感受纪检监察先辈们对党的绝对忠诚,继承和发扬先辈们忠诚履职、敢于担当、严守纪律的精神,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扭住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不放;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惩治腐败毫不手软,形成强力震慑;实现中央巡视、派驻两个“全覆盖”,赢得了全党和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与坚决拥护。纪检监察史是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部分牢记纪检监察机关的初心和使命

 牢记纪检监察机关的初心和使命纪检监察机关是管党治党的政治机关,是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专责机关,是我们党进行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 纪检监察机关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履行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 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 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重大职责,坚决维护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正确性、人民性。1. 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 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的权威,首先是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纪检监察机关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大使命。3. 1927年党的五大设立中央监委,目的就是“巩固党的一致及权威”。在此后的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纪检监察工作的初心使命一脉相承,最根本的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离开了这一条,纪检监察机关就偏离了基本职责、背离了初心使命,就无法保证正确的前进方向。(一)坚决履行“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

 牢记纪检监察机关的初心和使命“两个维护”1. “两个维护”是我们党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取得的重要政治成果、政治经验、政治抉择,是党在新时代守初心、担使命的根本保证。2. 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纪检监察机关更要进一步保持政治定力,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履行“两个维护”的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3. 对一切有损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现象果断查处,切实做到讲政治、重大局、护核心、真看齐。

 牢记纪检监察机关的初心和使命(二)坚决保障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纪检监察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扣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发挥监督保障作用。0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清除党内违纪分子和混进党内的投机分子,保证革命队伍的纯洁和革命事业的发展。0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纪检监察工作通过检查和处理党员违反党纪国法的案件,保证党的路线和党在各个时期的任务与政策的贯彻执行。0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纪检监察工作通过端正党风、严肃党纪,保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贯彻执行。

 牢记纪检监察机关的初心和使命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围绕中心才能找准方向,服务大局才能体现价值。 离开了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纪检监察工作就偏离了基本职责、背离了初心使命,就会影响事业健康发展。纪检监察机关要以党的工作中心为中心,以党的工作大局为大局,忠诚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强化政治监督,深化政治巡视巡察,以强有力的监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牢记纪检监察机关的初心和使命党章明确,“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纪检监察工作激浊扬清、惩恶扬善,直接关系人心向背和事业兴衰。早在苏维埃根据地时期,监察机关就“坚决地站在工人、雇农、贫农、中农、城市贫苦劳动群众的利益上”执行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纪检监察机关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根据不同时期出现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分散主义、脱离群众、贪污腐化、特殊化等突出问题,开展一系列整顿、整治工作,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有效维护群众利益。(三)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牢记纪检监察机关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 纪检监察机关以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为切入点,持续发现和解决党员干部“四风”突出问题,严惩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严厉打击涉黑腐败及“保护伞”问题,人民群众获得感大大增强。 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始终坚守人民立场、践行群众路线,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做到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让群众感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党的关怀就在身边,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牢记纪检监察机关的初心和使命(四)坚决捍卫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会自然实现,是在自我革命熔炉中反复锤炼出来的,是与自身肌体的腐败毒瘤坚决斗争出来的。

 牢记纪检监察机关的初心和使命我们要坚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解决党内问题相统一,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党在勘误中强身健体,在解决矛盾中净化纯洁,在守正出新中实现升华。

 牢记纪检监察机关的初心和使命(五)坚决做到勇于担当、敢于斗争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在斗争中打出来的,中国建设的成就也是在斗争中干出来的,中国改革的推进仍是在斗争中闯出来的,斗争精神已融入了党的血液和基因。 守初心担使命,关键在于扛起该担当的责任,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问题挑战,在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中打开工作新局面。 在工作中担当作为就是敢于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监察执法的神圣权力,就是要我们发挥惩恶扬善的利剑作用,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牢记纪检监察机关的初心和使命总体上,大家忠诚履职、担当尽责,在推动全市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与党和人民的高度信任信赖、期待期盼相比,少数纪检监察干部责任使命感不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不足。 比如,有的斗争精神不足,只求过得去、不求过的硬; 有的担当能力不足,不注重业务学习,不加强实践锻炼,工作长时间打不开局面; 有的守不住“底线”,甚至执纪违纪、执法违法。 纪检监察干部都要对照初心使命,检视自己有没有担责的自觉、担难的勇气、担险的魄力,勇于担当作为、直面问题挑战,敢于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守护党的初心使命。纪检监察干部都要对照初心使命,检视自己有没有担责的自觉、担难的勇气、担险的魄力,勇于担当作为、直面问题挑战,敢于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守护党的初心使命。

 第三部分在学史立行中履好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岗位职责

 在学史立行中履好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岗位职责纪检监察干部在守护党的初心使命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必须牢记党章和宪法赋予的基本职责,必须牢记“两个维护”的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建党一百周年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在学史立行中履好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岗位职责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动指南。 学懂弄通做实这一伟大思想,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是一次完成的,必须反复学、系统学、长期学,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在学史立行中履好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岗位职责 一要真学懂。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真正沉下身来、静下心来,自觉克服困难,挤出时间来通读、精读、反复读。 二要真弄通。要边学边悟,结合纪检监察机关实际、结合职能职责、结合当前工作重点,不断加深对其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的理解,准确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学做一致、融会贯通。 三要真做实。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论述,深化规律性认识,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政治政策水平、攻坚克难水平。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

 在学史立行中履好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岗位职责履行协调职责和监督责任,切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落实落地 2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牢牢抓住管党治党责任的“牛鼻子”,层层传导压力,把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贯到底。纪检监察机关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承担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两者内在一致、相辅相成,实质是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制约和监督公权力。1一要准确...

篇三:纪检监察工作的百年历史

100 周年党课:百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经验与启示

 同志们:

 按照工作安排,今天由我为大家上一节党课。2021 年是建党 100 周年,从1921 年到 2021 年,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一百年。百年来,我们党致力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与时俱进制定管党治党方针,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路,不断以强盛大党的气魄进行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站在建党百年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系统总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百年历史经验并进行理论概括,对于新时代更好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始就旗帜鲜明反对腐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我们党围绕中心工作和大局,始终坚持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廉洁政治思想,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放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在理念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方法创新基础上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聚力于锻造党和军队的纪律性,形成了反对腐化、追求廉洁政治的优良传统。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我们党一直主张“消灭党员‘特殊地位’与官僚腐化”。1922 年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要求把党建设成有严密组织和铁一般纪律的“群众党”。成为全国性革命政党后,党员数量急剧增加。大革命时期,我们党于 1926 年发出《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坚决清除混入革命队伍投机腐败的坏分子和坏倾向,确保党自身的纯洁性和战斗力以争取革命的胜利。1927 年 4 月,党的五大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在局部执政探索中,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思想建党,先后提出“加紧反对官僚腐化贪污现象”“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两个务必”等思

 想。1933 年,在中央苏区,党中央专门发出《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二十六号训令》,对贪污行为进行惩处。在延安,开展整风运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宣传引导和思想纠偏,颁布《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强调共产党员有犯罪者从重治罪。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开展反对贪污腐化行动。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全面执政后政治地位变化带来的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懈怠、贪图享乐问题,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指出贪污腐化行为是资产阶级作风,是极大的犯罪。党的八大指出,要重视我党队伍中出现的贪污腐化、违法乱纪、道德堕落等情况,从思想和组织上进行反对腐化堕落现象的斗争,坚决把贪污腐化分子清除出党。我们党先后开展包括整党运动、“三反”运动、60 年代农村“三反”运动、“新五反”运动在内的反贪污腐化运动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等廉政教育运动,制定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关于划分浪费与贪污界限的四类标准》《关于处理贪污浪费问题的若干规定》在内的系列法规制度,探索建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和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国务院监察部),对贪污浪费等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不断加强思想和制度建设,探索制度化法治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新路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民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由于社会转折时期两种体制并存带来的“漏洞”以及部分党员干部受到资产阶级思想侵蚀,腐败问题日益凸显。党的十二大指出,党风问题是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要纠正各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和对党对人民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作风。目睹“苏东剧变”及官员腐败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的巨大伤害,我们党深刻总结苏共的教训,坚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贯彻“一要坚决,二要持久”的方针,探索通过制度建设和法治方式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有效途径,力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的科学性与正确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监察部在这一时期先后恢复设立,成为我们党纯洁党风、大力打击贪污腐败的重要力量。

 党的十四大后,我们党积极探索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有效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路径。将“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等内容写入党章,确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反腐败方针。党的十六大后,在“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日益凸显的情况下,我们党深刻认识到腐败带来的巨大危害,坚持拒腐防变、警钟长鸣。在“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同时强调“惩防并举、注重预防”,通过反腐败制度创新和拒腐防变长效机制建设,努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受到管党治党“宽松软”、监督缺位和惩治腐败制度体系不够健全等因素影响,腐败这个党执政的最大风险仍然存在,成为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动摇党长期执政基础的严峻问题。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精神开创正风肃纪反腐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顽瘴痼疾,探索了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监督的有效途径,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创新思想理念,形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全面从严治党方针。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理论和实践探索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党的建设理论,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怎样全面从严治党”“为什么要反腐败、怎样反腐败”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达到一个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突破口和动员令,要求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并突出强调党的政治建设,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通过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理念,精准有效运用“四种形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通过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筑牢全党思想之基、信仰之基。习近平总书记还要求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

 的落实,发挥纪检监察机关推动作用,一体推进纪检监察体制“三项改革”,持续深化纪检监察机关“三转”以聚焦主责主业,提高监督能力。

 改革体制机制,建立党集中统一领导、既分工明确又协同推进的反腐败组织体系。思想理念的创新需要通过组织结构和制度体系的改革来体现和落实。我们党始终坚持党对反腐败工作集中统一领导这一根本政治原则,抓住管党治党“牛鼻子”,完善党领导反腐败工作的体制机制。各级党委(党组)当好反腐败斗争的领导者、执行者和推动者,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党一起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生动局面逐步形成。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穿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各方面全过程,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确保反腐败工作权威高效。推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通过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与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建立党集中统一领导反腐败工作的组织机构体系。推动反腐败国家立法,以法律形式进一步明确了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和国家监督制度,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协调贯通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初具规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初步形成,有力强化了党对反腐败工作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领导,为夺取和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结构完备、执行有力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旗帜鲜明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从顶层设计出发,形成了党的全面领导下由人大产生并受人大监督的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减少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寻租”空间,消除滋生腐败行为的土壤。对党员领导干部,一方面加强“高线引导”,颁布《廉洁自律准则》等一系列规范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行为规则;另一方面,列明“底线禁区”,构建党员、公职人员违纪违法行为惩处法规制度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制度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坚持系统思维,做好“纪法贯通、法法衔接”;坚持制度制定和执行并重,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

 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法规制度体系内容更加科学、结构更加完备、执行更加有力,开启了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新时代。

 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零容忍惩治腐败,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我们党不断深化对反腐败斗争形势的认识,强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惩治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严肃查处周永康、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七个有之”问题保持高度警觉。深化金融领域、政法系统反腐败工作,坚决查处资源、土地、规划、建设、工程等领域的腐败问题,严肃查处国有企业存在的靠企吃企、设租寻租、关联交易、内外勾结侵吞国有资产等问题。坚持人民立场,抓住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惩治“蝇贪”同扫黑除恶相结合,以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扎实成效取信于民。深入开展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斩断腐败分子后路,有力遏制住腐败分子外逃蔓延势头。

 培育清正廉洁的廉政文化,为建设廉洁政治提供精神滋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科学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关于政德建设的思想精髓,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在坚持“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鲜明政治立场上,提倡 “为民”“勤俭”“艰苦朴素”“清廉”,对腐败“零容忍”等价值理念,形成了层次分明、内涵丰富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廉洁政治观。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理论阐释和宣介,锻造党员干部的党性、淬炼党员干部的作风品格,培育和弘扬清廉文化。党风、社风、民风为之一新,廉荣贪耻、崇廉尚洁的社会文化逐步形成。

 三、经验既是对历史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新时代继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强基石 百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波澜壮阔的历程,特别是新时代正风肃纪反腐的伟大实践为我们深化了认识、探索了规律、积累了经验。面向新的一百年,我们党必须充分运用这些宝贵的经验,建设海晏河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始终坚持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原则,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科学谋划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建设清廉中国。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只有党中央才能从政治高度和“两个大局”出发,全面统筹谋划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因此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政治上把握坚持和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集中统一领导。进入新发展阶段,继续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擘画清廉中国宏伟蓝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对人类社会治理腐败的贡献更加凸显。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至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集中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取向。正风肃纪反腐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严查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增强获得感,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充分尊重人民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畅通完善群众监督平台,不断激发加强群众监督意识,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将群众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一环,使其与党的自我监督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始终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理念,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目标。“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原则,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理念。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统筹贯通,确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目标。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相互融合、环环相扣。不敢腐是前提,体现的是组织的主导和治理,解决的是腐败成

 本问题。只有通过纪律、法治威慑作用的发挥,才能为“不能”“不想”创造条件。不能腐是关键,解决的是腐败机会问题。只有强化监督制约、扎紧制度笼子,才能巩固“不敢”“不想”的成果。不想腐是根本,解决的是腐败动机问题。...

推荐访问:纪检监察工作的百年历史 纪检监察工作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