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论语学而篇第一5篇

时间:2022-09-30 14:40:06 来源:网友投稿

论语学而篇第一5篇论语学而篇第一 杨伯峻《论语译注》 學而篇第一1.1子⑴曰: “學而時⑵習⑶之,不亦説⑷乎?有朋⑸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⑹,而不愠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学而篇第一5篇,供大家参考。

论语学而篇第一5篇

篇一:论语学而篇第一

峻 《论语译注》

 學而篇第一 1. 1 子⑴曰:

 “學而時⑵習⑶之, 不亦説⑷乎? 有朋⑸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人不知⑹, 而不愠⑺, 不亦君子⑻乎? ”

 【譯文】

 孔子説:

 “學了, 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 不也高興嗎?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來, 不也快樂嗎? 人家不了 解我, 我却不怨恨, 不也是君子嗎? ”

 【注釋】

 ⑴子——《論語》 “子曰” 的“子” 都是指孔子而言。

 ⑵時——“時” 字在周秦時候若作副詞用, 等於《孟子· 梁惠王上》 “斧斤以時入山林” 的“以時” , “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 的意思。

 王肅的《論語注》 正是這樣解釋的。

 朱熹的《論語集注》 把它解爲“時常” , 是用後代的詞義解釋古書。

 ⑶習——一般人把習解爲“温習” , 但在古書中, 它還有“實習” 、 “演習” 的意義, 如《禮記· 射義》 的“習禮樂” 、 “習射” 。

 《史記· 孔子世家》 :

 “孔子去曹適宋, 與弟子習禮大樹下。

 ” 這一“習” 字, 更是演習的意思。孔子所講的功課, 一般都和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結合。

 像禮(包括各種儀節)

 、樂(音樂)

 、 射(射箭)

 、 御(駕車)

 這些, 尤其非演習、 實習不可。

 所以這“習” 字以講爲實習爲好。

 ⑷説——音讀和意義跟“悦” 字相同, 高興、 愉快的意思。

 ⑸有朋——古本有作“友朋” 的。

 舊注説:

 “同門曰朋。

 ” 宋翔鳳《樸學齋札記》 説, 這裏的“朋” 字卽指“弟子” , 就是《史記· 孔子世家》 的“故孔子不仕, 退而修詩、 書、 禮樂, 弟子彌衆, 至自遠方” 譯文用“志同道合之人” 卽本此義。

 ⑹人不知——這一句, “知” 下没有賓語, 人家不知道什麽呢? 當時因爲有説話的實際環境, 不需要説出便可以了 解, 所以未給説出。

 這却給後人留下一個謎。

 有人説, 這一句是接上一句説的, 從遠方來的朋友向我求教, 我告訴他,他還不懂, 我却不怨恨。

 這樣, “人不知” 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講述的” 了。

 這種説法我嫌牽強, 所以仍照一般的解釋。

 這一句和憲問篇的“君子病無能焉, 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的精神相同。

 ⑺愠——yùn, 怨恨。

 ⑻君子——《論語》 的“君子” , 有時指“有德者” , 有時指“有位者” , 這裏是指“有德者” 。

  1. 2 有子⑴曰:

 “其爲人也孝弟⑵, 而好犯⑶上者, 鮮⑷矣; 不好犯上, 而好作亂者, 未之有也⑸。

 君子務本,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 其爲仁之本⑹與⑺!

 ”

 【譯文】

 有子説:

 “他的爲人, 孝順爹娘, 敬愛兄長, 却喜歡觸犯上級, 這種人是很少的;不喜歡觸犯上級, 却喜歡造反, 這種人從來没有過。

 君子專心致力於基礎工作, 基礎樹立了 ,‘道’ 就會產生。

 孝順爹娘, 敬愛兄長, 這就是‘仁’ 的基礎吧!

 ”

 【注釋】

 ⑴有子——孔子學生, 姓有, 名若, 比孔子小十三歲, 一説小三十三歲, 以小三十三歲之説較可信。

 《論語》 記載孔子的學生一般稱字, 獨曾參和有若稱“子” (另外, 冉有和閔子騫偶一稱子, 又當别論)

 , 因此很多人疑心《論語》 就是由他們兩人的學生所纂述的。但是有若稱子, 可能是由於他在孔子死後曾一度爲孔門弟子所尊重的緣故(這一史實可參閱《禮記· 檀弓上》 、 《孟子· 滕文公上》 和《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 )

 。

 至於《左傳》 哀公八年説有若是一個“國士” , 還未必是足以使他被尊稱爲“子” 的原因。

 ⑵孝弟——孝, 奴隸社會時期所認爲的子女對待父母的正確態度; 弟, 音讀和意義跟“悌” 相同, 音替, tì,弟弟對待兄長的正確態度。

 封建時代也把“孝弟” 作爲維持它那時候的社會制度、 社會秩序的一種基本道德力量。

 ⑶犯——抵觸, 違反, 冒犯。

 ⑷鮮——音顯, xiǎn, 少。

 《論語》 的“鮮” 都是如此用法。

 ⑸未之有也——“未有之也” 的倒裝形式。

 古代句法有一條這樣的規律:

 否定句, 賓語若是指代詞, 這指代詞的賓語一般放在動詞前。

 ⑹孝弟爲仁之本——“仁”是孔子的一種最高道德的名稱。

 也有人説(宋人陳善的《捫蝨新語》 開始如此説, 後人贊同者很多)

 , 這“仁” 字就是“人” 字, 古書“仁” “人” 兩字本有很多寫混了 的。

 這裏是説“孝悌是做人的根本” 。

 這一説雖然也講得通, 但不能和“本立而道生” 一句相呼應, 未必符合有子的原意。

 《管子· 戒篇》 説, “孝弟者, 仁之祖也” , 也是這意。

 ⑺與——音讀和

 意義跟“歟” 字一樣, 《論語》 的“歟” 字都寫作“與” 。

  1. 3 子曰:

 “巧言令色⑴, 鮮矣仁!

 ”

 【譯文】

 孔子説:

 “花言巧語, 僞善的面貌, 這種人, ‘仁德’ 是不會多的。

 ”

 【注釋】

 ⑴巧言令色——朱注云:

 “好其言, 善其色, 致飾於外, 務以説人。

 ” 所以譯文以“花言巧語” 譯巧言, “僞善的面貌” 譯令色。

  1. 4 曾子⑴曰:

 “吾日三省⑵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⑶乎? 傳⑷不習⑸乎? ”

 【譯文】

 曾子説:

 “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

 替别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 同朋友往來是否誠實呢? 老師傳授我的學業是否復習了呢? ”

 【注釋】

 ⑴曾子——孔子學生, 名參(音森, sēn)

 , 字子輿, 南武城(故城在今天的山東棗莊市附近)

 人, 比孔子小四十六歲(公元前 505—435)

 。

 ⑵三省——“三” 字有讀去聲的,其實不破讀也可以。

 “省” 音醒, xǐng, 自我檢查, 反省, 内省。

 “三省” 的“三” 表示多次的意思。

 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上加數字, 這數字一般表示動作頻率。

 而“三” “九” 等字, 又一般表示次數的多, 不要著實地去看待。

 説詳汪中《述學· 釋三九》 。

 這裏所反省的是三件事, 和“三省” 的“三” 只是巧合。

 如果這“三” 字是指以下三件事而言, 依《論語》的句法便應該這樣説:

 “吾日 省者三。

 ” 和憲問篇的“君子道者三” 一樣。

 ⑶信——誠也。⑷傳——平聲, chuán, 動詞作名詞用, 老師的傳授。

 ⑸習——這“習” 字和“學而時習之”的“習” 一樣, 包括溫習、 實習、 演習而言, 這裏概括地譯爲“復習” 。

  1. 5 子曰:

 “道⑴千乘之國⑵, 敬事⑶而信, 節用而愛人⑷, 使民以時⑸。

 ”

 【譯文】

 孔子説:

 “治理具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 就要嚴肅認真地對待工作, 信實無欺, 節約費用, 愛護官吏, 役使老百姓要在農閒時間。

 ”

 【注釋】

 ⑴道——動詞, 治理的意思。

 ⑵千乘之國——乘音剩, shèng, 古代用四匹馬拉着的兵車。

 春秋時代, 打仗用車子, 所以國家的強弱都用車輛的數目 來計算。

 春秋初期, 大國都没有千輛兵車。

 像《左傳》 僖公二十八年所記載的城濮之戰, 晉文公還只七百乘。

 但是在那時代, 戰争頻繁, 無論侵略者和被侵略者都必須擴充軍備。

 侵略者更因爲兼併的結果, 兵車的發展速度更快; 譬如晉國到平丘之會, 據叔向的話, 已有四千乘了 (見《左傳》 昭公十三年)。

 千乘之國, 在孔子之時已經不是大國, 因此子路也説“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11. 26)的話了。

 ⑶敬事——“敬” 字一般用於表示工作態度, 因之常和“事” 字連用, 如衞靈公篇的“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

 ⑷愛人——古代“人” 字有廣狹兩義。

 廣義的“人” 指一切人羣, 狹義的人只指士大夫以上各階層的人。

 這裏和“民” (使“民” 以時)

 對言, 用的是狹義。

 ⑸使民以時——古代以農業爲主, “使民以時” 卽是 《孟子· 梁惠王上》 的“不違農時” ,因此用意譯。

  1. 6 子曰:

 “弟子⑴入⑵則孝, 出⑵則悌, 謹⑶而信, 汎愛衆, 而親仁⑷。

 行有餘力, 則以學文。

 ”

 【譯文】

 孔子説:

 “後生小子, 在父母跟前, 就孝順父母; 離開自己房子, 便敬愛兄長; 寡言少語, 説則誠實可信, 博愛大衆, 親近有仁德的人。

 這樣躬行實踐之後, 有賸餘力量, 就再去學習文獻。

 ”

 【注釋】

 ⑴弟子——一般有兩種意義:

 (甲)

 年紀幼小的人, (乙)

 學生。

 這裏用的是第一種意義。

 ⑵入、 出——《禮記· 内則》 :

 “由命士以上, 父子皆異宫” , 則知這裏的“弟子”是指“命士” 以上的人物而言。

 “入” 是“入父宫” , “出” 是“出己宫” 。

 ⑶謹——寡言叫做謹。

 詳見楊遇夫先生的《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 卷一。

 ⑷仁——“仁” 卽“仁人” , 和雍也篇第六的“井有仁焉” 的“仁” 一樣。

 古代的詞彙經常運用這樣一種規律:

 用某一具體

 人和事物的性質、 特徵甚至原料來代表那一具體的人和事物。

  1. 7 子夏⑴曰:

 “賢賢易色⑵; 事父母, 能竭其力; 事君, 能致⑶其身; 與朋友交, 言而有信。雖曰未學, 吾必謂之學矣。

 ”

 【譯文】

 子夏説:

 “對妻子, 重品德, 不重容貌; 侍奉爹娘, 能盡心竭力; 服事君上, 能豁出生命; 同朋友交往, 説話誠實守信。

 這種人, 雖説没學習過, 我一定説他已經學習過了。

 ”

 【注釋】

 ⑴子夏——孔子學生, 姓卜, 名商, 字子夏, 比孔子小四十四歲。

 (公元前 507—? )⑵賢賢易色——這句話, 一般的解釋是:

 “用尊貴優秀品德的心來交换(或者改變)

 愛好美色的心。

 ” 照這種解釋, 這句話的意義就比較空泛。

 陳祖范的《經咫》 、 宋翔鳳的《樸學齋札記》 等書却説, 以下三句, 事父母、 事君、 交朋友, 各指一定的人事關係; 那麽, “賢賢易色” 也應該是指某一種人事關係而言, 不能是一般的泛指。

 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把夫妻間關係看得極重, 認爲是“人倫之始” 和“王化之基” , 這裏開始便談到它, 是不足爲奇的。我認爲這話很有道理。

 “易” 有交换、 改變的意義, 也有輕視(如言“輕易” )

 、 簡慢的意義。

 因之我便用《漢書》 卷七十五《李尋傳》 顏師古注的説法, 把“易色” 解爲“不重容貌” 。⑵致——有“委棄” 、 “獻納” 等意義, 所以用“豁出生命” 來譯它。

  1. 8 子曰:

 “君子⑴不重, 則不威; 學則不固。

 主忠信⑵。

 無友不如己者⑶。

 過, 則勿憚改。

 ”

 【譯文】

 孔子説:

 “君子, 如果不莊重, 就没有威嚴; 卽使讀書, 所學的也不會鞏固。

 要以忠和信兩種道德爲主。

 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有了 過錯, 就不要怕改正。

 ”

 【注釋】

 ⑴君子——這一詞一直貫串到末尾, 因此譯文將這兩字作一停頓。

 ⑵主忠信——顏淵篇(12. 10)

 也説, “主忠信, 徙義, 崇德也” , 可見“忠信” 是道德。

 ⑶無友不如己者——古今人對這一句發生不少懷疑, 因而有一些不同的解釋。

 譯文只就字面譯出。

  1. 9 曾子曰:

 “慎終⑴, 追遠⑵, 民德歸厚矣。

 ”

 【譯文】

 曾子説:

 “謹慎地對待父母的死亡, 追念遠代祖先, 自 然會導致老百姓歸于忠厚老實了。

 ”

 【注釋】

 ⑴慎終——鄭玄的注:

 “老死曰終。

 ” 可見這“終” 字是指父母的死亡。

 慎終的内容, 劉寶楠《論語正義》 引《檀弓》 曾子的話是指附身(裝殮)

 、 附棺(埋葬)

 的事必誠必信, 不要有後悔。

 ⑵追遠——具體地説是指“祭祀盡其敬” 。

 兩者譯文都只就字面譯出。

  1. 10 子禽⑴問於子貢⑵曰:

 “夫子⑶至於是邦也, 必聞其政, 求之與? 抑與之與? ” 子貢曰:“夫子温、 良、 恭、 儉、 讓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 其諸⑷異乎人之求之與? ”

 【譯文】

 子禽向子貢問道:

 “他老人家一到哪個國家, 必然聽得到那個國家的政事, 求來的呢? 還是别人自 動告訴他的呢? ” 子貢道:

 “他老人家是靠温和、 善良、 嚴肅、 節儉、 謙遜來取得的。

 他老人家獲得的方法, 和别人獲得的方法, 不相同吧? ”

 【注釋】

 ⑴子禽——陳亢(kàng)

 字子禽。

 從子張篇所載的事看來, 恐怕不是孔子的學生。《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 也不載此人。

 但鄭玄注《論語》 和《檀弓》 都説他是孔子學生, 不曉得有什麽根據。

 (臧庸的《拜經日記》 説子禽就是仲尼弟子列傳的原亢禽, 簡朝亮的《論語集注補疏》 曾加以辯驳。

 )

 ⑵子貢——孔子學生, 姓端木, 名賜, 字子貢, 衞人, 比孔子小三十一歲。

 (公元前 520—? )

 ⑶夫子——這是古代的一種敬稱, 凡是做過大夫的人, 都可以取得這一敬稱。

 孔子曾爲魯國的司寇, 所以他的學生稱他爲夫子, 後来因此沿襲以稱呼老師。

 在一定的場合下, 也用以特指孔子。

 ⑷其諸——洪頤煊《讀書叢録》 云:

 “公羊桓六年傳, ‘其諸以病桓與? ’ 閔元年傳, ‘其諸吾仲孫與? ’ 僖二十四年傳, ‘其諸此之謂與? ’宣五年傳, ‘其諸爲其雙雙而俱至者與? ’ 十五年傳, ‘其諸則宜於此焉變矣。

 ’ ‘其諸’是齊魯間語。

 ” 案, 總上諸例, 皆用來表示不肯定的語氣。

 黄家岱《嬹藝軒雜著》 説“其諸”意爲“或者” , 大致得之。

  1. 11 子曰:

 “父在, 觀其⑴志; 父没, 觀其⑴行⑵; 三年⑶無改於父之道⑷, 可謂孝矣。

 ”

 【譯文】

 孔子説:

 “當他父親活着, [因爲他無權獨立行動, ] 要觀察他的志向; 他父親死了 ,要考察他的行爲; 若是他對他父親的合理部分, 長期地不加改變, 可以説做到孝了。

 ”

 【注釋】

 ⑴其——指兒子, 不是指父親。

 ⑵行——去聲, xìng。

 ⑶三年——古人這種數字,有時不要看得太機械。

 它經常只表示一種很長的期間。

 ⑷道——有時候是一般意義的名詞,無論好壞、 善惡都可以叫做道。

 但更多時候是積極意義的名詞, 表示善的好的東西。

 這裏應該這樣看, 所以譯爲“合理部分” 。

  1. 12 有子曰:

 “禮之用, 和⑴爲貴。

 先王之道, 斯爲美; 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⑵, 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 亦不可行也。

 ”

 【譯文】

 有子説:

 “禮的作用, 以遇事都做得恰當爲可貴。

 過去聖明君王的治理國家, 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裏; 他們小事大事都做得恰當。

 但是, 如有行不通的地方, 便爲恰當而求恰當, 不用一定的規矩制度來加以節制, 也是不可行的。

 ”

 【注釋】

 ⑴和——《禮記· 中庸》 :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 楊遇夫先生《論語疏證》 説:

 “事之中節者皆謂之和, 不獨喜怒哀樂之發一事也。

 説文云:

 ‘龢,調也。

 ’ ‘盉, 調味也。

 ...

篇二:论语学而篇第一

 语

 学

 而

 篇

 第

 一

 zǐ yuē

  xué ér shí xí zhī

 bù yì yuè hū

 yǒu péng zì yuǎn

 ① - 1 子 曰: “学 而 时 习 之, 不 亦 说(悦)乎? 有 朋

 自

 远

 fāng lái bú

 yì lè

 hū

 rén bù zhī ér

 bú yùn

 bú yì jūn zǐ

 hū

 方 来, 不 亦 乐 乎? 人 不 知 而 不 愠, 不 亦 君 子 乎? ”

 yǒu zǐ yuē

  qí wéi rén yě xiào tì

 ér hào fàn shàng zhě xiǎn yǐ

  ②

 有 子 曰:

 “其 为 人 也 孝 弟(悌), 而 好 犯 上 者, 鲜 矣; bù hào fàn shàng ér hào zuò luàn zhě wèi zhī yǒu yě jūn

 zǐ wù

 běn 不 好 犯

 上, 而

 好 作

 乱 者, 未 之 有 也。

 君 子 务

 本,

 běn lì ér dào shēng

 xiào tì

  yě zhě

  qí wéi rén zhī běn

 yú 本 立 而 道

 生。

 孝 弟(悌) 也 者, 其 为 仁

 之 本 与(欤)!

 ”

 zǐ yuē

  qiǎo yán lìng sè

 xiǎn yǐ rén ③

 子 曰:

 “巧

 言 令

 色, 鲜 矣 仁。

 ”

 zēng zǐ yuē

 wú rì sān xǐng wú shēn

 wèi rén móu ér bú zhōng hū ④

 曾 子 曰:

 “吾 日

 三 省 吾 身:

 为

 人 谋 而 不 忠 乎?

 yǔ péng yǒu jiāo ér bú xìn hū

 chuán bù

 xí hū 与 朋

 友

 交 而 不 信 乎?

 传

 不 习 乎? ”

 zǐ yuē

 dǎo

 qiān shèng zhī guó jìng shì ér xìn jié yòng ér ài ⑤

 子 曰:

 “道(导) 千 乘 之 国,

  敬 事 而 信, 节

 用 而 爱

  rén shǐ mín yǐ shí 人, 使 民 以 时。

 ”

 zǐ yuē

 dì

 zǐ rù

 zé xiào

 chū zé

  tì

 jǐn ér xìn

  fàn ài

 ⑥

 子 曰:

 “弟 子 入 则 孝,

 出 则 弟(悌), 谨 而 信,

 泛 爱 zhòng ér qīn rén xíng yǒu yú lì

 zé yǐ xué wén 众, 而 亲 仁; 行 有 余 力, 则 以 学 文。

 ”

 zǐ xià yuē

 xián xián yì sè

 shì fù mǔ néng jié qí lì

 shì jūn

 ⑦

 子 夏 曰:

 “贤 贤

 易 色, 事 父 母 能 竭 其 力, 事 君 néng zhì qí shēn

 yǔ péng yǒu jiāo yán ér yǒu xìn

 suī yuē wèi xué

  能 致 其

 身,

 与 朋 友

 交, 言 而 有 信。

 虽

 曰 未 学,

 wú bì wèi

 zhī xué

 yǐ 吾 必 谓 之 学 矣。

 ”

 zǐ yuē

 jūn zǐ bú zhòng zé bù wēi

 xué zé bù gù

 zhǔ zhōng xìn

  ⑧

 子 曰:“君 子 不 重

 则 不 威, 学 则 不 固; 主

 忠 信,

 wú

  yǒu

 bù rú jǐ zhě

 guò zé wù dàn gǎi

 无(毋) 友 不 如 己 者, 过 则 勿 惮 改。

 ”

  zēng zǐ yuē

 shèn zhōng zhuī yuǎn

 mín dé guī hòu yǐ ⑨- 2 曾 子 曰:

 “慎

 终

  追

 远,

 民 德 归 厚 矣。

 ”

 zǐ qín wèn yú zǐ gòng yuē

 fū zǐ zhì yú shì bāng yě

 bì wén qí

 ⑩

 子 禽 问 于 子 贡 曰:

 “夫 子 至 于 是 邦 也, 必 闻 其 zhèng qiú zhī yú

  yì yǔ

 zhī

 yú

 zǐ gòng yuē

 fū zǐ wēn liáng

 政; 求 之 与(欤), 抑 与 之 与(欤)? 子 贡 曰:

 “ 夫 子 温、 良、gōng jiǎn ràng yǐ dé zhī

 fū zǐ zhī qiú zhī yě

  qí zhū yì hū rén zhī恭、

  俭、 让 以 得 之。

 夫 子 之 求 之 也,

 其 诸 异 乎 人 之qiú zhī

 yú

 求 之 与(欤)!

 ”

 zǐ yuē

  fù zài guān qí zhì

 fù mò guān qí xíng

 sān nián wú gǎi  子 曰:

 “父 在 观 其 志, 父 没 观 其

 行;

 三

 年 无 改

  yú fù zhī dào

 kě wèi xiào yǐ 于 父 之 道, 可 谓 孝 矣。

 ”

 yǒu zǐ yuē

  lǐ zhī yòng hé wéi guì xiān wáng zhī dào sī wéi měi  有 子 曰:

 “礼 之 用, 和 为 贵。

 先

 王 之 道,

 斯 为 美,xiǎo dà yóu zhī yǒu suǒ bù xíng

 zhī hé ér

 hé

 bù yǐ lǐ jié zhī

 yì小 大 由 之。

 有

 所 不 行,

 知 和 而 和, 不 以 礼 节 之, 亦bù kě xíng yě 不 可 行 也。

 ”

 yǒu zǐ yuē

  xìn jìn yú yì

  yán kě

 fù yě

 gōng jìn yú lǐ yuǎn

   有 子 曰:

 “信 近 于 义,

 言 可 复 也。

 恭 近 于 礼,

 远

 chǐ rǔ yě

 yīn bù shī qí qīn

 yì kě zōng yě 耻 辱 也; 因 不 失 其 亲, 亦 可 宗 也。

 ”

 zǐ yuē

  jūn zǐ shí wú qiú bǎo

 jū

 wú qiú ān

 mǐn yú shì ér  子 曰:

 “ 君 子 食 无 求 饱,

 居 无 求 安,

  敏 于 事 而shèn yú yán jiù yǒu dào ér zhèng yān

 kě wèi hào xué yě

 yǐ 慎 于 言,

 就 有 道 而

 正

 焉,

 可 谓 好 学 也 已。

 ”

 zǐ gòng yuē

 pín ér wú chǎn fù ér wú jiāo

 hé rú

 zǐ yuē

 kě

   子 贡 曰: “贫 而 无 谄, 富 而 无 骄, 何 如? ” 子 曰:

 “ 可yě

 wèi ruò pín ér lè

 fù ér

 hào lǐ zhě yě

 zǐ gòng yuē

 shī

  也。

 未 若 贫 而 乐, 富 而 好 礼 者 也。

 ” 子 贡 曰:

 “《诗》

 yún

  rú qiē rú cuō

 rú zhuó rú mó

  qí sī zhī wèi

  yú

 zǐ yuē

 云:

 ‘如 切 如 磋, 如 琢 如 磨’ , 其 斯 之 谓 与(欤)? ” 子 曰:

  cì yě

  shǐ kě yǔ yán

 shī

 yǐ

 yǐ

 gào zhū wǎng ér zhī lái zhě “赐 也, 始 可 与 言《诗》 已 矣!

 告

 诸

 往 而 知 来 者。

 ”

 zǐ yuē

 bù huàn rén zhī bù

 jǐ zhī

 huàn bù zhī rén yě  子 曰:

 “不 患 人 之 不 己 知, 患 不 知 人 也。

 ”

篇三:论语学而篇第一

语》学而篇第一翻译及自我赏析

 【原文】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另译】

 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 【自我赏析】

 这三句话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宋代著名学者朱熹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对此章评价极高。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贯穿《论语》始终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部分。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原文】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自我赏析】

 此章中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是孔子以仁为本的哲学、伦理思想的核心。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这也是孔子当时作为一个纯粹的思想家为了生存而必须提出对统治者有利的思想的无奈体现 从另一方面也提想出了孔子思想的局限性。

 但是在当今社会尤其是我们这一代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的状况下我们更应该注意孝敬父母关心长辈考虑到老人们心灵上的需求。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自我赏析】

 上一章从正面阐述了什么是仁的问题。而这一章孔子说的是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孔子主张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体现出了孔子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而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也长期留存了下来成为了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

 这也提醒了我们要踏实肯干不要夸夸其谈华而不实。

 【原文】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自我赏析】

 孔子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认为自省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尤其是文中提到的三点“忠”、“信”、“习”也是我们如今该注意的。不吝啬去帮助他人讲诚信多多温习所学过的知识对我们个人乃至社会的安定都是有帮助的。

 【原文】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自我赏析】

 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但并未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去想。而且其中“人”也指的是有地位的人与“民”有所区别体现出了孔子思想的局限性。与如今社会人民为本的思想还是有出入的。

 【原文】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自我赏析】

 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如今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也是如此。一个人的修养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成绩没有素质的人难成大业。注重素质教育可以避免马加爵高分低能之类的人再次出现。

 【原文】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自我赏析】

 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从本章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此章可以看作是上一章的延伸。

 【原文】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自我赏析】

 孔子认为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这也是我们学习与成长的方向。

 【原文】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自我赏析】

 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认为祭祀之礼是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而且他认为忠孝一体孝为忠之本。我们也可以这么认为对给予自己生命自己的长辈尚没有什么浓厚感情的人怎么能完全忠于一个本来莫不相识的人呢 【原文】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自我赏析】

 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我国作为礼仪之邦也是受了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人相让便能和睦相处增进彼此了解。国家相让便能共同发展减少战争。让对于个人与社会国家与民族都是有好处的。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自我赏析】

 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其实这样的判定原则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原文】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自我赏析】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孔子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体现出了孔子思想的片面性。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自我赏析】

 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也是我们要注重学习的。有礼貌讲道理讲信用是为人重要的组成部分。

 【原文】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自我赏析】

 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在当今社会是值得借鉴的。我们应避免浮夸之风避免攀比多做有意义的事情。对于自身发展和社会风气都是有好处的。

 【原文】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自我赏析】

 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而且认为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这和如今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十分贴近的。

 【原文】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自我赏析】

 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也暗含了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的思想。在商场上这一句话也是适用的。知己知彼而且别人对自己的了解越少赢面越大。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去了解他人当你了解的差不多的时候别人或多或少也会对你有所了解。而且有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篇四:论语学而篇第一

语》学而篇

 1. 子 1. 子zǐ

 曰yuē

 :“ 学xué

 而ér

 时shí

 习xí

 之zhī

 , 不bú

 亦yì

 说yuè 乎 乎hū

 ? 有yǒu朋 朋

 péng

 自zì

 远yuǎn

 方fāng

 来lái

 , 不bú

 亦yì

 乐lè 乎 乎hū

 ? 人rén

 不bù

 知zhī

 ,而ér

 不bú

 愠yùn

 , 不bú

 亦yì

 君jūn

 子zǐ 乎 乎hū

 ?”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 有yǒu

 子zǐ

 曰yuē

 :“ 其qí

 为wéi

 人rén

 也yě

 孝xiào

 弟tì

 ,而ér 好 好hào

 犯fàn

 上shàng

 者zhě

 , 鲜xiǎn

 矣yǐ

 ; 不bú

 好hào

 犯fàn 上 上shàng

 ,而ér

 好hào

 作zuó

 乱luàn

 者zhě

 , 未wèi

 之zhī

 有yǒu 也 也yě

 。

 君jūn

 子zǐ

 务wù

 本běn

 , 本běn

 立lì

 而ér

 道dào

 生shēng 。孝 。孝xiào

 弟tì

 也yě

 者zhě

 , 其qí

 为wéi

 人rén

 之zhī

 本běn

 与yǔ

 ?”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3. 子zǐ

 曰yuē

 :

 巧qiǎo

 言yán

 令lìng

 色sè

 , 鲜xiǎn

 矣yǐ

 仁rén

 。”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4. 曾zēn

 子zǐ

 曰yuē

 :“ 吾wú

 日rì

 三sān

 省xǐng

 吾wú

 身shēn 。为 。为wéi

 人rén

 谋móu

 而ér

 不bù

 忠zhōng

 乎hū

 ? 与yú

 朋péng

 友yǒu 交 交jiāo

 而ér

 不bú

 信xìn

 乎hū

 ? 传chuán

 不bù

 习xí

 乎hū

 ?”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5. 子zǐ

 曰yuē

 :“ 道dào

 千qiān

 乘chéng

 之zhī

 国guó

 , 敬jìng 事 事shì

 而ér

 言yán

 , 节jié

 用yòng

 而ér

 爱ài

 人rén

 , 使shǐ

 民mín

 以yǐ 时 时shí

 。”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6. 子zǐ

 曰yuē

 :“ 弟dì

 子zǐ

 入rù

 则zé

 孝xiào

 , 出chū

 则zé

 弟tì ,谨 ,谨jǐn

 而ér

 信xìn

 , 汎fá

 爱ài

 众zhòng

 , 而ér

 亲qīn

 仁rén

 , 行xíng 有 有yǒu

 余yú

 力lì

 , 则zé

 以yǐ

 学xué

 文wén

 。” 孔子说:“弟子们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

 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7. 子zǐ

 夏xià

 曰yuē

 :“ 贤xián

 贤xián

 易yì

 色sè

 ; 事shì

 父fù

 母mǔ 能 能néng

 竭jié

 其qí

 力lì

 ; 事shì

 君jūn

 , 能néng

 致zhì

 其qí 身 身shēn

 ; 与yú

 朋péng

 友yǒu

 交jiāo

 , 言yán

 而ér

 有yǒu

 信xìn 。虽 。虽suī

 曰yuē

 未wèi

 学xué

 , 吾wú

 必bì

 谓wèi

 之zhī

 学xué

 矣yǐ

 。”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8. 子zǐ

 曰yuē

 :“ 君jūn

 子zǐ

 , 不bú

 重zhòng

 则zé

 不bù

 威wēi ;学 ;学xué

 则zé

 不bú

 固gù

 。

 主zhǔ

 忠zhōng

 信xìn

 。

 无wú

 友yǒu

 不bù 如 如rú

 己jǐ

 者zhě

 ; 过guò

 则zé

 勿wù

 惮dàn

 改gǎi

 。”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9. 曾zēn

 子zǐ

 曰yuē

 :“ 慎shèn

 终zhōng

 追zhuī

 远yuǎn

 , 民mín 德 德dé

 归guī

 厚hòu

 矣yǐ

 。”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10. 子zǐ

 禽qín

 问wèn

 于yú

 子zǐ

 贡gòng

 曰yuē

 :

 夫fū

 子zǐ

 至zhì 于 于yú

 是shì

 邦bāng

 也yě

 , 必bì

 闻wén

 其qí

 政zhèng

 , 求qiú

 之zhī 与 与yǔ

 , 抑yì

 与yú

 之zhī

 与yǔ

 ?” 子zǐ

 贡gòng

 曰yuē

 :“ 夫fū

 子zǐ 温 温wēn

 、 良liáng

 、 恭gōng

 、 俭jiǎn

 、 让ràng

 以yǐ

 得dé

 之zhī 。夫 。夫fū

 子zǐ

 之zhī

 求qiú

 之zhī

 也yě

 , 其qí

 诸zhū

 异yì

 乎hū

 人rén 之 之zhī

 求qiú

 之zhī

 与yǔ

 ?”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11. 子zǐ

 曰yuē

 :“ 父fù

 在zài

 , 观guān

 其qí

 志zhì

 ; 父fù

 没mò ,观 ,观guān

 其qí

 行xíng

 ; 三sān

 年nián

 无wú

 改gǎi

 于yú

 父fù

 之zhī 道 道dào

 , 可kě

 谓wèi

 孝xiào

 矣yǐ

 。”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12. 有yǒu

 子zǐ

 曰yuē

 :“ 礼lǐ

 之zhī

 用yòng

 ,和hé

 为wéi

 贵guì

 。

 先xiān

 王wáng

 之zhī

 道dào

 , 斯sī

 为wéi

 美měi

 。

 小xiǎo

 大dà 由 由yóu

 之zhī

 , 有yǒu

 所suǒ

 不bù

 行xíng

 。

 知zhī

 和hé

 而ér

 和hé ,不 ,不bù

 以yǐ

 礼lǐ

 节jié

 之zhī

 , 亦yì

 不bù

 可kě

 行xíng

 也yě

 。”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13. 有yǒu

 子zǐ

 曰yuē

 :“ 信xìn

 近jìn

 于yú

 义yì

 , 言yán

 可kě

 复fù 也 也yě

 ; 恭gōng

 近jìn

 于yú

 礼lǐ

 , 远yuǎn

 耻chǐ

 辱rǔ

 也yě

 ; 因yīn 不 不bù

 失shī

 其qí

 亲qīn

 , 亦yì

 可kě

 宗zōng

 也yě

 。”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14. 子zǐ

 曰yuē

 :“ 君jūn

 子zǐ

 食shí

 无wú

 求qiú

 饱bǎo

 , 居jū

 无wú 求 求qiú

 安ān

 , 敏mǐn

 于yú

 事shì

 而ér

 慎shèn

 于yú

 言yán

 , 就jiù

 有yǒu 道 道dào

 而ér

 正zhèng

 焉yān

 , 可kě

 谓wèi

 好hào

 学xué

 也yě

 已yǐ

 。”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5. 子zǐ

 贡gòng

 曰yuē

 :“ 贫pín

 而ér

 无wú

 谄chǎn

 , 富fù

 而ér

 无wú

 骄jiāo

 ,何hé

 如rú

 ?”子zǐ

 曰yuē

 :

 “ 可kě

 也yě

 。未wèi

 若ruò

 贫pín 而 而ér

 乐lè

 ,富fù

 而ér

 好hào

 礼lǐ

 者zhě

 也yě

 。”子zǐ

 贡gòng

 曰yuē :《 诗 :《 诗shī

 》 云yún

 ,‘ 如rú

 切qiē

 如rú

 磋cuō

 !

 如rú

 琢zhuó

 如rú 磨 磨mó

 ’,其qī

 斯sī

 之zhī

 谓wèi

 与yǔ

 ?”子zǐ

 曰yuē

 :“ 赐cì

 也yě !始 !始shǐ

 可kě

 与yú

 言yán

 《 诗shī

 》 已yǐ

 矣yǐ

 , 告gào

 诸zhū

 往wǎng 而 而ér

 知zhī

 来lái

 者zhě

 。”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16. 不bú

 患huàn

 人rén

 之zhī

 不bù

 己jǐ

 知zhī

 , 患huàn

 不bù

 知zhī 人 人rén

 也yě

 。”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推荐访问:论语学而篇第一 论语 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