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茶旅融合发展调研报告5篇

时间:2022-09-12 12:50:04 来源:网友投稿

茶旅融合发展调研报告5篇茶旅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AO农业展望2019年第4期收稿日期院基金项目院作者简介院2019-03-31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渊JAS170144冤曰福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茶旅融合发展调研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

茶旅融合发展调研报告5篇

篇一:茶旅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展望 2019 年第 4 期收稿日期院基金项目院作者简介院2019-03-31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 渊JAS170144冤曰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青年骨干项目 渊ACKY2018009冤宋慧琪 渊1998要冤袁 女袁 山西晋城人袁 研究方向为茶企业管理袁 E - mail院 1397856286@qq.com曰 通信作者陈佑成 渊1982要冤袁男袁 福建南安人袁 讲师袁 博士袁 硕士生导师袁 研究方向为营销管理尧 商务经济等袁 E - mail院 46649150@qq.com宋慧琪 陈佑成渊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 福建 泉州 362406冤摘 要院 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袁 对茶产业成功转型和带动地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遥 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袁 在产业融合理论指导下袁 剖析了安溪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袁 梳理了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多种模式袁 指出品牌文化力度不佳尧 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是影响茶产业融合的主要原因遥 最后袁 从完善产品体系尧 整合文化资源尧 提升茶园生态可持续尧 延伸茶园产业链尧 构建茶旅融合信息化等 5 个方面提出促进安溪县茶旅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遥关键词院 茶产业曰 旅游业曰 产业融合曰 乡村产业振兴The integration of tea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revitalization of rural industry,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of tea industry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agriculture. Taking Anxi county of Fuji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under theguidance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tea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sorted out various modes of the integration of tea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And then the main reasons affecting the integration of tea industry were pointed out, including poor brandculture and single industrial structure. Finally,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promoting the tea-tourism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nxi county of Fujian province were put forward from five aspects, such asimproving product system, integrating cultural resources, enhancing the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of teagardens, extending the industrial chain of tea gardens, and constructing informatization of the tea-tourismintegration.tea industry; tourism industry; industrial integration;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industryDevelopment of Tea-Tourism Industrial Integration Underthe Background of Rural Vitalization要 A Case Study of Anxi County of Fujian Province乡村振兴背景下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探析要要 要 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渊Anxi College of Tea Scienc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Quanzhou 362406, Fujian冤Song Huiqi, Chen Youcheng野乡村振兴冶专题128

 AO 农业展望 2019 年第 4 期0 引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大战略遥 2019 年全国两会期间袁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院 要实现包括产业振兴尧 人才振兴尧 文化振兴尧 生态振兴尧 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遥 可见袁 产业振兴居于五大振兴首位遥 实现产业振兴对于实施全面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奠基作用遥 近年来袁 虽然我国对农业产业的发展日益重视袁 但农业产业的发展仍处于低水平尧 不均衡状态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袁 我国部分地区的旅游业与农业正在积极融合遥 如被联合国授予 野全球生态 500 佳冶 的浙江奉化滕头村尧 寿光蔬菜高科技园尧 北京蟹岛度假村等典型案例袁 充分证明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将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袁 同时也表明这一措施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尧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遥福建省安溪县是中国著名的铁观音茶叶的起源地和生产地遥 截至 2017 年底袁 安溪县茶园种植面积40 726 hm 2 袁 茶叶产值 45.4 亿元 [1] 遥 丰富的茶叶资源推动了当地茶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袁 助推了茶产业的转型升级袁 涌现了诸如国心绿谷茶庄园尧 八马茶庄园等茶旅融合的典范遥 近年来安溪县茶旅融合发展虽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袁 但是仍然存在诸如品牌文化力度不佳尧 产业结构单一等阻碍其茶产业发展的问题遥 本研究探讨了安溪县茶旅融合的主要模式袁 提出了促进当地茶旅融合发展的相应政策和解决措施袁 以期为福建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新的思路遥1 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进展1.1 产业融合发展概念和背景针对特色产业的融合发展袁 国内外学者对于其概念给予了不同的回答遥 美国的 Greenstein 和 Khanna认为袁 产业融合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 [2] 遥 国内学者则认为院产业融合是指两大产业之间在市场和技术的推动下袁相互交叉尧 渗透并且利用各种资源而使不同产业的产业边界模糊化袁 实现协同发展袁 出现新型交融业态的过程 [3-5] 遥 可见袁 产业融合均涉及技术创新尧 动态相融以及产业之间的边界模糊化遥 故本研究认为袁 产业融合是在对不同产业多种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上袁 通过技术或产品等生产要素袁 使不同产业之间实现相互交融尧 相互渗透袁 最终形成具有创造性和竞争优势的动态产业遥1.2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分类研究相关学者从不同层面对产业融合的方式进行了概括遥 从产品和技术层面出发袁 Stieglitz 将产业融合分为技术替代融合尧 技术互补融合尧 产品替代融合和产品互补融合 4 种类型 [6] 曰针对农业的产业融合袁 梁树广和马中东将产业融合总结为农业与信息技术尧 农业与工业尧 农业与旅游观光业尧 农业与装备制造业尧 农业与生物技术等的融合 [7] 曰对于旅游产业的融合袁 宋娜等提出了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尧 与传统企业的延伸融合以及与高新产业的替代融合等方式 [8] 遥根据已有研究可以看出袁 不同产业的融合都强调产业内外部间的替代性和互补性袁 并以一定的生产要素如技术尧 产品等作为媒介得以实施遥1.3 产业融合发展措施分析不同学者对产业融合的手段和措施也开展了分析遥 刘海健通过分析苏北旅游产业融合现状袁 得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需要政府尧 企业和社会各界之间的协作以及精准管理 [9] 曰王志文等认为只有通过对产业价值链进行重组袁 提高各层级管理水平袁 才能进一步实现休闲旅游业的产业融合 [10] 曰刘祥恒认为要实现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袁 需要针对技术尧 人才尧 营销知识产权尧 企业尧 改革制度等诸方面提出相应措施 [11] 遥 曹庆楼等认为我国农业与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需要社会文化尧 人才尧 政府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 [12] 遥从已有研究可以看出袁 农业产业融合要想取得进一步发展袁 需要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袁 借助如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作用袁 与企业尧 农民等共同作用袁 对技术进一步进行创新袁 对观念进行进一步转变遥从概念尧 分类尧 措施等方面对产业融合的研究综述可以看出袁 产业融合的分类和措施均是针对不同产业类型进行划分袁 并不具备一致性遥 因此袁 产业融合需要关注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似性和互补性袁 需要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遥 本研究以安溪县作为案例袁 将着重分析其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袁探讨茶业与旅游业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模式袁 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遥2 安溪茶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2.1 发展现状近年来袁 安溪茶产业不断推进茶产业与旅游业的野乡村振兴冶专题129

 AO 农业展望 2019 年第 4 期融合发展遥 凭借其种植面积较广尧 经营面积较大的茶园区位优势袁 安溪政府积极打造茶庄园尧 茶观光工厂尧 茶馆等茶旅产业融合的新型模式遥 为促进茶旅相融袁 加大产品销售力度袁 政府以当地品牌作为支点袁成功吸引全国各地客商遥 如安溪县举办的第七届国际茶业博览会评选了华祥苑茶庄园尧 中闽魏氏茶庄园等十大金牌茶庄园遥在安溪县政府的推动下袁 十大金牌茶庄园逐渐发展壮大遥 茶庄园分别以不同模式逐步发展袁 主要分为生态茶庄园和旅游茶庄园两大类型遥 以中闽魏氏茶庄园为例袁 其采用生态茶庄园模式袁 茶庄园占地面积 643 hm 2 袁 耗费资金 9 000 多万元遥 现已建成生态茶园 146.67 hm 2 袁 包括传统梯田式生态茶园 80 hm 2 尧现代集约式生态茶园 66.67 hm 2 袁 年产优质毛茶超过50 000 kg袁 标准厂房 12 000 万 m 2 袁 品茗会所 3 000 m 2 袁引进先进制茶设备 50 万套遥 以旅游尧 娱乐为主的商业模式袁 如国心绿谷茶庄园袁 现已规划茶庄园近万亩袁 已开发茶园面积 133 hm 2 以上袁 年均接待游客 20万人次袁 涉及农庄游乐园 3 000 m 2 尧 制茶斗茶活动室300 m 2 遥2.2 存在问题2.2.1 产品结构单一且分散袁 茶旅产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安溪茶产业的直接产品仍以茶叶为主袁 附加产品主要以茶杯尧 茶具为主遥 而旅游产业则停留于观光层面袁 缺乏创新生产和娱乐性体验遥 中老年游客采购以安溪铁观音为主袁 但市面上茶叶的价格参差不齐尧 总体偏高袁 顾客无法识别茶叶质量袁 消费者权益也无法得到保证遥 虽然部分茶产品已经倾向于年轻的消费群体袁 但是仍集中于安溪铁观音茶叶袁 无法激发以偏向于创意型为主的 80 后尧 90 后消费群体的购物需求和欲望袁 导致纯粹的观光使市场细分中这部分游客的积极性下降遥 此外袁 由于产业融合尚处于初级阶段袁 茶庄园大多地处偏僻袁 交通和餐饮不便袁 导致潜在游客数量下降遥2.2.2 文化旅游模式重复袁 宣传不到位首先袁 茶旅游路线多为重复性的茶园工厂袁 而大多数茶园工厂内部路线模式基本一致袁 活动项目设置也基本一致袁 导致游客重复参观袁 兴趣下降遥 其次袁文化旅游项目较少袁 茶园旅游较少涉及茶文化层次的观光旅游或生态旅游项目袁 游客无法感受到当地茶文化的真正内涵袁 难以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袁 降低了游客的回头率遥 再次袁 茶园旅游宣传往往需要耗费巨大成本袁 由于各景区资金及技术短缺袁 导致宣传不到位袁 游客资源稀缺遥2.2.3 旅游型茶园生态环境恶化园区管理人员对生态环境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袁 导致园区脏乱差现象突出遥 首先袁 茶园游客数量多尧 素质低且景区回收管理不到位袁 导致景区垃圾大量囤积遥 其次袁 由于多数游客出行选择自驾游袁 汽车尾气对景区造成的二次污染较为突出遥 再次袁 管理成本高导致观赏性茶园茶叶农药残留问题时有发生袁 再加上种植灌溉方式不佳袁 导致植被生态环境恶化遥2.2.4 茶业产业链较短大多数茶旅融合试点景区面积小袁 且多个茶叶景区距离相隔较远袁 游客观光时间短暂袁 住宿餐饮业获得的利润低遥 客流量较为集中袁 导致不同茶园景区之间发展不均衡袁 且多个景区之间联系较为稀少袁 不同类型的资源要素难以得到共享遥2.2.5 茶旅景点模式封闭化尧 传统化首先袁 大多数景区仍采用传统旅游模式袁 缺乏创新袁 一些流行元素与茶叶传统元素结合少之又少袁 消费者群体仍然集中于中老年群体遥 其次袁 旅游项目科技含量低袁 景区内部项目单一袁 无法吸引互联网时代的消费群体走出家门袁 不利于茶园景区扩大市场尧 取得利润遥 再次袁 茶园景区茶农管理者的种植技术趋于传统化袁 增加了茶园景区的管理成本袁 不利于茶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遥3 茶旅融合模式与路径3.1 茶产业的生产工艺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茶产业的生产工艺与旅游业相融合的具体形式袁可以表现为茶业生产工艺的各个阶段与旅游业相融合遥 从茶叶生产的过程到茶叶产品袁 均可体现茶产业与旅游业的动态融合遥首先袁 茶叶作为茶产业生产工艺的直接产品袁 对于发展茶产业和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具有直接作用袁 可借助茶叶的生产过程袁 发展体验式娱乐教育旅游服务遥 如在游客参观茶园的过程中袁 设置一些包括采青尧 摇青尧 包揉等在内的简单易操作的制茶步骤袁 以满足游客对于茶叶生产的认知曰 还可以邀请制茶大师进行炒青袁 释放香气吸引更为丰富的客流量遥 广东丹仙湖茶旅之乡尧 贵州梦幻茶海等利用茶叶制作工艺与旅游产业融合袁 体现了将茶叶生产工艺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新型典范遥野乡村振兴冶专题130

 AO 农业展望 2019 年第 4 期其次袁 茶业产业生产离不开消费者的社会动态需求袁 将茶产业所生产的产品与旅游服务业相结合袁 为游客提供观赏和实用性产品袁 有助于提升茶旅融合品质袁 提高景区客流量遥 如将六大茶系的不同茶叶制成相应的系列图案袁 将其体现在旅游购物及旅游服务之中袁 如在衣物首饰尧 文艺折扇以及餐具装饰等方面均可体现遥再次袁 茶叶生产实践感也会影响游客的观光度遥茶叶生产可以满足城市中向往农村农事活动的部分消费者的需求袁 依靠农事体验吸引客流量袁 进而促进该地区茶旅业的融合发展遥3.2 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将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相融合并发展袁 可以有效利用茶文化所附加的资源条件袁 扩大相应的旅游市场遥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袁 如北京老舍茶馆尧 茶马古道...

篇二:茶旅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日期:2019 -04 -02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1610212018020。作者简介:李书魁(1982 年 -),男,编辑,主要从事茶业信息与茶文化研究。浅议茶旅融合发展的意义与途径李书魁(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08)  摘 要  茶旅融合与互动发展是茶产业及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对于破解茶产业利润增长瓶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浅析茶旅融合互动发展对产业的促进作用,结合浙江省茶旅产业的实践案例和模式提出推进茶旅融合发展的建议与途径,以期为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带来新思路。  关键词  茶产业;茶旅融合;产业融合;特色小镇   中图分类号:TS272;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77-8921(2019)02-093-04Significance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development of tea and tourism industriesLI Shukui(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 Hangzhou, 310008, China)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and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is theinherent need for both industrie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break the bottleneck of the profit growthof tea industry.It is also conduciv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s studyanalyses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the integration and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tea and tourism industri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way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ea tourism industry inZhejia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practical cases and modes of tea tourism industry , with a view to bringingnew ideas for Tea Tourism.Key words   Tea Industry; Integration of tea and tourism industry; Industrial convergence;Characteristic town  在我国,茶产业一头连着千万茶农,一头连着亿万消费者,是为茶农谋利、为饮者造福的产业。

 在几千年的茶叶发展史中,形成了茶道艺术、茶文化自然景观和风俗、茶文化旅游活动等一系列品味高雅的旅游资源。

 随着我国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动力转换和经济增长速度调整的新常态,旅游业因其本身具有关联度大,涉及面广和拉动能力的特点,一直是第三产业的支柱,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延长产业链、改善民生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为引导茶文化更好地为产业服务,国内很多茶区开始注重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通过建设“茶庄园”促进“茶旅游”,发展茶文化主题农家乐、民宿等,茶文化旅游已风生水起,较高层次的茶文化主题庄园也应运而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供给侧改革,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一系列高瞻远瞩的战略为茶产业的发展和未来新的增长点指明了方向。

 茶庄园和茶旅游的蓬勃发展,对于三产融合发展,拉长茶叶产业链,破解茶产业利润增长瓶颈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所谓的三产融合发展,即以一产为本,接二联三,基础核心在一产,然后通过交叉融合的方式延伸产业链条,从而达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具  茶 叶 Journal of Tea 2019,45(2):93 ~96   

 体到茶叶上来,茶产业三产融合的内涵,即指茶产业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交叉,通过开发新的价值,利用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吸引游客,让“一产”与“三产”融合发展,拓宽除茶叶买卖交易之外的收入来源,实现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如此不仅可以解决千万茶农的增收问题,也为农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1 茶旅融合发展是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近年来,得益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在茶叶良好经济效益促进下,西部各省加大了新植茶园和老茶园的改造力度[1]。

 我国的茶园面积由 2010年的3018.1 万亩增加到 2018 年的 4395.6 万亩,增加1377.5 万亩,增幅 45.6%。

 这些新植茶园基本上为标准化无性系茶园,成园快、生产能力高。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茶叶产量261.6 万吨,比去年增加 12.0 万吨,增幅 4.8%[2]。

 但受宏观经济环境与多方因素影响,我国的消费提升乏力,部分企业库存增大,调查估计目前全国茶叶库存量接近80 万吨,“去库存”任务紧迫,产能过剩问题已日益凸显。

 通过开发新的价值,让产业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交叉,以“茶 +旅游”“茶+康养”等模式,推进茶叶与旅游观光、休闲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已然成为解决新常态下茶产业发展瓶颈和旅游供给侧不足的必然需求。以茶叶精深加工、茶园休闲观光旅游为代表的三产融合,让传统的茶叶生产不仅仅是一种农业产业,更成为一个健康产业、绿色产业、生态产业。

 鲜叶通过加工成为名优茶后价格就能倍增;进一步把茶叶注入绿色、有机等优质、特色的“基因”———比如安吉白茶、黄金芽,或者注入差异性化、个性化的标签,比如“小罐茶大师造”,价格就增长几十倍上百倍了;再进一步利用茶园综合体和茶旅融合为主,发展特色茶叶小镇,并衍生出相关的文创和旅游产品,茶园观光旅游、采摘游等茶休闲体验功能的拓展,其带来的效益增长将难以估量⋯⋯这就是茶业“三产融合”为农业增值、增效的真实写照,它反映了从种茶变卖茶———卖茶叶到卖风景———卖风景到传文化的发展前景。

 通过分享游客资源,茶旅融合让更多的游客走进茶村了解茶文化,走入茶乡购买茶产品,增强了茶产业在旅游化发展道路上的专业性,为游客提供更高品质的观光休闲体验[3]。

 通过“以游代销”的方式,能有效促进旅游业、餐饮业、茶馆业等业态的建设,引导茶业向第三产业纵深发展而寻求一种新模式,是茶业发展的新方向。相对于传统茶产业中种、产、销相对分割的模式,茶旅一体化发展形成了产业闭环,具有产业融合、业态丰富、利于风控、增强活力等优势。

 而旅游资源与茶叶之间的“融合、整合、结合”形成了新的多样化态势,也反过来激励了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浙江工商大学的易开刚等[4]通过构建茶旅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浙江省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系统的耦合演化特征,研究发现,浙江省茶旅结合模式使得茶产业与旅游业均处于增长阶段,但旅游产业的发展比茶产业慢,且茶产业对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引领作用。

 因此,茶旅融合发展既是传统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也是旅游产业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重要载体,两者互促互利。2 茶旅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其中,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

 推进茶旅融合发展有利于提高传统茶产业的综合收益,促进茶园基地规模化、标准化、景观化建设,更有利于美丽乡村秀美家园的建设,加大低产茶园改造力度,使茶园形成集采摘生产、观光鉴赏、体验休闲、生态环保于一体的“聚宝盆”,进而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联动,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和增收机会,既可以成为推动茶叶主产区产业升级的新模式,也有希望成为茶产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亮点工程”。一业兴,百业旺。

 以茶园基地为载体的采摘生产、民俗体验为旅游拓展了新空间,以茶为载体的历史探源、文化展示、艺术表演,为旅游了提供新资源。通过茶产业带动旅游业,旅游业促进茶产业,实现双赢互补协同发展,绿色的茶园成为生态富民的“绿色黄金”,富裕了一方百姓。生态宜居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

 一片叶子描绘的秀美画卷,让绿水青山成为环境“新常态”。

 眼下,已有不少乡村依靠“茶业 +生态旅游”,开始向远道而来的客人销售“最美风景和最清新空气”,万亩茶园连绵起伏宛如碧浪,茶乡飘荡着沁人心脾的芳香,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可以提高茶农收入,推进茶旅融合和茶旅一体化发展让新时代的乡村不仅绿起来,美起来,更能富起来,从而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总目标。3 茶旅融合发展的浙江模式据统计,近 6 年来,浙江茶园总面积增长不到4 9    茶  叶 45 卷

 30 万亩,但一产产值却增长了整整七成。

 这得益于浙江在探索茶产业和旅游业一体化发展道路上提前谋划、敢为人先,走出了很多成功的路子,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茶旅产业的融合为浙江省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旅游走进了浙江的茶园,了解了丰富的茶文化,如杭州的梅家坞和龙坞、松阳的大木山、安吉的溪龙、临海的羊岩山等一批茶旅游景点日益受到游客的追捧和关注,带动了当地的茶叶销售[4]。

 随着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兴起,浙江多地瞄准旅游新市场,涌现出诸如微茶庄园、全产业链小镇、特色茶香小镇、茶文化主题公园等不同类型、不同体量的发展模式,形成景观吸引、休闲聚集、茶叶生产、居住发展、社区配套等跨产业、多功能的特色区域,更是让浙江茶区变景区,在卖茶叶的同时让风景变现,成为增收的法宝。3.1 微茶庄园茶都杭州以西湖龙井名誉天下,吸引市民和无数外地游客前往茶村访茶、购茶、品茶,顺道吃农家菜、体验农家乐、住民宿者络绎不绝。

 由此,在翁家山、龙井村、满觉陇、梅家坞等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发展出了一种以茶农民居衍化而来的“微茶庄园”。这种“微茶庄园”大多处在林木茂密、翠竹婆娑的茶园旁,环境幽雅飘逸,茶园主人利用自家民居和门前小院吸引游客,配套以住宿、餐饮等功能进而带动自产西湖龙井茶的销售,形成众多的集中民宿区与“小圈层”。

 其经营模式多以结合农家乐特色旅游为主,将观赏茶园、放松心情、感知原生态风光等特色项目与品茶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如今,这种以家庭或小群落为基本规模、以综合经营理念为指导,包括茶种植、生产、营销、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微小型茶农庄模式在西湖西部腹地正越来越多的涌现出来,成为茶产业三产融合的新模式,使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已经从单纯的农业经济转变成为一二三产紧密融合的现代旅游休闲经济典范,成功打造了杭州发展农业旅游休闲的个性化“金名片”。3.2 全产业链小镇位于杭州市西南部的龙坞镇,拥有 10000 多亩茶园,是浙江省首批唯一的茶产业特色小镇,也是西湖龙井最大的生产区,出产近七成的西湖龙井茶,被称为“万担茶乡”。

 自 2017 年开始,西湖区政府与绿城、蓝城和中交集团签订协议,总投资 51 亿元对龙坞茶镇开始整体改造,以原龙坞镇镇区为龙头,规划统筹龙坞一镇十村,整合周边资源打造完整的大龙坞景区成为功能复合、充满活力的天堂茶镇和高端民宿、集团总部的集聚区[5]。

 改造完成的民国建筑风格的龙坞茶镇· 九街已经开街迎客,涵盖了茶叶销售、教育培训、特色茶宿等“茶主题”业态,同时辅以品牌餐饮、茶主题酒吧、影院等生活配套,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茶体验街区,茶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小镇的核心竞争力。3.3 特色茶香小镇松阳县着手打造的特色“茶香小镇”,已建成可观光茶园面积 8 万亩,打造 5 条成熟的茶旅线路,其中位于松阳茶香小镇核心区域的大木山骑行茶园,面积 3.93 平方公里,是国家旅游 4A 级景区,园内的越野比赛骑行线路每年举办多场骑行赛事,成为集运动休闲、茶园观光、茶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去年茶旅游接待人数超过 308 万人次。

 茶产业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成为松阳增收富农,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起点。

 茶园观光旅游带来大量的游客量,让过去“论斤卖”的茶叶随之升级为“论杯卖”,而农家乐、特色民宿等业态也随之兴起。3.4 茶文化主题公园临海羊岩山围绕“羊岩、养眼、养颜”的建设理念,建成由茶生态园、茶乐园、羊岩之巅、羊岩茶道等4 大功能区和 10 余个景点组成的茶文化园占地约20 平方公里,其中茶园约 5 平方公里,已发展成为集茶叶加工、休闲品茗、生态观光、茶文化展示、青少年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茶文化主题公园。

 去年,来此观光体验的人数超过了 10 万人,带来 1000多万元的效益。

 茶产业与主题公园观光旅游的融合发展还促进了羊岩山茶园的基础设施建设,许多连片茶园的主要通行道路、步行道和机耕道一应俱全,一些茶山甚至还用上了喷滴灌和高效节水系统,对标准茶园建设的持续投入又为旅游业的兴旺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条件。以上4 种模式都充分体现了茶旅结合互融互助发展的内涵———茶旅为茶而来,因茶而起,茶旅特色丰富了旅游目的地的产品外延和品质。

 实际上,除了以上具有代表性的茶香茶韵小镇,浙江省各地的茶旅融合建设也方兴未艾。

 最新数据显示,浙江现有茶园面积 291.8 万亩,其中涉茶第三产业产值为43.9 亿元,比2010 年增长了近1 倍,预计到2020 年浙江将建成约 20 个茶叶特色强镇,这无疑将为浙茶产业注入强大的助推力。4 促进茶旅融合发展的建议4.1 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政府统筹谋划、科学布局,是发展茶旅融合的前5 9 第2 期 李书魁  浅议茶旅融合发展的意义与途径    

 提。

 茶旅融合发展一定要因地制宜,忌盲目模仿和生搬硬套,应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和旅游业特色,科学制订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做到茶叶与旅游两个规划总体协调、衔接紧密、互相支撑。

 合理布局集茶产品展销、品鉴、研发、休闲为一体的功能完备的推广消费区。

 应建立标准的服务体系,并辅以一定的宣传推广,吸引游客和茶人愿意来、留得住,最大程度地留住顾客和游客。

 其次,还坚持个性特色,梯度发展,并辅助以完善配套设施,将旅游产业的“吃、住、行、游、购、娱”6 大需求作为切入点,做好相关硬件设置的配套提升。4.2 突出以茶为核,提升茶区竞争力人们体验茶文化旅游的目的是追求健康生活,感受茶文化的意境。

 因此,茶文化旅游必须首先注重茶叶,坚持绿色先行,强一产、优二产、活三产,深度挖掘茶文化的内涵,引导游客对茶的兴趣[7]。

 特色鲜明的旅游主题是吸引游客的有效手段,特色的主题化旅游内容能给游客带来愉悦的视觉感受和心灵冲击,进而帮助在其心中形成对茶叶品牌的认可。因此,在分析本地茶文化资源的亮点与特质的基础,重点支持景观式茶园建设、核心景点打造、优质资源保护和产业品牌培育,通过茶 +旅游,茶 +养老,茶+运动等模式,借助主题公园、建筑、游步道、旅游路线、茶馆茶具等载体,将茶文化资源无形的内涵可视化,让游客能够具有真实的切身体验和直观的视觉感受,在心中形成对当地茶叶产品的形象认知[6] 。茶旅融合互助发展实现了传统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构建多层级、全方位的产业链和产业结构,以一产带动二、三产业的振兴,并进而促进一产的全面提升。

 通过茶文化的推广科学引导茶叶消费,促进从简单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升级,让茶文化与大众生活融为一体,茶旅融合必将重新定义生态游,成为人们休...

篇三:茶旅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21 年第 2 期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西茶旅融合

 发展路径研究— — 以江西资溪县为例黄春陈蕴茜摘要 :

 发挥地方资源优势 , 推进产业融合 , 形成新业态 , 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大方向 。

 茶旅融合将茶文化活■动与旅游融

 合在一起 , 实现茶产业链与旅游产业链的有机融合 , 从而提升茶业附加值与乡村旅游的文化岛位 , 助力茶旅业提质增

 效 、 转型升级 。

 茶旅产业融合是资源 、 品牌 、 人才整合的系统工程 , 成功的茶旅融合实践是实现区域茶旅产业可持续发展

 的有效途径 。

 本文以资溪县为例 , 从分析其生态优势及茶旅产业发展现状入手 , 着力探索提升 “ 资溪白茶 ” 地位 、 助推经

 济发展的茶旅融合发展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 :

 全面振兴 ; 茶旅融合 ; 发展路径 ; 资溪中图分类号: K20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1006-2335(2021

 )02-0084-06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ea-Tourism

 Integration

 Under

 the

 Comprehensive

 Rural

 Revitalization:Taking

 Zixi

 County

 in

 Jiang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Huang

 Chun,

 Chen

 YunxiAbstract :

 :

 It

 is

 the

 general

 direc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local

 resources,

 promote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form

 new

 forms

 of

 business.

 Tea-tourism

 integration

 integrates

 tea

 culture

 activities

 with

 tourism,

 and

 realizes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ea

 industrial

 chain

 and

 tourism

 chain,

 thus

 enhancing

 the

 added

 value

 of

 tea

 industry

 and

 the

 cultural

 taste

 of

 rural

 tourism,

 helping

 the

 tea

 tourism

 industry

 to

 improv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transform

 and

 upgrade.

 The

 tea-tourism

 integration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of

 integrating

 resources,

 brands

 and

 talents.

 Successful

 tea ­tourism

 integr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ea

 and

 tourism

 industries.

 Taking

 Zixi

 County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ts

 ecological

 advantages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ea

 and

 tourism

 industry,

 this

 paper

 focuses

 on

 exploring

 the

 way

 and

 method

 of

 tea-tourism

 integration

 to

 promote

 the

 status

 of

 "Zixi

 White

 Tea"

 and

 boost

 economic

 development.Key

 words:

 all-round

 rev 让 alization;

 tea-tourism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path;

 Zixi

 County在当前的世界经济环境中 , 旅游经济是重

 要的组成部分 。

 中国的旅游业发展速度经过多

 年的发展 , 已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 旅游的发展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

 通过旅游 , 人们

 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接触世界 , 接触各类

 人群 , 体验不同的文化历史环境和人文景观 , 在

 黄春 , 女 ,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所副研究员 , 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 陈蕴茜 , 女 ,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 研

 究方向为文化产业和党的建设 。84。

 。. .。

 。

 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西茶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 — 以江西资溪县为例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得到精神的滋养和启迪 。

 因

 此 , 旅游业的发展和大众的广泛参与是社会进步

 的体现 。

 从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来看 , 旅游与当地

 的优势产业融合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

 径 。

 茶旅融合就是做到茶旅一体化 , 这是一种新

 型的乡村全域旅游形式 , 是一种将生态环境 、 文

 化体验 、 休闲观光与旅游消费相结合的旅游模

 式 。旅游资源的主体是茶乡 、 茶园 。

 旅游产业的

 蓬勃发展需要这些资源的带动 。

 对于茶叶生产者

 来说 , 把茶的生产 、 制作 , 茶叶的销售融入到旅游

 环节之中 , 既实现了茶的旅游价值 , 也增加了茶

 农的收入 , 提高了茶农的积极性 。

 这是茶产业的

 新趋势 , 也是旅游业的新模式 , 茶旅的发展必然

 会带来茶文化与旅游各要素间的流动 、 融合与整

 合 。

 两者的融合发展 , 增加了茶文化的附加值 , 延

 长了旅游业的产业链 , 实现了公共功能的置换与

 创新 , 与此同时 , 也有利于实现区域旅游产业的

 转型升级 。一 、 、 旅游产业与茶业之间所存在的关系( 一 )

 旅游产业的发展特点旅游产业就是利用当地的资源开发旅游项

 目 , 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这里旅游 , 获得经济收入 。

 发展旅游产业 , 已经成为很多地区的重要经济来

 源 。

 旅游产业化 , 除了开发旅游景区之外,还将当

 地的资源进行包装 , 作为旅游产品宣传 、 销售 。

 特

 别是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 利用互联网平台开

 发旅游产业 , 能够做到广泛传播 。

 通过将旅游产

 业与当地资源协同管理 , 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发

 展 。( 二 )

 旅游产业规范化运行旅游经济产业化有两个标志:一个标志是旅

 游消费需求的集中 ; 另一个标志是旅游产品供给

 的专业化 。

 工业化进程不仅丰富了社会物质生

 产 , 而且改变了社会需求结构 , 促进了国民经济

 体系中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

 一些符合现代社会

 需要的新兴产业应运而生 。

 旅游业为了适应人们

 的需求 , 从过去保护生存的低层次物质需求 , 逐

 步变化和发展为注重个性和精神享受的高层次

 需求 。

 旅游经济产业化不仅为人们参与旅游业发

 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而且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健

 康发展 。( 三 )

 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人类对自然发展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入

 以及旅游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 , 人们对旅游活动

 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有了更好的认识 。

 旅游活

 动以生态环境为基础 , 只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才能

 增强旅游景区的吸引力 ; 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注

 重对生态环境的严格保护和改善 。

 旅游资源的过

 度开发 , 如果不加以规划和控制 , 将会影响和制

 约旅游经济的发展 , 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 , 进而

 损害人类的生活质量 。

 因此 , 世界各国在发展旅

 游经济的过程中 , 都十分重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

 护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 、“ 旅游产业 + + 茶业 ” ” 的业态模式( 一 )

 美化茶园环境 , 发展生态旅游在不影响茶叶正常生长的前提下 , 通过景观

 改造和花木补植 , 将茶园景观化 , 经过适当的美

 化之后与周围的环境景观融合为一体 , 形成良好

 的生态旅游资源 。

 把现有条件充分利用起来 , 通

 过强化茶园管理 , 注重茶园保护 , 同时维护好周

 围的生态环境 , 将生态旅游合理开发 。( 二 )

 拓展茶叶民俗活动 , 发展节庆旅游活动

 通过开展茶文化旅游节 , 将茶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 , 实现一体化对外营销 , 将产业产品

 通过旅游活动推销出去 。

 充分发挥会展节庆活动

 的带动效应 , 精心打造茶文化旅游节庆品牌 , 同

 时将茶叶品牌树立起来 。( 三 )

 创新茶艺表演活动 , 发展休闲旅游在发展中 , 要注重泡茶 、 品茶 、 表演茶艺的休

 闲旅游价值 , 通过适当的创新 , 引领品茶新潮流 。

 让茶的味道融入视觉和听觉的立体享受,让茶成

 为高品质 、 高舒适 、 高境界的体验,成为特色休闲

 旅游产品 。( 四 )

 整合茶叶加工 , 发展工业旅游在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中 , 要注重茶加

 工 , 把茶叶包装为旅游产品 , 作为旅游开发的一

 项资源 。

 具体来说,需要引导茶加工企业把发展

 茶加工旅游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 。

 同时 , 政府部

 门要主动帮助企业规划 , 建设 “ 工农业旅游示范

 85。

 。. .。

 。

 农业考古 2021-2基地 ” , 开发茶叶特色工业旅游产品 。( 五 )

 挖振茶叶效应发展旅游业目前 , 旅游市场的追求是游览名山 、 游览茶

 园 , 了解茶叶的功能 , 购买适合自己体质的茶叶

 品种 , 品尝茶叶的滋味 , 在茶区清新的空气和优

 美的风景中修身养性 。( 六 )

 利用茶叶科普促进研究型旅游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 。

 利用茶园优美的自然

 环境和丰富的茶文化知识 , 开展旅游产品的研

 究 。

 如在茶镇开展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 , 主题是

 冬夏两季的景观生态旅游 。( 七 )

 结合宗教文化发展实践旅游在有条件的茶镇 , 可以利用现有的茶叶资源

 结合宗教文化资源举办一些国际或国内的禅茶

 文化节 。

 以其独特的佛道茶文化内涵 , 吸引众多

 茶艺爱好者,开发禅宗旅游产品 。三 、 、 江西省资溪茶旅融合发展现状“ 茶 + 旅游 ” 就是让茶业跨出行业局限 、 寻找

 到新的异业结合及业务增长点 , 同时也满足品牌

 茶企融合企业形象 、 品质标准 、 黏合客户等多功

 能需求 , 并带动当地地方经济的发展 [ 1 ] ( H4 - 29> o 茶

 旅融合的主题是 “ 茶 ” , 旅游活动是建立在茶资源

 的基础上 , 重在发挥好旅游载体的作用来传播茶

 文化 , 销售茶产品 。

 茶旅是以消费为核心的 , 将市

 场作为发展动力 , 发挥产业化的导向作用 , 将旅

 游与茶产业相结合 , 形成一个经济链 。

 茶旅融合

 作为朝阳产业 , 将茶叶和旅游之间的关联度建立

 起来 , 延长产业链 , 对乡村发展有很强的带动性 ,

 投入少 、 产出多,既解决大量人员的就业问题 , 可

 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

 江西资溪县有良好的生

 态优势 、 旅游发展资源及茶业发展基础 , 可以走

 出一条茶旅融合产业化发展道路 , 形成茶农增

 收 、 产业增效 、 生态增值的茶产业绿色发展模式 ,

 从而助推乡村振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 一 )

 生态优势资溪县地处江西省东部 、 武夷山脉西麓 , 森

 林覆盖率高达 87.3%, 空气负离子含量最高达 36

 万个每立方厘米 , 是武夷山脉生态系统重要的组

 成部分 , 为江西省第二大河流抚河的源头之一 。

 在资溪县方圆 1251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 分布有江

 西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清凉山国家森林公

 园 、 九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 华南虎野化放归基地

 等国家级名片 , 和 5 个生态公益型林场 , 是 “ 国家

 重点生态功能区 ” “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 。( 二 )

 旅游发展资源资溪县是 “ 江西省旅游强县 ” “ 国家全域旅游

 示范区 ” 、 2018 年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承办

 县 。

 境内群山连绵 , 河溪遍布 , 自然风光集 “ 奇秀

 美 ” 特色于一身 ; 人文景观融 “ 山水田林村 ” 于一

 体 , 拥有可开发旅游资源共 120 余个 , 并有着以大

 觉山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为龙头 , “ 大觉溪 ” “ 真相

 乡村 ” 等精品旅游带为重点的资溪旅游区⑵ 。( 三 )

 良好的茶业发展基础良好的生态优势为有机白茶种植提供了 “ 天

 时地利 ” 。

 资溪白茶产区位于马头山原始森林附

 近 。

 马头山原始森林高坡度 、 温差大 、 湿度大 、 日

 照时间短 , 独特的高负氧离子 、 高海拔自然条件 ,

 造就了野生茶味醇香高的天然品质 。

 2007 年起 ,

 资溪县把白茶列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 , 白茶种植

 面积已达 5 万余亩 , 陆续创建有机白茶品牌 12 个,

 “ 资溪白茶 ” 已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

 标志保护产品 , 在 2020 中国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价

 值评估中 , 其品牌价值高达 3.05 亿元 , 并进入了

 全国名优茶百强行列 [ 3 ] ( P1W4 )

 O四 、 、 借鉴成熟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中国地大物博 , 优质茶叶分布广 , 为全面振

 兴农村 , 发展农村经济 , 各地都在探索一条因地

 制宜的茶旅融合发展模式 。

 如江西婺源就重点扶

 持一批规模大 、 基础好 、 环境优的生态茶园 , 将其

 改造提升为集茶旅观光 、 茶旅体验 、 茶旅度假 、 茶

 旅养生为一体的茶旅融合基地 。( 一 )

 茶 + 生态旅游观光 + 体验通过将茶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将茶园产业

 链予以延伸 , 让游客在茶园旅游时 , 感受乡村生

 态环境 , 在观茶海 、 品茶味中体会茶文化,从而打

 造茶园多种文化旅游新产品 [ 4 ] <P54 - 55 )

 o

 一是创意茶

 体验 :

 通过游客在采茶 、 泡茶 、 炒茶过程中的参

 与 , 提高参与感和互动感 , 增强深度体验感;二是

 创意茶产品体验店 :

 结合当代茶文化 , 通过手工

 泡茶体验中心 、 茶文化体验中心 , 为游客提供茶

 86。

 。. .。

 。

 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西茶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 — 以江西资溪县为例食 、 宴会 、 茶艺美容 、 茶浴等项目 ; 三是旅游产品

 的文化衍生开发:依托当地自然环境建设自行车

 道 , 打造自然景观中的户外开发培训项目基地 。

 如婺源考水的千亩有机生态茶园 , 其茶叶出口欧

 盟 23 年 , 该茶园通过植入茶叶采制体验 、 山野健

 身 、 登山观光等元素 , 在 2019 年获第三十届 “ 卡

 洛•斯卡帕国际园艺奖 ” ( 此奖被誉为国际园艺界

 的诺贝尔奖尸( 二 )

 茶 + 民俗文化活动开展与民俗相关的主题文化游乐节庆活动 ,

 让茶旅融合充满文化气息 。

 比如 , 通过举办茶文

 化节 、 主题文化游乐活动 , 展示当地的茶文化特

 色 , 做好茶学传统知识宣讲 , 开设茶文化论坛 ; 可

 以组织禅茶表演互动 , 或开设茶学大师讲堂 , 让

 游客学习茶道礼仪等 。( 三 )

 “ 茶园 + 互联网 + 民宿 ”将茶山环境作为依托 , 建设各类具有地方特

 色的民宿 , 激活农村闲置资源 。

 通过建立民宿与村

 民联动发展机制,用不同的茶艺主题装饰民宿 , 带

 动农家乐精致化 、 主题化发展 , 满足人们对原生态

 生活深刻体验的需求册心 〉 ...

篇四:茶旅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专业人文茶趣48 2021 年 第 04 期1 全域旅游背景旅游行业一直被誉为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具有综合带动性强,行业关联度高的特点。“食住行游购娱”老六要素和“商养学闲情奇”新六要素相互融合推进发展。随着旅游在国内外迅速发展,众多学者将目光转移在了如何使旅游发展更加有效、集约,使游客能够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带动多种行业共同推进。在这种背景之下,全域旅游应运而生。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全域旅游。所谓全域旅游,是指将一个区域作为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运作,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域旅游也代表了我国未来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2 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现状2.1 信阳市茶产业背景介绍信阳市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和大别山革命老区,地处河南省南部,南接湖北省,豫风楚韵的特点明显,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茶叶主产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茶的主要产区。古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淮南茶光州上”。古光州就位于今天的信阳市。1915年,信阳毛尖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目前,信阳毛尖茶已经成为了信阳市一张亮丽的名片,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茶观景。信阳毛尖茶作为著名绿茶品种,被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誉为:“具有形美、色绿、香高、味爽的特点”。与此同时,信阳油茶产业也飞速发展。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到信阳考察调研,在当地强调了发展油茶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良好的一条好路子,路子找对了,就要大胆去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的信阳市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已经成为了国内游客到信阳游玩的一个重要地点。众多游客选择重温总书记考察路线,欣赏油茶花开美景,居住周边特色民俗,品味信阳传统美食。油茶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食、住、行、游、购、娱”等行业的全面推进,村民收入得到了大幅度提升。2.2 信阳茶产业与旅游特色景区融合信阳市的许多旅游景区巧妙融合茶产业,提供与茶产业相结合的旅游路线。如信阳市南湾湖风景名胜区,距离市区仅5公里,被评定为4A级景区。里面依次分布了茶岛、猴岛、鸟岛等几个岛屿。其中茶岛是整个景区的重点,乘船穿过碧波荡漾的南湾湖,登上茶岛,可以看到大片的茶田,茶树吐露新芽,游客采茶合影。茶岛上还设置了茶艺馆,实景还原信阳毛尖从采叶、杀青、揉捻、理条、烘焙的全过程。使游客能够体验茶叶从新鲜叶片到茶叶成品的加工全过程,充满了趣味,也增长了游客对茶叶加工制作的相关知识。这种体验式的旅游方式,得到了众多游客的青睐。景区挑选茶艺师进行茶艺表演,弘扬茶道礼仪文化,展示冲泡茶叶方法和技巧。现场品尝一杯信阳毛尖茶,观看传统茶艺表演,成为了南湾湖风景区的旅游亮点,茶旅融合程度较高,效果较好。信阳鸡公山景区是全国著名的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区域内分布有众多茶园。一些茶园依托自身优势,建设了茶文化体验园,使游客在来鸡公山游玩的过程中,可以学习茶文化、品尝信阳毛尖茶。2020年,信阳鸡公山管理区联合信阳茶产业发展中心、信阳茶文化协会等部门,举办了庚子年鸡公山中秋茶会,借助中秋佳节旅游旺季和鸡公山风景区知名度,利用各种新媒体手段开展宣传推介,推动鸡公山风景区茶旅融合发展。信阳茶产业还与乡村旅游有较好的融合,茶叶多种植于山区,每年初春,茶树吐出嫩芽,茶田绿波荡漾,地势造就了具有层次感的茶园风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众多市民将周末乡村茶园游作为了一种重要的休闲放松方式,享受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优良生态环境。2.3 信阳茶产业与旅游会展行业融合信阳市委、市政府也一直将茶产业作为全市发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李明军(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摘 要:全域旅游提出后,被作为了我国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导。重点通过旅游目的地建设和运作,着力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信阳市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产地,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茶观景。通过对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现象进行总结归纳,现状描述,结合全域旅游视角,提出了加强政府规划引领,推动信阳市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区域旅游资源,推动信阳市茶旅有机融合发展;激活社会资本,讲好信阳茶故事,做好茶文章,实现共建共享;加大媒体推介力度;加强信阳市茶旅相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的对策。关键词:全域旅游;茶旅融合;对策作者简介:李明军(1990~),男,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经济管理49 2021 年 第 04 期展的重点。坚持“以茶为媒”,带动信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从1992年开始,信阳市每年在茶叶大量下市时举办茶文化节。邀请海内外宾朋,共聚信阳市,举办专题展会,吸引各地客商。茶叶成为了信阳市经济发展的纽带,带动了对信阳市的投资。每年茶叶节开幕,大量游客来到信阳市,参观博览盛会,选购茶叶茶具,带动了当地住宿、餐饮、旅游行业的全面发展。每年茶叶节举办期间,酒店客房往往一房难求。2.4 信阳茶产业与餐饮行业融合信阳市结合茶叶主产区特点,创新使用信阳毛尖茶叶制作菜品。使用信阳毛尖未加工绿叶与鸡蛋炒制,烹饪出味鲜色美的菜肴。借鉴龙井虾仁的制作方法,使用信阳毛尖进行加工,既体现出了虾仁的鲜嫩口感,也带有淡淡绿茶香味,让人回味无穷。这些创新使用信阳毛尖加工的菜品,成为了信阳市内一些餐饮企业的特色招牌菜,吸引游客前来品鉴。与此同时,使用油茶制成的山茶油也成为了信阳菜烹饪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山茶油富含一些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炒制菜品味道鲜美。信阳当地很多餐饮企业,坚持使用山茶油烹饪菜品,在酒店大堂设置山茶油展览销售专区,向游客推荐宣传山茶油等健康饮食产品。山茶油也成为了游客到信阳旅游,购买的土特产品之一。3 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对策3.1 加强政府规划引领,推动信阳市产业融合发展要突出重点,精心编制信阳茶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扶植茶产业与相关产业进行深度融合。茶叶的种植、制作、销售贯穿了第一、二、三产业,是名副其实的经济推动器和动力源。茶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当地政府部门要善于引导,出台政策,鼓励茶企拓宽思路,打造出特色茶旅品牌。信阳市发布了《关于培育茶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实施茶旅融合发展工作方案(2018-2020年)》,从政府层面确定了开展茶旅一体化发展的策略。结合现状,计划有重点的打造中国茶文化生态公园,推出茶旅融合的精品旅游线路。最终努力实现“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这也是“两山理论”的信阳有力实践。信阳市文新茶叶科技园、文新茶村已经走在了发展前列,值得其他相关企业学习借鉴。茶叶也一直被作为一种健康饮品,得到人们认可和喜爱。政府鼓励茶企结合康养政策,推出“绿色品茗养生游”、“生态茶园健康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实现茶产业与康养产业深度融合,互惠发展。大力扶植油茶产业,油茶花开成景,果熟成油料,浑身都是宝。要借助电商平台,构建“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开辟多元化销售渠道。3.2 统筹区域旅游资源,推动信阳市茶旅有机融合发展信阳市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森林覆盖率高,红色旅游资源和绿色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各个时期的红色历史遗存较多,大别山红色精神绽放光芒。空气质量较高,信阳市光山县被誉为“天然氧吧”,城市整体空气质量,一直位于河南省前列。要突出沿南湾湖区域茶旅线路。信阳毛尖茶叶核心产区位于浉河区“五云、两潭、一寨”(即连云山、天云山、云雾山、车云山、集云山、白龙潭、黑龙潭、何家寨)区域,沿着整个南湾湖水库呈带状分布。浉河区政府规划建设了沿南湾湖百里茶廊工程,将这些地点穿点成线。环湖公路将整个区域连接成环形,穿过了信阳毛尖的核心产区,景色优美,吸引了众多自行车骑行爱好者。建议选取一些基础设施较好路段,合理规划布局,设置自行车专用车道,吸引游客骑行旅游。3.3 激活社会资本,讲好信阳茶故事,做好茶文章,实现共建共享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发展源远流长,许多游客对茶文化充满兴趣。2015年,龙潭茶叶公司投资拍摄的以茶为主体的电影《草木之恋》在信阳拍摄完成并上映,宣传推广了信阳的茶文化。鼓励信阳当地茶艺研习社,传授茶艺相关礼仪,深挖内涵建设,努力讲好一杯中国茶的故事。鼓励有条件的茶园,统筹资金,优化周边基础设施建设,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使茶园变成吸引游人的乐园,借此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政府 要继续支持国内知名旅游企业采取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茶旅资源开发,激发社会资本的活力和灵活性。3.4 加大媒体推介力度,形成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氛围借助网络、电视、报刊等多种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尤其是在初春新茶下市时候,加大在郑州、武汉、合肥等城市的推介力度。吸引周边城市圈游客,利用周末到信阳开展旅游活动。有重点的推出宣传信阳茶文化旅游线路,擦亮信阳毛尖这张信阳城市的亮丽名片,提升信阳毛尖和信阳旅游的知名度,并促进两者融合发展。3.5 加强信阳茶旅相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茶旅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强对信阳师范学院、信阳农林学院、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信阳航空职业学院等当地高校茶旅专业人才建设力度,培养出一批能种植、爱茶叶、懂茶道、知茶礼的茶旅方面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依托高校现有开设的旅游、茶艺、茶文化等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入领会茶艺内涵,热爱信阳茶文化,为茶旅融合发展提供充足智力支持。同时,信阳市文化旅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也要加大对茶旅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建立大师工作室、茶旅专业培训点,加强人才培训力度,突出重点的对当地旅游企业负责人、茶园经营者进行指导。力争形成政府政策支持、专家教授指导、企业个人参与的茶旅融合发展氛围。参考文献:[1]王婷.信阳市茶旅游发展状况调查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8.[2]高荣丽.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优化路径探析[J].度假旅游,2019(04):16+21.[3]陈智慧.河南信阳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5.

篇五:茶旅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p>

 言伍家台村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万寨乡,距离宣恩县城18公里,距离恩施火车站、机场40公里,自然及人文景观独特,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2016年,伍家台贡茶文化旅游区全年接待游客56万余人次,占全县接待游客总人次的39.7%;旅游综合收入1.3亿元,占全县旅游综合收入的20.8%,人均旅游综合消费为232元,旅游直接消费仅为53.95元;同年中国国内外游客数为4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为47361亿元,人均旅游直接消费为1044元。与全国旅游消费情况对比后不难发现,伍家台景区旅游人均直接消费与全国旅游人均直接消费相差990元,究其原因是旅游转化率严重不足,没有将充足的游客资源转化为旅游收入。调研组认为产生经济效益是旅游资源的核心内涵之一,旅游资源经济转化率则是衡量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打造贡茶小镇的关键在于挖掘“茶”资源潜力,创造符合时下旅游消费需求的新的吸引力资源,将游客资源转化为旅游收入。一、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及特色资源伍家台景区地理环境优越,北纬30°黄金分割线穿境而过,海拔800-1000米,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因2017年宣恩县委党校青干班第三课题组(宣恩县委党校,湖北

 宣恩

 445500)内容摘要:本文从宣恩伍家台区域优势和资源环境着手,深入介绍了伍家台茶旅融合发展的特点及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从产业培育、品牌建设、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伍家台茶旅融合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寄希望对伍家台及类似区域实行茶叶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一点参考。关键词:贡茶;伍家台;茶旅融合中图分类号:F326.12;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2004/ES(2017)04-0064-03收稿日期:2017-10-23作者简介:本课题小组组长为马姣,成员为黄艳、向曦、董胜、邹波、蒋华云、华夏、谭琴、唐秀明。乾隆皇帝钦赐“皇恩宠锡”御匾,使得伍家台“贡茶”名扬天下。1984年,胡耀邦总书记视察宣恩品尝伍家台贡茶后赞口不绝,留下“八斤六两”的一段佳话。著名歌唱家蒋大为也在1991年4月到伍家台观光,欣然创作《请喝一杯宣恩茶》,唱响大江南北。目前,伍家台贡茶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伍家台茶园也于近期荣获全国最美30座茶园之一,伍家台景区名气不断提升。(二)当前宣传方式近年来,政府先后累计投入伍家台贡茶品牌打造资金2000多万元,拍摄伍家台贡茶音乐电视《追寻》、微电影《回家的路有多远》、《茶山里的舞者》、专题片《为了一杯好春色》,曾经在央视七频道、湖北影视频道展播;也曾在武汉城市公交车身、地铁站牌投放广告,将D2259次动车冠名为“伍家台贡茶号”,伍家台贡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较大提升。同时,自2013年起,已连续举办五届伍家台贡茶文化节,伍家台贡茶品牌影响力效果初显。二、存在问题伍家台具有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却缺少良好的旅游氛围,主要原因是吃无特色、住不雅致、行不方便、游难神怡、购无兴致、娱不尽兴,无法满足游客可看、可览、可赏、可品、可宣恩伍家台茶旅融合发展调研报告清江论坛

  2017 年第 4 期 产业发展-64-商、可住、可学的需求,导致“茶乡游”无法深入游客当中,无法产生“回头客”。(一)文化挖掘深度不够目前,伍家台贡茶文化旅游区对贡茶文化的挖掘仅停留在对贡茶历史的简单描述、石碑雕像的粗浅利用、少数民族风情的生硬造作,贡茶渊源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支撑、石碑雕像没有生动形象的灵魂塑造、特色民居与民族文化没有浑然一体的融合。同时,缺少茶文化衍生品,主题旅游不突出,大多局限于观光、购茶,方式单一,无法满足游客的文化体验,导致满意度不高、重游率低,也影响了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二)宣传推介广度不够。目前我县在宣传伍家台贡茶文化旅游区主要采用过平面广告、户外LED屏广告、地方电视台、微电影、动车D2259次列车等方式,效果不佳。缺乏新媒体、国内主流媒体(如中央电视台)、旅游报纸报刊宣传。(三)游客体验参与不够 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旅游景区应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以获得利润,应开发体验性项目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需求。目前,伍家台景区旅游大多停留在观光旅游阶段,体验式旅游有限,普通游客参与度不高。一是可体验项目有限,仅部分开放采茶、制茶、炒茶、品茶、对山歌项目;二是体验时间有限,只有在贡茶文化节或以政府为主导的特殊接待时游客才有机会亲自体验、感受。(四)资源开发整合不高

 当前,伍家台景区茶文化旅游开发主要以“昌臣”有限公司为主力,景区内其余茶企、合作社、茶农对景区的建设参与度不高,没有考虑到茶文化与休闲文化及当地民俗文化的联系,没有将其有机整合,导致旅游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不高。(五)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在伍家台,虽从事茶行业的人数较多,但大多都是伍家台本地的茶农或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素质参差不齐,对贡茶文化的理解不深,不利于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六)配套设施不强伍家台茶文化旅游区接待服务能力不够。如在春茶时节,大量茶商和游客到伍家台采购新茶、参观体验制茶时,就会出现宾馆床位紧张、交通堵塞、人流拥挤等现象;同时,景区内景点较为分散,缺乏有效统一的管理,部分景点管理不到位,清洁卫生无人及时维护、车辆乱停乱放等。三、对策建议(一)夯实基础,推进茶产业深度融合发展。1.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有机”、“富硒”、“皇恩宠锡”发展理念,立足资源优势,大打“绿色牌”、“特色牌”。一是狠抓茶园管控,促进茶园认证转换,坚持有机发展;二是严格质量管控,加强“源头”监管,强化质量研究,提升茶叶品质。三是健全监管体系,建立约束机制,确保景区发展原生态。2.深挖贡茶文化。追溯伍家台贡茶的历史渊源,以伍昌臣为原型,追溯贡茶“族谱”,厘清伍家台贡茶的发展脉络,聘请文化专家制成族谱或相关书籍。以乾隆皇帝的“皇恩宠锡”为模型,还原历史场景,建造“皇恩宠锡”陈列馆,带领游客走进历史的长河。3.合理布局景点。一是严格执行规划,改变目前景点分散、零乱、吸引力低等状况;二是加强资源整合,统一对投入到伍家台景区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整合,力争避免“各自为政”的状况。4.完善基础设施。一是解决景区缺水的问题;二是解决核心景区居民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问题;三是按照4A级景区标准继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如景区内公共厕所等。5.严格规范管理。一是加强对景区工作人员的能力培训,提升服务人员素质;二是注重提升伍家台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树立建园保园爱园的意识;三是加强景区日常管理,严格执行景区规范管理标准,以身作则引导游客,促进景区规范化运行。6.提升乡风民俗。一是由万寨乡党委政府牵头,协调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以及计生、综治、公安、法院等县直单位,大力开展伍家台村“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出彩宣恩人”等系列评选活动;二是由村民委员会带领村民践行《村规民约》,形成友爱的良好氛围。(二)加大宣传,增强贡茶小镇知名度一是确定宣传理念。调研组认为当前亟需明确伍家台景区的形象定位,宣传口号能有效体现伍家台景区的自然、人文气息。二是确定主要宣传平台,拓宽宣传广度,加强利用新媒体进行推介。三是在宣传力度上面,改变目前重茶轻景的宣传模式。(三)着力核心,提高旅游转化率1.丰富旅游模式。休闲观赏式。一是兴建“贡茶主题园”,探寻贡茶进京秘事。在“贡茶主题园”浓缩展示伍家台茶文化,向游客介绍伍家台茶成为“贡茶”-65-

 引

 言伍家台村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万寨乡,距离宣恩县城18公里,距离恩施火车站、机场40公里,自然及人文景观独特,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2016年,伍家台贡茶文化旅游区全年接待游客56万余人次,占全县接待游客总人次的39.7%;旅游综合收入1.3亿元,占全县旅游综合收入的20.8%,人均旅游综合消费为232元,旅游直接消费仅为53.95元;同年中国国内外游客数为4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为47361亿元,人均旅游直接消费为1044元。与全国旅游消费情况对比后不难发现,伍家台景区旅游人均直接消费与全国旅游人均直接消费相差990元,究其原因是旅游转化率严重不足,没有将充足的游客资源转化为旅游收入。调研组认为产生经济效益是旅游资源的核心内涵之一,旅游资源经济转化率则是衡量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打造贡茶小镇的关键在于挖掘“茶”资源潜力,创造符合时下旅游消费需求的新的吸引力资源,将游客资源转化为旅游收入。一、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及特色资源伍家台景区地理环境优越,北纬30°黄金分割线穿境而过,海拔800-1000米,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因2017年宣恩县委党校青干班第三课题组(宣恩县委党校,湖北

 宣恩

 445500)内容摘要:本文从宣恩伍家台区域优势和资源环境着手,深入介绍了伍家台茶旅融合发展的特点及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从产业培育、品牌建设、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伍家台茶旅融合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寄希望对伍家台及类似区域实行茶叶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一点参考。关键词:贡茶;伍家台;茶旅融合中图分类号:F326.12;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2004/ES(2017)04-0064-03收稿日期:2017-10-23作者简介:本课题小组组长为马姣,成员为黄艳、向曦、董胜、邹波、蒋华云、华夏、谭琴、唐秀明。乾隆皇帝钦赐“皇恩宠锡”御匾,使得伍家台“贡茶”名扬天下。1984年,胡耀邦总书记视察宣恩品尝伍家台贡茶后赞口不绝,留下“八斤六两”的一段佳话。著名歌唱家蒋大为也在1991年4月到伍家台观光,欣然创作《请喝一杯宣恩茶》,唱响大江南北。目前,伍家台贡茶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伍家台茶园也于近期荣获全国最美30座茶园之一,伍家台景区名气不断提升。(二)当前宣传方式近年来,政府先后累计投入伍家台贡茶品牌打造资金2000多万元,拍摄伍家台贡茶音乐电视《追寻》、微电影《回家的路有多远》、《茶山里的舞者》、专题片《为了一杯好春色》,曾经在央视七频道、湖北影视频道展播;也曾在武汉城市公交车身、地铁站牌投放广告,将D2259次动车冠名为“伍家台贡茶号”,伍家台贡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较大提升。同时,自2013年起,已连续举办五届伍家台贡茶文化节,伍家台贡茶品牌影响力效果初显。二、存在问题伍家台具有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却缺少良好的旅游氛围,主要原因是吃无特色、住不雅致、行不方便、游难神怡、购无兴致、娱不尽兴,无法满足游客可看、可览、可赏、可品、可宣恩伍家台茶旅融合发展调研报告清江论坛

  2017 年第 4 期 产业发展-64-商、可住、可学的需求,导致“茶乡游”无法深入游客当中,无法产生“回头客”。(一)文化挖掘深度不够目前,伍家台贡茶文化旅游区对贡茶文化的挖掘仅停留在对贡茶历史的简单描述、石碑雕像的粗浅利用、少数民族风情的生硬造作,贡茶渊源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支撑、石碑雕像没有生动形象的灵魂塑造、特色民居与民族文化没有浑然一体的融合。同时,缺少茶文化衍生品,主题旅游不突出,大多局限于观光、购茶,方式单一,无法满足游客的文化体验,导致满意度不高、重游率低,也影响了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二)宣传推介广度不够。目前我县在宣传伍家台贡茶文化旅游区主要采用过平面广告、户外LED屏广告、地方电视台、微电影、动车D2259次列车等方式,效果不佳。缺乏新媒体、国内主流媒体(如中央电视台)、旅游报纸报刊宣传。(三)游客体验参与不够 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旅游景区应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以获得利润,应开发体验性项目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需求。目前,伍家台景区旅游大多停留在观光旅游阶段,体验式旅游有限,普通游客参与度不高。一是可体验项目有限,仅部分开放采茶、制茶、炒茶、品茶、对山歌项目;二是体验时间有限,只有在贡茶文化节或以政府为主导的特殊接待时游客才有机会亲自体验、感受。(四)资源开发整合不高

 当前,伍家台景区茶文化旅游开发主要以“昌臣”有限公司为主力,景区内其余茶企、合作社、茶农对景区的建设参与度不高,没有考虑到茶文化与休闲文化及当地民俗文化的联系,没有将其有机整合,导致旅游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不高。(五)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在伍家台,虽从事茶行业的人数较多,但大多都是伍家台本地的茶农或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素质参差不齐,对贡茶文化的理解不深,不利于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六)配套设施不强伍家台茶文化旅游区接待服务能力不够。如在春茶时节,大量茶商和游客到伍家台采购新茶、参观体验制茶时,就会出现宾馆床位紧张、交通堵塞、人流拥挤等现象;同时,景区内景点较为分散,缺乏有效统一的管理,部分景点管理不到位,清洁卫生无人及时维护、车辆乱停乱放等。三、对策建议(一)夯实基础,推进茶产业深度融合发展。1.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有机”、“富硒”、“皇恩宠锡”发展理念,立足资源优势,大打“绿色牌”、“特色牌”。一是狠抓茶园管控,促进茶园认证转换,坚持有机发展;二是严格质量管控,加强“源头”监管,强化质量研究,提升茶叶品质。三是健全监管体系,建立约束机制,确保景区发展原生态。2.深挖贡茶文化。追溯伍家台贡茶的历史渊源,以伍昌臣为原型,追溯贡茶“族谱”,厘清伍家台贡茶的发展脉络,聘请文化专家制成族谱或相关书籍。以乾隆皇帝的“皇恩宠锡”为模型,还原历史场景,建造“皇恩宠锡”陈列馆,带领游客走进历史的长河。3.合理布局景...

推荐访问:茶旅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融合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