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

时间:2023-02-08 11:20:06 来源:网友投稿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的读书笔记怎么写此书洋洋四十万言,内容精深,思辨独到,文采优美。颇得太史公“春秋笔法”之真传,又遵从史学研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 ,供大家参考。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的读书笔记怎么写

  此书洋洋四十万言,内容精深,思辨独到,文采优美。

  颇得太史公“春秋笔法”之真传,又遵从史学研究之严谨;视野开阔,不拘泥于旧有成果和官方表述,另辟蹊径,透过现象寻找更符合逻辑的真由。

  通过阅读此书有如下感受:

  其一,以“新陈代谢”作题十分形象。

  倘若把历史比做人生,人在经历成长和变迁的同时,其内部也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总趋势为:排除旧物,生长新物。

  这样人才能正常的生存,历史也就得健康地发展。

  其二,对于历史事件的评价不能仅从事件之结果来判定,而要把事件放置在一个相当的时间跨度内分析和考量。

  以郑和下西洋为例,如今教科书的评价满是溢美之词全然忘乎了郑和下西洋之真正目的:寻找逃亡的建文帝朱允炆。

  这可以解释为何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陈旭麓先生大胆写道:“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以来已见端倪了。

  中国之航海规模远胜于后来的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直流,但两者的目的完全不同,我们以俯瞰世界的姿态出行,他们以探索未知世界的先驱者形象出发。

  一为寻人与招安;一为财富和新大陆。

  其三,能够抛除纯粹的民族感情来分析问题。

  陈先生也说过“历史研究会动感情,近代百年中的这一段至今还能使人听到历史中的呻吟和悲呼。

  但是,同情和憎恶毕竟不能代替理性分析。

  对于历史科学来说,后者更加重要。

  历史的精神在于理性分析,过多的感情色彩会使其失去原色,好看但不真实。

  这一点比之如今对历史的戏说和误读之风,来得实在,来的淡定。

  以作者对资本主义的观点可以看出其理性的思考。

  资本主义冲入中国,处于隔绝状态的中国被暴力打开了国门,旧的制度和礼俗必然会如“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解体”(马克思语)一样崩溃。

  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一种痛苦的进步。

  其四,变的哲学。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曾经提到“其实历史就是一个变,治史所以明变。

  新陈代谢也就是一个“变”字。

  维新变法期间,当时的改良派代表人物无不以“变”为主题发表观点:梁启超的“变亦变,不变亦变”反映了当时中国已无路可退,只有变化,才能发展。

  康有为之“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则亡。

  (《上清帝第六书》)此言出自洋务运动之后,对前者30年不彻底的变革进行了批评。

  再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出发,后来新文化运动的许多主张已在戊戌变法时初露端倪了。

  这是恒变哲学的又一注脚,“变”的思想一以贯之。

  读书笔记范文10篇

  《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

  古巴的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48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

  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

  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

  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

  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7a64e78988e69d8331333332393965永远敬重的。

  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

  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笔记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命历程,它有时是快乐的,有时是幸福的,有时是悲怆的…海伦的生命既是痛苦的又是幸福的;既是快乐的也是艰辛的…

  她一生只有十九个月的光明与声音,从此以后海伦就生活在黑暗中,得不到一点光明,也无法和他人进行交流只能靠比比划划和人“谈话”,这样常让家人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随着海伦的一天天的长大经常做出一些让家人头疼的事,为此父母就和她踏上了求学的征程。

  首先爸爸带她去找著名的眼科大夫希望海伦能够重见天日,可是医生对它也无能为力。

  根据医生的建议他们又去找贝尔博士。

  贝尔博士为他们推荐了波士顿柏金斯学校,过后又给校长写了一封信。

  最后学校推荐了适合的莎莉老师。

  在莎莉老师的悉心教育下,经过海伦自己的努力,海伦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慢慢地也学会了说话。

  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海伦那段用心良苦地学习说话的经历。

  爱迪生让她的手放在乐器上感受音乐的旋律;戈德斯基弹琴时她用手去抚摸琴;老师说话时,她用手一遍一遍的摸着老师的嘴。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她才慢慢地学会了说话。

  生活中我们能有几个像海伦这样遇到困难不退缩,坚持不懈敢于向生命挑战的哪

  记得前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一个转转圈,它看起来简单大方,看着别人玩觉得玩法也特简单。

  当妈妈问我会不会玩时,我不屑一顾地说:“小菜一碟。

  可是我没跳了几个,它就和我捣蛋了,怎么让它转转它都不转。

  我立刻火冒三丈把它扔到了一边干脆不玩了。

  还是在妈妈的再三鼓励下我才又找回了信心。

  了解了海伦的人生经历,现在再想想自己曾有过的行为都有些脸红,同时更多的是明确了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做生活的强者,要学会面对,学会争取,学会乐观,学会勇敢。

  历史3000字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一声叹息万历帝—《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本文所说的“一声叹息”,只限于如果按照现代人正常思维状态下,去努力理解当时已经集国家权力于一身的中国明朝皇帝却根本没有办法运用自己的意志去办一件自己想做的看上去是极小的事情,当然就更说不上让他青年人家领导当时的明代中华民族走向一个国家真正实际意义上的强盛兴旺,国富民强、兵强马壮…这实在是令现代的中国人大大失望了。

  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数不胜数的封建政治家、封建思想家、封建实干家、封建统治者们,封建被统治者们都不约而同地自我奠定了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中国特色的人类封建社会行为准则,它就是著名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伦理道德最核心的内容,它包括了身处任何地位级别的中国人从小长大从生到到死全部生涯中的唯一行为纲领:下级永远服从上级、儿女永远服从父母、女人永远服从丈夫—而从来不允许怀疑其上级、其父母、其丈夫在任何时候会出现有过错的事情。

  有过错误也得服从。

  当然,如果数以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所有的曾经的为君

  者、为父者、为夫者全部百分之百绝对正确过、绝对伟大过、绝对英明过…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社会景象啊。

  可惜啊,在如此沉重的伦理道德的外衣下,人类间科学真理的闪光、科技知识的萌芽、人类人性善良的曙光…全部都被静悄悄地被压制着、被消灭了—当然,其中也包括看上去拥有世上最大财富、拥有全国最大权力的正处年轻时代的中国明朝万历皇帝。

  我所接受过的教育中,权力曾经是一个神圣无比的词句:*杆子里出政权、权力是做大事的基础、这个世界是由帝王一类掌握大权的人所创造的…

  黄仁宇先生的文字,却让我明明白白看到,一个号称当时世界经济最强国之一的当朝年轻万历皇帝大权在握却活得是如此那样地艰难。

  作为一个中国皇帝,他是最让我失望的:他正当年轻且大权在手,可是,他除了在中国最大的农民式的皇帝后宫里享受着众多女人们给于他的所谓人生其实只是一个雄性男人在性方面的某种自由之外,他什么也做不了

  换句话来说,如果他能够走出这些女人组成的后宫一步,他便完全处于无事可为的境地—他的大臣们其中包括有名的张居正老先生都替他把国家的事儿都做完了,以至于他才满二十四岁青年少年年纪的时候,就已经发出“生活的单调和疲劳”的人生叹息。

  试想想,任何时代中一个二十四岁的男人,比如说大学本科已经毕业的中国大学生,更不用说一个二十四岁便大权在握的中国皇帝,其皇帝职位本身就是一种多么令人感觉兴奋的、至少可以想像、至少可以觉得做成多少大事的职务啊。

  请睁开眼睛看看别人是怎样当皇帝的吧:

  当年同样十九岁的俄国大皇帝,他悄悄地独自到邻国去学习造船技术;三十多岁日本国皇帝,亲自组织日本全国官员学习西方国家管理社会管理国家的经验,从西方国家把一个工厂一个工厂地移植创建在自己国家的国土上—想当年,日本国的首批纺织女工,都是由日本当时政府官吏家的女儿们担任的;当时的日本民众中存在着一种莫名的恐惧心态,她们普遍认为,纺织机器是一种怪物,人类是不能接触

  它的;日本皇帝为了国家的改革进步,首先动员自己的下属官僚家的女儿们充当日本国的第一代纺织女工

  中国万历皇帝啊,你正当二十四岁的时候,你青春少年大好年华,只知道像一个无知农民一样、像同一只种猪一样守着九个嫔妃与无数宫女日日夜夜过日子,这是为什么

  然而,所谓的中国万历皇帝过着美女环绕的日子却没有感觉丝毫幸福—他心里最明白,他的所谓的某种程度的性自由的结果却是烦恼多多:他的子女中所谓的长子只是他与母亲身边的一个宫女发生一次肉体关系后的自然结果,他心目中却特别钟爱着其中的另外一位嫔妃—他在接二连三生育了十男九女之后,一个所谓的中国明朝大皇帝却没有办法选择自己最欣赏的、看上去最有能力的其中的一个儿子担任太子,成为未来他的皇家事业的继承人。

  万历皇帝啊皇帝万历,你像一个正正当当的中国皇帝吗

  除此之外,你为什么不能为中华民族做一点点让这个民族让这个国家日后强盛的实际事情么

  比如,培养中国自己的银行家啊;比如,培养中国自己的军事武器设计家制造家啊;比如,培养中国自己的船舰制造家啊;比如,创造发行中国明朝纸币、开发中国明朝股市、培养中国自己的股票交易人才啊…因为,在当时的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国家君主们正在开始培养发育这方面的专家了。

  你学学别人不行吗

  而可怜的中国皇帝们,只知道千篇一律一代又一代地培养着只知道读几本道德经书的书呆子们—却被后世所谓的文人名士历来号称为哲学家或诗人。

  要知道,一个国家的强盛,一个民族的兴旺需要的是许多实实在在的实干家,其中包括许许多多军用民用的技工工艺师、机器设计师、机器操作师、工厂企业家、银行家…及有适当比例的哲学家与诗人。

  如果一个社会里人人都是哲学家与诗人,大家都处于极度浪漫的思绪之中过日子,这样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可怜的万历皇帝

  换句话来说,生活在和平盛世中的中国皇帝日常生活如此,中国平民百姓岂敢不如此

  再换句话来说,生活在和平盛世中的中国皇帝及中国人们心态如此,居安不思变,日后岂有不败之理

  万历皇帝是幸运的:按照惯例,他在八岁那年冬天,他的父亲隆庆皇帝为他举行了象征成为成人的冠礼节。

  几个月之后,这位刚刚九岁的皇太子,穿着丧服,被众官员“劝进”着,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其实,明王朝政权的运作,全部由著名的宰相张居正先生一手把持着,那是另外的事儿。

  至少,皇帝的位子是由已故皇帝的一个孩子以合理合法的皇太子名义继承着的:父母之命、长子为大…它是极符合中国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

  万历皇帝是可怜的:按照惯例,他在母亲皇太后的意愿下,年仅十四的孩子般大的皇帝,与一位同样年仅十三岁的孩子般大的平民女儿出身的皇后举行了大婚仪式。

  皇帝母亲望孙心切,而且是越早越好,越多越好。

  只要册立了皇后,皇帝便可以册立皇宫里任何女子成为合法的皇帝专用的女人,她们都可以为皇帝生儿育女—其结果是:万历皇帝一生共有八子十女共计十八个儿女,分别为八个不同的女人所生。

  其中,天算不如人算,万历皇帝阅女无数,平生最终爱的女人却只有一人,她就是皇帝本人年满十八岁那时所认识的一位年仅十四岁的郑氏女孩,她是被万历皇帝最早册封为皇贵妃、当时被称为淑嫔的女人。

  各位看官,正因为如此,中国明代万历皇帝的悲剧便开始了。

  其中,万历皇帝平生最喜爱的儿子就是他与这位淑嫔所生育的儿子—由于他仅是万历皇帝十个儿子中第三位出生人世的儿子,他虽然可能具备着继承皇帝位置的许多天生必然条件,却不具备继承皇帝位置的天生必须资格—他并不是万历皇帝的长子。

  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标准千条万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长子为大”—皇帝也不能例外。

  天啊,各位看官你可相信,万历皇帝所谓的第一个儿子,是他在十几岁的时候,一不小心在一次少年性玩乐游戏中,与皇太后母亲的一个随身少年女仆发生男女肉体关系后所得到的结果。

  问题还在于,万历皇帝本人坚决相信,这位所谓的天生的“太子”并不具备当好一个中国明朝皇帝的综合素质。

  为了实现以上一个现代中国人看来不是太难的家庭接班人目标,多少年来,万历皇帝本人曾经作出种种努力得不到响应,万历皇帝的政府办事机构文官组织成员不惜以牺牲个人生命为代价而万般阻挡,决不能让时任皇上破坏中国皇帝祖先制定的“长子为大”的规矩以至于犯下滔天大罪—万历皇帝从此不理朝政几十年,其中三十多年来他没有走出紫禁城一步,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自古至今的最高纪录。

  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中国封建社会的婚姻最讲究门当户对—你相信吗

  少年皇帝与少年女仆的*结晶不是同样被认定为封建社会中的“长子为大”范畴吗。

  换一句话来,一个年轻的中国皇帝可以由此而三十多年不上班不办理国家大事—天啊,当时的中国明朝王朝官僚体制竟然同样正常运作。

  令人更不可想象的是,作为一代皇帝的他,竟然以皇帝的身分向臣僚作长期的消极怠工的同时,万历皇帝又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空前绝后的范例:臣僚们不让他立三儿子常洵为太子,他也不立皇长子常洛为皇太子,甚至不让皇长子常洛举行冠礼以便向翰林院的官员就读,以增长未来担任皇帝所必须进修的基本功课。

  像这样双方坚持达十年之久。

  难道,当时的中国明朝社会真的无事可为吗:

  比如,万历皇帝的祖先明王朝首席皇帝朱元璋先生,曾经以一位当家杰出农民的天才构思,组建了明朝时期中国军队的组织保障机制。

  他老先生组织的试点中,五千名明王朝军人的军銄不是由国库开支,而是由当地政府选择的五千户农民家庭将他们应该上交国家的税米直接送到这些明朝军人的家中—竟然推而广之成为全国军事编制的国家正规制度,从此短距离的物质运输成为时尚,国家级的物质供应、货币供应、交通运输…全部成为泡影。

  明朝开国皇帝设置了相对而言较轻的国家赋税,同时却让人民派出无穷无尽的差役。

  如基层政府衙门内的文书、仓库出纳、看守、守门人均由纳税人承当。

  军人由卫所辖区内的“军户”充数,为政府煎煮食盐有“灶户”,看守王府陵墓有“坟户”。

  政府衙门所用的文具、纸张、桌椅、板凳等,一概向民间无价征发。

  阅读着古书,有时,看看身边许多现实社会行为,什么“当地政府出一点,商家出一点,业主出一点”…总觉得有些眼熟。

  明朝政府既无意为人民服务,其衙门职责则尽在管教,以维持传统“尊卑、男女、长幼”之社会价值,威权在赋有道德之名位,不由分辩。

  著名的明朝模范官吏海瑞先生,身为政府官员兼任地方司法官,办事判案决以伦理道德作为斟酌的标准:

  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

  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

  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

  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

  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地理解,就是当海瑞先生老人家办理民间案件,当有可疑没有证据一时无法定案的时候,宁可委屈那些兄弟关系中的小弟、叔侄关系中的小侄、贫富关系中的富人、老实人与刁顽人中的刁顽人等…至于“以事实为准绳”则放置一边去吧。

  朱元璋王朝的国家架构政策设计,固然足以防止大地主之出现,但是同时也阻止了民族工业化之前的初期存积资本,而且并非在大多数小自耕农的体制下“剥削”即能杜绝。

  稍宽裕之农户,稍有储蓄既无处投资,而穷困之户亦无他处可以

  借贷,于是放债收租及于远亲近邻,造成中国近代史上之悲剧,使多数人口追逐小块土地之收获,只有人口高度增加,无法提高工资,改进生活程度。

  由此,在中国明代出现了这样的怪事儿:一个府县,可能输送食粮及银两于当地十几个不同的政府小单位;一个军队卫所,也可能接受十几个府县送来的粮食和银两—这种方法一旦成为定制,就如盘根错节,彻底消灭了中国土地上产生任何社会高级形式的军事补给改进、交通运输系统改进、财务管理系统改进、银行系统的产生与发展等萌芽。

  说来谁会相信,明王朝著名的军事家戚继光先生的所谓“戚家军”手中的武器装备,都是由东一家、西一家农村作坊式的手工制作凑合而成的—一个堂堂的号称世界首富行列的明王朝,连一个系列的国家军队武器制造企业都没有

  一个国家军事供给方式组成如此,一个国家军事装备制作方式如此…久而久之,这样的国家在未来国与国之间战争中还有取胜的希望吗

  当时,日本岛国民间海盗正在准备掠夺中国大陆,英国女王正在领导国民同样以海盗的方式振兴英国与强国西班牙争夺世界市场…

  我们的中国明代年轻皇帝却什么事也不做,什么事也不想做,他只感觉自己“生活的单调与疲劳”。

  从这个角度上看,万历皇帝虽然以居中国皇帝职位时期历时最长,却是最严重失职的一任中国皇帝—所以,区区三百多年以后,英国的一个女人所建立的帝国能够派出几千士兵便可以远渡重洋进攻并战胜中国另一个皇帝的号称数十万、上百万大军的中国清朝军队,那便是必然会发生的事了。

  “兵坏坏一个,将坏坏一窝”—看来是真的。

  皇帝也会消极怠工,真让我长见识了。

  借此特别感谢《万历十五年》的作者,美籍华人黄仁宇先生:你的论述让我长了见识。

  论文读书笔记的格式是怎样

  读书笔记的格式要求:

  1、读书笔记首先给出百所选读的资料来源,引用资料的表示方法与毕业论文中的参考资料的表示方式相同。

  引用资料用4号黑体表示。

  字体用宋体。

  2、对上述资料的相应心得笔记用宋体小4号字书写。

  3、用上述方式进行重复。

  即一篇引用资料下接一篇读书笔记。

  4、每篇资料的读书笔记字数要求不少于200字。

  5、每段开头空两个字。

  行距:多倍1.25;边距:默认。

  6、用A4纸打印。

  读书笔记靠度左侧装订。

  正文每页下方中部为页码。

  扩展资料:

  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

  1、提纲式。

  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

  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2、摘录式。

  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

  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3、仿写式。

  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专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4、评论式。

  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

  属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5、心得式。

  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

  即随感。

  求一骗关于中国历史的读书笔记

  断断续续地看完了《中国大历史》,初时也常在一个段落上徘徊许久,不知其意,然而慢慢读下来,黄的理论架构每每出现并浓重阐述之,隐失的阅读张力也一再地受到激醒,便明晓原来如此这般。

  阅读此本的经历与钱穆全然不同,黄的技术分析与理论建构如手术刀般对历史剥离解析,除却历史因袭的再现,给予我的更是常从纵向叙事里逃脱的横向比较,乃至一块块具体制度的勃兴衰亡史;钱穆的白话则指点江山,除枝去蔓,寥寥数笔,点到为止。

  从黄的著作中取了若干段落,也希简要地概括出黄在叙事中国大历史时的一个脉络。

  “井田制度”是“间架性设计”的代表。

  间架性设计是来自标准化的要求,这种方式影响此后3000年的中国政治。

  它意味着国家和社会结构是可以认为地创造出的,同时也导致上层设计的形式远比下层运作的实质更为重要的统治习惯。

  (分封)…周朝的开国,与推广农业互为表里,显然是得到这种土壤特性的裨益。

  于是在公元前1000年,中国社会即已在文化上表现出均匀一致。

  它的基层细胞的组织与小块耕地的操作结下不解缘,也表现出家族的团结。

  (周朝)…中国政治体系的早熟在当日不失为一种成就,可是中国人也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从外表形式看来,在基督之前有了这些设施,国家的机构便形成流线型,可是其下端粗率而无从成长发展,以日后的标准看来尤其如此。

  (兵马俑)它也表明中国2200年的历史,确有垂直的茎干存在,很多带有中国性格的特征在当日即已出现。

  这种系统在上端必有设想而成的成分在内,而介于合理化及非理性之间。

  (秦朝)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从公元前迄20世纪始终直接向各个农户抽税的国家。

  这税收的基础极为广泛而又非常脆弱,为西方经验所无。

  政府既无从以累进税率抽税,通常的情形便是税收短绌,再则又要对贫弱无靠的人民周济,也连带受牵累。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是,中国自秦汉以来的统一,可谓政治上之初期早熟,很多地方上的习惯,在其他国家可能造成法制之基础者,在中国则缺乏发育成长的机会。

  (汉代)(石窟)它之五花八门也确曾使中国历代帝王在长时间内感到棘手。

  他们都希望利用佛教对全民的吸引力作为自己行政之工具,又怕它针对于来生再世的重点,如果经过一度提倡,足为社会的纪律而成为儒教者的一种牵制。

  拓拔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贡献为,重新创造一个均匀的农村组织,非如此则大帝国的基础无法立足。

  及至6世纪初期,重造大帝国的低层机构业已在位,大量的农业资源和人力业已组织就绪,可供建造大帝国之用。

  所缺乏的是上端有纪律的官僚组织,亦即是同样均匀的结构,不为既有的权益所腐化。

  (南北朝)…儒家传统之政府,不仅为一种组织,事实上也是一种纪律,所以它不以绵密紧凑的方式构成。

  在唐朝讲,均田制之能推行,一部分归功于它有化几个世纪的震荡而为宁静之功效。

  唐朝的官僚机构缺乏与之平行的私人组织;它的执行全靠官僚之以名誉自重。

  经常下端的问题颇为重要,可是总是散乱,其上端的行政工具则又经常形式化而敷衍塞责。

  要使这个体系生效,只能从上向下加压力。

  中国的悲剧乃是其在地方组织及技术上的设备尚未具有规模之际,先已有大帝国之统一,因之上下之间缺乏一段有效的中间阶层,全靠专制君主以他们人身上的机断弥补。

  (唐朝)赵宋的试验要能在这关头实现而有成果,财政上各种端倪必须全部用商业习惯管制…大多数民间事业从旁在侧的襄助,也须公司化,采取法人的地位才能对公众负责。

  统而言之,一切要能在数目上管理。

  当王安石对神宗赵

  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借用借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

  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统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这种扩张性的眼界与传统的看法不同,当时人的眼光将一切视为不能改变的定数。

  因此王安石与现代读者近,而反与他同时人物远。

  中国政治统一的程度远超过国内的经济组织,继续发展的结果,只有使两者都受挫折。

  (北宋)历史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

  今日看来,他们的立场仍是过于单纯,他们仍无法脱离一种被安排的环境,即一种大而无当的官僚组织治理一个大而无当的农民集团。

  (儒学复兴南宋)传统中国对本人谦逊对人礼让的作风,足使很多争端无法启齿,且社会体制基于血缘关系构成,又有法律支撑,就用不着法理学上很多高深奥妙的原理,而牵涉到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了。

  政府授权于各家族,让他们教训管束自己的子弟,于是衙门减轻了本身的任务;各官僚在诗歌和哲学上才力充沛,也明知道他们的工作无须全部确凿切实,即司法也离不开相对的成分。

  由于他们不对各地区特殊的情形认真,所以他们总是可以用最低

  度的共通因素作为适用于全国的标准,因此整个文官组织的官位差不多都可以互相交换,而一个大帝国即可以用抽象的观念和意识形态治理。

  除了施政的风向得考虑,其他特殊的情事已无关宏旨。

  这种体制不好的地方容易被看穿,然则要改弦更张,既要对付中国广泛的疆域和内中各种复杂的情形,又受限于当日技术上能支持的程度,也就不合实际亦没有初看起来的容易了。

  (元朝)中央集权能够到达如此程度乃因全部组织与结构都已简化,一个地跨数百万英亩土地的国家已被整肃成为一个严密而又均匀的体制,在特殊情形下,则由民间经济作主,形成人力与物资可以互相交换的公式,而厘定分工合作的程序,其过程虽复杂,但在朱元璋督导之下,则可以借行政上的管制付之实施了。

  中国的朝代以一种权利的架构筑放在一个大规模的社会基础之上(纵使我们并不把经济因素介入),所以它不能随意创造,或随意的颠覆去适用于短时间的目的,即使根本上的改组也不能避免某种程度的暴力出现。

  缙绅阶级要不是与文官集团通声气,即是当中的成员,所以他们是全国中等地主和大地主,既为朝廷的执事人物也是乡村间的地方领袖,因之构成了高层机构和低层机构间的联系。

  他们公认,良好之政府植基于保持传统的社会价值,并且这一优秀分子集团的成员又因为社会之向上及向下的流动性不时更换。

  中国的官僚与缙绅阶级预先制造一种平衡的局面,使各地区勉强凑合一致,因此他们背世界的潮流而行,与宋朝变法的人士立场相左,而整个地表现内向。

  政府之中层缺乏经理能力是第三帝国一个极为显明的特征。

  明朝的上层官僚组织已将道德的名义一再滥用,因着意识形态造成派别,其争执愈笼统抽象,愈使他们无从看清当日的技术问题已超过他们所能对付的程度,其中又以我们所谓“宪法危机”尤然。

  (明朝)远在11世纪,王安石就决心将宋帝国财政片面地商业化。

  不幸地,当中一个失败原因,却正是由于他的规划缺乏商业资本

  和民间的支持,当时惨痛的结果,历久而不能忘。

  这财政之展开既无出路,蒙古人入主之元朝也未贡献任何对策,至明朝才打开僵局,其办法却是大规模地全面退却。

  从此中央政府不再亲身只手去掌握各种财政上的资源,而是预算及限额去节制其抽取与支用。

  政府本身不与经济上最前进的部门发生关系,而且也坦白声明,提高人民生活程度不是它的宗旨,所以它所标榜的道德无非也带着泥土气息。

  清朝虽然也无意于改革,但到底它手上所主持最缺乏弹性的管理法稍微放松,例如让较多量的货币流通,在某种条件下,对财政采取现实的态度,不完全期望官僚枵腹从公,开放广州的海禁等。

  然则大体上讲,全局已定,也无从推翻。

  国家体制的最大功用是将千万的农村纠结在一起。

  意识形态较科技优先,文化上的影响比经济更重要,各级官僚的消极性比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还要被重视。

  清朝之内向和缺乏对外竞争性尚不及明朝…维持着亿万农民安居就业和上万官僚宁静在职,缘于一种精妙的平衡。

  为保持如此之平衡,清朝也不愿对财政作更大的更革和寻求科技发展。

  (清朝)中国之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现代体制需要所有因素都能在数目字上管理。

  军阀割据在这段期间成为普遍现象。

  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

  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80年外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

  (清末民初)继自强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及五四运动以后,蒋中正及其所领导的国民党建立了一个新的高层机构;毛泽东和中共则建立了新的低层机构。

  今后中国的重要课题,是如何在高低层机构中建立法制性的联系,使整体发展走向合理化。

  历史学读书笔记怎么做

  如果你今后的目标是搞研究的话,不妨建议你采取如下步骤:

  第一步、记全书的核心观点,结论性的东西。

  虽然很多老师不赞成看书只记下一个结论,但看一本书,结论恰好是全书的精华和主旨所在,如果你看完一本书抓不住这些,这本书你就白看了。

  第二步、记作者所引用的参考资料,主要是你自己不知道的。

  说白了也就是史料,这叫文献追踪法。

  为以后自己的研究打好史料基础。

  第三步、记富有启发性的、值得学习的论证过程。

  别人的论证思路,其中非常精辟的,值得借鉴的,一定要记下。

  第四步、记下自己的思考,包括对该书的评价,自己的疑问,对作者观点的质疑等等。

  看书需要有怀疑精神。

  其好处是为自己今后的研究积累选题。

  差不多如果你能做好以上四部,一本书你绝对算是读好了、读透彻了的。

  这也是我的经验。

  建议以上四步用不同的本子写,最好是活页式的本子。

  方便随时补充、插入、完善。

  如果仅为打发时间,做好第一步也就不错了,既然你想做笔记,再加上你看的这些书的专业性,我也猜你该不是这个目的。

  木兰诗

  读书笔记

  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kè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ān)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yān)山胡骑(ji四声)鸣啾啾(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

  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对镜帖(tiē)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xíng)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译文

  唧唧唧唧,木兰对着门在织布。

  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听见姑娘的叹息声。

  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在回想什么呢

  (木兰回答道)木兰没有思念什么,也没有回想什么。

  昨夜我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上面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去应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马鞍下的垫子,南市买驾牲口用的嚼子和缰

  绳,北市买驾牲口的鞭子。

  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的流水声。

  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怕万里征程的遥远,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

  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论功行赏)。

  木兰被记了很大的功劳,赏赐了很多财物。

  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官,只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返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来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

  (木兰回到家里)打开东边的阁楼门,坐坐西边内房的坐榻,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对着窗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头上的金片。

  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地说:我们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把兔子耳朵拎起时,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的两眼时常眯着。

  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分辨得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注释

  1.唧唧(jījī):指纺线。

  2.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杼:织布梭(suō)子。

  3.惟:同“唯”。

  只。

  4.军帖:军中的文告。

  5.可汗(kèhán):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最高统怡者的称号。

  6.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

  下文的“十年”、“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7.爷:和下文的“阿爷”同,都指父亲。

  8.愿为市鞍马:为,为此。

  市,买。

  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9.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10.辔(pèi):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11.溅溅(jiānjiān):水流声。

  12.朝、旦:早晨。

  13.胡骑(jì):胡人的战马。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14.啾啾(jiūjiū):马叫的声音。

  15.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戎机,战争。

  16.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度,过。

  17.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朔,北方。

  金柝,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18.策勋十二转:记很大的功。

  策勋,记功。

  十二转为表示多数,非确指

  19.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的财物。

  强,有余。

  20.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21.不用:不愿做。

  22.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

  23.郭:外城。

  24.扶将:扶持。

  25.红妆(zhuāng):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26.霍霍(huòhuò):磨刀的声音。

  27.著:穿。

  28.云鬓(bì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29.帖花黄:帖同“贴”。

  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30.火伴:同“伙伴”。

  同伍的上兵。

  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所以称“火伴”。

  31.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

  扑朔,动弹。

  迷离,眯着眼。

  3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傍地走,并排跑。

  相关背景

  作者资料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

  郭茂倩,字德粲(《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四),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劝传》)。

  劝孙,源明子。

  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

  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学术界所重视。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乡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本文约作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中经隋唐文人润色。

  关于花木兰身处年代的说法,主要是两种说法:

  第一:北魏太武帝向北大破柔然期间。

  第二: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

  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年,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

  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

  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

  南歌,即南朝民歌,注重抒情,语言浮华,用词细腻,风格委婉。

  北歌,即北朝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

  《木兰诗》与南朝民歌中的《孔雀东南飞》合称长篇叙事诗双壁。

  乐府诗的简介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夏书·胤征》已有采诗的记录。

  流传至今的《诗经》,当初就要算是一部官方颁布并为社会认可

  的标准选本。

  春秋以后,礼崩乐坏,征战不休,采诗制度无法贯彻。

  到了秦代,统一时间短,百废待兴,虽然已有乐府官署之名,但仍然没有采诗之实。

  汉承秦制,经济凋敝,乐府机关也只能习常肄旧,无所增更,勉强维持而已。

  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国力变得大为雄厚,乃扩大乐府的规模,采诗夜诵。

  到东汉,采诗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光武帝曾“广求民瘼,观纳风谣”,和帝则派遣使者“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

  此种风尚,在南北朝皆相沿袭。

  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

  刘勰《文心雕龙》于《明诗》之外,另有《乐府》专章。

  昭明《文选》、徐陵《玉台新咏》也都开辟了《乐府》专栏。

  其中既有文人诗歌,又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过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

  在这两类诗歌中,民间歌诗是精华所在,并且文人歌诗还是在民间歌诗的甘露滋润下萌发并壮大起来的,所以我们对民间歌诗应给以高度重视。

  北朝于战乱间隙所奉行的采诗制度,与两汉一脉相承。

  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的北朝乐府民歌,有的是用汉语创作,有的则为译文,虽然只有六七十首,却内容深刻,题材广泛,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与南方民歌的细腻委婉清秀大相异趣,显示出北朝的粗犷豪放的气概,呈现出另外一种风情民俗的画卷。

  由于北方各族统治者长期混战,反映战争的题材就要多些,有描写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苦难的,有歌颂剽悍的尚武精神的。

  特别是《木兰诗》,满怀激情地赞美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是个传奇人物,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汉魏六朝乐府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支奇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直接影响了我国诗坛的面貌。

  它不仅开拓出了五言诗的新领域,而且对七言诗、歌行体以至律绝,都起了桥梁的作用。

  (摘自陈绪万、尚永亮主编《汉魏六朝乐府观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诗歌链接

  我国北方民风彪悍,不少妇女同样豪迈尚武,北魏时期的李波小妹英勇善战,十分著名,当时流传着一首《李波小妹歌》: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

  左射右射必叠霜,妇女尚如此,男儿安可逢

  可见作为北方乐府民歌代表作的《木兰诗》,是有着一定的生活依据的。

  整体把握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开头两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

  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

  木兰之所以“叹息”,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三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

  “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旦辞爷娘去…”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

  这里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

  紧张的战争氛围。

  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四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五段,写木兰还朝辞官。

  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

  “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

  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六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

  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七段,用比喻作结。

  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

  真切动人。

  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

  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

  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

  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

  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问题研究

  1.“唧唧复唧唧”究竟是什么声音

  对此历来说法不一。

  大致有三种:织机声、叹息声、虫鸣声。

  ①织机声。

  如果理解为

  关于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杨,听爸爸妈妈说,姓氏是一种很深奥的文化。

  于是,我对杨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姓氏的书籍,了解杨氏的起源。

  2.阅读相关的报刊、教科书,搜集有关杨氏名人的资料。

  3.上网浏览有关杨氏人口数量的资料,记录下来。

  4.查阅书籍和相关资料,了解杨姓在百家姓中的排名。

  5.上网浏览有关于杨姓族谱的资料。

  6.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杨姓迁徙史。

  7.上网浏览,了解杨姓的地位。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

  杨姓的起源

  一、出自姬姓

  二、赐姓转姓

  三、少数民族杨姓

  四、出自姞姓

  五、出自扬姓

  报刊、教科书历史上的杨姓名人

  杨纂、杨坚、杨广、杨炯、杨玉环、杨行密、杨延昭、杨士奇、杨延和、杨慎、杨震、杨振宇、杨利伟…

  上网

  杨姓人口

  杨姓为中国第六大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08%,约有400万。

  书籍资料

  百家姓排名

  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6。

  上网

  杨姓宗谱

  《弘农杨氏重修房谱》、《墨杨氏家乘》、《武林杨氏宗谱》、《杨氏谱书》、《杨氏族谱》、《杨氏谱系》、《杨氏家谱史》…

  上网

  杨姓迁徙史

  台南佳里杨氏

  台北半线杨氏

  台中杨氏

  台中沙鹿镇杨氏

  香港杨氏

  海外杨姓

  马来西亚沙巴州杨氏

  孟加拉杨氏

  缅甸仰光杨氏

  菲律宾杨氏

  新加坡杨氏

  泰国杨氏

  印度尼西亚杨氏

  欧美澳洲杨氏

  上网

  地位

  是现时中国第六大姓氏,也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四、结论

  1.我国杨姓源远流长,杨姓的发源也在今山西省汾水中游霍县一带,后来繁衍分布至今河南境内,成为后世杨姓发展的主流。

  2.在历史长河中杨姓人才辈出。

  有北宋名将杨震,唐玄宗宠妃物玉环,唐代著名诗人杨炯,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以及诺贝尔物理获得者杨振宇。

  3.杨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位,约有人口400万,占全国的3.08%。

  4.杨姓不管在国外还是国内,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杨姓遍布许多个国家和地区,光是宗谱就有一百来卷,我为自己是一个杨姓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读书笔记是什么意思

  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依赖记忆。

  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所以,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记下重要的知识如有不懂可以再看一下。

  扩展资料:读书笔记一般分为摘录、提纲、批注、心得几种,格式及写法并不艰深,心得笔记中的读后感有点麻烦,但只要懂得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要素的关系,就会轻松拿下,因为读后感不过就是一种议论文而已。

  很多应用文种只有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才能具体应用,而读书笔记属日用文类,应即学即用。

  常用的形式有:

  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

  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摘录式—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

  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评论式—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

  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

  即随感。

  存疑式—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

  简缩式—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读书笔记

  关于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九十六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意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四七。

  宗族特征

  1.华姓名人众多,群星闪烁,自得姓以来,世代显达,两晋以前北方名人众多,南北朝以后南方华姓显贵,《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录有华姓名人八十七位,数量之多比起排名一百位以前的姓氏来讲,丝毫不见逊色。

  2、华姓在宋人编著的《百家姓》中排行第二十八位,从一个偏面反映了华姓在宋代时的显达。

  名人精粹。

  历史上华姓的迁徙与分布

  先秦时期,华姓活动于河南一带。

  宋朝时期,华姓大约有1万8千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2%,排在第二百六十位以后。

  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等。

  明朝时期,华姓大约有12万7干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4%,排在第一百一十九位。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为华姓第一大省,约占华姓总人口的65%。

  其次分布于浙江、湖北等。

  全国形成了以江苏为中心的华姓聚集区。

  当代华姓分布与图谱

  当代华姓的人口大约有67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53%,排在全国第一百八十位。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华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

  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江苏、吉林、陕西、河南、浙江,这五省华姓大约占华姓总人口的54%,其次分布于江西、广东、安徽、福建、上海,这五省市的华姓又集中了24%。

  目前全国形成以东方江浙、东北吉林、西北陕西、中原河南、南方广东为中心的五块华姓分布区。

  华姓人群在浙沪、苏皖赣闽粤大部、湖南南部和西北、鄂渝川大部、云南北部、广西北部、贵州南部、陕甘南部、黑吉大部,华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1%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6%,居住了大约69%的华姓人群。

  在福建东南、赣湘黔桂大部、湖北东部、广东南部、海南、云南南部、重庆西南、四川东南、青海东部、陕甘中部、宁夏大部、豫鲁南部、辽宁大部、吉林西北、黑龙江西北、内蒙古东部,华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05%—0.1%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2.5%,居住了大约24%的华姓人群。

  附上华姓名人

  1.华元:华督曾孙,春秋时宋国大夫。

  历事昭公、文公、共公、平公四君,执政四十年。

  虽曾战败遭讽,但致力弥兵,志意可嘉,也不失为一份创造。

  华毋害:西汉将领。

  以越将从高祖起于留,定三秦,击臧荼,有功,封为终陵侯,谥齐。

  2.华佗: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医学家。

  精内、妇、儿、针灸各科,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意醉,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之全身麻意醉,又首创五禽戏,后为曹操所杀。

  3.华歆: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人,三国时魏国大臣。

  曾依孙策,后附曹操为尚书令。

  曹操征讨孙权时为军师,转御史大夫。

  文帝即位,拜相国,封安乐乡侯,为司徒。

  明帝时,任太尉,进封博平侯。

  4.华峤:华歆孙,华表子,西晋史学家。

  官至侍中。

  因不满《东观汉记》,乃撰《后汉书》九十七卷,记东汉一代史事,文质事核,有司马迁、班固之风,如今已散佚。

  5.华恒:华表孙,东晋大臣。

  娶晋武帝女,拜附马都尉,后任尚书、颍川令。

  西晋亡,南渡。

  领国子祭酒,封苑陵县侯,官至左光禄大夫、开府,身后无余财。

  6.华温琪:宋州下邑(今安徽砀山)人,五代梁唐间将领。

  少从黄巢起意义,巢败后,仕后梁,官至齐、晋二州节度使。

  入后唐后,官至镇国军节度使,后以太子太保致仕,以固意守称胜。

  7.华镇: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北宋官吏。

  神宗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

  平生好读书,工诗文。

  有《扬子法言训解》、《云溪居士集》等。

  8.华云龙:安徽定远人,明初将领。

  从朱元璋起兵,南征北战,立功无数。

  洪武三年,论功封淮安侯。

  9.华蘅芳:江苏无锡人,清末数学家。

  致力于翻译工作,译出算学、地质学等书十七种,包括《代数术》、《三角数理》、《微积溯源》等,己著有《行素轩算稿》。

  华喦:福建上杭人,清代画家。

  擅画人物、山水、花鸟草虫,为扬州画派代表之一。

  诗亦古质、兼

  工书,时称三绝。

  有《离垢集》、《解弢馆诗集》。

  10.华罗庚:著名数学家。

  11.华意国意锋:山西交城人,生于1921意年,政治家。

  原中意共中央主意席,中央军委主意席。

  (原名苏铸,华意国意锋为化名,取“中华抗ri救国先锋队”之意)

  华姓的来历

  第一个渊源

  源自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宋戴公封子孙于华邑,属于以封邑名为氏。

  源自子姓的一支华氏,有比较具体的资料可考,在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记载:“宋戴公孙督,字华父,相宋公,因自立为华氏,华督、华元、华定、华亥,并为宋卿。

  这支华氏是因字得姓,而且他们在春秋时期的宋国是一个显赫的家族,子孙历代都是宋国的公卿。

  宋国是由周武王封给商纣庶兄微子启以奉汤祀的。

  商汤是子姓,正考父和华督都是商朝的后代,华氏自然也就源于子姓了。

  当时的宋国拥有今河南省商丘县以东、直到江苏省铜山县以西的一片地方。

  因此,这支华氏族人的最早发源之处在宋国,后来才逐渐繁衍到其他的地方。

  在华督、华元、华定、华亥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华氏,史称华氏正宗。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姒姓,出自夏朝仲康封观于西岳华山,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姒姓与子姓的祖先同出一源,即四千四百多年以前的颛顼帝高阳氏。

  子姓是颛顼的儿子契所建立,姒姓是颛顼的孙子夏禹的后代所建立。

  所以华氏无论是姒姓的一支,还是子姓的一支,统统都是颛顼的后代,所谓两支,不过是得姓的先后与途径有所不同罢了。

  据考证,华氏人的始祖是可以远溯到黄帝轩辕氏的,因为颛顼正是黄帝的孙子。

  源自姒姓的华氏,早在夏朝的第四个天子仲康之时便已出现,距今有四千一百多年。

  这在史籍中有记载:“夏仲康封观于西岳,曰华氏”。

  西岳,指的是陕西境内的华山,所以仲康的子孙自此就以“华”为姓氏了。

  不过,有学者明确持疑,因为当时的华山是否已有“西岳”的封号未可确定,所以,认为是华氏之得姓在前,华山之得名则在后。

  本书考证,直到战国中期,今华山之地仍称作“阴晋”,属于魏国之地,还没有被称做“华山”。

  到战国晚期的周显王三十七年(己丑,公元前332年),魏国以阴晋之地为交换条件,送给秦国以求和,秦惠文王改其名为“华阴”,其境内之山始称“华山”。

  因此,清朝陈廷炜在其所撰《姓氏考略》中的说法“夏仲康封观于西岳,曰华氏”,肯定是“为名以撰”,实不可取

  不过,在夏桀执政时期,有四个贴身佞臣:“河济、泰华、伊阙、羊肠,修政不仁。

  泰华是夏桀的宠臣之一,在其后裔子孙中,当有中国最早的华氏。

  第三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世子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春秋公羊传》中记载:“僖公七年夏,郑杀其大夫申侯。

  其称国以杀何

  称

  国以杀者,君杀大夫之辞也。

  秋七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世子款、郑世子华,盟于意宁毋。

  郑世子华,就是郑文公捷的二儿子太子华,在周惠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52年)农历1月,他代表郑国,同周王使者、齐桓公小白、宋桓公御、卫文公毁、许男爵、曹昭公班、陈世子款等诸侯国会盟于洮(今山东鄄城),这次会盟,确定了齐桓公的春秋霸主地位,是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诸侯国会议。

  在郑世子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华氏,是为新郑华氏。

  第四个渊源

  源于嬴姓,出自战国末期秦国公子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公子华,即秦惠王的儿子之一,名华。

  公子华善武,为当时秦国大将。

  周显王四十一年(癸巳,公元前328年),诸侯国合纵对抗秦国。

  秦惠王对此感到十分头疼,客卿张仪立即建议攻打叫喊得最凶的魏国。

  很快,公子华和张仪二人便率领秦军围攻魏国之邑蒲阳(今陕西西安长安区),一举克之并占领。

  之后,公子华率秦军驻扎在蒲阳,而张仪却返回秦国。

  回来后,张仪向秦惠王说,“请大王将蒲阳还给魏国,并且派公子繇到魏国做人质。

  我能说服魏国脱离合纵之势。

  秦惠王十分好奇,但还是同意了。

  之后,张仪跑到魏国对魏惠王说:“你看,秦国对你们魏国还是很厚道的。

  这不,秦王令我将蒲阳归还与您,还将他的儿子做人质。

  魏国可不能无礼于秦国啊。

  魏惠王十分高兴,将上郡十五县都交给张仪带去给秦国,以表达谢意。

  如此一来,“五国合纵抗秦”被分化瓦解,张仪回到秦国,立即被秦惠王拜为相邦(丞相)。

  在秦公子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华氏,称咸阳华氏。

  第五个渊源

  出自少数民意族

  出自蒙古族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明、清时期蒙古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谟锡哷氏,亦称木华犁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

  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MosireHala。

  蒙古族、满族谟锡哷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李氏、严氏等。

  ⑵.蒙古族扎拉尔氏,亦称扎喇亦尔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扎剌赤儿部,是元朝著名太师木华黎之后裔,以部为氏,世居乌鲁特(今内蒙古兴安盟)、察哈尔(今黑龙江、俄罗斯勃力)。

  后有达斡尔族、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alarHala,为达斡尔族著姓之一。

  所冠汉姓为赵氏、严氏、季氏等。

  ⑶.蒙古族华努特,在清朝末期至民国初期,多冠汉姓为华氏。

  出自回意族

  源于回意族,出自明朝时期西域阿拉伯民意族,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

  ⑴据文献《元代泰不华族源初探》、《镇江回意回》等记载:回意族华氏,其一源出西域回意回泰不华(达不华)。

  蒙古汗国初期,在成吉思汗西征时,波斯人穆巴拉沙随父塔不台

  入华,定居于台州(今浙江临海_,后拜南宋遗民周仁荣为师,刻苦攻读汉语,于宋延佑七年(公元1320意年),在乡试中考取榜首。

  次年,在南宋朝廷廷试中赐进士及第,授集贤院修撰,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

  后在元文宗时期建奎章阁,擢为典签,拜中台监察御史,“帝赐蒙古姓名泰不华(达不华)”。

  在其后裔子孙中,有汉化为达氏、华氏、泰氏者。

  今江苏六意合、镇江等地的回意族达氏、华氏、泰氏,皆为其后代。

  ⑵另据史籍《云南左卫选薄》记载:明朝初期,有西域回意回亦速,他于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归附明太祖朱元璋,被授为云南左卫副千户。

  亦速之子还叫亦速,到其孙速来蛮时,以汉字速为姓氏,称速氏。

  之后从二世速俊、三世孙速晟、四世孙速霖、五世孙速泰到第六世孙速华时,其嫡系族人八代一直为官。

  在速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其名字为姓氏者,称华氏。

  华姓是一个带有中国浓重宗族色彩的姓氏,虽然比不上李、陈、王等姓氏,但是自有它的玄妙和魅力之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百度知道和谐,楼主,如果看到“意”字就注意下,这是隔开的意思。

推荐访问:《中国为什么有前途》读书心得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 中国历史 读书笔记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