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故乡的元宵汪曾祺原文赏析7篇

时间:2022-10-10 16:50:05 来源:网友投稿

故乡的元宵汪曾祺原文赏析7篇故乡的元宵汪曾祺原文赏析 《人间草木》 作家简介汪曾祺(1920年—1997年),江苏高邮人,曾就读于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新中国成立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故乡的元宵汪曾祺原文赏析7篇,供大家参考。

故乡的元宵汪曾祺原文赏析7篇

篇一:故乡的元宵汪曾祺原文赏析

人间草木 》

 作家简介汪曾祺(1920年—1997年),江苏高邮人,曾就读于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新中国成立前当过中学教员、历史博物馆职员。后在北京做编辑工作;写过剧本,参与过《沙家浜》的修改和定稿;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上颇有成就。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他曾在西南联大就读,西南联大学制四年,他却读了五年,因为体育和英语不及格,留了一年。汪曾祺不用功,喜欢到处逛,泡茶馆,但不爱上课。他是个夜猫子,晚上在图书馆或茶馆读书,白天睡觉。在西南联大,汪曾祺开始写作。这是他人生方向的开始,注定了这一生将成为一个作家。汪曾祺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并且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贾平凹在一首诗中这样评价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汪曾祺博学多识,兴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例如启蒙救亡、夺取政权、反右斗争、“文革”、改革开放等等。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势,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

 图 书 目 录辑一人间草木花园昆明的雨夏天冬天人间草木葡萄月令北京人的遛鸟罗汉草巷口岁朝清供辑二四方食事故乡的食物故乡的元宵昆明菜五味肉食者不鄙手把肉豆腐贴秋膘栗子豆汗儿宋朝人的吃喝寻常茶话辑三脚底烟云坝上西山客话四川杂忆初访福建严子陵钓台湘行二记胡同文化国子监辑五师友相册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星斗其文,赤子其人金岳霖先生赵树理同志二三事闻一多先生上课辑六平淡人生我的祖父祖国“无事此静坐”我的父亲我的母亲多年父子成兄弟随遇而安我的家辑七文章杂事我的创作生涯认识到的和没有认识的自己祈难老文章杂事《汪曾祺小品》自序说短小小说是什么小说的散文化论精品意识辑四联大岁月泡茶馆七载云烟跑警报西南联大中文系新校舍

 人间草木•人间草木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的家乡习俗与家乡的人和物。•精彩句子•好容易,可重见天日了,它老先生于是坐在新大门旁边歇歇,吹吹风。神情中似乎是生了一点气,因为到这时已一声不响了。

 四方食事•这一辑收录了作者在四方云游时所尝过的好吃的,有当地特色的美食。•精彩句子•栗子熟食的较多。我的家乡原来没有炒栗子,只是放在火里烤,冬天,生一个铜火盆,丢几个栗子在通红的炭火里,一会儿,砰的一声,蹦出一个裂了壳的熟栗子,抓起来,在手里来回倒,连连吹气使冷,剥壳入口,香甜无比,是雪天的乐事。不过烤栗子要小心,弄不好会炸伤眼睛。烤栗子外国也有,西方有“火中取栗”的寓言,这栗子大概是烤的。

 我的家乡有“喝早茶”的习惯,或者叫做“上茶馆”。上茶馆其实是吃点心、包子、蒸饺、烧卖、千层糕……茶自然是要喝的。在点心未端上之前,先上一碗干丝。我们那里原先没有煮干丝,只有烫干丝。干丝在一个敞口的碗里堆成塔状,临吃,堂倌把装在一个茶杯里的作料——酱油、醋、麻油浇入。喝热茶、吃干丝,一绝!

 联大岁月•此辑主要讲述作者在联大求学期间遇到的各具特色的同学以及两大风格各异的老师。•精彩词句•赵树理同志身高且瘦。面长鼻直,额头很高。眉细而微弯,眼狭长,与人相对,特别是倾听别人说话时,眼角常若含笑。听到什么有趣的事,也会咕咕地笑出声来。

 文字特点分析汪曾祺小说的叙述语言独有一番特色,在阅读汪曾祺小说时,在语言方面确实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味道。汪先生出生在江苏高邮,地处扬州附近,与盐城相隔也不甚远。读之温柔亲切的原因,我想来不外乎两种。一·汪曾祺从小生活在苏北高邮特殊的语言环境中,这里地处里下河网地区,民风淳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作家无不怀着温馨的爱,在他看来,乡音乡情是一首十分悦耳的歌。因此,故乡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情感抒发,都深深铭刻在他的脑海里,这使他的语言显示出鲜明的乡土文化特征。他的景物描写,语言简洁流畅,带着明显的口语化特点,这使他的文章朴质而传神。如:“把葡萄窖一锹一锹挖开。挖下的土,堆在四面。葡萄藤露出来了,乌黑的。有的梢头已经绽开了花苞,吐出指甲大的苍白的小叶。它已经等不及了。把葡萄窖一锹一锹挖开。挖下的土,堆在四面。葡萄藤露出来了,乌黑的。有的梢头已经绽开了花苞,吐出指甲大的苍白的小叶。它已经等不及了。”

 二汪曾祺除了从民间的、日常的口语中寻求语言资源外,还非常重视从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他曾经说过:“我受影响最深的是明朝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几篇代表作。归有光以轻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婉。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有了这些“余韵”,汪曾祺的语言就在现代口语和古代文言之间建立了一种内在的联系。如 如,在《人间草木》收录的《夏天》中写道:“凤仙花有单瓣者,有重瓣者。重瓣者如小牡丹,凤仙花茎粗肥,湖南人用以腌“臭咸菜”,此吾乡所未有。”在《人间草木》收录的《夏天》中写道:“凤仙花有单瓣者,有重瓣者。重瓣者如小牡丹,凤仙花茎粗肥,湖南人用以腌“臭咸菜”,此吾乡所未有。”此外,汪曾祺还常常运用四字结构的词语,使他的小说表现出古典散文式的叙述风格如在夏天中还有一句: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在夏天中还有一句: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

 读《人间草木》有感一草一木总关情这本《人间草木》,收录了汪老三十余篇文章,选择的题材大都同生活中寻常花鸟草木有关,读来分外亲切,除了这些,还收录了几篇写汪老当年在西南联大时候认识的那些大师们的生活轶事,描写诙谐有趣,栩栩如生,简直仿佛见到了那些大师们本人。汪老的一生并不舒畅,生于战时,长于混乱,就算在名声斐然的时候,也因遭遇那个动荡的年代被打成右派,然而最难得的是,就算遭受磨难,屡屡被人误会,他也能够随时保持豁然达观的心态,用一颗平淡宁静的心去认真体会平凡生活的好处,去写就着平凡生活的动人。所以有人说:“他的一切都是诗。”我想,能够把文字写得像诗需要非凡的才气,而能够把自己的一生都过得像一首诗,则一定需要一颗永不熄灭的赤子之心了。

 汪老的文字并不华丽,也不够惊人,他从不刻意去说理或论教,他只是淡淡地,写着自己眼中真真切切看到的那些花草—一颗芋头,一把石头下压着的豆芽,紫薇,菊花,还有各种野花;那些鸟木鱼虫—比如北京遛鸟人,香港的遛鸟人,木芙蓉,车前子,瓢虫,蝉,刀螂;那些最普通的人最普通的事,北京的国子监,胡同,泰山上的担山人……他诚实地记录着生活中的一切,语言平淡却又真味,这些文字没有一个句子是煽情的,却不由得叫人感动。这些文字没有一个语句在刻意地给人打鸡血,却在不知不觉间让读者受到温馨地鼓励。书中自述,每日早上,汪先生都习惯久坐在家中的老沙发上,泡上一杯茶、点上一支烟,袅袅烟雾中,一篇篇文字油然而生。而时过境迁,我依旧从汪老先生的文字中感受到 他想传递的那种悠然自得,绚烂又终究归于平静的生活态度。正如书名《人间草木》,踏进汪老先生的文字,读懂人间的一草一木。

篇二:故乡的元宵汪曾祺原文赏析

9 卷20 10 年第2期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Jo u r n a l o f H e n a u In stitu te o fE d u c a tio n ( P h ilo so p h ya n d S o c ia l S cien ceslV 0 1. 29N o . 2, 20 10文章编号:

 10 0 6 —29 20 { 20 10 )0 2~0 0 6 9 一0 4汪曾祺散文的民俗之趣常恺蓉摘要:

 汪曾祺创作了大量的民俗文化散文, 他善于发掘民俗事象中凝结的国人的心理, 感动于民俗带给他的诗意的趣味, 融入知识趣味性的民间俚食的描写更是组成了一幅壮观的“美食清明上河图” , 他通过融入民间完成了由传统士大夫向现代文化人的转变。关键词:

 汪曾祺; 散文; 民俗; 趣味作者简介:

 常恺蓉,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北京10 0 0 4 8 )。民俗, 即民间风俗, 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 中指出:

 “风俗一词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 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 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 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 【lJl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近生活的一种文化,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奠基人之一周作人认为, 欲了解中国, 须得研究礼俗, 这对于了解国民的感情生活, 进而改造国民性,都是一条绝好的途径。

 风俗对人的约束或许是种隐性约束, 表面虽不明显, 但无所不在。

 中国历来有丰厚的民俗基础, 在历史演变中许多民俗事象已经固定, 其中凝结着中国人特有的情感需求和心理模式。汪曾祺出生书香门第, 父亲是金石美术爱好者,汪曾祺自幼耳濡目染, 对民间情趣甚为热爱, 爱看风俗画, 如十六七世纪的荷兰画, 日本的浮世绘, 中国的敦煌壁画、 《清明上河图》 、 《货郎图》 、 《踏歌图》等; 对记录风俗时令的书《梦溪笔谈》 、 《荆楚岁时记》 、 《东京梦华录》 、 《岭南异录》 尤为感兴趣。

 解放后他曾任历史博物馆职员、 《说说唱唱》 和《民间文学》 编辑、 北京京剧院编辑, 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接触到民间文学。

 他描写了大量的有关民俗的散文, 如《城隍・土地・灶王爷》 、 《岁交春》 、 《昆明年俗》 、《水母》 、 《故乡的元宵》 、 《八仙》 、 《胡同文化》 等。在这些散文中, 汪曾祺以自己特有的笔触诉说了他对于民俗的热爱、 理解和感动。

 本文主要从“趣味”~词来解读汪曾祺的民俗散文, “趣” 表示一种乐趣, 指表现在艺术作品里能给人以美感的生活情趣,这种情趣中蕴涵的情态、 风致、 味道会带给人一种难以言传的愉悦感。

 琴棋书画、 花鸟鱼虫、 烟酒茶糖、佳肴美酒、 良辰美景, 只要你在一刹那间领略出来,可以把一天的疲劳丢在九霄云外, 便是在尘劳的世界中得了趣味。

 B ¨ ” 而表现在汪曾祺的民俗散文中,就可以感悟到民俗所体现出的趣味。一、 感动于民俗中的“诗趣”汪曾祺笔下的民俗是有诗意的, 他说:

 “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风俗, 不论是自然形成的, 还是包含一定的人为的成分( 如自上而下的推行), 都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挚爱,对‘活着’ 所感到的欢悦……风俗中保留一个民族的常绿的童心, 并对这种童心加以圣化。

 风俗使一个民族永不衰老。

 风俗是民族感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风俗对维系民族感情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O ” [ ’ 3350汪曾祺深入社会民众, 展开了对其习俗、 信仰与文化环境的全面考察。

 在《八仙》 中, 他考察了中国人中连黄口小儿都知道的“八仙过海“故事, 他考证了这八个人是不同时代、 不同地方、 彼此之间也无甚关联的八个人, 是个杂凑起来的班子。

 但很多中国人的正堂屋的香案上都供着八仙, 连作者都觉得这挺俗气。

 他说“八仙是反映中国市民的俗世理想的一组很没有道理的仙家” 【4 18 6, 但他又探求了中国人为什么对八仙有那么大的兴趣的原因, 无非是羡慕他们的生活, 八仙既度人“看破富贵荣华, 不争酒色财气” , 又贺人长寿; 既自在逍遥, 又长寿不死。

 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理想无非如此, 这种生活理想既庸俗又简单, 却‘. 6 9 .万方数据

 深深扎根于我们民族百姓心灵的深处。

 这里汪曾祺透过老百姓看似荒诞的行为, 看到了他们心灵深处无所不在的希冀生生不息、 吉祥如意、 福寿平安的心结。正如孙郁所说:

 “中国人平淡无奇的生活在汪曾祺眼里是体现了一种自然的、 无冲动的、 永恒的神力, 它体现了生命自身的含蓄、 平稳的特征。

 ” ” 拍5汪曾祺对民俗文化的关注就在于他希望从中挖掘出国民的心理,如他所说:

 “我不想劝散文作家对民间神祗做一些烦琐的罗列考证( 那是一笔糊涂账), 但是建议写地域散文的作家从民间文化的角度, 审视这些无稽之谈所折射出来的心理文化素质, 这不是简单的事。

 州6J233在他看来, 这是一笔巨大的、 值得深掘的精神文化, 中国人正是在这种源远流长的民俗象征中, 呈现着生命情调与艺术哲学。汪曾祺不仅仅是理解老百姓的某些民俗行为,甚至是感动于这些民俗行为。

 在《岁交春》 中, 汪曾祺写了家乡的一个“送春牛仪式” , 即在立春日由穷人制涂了颜色的泥牛送到各家, 有的还有个小泥人,被称为芒神。

 送到时, 用唢呐吹曲, 供于神案上。

 作者说:

 “送春牛仪式并不隆重, 但我很愿意站在旁边看, 而且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动。

 ” …27 3敬神拜佛、 免祸求福在现代都市人看来确实是迷信行为, 但在汪曾祺这样的懂得民俗意义的人看来, 那些朝山进香以及迎神赛会里面所表现的艺术文化, 恰恰是我们民族很重要的文化。

 其实我们仔细留意一下中国老百姓的精神拜佛就会发现, 这个时候的确所有的人都穿戴整齐, 秩序井然, 吹打手兴致高昂, 甚至围观的人都用一种很静穆的态度在观看。

 汪曾祺之所以感动于并不隆重的送春牛仪式, 就是因为这些人都在用很朴实的方式表现着民众的文化, 享受着民众的文化。

 和上述汪曾祺说自己“感动于送春牛仪式” 一样, 如果我们留心就会发现他在描写民俗时经常用到“感动” 这个词。

 如作者小时候爱看街道上裁缝店、 烧饼店、 银匠店那些手艺人的劳动, 他说:“这些店铺、 这些手艺人使我深受感动, 使我闻嗅到一种辛劳、 笃实、 清甜、 微苦的生活气息。

 州4 忙跖又如,在《滇游新纪》 中, 作者看到傣族少女的“筒裙” , 也写到“忽然非常感动” , 还为此赋诗一首, 因为只有傣家的少女才能穿筒裙, 参加泼水节, 筒裙代表的就是傣族少女神采奕奕、 笑声朗朗的少女时代。作者之所以经常感动于这些普通的民俗, 就是缘于对民俗的诗意理解。

 他认为民俗有一种诗意的美感, 呈现着一种诗性的趣味, 所有的民俗都是民众创造的“生活抒情诗” , 都代表了他们对“活着的欢悦” 。. 7 0 .。二、 各地美食的“清明上河图”汪曾祺的一生经历从地域上看, 由故乡高邮到抗战时期求学昆明, 后蛰居上海, 再到“文革” 中下放于塞外农场, 最终长期定居北京。

 丰富的阅历加之汪曾祺美食家的品味力, 各地的饮食文化在汪曾祺笔下成了一幅“清明上河图” 长卷。

 如果说《故乡的食物》 、 《故乡的野菜》 、 《故乡的元宵》 是属于作者对童年故乡的温馨记忆; 那么《昆明的果品》 、 《昆明的吃食》 、 《昆明菜》 等就是属于对昆明的回味, 而《豆汁》 则是属于老北京的市井印记。

 作家似乎意犹未尽, 还创作了《萝I- 》 、 《豆腐》 、 《咸菜与文化》 , 虽是各地都有的食物, 却写出了各地特有的风情。

 北京水疙瘩的甜, 天津冬菜的脆, 保定春不老的香……如数家珍, 娓娓道来。

 作家还利用自己丰厚的传统文化修养, 写下了《宋朝人的吃喝》 、 《食道旧寻》 等文化随笔。

 《清明上河图》 给我们展示的是北宋汴梁民间生活的风俗画, 汪曾祺给我们展示的是他在高邮、 昆明、张家口、 北京等生活过的地方的汪氏“清明上河图” 。让我们看到的是具有种种特殊品格的饮食文化。汪曾祺笔下谈吃, 既是在谈“吃” 之俗趣, 也是在谈一方水土、 一方风俗。

 在他笔下, 食物都是有性格的, 都是带着一方水土特点的。

 吃的风俗因突出地承载着不同地域人群的生活态度而成为我们透视其精神世界的窗口。

 如《胡同文化》 一文中, 汪曾棋写道:

 “北京人易于满足, 他们对物质生活要求并不高, 有窝头吃就知足了。

 大腌萝卜就不错。

 小酱萝卜, 那还有什么说的。

 臭豆腐滴几滴香油, 可以待姑奶奶。

 虾皮熬白菜, 嘿!

 ” ∞脚再如北京人常说:

 “哪儿也比不了北京, 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

 州叫20 这里就通过北京人对吃的态度展现了北京人容易知足、 知足常乐的特点。

 在《故乡的野菜》 一文中对枸杞头有这样一段描写:

 “春天的早晨, 尤其是下了一场小雨之后, 就可听到叫卖枸杞头的声音。

 卖枸杞头的多是附近郭村的女孩子……女孩子也不把这当正经买卖, 卖一点钱, 够打一瓶梳头油就行了。

 ” 川” 4 这里汪曾祺为故乡的民间生活注入了宁静的诗意, 他曾说:

 “写散文, 写地域性的散文可使读者受到诗的感染, 美的浸润, 有益于人, 对自己也是一种精神的享受。

 ” [ 6J236作者留恋于故乡的吃食, 其中暗含着他对童年人事的无限怀念。汪曾祺可以说是个有“饮食境界” 的人。

 所谓饮食境界, 就是由环境、 气氛和心境融合成的饮食情趣和品位。

 这和饮食的精粗无关, 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青菜萝卜, 甚至是上不了桌面的炒屑之类的民间俚食, 他都以温婉风雅的文笔娓娓道来。

 他写的万方数据

 很有“学问” , 旁征博引, 饮食掌故随手拈来; 很有“情趣” , 文笔亲切, 优雅从容。

 在现代散文史上, 周作人、 梁实秋都是谈吃的高手, 但对民间俚食的描写, 则是汪曾祺与他们散文的不同之处。

 《故乡的食物》 最能代表汪曾棋亲近“俗趣” 的平民立场, “最是暖老温贫之具” 的炒米、 应急充饥的焦屑、 端午节的鸭蛋、 飘雪时的咸菜茨菇汤, 还有虎头鳖、 昂嗤鱼等, 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家常餐饮, 难登大雅之堂, 却有着与周作人的《吃茶》 、 梁实秋的《蟹》 迥然不同的亲和力和对底层民众的情感。

 如周作人的《吃茶》 :“喝茶当于瓦屋之窗下, 清泉绿茶, 用素雅的陶瓷茶具, 同二三人共饮, 得半日之闲, 可抵十年尘梦。

 ” ¨ ¨ 8这种吃是一种文人式的讲究, 多有贵族气,是贵族的吃, 穿着西装革履的高雅的吃; 汪曾祺的吃是平民的吃, 家常的吃, 他始终怀抱着对底层民间的亲和力, 对民间日常生活情趣的挚爱。

 我们看他的《故乡的食物》 一段对蚬子的描写:

 “蚬子是我所见过的贝类里最小的了, 只有一粒瓜子大。

 蚬子是剥了壳卖的。

 剥蚬子的人家附近堆了好多蚬子壳, 像一个坟头。

 蚬子炒韭菜, 很下饭。

 这种东西非常便宜, 为小户人家的恩物。

 ” ” 拉6这里的“蚬子炒韭菜”就是很平民家常的吃, 但是其中却折射出百姓的世事兴衰、 浓浓人情。

 他对民间俚食抱着欣赏和赞许的态度, 从中体悟着普通百姓的生活情趣。三、 知识的趣味性这里有必要讲述一下散文中的知识所呈现的趣味性。

 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 导言中提到现代散文“须有知识与趣味的两重统治,才可以造出有雅致的俗语文来” [ 9 ]10 9 。

 朱自清说:“文艺性的散文也跟议论一样靠见解, 靠理论。

 ” [ 10 】

 317 在散文里, 作者以一种求知的态度, 谈风俗, 讲掌故, 细述草木虫鱼, 描画行旅见闻……把自己所赏识者表现于文字闻, 将自己的思想在知识与趣味中表现出来, 自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中国从宋代以后, 笔记、 诗话一类的小品文异常发达, 传世之作不胜枚举, 以知识、 见闻娱人的风格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五四” 时期, 由于西方新思想、 新知识的涌入, 同时因为受英国E ssa y 的影响, 一些作家专门从事随笔体的创作, 如林语堂、 周作人、 梁实秋等。

 他们在散文中谈人生、 教育、 宗教、 历史、 风俗……知识与趣味相结合, 既产生了新鲜而合乎情理的见解, 又体现了自由思想的乐趣, 大大地丰富和高扬了白话散文的艺术成就。汪曾祺谈风俗掌故的文章, 同样是因知识和趣味的结合才显示出独特魅力的。

 他的知识趣味并不只限于描写民俗的散文, 应该说知识趣味贯穿了他的全部散文也不为过, 只不过在民俗散文中表现得更明显罢了。

 他有着大量的民俗知识储备, 能随内容和艺术的需要随手征引, 征引的数量和密度之多是其散文的鲜明特点之一。

 笔者统计了他的《城隍・土地・灶王爷》 "】

 9 6。

 嘶一文所引用的考证。

 如下表所示:篇目考证数量《辞海》 、 班固《两都赋・序》 、 郑板桥《城隍庙碑记》 、 京剧《琼林宴》 、 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 、 淡痴《玉历宝钞》 、 《曹娥碑目》 、 张岱《西湖梦寻- 城隍庙》 、 蒲松龄《聊斋志异・考城《城隍》共9 处隍》《土地》翟灏《通俗编・神鬼》 、 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六郎》 、 韩愈和张巡写过土地的传说共4 处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 、 《索隐》 、 宗懔《荆楚岁时记》 、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 吴自牧《梦《祭灶》共8 处粱录》 、 周密《武林旧事》 、 葛洪《抱朴子・微旨》 、 庄子《庄子・达声》这些考证或是为了查明《城隍・土地・灶王爷》 的起源, 如《辞海》 、 《通俗编・神鬼》 ①; 或是为了表明《城隍・土地・灶王爷》 的功用, 如京剧《琼林宴》 的唱词; 或是为了引证我们今天的某些风俗注出其来源记载于哪里, 如《抱朴子・微旨》 记载的关于灶王爷的传说, 甚至有的是为了引证灶王爷姓什么?长什么样?如《庄子・达声》 、 《荆楚岁时记》 。

 文章还穿插了幼时二伯母带“我” 到城隍庙借寿和道婆子看到城隍老爷毁了, 硬是捐钱募化重造了一个, 理由是“怎么可以没有城隍老爷” 。

 传说和考证, 加之作者的亲切笔调娓娓道来, 让读者得到了知识和趣味的双重享受。

 最后作者还探讨了百姓对城隍、 土地、 灶王爷的“诚惶诚恐” 态度。

 老百姓的祭祀只是为求得情感的安慰。

 这就是一篇由“知”到“趣” ...

篇三:故乡的元宵汪曾祺原文赏析

亲爱的朋友 , 当您看到这本纪念册的时候 , 我们已经读过了四季 , 一起在季节的流转里感受自然的神奇、生命的美好,在 339 篇美文、小诗或者童谣中诵读春花、秋月、夏日、冬雪……现在,我们将一年来的朗读结集成册,以文留念,把这份美好珍藏。这是一本纪念册,也是一本朗读日历,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使用本书,我会用问答的方式对本书作简要介绍 :为什么要读当季美文?本纪念册主要是配合若虹妈妈编著的《给孩子们说二十四节气》这套书的出版,开展的延伸阅读活动记录。也希望读者通过美文的阅读与聆听感受时序转换的美妙,通过美文的朗读培养孩子的语感和阅读习惯。目录中的圆点是什么意思?目录中加粗标记是什么?圆点标记的美文是有若虹妈妈朗读的美文。加粗的标记告诉您,这一天是某个节气。选择美文的依据是什么?符合季节特点,温暖,有生命活力,朗朗上口。大多数美文都是片段,节选的依据是什么?孩子朗读,篇幅不能太长,我们在不改变原文中心思想、体裁、人称的前提下,节选出最具季节特点的段落,并增加了注释,方便孩子能在充分了解词意的前提下朗读。一年 365 天,为什么只有 339 篇?因为开始这项活动的时候,我们节假日不读。为什么要从 9 月 18 日开始?因为我们就是从去年的 9 月 18 日 8 时 52 分 36 秒开始的。美文中的加粗是什么意思?为了方便幼儿读美文,我们选择了一篇美文中较有代表性的一段,推荐给小孩子们读。

 一定要按文中的分段来读吗?朗读分段标记只是我们一个建议,孩子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全文的理解确定朗读的节奏,这其实也是与作者沟通的一种方式。文中的拼音为何标在字旁?标准吗?因为我实在不知道如何将拼音标在字的上面,不过这种并排的方式好像也挺规整。读美文最重要的是把音读对,我们虽然经过多次校对,但恐怕还有疏漏,遇到有疑问的读音,建议还是要多查字典确定为好。为什么美文的排版像诗歌一样,一句一行?我们创新地采用了类似于长诗的方式排版美文,也是为了降低孩子们的朗读难度,也更容易掌握全文的节奏,记忆全文的内容。每篇文字下的二维码是什么?二维码是若虹妈妈或孩子们的朗读音频链接,您用手机扫码后就能听到。有的小宝宝不认字,实在读不了美文,可以听。我们就把朗读链接通过二维码的方式放在了书上,实践证明同龄人的朗读对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很有好处。插图是孩子们自己画的吗?是的,大部分是若虹妈妈诵读群孩子的作品,当然也有一些是网络上搜集的图片,以配合文意。二维码中有的音频与文字部分不符是怎么回事?我们这是全年的美文集合,活动最初的朗读文字,与最终经过校对后定稿的文字还是有所不同的。既然是纪念册,这本书的音频就不会是专门录制的,而是一年来孩子和爸爸妈妈每天的朗读录音,大家可以听到孩子们一年的变化以及当时的亲子时光的真实记录。最后,给大家分享一段“若虹妈妈诵读总群”QQ 群号(564195503)群友的留言,让我们共同回忆生命中最美好的四季吧!

 2 月 4 日2 月 5 日2 月 6 日2 月 7 日2 月 8 日2 月 9 日2 月 12 日2 月 13 日2 月 14 日2 月 19 日2 月 19 日立春节气 除夕 《春》 作者:冯唐春节 《春》节选

 作者:朱自清《春天怎么来》 作者:林焕彰《新年是什么》《本命年的回想》节选

 作者:刘绍棠《我想》 作者:高洪波《春天的色彩和声音》节选

 作者:秦牧《苦菜花》节选

  作者:冯德英《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雨水节气

 《春的消息》

 作者:金波元宵节《故乡的元宵》节选

 作者:汪曾祺目录

 2 月 22 日2 月 23 日2 月 24 日2 月 26 日2 月 27 日2 月 28 日3 月 1 日3 月 5 日3 月 6 日3 月 7 日3 月 8 日3 月 9 日《春来忆广州》节选

 作者:老舍《初春》节选

 作者:艾合买提·伊敏《春天是一本书》《春之怀古》

 作者:张晓风《翻阅阳光》节选

 作者:阿紫《春天的酒》《花的话》节选

 作者:宗璞《春姐姐的礼物》惊蛰节气 《惊蛰》《春天的小雨滴滴滴》节选

 作者:陈木城《花儿开了》

 作者:叶延滨《在天晴了的时候》

 作者:戴望舒

 3 月 12 日3 月 13 日3 月 14 日3 月 14 日3 月 15 日3 月 16 日3 月 19 日3 月 20 日3 月 21 日 3 月 22 日3 月 23 日3 月 26 日3 月 27 日3 月 28 日3 月 29 日3 月 30 日3 月 31 日4 月 2 日4 月 3 日4 月 4 日4 月 5 日4 月 6 日4 月 7 日4 月 8 日4 月 9 日4 月 10 日4 月 11 日4 月 12 日4 月 13 日4 月 14 日《二月兰》节选

  作者:季羡林《春天来了》

  作者:叶圣陶《风》

 作者:克里斯蒂娜 ( 英国 ) 叶圣陶 译 改写短文“果壳中的宇宙之王”

 纪念霍金《春色年年好》节选《听听那冷雨》节选

  作者:余光中《樱花赞》节选

  作者:冰心《感受春天》 作者:徐斌 春分节气 《春风带我去散步》 作者:金波《绿 , 你从哪里来的》《我的风筝》

 作者:莫里斯·卡列姆 (比利时)《晨樱》《海棠无香》《油菜花开》《错误》 作者:郑愁予 《三月桃花水》节选 作者:刘湛秋 《柳树醒了》《杏花》节选

 作者:安海 “春景图”节选自《海燕》

 作者:郑振铎 《洗桃花水的时节》节选

 作者:铁凝 清明节气 《大地清明》节选

 作者:周伟 《迎春花》 《夹在书中的春天》 作者:空马 《春底林野》节选 作者:许地山 《山雨》节选

 作者:王统照

 “早春山景”节选自《蝴蝶》

 作者:王蒙 《梨花的春天》节选

 作者:宗满德 《春》 《春天的早晨》 作者:

 米尔恩

 ( 英国 )

 吕垚 译《你是人间四月天》 作者:林徽因

 4 月 15 日4 月 16 日4 月 17 日4 月 18 日4 月 19 日4 月 20 日4 月 21 日4 月 22 日4 月 23 日4 月 24 日4 月 25 日4 月 26 日4 月 27 日4 月 28 日4 月 29 日4 月 30 日5 月 1 日5 月 2 日5 月 3 日5 月 4 日《江南》 作者:徐迟 《牡丹的拒绝》节选

 作者:张抗抗 《牡丹亭》选段

 作者:汤显祖

  上巳节 《三月三》节选

 填词:王晓岭 《映山红》节选

 作者:闵文

 谷雨节气 《春雨》 作者:刘饶民

 《郁金香》节选 作者:秋色 《花潮》节选 作者:李广田 《一路蔷薇》节选 《春天的世界》 《河流》

 作者:谷川俊太郎 (日本)

 《春姑娘》节选

  作者:艾青 《写给故乡的黄昏》节选

 作者:郭保林 《小树谣曲》

 作者:金波 《春》节选 《梦田》 作者:三毛 劳动节 《一行有一行的气味》作者:贾尼·罗大里 (意大利)

 《五月的青岛》节选

 作者:老舍 《春涨》节选

 作者:章左声

  《黄河东流去》节选

 作者:李凖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诗中说 ,春天刚涨起来的水,春天刚抽绿叶的树木,以及十里的春风,这一切都不如你……小朋友们 ,在你们心中 / 最美好的春天是什么 ?春作者:冯唐作者介绍冯唐,男,原名张海鹏,1971 年生于北京,金牛座。诗人、作家。2 月 4 日

 立春节气

 除夕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 / 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 [xīn] 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 [zhǎng] 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 / 赶趟 [tàng] 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 / 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 / 仿佛已经 / 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 / 成千成百的蜜蜂 [mì fēng] / 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 [hú dié] / 飞来飞去。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 [tàng] 儿似 [shì] 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 [jīn] 骨,抖擞 [dǒu sǒu] 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春(节选)

 作者:朱自清2 月 5 日

 春节

 词语注释朗润:明朗润泽 。欣欣然:高兴的样子,形容心情好。欢欢喜喜的样子。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 年 11 月 22 日—1948 年 8 月 12 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 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该文创作时间大约在 1933 年间。此时作者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女士缔结美满姻缘,而后喜得贵子,同时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人生可谓好事连连,春风得意。“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 [gē bo] 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2 月 5 日

 春节

 春天怎么来?花开了,

  春天就从花朵里跑出来。春天怎么来?

  草绿了,

 春天就从绿色里跳出来。春天怎么来?

  我高兴了,

 春天就从我的心窝里飞出来。作者介绍林焕彰 1939 年生,台湾省宜兰县人。小学毕业后,当过牧童和学徒。6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出版有《牧云初集》 《斑鸠与陷阱》 《童年的梦》 《小河有一首诗》《妹妹的红雨鞋》等四十余种新诗集、儿童诗集和诗论集。曾获台湾中山文艺创作奖、中兴文艺奖和大陆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等。《林焕彰儿童诗选》1991 年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在被问及为什么要为儿童写作的问题时,林焕彰在一篇《答编者问》中,坦诚相告:可以说出一百个理由,但最主要的,还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儿童,因为我深深体会到,在为儿童写作时,我感到最快乐,所以我希望能透过作品把愉快的心情传给小读者。春天怎么来2 月 6 日作者:林焕彰

 新年到了,我听见小鸟飞来飞去在唱歌:新年快乐!新年快乐!我问小树,新年是什么?小树说:新年是长出嫩嫩 [nèn nèn] 的树叶。我问春风,新年是什么?春风说:新年是把种子遍地撒播 [sǎ bō] 。我问钢琴 [gāng qín] ,新年是什么?钢琴说:新年是叮叮咚咚的音乐。我问老师,新年是什么?老师说:新年是更美好的生活。我知道了,新年是无限的期待 [qī dài] 与欢乐!新年是什么2 月 7 日

 “春雨惊春 / 清谷天,夏满芒夏 / 暑相连,秋处 [chǔ] 露秋 / 寒霜降,冬雪雪冬 / 小大寒。”村风乡俗 [xiāng sú] 中,四时 / 二十四节色彩缤纷 [bīn fēn] ,而最有 / 鲜明地方特色 / 和浓郁 [nóng yù] 乡土风味的,却是 / 二十四节之外的春节。……村南村北、村东村西,一片杀猪宰 [zǎi] 羊的哀鸣 [āi míng] 。站鸡笼 [lóng] 子里,喂养 [wèi yǎng] 了 / 一个月的肥鸡,就要被开刀问斩 [zhǎn] 。家家都忙着 / 蒸 [zhēng] 馒头 [mán tou] 和年糕 [gāo] ,穷门小户 / 也要蒸出几天的豆馅 [dòu xiàn] 团子。天井的缸盖 [gāng gài] 和筛子 [shāi zi] 上 / 冻豆腐 [dòu fu] ,窗沿上 /冻柿子 [shì zi]

 ,还要渍酸菜 [zì suān cài] 。妇女们 / 忙得脚丫子朝天,男人们 / 却蹲篱笆 [lí ba] 根晒太阳,说闲话儿。……腊月三十的除夕之夜,欢乐而又庄严。阖家团聚 [hé jiā tuán jù] 包饺 [jiǎo] 子,谁吃到 / 包着制钱的饺子 / 最有福,一年走红运。院子里 / 铺着芝麻秸 [zhī ma jiē] 儿,小丫头儿 / 不许出屋,小小子儿 / 虽然允许走动,却不能在外边大小便,免得 / 冲撞了神明。不管多么困乏,也不许睡觉,大人 / 给孩子们说笑话,猜谜语 [mí] ,讲故事,这叫守岁。等到打更的人 / 敲起梆子 [bāng zi] ,本命年的回想(节选)作者:刘绍棠2 月 8 日

 词语注释制钱 : 明、清、官局监制铸造的铜钱。因形式、分量、成色皆有定制,故名。渍酸菜 : 用浸、沤的方法保存蔬菜 , 乳酸菌使其发酵 , 产生独特风味的一种食品加工方法。踩着芝麻秸:芝麻秸儿是把芝麻粒儿全部收打干净之后剩下的秸秆。过年的时候,脚踩上去“咔咔、咔嚓”作响。象征着来年的日子响亮,欢乐,吉祥。荷包:荷包是中华民族传统服饰中,人们所随身佩带的一种装零星物品的小包。作者介绍 刘绍棠,1936 年 2 月 29 日 -1997 年 3 月 12 日,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立者。作品格调清新淳朴,乡土色彩浓郁。梆声中才能锅 [guō] 里下饺子,院子里放鞭炮 [biān pào] ,门框 [kuàng] 上贴对联,小孩子们 / 在饺子上锅之前,纷纷给老人们 / 磕辞岁 [kē cí suì] 头,老人要赏压岁钱,男孩子可以外出,踩着芝麻秸 [zhī ma jiē] / 到亲支近脉 [mài] 的本家各户,压岁钱 / 装满了荷包 [hé bao] 。天麻麻亮,左邻右舍拜年的人已经敲门。开门相见 / 七嘴八舌地嚷嚷 [rāng rang] 着:“恭喜 [gōng xǐ] ,恭喜!”“同喜,同喜 !”我平时 / 串百家门,正月初—/ 要给百家拜年。出左邻 / 入右舍,走东家 / 串西家,村南村北 / 各门各户 / 拜了个遍,这时 / 我才觉得 / 得到了公认,我又长了一岁。2 月 8 日

 我想把小手接在桃树枝上。带着一串花苞 [bāo] ,随着风儿悠荡。悠 [yōu] 哇,悠——悠出布谷鸟的声声歌唱。我想把脚丫 [jiǎo yā]连在柳 [liǔ] 树根上。伸进湿软的土地,汲 [jí] 取甜美的营养 [yíng yǎng] ,长 [zhǎng] 啊,长——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péng zhàng] 。我想把眼睛 [yǎn jing]装在风筝 [zhēng] 上。看白云多柔软 [róu ruǎn] ,瞧 [qiáo] 太阳多明亮。望啊,望——蓝天是我的课堂。我想作者:高洪波2 月 9 日

 我想把我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变小草,绿的生辉 [huī] ,变小花,开的漂亮。成为柳絮 [xù] 和蒲公英 [pú gōng yīng] ,更是我最大的愿望。我会飞啊 , 飞——飞到遥 [yáo] 远的地方。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 [shāng liang] 商量……2 月 9 日诗人介绍高洪波,男,笔名向川,诗人、散文家,1951年 ...

篇四:故乡的元宵汪曾祺原文赏析

一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人文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包括《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北京的春节》描写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习俗;《腊八粥》以孩童的视角叙述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让人感受到腊八节浓浓的民俗风情;《古诗三首》介绍了寒食节、七夕节和中秋节的习俗或传说;《藏戏》写了藏戏这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的起源和特点。这些课文体裁和题材不同,但都充满了浓郁的民俗风情,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能让学生充分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传统习俗中蕴含的人情美、文化美,能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等要素基础上的延伸。此要素在本单元课文中的梯度序列体现为:《北京的春节》要求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分清内容的详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腊八粥》要求分清事件的主次,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藏戏》要求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藏戏的特色的。教材从阅读和表达两个方面提出了要求:阅读时要分清内容的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把主要内容写详细的,运用到习作中。课文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例。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把握详略安排及其效果,学习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分清文章主次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体现了单元编排上的整体性。

 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素是“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确定习作的重点内容,体现了从阅读到表达的有序过渡。

 第一,把握好本单元人文主题的度,勿拔高要求。本单元的学习,重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民俗现象,对各地民俗有初步的感受,能从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和普通事物中,发现民俗之美,激发对民俗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时,既要注意避免对民俗的意义与价值进行过度挖掘,也要注意甄别、筛选体现正确价值取向的民俗文化。

 第二,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适当拓展教学资源。本单元的课文,涉及春节、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还有牛郎织女的传说,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内容。三年级下册教材安排了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已有较深入的了解,故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充分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感受作者笔下的内容与自己所熟悉

  的内容有哪些异同,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有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如寒食节、藏戏,学生可能会比较陌生,教师可通过展示相关的图文资料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第三,适当拓展相关阅读资源,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如,关于春节,除了课文后的“阅读链接”,还可以推存学生阅读冰心的《童年的春节》、汪曾祺的《故乡的元宵》、冯骥才的《花脸》;关于腊八粥,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梁实秋的《粥》、冰心的《腊八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选择一些篇目让学生自主阅读,增强他们对民间习俗、民间艺术的认识,丰富他们的阅读积累和文化积累,提升阅读能力。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 北京的春节 2 1.会写 34 个生字,会写 38 个词语 2.能分清课文内容的主次,了解课文的详略安排及其效果,体会详写主要内容的好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4.体会课文不同的语言风格,了解不同地区的习俗,感受丰富的民俗文化 腊八粥 2 古诗三首 2 藏戏 1 习作 家乡的风俗 2 1.借鉴本单元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介绍一种风俗或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来写 语文 园地 交流平台 2 1.总结交流分清课文主次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 2.体会相同语境中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习俗及其寓意 4.认识并临摹行书,逐渐提高书写速度 5.朗读并背诵《长歌行》 词句段运用 书写提示 日积月累

  第 二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围绕“外国文学名著”这个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安排的这三篇课文都节选自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经典之作,是一部回忆录式的冒险小说。《骑鹅旅行记》是 1909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女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的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发表于 1876 年。阅读这些作品,学生不仅能够随主人公一起游历,感受各国的风土人情,而且能够与主人公一起成长,体验成长的欢乐和艰辛。

 本单元的第一个阅读训练要素是“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梗概”是对作品内容的浓缩和概括,“了解作品梗概”是把握名著主要内容的方法之一。本单元《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一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梗概,把握整部小说的主要内容。

 本单元的第二个阅读训练要素是“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时既能把握故事的内容,又能针对人物和情节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的能力。围绕这个要素,《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通过文本形式对比阅读,讲述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的求生经历及心态变化,引导学生交流对主人公鲁滨逊的感受;《骑鹅旅行记》(节选)通过语言描写,介绍了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的经历,引导学生交流对主人公际遇的感受;《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描述了两个孩子失踪归来的戏剧化场面,引导学生交流最吸引自己的情节和对汤姆这个人物形象的感受;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则围绕“应该从哪些方面或角度来评价人物”展开交流,引导学生留意描写人物的句子,立体、多面(多元)地评价人物。

 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素是“学习写作品梗概”。梗概对于学生而言是新的习作类型,写梗概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本单元中,《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一课就提供了梗概的范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梗概,为习作做了铺垫。本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阅读世界名著《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这四部小说都是关于游历和冒险的,主题贴近学生的阅读心理,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阅读方法也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可以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本单元教学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一,注意把握好教学的适切度,且关注学生阅读中遇到的困难。本单元节选的三部外国文学名著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且国家不同,文化有差异,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学生阅读理

  解的难度。

 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好教学的适切度,可以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背景资料,也可以提示学生在阅读之前自己查找相关的背景资料。了解背景,运用资料,则能帮助学生解决阅读的疑难处、困感处。但教师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上,不能过度拓展相关资料,也不要过多、过深地对名著的思想内涵、文学地位和社会价值进行解读或展开讨论。

 第二,重视兴趣激发,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原著。《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一课选编了名著梗概,帮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骑鹅旅行记》(节选)一课的学习提示列出了这本原著目录中的一些小标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一课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且在结尾处制造了悬念。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编排上的这些特点,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同时,可以结合“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到课外阅读中,让学生感受外国文学名著的魅力。

 第三,把握主线,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抓住“感受人物形象”这条主线,体会多种描写方法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感悟主人公的精神品质,学习应该如何表达,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语言积累能力和审美能力。

 第四,整体统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提供了梗概的范例,阅读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习作是写作品的梗概,由读到写,习作时可以借助这个范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梗概,梳理出写梗概的步骤。口语交际引导学生围绕一本书交流心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所提示的评价人物的方法,立体地、多角度地进行评价;还可以引导学生引用原文来说明观点,使观点更有说服力,做到有理有据地进行表达。在交流心得时,要注意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述的理由是否充分。本单元口语交际、习作和快乐读书吧的联系很紧密,教学时可以将三者整合起来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提前布置快乐读书吧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先了解阅读外国名著的基本方法,再尝试运用这些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在指导学生在完成快乐读书吧的时候,适当兼顾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要求。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 鲁滨逊漂流记 (节选) 2 1.会写 15 个生字,会写 20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作品梗概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自主阅读,讨论交流,了解外国文学名著的阅读方法 4.把握文章脉络,总结全文梗概,大致理解文意 骑鹅旅行记 (节选) 1 汤姆·索亚历险 记(节选) 1

  5.了解小说文学的趣味性,体会文章详略对于情节的作用,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6.能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对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 口语 交际 同读一本书 1 1.围绕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收获 2.能引用原文说明观点,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3.能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理由是否充分 习作 写作品梗概 2 1.归纳梗概要点,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写梗概的方法 2.能选择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写作品梗概 3.能与同学分享自己写的梗概,并根据反馈进行修改 语文 园地 交流平台

 1.读名著,能围绕如何对人物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2.体会夸张这一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发挥想象仿写句子,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想象等能力 3.感受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增强译本意识 4.背诵、积累名言警句,学会理解与运用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2 快乐 读书吧 漫步世界 名著花园 1 1.阅读世界名著,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2.了解名著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文字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3.学习做读书笔记,乐于与同学分享阅读感受与收获

  第 三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以“让真情在笔尖流露”为人文主题,由两篇精读课文以及“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组成。两篇精读课文包括《匆匆》和《那个星期天》,这两篇课文重在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写作的方法,两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都在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本单元安排了两篇真实自然又具有不同表达情感方式的文章。《匆匆》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的无可奈何和惋惜。

 《那个星期天》写了“我”第一次殷切地盼望母亲带“我”出去玩的经历,表现了“我”从盼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展现了“我”真挚而细腻的情感世界。这两篇课文情感的抒发既真切自然,又各具特色。《匆匆》偏重于用诗性的语言将抽象的事物表达出来,直接表达了内心的情感;《那个星期天》侧重于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中。

 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素是“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真情实感”,就是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说自己想表达的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出真情实感”也是为人真诚的体现,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既是教学生习作,也是教学生做人。

 作为习作单元,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把握精读课文的表达特点,明确习作例文的教学定位。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真情实感的,了解《匆匆》和《那个星期天》这两篇精读课文表达情感方法的异同。不要进行写作方法的抽象归纳,内容理解不宜过深、过细。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习作例文的定位,习作例文是帮助学生解决习作问题的,重在“用”,没有字词学习的要求,不必对内容过多分析,不能当成略读课文来学习。

 第二,教师要加强“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的整合,有重点、有方法地帮助学生突破习作难点。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平时的生活积累,让学生围绕习作的主题,学会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写作,把情感自然真实地表达出来。

 第三,引导学生明确表达真情实感不仅是习作的基本原则,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本单元提出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既是对小学阶段习作要求的总结和强化,又是对学生认识的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 匆匆 2 1.会写 19 个生字,会写 29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联系课文内容,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那个星期天 2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1 1.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回顾,交流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2.尝试选择心情、场景写几句话来表达自己对身边事物的感受或情感 习作 例文和习作 《别了,语文课》 《阳光的两种用法》 让真情自然流露 2 1.选择一种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理清思路 2.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第 四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理想和信念”为人文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包括《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这些课文体裁各异,有古诗、回忆录、演讲稿和小说,内容丰富。《古诗三首》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们远大的抱负和崇高的志向。《十六年前的回忆...

篇五:故乡的元宵汪曾祺原文赏析

的鸭蛋

 汪曾祺

 学习目标

 1. 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2. 学习诵读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

 3. 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4. 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第一课时

 预习与交流

 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汪曾祺 祺(

 )

 系(

  ) 百索子

 倘(

  ) 若 咂摸(

 ) 城 城隍 隍(

  )

 拧(

  ) 成小绳 门楣 楣(

  )

  用酒和 和(

 )

 苋(

  ) 菜 籍 籍(

  ) 贯

  硝(

 ) 药

 腌(

 ) 腊 络 络(

  ) 子

  大 大襟 襟(

 )

  车 车胤 胤(

 )

  qí

 jì

  tǎng

 zā mo

  huáng

  níng

 méi

  huò

  xiàn jí

  xiāo

 yān lào

 jīn

 yìn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门楣:

  莫名其妙:

 籍贯:

  城隍:

  肃然:

  曾经沧海难为水:

 与有荣焉:

 门框上的横木。

  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 道理) ,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

 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与之同感荣耀。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 ~1997), ,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 《 北京文艺 》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 《 受戒 》《 大淖记事 》 。著有散文集 《 汪曾祺自选集 》。

 。

 合作与探究

 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 ( 第1 1 自然段) ) ,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第二部分( ( 第2 2 ~3 3 自然段) ) ,描述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

 第三部分( ( 第4 4 ~6 6 自然段) ) ,写孩子们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

 文本探究

 说端午

 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第一段以“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开头,介绍了“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等风俗;又列举了“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这两种较为独特的风俗。

 说鸭蛋

  2. 汪曾祺的家乡过端午有那么多风俗,他为什么偏偏挑选鸭蛋来写呢?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作家大写特写呢?请你概括鸭蛋的特点,并找出相应的语句。并以“这是…… 的鸭蛋,因为……” 为句式说话。

 ① 这是名声远播的鸭蛋,因为“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其中“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词最能体现“高邮咸蛋”的名声。

 ②这是与众不同的鸭蛋,因为“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 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③这是历史悠久的鸭蛋,因为清代诗人、诗论家袁枚就曾在他的《 随园食单 · 小菜单 》 里提到“高邮腌蛋”。注意有关袁枚的注解:

 1716- - 1797 。袁枚写随园食单中的腌蛋一节距离现在少说也有200 年了,可谓“老品牌”“老字号”了。

 ④这是质细而油多的鸭蛋,因为“筷子头一扎下去,吱 —— 红油就冒出来了”。

 ⑤这是吃法多样的鸭蛋,因为“可以带壳切开吃”“可以用筷子挖着吃”“可以和豆腐炒着吃 —— ‘ 朱砂豆腐’” „„

 ⑥ 这是色彩鲜艳的鸭蛋,因为蛋壳是淡青色的,蛋白是白色的,蛋黄是红色的。

 „„

 说鸭蛋

 说人生

 在这些特有的风俗中,作者为什么只对小小的鸭蛋感兴趣?这其中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高邮咸鸭蛋出名,是家乡的特产,挂“鸭蛋络子”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很多乐趣,所以对小小的鸭蛋感兴趣。

 作者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文中半是家乡水”之所以对小小的鸭蛋浓墨重彩,因为鸭蛋中包含了作者对童年生活怀念,寄寓了作者那浓浓的、化不开的乡情。

 板书

 端午的鸭蛋

  说端午 ------- 介绍端午的种种风俗

 说鸭蛋 ------- 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点

 说人生 ------- 生活情趣,人生意味

 拓展延伸

 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 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 号,并于2005 年通过申报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 , 传承传统文化,而不应该盲目地崇洋。

 第二课时

 语言赏析

 1. 汪曾祺的散文除了在结构上闲适自由之外,语言也有特色,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A 平淡而有味,B 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C 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四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1.“ 平淡而有味”:

  ①“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 ! 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

 ②“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后再说的神态,突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

  3.“ 有淡淡的幽默”:

  ①“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 ! 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

 ②“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这一反问句突出了对故乡咸鸭蛋的喜爱之情,好像北京的咸鸭蛋仅仅因为蛋黄是黄色的,就连咸鸭蛋也算不上了,幽默。

 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请找出例句并赏析。

 例如:“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不由暗暗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如此自然和谐地捏到一处并倍添韵味的艺术功力。

 语言赏析

 3 .作者还善于运用语言“造型”,请从文中找出相应语句并作分析。

  汪曾祺有时只用一两个字眼就能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他写吃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 红油就冒出来了”,那种绘声绘色,那种动感,以及快感,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

 语言赏析

 写法借鉴

 1. 写端午的鸭蛋却为什么要先写端午节的风俗?

 2. 为何引用袁枚的 《 腌蛋 》 ,还否定北京的鸭蛋?

 3. 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 “ 囊萤 ” 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光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很随意,正体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你的看法呢?

 1. 写端午的鸭蛋却为什么要先写端午节的风俗?

  从文章思路来看,先谈端午风俗很有必要。文题为“端午的鸭蛋”,因此,首先必须先写端午风俗,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独特的风俗,再写到“十二红”,写到“咸鸭蛋”,于是水到渠成地转写“端午的鸭蛋”;从写作手法上,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就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作者在文中大谈家乡端午的种种风俗,这正是他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的体现。

 写法借鉴

 2. 为何引用袁枚的 《 腌蛋 》 ,还否定北京的鸭蛋?

 引用袁枚的 《 腌蛋 》 ,提到袁枚,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引用他的文句,更可以增添文章的古雅之气,避免了行文的单调死板。而且袁枚对于咸鸭蛋的见解,与作者暗合,所以作者要说到袁枚。说自己不喜欢袁枚,体现了作者率真的个性。同时也说明高邮鸭蛋历史悠久,闻名全国。否定北京的鸭蛋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由衷的喜爱之情。

 3. 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光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很随意,正体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你的看法呢?

 可以去掉,因为与中心相距甚远;不必去掉,因为这是汪曾祺散文自由闲适的特色。

 写法借鉴

 板书

 平淡而有味

 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语言特色

 有淡淡的幽默。

 典雅之美

 运用语言 “ 造型 ”

 拓展延伸

 介绍一种你家乡的节日美食给大家吧!

  汤圆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大部分南方人家习惯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篇六:故乡的元宵汪曾祺原文赏析

19年第11期摘 要:

 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鉴赏元宵节诗词,进行比较鉴赏,挖掘节日内涵,传承元宵节文化。同时,提升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关键词:

 元宵节诗词;比较鉴赏;文化传承;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84(2019)11-0028-02收稿日期:2019 - 09 - 03作者简介:张水娥,女,福建省沙县第一中学教师。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中指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1] 该如何传承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呢?文章仅以元宵节为例,谈谈笔者的设想。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佳节“文化”已融入人们的生活。请学生搜集、整理有关元宵节的资料,开展诗词朗诵比赛、歌唱比赛、猜灯谜、包汤圆等活动。开学初,学生汇报所查阅的资料,归纳内涵:1.是娱乐性文化活动。有赏灯、猜灯谜、舞狮、舞龙、跑旱船等活动。2.是百姓祈求活动、祈子活动。3.寄托了团圆和睦之意。4.有全民狂欢之意。引导学生认识传承元宵节文化的意义:1.丰富了人们的生活。2.重构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对元宵节的文化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提升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二、比较鉴赏元宵节诗词,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除了开展丰富的活动外,更重要的是在文化方面的传承。元宵节诗词是元宵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学习诗词,感知人情风俗,思考其独特价值。笔者整合了11首诗词,附独特价值(独特价值是第二步的内容),如下是部分例子:《正月十五夜》(唐·苏味道)(价值:赏灯+宵禁)《明月逐人来》(宋·李持正)(价值:节序风物+全民狂欢 — —百姓、官员、皇帝)《永遇乐·落日熔金》(宋·李清照) (价值:今昔对比,突出心境之悲)……在活动中通过比较,发掘诗词的节日文化鉴赏上的独特价值。(一)每日阅读一首诗词和赏析文,感知人情风俗、读出人情味每天推荐一首诗词,含注释、翻译、鉴赏。阅读赏析文章,并作归纳:本诗词运用了 手法,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引导学生从思想、内容、视角、风俗等角度感知人情风俗、读出人情味,思考其独特价值。示例:来 明月逐人来 ( 李持正 )星河明淡,春来深浅。红莲正满城开遍。禁街行乐,暗尘香拂面。皓月随人近远。天半鳌山,光动凤楼两观。东风静,珠帘不卷。玉辇将归,云外闻弦管。认得宫花影转。归纳示例:本诗词运用了借代、化用、视听结合等手法,抒发了作者对元宵节举国同庆的喜爱之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能在佳节文化传承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以元宵节为例张水娥(沙县第一中学,福建 沙县 365500)第2期2017年2月NO.7July.2017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第11期2019年11月NO.11Nov.2019福建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福 建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2019年11月第11期对作品的艺术形象和价值有独到的感悟和理解”。[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其独特价值,这提升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思考题 1(原创):李持正《明月逐人来》这首写节序风物的词,苏轼比较推崇它,请试从从艺术手法、视角、内容等方面来分析其价值。此题考查“创新”鉴赏能力。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创造性”。1.李词写出了北宋都城元宵风俗 — —皇帝观灯(与民同乐)。2.全知视角,见百姓、官员、皇帝,不见自己。这两点有独特价值。(二)比较鉴赏新课标提出“在鉴赏活动中……能比较两个以上的文学作品在主题、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上的异同,能对同一个文学作品的不同阐释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质疑。”[2] 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异同点梳理(以唐宋诗词为主,归纳不限于所选的11首),如表1~2:表1 相同点表2 不同点还可以命制思考题,如下:解语花· ·元 上元 ( 周邦彦 )风消绛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天 鹧鸪天 ( 向子諲 )有怀京师上元,与韩叔夏司谏,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赋。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晴空。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星转斗,驾回龙。五侯池馆醉春风。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思考题:《解语花·上元》和《鹧鸪天》都写了汴京元夕的热闹场景,请结合词句从表达技巧、写作视角分析其不同点。无论是对相关诗词的比较梳理,还是这两首的比较鉴赏,都提升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三、关注现实,参考借鉴,有效传承,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具体而言,一是引导学生关注国内现实,探寻原因。我们传统的元宵节日渐式微,一是国家不够重视,不是国家法定假日。二是元宵节只剩下吃汤圆、看花灯等外在形式,不具有吸引力。为此,国家、地方政府多做具有文化内涵的宣传,将元宵节设为法定假日。还应大力促进创新传承。2019年北京“紫禁城上元之夜”、圆明园灯会等19场元宵节灯会利用高科技,民众有了“闹”元宵的氛围,此做法值得推广。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吟咏诗词、阅读文章是有效途径。除了以上推荐的诗词,还可以推荐如汪曾祺《故乡的元宵》、肖复兴《元宵节的灯是小百科全书》、沈从文《灯节的灯》等散文,感知其中的文化味。二是借鉴他国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比我们早。其成功源于该国重视端午节文化,其端午祭有一整套的仪式、丰富的民俗活动。这仪式具有原生态, “这种原生形态正是端午祭历史价值、文化史价值和美学价值之所在,是被列为韩国国家指定的无形文化遗产的根本所在。”[3] 民俗活动, “加强了民众的礼仪感与集体的归属感。”[4]因而挖掘元宵节具有原生态的价值,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我们的元宵节将焕发生机。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Z].2017-01-25.[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9,38.[3]立璠.韩国的端午祭[EB/OL]. [2005-11-28].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2226/55886/55888/3895641.html.[4]东津.江陵端午祭何以胜出?[N].广州日报,2005-11-27(5).29

篇七:故乡的元宵汪曾祺原文赏析

时编号 05-08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12(2)(3)班 课题名称 五

 味 课时数 4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结构, 归纳作品内容, 了解各地的饮食、 民俗。

 2.了 解汪曾祺散文平淡质朴、 不事雕琢的特点, 品味清新朴实又风趣活泼的语言。

 3.感受文中积极的人生态度, 领略生活之美、 文化之美。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 感受人生。

 教学难点 品味汪曾祺散文语言平淡质朴又幽默风趣的特点。

 教材处理

 教学 方法 教法设计 朗读法、 赏析法、 讨论法 学法设计 朗读法、 探究法、 练习法 教学 资源 准备 教学资料 教材、 教师用书等 信息资源 网络 仪器设备 多媒体 耗

  材

 作业布置 1.字词积累。

 2.完成《学习指导用书》

 教学反思

  教

 学

 过

 程

 实

 施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 导入新课

 二、 回顾作者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 纵观中国历史, 民饱则天下太平, 民饥则天下动荡。

 我们老祖宗深明这个道理, 不知同学有没有注意到我们中国的所有传统节日都和“吃” 有关,大家能举几例吗? [同学自由发言] 吃, 在中国俨然已成了一种深厚的文化。

 身为中国人我们总得了解一点点,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爱吃的老先生,走南闯北去品品各种味道。

 学生回顾第二学期所学的汪曾祺散文《多年父子成兄弟》, 说说你所知道的汪曾祺。(学生发言)

 汪曾祺( (1920~1997), 江苏高邮人,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 散文家、 戏剧家、 文体家, 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 历任中学教师、 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 编辑、 北京京剧院编辑。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

 著有小说集《邂逅集》, 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 还写了他的父亲( 《多年父子成兄弟》),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 中。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其散文《端午的鸭蛋》 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学生填空:

 汪曾祺(1920—1997)

  人, 当代作家。

  小说的传人, 师承

  。

 其小说多写童年、 故乡, 写记忆里的人和事, 在浑朴自然、 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

 代表作小说有

 、

  散文集

  和京剧剧本《范进中举》、《

  》。

 我们已经学过他的两篇文章是

 和

 。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 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 平淡质朴, 娓娓道来, 如话家常。

 汪曾祺曾说过:

 “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的大敌。

 挺大的人, 说些姑娘似的话……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 自然一点, 家常一点的。

 ”因此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 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 虽然话语平常, 但饶有趣味。

 三、 积累字词

  四、 朗读课文

 调羹 (

 )

 (

 )

 汆汤 (

 )

  焐酸 (

 )

 蕹菜 (

 )

 苣荬(

 )(

 )

 苋菜(

  )

 蘸盐水(

  )

 趋之若骛(

 )

  台州(

  )

 佧佤 (

  )(

  )

  干煸(

 )

  豇豆(

  )

  预习指导:

 1. 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几味?

 2. 文章明明写了“酸甜苦辣咸臭” 六种味道, 可作者为什么取名为“五味” ? 说说你的理解。

 3. 在写“酸甜苦辣咸臭” 六味时, 作者有没有平均用力? 他是如何注意详略处理的?

  检查预习:

 1.介绍了六味。

 2.“五” 是个虚数, 在这里指多种味道。

 3. 详写“酸” 、 “辣” 、 “臭” , 略写了“甜” 、 “苦” 、“咸” 。

 活动一:

 识饮食、 民俗 4. 作者在课文中提到的菜名有近四十种, 请用圈点的方法找出这些菜名, 并与同学合作, 按照菜名、 味道、 产地三个方面列出一个表格。

 菜

 名 产

 地

  味

  道

 5. 作者在叙写全国各地特有的味道时, 也为我们呈现了一幕幕栩栩如生的民俗画卷。

 哪些画卷给了你最深的印象?请读一读, 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

 学生合作完成:

  五、 研读课文

 味道 饮食 产地 民俗

  酸 酸菜 雁北 山西人特别喜欢吃酸,嫁女要先看对方家有多少酸菜缸。

  延庆人喜欢在夏天把好好的饭焐酸了吃。

  广 东 人特别 喜欢吃 甜食。

 贵州人喜欢吃带有强烈生鱼腥味的鱼腥草。

  四川人腌咸菜还坚持用自贡产的井盐。

 江苏高邮很多人家都有个臭坛子。

 酸 菜 白 肉火锅 辽宁 羊肉酸菜汤下杂面 北京 酸笋 福建、广西 酸饭 延庆

 甜 炒蟮糊 无锡 夹沙肉 四川 芋头扣肉 广西 番薯糖水 广东 苦 苣荬菜 北方 则尔根 贵州

  辣 牛肉粉 越南 涮涮辣 云南佧佤族 麻辣烫 四川 咸 咸鱼 浙东

  臭 臭豆腐 湖 南长沙 苋菜秸(苋菜咕)

 江苏、湖南 臭豆腐乳 北京

  活动二:

 品食物滋味 逛了一圈该坐下来细细品品味道了。

 各种味道中, 同学们觉得哪种味道写得最有意思或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臭味写得最有意思, 也最有特点, 所以重点品臭味。

 ] 1.读课文, 谈感受 为什么汪老笔下的臭味能盖过其他味道, 这段文字到底有什么地方吸引同学们的呢? 能说一说吗?

 学生自由讲, 老师总结如下:

 有趣

  有味 有生活(气息)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适时点拨引导, 重点体会作者如话家常却又妙趣横生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感受字里行间的生活乐趣:

 有趣:

 登不上大雅之堂的臭豆腐竟然引发了最高领导人的最高指示(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 实在令人捧腹。

 一个同志听从老婆嘱咐, 千方百计带了一点臭豆腐, 却引起一车厢人的强烈抗议, 这该有多臭呀!

 这些事例看似信手拈来, 却又妙趣横生。

 有生活气息:

 做臭菜的情景、 小贩沿街叫卖情景。

 有味:

 再来品品味道吧, 如果在“臭” 前面词加个程度副词来形容它, 你要加什么词?

  从哪里看出来这种臭堪称世界之最啊?

 明确:

 我在美国吃过最臭的“气死”(干酪), 洋人多闻之掩鼻, 对我说起来实在没有什么, 比臭豆腐差远了。

 这里有个词很有意思, 干酪——cheese, 翻译成“气死”,气死美国人的臭味, 竟然比中国的臭豆腐差远了, 足见作者的风趣。

 像这样风趣的语言, 文章中还有很多, 同学们能举一例吗?

 例子:“番薯糖水” 即用白薯切块熬的汤, 这有什么好喝呢? 广东同学曰:

 “好吔!”

 为什么不用“好啊!” ?

 请同学朗读, 读出味道来。

 延庆山里夏天爱吃酸饭, 把好好的饭焐酸了, 用井拔凉水一和, 呼呼地就下去了三碗。

 哪个词用得好? 为什么?

 几个山西人在北京下饭馆, 坐定之后, 还没有点菜, 先把醋瓶子拿过来, 每人喝了三调羹醋。

 邻座的客人直瞪眼。

 形态多么逼真。

 小结:

 都是平淡如话的语言, 却又妙趣横生, 写尽滋味。

 2.比较阅读 特别是作者把令人倒胃口的“臭” 写得如此富有吸引力,仿佛具有了食物的灵魂。

 我们来欣赏这段:

 用投影打出原文,同学齐读:

 除豆腐干外, 面筋、 百叶(千张)

 皆可臭。

 蔬菜里的莴苣、 冬瓜、豇豆皆可臭。

 冬笋的老根咬不动, 切下来随手就扔到臭坛子里。

 ──我

  们那里很多人家都有个臭坛子, 一坛子“臭卤”, 腌芥菜挤下的汁放几天即成“臭卤”。

 臭物中最特殊的是臭苋菜秆, 苋菜长老了, 主茎可粗如拇指, 高三四尺, 截成二寸许小段, 入臭坛。

 臭熟后, 外皮是硬的,里面的芯成果冻状。

 噙住一头, 一吸, 芯肉即入口中。

 这是佐粥的无上妙品。

 我们那里叫做 “苋菜秸子”, 湖南人谓之“苋菜咕”, 因为吸起来“咕” 的一声。

 再跟下文比较阅读 著名的水乡 绍兴, 几乎家家爱吃“臭苋菜梗” 。

 绍兴人选用大拇指粗的主梗, 洗净切成 20—25 厘米长短, 先让它发霉长毛, 再放进臭卤坛中浸泡两三天, 吸足臭味后捞出洗净加盐隔水蒸熟, 吃的时候, 可别直接放在大牙间咀嚼, 应用门牙挤出梗内的肉, 这时, 你会觉得, 有股奇异的鲜味入得齿间, 那是一种让人回味悠长的强烈鲜味, 清咸爽口的滋味, 使人食欲为之一振。

  提问:

 同样是写臭苋菜梗, 你更欣赏哪一段? 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

 (1)

 原文更有趣:

 “皆可臭”“皆可臭”“随手”,平常日子很有趣, 充满生活气息。

 (2)

 做法:

 原文语言简洁富节奏感, 更加活泼生动, 也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3)

 吃法:

 原文写得有形有声, 虽然没有直接讲味道如何, 却更能引发我们丰富的联想, 勾起了强烈的食欲。

 拿来比较的这篇文章尽管也有味, 却少了“有趣”, 少了生活气息。

 3.小结:

 我们刚才品读“臭味” 的时候, 品到了它的滋味、趣味和生活气息, 也品到了汪老平白如话却又妙趣横生、 活泼生动的语言。

 还有五中味道, 每种味道都写得有味、 有趣、有生活气息, 同学们回去也像刚才品“臭味” 一样, 好好品一品。

 【 “二品食物滋味” 这部分教学内容,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步骤。】

 活动三:

 思生活滋味 讲了这么多, 我们该来认识一下汪老先生了。

 简介汪老:

 汪老的五味人生 Ppt: 汪曾祺, 1920 年 3 月 5 日(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

 傍晚出生于江苏高邮城镇的一个旧式地主家庭。

 父亲汪菊生聪明绝顶,

 多才多艺,

 棋琴书画,

 甚至体育,

 样样精通。

 生母姓杨, 在汪曾祺三岁的时候因肺病去世; 第一个继母姓张, 后也死于肺病; 第二个继母姓任, 是她伴随汪曾祺的父亲度过漫长而艰苦的沧桑岁月, 汪曾祺对她很尊重。

  抗战时期, 勉强读完高中, 随祖父、 父亲到离高邮城稍远的一个村庄的小庵里避难半年。

 1939 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1958 年, 因单位右派指标未满, 他被“补划”, 连降三级, 下放塞外农村,

 劈柴,

 抬煤, 起猪圈,

 刨冻粪, 扛一百七十斤重的麻袋, 进行三年的劳动改造。

 1960 年 10 月摘帽, 原单位不肯接收, 仍留农科所。

 1968年 6 月被“解放” 而“控制使用”, 因江青要把京剧《芦荡火种》 加工为“样板戏”, 需他出力。“四人帮” 垮台后, 作为“样板团” 有功人员,汪曾祺接受审查两年, 写了大量检查, 一度畏惧、 委屈至极, 欲剁去手指, 以明清白。

 1977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这才再次“解放”。

  汪曾棋二十岁开始写作,

 二十九岁被评为“ 最有前途的青年作家”

 ,

 六十岁才重返文坛,

 其中辛酸委屈唯有自知。

  汪老的人生可谓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正因为这样曲折的生活经历, 使得他的作品处处体现出对生活的深刻体察和关怀, 所以, 我们读汪老的文章, 还得更深入些, 就如这篇文章, 看似在谈饮食滋味, 可我们却能处处读出生活滋味。

 提问:

 同学们从哪些段落读出了 饮食背后的生活滋味、人生态度呢?

 请同学自由发言。

 投影展示语段:

 (1)

 北京人不是不爱吃甜, 只是过去糖难得, 我家曾有老保姆, 正定乡下人, 60 多岁了, 她还有个婆婆, 八十几了。她有一次要回乡 探亲, 临行称了 二斤白糖, 说她的婆婆就爱喝个白糖水。

 既写了 食物的滋味, 也写了 生活的滋味:

 清贫的生活之中温暖的人情味。

 (2)

 我们吃辣是在昆明练出来的, 曾跟几个贵州同学在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烧烧, 蘸盐水下酒, 平生所吃辣椒可谓多矣, 什么朝天椒、 野山椒, 都不在话下。

 把饮食口味与人生的回忆紧密连在一起:

 如此艰苦的条件虚假, 仍然自得齐了, 真是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3)

 北京人说的臭豆腐指臭豆腐乳。

 过去是小贩沿街叫卖的:

 “臭豆腐, 酱豆腐, 王致和的臭豆腐。”

  臭豆腐就贴饼子, 熬一锅虾米皮白菜汤, 好饭!

 现在王致和的臭豆腐用很大的玻璃方瓶装, 很不方便, 一瓶 100 块, 得很长时间才能吃完, 而且卖得很贵, 成了 奢侈品。

 我很希望这种包装能改进, 一器装 5 块足矣。

 饮食之中饱含生活的满足感和对民生的关怀。

 六、 总结全文

  八、 语言特点

 同学们, 汪曾祺先生就是这样细细地去品味平凡生活的滋味, 用他平淡如水的语言记录下了生活中的点滴温暖, 记录下了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 同时也记录下了他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他对生活的热爱就表现在他对五味的态度上。

 六种味道中有他喜欢的, 如辣味、 臭味; 也有他不怎么喜欢的,比如甜味、 苦味, 但不管喜欢不喜欢, 他都是宽容地去接受,并且勇敢地去尝试, 就像尝试鱼腥草。

 同样的, 我们对待生活也该如此, 不管酸甜苦辣都要接受, 都不要逃避, 因为任何一种味道都能让我们得到成长!

 所以, 同学们学这篇文章, 不仅是了解各地饮食民俗,不仅是品尝各地风味, 更重要的是希望同学们学到作者的人生态度, 学会感恩生活, 拥抱生活, 热爱生活!

  第一, 取材于生活中的琐细小事, 写得有滋有味, 妙趣横生。

 比如对五味的爱好, 山西人爱吃酸, 四川人爱吃辣,广东人爱吃甜, 这些我们都知道, 但到了作者笔下, 就化为写作的素材

 第二, 语言朴实平淡, 雅致而含蓄。

 第三, 本文民俗文化内涵丰富。

 文中作者饶有兴趣地介绍了全国各地食物的味道, 地域不同, 民俗不同, 食物的味道也不同。

推荐访问:故乡的元宵汪曾祺原文赏析 赏析 故乡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