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我心中的奥运冠军20229篇

时间:2022-10-03 09:20:05 来源:网友投稿

我心中的奥运冠军20229篇我心中的奥运冠军2022 2022东京奥运会观后感作文5篇 2021东京奥运会观后感—奥运夺金为国争光作文 青年党员看夺魁风彩学奥运精神 &ldqu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心中的奥运冠军20229篇,供大家参考。

我心中的奥运冠军20229篇

篇一:我心中的奥运冠军2022

22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作文 5 篇

  2021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奥运夺金为国争光作文

  青年党员看夺魁风彩学奥运精神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东京奥运会比赛日首日,《义勇军进行曲》三次响彻赛场。这场“最安静”的奥运会没有运动员入场时的呐喊助威声,没有大力扣杀或精彩破门时的山呼海啸声,甚至没有领奖升旗时的掌声与欢呼声。但,清澈而响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依旧牵动着远隔千里的国人在屏幕前激动澎湃的心。

  一发破的飞弹出,百步穿杨射金来。“建党一百周年,我觉得为祖国送上了一份最好的礼物。”10 米气步枪“00 后”小将杨倩在摘下东京奥运会首金后如是说。领奖时俏皮比心的杨倩和端着枪闭眼凝神的她仿若两人。沉着冷静,是杨倩夺金的底色。面对俄罗斯老将加拉什娜,缺乏大赛经验的杨倩在赛场上看似尤为稚嫩,最后上演的巅峰对决是心理战,心慌即输。老马亦会失蹄,后浪迎头赶上。加拉什娜在最后一轮出现严重失误,杨倩发挥稳定,帮助中国拿到奥运会首金!这不仅是给党的华诞礼物,更是送给青年党员宝贵的学习礼物,榜样已在,不学更待何时。学习杨倩就是要学习她身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敢作敢为、沉静自若、无所畏惧,遇到难题不慌乱,遭遇低谷不退缩,摒弃“一时差距便是永久差距”的形而上学论断,要在发展中迎头赶上、奋起直追,越是艰险越应向前,越是艰难越敢向前,将差距转换为动力,动力不竭,奋斗不息。

  一气呵成拔山起,举重若轻勇夺金。中国举重梦之队“小猴子”侯志慧,在东京奥运会首日完美弥补了 5 年前里约奥运会因伤病未能上场的遗憾。等待是为了厚

 积薄发。侯志慧六把试举全部一次成功,表演似的精彩,扎腰带、抓粉、上台鞠躬、轻松举起、稳稳站住、哐当扔下、下场鞠躬,流程顺畅得不可思议,成绩也像火箭般一骑绝尘,为中国再举一金。胜利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作为青年党员,学习侯志慧就是要学习她“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忍不拔,即使身怀伤病亦不坠青云之志;学习侯志慧就是要学习她“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奋上进,即使一次没有上场也要在下次以破纪录的方式证明自己实力;学习侯志慧就是要学习她“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稳重镇定,即使赛前测出体重超标也能立马跑步出汗减重参赛。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珠玉在前,青年党员也应明确追梦方向,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不断提高自身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一剑封喉定九州,泰然自若挑金回。重剑队老将孙一文为中国击剑队拿到继20**年伦敦奥运会之后的首枚金牌。决一剑,一剑绝。决赛场上,孙一文和罗马尼亚选手波佩斯库之间展开的拉锯战让气氛紧张到令人窒息。比赛进入加时“决一剑”,悲喜一剑之隔。双方相互试探良久,在倒数 3 秒之际,孙一文果断出击,重剑心发,红旗升起!头盔亮起的那一刹那,屏幕前的我和队员教练、和无数观众一起,握拳长啸,之前的紧张全部化为云开月明后的畅快淋漓。美人如玉剑如虹。作为青年党员应学习孙一文的“亮剑精神”,决战之时敢于亮剑,抓住时机,狭路相逢勇者胜;应学习孙一文的老而弥坚,积累经验、褪去青涩、抛掉包袱、从容不迫,在赛程前段紧咬对手,在关键时刻攻坚克难、一击必杀;应学习孙一文的果敢决断,假如遇事畏葸不前,只会痛失良机,只有又快又准抓住病灶,才能把握机遇,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东京奥运会首日,中国力拿三金,打响了漂亮的奥运开门红。奖牌榜以三金位列榜首,“以小见大”地展现了中国的奥运精神,也是建党百年历程中我国由体育

 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见证。在此祝愿东京奥运会能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也预祝我国所有的参赛运动员都能在场上“势如破竹”,为国争光,取得好成绩。

  2021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奥运夺金为国争光作文

  从“第一金”提取“强国有我”的青春力量

  7 月 24 日上午,东京奥运会女子 10 米气步枪决赛中,中国选手杨倩夺得了冠军,为中国代表团揽入本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这也是本届奥运会产生的第一枚金牌。东京奥运会赛场奏响的第一首“国歌”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0年出生的杨倩用自己的坚毅和冷静一鸣惊人,也用脚踏实地的努力让自己的这个暑假过得意义非凡。在采访中,杨倩说道“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这也是为祖国送上了最好的礼物。”这名 00 后运动员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力量。

  在这“力量”中,我们看到了“驰驱一世豪杰,相与济时艰”的担当。“最后一枪时特别紧张,在尽力调整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杨倩赛后接受采访时说。结果无疑是最好的证明,她顶住了压力,这是青年运动员身上的自信与从容,他们用事实证明了自己可以担起重任,勇往直前。“强国有我,不负韶华”,面对压力,00 后扛了起来;面对重任,00 后顶了下来;面对沟坎,00 后跨了过来。无论是奥运赛场,还是抗疫一线,甚至抗洪前沿,我们都能看到这些青春的身影,他们正以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成长,展现自己的担当,焕发绚丽的光芒。

  在这“力量”中,我们读懂了“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执着。肩负首金重任的杨倩,无疑是极大的心理考验,尤其是在需要信心和稳定性的射击项目,丝毫的心理波动都会影响发挥。“没有时间想太多,只是继续专注投入到自己的动作中。”心无杂念,专注于将自己的每一枪都打好,这名年轻的运动员以超乎想象的信念与执着,顶住压力,完胜对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成绩的背后是

 常人想象不到的技术训练、抗压训练。执着的坚守,坚定的信念,给原本“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青春年华留下了更丰富的历练。

  在这“力量”中,我们见证了“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的赤诚。回想起当年的经历,奥运冠军许海峰说:“当奥运会上第一次奏响国歌,升起国旗的时候,我拥有的最高荣誉不仅是奥运会第一块金牌,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的尊严。”这是每一位中国运动员在夺冠时的心声,是为祖国争得荣誉的真心与赤心,是升国旗奏国歌时的骄傲和自豪。奋斗的姿态最美,负责的青春最美,清华大学送给杨倩的祝福语是“杨倩,你尽管美”。立志、成才、担重任,保有一颗赤诚之心,不负希望、不负培养、不负祖国。“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青春定会激荡出“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的强大力量。

  2021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奥运夺金为国争光作文

  发扬女排精神助力体育强国梦

  看着中国女排队长朱婷喊出“中国女排的目标还是升国旗奏国歌”时的目光,自信且坚定,不禁让人为之动容,女排精神根植于中华沃土,贯穿于民族血脉,体现着中华民族崛起的精气神儿。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我们党员干部需发扬女排精神,汲取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梦想化作扬帆的力量,坚持努力奋斗,终将实现体育强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团结协作、勤学苦练,扎实练好基本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中国女排在赛场上绽放的那一刻,背后不知道挥洒了多少的汗水、流下了多少眼泪,她们一次次倒地、翻滚、咬牙克服腰酸腿疼、伤病缠身,默默承受挫折痛苦,用袁导的一句话说“中国女排流血不流泪”。有时候为了练好规范的一个动作,排球姑娘们配合训练,一练就是到凌晨两三点,身上的衣服反复干了湿、湿了又干,可却从未有

 人偷过懒。也正是因为女排姑娘们一步一步的稳扎稳打的训练,所以我们看到了在20**年雅典奥运会决赛中对阵俄罗斯队的惊天逆转,从“三连冠”到“五连冠”,从问鼎世界杯到称雄奥运会。发扬女排精神,我们需要学习女排姑娘们的团结协作、稳扎稳打,在工作中与同事搭档默契配合,多到田间地头转一转,多与人民群众唠唠嗑,了解民生疾苦,努力提升自己办实事的效率,增强过硬本领,杜绝本领危机,扎实练好为民办事的基本功。

  永不言败、顽强拼搏,坚定目标不放松。1984-2021,从洛杉矶到东京,女排姑娘们的目标,始终是升国旗、奏国歌!女排这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但女排从始至终从未放弃拿冠军的目标。郎导曾讲过:“女排精神就是一个团队精神,特别是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放弃。”犹记得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小组赛里仅胜两场,以小组第四出线,明知前方道阻且长,但她们不气馁不放弃不退缩,积极调整好心态,以哀兵之师出战,在绝境中爆发出顽强斗志,拼出了一条生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现如今已经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伟大复兴梦,那我们就更需要发扬这种奔着目标奋斗不息、在逆境中永不放弃的精神,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刻苦钻研、勇攀高峰,乘风破浪不退缩。袁导曾讲过一句话“什么是世界冠军?当所有人都被打倒趴下了,只有你坚强的站起来了,你就是那个世界冠军!”这一路上即使是摇摇晃晃,但女排姑娘们仍然眼中充满坚定的走了下去,面对失利不抱怨,而是继续坚持训练,仔细分析失利原因,认真制定详细训练计划,大胆启用新人。在 20**年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不畏强手、英勇顽强,时隔 12 年再夺奥运金牌,充分展现了强大正能量,展示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迎难而上,现任队长朱婷更是多次在国际排坛的重要赛事中当选最有价值球员,被誉为“MVP 收割机”。我们更应该把握不惧艰难的勇气,勇于迎难而上,迎接时代新挑战。

 体育强则国家强。站在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点上,我们未来要面对的风浪险阻会有很多,我们更应该发扬好女排精神,奋发图强、英勇斗争,保持昂扬斗志,以“使命在肩、奋斗由我”的精神,怀揣体育强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2021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奥运夺金为国争光作文

  弘扬女排精神:致郎平指导的一封信

  敬爱的郎指导:

  您好,此时的您已带领女排队员抵达东京,正为 7 月 25 日的首场比赛做准备。刚刚读完《中国女排的故事》一书,不仅感受了 1984 年激情燃烧的岁月,而且重温了 20**年热血澎湃的时刻。又是一年奥运季,又是一次卫冕路,这次的奥运之旅与 20**年的“里约大冒险”或许不同,想必您也已做好万分准备,只待开幕。从运动员走向教练员,从老女排走向新时代女排,从奥运金牌走向金牌教练,从青葱岁月走向天命之年,您把自己的年华都奉献给了排球,鼓舞着几代中国人大胆追梦,激励着几代中国人顽强拼搏。

  展现了“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的顽强拼搏面貌。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女排在比赛中不畏强手、敢打敢拼,打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充分展现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这一项项荣誉、一座座奖杯和一场场胜利的背后是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练习和打磨。您曾说:“当你的判断成为下意识的时候,你在赛场上,才可能出现在正确的位置。”这个下意识就是经过成千上万次的重复训练,形成一种肌肉记忆,让判断变成一种下意识的反应。惟其如此,在比赛场上,女排队员才能在紧张激烈的气氛之中站在正确的位置,在电石火光间做出正确的抉择。您们天天坚持训练,咬牙克服伤病,默默承受挫折,正是这份对事业的热爱、对目标的坚持、对理想的追求,才让中国女排这把“长剑”变成锋锐

 无比的“宝剑”。

  诠释了“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亩林”的团结协作精神。集体项目最需要的是团结一致和齐心协力,在 20**年里约奥运会比赛中,场上的每一次发球、传球、进攻和防守,都显示出女排队员之间的团结。得分时相互鼓励,失误时互相打气,电视屏幕上传递给我们的是女排队员的团结,即使面对死亡之组的艰难处境、东道主巴西的魔鬼主场、塞尔维亚的炮弹发球,您们始终坚定信念不动摇,团结一致共进退,也正是在团队众志成城的配合中,女排一步步跨过荆棘小路,走向成功大道。纵使狂风骤雨,也无法击倒中国女排用团结筑成的力量之林,您和女排队员完美诠释了“赢了一起狂,输了一起扛”的团结精神。从 1984 年的洛杉矶奥运会至 20**年的里约奥运会,作为曾经的奥运冠军,您托起新的奥运冠军,这不仅是冠军的续力,更是精神的传承。

  树立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奉献品质。您带队参加北京奥运会时,面临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对此您回应道:“我执教美国,绝对不是为击败中国队,我是作为一名职业教练接受这份工作的,希望能为排球事业做出点贡献,我是属于中国的,无论走到哪里,我时时刻刻记得,我是一名中国人。”您用一席感人肺腑之言浇灭了舆论的吞噬之火,同时点燃了事业的奋进之火。您两次在中国女排最艰难的时期,主动担任主教练,大胆改革创新,提出“大国家队”概念,大刀阔斧起用新人,搭建复合型教练团队,您用情用心滋养和培育了一朵朵女排“新花”,把中国女排重新带上世界之巅。在武汉发生疫情后,您低调捐献呼吸机等物资,并内附手写的一封 45 字感谢信。这一个个小细节,都显示了您的大无私、大奉献,向球迷传递了大能量。

  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祝福您身体健康、平安幸福,祝愿您和女排队员在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乘风破浪、无往不利!

 

 2021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奥运夺金为国争光作文

  致敬零的突破:给许海峰的一封信

  许海峰同志:

  在 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您打出的最后一枪,将历史掀开新的一页,实现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令无数中国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那年我才 10 岁,正在和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依稀记得主持人介绍您夺魁时哽咽而激动的声音,父亲坐在沙发上一下跳起来,差点把茶盅掉到地上,口中喊着“第一!冠军!”厂区内立刻响起了鞭炮声,家家户户奔走相告,从此,对于 10 岁孩子来说,爱国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行动...

篇二:我心中的奥运冠军2022

22 《夺冠》观后感

  《夺冠》观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夺冠》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夺冠》观后感 1

  昨天,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电影《夺冠》。我早早的到了电影院,同学们陆续到了,我们合影留念后进入影院。

  这部影片讲述了郎平年轻时到做教练时的事情。郎平年轻时,训练很刻苦,她要举 100 公斤重的哑铃,还要把一个动作做到上万次。因为训练很刻苦,连续获得 5 年世界冠军。后来,她做了美国队教练,让美国人夺得了冠军。但她并不开心,因为她是中国人。她队友的离世,让她感到自己要为中国女排做点事,她说她有着 60 岁的心脏,却有些 80 岁的身体,但依然坚持着,带领女排队员快乐的训练。在 2022年里约奥运会的比赛的最后一局淘汰赛中,中国队战胜了巴西队,最后夺得了世界冠军。在中国国旗升起的那一瞬间,同学们一起唱起《国

 歌》,心情无比激动!

  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通过影片,让我感到:做什么事情都有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一个人的力量小,团队的力量是无穷大。

  影片结束了,同学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夺冠》观后感 2

  今天,我们一家人一起去看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名叫《夺冠》,主要讲述了中国女排克服重重困难争夺世界冠军的故事。

  那是刚刚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国女排的训练环境十分恶劣,什么都没有。而当时的美国已经是科技世界了,他们的计算机已经可以用来分析其他国家队员的特点和习惯了。为了不让美国掌握我国女排队员的习惯和特点,她们能用的对策只能是加大训练难度来改变以前的习惯。虽然很辛苦,但是他们成功了!

  其中有一个片段让我十分难忘。那天是大年三十,她们白天很艰难地赢得了和男排队员的比赛,到了晚上还进行了训练,每一个人都已经疲惫不堪,可教练说还要继续练习接球,接住一个球加一分,没接住减一分,不达到三十分就不能休息。女排队员们一次次摔倒又一

 次次爬起来,她们含着泪水完成了目标,终于在大年初一的凌晨和自己的父母吃上了团年饭。

  经过了很多年,中国女排经历了失败最后又走上了冠军的领奖台,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因为她们有“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

 《夺冠》观后感 3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去风雨操场看电影《夺冠》,这个电影讲的是历届女排的队员打比赛的故事,我们看到了她们那时艰苦的训练,在那激烈的战场上比赛。

  艰苦的训练有哪些呢?比如:跳网拍手、拦球、举 100 公斤不等……中途有一队是我国最好的男排队员来跟女排队员打一场虚拟排球赛,比分 3 比 3 平,中国女生没有骄傲,也没有失落,而是更加努力的训练。

  这个电影里我最喜欢郎平了,因为她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但是,我更喜欢女排队员的精神,她们的一个教练说:“在赛场上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

  她们的精神创造了 1982 年至 1987 年的五连冠,之后,一部分老

 队员退赛,郎平也当上了美国女排的主教练。

  在之后二十多年内,中国女排一直都没有拿到冠军,随着女排的不断努力,终于,在 2003 年又拿到了冠军,甚至在 2004 年再次登上了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

  生活就是如此,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以顽强的意志力予以拼搏,才能得到你所想要的结果。

 《夺冠》观后感 4

  十载饮冰,热血难凉!三场比赛,三个时代,串联起《夺冠》这部电影,也串联起以郎平领衔的中国女排在峥嵘岁月的热血青春。人员变了,时代变了,但传承下来的中国女排精神却始终未变。三场比赛,三段青春,将中国女排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新世纪,我们推崇革新,但并不是抛弃以前那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前是的女排精神更多的是集中于身体上,而现在也要在思想上转变,以一种更加包容、更加开放的态度去面对未来的世界,不局限于自己原有的思想和方法,不断接纳新知识,更好地发展完善自己,持续进步,才是对中国女排精神更好地传承。。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遭受到巨大的挫折,但不是今天,因为中国

 女排的精神一直扎根于我的内心,激励着我不断前进。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对自身或者生活失去信心,但也不是今天,因为中国女排的精神总是给予我强大的内心,重建我的精神面貌。中国女排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缩影!

 《夺冠》观后感 5

  即使是不关注体育运动的人,也不会对中国女排的故事感到陌生。喜欢体育的人,更是对她们的故事耳熟能详。前些日子我观看了《夺冠》这部电影,重温中国女排从初露锋芒到鼎盛一时、从高峰到低谷,最终再创辉煌的曲折历程。中国女排巾帼英雄的身影,在我心中更加鲜明。

  80 年代的中国是一穷二白的年代,“中国人渴望找到某种方式,让世界重新看到自己。”当时女排队员的身体素质不如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并且训练条件也异常艰苦,缺失国外的高科技先进设施。但是女排队员们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打败,也不甘心给自己贴上落后的标签,在当时的教练郎平指导下,她们用提高栏网、加大训练强度的策略来应战。

  “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中国女排突破了物质

 条件的限制,苦练技术,每个队员都伤痕累累,但是她们不怕苦、不惧险,尽力一搏,在艰苦卓绝的磨砺过后,每一寸地板上都洒满汗水,她们终于创造了五连冠的奇迹。

  中国女排一定要拿冠军,因为我们的国家要用冠军在国际上来证明自己的实力。那些勇敢而又美丽的女孩子为我们谱写了传奇。

 《夺冠》观后感 6

  嗯!不得不说,陈可辛导演的新作《夺冠》真的是部用心之作!首先要说的就是最能体现导演用心的细节之处。就两个例子吧。第一

  是巩皇扮演的郎指导在给队员开准备动员会的时候,红色外套的衣领一边平顺一边卷折,巧妙的设计突出了郎指导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赛前比赛准备会上。第二处是黄渤扮演的陈忠和指导送郎指导出征2022 年奥运会,在机场候机喝着咖啡聊天时,郎指导手边的中国护照,这一设计表明了郎导还是中国国籍!更多的.细节,各位可以到影片中自己找寻。其次,再来说说故事线,陈可辛导演通过最关键最具代表性两次比赛,把中国女排夺冠之路的艰辛表现的淋漓尽致!又通过 2008 年轰动一时的“和平之战”表现了中国女排精神的薪火相传精神!最后要说的就是所有的演员了,一句话赞扬:“所有人的表演,让

 你觉得就是在看一场战胜自己的表演!”总结,《夺冠》是部上乘的良心作品,是春节档期非常值得“品尝”的一道极品大菜! 《夺冠》观后感 7

  嗯!不得不说,陈可辛导演的新作《夺冠》真的是部用心之作!首先要说的就是最能体现导演用心的细节之处。就两个例子吧。第一是巩皇扮演的郎指导在给队员开准备动员会的时候,红色外套的衣领一边平顺一边卷折,巧妙的设计突出了郎指导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赛前比赛准备会上。第二处是黄渤扮演的陈忠和指导送郎指导出征 2022年奥运会,在机场候机喝着咖啡聊天时,郎指导手边的中国护照,这一设计表明了郎导还是中国国籍!更多的细节,各位可以到影片中自己找寻。其次,再来说说故事线,陈可辛导演通过最关键最具代表性两次比赛,把中国女排夺冠之路的艰辛表现的淋漓尽致!又通过 2008年轰动一时的“和平之战”表现了中国女排精神的薪火相传精神!最后要说的就是所有的演员了,一句话赞扬:“所有人的表演,让你觉得就是在看一场战胜自己的表演!”总结,《夺冠》(中国女排)是部上乘的良心作品,是春节档期非常值得“品尝”的一道极品大菜!

 《夺冠》观后感 8

 电影《夺冠》在万众期待中启动预售,对外宣布全力支持电影奋力冲顶,并邀请广大粉丝朋友免费观影,重温中国女排跻身世界强林的高光时刻!

  据悉,影片在定档之初已成为贺岁档呼声相当高的影片之一。论阵容,陈可辛导演、巩俐和黄渤领衔主演,加上中国女排原版人马,可以说是华语电影顶配阵容。论题材,电影讲述的是中国女排贯穿近几十年的历史故事。论期待值,这部电影可是让中国人等了三十年了!

  作为体育营销界的行家里手,三雄极光紧抓绝佳的营销契机,搭上《夺冠》这辆体育电影快车,和广大粉丝一起走进院线重现荣耀,致敬英雄。

  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在比赛场上咬牙坚持,缔造绝地逆转的传奇,创造前所未见的纪录,这就是中国女排!坚持“比别人做得多一点”,致力让用户体验更好一点,书写着照明行业的新篇章,这就是三雄极光。互相欣赏、互相靠近,这也是促成三雄极光这次选择为电影《夺冠》助力打 call 的原因。

  为女排姑娘喝彩,三雄极光不是简单粗暴地诉求品牌或者产品信息,而是通过免费邀请粉丝观影,重温中国女排夺冠高光时刻,旨在

 通过其精神内核传达出企业与世俱来的独有气质。这个春节,三雄极光邀您一起“燃”起,再度传递这份荣耀!

 《夺冠》观后感 9

  电影《夺冠》中,有这样一幕 80 年代的中国女排,没有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训练,而美国队却能通过数据分析中国队员的技术特点。当时的国家队教练把球网升高了 15 厘米,说:“我们的这种训练方式,计算机能算出来吗?”苦练加苦练,坚持再坚持,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成就了中国女排。

  没有一场胜利可以唾手而得,没有一个冠军无需风雨洗礼,通向胜利的道路,从未缺少过艰难险阻,女排姑娘们也曾经历过失败与挫折,我想,在那个时刻,支持着他们的一定是国家与集体的荣誉,正是有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才有一路歌猛进,气贯长虹的中国女排,女排姑娘们就是凭借这股精神在赛场上一次次绽放光芒。

  说到底,“女排精神”不是一两次胜利,也不是一两个冠军就能证明的,它并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正如郎平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的,“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

 过硬。”

  时代在变,女排精神不会变。对我们每一位普通人来说,学习女排精神,不该只是放在嘴边,而应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地提升专业技能。将女排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夺冠》观后感 10

  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夺命的追求,一种拥有的欣然。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结果,又是多少人奋勉与共的动力。“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这是电影开头传递给我们的概述。

  没有任何私心杂念敢于牺牲的人,才能做到宠辱皆忘,在各种挑战面前发挥最大限度的潜能。跟着电影中宋世雄老师的播音声仿佛穿越至那个挥洒青春的年代。一次次奋不顾身的倒地,一遍遍拼尽全力的跃起,一记记不留余地的扣杀,渲染了几代人因排球而生的青春。胜利后的女排姑娘们泪水与笑容都如花般之美,她们像玫瑰般倔强,如牡丹般纯洁,似兰花般刚毅,比梅花般坚强。

  女排姑娘们在采访中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人所缺乏的不是才干而是志向,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劳的意志——部尔卫”。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岗位,都是一个竞技赛场,人人都是主力。没有什么捷径而

 言,只有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才有别样的精彩。

  电影终有一天会下线但 30 多年来的女排精神弥足珍贵,永不过时。

 《夺冠》观后感 11

  有很多看过的电影我都忘记了,但有一部电影是给了我很大激励的,那就是在这个月初爸爸带我和妹妹去影院看的电影《夺冠》。

  《夺冠》主要讲的是女排精神。这部影片讲述了以郎平为主的中国女排,在 20 世纪 80 年代团结一致、努力奋斗、敢打敢拼、勇于奉献,终于为祖国夺得了五连冠的巨大荣誉的经过。又讲述了郎平退役以后当了教练,在中国女排屡次失败后,郎平勇于承担责任,带领中国女排再次走向辉煌的经过。

  这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郎平教练带领中国女排去巴西里约热内卢参加奥运会的过程。当时中国女排已经连输了好几场,如果再输一场就会被淘汰。在比赛的前一天晚上,新女排的年轻队员们,自发组织了会议,一起讨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一起讨论怎么样才能打赢这场比赛。在那一天晚上,她们也真正懂得了女排精神。第二天,她们在比赛中努力拼搏,相互配合,夺得了胜利。在之后的几场比赛中连续夺得了胜利,最终获得了冠军。

 通过这部电影,中国女排精神激励我要团结一致,努力奋斗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一定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学习,不怕苦,争取不断进步。

 《夺冠》观后感 12

  10 月 8 日晚,我与妈妈一起在电影院观看了电影《夺冠》。

  刚开始是在 1978 年,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我们也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女排。

  真的很震撼,在最早的排球训练馆中,没有灯,没有高科技,只是两筐球,一张网,几个杠铃。当时的训练很苦,球员们训练完回到宿舍后,基本倒头就睡。其实教练也是有苦衷的,因为当时中国科技并不发达,于是,为了防止其他国家通过计算机来得到自己队员的实力信息,他不得不通过高强度的训练,使队员们在赛场上爆发出最强的实力。由于这样高强度的训练,才使得我们的女排在日本比赛时,面对着既是东道主,又是东亚魔女的日本女排,我们中国凭借自己的努力,险胜。

  我觉得如果把《夺冠》这部电影总结成一句话,那一定是“努力终会有回报”。比如说当时的郎平,教练让她举重 100 公斤后再碰球。

 这其实就是教练在刻意练她的臂力,因为在球场上臂力与技术同等重要,也正因如此,她才会成为中国女排的主教练,带领女排走上世界舞台,成为世界第一。

  努力终会有回报,努力、坚持、不放弃,也是女排精神。

 《夺冠》观后感 13

  我看过很多电影,但我这次看到了更好的电影——《夺冠》。

  这部电影让我了解了“中国女排十冠王”。中国女排第一夺,在1981 年,中日大战,局分是 15 比 8,15 比 7,17 比 15,获得冠军。之后,中国女...

篇三:我心中的奥运冠军2022

种引领叫“我要上难度”

 北京时间 2 月 8 日上午,中国代表团“顶流”选手谷爱凌经过奋力拼搏、稳健发挥,最终创造历史,获得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金牌。

  “我在第二跳后和妈妈通过电话,我妈让我上 1440,发挥得好的话能拿到一块银牌,但我说我不要,我要上难度,妈妈说好吧,选择是你自己的,希望你能享受比赛。”谷爱凌在夺冠后谈及选择超高难度转体“1620”的初心,是希望让世界看到她不害怕不畏惧,一直在挑战自己,突破极限。事实证明,年仅 18 岁的谷爱凌在赛场上向世界展现了稳扎稳打、不骄不躁、有勇有谋的拼搏精神。为此,全体党员干部当有一种“我要上难度”的引领,担重当、攻难关、迈大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团结奋斗书写新的美好未来。

 “我要上难度” 铸就“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信仰,自信力量属于每一个奋斗的你。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随着北京冬奥会赛程的展开,越来越多项目迎来了中国运动员的历史首秀,中国代表团将在 35 个小项上实现参赛“零的突破”。冬奥赛场上运动健儿纵使精疲力竭,也坚持不懈奋力拼搏到最后一刻,因为他们有一个信念,就是为国家荣誉而战。“00 后”的苏翊鸣、谷爱凌、何金博,以成熟、自信、洒脱的精神状态展示出“千禧一代”的蓬勃朝气,凭着中华体育精神的传承与超越,逐步成为中国体育的中流砥柱,书写

 更多属于这一代人的青春精彩,推动着中国冬季运动迎来跨越式发展。广大党员干部欣逢盛世,当在冬奥健儿“我要上难度”的自信里,找寻、坚定自己事业必胜的信心,把爱国奉献作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怀“国之大者”,用坚持与努力铸造堪担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脊梁,彰显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中国自信。

  “我要上难度”呈现“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担当,拼搏精神属于每一个奋斗的你。虽说我国冰雪项目起步晚、难度大,但不屈的中国奥运健儿们永不服输,以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用汗水浇灌梦想,用拼搏铸就辉煌,他们在赛场上扛起时代赋予的“千斤担”,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托起了中国冰雪事业的美好未来。如谷爱凌在自己并不擅长的自由滑雪跳台上,高质量完成了“1440”的首跳,而后御风凌云一飞冲天,超越“1620”绽放最美青春,生动诠释了“使命在肩、奋斗有我”。无奋斗不青春,致敬自强拼搏的中国奥运健儿。党员干部当如赛场上奥运健儿奋力拼搏创造历史般,以敏锐独到的眼光、果断出击的勇气、稳妥应对的能力,保持谦虚心态,埋头积蓄奋进力量,唱响“我要上难度”的时代强音,向阻碍我们前进的“拦路虎”“绊脚石”作坚决的斗争,在新征程上用硬肩膀扛起“责任担”,在拼搏中做自己的最好,争当“一起向未来”的主力军。

 “我要上难度”传承“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引领未来属于每一个奋斗的你。“生逢盛世,恰逢其时,在服务国家大事中贡献青年力量。”在党的百年盛典上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青春

 誓言的你,那是新时代对青年干部的召唤,全体党员同志当以愈加意气风发的姿态,踏上新的赶考之路,阔步在“一起向未来”的壮阔征程上。“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每一个运动员,都在赛场上不断地超越自我、挑战自我、成就自我。范可新摔倒、武大靖被撞、任子威被撞……困难没有吓倒坚强的中国奥运健儿,再难也不曾放弃,用行动讲述着最动听的中国故事,践行“小雪花”的承诺。“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登上领奖台时,任子威手指胸口的国旗向现场观众示意,那一刻,让人“破防”,向世界传递“冰新一代”中国青年的靓丽风采,是“强国有我”的生动实践。唯广大党员干部心往一处聚、劲往一处使,才能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交出优异“时代答卷”!

  “不同的赛场,中国人都在拼!”“我要上难度”更是自信引领,它属于每一个奋斗的你,并不断点燃“一起向未来”的奋斗激情,共同谱写崭新的未来!

 勇于成为基层的“冰墩墩”

  “冰墩墩”(英文:Bing Dwen Dwen),是 2022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冰墩墩”中的冰”寓意纯洁、坚强,“墩”寓意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有力的身体,“墩”寓意着坚韧不拔的意志、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面向未来,基层党员干部如若想成为“冰墩墩”,关键要做到能力高强、本领过硬,让自己时刻准备好为基层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只有基层党员干部永葆“理想信念”的坚定、“体魄强健”的硕壮、“奋发向上”的劲头,勇当基层“冰墩墩”,才能创造非凡,引领时代,激活基层干事创业的“一池春水”。

  “冰”里蕴含着行为准则,要永葆“理想信念”的纯洁。“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冰”的纯洁和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始终以党的纪律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保持共产党人纯洁性的现实需要。百年风雨兼程,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留下的足迹中,始终体现着党员干部强化纪律意识,模范遵守纪律、坚决维护纪律的共同追求。为谋私利、违法乱纪的党员干部,绝不会受到人们的拥护和爱戴,在这个过程中,有凌驾于党纪之上的“特殊人物”,有危害党内团结的“山头主义”,有破坏政治生态的“宗派主义”。因此,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一定要增强纪律意识,时刻不忘“严”字当头,要在大是大非面前要保持头脑清醒、立场鲜明,对待违法犯罪行为敢于

 “亮剑”,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纯洁性,以坚强的纪律性推动基层各项事业的平稳运行。

  “墩”里蕴含着重要保障,要永葆“体魄强健”的硕壮。毛主席曾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用“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这句经典来提醒青年应当“重视体育,强身健体,刻不容缓”。北京冬奥会上任子威“短道速滑男子 1000 米”夺冠、谷爱凌“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夺冠,奥运健儿取得的成就,离不开矢志报国的满腔热血,更离不开刻苦训练所带来的强健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强健的体魄是基层干事创业的基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事业纷繁复杂,如若没有良好的身体作为前提,一切“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的美好期望都是空谈。因此,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坚持锻炼身体,强化身体素质,在日复一日的锻炼过程中,打造硕壮的体魄、良好的品格、健全的人格,从而才能在处理问题时顶得住,面对困难时有力气,以“钢铁”的体魄打赢基层“硬仗”。

  “墩”里蕴含着前行方向,要永葆“奋发向上”的劲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奥运精神体现的是体育竞技精神,是一种“更快、更强、更高”的自我挑战精神。奥运健儿不畏艰难、不怕风险,在冬奥会上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不断突破自我,不断挑战记录,实现既定目标。基层工作涉及的问题范围广、任务重、要求高,在处理事务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因此,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找准前行方向,发挥年轻干部的优势,充分调

 动思维能力,唤醒创新意识,坚持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谋发展,创未来。“纸上得来终觉浅”,找准前行方向还是远远不够的,要在基层实践中找到干事创业的能力,要提高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常进行总结,从而才能在面对诸多的问题时,始终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性,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劲头奋力开创基层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读懂“冬奥瞬间”背后的“奋进密码”

 中国虎年新春之际,第 24 届国际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在北京盛大开幕。开赛以来的几日,中国冰雪健儿们的“冬奥瞬间”令我们欢呼雀跃,而冬奥背后深刻的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更值得每一位年轻干部深深体悟。

  立“鸿鹄之志”,攀“梦想之峰”。2 月 8 日,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上,谷爱凌以 188.25 的高分,不负众望、勇夺冠军!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参加冬奥会大跳台的比赛,谷爱凌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上上演了中国“燃时刻”,创下了中国在此项目上的

 历史奇迹。如此激动人心的时刻,如此光芒万丈的时刻,每个中国人心中“独一份”的幸福与震撼久久回荡。运动场上,年轻运动员们一马当先,敢闯“无人区”、敢走“独木桥”,为中国夺得了新的荣誉。运动场下,千千万万的岗位上,我们年轻干部更应扛起沉甸甸的时代担当,将“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辛勤付出。

  誓“百炼成钢”,闯“拼搏之路”。“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无论是训练到嗓子带血依旧坚守在训练场的“三届元老”范可新,还是饱受膝伤疼痛折磨却从不缺席的“冰上飞象”任子威,他们都以自己的勇气、志气、锐气完美诠释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展现出中国青年的无尽华彩。新的“赶考之路”上,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国际形势复杂,面对迎面而来的新挑战、新风险,年轻干部必须鼓足前行干劲,意气风发向未来扬帆起航。要永葆“开局即是决战”的冲刺状态,以“功成不必在我”与“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攻上“娄山关”、勇闯“腊子口”,以拼搏之姿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树“团结之风”,炼“制胜密码”。“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在运动场上,要想夺得冠军,不仅要靠强大的个人实力,更要依靠团队间的紧密合作,勠力同心书写动人奇迹。2 月 7日晚,武大靖、任子威、李文龙在男子 1000 米决赛中展开角逐。最终,任子威夺冠,李文龙获得银牌。赛后采访,任子威说,“今天很感谢两位队友,这个金牌不是我一个人的金牌,还是团队的金牌,这

 是中国队的传统。”王牌之师”一路向前、所向披靡,这是团队之间真诚的鼓励、亲密的信任、无间的配合,共同烘托出赛道上无可匹敌的“中国速度”。“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年轻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必须加强团结协作,既要与领导同事携手并进,更要同广大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画大“一起向未来”的“同心圆”。

  沉甸甸的金牌,来之不易。相信,在接下来的赛程中,中国冰雪健儿将继续以奋斗之姿书写更多“动人瞬间”“精彩瞬间”。而运动场下的我们,也将继续奋斗在各个岗位上,踔厉奋发向未来!

  新征程上争创“ 1620 ”

 谷爱凌赢了!最后一跳逆转夺冠!2 月 8 日上午进行的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谷爱凌在前两跳落后对手大于 5 分的劣势下,凭借最后一跳超高难度转体“1620”一举夺冠,创造了历史。年仅 18岁的谷爱凌在赛场上稳扎稳打、不骄不躁、有勇有谋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学习,争创新征程上更多的“1620”。

  以稳扎稳打的拼劲,做好“ 1080 ”。比赛结束时,人人夸赞冠军少女谷爱凌“天赋型选手”,然而这份荣誉背后是无数的泪水与汗水,“别人 3 岁还在哭闹时,我已经在小坡上练习了”。谷爱凌 3 岁跟随身为滑雪教练的母亲到滑雪场,而后加入滑雪队参加训练,14 岁就拿了四五十块金牌。来到冬奥会的赛场,这位“天才少女”也是稳扎稳打,一个“1080”的动作稳稳落地,获得 88.5 的好分数。在通往新征程的路上,我们党员干部不是“天赋型选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没有捷径可走。每一位党员干部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只有做好“1080”的基本动作,稳扎稳打,积蓄力量,才能在新征程的赛场上迸发出更多的能量。

  以不骄不躁的韧劲,突破“ 1440。

 ”。“天才”“学霸”“冠军”……贴在这个 18 岁少女身上的标签有很多。面对众多赞许,谷爱凌却从未为自己的人生设限,“我对所有比赛的期待永远是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这样不骄不躁,在自己并不擅长的自由滑雪跳台上,谷爱凌高质量完成了“1440”的首跳,获得了 93.75 的优秀成绩。在世界范围内能在赛场上完成“1440”的运动员屈指可数。我们党员干部要保持这份不骄不躁的宝贵精神,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环境中,克服心浮气躁的心理,时刻带上“谦虚、谨慎、低调”的“千斤顶”,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方能自觉扛起时代赋予的“千斤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扬帆远航。

  以有勇有谋的冲劲,创造“ 1620 ”。“我使用了一个从来没有完成过的难度动作,最终成功了,实在太震撼了。”谷爱凌在接受采访

 时激动地表示,自己在最后一跳做出了从未完成过的超高难度动作。谷爱凌的母亲曾在第三跳之前劝阻她,如果再完成一次“1440”,就可以拿到一块银牌,然而谷爱凌抓住了第三次机会,创了“1620”的历史,国民为之沸腾。我们党员干部要摒弃做“算盘子”式的干部,一推一动、不推不动,要善于审时度势,抛弃“经验主义”,在奔向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新征程上,发扬斗争精神,有敢为人先的勇气,也要有善为人先的智慧,更要有争为人先的担当,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切实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篇四:我心中的奥运冠军2022

2022 冬奥会谷爱凌夺冠观后感(最新 0 10 篇)

 谷爱凌(Gu Ailing

 Eileen),2003 年 9 月 3 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弗朗西斯科,昵称“青蛙公主”,中国女子自由式滑雪运动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 冬奥会谷爱凌夺冠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2 冬奥会谷爱凌夺冠观后感 1

  2 月 8 日,在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18 岁少女谷爱凌夺冠。这也是中国冬奥历,雪上运动的首枚金牌。

  在决赛的最后一跳之前,谷爱凌排在第三,已经可以登上领奖台了。妈妈建议她做个左边的 1440,确保拿到一块银牌。但她没有采纳妈妈的建议,而是跳出了目前世界难度的左转双周偏轴转体 1620。这一跳,让谷爱凌反超泰丝·勒德,排名升至第一。相比坡面障碍技巧和 U 型池,大跳台并不是她的项,训练时间也是最短的。但她却敢于放手一搏,选择在最重要的时刻挑战自己的历史,做出了一个她从没公开做过的高难度动作:1620。

  谷爱凌的勇气并不仅仅来自于她过往的经验和实力,更多的是一种对未知无所畏惧的心态。在受邀为《纽约时报》撰文时,她在文末这样写道:在恐惧面前,我永远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从这个 18 岁女孩的身上,我发现了克服恐惧的三种力量。

  2022 冬奥会谷爱凌夺冠观后感 2

 今天上午 10:00,冬奥会进行女子 50 米大跳台决赛。中国选手谷爱凌在三轮比赛中表现优异,勇夺冠军,为中国又增添了一枚奥运金牌。

  我们全家人守在电视机前,从始至终,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其实,对于冬奥会,我最喜欢看的是花样滑冰这个赛事,其他项目的比赛不太熟悉,但是由于冬奥会在我国召开,加上寒假期间有充分的时间观看,所以比平时更多了几分关注。

  感动于奥运健儿们的拼搏精神,每当看到关于我国选手们参与的赛事,内心不免跟着紧张起来,仿佛我也是现场观看的一员,看他们顶着种种压力为国而战,总是忍不住泪盈满眶。是的,我就是那么容易被感动,被激励!我爱我的祖国!

  2022 冬奥会谷爱凌夺冠观后感 3

  滑雪作为高危运动项目,在过程中摔倒是常事,即使是谷爱凌这样的天才少女也不例外。12 岁时,她在滑雪中摔断了锁骨,至今还有一个突起的疤痕。

  去年 3 月的世锦赛上,她摔断了右手,造成粉碎性骨折,加上大拇指韧带断裂,有一阵子几乎无法执起雪仗。2018 年,在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世界杯中国站比赛前的训练中,她意外跌落,这一摔,当场把她摔到失忆。她坐在雪地上嚎啕大哭,却记不起任何事情。作为一名极限运动员,谷爱凌不得不学习如何与恐惧相处。她的办法就是想象。每当她尝试一个新的滑雪技巧之前,身体都会变得紧绷。这时,她会深呼吸,先让自己放松下来,然后闭上眼睛进行想象。

  当我登上巨大的起飞坡道时,我想象着伸展双腿以限度地提高升力。然后,我会想象我的上半身向我打算旋转的相反方向扭转,在我让它向另一个方向弹回之前产生扭矩。现在,在我的意识里,我已经是腾空的状态了……

  我的耳朵将风当成一首歌,每 360 度旋转都会为我的动作音乐提供节拍……

  在我安全地执行技巧和迎接不可预知的兴奋之间,有一种不稳定的平衡状态。

  这种通过想象积极的意象来克服内心恐惧和紧张的方法,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意象疗法。所谓意象,指的是大脑对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它是表示感觉的心理形象。心理学家朱建军曾指出,意象与情绪紧密相连,持久盘桓的意象造就心境。当我们把心中消极的意象,想象为积极的意象,我们就会克服情绪的困扰,变得积极、勇敢、充满力量。积极的意象不断累积,我们的人生就会发生改变。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受到一些伤害。这是不可避免的。受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害怕受伤,再也不敢尝试。

 克服恐惧,不妨学习谷爱凌的方法,想象积极的画面来替换消极的感受。利用想象的力量,激活你的勇气和探索欲。

  2022 冬奥会谷爱凌夺冠观后感 4

  谷爱凌放弃了美国国籍,选择了中国国籍,再冬奥会上也是一鸣惊人了,为祖国获得了金牌,而谷爱凌可以说是作为一位优秀而又特别的存在了,让国人也是激动跟自豪的,同时也在冬奥会的历史上留下了一个美丽的传奇;谷爱凌也是拿下了她自己的第一枚冬奥会的金牌;同时这项金牌也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参加了冬奥会中大跳台的比赛,同时也是首次获得了该项目的金牌,其中更令人们惊喜的就是,她也才只有十八岁,而且这也只是她报名参赛的三个项目之一了,可以说是她的弱项,而且这个项目她也仅仅训练了一年多一点,因此换句话说她的拿手好戏还在后头呢。

  在这次比赛她在一上来的时候就跳出两个王牌动作,就是两周偏轴转体 1440 跟两周空翻转体 1440,其中收获了 93.75 分跟 88.50 分,如果但看这两次分数这也只能让她得到一枚银牌,那么什么时候显身手呢?

  只见谷爱凌此时不搏,在临赛前的五分钟,确定了要运用超越自身极限的偏轴空翻转体 1620,最后她成功了,挑剔的裁判也打出了 94.50 分,也是全场的最高分,她也几乎是在最后一跳里面逆袭摘金了。

  在夺得金牌的一时间里面,央视跟新华社,还有人民网等大大小小的官媒也均变成了谷爱凌的粉丝,连微博的热搜都爆了,好几条都是谷爱凌,还有那些形形色色的朋友圈也开始霸屏了。

  实际上谷爱凌这枚挑战极限继而收获的金牌,其实也已经远远超越了金牌本身,冰雪女王成为了全民或者是全网络的偶像了,看到谷爱凌的成绩以后,我们也永远不要忘了谷爱凌获得冠军背后的种种艰辛;在比赛之前的前一个月的成都特训,谷爱凌为了夯实两个 1440 的动作;

  谷爱凌团队便选择到成都去训练,谷爱凌每天的训练时间是上午 11 点到下午的 4 点,她一直都在大跳台上,可以说是不吃不喝不休息,一直专注地训练。那么她的饮食又是如何呢?在结束了雪山的训练之后,她会吃一点小东西,然后马上继续她的体能训练。”而且在要离开成都上飞机的最后一天里面,她还尝试了好几次 1620 的动作;

  可是都没有成功,在最后一次还被摔哭了,即使我们没有亲眼所见这一幕,但是我们也不难想象,从那么高的高度不断的去摔跤,一个仅仅只有十八岁的女孩,她并不是钢铁侠,肯定是很痛的,而事实上,在很多时候,她感觉自己已经非常的接近并且

 掌握了某一高新的技巧;但是却始终差那么一点,因此她就会掉眼泪了,这并非是因为身体的疼痛,而是因为自己的内心沮丧,但是这位内心非常要强的女孩,她是永远不会被挫折给击倒的,因此她就开始“变本加厉”地训练了,有的.时候还忘了时间,教练也只能无奈地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电梯已经停了。”

  我们从冬奥会上十七岁的苏翊鸣,到十八岁的谷爱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一个共性,就是他们疯狂地喜欢跟专注的热爱,他们在比赛的时候是很轻松并且没有负担的,他们更在乎的是发挥跟挑战,而恰恰奖牌也往往就是为了这些人而准备的。

  也是为了把兴趣跟爱好玩到极致的人而准备的,我们谷爱凌,很多人都以为第三跳的时候,谷爱凌一定会保守一点,稳一点的,可是没想到她竟然来了一个高难度的挑战,她所呈现出来的谷爱凌,根本不是要战胜所谓的对手,而是在战胜自己,在比赛以后,她也去安抚了失误的对手,她心里的比赛也是很单纯的,对于她来讲就是用实力说话了。

  热爱也是我们本身最好的老师了,在其中我们最值得思考的就是,我们的社会其实并有没有给孩子们提供更五彩缤纷的无限热爱,而对于我们的教育提供也得要自己足够热爱!

  并且通过努力就可以通往人生巅峰的赛道,我们的家长也是不敢给孩子提供选择跟对于喜欢的无限可能,我们的孩子在除了考分必争的压力以外,偶尔贪玩的游戏是不是也会有挑选更多爱好的自由呢。

  在目前谷爱凌已经收获了 22 年北京冬奥会上女子自由滑雪大跳台的金牌,后面她还将参加 U 型场地跟坡面障碍技巧两个项目的争夺赛,我们也祝她好运,也祝中国冬奥会好运!

  2022 冬奥会谷爱凌夺冠观后感 5

  在夺得金牌后,有记者问谷爱凌,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她说:我觉得我跟所有人都一样,只不过我对一件事有很大的热爱,也有很大的梦想。她对滑雪的热爱源自 3 岁那年。那时,酷爱滑雪的母亲在美国加州一家度假滑雪场做兼职滑雪教练,她常把爱凌带到滑雪场。在母亲的影响下,爱凌对滑雪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快,她就能在雪地上娴熟地穿梭在山林间,完成猫跳这样专业的动作,甚至还能自如地进行后空翻。

  在她看来:滑雪不是每天去打仗的样子。滑雪本来是飞翔,是好玩,是创造。每天出去在太阳下面,在美丽大自然中跟朋友们去享受在空中的感觉。正因如此,她从不

 害怕失败,因为对她来说,滑雪并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赢得比赛;而是为了挑战自己,看看自己究竟能把这个雪上游戏玩到什么程度。

  抱着这样的想法,她才会在大跳台决赛的关键时刻,放弃妈妈的保守建议,向高难度动作发起挑战。很多人因为害怕失败,对未知的事物望而生畏。因为害怕失败,不敢追求喜欢的人;因为害怕失败,不敢尝试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因为害怕失败,所以放弃努力,宁愿躺平。之所以如此畏惧失败,大概是因为我们从未真正热爱过什么吧。什么是真正的热爱?真正的热爱,其实源自一种感知力。谷爱凌所热爱的,是一种在户外自由玩耍的感觉。她热爱的是在雪上飞翔的感觉,是在山林自如穿梭的感觉,是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做自己的感觉。而滑雪恰恰给了她这样的感觉。这种感知力,是通过不断体验、不断感受而变得越来越敏锐的。

  专栏作家山本美芽提出了感官抽屉这个概念,就是把你体验到的各种感受积累起来,从中找到你真正热爱的事。当我们真正热爱一件事的时候,就会忘记恐惧、忘记失败,只剩下好奇、专注和享受。

  2022 冬奥会谷爱凌夺冠观后感 6

  18 岁!冬奥会首秀!夺得中国冬奥历史上首枚女子雪上项目金牌!今天,在北京 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小将谷爱凌凭借第三跳的完美发挥,以总分 188.25 分的成绩夺得冠军,创造多项历史!

  本场比赛,谷爱凌第一跳拿到 93.75 分,排名第二。第二跳,谷爱凌得到 88.50 分,两跳过后排名第三。最后一跳,谷爱凌成功挑战转体 1620 度的高难度动作,得到94.50 分的全场最高分,并最终获得冠军。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动作是她此前从未做过的,能在冬奥会如此紧张的赛场上挑战自我,令人叹服。

  “我参加比赛不是为了打败其他选手,我是要做到自己最好,我觉得无论(平稳)落(地)还是不落(地),都会让我感到非常骄傲,所以我还是选择最后一跳做这个新动作,让世界看到我的比赛精神。”赛后,谷爱凌如此解释为何自己会挑战这一超高难度动作。

  本赛季,谷爱凌状态出色,在冬奥会之前的一系列比赛中,她取得了 6 金 2 银 1 铜的骄人战绩。北京冬奥会是谷爱凌个人的首届冬奥会,对于冠军,这位年轻人同样非常渴望。

 在赛后的混合采访区,谷爱凌向记者们展示了自己的手机屏保,那是北京冬奥会金牌图案。“这两个月来,我的手机屏幕就是奥运金牌,这是我最大的梦想!今天能拿到金牌,我非常非常高兴!”

  夺得冬奥会大跳台冠军,也让谷爱凌成为中国首位在雪上项目上获得冬奥会金牌的女选手。对于这一突破,谷爱凌表示:“打破界限、打破历史、打破纪录,永远是我最大的目标。希望今天我拿到金牌后,也能有更多的女孩觉得她们也可以做到。”

  尽管已经成为冬奥冠军,但谷爱凌直言自己和同龄人一样,“我和你们一样,我也要上补习班,我们都是朋友。我能拿到这枚金牌,不是因为苦练,而是因为我热爱这项运动。”她说,“我希望大家都能去体验运动的魔力,这真的是一件可以改变人生的事情。”

  2022 冬奥会谷爱凌夺冠观后感 7

  8 日上午,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新星谷爱凌三跳都出色完成,并最终以完美表现拿到了一枚金牌,这是全能少女谷爱凌本届冬奥会收获的第一枚奖牌,也是第一次有中国健儿在这个项目里站上冬奥会领奖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在前一天的资格赛中,谷爱凌以排名第五晋级决赛。决赛和资格赛规则一样,12 名参赛选手每人完成三跳,取其中成绩最好的两跳分数相加进行排名,决出最后的胜负。而本日的决赛堪称该项目全世界最高水平的巅峰对决,多名高手都跳出了超高难度动作,高分纪录一次又一次被刷新,上演了真正的“神仙秀”。

  身着“金龙战袍”的谷爱凌首轮第八个出场,在她之前出场的英国队名将克里斯蒂·穆尔已经跳出了 90.25 的高分。而谷爱凌果然不负众望,更胜一筹,第一跳就选择了曾在上赛季世界杯比赛中帮助她取得过冠军的 1440 难度动作,并十分顺畅地完成,凭此一跳拿到了 93.75 的高分,令人惊艳。不过预赛第二的法国名将苔丝·勒德在第一跳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代表目前这个项目最高难度的 1620 动作,且也顺利完成,从而以 94.50 的最高分略胜谷爱凌,领衔第一轮。

  按照策略,谷爱凌在第二跳选择了较为稳妥的两周半转体 1080 难度动作,这个动作也帮她赢得了 88.50 分。不过由于第一轮排名第四的瑞士选手玛蒂尔德·格雷莫得在第二轮完成了一个更高难度的动作,分数反超了谷爱凌。同时首轮第一的苔丝也继续高质量完成动作,一举拿到了 93.00 分,继续巩固了第一的位置。谷爱凌第二轮过后排名第三。

 如此一来,谷爱凌第三轮放手一搏,做出了一个她自己从没公开做过的 1620 难度动作,且十分出色地完成了这一最高难度动作,而这一动作也为她拿到了 94.50 的全场最高分。跳完这个动作后,谷爱凌自己都显得十分激动、难以置信,毕竟大跳台项目准确来说并不算是谷爱凌的最强项,也是她相对来说训练时间最短、参加大赛经验最少的项目。如今第一次参加冬奥会就能完成这么高难度的动作,对于她来说已经是一次...

篇五:我心中的奥运冠军2022

22 冬奥会冠军人物作文素材

 2 2 月 8 8 日,中国选手谷爱凌在北京 2 2022 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中,夺得金牌!这是本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第三金!太棒了!

  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挑战和突破自我,这就是中国青年!

 尊重规则、尊重对手、尊重友谊,这就是中国青年!

 金句 青春最迷人,拼搏最美丽。

 年少多壮志,青春应许国。

 共赴冰雪盛会,激扬青春力量。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

 初生牛犊不怕虎,自古英雄出少年。

 人生因奋斗而精彩,青春因拼搏而亮丽。

 生命因运动而青春,青春因拼搏而精彩。

 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以青春之我勇挑重担,用坚实脚步践行青春誓言。

 如初升的太阳,霞光万丈;如翻滚的浪花,奔涌向前。

 青春如朝阳,如乳虎,如雏鹰,生气勃勃、活力满满,孕育着无限的潜能和希望。

 —— 梁启超 每一次拼搏,都将丰富宝贵的人生经验;每一分努力,都是在为更精彩的人生蓄力。

 《用拼搏展现青春风采》

 《冰天雪地绽放炙热青春力量》

 《青春骄“奥”,绽放》 炙热的“中国力量”》

 》 《激扬冰雪世界的青春力量》

 》 《用拼搏成就更好的自己》

 《“凌”空绽放,青春精彩!》

 《敢于拼搏

 勇于超越》

 其实,在北京冬奥会这场冰雪盛宴中,像谷爱凌一样的中国“00 后”运动健儿们还有很多。他们脚踩冰刀雪板,驰骋冰雪赛场,演绎出冰天雪地里炙热的青春力量。

  【时鲜人物】

  01. 谷爱凌

 关键词:阳光自信、打破界限

 2 月 8 日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2003 年出生的谷爱凌获得金牌。最后的“凌空一跳”,她挑战了从未尝试过的“超纲”动作,也正是这次大胆突破极限,让她成功创造历史。

 3 岁学滑雪,9 岁拿到全美少年组滑雪冠军,11 岁摘得全美自由式滑雪,13 岁以下坡道障碍赛冠军,世界首个完成“自由式滑雪前空翻两周加转体四周”动作的女子运动员,37 天内斩获 6个冠军……

 从八岁开始,谷爱凌就开启了战士般的周末生活。在往返于滑雪场之间的路程中,她在车里吃饭、写作业,“我总是有一种平衡感和时间管理意识,想抓住我生命中的每一秒”。在融雪破冰的路上,谷爱凌有过太多不为人知的努力和汗水,看似“开挂”的人生背后,是一次次迎击风雪、直面挑战的坚强。

 人物速写 “我一直说,我来这里并不是为了打败其他选手,我只想去打破自己的界限。”相比于赛场上的出色发挥,“天才少女”谷爱凌在冰雪场外也是魅力无限。她常会在听完问题后先说一声“谢谢”,回答中不时推广她心中“弘扬中国文化”以及“鼓励青少年参与运动”的理念,言谈举止间尽显成熟和大方。而她设计的“金龙战袍”和“人中之龙”雪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对于自己的审美观,谷爱凌曾说:“我最关注的美丽是有力量,有自信和健康。”而这份自信、洒脱、明媚,正是 00后们在冬奥会上向大家展现出的全新面貌。

  02. 苏翊鸣

 关键词:一飞冲天、勇于跨界

 2 月 7 日,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赛,17 岁的小将苏翊鸣两次挑战高难度的1800 动作,拿下 88.70 高分,最终获得银牌。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北京冬奥会首枚雪上项目奖牌,也是中国单板滑雪首枚冬奥会男子项目奖牌。

 苏翊鸣的精彩表现被网友称为“横跨 CCTV6 和 CCTV5 的男子”。因为在运动员身份之余,他还是一名演员,在徐克执导的电影《智取威虎山》中,“小栓子”的扮演者正是 10 岁的苏翊鸣。后来还参演过《狼殿下》《林海雪原》等影视作品,在同龄人中,也算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童星。

 明明可以靠演技,却要在冰天雪地里拼命。而让苏翊鸣人生轨迹发生转变的,也正是因为北京冬奥会。“得知冬奥会要在北京举办,我就梦想能够参加。但想参加冬奥会,需要通过一些职业比赛拿积分以获取资格。从那时候开始,我决定做一名职业滑雪运动员。”

 人物速写 “我 17 岁,这是我的第一届冬奥会,所以其实我也并没有什么可以去担忧的,我也不需要在乎那么多。对我来说,就是把自己的最好表现发挥出来就好。”想要成功就需要付出常人不可想象的努力。苏翊鸣曾说,一个新的难度动作,他每天练 6 个小时,一直重复练这一个动作,可能需要一个夏天才能去完成这个动作。在苏翊鸣身上,我们看到了超越同龄人的沉稳和专注,他说“我喜欢挑战,成功当然很好,但失败也可以让我吸取一些经验”,“不管成败,始终向着领奖台第一的位置发起进攻”,这是初生牛犊的无畏,也是少年热血的孤勇,为自己,也为中国,缔造新的历史。

 03. 李文龙

 关键词:初生牛犊不怕虎

 在 2 月 7 日晚的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 1000 米决赛中,拿到银牌的 00 后小将李文龙在比赛中的表现得到王濛称赞,她在比赛过程中激动地喊:“李文龙!看看这个执行力!我们有个全民的小儿子李文龙!大家不要忘记我们的小儿子!这个小子真是今天太棒了!”

 比赛结束后,#全民的小儿子李文龙#冲上热搜,网友们也在评论区为“小儿子”的表现纷纷点赞。虽然获得银牌,但整个过程他一直都在默默守护队友,比赛中也一直在给队友找位置,银牌对于他来说是最好的褒奖。

 人物速写 很多人都说“不善言辞”是这位 00 后小将最鲜明的标签,但他的队友、教练都知道只要走进训练场,他就会展现出骨子里坚韧和执着的一面。而李文龙能从中国短道速滑“梦之队”中脱颖而出拿到北京冬奥会参赛资格,靠的不止是天赋,还有从 11 岁开始对这项运动的付出与努力。“从比赛经验到临场应变能力,再到战术的执行,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在北京冬奥会的舞台上,李文龙收获了体验,也增长了经验。人生难得几回搏。李文龙在决赛中拼尽全力,把日夜训练的汗水,最终化为首次冬奥亮相中的一枚银牌。

 04. 韩雨

 关键词:沉稳自信、责任担当

 千呼万唤始出来,中国女子冰壶队在 2 月 9 日亮相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进行赛前训练。而这支队伍的队长,正是 2000 年出生的女孩韩雨。

 12 岁第一次接触冰壶,14 岁接受专业训练,19 岁接棒成为国家队女队队长。在韩雨看来,自己欠缺的只是比赛经验,而非实力。这是属于 00 后奥运小将的自信,也是属于中国女壶队长的担当。这位年轻的女孩,无论在日常训练还是比赛中,排在第一位的想法永远是“稳”。稳住心态,稳住队友,才能稳住局面。

 作为本届北京冬奥会所有冰壶队伍中年龄最小的队长,或许对韩雨意味着压力,但对她来说,这更是一份带领队友为国出战的动力,就像她最想对女壶姑娘们说的那句话:“稳住,我们能赢!”

 人物速写

 12 岁才第一次接触冰壶的韩雨和很多体校出生的运动员不太一样,从兴趣到职业,再到如今国家队女队队长,她用了七年时间。“从控制不住局面到慢慢能把局面掌控住,是我进步最大的地方”。作为队长,出生于 2000 年的韩雨是中国队中练习冰壶时间最短的。她坦言最初并不相信自己,但是顶着压力接受下来后,慢慢变得越来越有自信。而在别人眼中,2000 年出生的韩雨,有着超越了同龄人的技术和更稳定的心理状态。相信在她这位队长的“稳住”之下,一定“能赢”!

 05. 赵嘉文

 关键词:拼命练习、忠于热爱

 冬奥会开幕式结束以后,对于赵嘉文来说,当下最重要的事便是全力奋战 2022 冬奥会北欧两项。此前,中国还从未有运动员获得过北欧两项的奥运参赛资格,00 后的赵嘉文,成为了那个创造历史的人。开幕式上,赵嘉文与中国女子越野滑雪运动员迪妮格尔·衣拉木江一起拿着最后一棒火炬走入会场,也让人深深记住了这个小伙子。

 作为唯一一个只有男子比赛的冬奥项目,北欧两项的难度是其他项目不可比拟的,因为无论是对运动员的爆发力,还是有氧能力、耐力等,都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被认为是最难的雪上项目之一。从进入国家集训队开始,赵嘉文就一直再用自己的方式跟自己死磕。在教练眼中,赵嘉文是个“狠人”,“他不仅拼命练,而且还要加练、比别人都多练”。

 人物速写 2015 年,赵嘉文膝盖受伤,心态上也受了影响,曾考虑离开国家队。但心中的那份热爱,还是没能让他放下对这项运动的坚持。北京申奥成功后,赵嘉文心里的那团火再次燃起来了,他决定踩着自己家的地,继续向目标进发。而当赵嘉文在一次次的适应与克服恐惧的过程中,在一遍又一遍的技术打磨之后,终于历史性地代表中国登上了冬奥会北欧两项的舞台。虽然已经成为了那个“开创者”,但他还有更远大的目标:“2026 年的奥运会,我应该能站上领奖台吧”。说这句话时他语气平静,但眼里有光。我们相信:赵嘉文出现在北欧两项舞台,也为中国选手展开了全新篇章。

  还有他们……

  在冰雪项目比赛时,央视解说里讲到这样一段话:

 “17 岁的年纪难道不是应该放学路上的单车,藏在衣领的耳机,夏天清爽的汽水吗?但他们毅然决定向天空、向跳台挑战自己,这本身就足够令人尊敬。”

 所以,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群勇者无畏的“00 后”冬奥会中国健儿们:

 ◆ 何金博 作为中国首位入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的男子运动员,何金博在 2 月 7 日的资格赛第三跳中,完成两周偏轴转体 1800,这是他目前做过的最高难度动作,也是他第二次在世界大赛中完成该动作。但遗憾的是,最终排名第 27 的他就此止步。“这是我完成质量最好的一次。”17岁的何金博赛后说,“我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来的,我的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这是我的起点。”

  ◆ 王沛宣 “00 后”的王沛宣,2 月 8 日晚在“雪游龙”完成了中国女子雪橇选手在冬奥会历史上的第一项比赛。虽然三轮过后她在 33 位完赛选手中排名第 29 位,未能晋级最后一轮,但她已经带着三处骨裂在第三次滑行中滑出了个人在这条赛道上的最好成绩:1 分 0 秒 025。王沛宣的表现,就像是在深海里打开一瓶香槟,也许不如绽放在天边的焰火璀璨,更不如镌刻在功劳簿中的姓名耀眼;但若干年后,当更多人到达这片海域时,也许就会重新认知这份浪漫。

  在北京冬奥会上,有太多 00 后让人眼前一亮。他们不畏强手,敢打敢拼,立志在冬奥会上全力追逐梦想;他们努力上进,认真钻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发热发光;他们自信阳光,落落大方。向全世界展现出可爱和美的力量!

  体育精神不止输赢,更多的还有奋斗、努力,荣誉、谦让……当我们赞美这些 00 后运动员们时,也从来不是赞美他们的成败输赢,而是选手们身上那种努力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

 冰天雪地里飘扬的每一次呐喊声,都以另一种方式激励着“00 后”运动员们,而赞美声更是对中国青春力量的鼓舞。

 希望在他们的带动下,更多 00 后甚至 10 后少年爱上冰雪运动,也能够自由地享受冰雪运动。

 素材多维解读

  我们知道,冠军的头衔背后一定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而更改国籍的举动背后又饱含深厚的家国情怀。十八岁的美少女,向我们完美诠释了 什么叫热爱,什么叫永攀高峰,什么叫内外兼修,什么叫爱国情怀。

  01. 因为热爱,所以追求。歌德:“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爱因斯坦也说:

 “ 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从一接触滑雪运动开始,谷爱凌就对滑雪产生了超乎常人的热爱。

 因为热爱,她刻苦训练;因为热爱,她追求卓越。因为热爱,要求完美,她在北京冬奥会做出前人没有做出的动作,从而胜出。

 02. 自律努力,未来可期。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而把握命运需要高度的自律精神,松下幸之助说:

 “ 登峰造极的成就源于自律。

 ”谷爱凌“一边读全日制的学校,一边训练并参加比赛”,她是时间管理大师,她自觉而自律,训练时的自律体现极高的职业素养,这也是她在体育上不断突破的必然;学习上的自律,让她如愿考上斯坦福大学,成为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03. 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谷爱凌来说,赢一直都很重要。”科比也说过:“总有人是要赢的,那为什么不是我呢。”谷爱凌说:“我进入任何一个比赛,都必须有可赢的希望。”她在北京冬奥会上的表现,完美地诠释了她的信条。

 她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 想要拿金牌,但更想做到自己的最好。

 ” 不满才是向上的车轮,这就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精神的体现。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能看到更多的可能,留下更多的回味。

 素材解读及运用示例

 01.2019 年 正式代表中国队参加各项赛事。当时,这一决定震动了美国体育界。谷爱凌说,她认为自己的成功可以鼓励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参与滑雪运动,考虑到这一潜在的巨大影响力,她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她认为,自己可以成为冰雪运动与中国女性之间的桥梁,让更多中国女性投入到这项运动中。

 适用话题:体育强国

 02.长久以来,滑雪运动一直都是白种人的天下。但谷爱凌凭借实力,打破了这种传统。翻看谷爱凌的滑雪之路,瞬间就会理解什叫“一路开挂” 9 岁就拿到全美少年组滑雪冠军,15 岁登上雪联年度积分榜前三,至今已拿到 60 多枚奖牌。

 获得这样的殊荣,事实上,和很多一周训练 5 天甚至 7 天的选手不同,她每周只训练 2 天。每年雪季的周末,妈妈会来回开车载着她前往雪场集中训练。在这种相对低强度的训练之下,她能够在同龄选手中脱颖而出,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关键是靠兴趣驱使下的高度专注。

 适用话题 :兴趣 ; 效率

 03.比起“天才”的头衔,谷爱凌更适合 “ 全才 ” 称号。除了滑雪,她还热衷于篮球、足球、橄榄球等球类运动。发表过全英文短篇科幻小说,是学校钦定的音乐剧女主角。

 比常人起点高的她,却比常人更自律更努力。在谷爱凌看来,学习也是她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周末、节假日,当小伙伴还在偷懒时候,她总是在去参加训练的路上。为了给第 24 届北京冬奥会留出充足的备战时间,谷爱凌将高中后两年的课程缩成一年读完。但她对此信心满满:“ 其实还好,把需要做的事情一个个列出来去做就好,我不认为这是实现不了的任...

篇六:我心中的奥运冠军2022

22 热点作文“东京奥运会”人物素材——5 个励志“最苦金牌”人物 最苦金牌 东京奥运会已经落幕。金牌榜上中国位居第二,拿到了 88 枚奖牌。中国健儿已经交出了最完美的答卷。尤其是当你看了这 4 块“最苦金牌”,你会发现它们不仅是一个个国人的骄傲,更藏着一群穷孩子对命运一次又一次的抗争。

 一 他是为中国体操夺下 9 年首金的吊环冠军,也是用一记“歪头杀”折服亿万观众的奥运男神。他就是刘洋。在这个年轻人以“睥睨天下”之姿“登基为王”的那一刻,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在他 22 岁之前的人生,除了训练,更多的记忆,只有辽宁鞍山,一间祖孙三代共同蜗居的 49 平陋室。1994 年,刘洋就出生在这里——一个双下岗职工家庭。刘洋的到来,没有给这个家带来什么“新气象”。反倒是因为多了一口人,早出晚归打零工的父母忙碌得更加筋疲力尽。

 等到刘洋 5 岁,他就被送进了鞍山市体校,练习体操。“刘洋是个勤奋、懂事的男孩,在全国年轻的体操选手中,实力屈指可数。”这是刘洋的启蒙教练孔繁启对那个 5 岁男孩的最初印象。

 2004 年,八一队来鞍山选拔人才,教练一眼便看中了训练刻苦的刘洋。这也就意味着,刘洋要远走他乡,接受更为严苛的专业训练。那一年,刘洋 10 岁。

 因为家庭贫困,刘洋基本上得不到什么后援。为了节省路费,少年一次又一次地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有时候实在熬不下去了,才会开口向父母要钱,最多一次也只要了 300 元。后来参加比赛,有了工资和奖金,刘洋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买点年轻人喜欢的东西,而是寄回家。

 在同学和教练的眼中,刘洋一点也不像 90 后,自律得像一个“老古董”。只有刘洋自己明白,比起其他人,他没有一点犯错的余地。吊环上的每一次腾空和下落,牵系的不仅是他的前途,更关系一个家庭的命运。

 “孩子这 16 年太不容易了,能走到今天,作为父母的我们有些内疚……”2016年,看到儿子站在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刘洋的母亲再也抑制不住积压多年的泪水。但是这句话到了刘洋那儿却化作了一腔无怨无悔:“我从 2013 年 10 月份到现在(里约奥运时期)没有回家,每当就要坚持不住的时候,我就想,只要我比别人多坚持一分钟,就多一分机会,就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成绩,就能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也许是对胜利太过渴望,年轻的刘洋预赛第一,却在决赛中失误,

 和奖牌擦身而过。虽然在里约赛场上他没能实现自己的奥运梦想。但是赛后,他终于可以带着家人搬进更加宽敞的新房。

 如今,2021,刘洋不仅摘取了桂冠,未来还有更美好的日子等着他和他的父母。

 二 刘洋被八一队看中那年,一个 15 岁的石家庄女孩默默走进了河北省田径队的大门。她留着短发,胖乎乎的脸蛋稍显稚嫩,眼神却无比坚毅。知道她的同龄人,都会对她竖起一个大拇哥。因为这个被铅球队选中,名叫巩立姣的女孩子,“天生神力”:“8、9 岁时,就可以轻松举起一个车轱辘。” 只是大家不知道的是,为了让巩立姣练习铅球,她的父母几乎掏空了家底。不是因为学费太贵,而是这个家太苦。巩立姣的母亲心脏有 4 个支架,父亲腰椎也不好,做过手术。可以说,这个家庭基本丧失了劳动力。但是为了女儿有一技伴身,父亲当年咬着牙说道:“只要她愿意就去上,要学费就掏钱。” 炎炎烈日下,父亲去工地搬砖,母亲把家里种的麦子玉米全卖了,勉强给巩立姣凑齐了上体校的学费。“我们农村家庭,条件也不好,巩立姣虽然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一直很懂事,从小就不让父母操心。那时候家里没有钱,只能借钱送她去比赛。”多年以后,巩爸爸回忆往事,话语虽有无奈,但神情却无比笃定。

 面对这样一对含辛茹苦的父母,巩立姣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她每天训练投掷 200 次以上,投掷重量超过 1 吨。手上长满厚厚的老茧,不定期就得拿小刀把它们割下来。终于,巩立姣进了省队。有了工资,家里欠下的债务可以一点一点还上了。2009 年的山东全运会,巩立姣夺得人生首金,她当时说了这样一段话:“父母省吃俭用,舍不得吃肉。我哥哥家的孩子经常盼着我回去,可以改善伙食。等奖金发下来,我就给父母在鹿泉买套有暖气的房子。村里的房子冬天太冷了。”原来父母的辛苦女儿一直看在眼里,藏在心间:“从前家里穷,吃顿肉都是件奢侈的事情。”“为了省钱,爸爸妈妈不怎么烧柴,冬天家里嘎嘎冷。” 一年又一年的坚持,32 岁的巩立姣终于为自己和家人迎来了最高光的那一刻:东京奥运会中国田径首金,女子铅球冠军。“这一刻,我等了 21 年,这是我训练铅球的第 21 年。所以说,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三 巩立姣夺冠那天,在她的老家石家庄,乡亲们争相庆贺。4 天后,在广东湛江,

 我们感受到了更为惊天的热情。因为这里诞生了一位 14 岁的“天才少女”——跳水冠军全红婵。

 10 米跳台,5 个动作,3 个满分,总成绩 466.2,打破世界纪录。这一天注定是全红婵封神的日子。

 但是,接下来曝光的一段采访,却让所有人破防了。“我的妈妈生病了,我不知道她得了什么病。”“家里需要很多钱才能治好她的病。”“我就感觉自己也得挣钱,好寄回家给妈妈治病。”“爸爸妈妈一般告诉我不要想太多……我也不敢跟他们讲训练中的苦,怕他们知道。”

 14 岁,也许很多同龄人还依偎在父母身边,心安理得地接受宠爱。全红婵,这个全家年收入不超过 2 万,低保户家庭出生的女孩,早在 7 岁那年,就被教练带到了湛江体校练习跳水。这个家庭有 5 个孩子,全红婵排第三。2017 年,母亲在去工厂替人做饭的路上遭遇车祸,住院治病掏空了家里的积蓄。因为后遗症,母亲需要常年吃药。除此之外,家中还有患病的爷爷。全家只靠父亲种植的几亩小果园和每月 3000 多的低保苦苦支撑。

 大人们总以为全红婵年纪小不通世事,但是小姑娘却懂事的让人心疼。为了实现“赚更多钱”的目标,她闷声不吭,一头扎进了泳池。教练何威仪评价道:“在同年龄同一批运动员里,她是最投入的。”“每次训练都全力以赴,陆上跳每天都要跳 200-300 个。”“她有这个条件,但是她不是什么天才或黑马,那是她用刻苦训练换来的。” 这些年,全红婵似乎忘记了自己还是个小女孩。她喜欢玩游戏,但是玩一个小时就控制自己休息睡觉;她喜欢吃零食,最大的愿望是开个小卖部,但是为了训练她努力把“小馋猫”藏起来。

 夺冠那天,全红婵的父亲眼中噙满泪水。不是因为女儿成为世界冠军,而是他听到了孩子的心声。为人父母,他们从没和女儿提及过家里的困难。但是年幼的心,却默默许下誓言,然后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全家的重担。

 四 2012 年,全红婵还是湛江乡下一个无忧无虑的小丫头。那时的她还没有意识到,有一团名为“苦难”的阴影正在悄悄笼罩这个家庭。而在邻省的湖南益阳,一个刚刚成年的大小伙儿,正在经历一场人生最巨大的苦痛:父亲病逝。他就是谌利军,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 67 公斤级冠军。那一年,谌利军 19 岁。

 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他却似在苦酒中浸泡过。从记事那天起,他就明白了什么是特困户。年迈体弱的奶奶、先天性心脏病的叔叔,他们这个家好像总是乌云密布。尤其是 10 岁那年,父亲突发脑癌,失去了劳动能力。一家五口全靠母亲在瓦厂打工的七八百元收入,艰难过活。

 在体校学习的谌利军,虽然被免除了学费,可他无法对母亲的辛劳无动于衷。他不止一次地想要放弃举重,可最后还是被教练和母亲劝了回来。因为他明白,在这个破碎的家庭,自己的举重“天赋”,是最后的生机。

 父亲病逝后,母亲咬紧牙关,一个人打 3 份工。谌利军就拼了命地训练,他把挣得的工资都寄回家里。这些钱要么用在了奶奶的医药费上,要么用来还债。举重于他而言不仅是一个梦想,更是为了成全他对家庭的责任。为此他曾不止一次负伤,手臂肌腱也断裂过,至今还留着一道 15cm 的伤疤。就这样被生活百般蹂躏后,谌利军最终在东京奥运会上名扬天下。

 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谌利军说道:“虽然家里以前有过困难,但我靠自己的双手改善了家里的条件,让自己的生活一步一步往好的方面走,我相信以后也会越来越好的。在那种压力情况下最终夺冠,真的感觉什么都值得了,经过的所有苦所有累都烟消云散了。” 曾经被生活逼迫到墙角无人问津的日子渐行渐远,那个品尝了人生诸多苦酿的少年,也最终可以云淡风轻的和过去和解。

 五 为期 16 天的东京奥运已经落幕,除了刘洋、巩立姣、全红婵、谌利军,我们还看到很多和他们一般的身影:为了给母亲看病,17 岁那年,差点退役当货车司机的男子举重 81 公斤级冠军吕小军;父亲卖肉夹馍供她练球,替补出场,为女乒团体夺冠立下汗马功劳的王曼昱;从那个父亲为了省钱连一双袜子也不肯买,母亲感冒了连药也舍不得吃的家庭,走出来的乒坛大魔王马龙…… 为什么这些奥运冠军,很多都是穷人家的孩子? 因为为了改变命运,他们做了别人不愿做的事,吃了别人吃不了的苦。想起上一任的女乒霸主王楠为女儿庆生当天,她的丈夫郭斌在微博上写下的那段话:“王总(王楠)七岁打球,用一个人的努力,改变了全家人的生活,我更是家境贫寒,农村长大,成长时期不认识谁是生日蛋糕,留在记忆中的奢侈就是有一个鸡蛋的面条......

 家庭不可以选择,人生却要靠自己掌控,有出息的孩子留给他再多的财富他也用不着,没出息的孩子留给他的财富越多越害了他……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穷人家孩子没有撤退可言,唯一的出路就是背水一战,不留退路。

 而我们,无论出身贫富,要想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有光,是否也应该拼一拼,搏一搏,用汗水赢来属于自己的明天?毕竟,人生要靠自己掌控!

 

篇七:我心中的奥运冠军2022

2022 冬奥会谷爱凌夺冠观后感个人心得【5 5 篇】- -

  2 1.2022 冬奥会谷爱凌夺冠观后感个人心得

  滑雪作为高危运动项目,在过程中摔倒是常事,即使是谷爱凌这样的"天才少女"也不例外。12 岁时,她在滑雪中摔断了锁骨,至今还有一个突起的疤痕。

  去年 3 月的世锦赛上,她摔断了右手,造成粉碎性骨折,加上大拇指韧带断裂,有一阵子几乎无法执起雪仗。2018 年,在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世界杯中国站比赛前的训练中,她意外跌落,这一摔,当场把她摔到失忆。她坐在雪地上嚎啕大哭,却记不起任何事情。作为一名极限运动员,谷爱凌不得不学习如何与恐惧相处。她的办法就是"想象"。每当她尝试一个新的滑雪技巧之前,身体都会变得紧绷。这时,她会深呼吸,先让自己放松下来,然后闭上眼睛进行想象。

  "当我登上巨大的起飞坡道时,我想象着伸展双腿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升力。然后,我会想象我的上半身向我打算旋转的相反方向扭转,在我让它向另一个方向弹回之前产生扭矩。现在,在我的意识里,我已经是腾空的状态了……

  我的耳朵将风当成一首歌,每 360 度旋转都会为我的动作音乐提供节拍……

  在我安全地执行技巧和迎接不可预知的兴奋之间,有一种不稳定的平衡状态。"

  这种通过想象积极的意象来克服内心恐惧和紧张的方法,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意象疗法"。所谓意象,指的是大脑对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它是表示感觉的心理形象。心理学家朱建军曾指出,意象与情绪紧密相连,持久盘桓的意象造就心境。当我们把心中消极的意象,想象为积极的意象,我们就会克服情绪的困扰,变得积极、勇敢、充满力量。积极的意象不断累积,我们的人生就会发生改变。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受到一些伤害。这是不可避免的。受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害怕受伤,再也不敢尝试。

 克服恐惧,不妨学习谷爱凌的方法,想象积极的画面来替换消极的感受。利用想象的力量,激活你的勇气和探索欲。

  2 2.2022 冬奥会谷爱凌夺冠观后感个人心得

  2 月 8 日,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比赛中,在第三跳祭出左边的 1620 度高难动作,以 188.25 分的总分,最后时刻反超成功,拿到冠军。

  在两跳结束后,谷爱凌以 182.25 分掉到了第三位,落后法国和瑞士选手。这个时候,谷爱凌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妈妈让她做个左边的 1440,这样就可以确保拿到一枚银牌。但是一枚银牌当然是不足够的,“所以我当时决定跳个左边的1620,妈妈就说:当然,这个主动权在你”。

  谷爱凌在此前的比赛中并没有完成过这个动作,但她却决定在最重要时候挑战自己的历史。“在那一秒我在想,如果我不赢的话,我也会对自己感到骄傲,但因为是在这么大的舞台上,我能给世界展示我的比赛精神,我就是想挑战自己。我不是想打败别人,我只是想做到最好的自己,我想让世界看到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正因为如此,谷爱凌还是向难度发起了挑战。

  回想那一刻,谷爱凌说自己并没有压力,而且没有去想压力,而是在想动作。谷爱凌在第三跳前换了音乐,她用音乐来给自己放松,让自己进入到比赛的状态。

  下滑、腾空、转体、落地,一切都在谷爱凌的掌控之中,她完成了一个她从未完成过的动作,实现了自己的突破,而最后的得分也没有辜负她的选择。谷爱凌激动地抱住了自己的脑袋:“哦,我的天啊!”

  谷爱凌一直将金牌视为自己的目标。“我一两个月前就把桌面设成了奥运金牌,这是我最大的梦想。”这一刻,谷爱凌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2 3.2022 冬奥会谷爱凌夺冠观后感个人心得

  今天上午 10:00,冬奥会进行女子 50 米大跳台决赛。中国选手谷爱凌在三轮比赛中表现优异,勇夺冠军,为中国又增添了一枚奥运金牌。

  我们全家人守在电视机前,从始至终,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其实,对于冬奥会,我最喜欢看的是花样滑冰这个赛事,其他项目的比赛不太熟悉,但是由于冬奥会在我国召开,加上寒假期间有充分的时间观看,所以比平时更多了几分关注。

  感动于奥运健儿们的拼搏精神,每当看到关于我国选手们参与的赛事,内心不免跟着紧张起来,仿佛我也是现场观看的一员,看他们顶着种种压力为国而战,总是忍不住泪盈满眶。是的,我就是那么容易被感动,被激励!我爱我的祖国!

  2 4.2022 冬奥会谷爱凌夺冠观后感个人心得

  谷爱凌的金牌还完成了一项历史性的突破,那就是中国历史上首枚女子雪上的冬奥会金牌。“我一直在挑战自己,努力去打破界限。”谷爱凌永远都不会满足于现状,“我觉得我的目标就是去打破界限、打破目标。我希望通过这些历史纪录和这些金牌,让更多的女孩们能觉得她们也可以”。

  18 岁的谷爱凌完成高中学业已经两年了。当年她为了运动的梦想,提前完成了自己的高中学业,专心做两年职业运动员,今年 9 月她就将进入斯坦福大学开启自己的大学生涯。

  在她看来,她和所有 18 岁的人都一样,“我和大家是一样的,我也上补习班,我的成绩也刚刚及格好吗?”

  谷爱凌鼓励所有的年轻人可以去尝试一项体育运动,因为体育塑造了她的人格。“我能拿到这个金牌是因为我对这个运动热爱,不是因为我去苦练狂砸。我觉得通过自由式滑雪,塑造了我的人生和我的成长过程。我觉得它把我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去去体验一下运动的魔力,我觉得这真的是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而且一点压力都没有。真的不要感觉你去做体育必须做成专

 业的,而是每天去打个篮球,每天去和朋友一起去体验一个运动,我觉得真的会改变你对人生的感觉。”她说。

  2 5.2022 冬奥会谷爱凌夺冠观后感个人心得

  谷爱凌说:“当我来到北京时,我看到我家附近的中央电视塔,我吃着北京的食物,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我对美国和中国都心存感激,他们都非常支持我,这两个国家的经历造就了我。我觉得体育可以团结所有人,我们所有人在这里,就是为了希望可以不断地去拓展人类的极限。”

  很多人会拿谷爱凌和大坂直美比较。出生在美国的海地日本混血儿大坂直美最终选择代表日本出赛,并且扮演了东京奥运会上点燃圣火的重要角色。但大坂直美始终都不会说日语,这也让她与日本民众之间添上了厚厚一层隔板。

  但谷爱凌不同的是,她的妈妈谷燕在她小时候就给予她中国文化的教育,所以谷爱凌可以流利地使用中文和大家交流。她喜欢吃烤鸭,甚至可以说出 100 多片和 80 多片的区别。她会在暑假时间回到北京,和朋友们一起上补习班,接受奥数的洗礼,可以发出在中国学一星期在美国管一年的感叹。这让人觉得,虽然谷爱凌出生在美国,却和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中国孩子一样。

  运动、学习、弹钢琴……谷爱凌的爱好非常广泛。更令人惊讶的是,在 SAT的考试中,她在满分 1600 分中拿到 1580 分。当记者问他,如何在这么多事中取得平衡时,她和大家分享说,“要吃好睡好,我每天晚上都要睡 10 个小时;然后要热爱,你一定要热爱这个事情才会做得好;然后是专注,也许一天就只做一件事,但一定要做好。”

  更令大家欣赏的是,她总是能说出让人感叹的话。“如果是别人家的孩子,那我的家在哪呢?”在一次赞助商的活动中,有媒体问她如何看待“别人家的孩子”,谷爱凌做出了这样的回答。

  当记者问她,对中国花滑运动员朱易遭遇网暴如何看时,谷爱凌说,“我们可能会看到很多运动员在这里摔倒。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能总是尽力而为,但

 最重要的是她没事。每个人都希望她获得高分,但最想要的还是她自己。我希望人们能对她表现出更多的运动精神和理解。”

篇八:我心中的奥运冠军2022

dash;—2022年北京冬奥精神专题党课——弘 扬 奥 运 精 神感 受 大 国 担 当

 PART-01高度重视践行对世界的承诺

 从2008年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来’,中国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坚持不懈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理想的坚定追求者、行动派。. I.. II.

 早在2013年正式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办时,就把奥运会的申办与中国的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看作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来抓。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申办冬奥会代表团的贺信中指出:“你们为申办冬奥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在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持下,把2022年冬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No1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前往重要赛区和场馆以及训练中心等地考察调研,了解运动场馆建设情况,询问运动员备战状态,给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鼓气加油,强调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主办冬奥会的理念,同我们共建‘一带一路’、推进绿色文明建设和反腐倡廉的努力一脉相承。No2

 1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表示,“北京冬奥会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即将如期如约顺利举办。我们将兑现承诺,向世界呈现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No3

 PART-02应对挑战展示大国胸怀

 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是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新格言的成功实践”此届冬奥会筹办不同以往,工作难度极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已进入第三个严冬,它以超乎想象的传播速度和规模、以不断变异的方式在世界蔓延。

 在这种特殊时期中国如期举办冬奥会,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要保证冬奥会各项比赛顺利进行,安全防范措施到位成为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这也是历届冬奥会举办国所没有遇到过的情况。北京冬奥组委会总结中国疫情防控经验,对各个赛区采取了闭环式管理,在发现任何疑似和确诊病例时,第一时间严格把控、迅速处置,全力为参赛运动员打造一个安全、清洁、轻松的竞赛环境。面对境外输入疫情的压力

 在这个严冬,中国政府和人民还成功顶住了一些西方政客对北京举办冬奥会的无端挑衅,这些西方政客打出抵制北京冬奥会之牌,意图将国际体育赛事与政治挂钩,在政治上妖魔化中国,在外交上围堵中国。事实上,这是西方政客的惯用手段,当年他们用此办法抵制俄罗斯索契冬奥会,这次又对北京冬奥会故技重演。

 中国举办北京冬奥会始终坚持以运动员为中心,始终尽一切努力做好场馆设施等硬件、软件保障,做好全方位服务,展现了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胸怀。

 PART-03舞动冰雪一起向未来

 以东道主的热情,又一次欢迎各国冰雪健儿,践行冬奥之约,并以这场盛会为平台,把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现代人文魅力相结合,再次告诉各国运动员: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

 I. 在全冰面速滑馆,冰面面积约1.2万平方米,为亚洲最大,采用碳排放趋于零的二氧化碳制冷制冰系统,其制冷过程释放的热量可以回收,用于运动员的热水淋浴和场馆取暖。II. 场馆全部实现绿色电力。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经过工程人员的结构设计、施工,巧妙实现了水冰转换,水立方成了“冰立方”,在冬奥会结束后,冰壶赛场还可以轻松转换回游泳场馆,这在世界上也属首例。场馆

 I. 以往历届奥运会都要点燃巨大的主火炬,并持续燃烧十几天。而北京冬奥会在这一关键环节进行了创新,火炬手直接把手持火炬插在一个巨大的雪花台上,完成了奥运火炬的交接和点燃。II. 这个雪花台由所有参赛国家的国名组成,形成璀璨的奥运主火炬,简约而精彩!雪花台的设计,体现了北京冬奥会是一个低碳环保的运动会,以及中国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决心。开幕式

 坚持人民至上,贯穿于北京冬奥会自筹备到举办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冬奥会筹备工作时就表达了这一理念,强调要“将举办重大赛事同服务全民健身结合起来”。01北京冬奥会从筹办以来,在落实关于《“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至2021年10月已超过三亿,冰场、滑雪场数量有了大幅增加。02中国举办冬奥会的意义早已超出运动会本身,既改变了世界冬季冰雪运动格局,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也促进全国人民冬季健身活动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开展,使中华体育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03

 北京冬奥会使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各国运动员走到一起,在竞技中交流切磋,在比赛中加深了解,我们向世界展现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世界感受到中华文化四海之内皆兄弟、求同存异的和谐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价值追求,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独木不成林的合作思想,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人格品行。

 ——2022年北京冬奥精神专题党课——弘 扬 奥 运 精 神感 受 大 国 担 当

 心得体会1热“雪”沸腾的北京冬奥会已经顺利闭幕,中国奥运健儿在冬奥赛场上奋力拼搏,争金夺银,创造了自1980年参加冬奥会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冬奥健儿们不断超越自我、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画面一直留在我们心中,那些关于坚持、拼搏和担当的冬奥精神,带给了我们长久的感动,更赋予我们前行的力量。作为新时代基层干部,我们也要践行冬奥精神,在工作中做到锲而不舍、勇于拼搏、团结务实,不断挑战自我,在基层工作中建功立业。练就“金刚钻”,勇揽“瓷器活”。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组决赛中,任子威勇夺金牌。光彩夺目的夺冠背后是他日复一日、刻苦训练才换来的。如果成功需要10000次努力,往往很多人在5000次之前,就已经早早放弃了。殊不知,做好一件事、一项工作很容易,难的是始终坚守初心、信念坚定、锲而不舍地朝着目标不断前行直至达到极致。一个人就是在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的过程中成熟和进步的,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是行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才会是赢家。作为基层干部,更要沉下性子、俯下身子,扎根群众,踏踏实实工作,保持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扎稳打向前走。不摆“空架子”、不做“泥菩萨”,在实践中“淬火成钢”,练就一身“硬功夫”。经得“寒彻骨”,终闻“梅花香”。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隋文静和韩聪惊艳世界,取得金牌。但是这对组合曾并不被人看好,曾有无数的教练判定韩聪不可能在这条路走远,但他憋着一股不服的劲头,勇于突破自我、敢于拼搏奋进,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基层干部对待基层复杂环境的磨练和困难挫折的考验,要保持奋勇向前的信念,时刻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担当、勇作为的拼劲和闯劲,学会思考群众诉求,学会关心群众安危冷暖,学会为群众办实事,为百姓谋福祉,在各项斗争历练中汲取智慧、启迪思想、洗礼精神、获得力量,以挑战一切新事物、敢于面对一切新问题、啃一切“硬骨头”的工作态度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断通过化解难题增强本领开创基层工作新局面。善齐“千人心”,巧聚“万人力”。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正是因为中国团队的精诚团结,才获得了这枚宝贵的金牌。团结务实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每一位基层干部都应成为民族复兴的“一把号”、激情燃烧的“一盆火”、催人奋进的“一座桥”。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基层干部要从思想上淬炼自己,在工作中学会相互尊重与包容,学会团结同志、亲近群众,多接触、多商量、多支持、多谅解,要与基层群众心连心,心贴心,俯下身去、弯下腰来做好与群众工作息息相关的每件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和勤务员,聚力画好“同心圆”,同心共筑“中国梦”,让社会发展有更强劲的动力,让民族复兴有更坚定的步伐。

 心得体会2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北京第24届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致贺电。贺电中指出,在北京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表现出色,勇夺9枚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取得了我国参加冬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为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作出了重大贡献。国无精神不立,人无精神不强。冬奥精神不仅止于冰雪赛场,在现实生活中更有借鉴意义。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更要从冬奥会精神中砥砺精神、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信念坚定方能行稳致远。2月19日,在花样滑冰双人滑自由滑比赛中,中国选手隋文静、韩聪战胜三对实力强劲的俄罗斯选手,以239.88分的总成绩获得金牌!搭档15年,他们从2010年世青赛年少成名,到平昌冬奥会银牌、两届世锦赛冠军,再到北京冬奥会圆梦,正是因为他们心中始终怀揣着为国争光、站上最高领奖台的梦想,最终圆梦奥运,百炼成钢。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作为年轻干部,要常修常炼坚定理想信念这个终身课题,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党性修养,切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坚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用理想信念之光照亮前行之路。锤炼本领方能担当使命。冬奥会赛场上,每一块奖牌背后都是奥运健儿们日复一日艰苦训练的成果,都凝聚着他们为国争光的信念和奋力拼搏的勇气。北京首钢园大跳台上,小栓子苏翊鸣凭借雄厚实力,以一记完美的内转1800°抓板,提前一轮锁定了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的金牌。在奖牌的背后,是苏翊鸣每天会为了同一个动作训练6个小时,曾在一周内滑坏四块雪板的辛勤付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要自觉担负历史使命,不断提高自身本领,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加强实践锻炼,主动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不断夯实干事创业的强大本领,成为党和国家的有用之才。勇于拼搏方能创造奇迹。在冬奥会赛场上,“天才少女”谷爱凌大放异彩,成为首位在一届奥运会上拿到三枚奖牌的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的成功不是偶然,勇于突破自我、挑战极限,敢于迎难而上、顽强拼搏,正是她成功的秘诀所在。当前,我们正在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征程上还会面临更多、更难的风险与挑战,年轻干部要敢于拼搏、敢于斗争、勇于追梦,时刻保持一股“干劲儿”“闯劲儿”,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斗志攻坚克难、闯关夺隘。要增强斗争精神,加强斗争历练,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挺身而出,做敢于斗争、勇于斗争的战士,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贡献青春力量。

篇九:我心中的奥运冠军2022

2022 冬奥会总结表彰大会直播观后感 心得体会 五篇

  2 2022 冬奥会总结表彰大会直播观后感 1 1

 我是一个与体育和奥运结缘 15 年的体育爱好者,也是一名与北京 2022 年冬奥会颇有缘分的青年志愿者。与奥运结缘是在 20 年的雅典奥运会期间,当时在家里的电视机上看到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内心的爱国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而此后竞技体育的魅力使我对体育、对奥运的感情渐渐由喜欢变成了热爱,最后上升为一种情怀。而与北京 2022 年冬奥会结缘也是源于一次志愿者活动,20 年花样滑冰世锦赛在中国上海举行,当时正值京张联合申冬奥的关键时期,这次赛事的举办成果是申奥的重要考核标准,而当时正在上海求学的我很幸运地当选为这此赛事的志愿者,并为申奥贡献了自己的微薄力量。同样,怀揣着对冬奥事业的热爱,我开始了冬奥组委前期驻会志愿者的服务工作。

 我工作的部门是北京冬奥组委的监察审计部,工作职责是协助部门开展综合协调工作,工作任务并不繁重,但需要细心与耐心。在日常工作中,我注重在实践中学习业务知识,比如在对部门的文件整理工作中,我学习到了请示、通知函等不同公文的区别,规范了公文的格式和写作风格;在投递和传送文件的过程中,我了解了北京冬奥组委的组织架构,锻炼了沟通交流技巧。而作为监察审计部的一员,我

 也深切地感受到了每一名冬奥人为实现“廉洁办奥”的目标所作出的努力与贡献。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参与志愿者服务,奉献的是汗水,体验的是感动,净化的是心灵,收获的是快乐,提升的是境界,实现的是真正的人生价值。这次志愿服务让我有机会与我热爱的冬奥事业共同成长,对这份事业的情怀和责任感,是我不断付出和奉献的动力。能够成为一名前期驻会志愿者参与到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工作中,于我而言,是一种梦想可及的感觉,在接下来的志愿者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播正能量,希望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冬奥会的筹办工作,也希望我的青春理想在冬奥志愿服务工作中闪光!

 2 2022 冬奥会总结表彰大会直播观后感 2 2

 我因为对篮球运动的痴迷,进而对其他所有的运动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喜欢和了解。当 2022 年逐步走近,我的心里对明年在北京举办的冬奥会也满满地期待。

 奥运是什么?我觉得那是一个舞台,展现着力量、意志、技巧和自然的美,以及生理上的极限,赢得了数以亿记观众的青睐,人们为胜利所鼓舞,为失误而遗憾,为参与而自豪。

 亦如我在篮球场上进攻、防守,为得分欣喜雀跃,为失败懊恼悲伤。挥洒的汗水以及与队友默契的配合,从来都是我快乐的源泉。每一次认真的运球、投篮,每一次在赛场上的来回奔跑,每一次大比分

 落后时的坚持,队员之间相互的激励,蹙紧的眉头和坚毅的眼神……奥运的赛场上,人人不都是如此吗? 没一个冠军,是在舒适安逸中得到。当人们惊叹于运动员的辉煌时,却很少关注他们的日常。残酷的训练,枯燥无味的坚持……然而他们乐在其中,风雨无阻,勇往直前,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将泪水洒在了训练场。他们在自己热爱的项目上废寝忘食不断拼搏,从中得到运动的乐趣。他们怀着为国争光的理想,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当国歌奏响,所有的苦和累,在这一刻,凝结成甜甜的泪。

 明年,在鸟巢,在张家口,这些冲破寒风,迎向冰雪,将汗水无数遍挥洒的健儿,将向世人明证:成功源于坚持。

 而我,一名普通的中学生,在遥远的地方向着你们致敬。

 即使不在体育赛场上,我也要将奥林匹克精神传扬。我在中考这没有硝烟的战场,如同你们在冰天雪地的赛场,满怀激情,满怀对胜利的渴望,不断地挥洒汗水,有一分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每一名冬奥运动健儿,就是一朵在冰雪中绽放的梅花,寒风与冰雪,不过是淬炼其品格罢了。

 在寒雪中,我将以“积睦步,行万里”的姿态,好好学习,为自己加油,为你们加油,为中国加油,为 2022 年冬奥会加油!

 2 2022 冬奥会总结表彰大会直播观后感 3 3

 春节期间喜迎冬奥,我跟家人一早就打开电视等待开幕式。

 24 节气倒计时定格在立春这个万象更新的日子时,我激动之余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式的浪漫和含蓄。四季流转,中国人民对冬奥的期盼藏在这一天又一天幸福的日子中,走过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最终在立春这个孕育无限生机与希望的节气迎来了北京冬奥会。整个倒计时充满中国的古韵,美不胜收。接下来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五环破冰而出也十分震撼人心,我观看开幕式之时,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这就是我的祖国,一个充满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充满创造力的国家。

 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也绝不能够掉队,要为祖国的富强和繁荣努力奋斗,不辜负祖国的养育以及祖国带给我的感动和震撼。

 2 2022 冬奥会总结表彰大会直播观后感 4 4

 众所周知,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可是,你知道这只熊猫吗?它就是我国 2022 年冬奥会的一只吉祥物冰墩墩。

 说了你可能不信,它最初的原型竟然是冰糖葫芦!这是由于在吉祥物评审的过程中,冰糖葫芦的创意作品入围了前十,它就是冰墩墩最初的创意来源。后来,设计团队经历了长达半年多的修改,才改成冰墩墩。可以说,如果没有最初冰糖葫芦的创意作品,就没有现在的冰墩墩。

 说完了它的来历,就说说我对它的理解吧!

 一开始,我认为它是冬残奥会的吉祥物。因为我认为冰的意思是坚强;墩墩的意思是健康,是鼓励残疾运动员的。后来却发现我乌龙了。冰的意思其实是象征着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其

 实是意喻着敦厚、健康、活泼、可爱,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其次,我发现它有冰雪一样的外壳,外形特征与冬奥会的特点很相符,展示了冬奥会的特点,我认为让它做冬奥会吉祥物的选择真的不错。

 看,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背后居然有一个故事,是不是很神奇?其实,这种现象很常见呀!比如,雪容融和福娃的名字背后也都有一个故事。亲爱的朋友,下次我再说给你们听吧!

 2 2022 冬奥会总结表彰大会直播观后感 5 5

 随着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全国逐渐进入"冬奥时间",从线下到线上,从大人到小孩,冰雪运动不仅点燃了体育热情,更是让冰雪活力不断出圈,让"白雪"成了"美景",更成了"钱景"。相约冬奥盛会,这是中国与世界携手推动体育事业的积极行动,也是以冰雪为契机,进一步盘活世界冰雪资源,壮大冰雪产业,让冰雪经济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蹚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

 冰雪之约,搭建国际交流新窗口。相约冬奥盛会,让冰雪梦想在这里碰撞,让发展契机在这里擦出火花,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冰雪运动,为冰雪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中国全力以赴,世界充满期待。冰雪之约,不仅是为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更是通过搭建国际交流新窗口,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生动画卷,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推动中国与世界的相拥,

 迈出更大的开放步子,以冰雪之约为"熔点",展现体育精神,链动与冰雪产业交融的其它产业发展,加深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合作。

 科技赋能,展现中国发展新动能。当冬奥与 5G、4K、VR 等现代技术碰撞,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一个更立体的冬奥,更是能够在多元化的展示模式中,更好地了解冰雪运动知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传播中国冰雪文化、展现中国元素,让"静态"冰雪资源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科技赋能,不仅让冬奥现场更具有画面感,更是在安全、环保等方面展现了科技的独特魅力,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冬奥"呈现出的新动能,也让更多的人近距离地感受中国科技的实力,展现了中国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

 盘活资源,描绘冰雪项目新未来。从中国做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庄严,到超额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筹办冬奥的认真态度,也看到中国冰雪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通过冰雪之约,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冰雪运动,不仅能够实现强身健体,也能够持续讲好中国冰雪文化故事,更能够让沉寂的冰雪"热起来",让"冰天雪地"变"金山银山",助力更多的人吃上"冰雪饭"。冰雪产业的火热,不仅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世界冰雪项目的推动注入了新活力,让中国与世界一起携手书写高质量发展新未来。

 乘"冬"风,向未来。相约冬奥盛会,是展示中国,加深中国与世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契机,调动大家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让体育强国理念深入人心,在突出自身自然环境优势的同时,也展现自然美、生

 态美、民族美、原始美,推动冰雪产业的发展,为今后经济社会的发展持续注入动力和活力,为社会创造价值,增进人民福祉。仅供参考

推荐访问:我心中的奥运冠军2022 奥运冠军 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