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的文献综述8篇

时间:2022-09-27 08:40:05 来源:网友投稿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的文献综述8篇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 企业绩效评价是管理者完成其利润目标和战略的工具,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的文献综述8篇,供大家参考。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的文献综述8篇

篇一: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

 企业绩效评价是管理者完成其利润目 标和战略的工具, 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如何进行企业绩效评价, 各种绩效评价体系科学性如何则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

 本文以 2001 年至 2006 年期间发表在《会计研究》 、 《管理世界》 、 《南开管理评论》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四本核心期刊上有关“企业绩效评价” 的文献为样本, 统计分析了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现状, 评述有关观点, 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值得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企业绩效; 统计分析; 评价; 文献综述 Abstract: The assessment of company’s performance is a tool for managers to accomplish the company’s goal of profit-making and strategy. Appropriate assessment of a company’s operating performance has become fundamental part of modern company management. Therefore, how to assess a company’s achievements and to what extent different kinds of assessment system are scientific form the critical research areas. Previous literatures published on four core periodicals from 2001 to 2006 ----Study on Accounting, World of Management, Comments on Management by Nankai University and Economic Theory and Management----- have been taken as samples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the study on company’s achievements in our country i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some relevant ideas are discussed and potential problems and further study directions are pointed out as well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Enterprise performance; Statistical analysis; Assessment; Literature Review

 企业绩效评价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体系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 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较流行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来自西方创造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平衡计分卡、 经济增加值等工具。

 但其实, 立足于我国的企业实践, 也有许多值得借鉴挖掘的方法。本文以 2001 年至 2006 年期间发表在《会计研究》 、 《管理世界》 、 《南开管理评论》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四本核心期刊上有关“企业绩效评价” 的文献为样本, 统计分析了 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现状, 评述有关观点, 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值得研究的方向。

 一、 统计说明 (一)

 统计对象:

 发表在《会计研究》 、 《管理世界》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 《南开管理评论》 以“企业绩效评价” 为主题的文献。

 (二)

 统计时间:

 2001 年至 2006 年。

 (三)

 统计标准:

 统计标准是指根据选取的文献内容分析归类的依据。

 除按年份期刊统计外, 我们还按以下主题进行分类统计。

 主题一:

 企业绩效评价的一般性研究。

 主要指对企业绩效进行宽泛的研究, 涉及企业绩效的方方面面。

 主题二:

 企业绩效评价的创新性研究。

 这类主题主要是在分析评述传统企业绩效评价的缺陷基础上开展创新性探索性的研究, 譬如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绩效问题的研究。

 主题三:

 基于特定背景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主要是对特定背景特定行业下的

 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 譬如” 空降兵” 背景下对企业绩效的研究, 转型经济下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

 主题四:

 基于组织行为学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这是比较前沿的问题, 是从行为科学角度对企业绩效评价进行研究。

 (四)

 统计结果:

 见表 1-1 和表 1-2。

 表 1-1

 有关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按期刊分年度分布状况表

  单位: 篇

 从表 1-1 中可以看出, 在我们的“企业绩效评价” 为主题选择的样本期刊中, 共发表了与企业绩效评价有关的文章 22 篇, 分别分布在《会计研究》 3 篇, 占总数的13. 6%; 《管理世界》 6 篇, 占总数的 27. 3%;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 篇, 占总数的 9. 1%; 《南开管理评论》 11 篇, 占总数的 50%。

 可见在《南开管理评论》 上发表的此类文献较多。

 另外, 从年份分布看,

 2004 年发表的有关企业绩效评价的文献最多, 共有 9 篇, 比例达到了 40. 9%, 其次是 2002 年和 2003 年各 4 篇, 分别占总数的 18. 2%。

 表 1-2

 各类主题在各期刊中的分布状况统计表

  单位:

 篇

 期刊

  主题 《会计研究》

 《管理世界》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南开管理评论》

 合计 篇数 比例 篇数 比例 篇数 比例 篇数 比例 篇数 比例 主题一

 1

 33. 3

 2

 33. 3

  4

 36. 4

 7

 31 . 8 主题二

 2

 66. 7

 1

 16. 7 1

 50

 3

 27. 3

 7

 31 . 8 主题三

 0

  2

 33. 3

 1

 50

 4

 36. 4

 7

 31 . 8 主题四

  1 66. 7

 1 4. 5 年份 期刊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合计 比例% 会计研究

  1 2

  3 1 3. 6 管理世界

 2 2 2

  6 27. 3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 1

  2 9. 1 南开管理评论 2 2

 4 2 1 1 1 50 合计 2 4 4 9 2 1 22 1 00 比例% 9. 1 1 8. 2 1 8. 2 40. 9 9. 1 4. 5 1 00

 合计 3 1 00 6 1 00 2 1 00 1 1 1 00 22 1 00

  从表 1-2 可以看出主题一、 主题二、 主题三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比较多, 分别为 7 篇, 比例为 31. 8%。

 另外从期刊分布上, 各主题在《南开管理评论》 上的研究比较多, 有 11 篇, 比例为 50%。而基于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最少, 只有 1 篇, 比例为 4. 5%。

 特别要说明的是, 对于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 在这四本核心期刊上, 主要是采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 有 19 篇, 比例为 86. 4%; 而采用规范方法进行研究的只有 2 篇,比例为 13. 6%。

 二、 统计描述

  企业绩效是一个非常复杂也是非常热门的研究主题。

 人们的研究既有从经济理论角度研究企业绩效, 又有从组织行为学角度研究企业绩效; 既有对传统行业绩效评价的探索, 又有结合新行业新环境研究。

 下面将从分类统计的四个主题进行统计描述。

 (一)

 企业绩效评价的一般性研究

  根据我们的定义, 该主题是对企业绩效进行宽泛的研究, 涉及企业绩效的方方面面。

 从统计结果看, 此类文章共发表 7 篇, 比例为 31. 8%。

 仲理峰、 时勘(2002)

 认为, 有效的绩效管理的核心包括绩效计划、 管理绩效、绩效考核和奖励绩效四个环节的循环过程; 它是全体员工参与的自下而上的过程;绩效管理的沟通包括沟通组织的价值、 使命和战略目标、 对员工的期望结果和评价标准以及如何达到该结果、 组织的信息和资源, 强调员工之间相互支持和鼓励; 绩效管理是一个强调发展的过程, 目标之一是建立学习型组织, 最终目 标是建立企业的绩效文化, 形成具有激励作用的工作氛围。

 王化成、 刘俊勇(2004)

 回顾了, 业绩评价的历史演进, 从早期的业绩评价、财务评价, 到目 前的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 在此基础上, 将业绩评价划分为三种模式, 即财务模式、 价值模式和平衡模式。

 通过对三种模式的比较, 认为中国企业更应倾向于选择平衡模式。

 常健(2003)

 依据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定义了 5 种公司治理类型, 并在实证分析的同时论述不同治理类型的公司业绩决定机制。

 他认为,

 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本市场条件下,

 没有所有权经营权代理、 没有所有权代理有经营权代理治理类型,

 要比有所有权代理有经营权代理、 有所有权(营权)

 代理治理类型有效率。没有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

 其业绩与人力资产提供者报酬显著相关; 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关,

 但不显著。

 有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 其业绩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相关, 与人力资产提供者报酬不相关。

 潘镇、 鲁明泓(2005)

 以苏州市 426 家企业为样本, 对影响中小企业绩效的因素进行了 实证分析。

 研究发现, 有形资源, 特别是资金的可获得性、 生产设施的利用效率、 员工的整体素质等, 是目前中小企业生存和成长的基础条件, 但企业制度改革对绩效改进并无明显的促进作用; 无形资源, 如产品的质量水平、 注册商标的等级等对中小企业的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灵活性能力、 反应性能力的作用则比较微弱。

 施东晖、 司徒大年(2004)

 通过构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评价指数, 并据此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现状、 影响因素以及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总体不高; 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水平具有显著影响, 政府控股型公司的治理水平最高,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控股型公司的治理水

 平要高于国有法人控股型公司, 而一般法人控股型及股权分散型公司的治理水平介于前两者之间,

 但不存在显著差异; 公司治理水平对净资产收益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对市净率却具有负向影响。

 胡志勇(2004)

 以国有股占 20 %以上的上市公司为对象,

 以价值相关性研究文献为基础,

 对我国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 经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值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报酬率之间存在明显的价值相关性和增量价值相关性,

 但与股票市值的价值相关性较低。

 对样本按基金持股状况重新分组后发现:

 基金重仓股评价值的价值相关性和增量价值相关性进一步增强。总体而言,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具有价值相关性,

 一定意义上有助于改善投资决策。综合对全部样本和子样本的研究, 认为国有资本金效绩体系的评价值具有价值相关性,

 有助于投资者的价值评价或投资决策。

 具体而言,

 第一,

 报酬模型表明效绩评价值具有价值相关性,

 并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

 特别是证券投资基金重仓持股股票的评价值具有更大的价值相关性和增量价值相关性。第二, 由于价格模型可能存在规模效应和异方差等经济计量问题,

 与每股收益和净资产相比,

 效绩评价与股票市值的价值相关性相对较低,

 难以发现其增量价值相关性,

 但考虑个别股票的市场效率后, 评价值的价值相关性有一定改善。

 第三,

 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

 基金重仓股的市场效率相对较高,

 其市场价格反映的信息不同于非重仓股,

 难以证实存在“功能锁定” 现象。

 (二)

 企业绩效创新性研究 这类主题主要是在分析评述传统企业绩效评价的缺陷基础上开展创新性、 探索性的研究, 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绩效问题的研究。

 从统计结果看, 此类文章共

 发表 7 篇, 比例为 31. 8%。

 杨宗昌、 许波(2003)

 认为, 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应具有导向性, 通过建立企业短期经营目 标与长期经营目标相结合的绩效评价体系, 有助于持续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企业价值。

 他们应用代理理论, 根据电信企业运营机制和管理特点,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 标, 应用指标链的方法, 构建了价值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余颖、 唐宗明、 陈琦伟(2004)

 认为, 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一个关键环节, 他们从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出发, 系统比较了 三种评价体系的优劣, 并在此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新体系,即能力性经济租金评估体系。

 其理论思路是:

 将国有企业管理层所创造的经济增加值分解为两块, 即基于行业优势而获得的经济增加值称为非能力性经济租金, 后一部分称为能力性经济租金, 并将其作为企业绩效的主要评价指标。

 周玮(2003)

 提出传统绩效考核方法的不足, 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商业银行的特点设定了 风险调整收益法(RAROC)

 。

 指出商业银行通过科学的测量方法对银行不同经营部门、 产品和客户间的收益情况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进行比较, 以达到对银行经营情况进行科学的衡量。

 通过 RAROC 手段可以衡量银行内部各个部门、 不同产品以及针对不同客户的收益大小和资本的使用效率。

 将这些不同经营部门、 产品和客户之间的盈利性和风险状况与其盈利性目标进行比较, 使商业银行资本的收益与其所承担的风险直接挂钩, 与银行最终的盈利目标相统一, 为银行各个层面的业务决策、 发展战略、 绩效考核、 目 标设定等多方面经营管理提供重要的、 统一的标准依据。

 风险收益法解决了 现代商业银行在针对产品和客户的绩效考核分析中收益和损失的统一测评问题, 真实完整地反映了各类客户和不同产品的收益情况, 完善了现

 代商业银行内部对不同业务部门的企业绩效管理的内容。

 程承坪、 谢科范(2001)

 认为, 西方的企业理论包含许多分支理论, 但总括起来不外乎解决企业家在其能力既定的前提下的生产性努力问题, 而且每种激励方法遵循的都是经济学方法, 即把企业家视为经济理性人, 这种思路忽视了 企业家能力、激励方法的综合作用以及企业家需要的多样性, 因而总觉不尽如人意。

 超产论试图从外部竞争的角度解决企业家能力和企业家生产性努力问题, 但似乎把问题看得过于简单化了。

 事实上, 从企业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看, 企业绩效是企业家能力、 企业家生产性努力以及企业家掌握的资源数量和质量、 外部随机干扰这几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因此对这一问题必须多方法、 多角度系统地加以把握。

 贺小刚、 李新春(2004)

 认为, 不同企业的经营业绩持续地存在差异, 资源的异质性假设很好地解释业绩差异的持续性, 但难以解释为何此差异没有逐步增大。资源的可交易性、 可分享性以及制...

篇二: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物流管理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一、 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 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

 现阶段对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

 1. 国外研究现状

 企业在早期的竞争中, 范围和规模决定这企业的经营绩效, 由此各种财务指标提供了经营成功的评价指标。

 在早期的企业的绩效评价是简单。

 此外, 在那时候是处在卖方市场, 企业生产什么, 社会消费什么, 企业的产品是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

 企业尽可能的通过降低成本, 大量的生产产品, 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这时盛行的最小成本评价模式和作业时间最小化评价模式能提供衡量企业的评价模式。

 二战结束后, 整个社会物资和人力充足, 出现了经济全球化, 企业的竞争模式发生变化。

 整个企业的绩效评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历史的进程中, 企业的绩效评价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着变化。

 而物流企业又是二战后, 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新兴行业。

 对它的绩效评价整个还处在摸索阶段。

  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单一的财务发展指标的不足, 发展全面的综合的物流评价指标势在必行。

 Bradly 提出的结构性绩效评价系统, 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要从业务过程、 竞争优势、制造环境三方面进行评价。

 但它是主要针对于企业业务重组而展开的绩效评价, 并非适应于所有阶段的物流企业。

 从整体而言, 向对于定性的绩效评价定量的指标更有操作性, 得出的结论更有说服力。

 Beamon 提出的资源利用率、 生产量和弹性三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它的特点是大多数绩效评价的指标可以从企业的相关资料中得到, 进行量化工作, 具有可操作性。鲍尔索客认为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从内部到外部两个方面来衡量, 内部应该先从成本、 客户服务、 生产率指标、 资产衡量、 质量五个方面着手, 外部主要从客户感觉和最佳实施基准二个方面来评价。

  2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的物流企业起步较晚, 物流行业的发展较落后, 还没有很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评

  价体系, 大多数是外国的理论研究结果。

 但也有结合我过现阶段的状况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黄福华对零售企业的物流绩效评价进行了专门研究, 他认为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的选取要注意几个平衡点之间的关系:

 外部和内部评价体系的平衡; 成果和行为评价体系的平衡;客观和主观评价体系的行为; 直接和间接评价指标。

 这些注意点的提出, 为我们在以后的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上的规范化、 公正化做出了参考的依据。

 王勇等人从成本、 效率、 风险、客户管理四个方面入手, 建立了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他们独具重新的从风险角度考虑物流系统的绩效评价。

 但可惜的是未能给出, 具体的风险量化的措施和控制手段。

 刘秉镰依托平衡计分卡的分析构架, 从而建立了“3+1” 物流绩效分析的模型, 即财务绩效评价、 客户业绩评价、 内部经营业绩评价、 学习创新绩效评价四个方面, 这个指标体系是较为合理和完善的。

  (二)

 选题依据、 意义

 企业的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的经营成果的评价和经营者业绩的评价, 现在的企业竞争环境如此激烈, 要想求得生产, 企业的绩效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早在 1985 年,AT. Keamey 就提出了, 进行综合的绩效评价的公司, 可以提高企业总生产率的 14%-22%。

 全面的、 公正的、 客观的评价物流企业的绩效, 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建立公正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措施, 有利于企业正确了解现阶段企业的发展状况, 从而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 规避不足, 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和经营。

 二、 研究的基本内容,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选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现状, 对国内外的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

 基于平衡计分法建立评价体系, 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 选择优化后的指标。

 (三)

 收集数据, 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四)

 对整个结果进行分析, 处理, 得出结论。

 拟解决的具体问题:

 根据港口物流企业实际状况, 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选择12 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的港口企业, 收集财务、 资源等的数据, 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 小结 12 家港口企业。

 三、 研究步骤、 方法及措施 1.

 确定要研究的课题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并初步建立论文的框架。

 2.

 对已有的框架咨询导师的意见, 并结合导师的建议, 拟定新的框架。

 3. 构建框架, 收集数据, 筛选数据, 整理数据。

 4.

 对数据进行处理, 并在导师的指导下, 对细节进行修改。

 5.

 对结果进行, 归纳总结, 并对整个论文进行修改 四、 参考文献 {1]Stanley Diller,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Interest Rates[J].

 UMI,

 1970.

 [2]Van Donselaar, K.,

 Van Woensel, T.,

 Broekmeulen, R., Fransoo,

 J.,

 Inventory control of perishables I n supermarke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6.

  [3]张玉婷 刘丹.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现状综述.物流技术.2010.

 [4]李锋. 现代物流管理课题组物流库存管理

 广东: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2.

  [5]臧影 刘风明. 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物流技术 .

 2010.

  [6]张晨. 平衡计分法在医药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中的使用.

 物流工程和管理 2010.

  [7]周世东 关小兰. 基于成本控制的第 3 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 建物流技术 . 2009.

  [8] 李金海 吴小颖.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物流系统绩效评价研究.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9.

  [9] 王林.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物流企业绩效评价. 商场现代化.

 2008.

  [11] 廖良林.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当代经济 . 2008

 [12] 张萍.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和方法研究.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 2008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物流管理 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研究 一、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企业绩效评价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 绩效评价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其具有的判断. 预测, 导向及管理功能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青睐。随着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重视, 国内外的很多学者对此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提出了很多有用的理论依据, 正确的看法, 而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在实践中应用, 并且指导着企业的经营, 管理活动。

 由此来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 经济活动的变革, 人们对物流活动的认识加强, 在中国, 物流是十大朝阳产业, 在世界经济中, 物流也逐渐成为了一个新的经济热点, 物流企业也像雨后春笋般出现。

 中国的物流企业还在起步阶段, 如何使正在处于发展初期的物流行业能够健康、 快速,有序的发展, 成为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但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及绩效管理正是保证物流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

 因此对物流企业进行绩效评价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面、 公正、 客观地评价物流企业的绩效, 有利于企业的投资者调整投资方向和力度,从而提高投资决策的质量, 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 建立公正的有效的企业奖励和惩罚、 措施, 有利于企业正确的了解物流的发展状况, 发现自身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从而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方针。

 二、 主题

 在翻阅了所选取的参考文献后, 总结得出理论界比较认可的, 和较广泛使用的一些系统的理论知识。

 Bradly 提出的结构性绩效评价系统, 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要从:

 业务过程、 竞争优势、 制造环境三方面进行评价。

 但它是主要针对于企业业务重组而展开的绩效评价, 并非适应于所有阶段的物流企业。

 从整体而言, 向对于定性的绩效评价, 定量的指标更有操作性, 得出的结论更有说服力。

 Beamon 提出:

 资源利用率, 生产量和弹性三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它的特点是大多数绩效评价的指标可以从企业的相关资料中得到, 进行量化工作, 具有可操作性。

 鲍尔索客认为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从内部到外部两个方面来衡量, 内部应该先

  从成本、 客户服务、 生产率指标、 资产衡量、 质量五个方面着手, 外部主要从客户感觉和最佳实施基准两个方面来评价。

 Nevem working group 等在进行物流绩效评价时考虑四个方面的指标:

 送货时间、 送货可靠性、 送货灵活性、 库存水平。

 这个评价指标的选取主要考虑了物流服务质量, 但从未物流经济成本方面考虑。

 但是在物流的服务质量和物流的成本方面存在着效益背反的关系。

 所以如果单从一个角度考虑问题, 都会忽视另一方面的问题。

 将会导致绩效评价的结果的片面性。

 Mercer 管理咨询公司建议采取七个指标对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进行考核。

 这些指标是:

 准时运输、 准时交货、 运输的精确性、 订货的完成率、 项目的完成率、 库存的精确性、 损坏率, 但这些指标主要考虑的是物流的效率问题, 而未考虑物流成本、 物流效益和客户服务质量方面的指标。

 但从国内研究方面, 黄福华对零售企业的物流绩效评价进行了专门研究, 他认为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的选取要注意几个平衡点之间的关系:

 外部和内部评价体系的平衡; 成果和行为评价体系的平衡; 客观和主观评价体系的行为; 直接和间接评价指标。

 这些注意点的提出,为我们在以后的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上的规范化、 公正化做出了参考的依据。

 王勇等人,从成本、 效率、 风险、 客户管理四个方面入手, 建立了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他们独具重新的从风险角度考虑物流系统的绩效评价。但可惜的是未能给出具体的风险量化的措施和控制手段。

 刘秉镰依托平衡计分卡的分析构架, 从而建立了“3+1” 物流绩效分析的模型, 即财务绩效评价、 客户业绩评价、 内部经营业绩评价和学习创新绩效评价四个方面, 这个指标体系是较为合理和完善的。

 王娟和黄培清建立了物流绩效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考虑 4个方面的指标:

 商流结合的物流绩效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与资金流结合的物流绩效的财务评价指标; 反映物流投入效果的财务评价指标; 净值回报率指标。

 三、 总结 综上所述, 已经很具体详实的概括了, 国内外研究的理论基础。

 由于国际上对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还不是很丰富。

 所以物流绩效评价的体系和模型还比较少。

 但是没个模型都试图去解决物流绩效评价中的一些问题。

 但没有一个模型能将所有问题都解决。

 这是现在整个理论界的现状。

 对于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 都还处在起步阶段, 没有完整的体系和模型。

 我们要在保持好的现状的前提下, 坚持实事求是和辨证发展的原则, 研究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并从各个角度研究其原因, 防止某些方面的片面性, 清醒的对待问题以及国外先进思想的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玉婷 刘丹.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现状综述. 物流技术. 2010.

 [2]李锋. 现代物流管理课题组物流库存管理

 广东: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2.

 [3]臧影 刘风明. 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物流技术 .

 2010.

 [4]张晨. 平衡计分法在医药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中的使用.

 物流工程和管理 2010.

 [5]周世东 关小兰. 基于成本控制的第 3 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 建物流技术 . 2009.

 [6] 李金海 吴小颖.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物流系统绩效评价研究.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9.

 [7] 王林.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物流企业绩效评价. 商场现代化.

 2008.

 [8] 廖良林.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当代经济 . 2008 [9] 张萍.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和方法研究.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 2008.

 本科毕业论文 ( 20

 届)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目

  录 摘

 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ABSTRAC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前

 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一、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二、 基于平衡计分法的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港口企业为例. . . . .

 11 (一)

 平衡计分法简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二)

 建立基于平衡计分法的港口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 . . . . . . . . . . . . . .

 12 三、 数据收集及处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一)

 样本的选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二)

 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四、 结论. . . . . . . . . . . . . ...

篇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绩效评估的文献综述◆ 卜祥琪(山东省平邑县财政局国库科)【摘要】

 传统的绩效评价是核心为财务指标,导向为利润的绩效评价.企业长期战略发展得不到满足.战略绩效评价与传统的绩效评价有所不同,战略绩效评价考虑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需求,结合企业行业特点、内外经营环境和自身优势,以企业的战略为导向对企业进行战略绩效评价.【关键词】企业 绩效评价 文献综述公司制企业开始兴起在 19 世纪 80 年代.它是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诞生而产生的.绩效评价作为一种企业经营管理工具,绩效评价是对评价对象的业绩目标实现情况以及工作能力进行评价和考核.现代的企业绩效评价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按先后顺序分别是以财务性指标为主的绩效评价体系形成阶段、逐渐引入非财务指标 的绩 效评 价体 系 完善 阶段 以及 战 略 性 绩 效 评 价 体 系阶段.一、绩效评价国外研究发展1 、企业绩效评价形成阶段1891 年,美国管理学家泰勒( Taylor )创立了影响世界的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对企业经营结果的评价有了新的认识,是管理界的一次创新革命. 19 世纪中期美国一家大型铁路公司为了解决不同区域分支机构间的相互协调问题,提出了六项管理的基本原则.从而使企业压缩生产成本,获取最大化的利润.1928 年,亚历山大·沃尔( Alexander · Wall )在其«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等著作中首次提出了绩效评价财务指标这一概念,著名的绩效评价方法 - 沃尔评分法.阐述了在评价企业信用能力指数时通过设置 7 个财务评价指标,依次给出这 7 项指标的权重,通过每项指标的得分来综合评价企业的财务效益状况.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杜邦公司创立了至今在企业中广泛应用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The Do Pont System ).利用企业各重要财务比率指标间的内在关系,对公式中财务比率指标进行层层分解替代,从而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管理业绩系统全面的进行分析评价.2 、企业绩效评价完善阶段美国被称为 “现代 管 理 学 之 父”的 管 理 学 家 彼 得 · 德 鲁 克( Peter F · Drucker )提出目标管理(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简称为 MBO ),这也是当今管理学重要组成部分.目标管理以组织的目标为导向,工作过程中以人为核心,以工作成果为评价的标准.德鲁克认为“企业的使命和任务,需要转化成企业的目标”,这也为企业战略和目标管理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3 、企业绩效战略发展阶段从 20 世纪 90 年开始,对绩效评价的研究从对局部因素的评价转向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进行评价.为了表明企业总体战略与业绩评价的重要联系,克罗斯( Kevlni Cors )和林奇( chard Lynch )在 1990 年提出了业绩金字塔评价模型.为了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指标, Stern Stewart 公司( 1997 )创造了一种新型业绩评价指标经济附加值( EVA ). EVA 评价指标指出经济利润是在经营利润的基础上扣除企业的全部资本成本而获得的.罗伯特·卡普兰( Kaplan )和大卫·诺顿( Norton , 1992 )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名为«平衡计分卡:驱动绩效的量度»的文章.卡普兰和诺顿在总结了十二家成功运用绩效评价体系的大型企业的经验后首次提出了平衡计分卡( Balanced Score card ,简称 BSC )这一概念.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 Financial )、客户( Customer )、内部运营( 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es )、学 习 与成 长(Learning andGrowth )四个维度对绩效进行综合评价,这是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可以将组织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可以具体实施和衡量的目标与指标.平衡计分卡( BSC )以“战略为导向”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被誉为近 75 年来世界上最重要的管理方法和工具.二、绩效评价国内研究发展我国管理界对绩效评价的研究起步要比西方发达国家稍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方先进的绩效评价理论开始引入我国.对企业绩效评价理论的研究现已成为中国管理界和学术界讨论的焦点.逐渐把西方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和评价方法引入我国,同时在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把绩效评价理论进行本土化推广.目前我国学者对于企业绩效评价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1 、国外理论本土化推广方向一些学者通过研究把国外先进成熟的绩效评价理论进行本土化推广.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把杜邦分析法、层次分析法、EVA 评价法、绩效评价关键业绩指标法( KPI )、平衡计分卡理论( BSC )等理论应用到我国企业绩效评价中.分析认为现在西方大部分企业运用平衡计分卡( BSC )及 EVA 评价法取代了仅仅用财务指标来衡量企业绩效的方式.并分别对 EVA 和 BSC 的优势、适用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及对比.其阐述了 EVA 可以兼顾企业的价值和股东的价值,同时实现企业的价值以及股东价值的增加,而且股东价值的实行也是通过财务和非财务指标来评价的. BSC 考虑企业短期目标和长期发展,兼顾财务方面和非财务方面的指标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从而避免因追求短期利益而牺牲长期发展.2 、企业绩效理论实证研究方向一些学者从企业的特点出发对企业的绩效方面做实证分析研究.李维安教授( 2001 )、周业安( 1998 )教授主要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企业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张银涛教授主要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绩效评价做实证研究.他认为连锁型企业绩效评价的标准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从利益相关者方面丰富了平衡计分卡( BSC )研究体系.利益相关者角度的平衡计分卡包括以下五个维度:政府、市场营销、财务、学习和成长、内部经营流程等.三、结语国内关于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与国外研究还有一定的差距,多半是引用西方成熟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缺少自己的创新和研究体系.而且国内关于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大部分是关于理论部分的研究,而没有针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国内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正在一步步的完善.参考文献:[ 1 ]陈收,毛育晖,杨艳,张晔 . 企业战略绩效评价研究述评[ J ] . 财政研究, 2011 ( 4 ): 78-80.[ 2 ]陈共荣,沈玉萍,刘颖 . 基于 BSC 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J ] . 会计研究, 2014 ( 2 ): 64-70.7 6 1企业成长万方数据

篇四: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绩效评价与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提要] 一个企业的绩效如何, 深受各方利益关系者的关注。

 有关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 也是现在理论研究界讨论的热点。

 同时, 企业需要通过内部控制的信息更好地进行企业绩效评价。

 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企业绩效评价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进行分析, 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企业绩效评价; 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原标题:

 关于企业绩效评价与内部控制的文献综述

  收录日期:

 2012 年 11 月 20 日

  一、 企业绩效评价文献综述

  (一)

 国外关于企业绩效评价文献回顾。

 企业绩效评价, 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原理, 特定指标体系, 对照统一的标准, 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 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 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在企业绩效评估模型方面, Sink(2001)

 和 Tuttle(2001)

 采用绩效评价计划编排阶段的六步程序的框架; Keegan(1997)

 采用绩效评价矩阵;Lockamy(1999)

 采用四理论绩效评价体系模型等。

 Beni Lauterbach, Joseph Vu, Jacob Weisberg(2004)

 通过调查研究了 165 家上市公司 1989~1991 的数据, 发现了内部和外部继任者对企

 业绩效评价的影响, 发现外部继任者比内部继任者对企业绩效评估有更好的效果。

 Sunil Mithas(2011)

 等通过研究发现信息管理能力, 包括对顾客的认知程度、 过程了解、 信息技术的了 解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

 这主要是指通过运用 ERP 来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

 (二)

 国内关于企业绩效评价文献回顾。

 目前较流行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来自西方创造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平衡计分卡、 经济增加值等工具。

 立足于我国的企业实践, 我国学者也提出了 许多不同的观点。

 刘睿智、 胥朝阳(2008)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 2000~2006 年的财务数据, 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技术构建了 两个因子以反映公司竞争战略是倾向于差异化还是低成本, 在此基础上考察战略定位对公司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的影响。

 张益明、 张志华(2011)

 基于 2003~2009 年 A 股市场 381 家中小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 分析了资本结构、 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我们发现, 这种相关性的方向与控股人性质密切相关。

 二、 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一)

 国外关于内部控制文献回顾。

 1936 年美国颁布了《独立公共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 首次定义了 内部控制, 此后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又经过多次修改, 内部控制的理论经历了内部牵制、 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结构、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这五个阶段。

 Hermanson(2000)

 通过实证研究, 被调查者非常认可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并且认为内部控制能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好的保证。

 Newson 和 Deegan(2002)

 通过调查认为, 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信息的主要目 的在于体现公司核心能力和全球化竞争策略。

 Udi Hoitash 等(2009)

 从财务专家数据库中收集了 5, 480 家公司的数据, 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 发现了 公司治理和作用于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薄弱环节之间呈现一定的关系。

 (二)

 国内关于内部控制文献回顾。

 20 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 内部控制初步发展时期我国的内部控制研究主要侧重于会计和审计领域, 研究成果主要服务于审计程序与方法的应用、 审计效率的提高和审计风险的控制。

 蔡吉甫(2005)

 通过实证研究, 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受到公司盈利能力、 财务报告质量以及财务状况存在异常的显著影响。

 另外,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自愿披露积极性不高和隐瞒不利消息的问题。

 林钟高等(2007)

 通过运用实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确实对企业价值有高度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随着改革的深入和证券市场的规范化, 呈现出逐年强化的趋势。

 董望、 陈汉文(2011)

 研究表明, 在信息“生产” 方面, 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提高了应计质量; 在投资者反应方面, 内部控制质量越高, 盈余反应系数越大。

 这证实了内部控制的财务报告目标, 也证实了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性。

 三、 企业绩效评价与内部控制相互关联文献综述

  (一)

 国外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评价之间的关联性问题,

 近几年引起了国外理论界的强烈关注。

 Karen Hopper WUCK(1989)

 根据私人股本融资经验数据,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 发现了股权集中度和企业绩效之前存在一定的关系, 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治理水平提供了依据。

 Deumes. Ragier 和 Knechel. w. Robert(2008)

 以 1990 年开始在荷兰公开上市交易的公司为样本, 对管理者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经济动机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发现,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与财务杠杆作用正相关。

 Ashbangh 和 Doyle(2007)

 对 SOX404 要求下的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 研究。

 研究指出, 组织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二)

 国内文献综述。

 企业管理层通过企业绩效评价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的主动性和约束性, 将企业引入正规, 加大监管力度。

 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近几年才在国内兴起, 成为了理论界研究的热点。

 陈丽蓉、 周曙光(2008)

 以 2008 年度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 内部控制缺陷和内部控制部门定期提交监督报告作为内部控制效率的替代变量, 验证了 内部控制效率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张双鹏、 胡本源等(2011)

 以权变理论为基础研究了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环境权变因素的适应性, 研究结论表明:

 企业环境权变因素对内部控制有不同的影响, 企业应该注重内部控制与其所处的环境的适应性, 提高内部控制与其所处企业环境的适应性能够增加企业绩效。

 王凡林、

 杨周南(2012)

 从 IT 治理、 内部控制两个企业调控资源的措施因素入手,探讨两个因素独立和协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研究发现:

 IT 治理是信息技术大量应用于企业后公司治理活动的必然选择, 又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 这是减少信息化风险, 提升企业整体绩效的可行手段。

 四、 今后研究方向及建议

  综上所述, 企业绩效评价对企业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企业绩效评价对内部控制的控制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前人的理论研究, 都是比较分散地研究企业绩效评价对内部控制效果的影响, 以上研究大多采用实证研究手段, 但是研究变量的选取有时未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没能全面正确地反映企业绩效评价中的每一个要素对内部控制效果的影响, 所以还需要对二者之间的内涵关系做进一步的深层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Beni Lauterbach, Joseph Vu, Jacob Weisberg. Internal vs External Succession And Their effect on Firm Performance. Human Relations, 2004. 12.

 [2]Rani Hoitash, Udi Hoitash. The role of audit committees in managing relationships With external auditors after SOX:

 Evidence from the USA. 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 2009. 24.

 [3]Deumes. Ragier, Knechel. w. Robert. Economics incentives for voluntary reporting onInternal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s.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2008. 1.

 [4] 蔡吉甫.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 山东经济,2005. 4.

 [5] 陈丽蓉, 周曙光. 内部控制效率对经营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 财会通讯, 2008. 3.

 [6] 刘睿智, 胥朝阳. 竞争战略、 企业绩效与持续竞争优势——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科研管理, 2008. 6.

 [7] 林钟高, 郑军, 王书珍. 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研究——来自沪深两市 A 股的经验分析[J]. 财经研究, 2007. 4.

 [8] 董望, 陈汉文. 内部控制、 应计质量与盈余反应——基于中国 2009年 A 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审计研究, 2011. 4.

 [9] 张双鹏, 胡本源, 陈利军, 刘婧. 基于权变理论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 会计之友, 2011. 9.

 [10] 王凡林, 杨周南. IT 治理、 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J]. 财政研究, 2012. 6.

篇五: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2CULTURE

 CORPORATE 企业因文化而卓越CULTURE CORPORATE企业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文献综述胡晨倩 浙江工业大学摘要:企业业绩评价是企业制定战略,进行经营管理的前提。本文通过对以前学者在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其研究成果展开评论,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关键词:企业业绩;业绩评价;财务;价值;平衡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学者 Kesner 开始研究企业业绩评价的有关问题,为企业业绩评价的研究开创了先河。自此之后,学者们关于企业业绩评价的研究越来越多。通过阅读企业业绩评价专用方法的研究文献,我们发现企业业绩评价专用方法主要有财务模式评价方法、价值模式评价方法和平衡模式评价方法,我们依次对其进行综述。一、财务模式评价方法财务模式的评价方法,着重考虑销售净利率、投资报酬率、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以及基于这些财务指标的评价方法开发等。在该方面的研究中,西方国家的研究较早,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 标准成本系统标准成本系统由泰勒在 19 世纪末提出,他对标准成本进行了定义,即对工具、机器、材料等企业资本进行标准化。通过对企业成本控制水平的衡量来实现财务绩效评价,并且这一财务绩效评价的方法成为那一时期主要的企业业绩评价的方法。( 二 )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20 世纪初,杜邦公司创造了“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该体系通过利用几种经营和预算指标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企业的总体财务状况。指标主要包括投资报酬率,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等。通过对财务指标的层层分解,可以达到系统、全面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目的。( 三 ) 沃尔评分法20 世纪 20 年代,亚历山大 • 沃尔选取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自有资金周转率等 7 个财务比率,分别计算各指标的比重,并通过计算得出总评分来综合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 四 ) 综合的财务指标体系20 世纪 Melnnes 对 30 几家美国跨国企业的业绩进行评价,发现投资报酬率是企业业绩评价最常用的指标。Person 和 Lezzig在之后对 400 家跨国企业的问卷调查中发现销售利润率、每股收益和内含报酬率等指标是较为常用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财务模式的评价方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评价企业业绩的方法,为公司改善财务状况指明了方向,使得公司治理更加清晰有条理。然而财务指标作为事后评价的一种方法,存在局限性。单以财务指标作为评价方法,忽视了外部的影响因素,容易引起管理者操控利润等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为了改善这种缺陷,之后的学者在财务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市场方面的数据,引入了价值模式评价方法,平衡模式评价方法等,进一步完善企业业绩评价的体系。二、价值模式评价方法价值模式评价方法的发展主要包括经济增加值 (EVA)、修正的经济增加值 (REVA)。( 一 ) 经济增加值 (EVA)20 世纪 90 年代,Stern Stewart 公司提出了一套以经济增加值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激励报酬及决策机制制度。相比传统的财务指标,该指标认为企业只有在股东资本收益超过为获得该收益所投入资本时,才能为其带来价值,并将经济增加值作为唯一评价公司业绩的指标。( 二 ) 修正的经济增加值 (REVA)Jef f rey 等人于 1997 年提出了修正的经济增加值 (REVA) 指标,他们从市场的角度出发,认为创造公司利润的是市场价值,而不是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样的修正更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也使得 EVA 这一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设计更加完善。价值模式的评价方法在传统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考虑了所有者权益的机会成本。他将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转变为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使得企业更加真实的反应其经营水平,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尽管如此,价值模式的评价方法还是不能完全杜绝企业的短期行为,管理者可以在事先决策中选择短期可以获利的项目,放弃需要长期规划发展的项目。同时,价值模式评价方法忽略了股东以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部分利益相关者没有得到满足也会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三、平衡模式评价方法平衡模式评价方法主要指平衡记分卡 (BSC) 评价法。该体系将企业战略分解成一套有利于业绩评估的指标,主要包括财务衡量指标体系、客户导向指标体系、内部业务流程指标体系、学习与成长指标等四个层面。该评价方法的优点在于:平衡记分卡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企业的业绩;将长期关注于企业内部的财务评价扩大到企业外部,并且重新审视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流程;引入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一起共同分析评价企业的业绩;在短期目标的基础上,更好为企业制定长期目标提供依据;通过简单的几个关键指标,满足了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提高了企业整体的运营效率。四、未来的研究展望企业业绩评价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通过梳理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相关文献,本文提出以下的研究展望:( 一 ) 与时俱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在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风气下,应将企业的发展融入进来,建立绿色企业的评价体系。在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的同时,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引入进来,充分考虑企业未来绩效的实现。( 二 ) 有待于加强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实证研究从前人文献来看,关于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研究文献大多为理论研究,实证分析的文献不多。随着企业信息披露机制的逐渐完善,学者应在规范研究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实证研究,设计出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参考文献:[1] 张妍 . 企业业绩评价研究的理论回顾、述评与展望 [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2 (5):65-69.万方数据

篇六: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iddot; 29

 ·企业管理 Business

 Management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综述郗嘉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 300400)摘要:企业绩效评价对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效益与经营者业绩有着客观、综合与准确的专业判断。绩效评价是引导企业平稳运行与持久发展的重要依据。为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不同绩效评价体系下的优劣影响。本文首先对中外绩效评价方法模型做出归纳整理,其次汇总了各位学者针对体系提出的不同观点与意见,最后着重探究了进一步促使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绩效因素。关键词:绩效评价;国有企业;平衡记分卡;杜邦分析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1 企业绩效评价的评判标准不同经营类型的企业绩效评价内容和考核标准会有所差异。对于科技型企业,在坚持技术和产品创新的同时,积极进行组织管理创新,是企业绩效管理时应当考察的方向。对于制造企业,存货管理效率与现金持有水平的提升,能够直接促进企业绩效水平的提高。对于农业企业,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与企业的成长型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上述两因素的正常化为农业企业生产与再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同时应考虑规模效益在促进农业企业持久发展的保障作用。对于电商企业,股东权益报酬率决定了电商企业的获利水平与投入产出情况,关注这一指标有利于强化企业绩效水平、提升整体获利能力。由上可知,企业绩效评价标准与产业类型、企业发展导向等因素息息相关。评价标准始终以推动企业良性运转、提升股东财富为目标。2 企业绩效评价方式及优劣分析2.1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及优劣分析针对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多方学者各抒己见。柳学信认为,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从改革开放到至今,共经历了由一元逐渐转变为二元和多元的评价阶段。其中财务指标的扩展和非财务指标的引入倡导企业着眼于长远发展,扭转了国企只追求经济效益的固有思维。学者韩沚清和许多提出,混合所有制国有持股占比度应保持在两边的边缘范围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学者王新红等也提出,当国有股权与私营股权和外资注股的融合达到一定比例时, 股权混合度会强化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由上可知,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伴随着国企改革在测评维度、评定标准与股权范畴等方面改善。由一元到多元,由财务指标到非财务指标兼顾测评,可以看出评价体系逐渐趋于科学。企业股权成分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国有企业发展增添新意与活力。除此之外,绩效体系注重资本增值的考核,对改善资产综合利用效率、提升企业业绩、促进股东财富最大化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上述学者并未提及绩效评价的监管时存在的问题。现行绩效体系监督形式化,某些监管系统运营能力较差以及各个机构之间责权不清、相互推诿等现象仍需后续解决与讨论。2.2平衡记分卡下的企业绩效评价及补充观点作为常见的绩效考核方式之一,平衡计分卡是根据企业战略组织要求设计的新兴绩效评价体系。考核方向分为财务维度、顾客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和学习与成长维度。基于四维度对绩效评价带来的影响引起了学者的激烈讨论。姚超认为,将平衡记分卡作为企业执行任务的核心,尤其是将财务维度权重放大,有利于企业顺应战略发展方向,实现战略目标。此外,仍有正向观点表明,确定四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对提升企业业绩,强化信息建设以及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有积极意义。然而,部分学者提出质疑。学者何玉萍指出,只有当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战略规划足够科学合理,且评定指标须与长期战略基本契合,平衡计分卡体系才能科学、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相关绩效。同样,企业在短期内对战略目标不明确、加之绩效管理不科学,会导致员工追求短期绩效。绩效管理目标与战略目标脱节,不仅会阻碍员工认知长期战略,还会带来企业资源与能力不匹配而引发财务负担过重,最终无法完成多样化的绩效测评。对此,学术界提出一种建议,战略目标应包括预测四个维度未来的发展条件。清楚地描述战略目标能够促进企业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计算实现目标。综合上述学者观点,平衡记分卡体系的运用具有双面性。企业若希望绩效管理对战略目标产生积极意义,则需要满足以下三点要求:一是战略目标明确且科学,即将战略逐层分解,细化为各个部门与部门内部之间,使管理层与员工层都能充分理解;二是期望目标与管理目标不能脱节,在考核过程中也应保持高度一致;三是企业的经营者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微观、宏观环境做出对未来导向的预判,确保平衡记分卡在实施过程中可量化度高,且绩效完成度能够经过测评工具衡量。除上述观点外,笔者认为在考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制度与人员双重监管。公司应将四维度基础上

 · 30

 ·企业管理 Business

 Management的考核体系制度化、规章化以扫除绩效管理时的人为障碍,例如员工主观抗拒或管理层级相互推诿监管责任。同时应考虑激励因素调动生产积极性,及时完成预定产量。2.3杜邦分析体系杜邦分析法利用主要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综合地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是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的经典方法。不少学者对杜邦分析也进行了补充性创新,并直接运用至实物管理中。学者曹凯晨提出,通过结合战略、财务、前景等多维度运用财务报表进行企业分析的理论框架来剖析企业, 杜邦分析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经营管理层的经营成果。赵燕提出构建以可持续增长率为核心的杜邦分析体系,并引入现金流量指标,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现金流信息得到进一步分析。学者 Soliman直接应用杜邦分析三个基本指标作为变量,及时审查公司股价信息和预测反常收益。根据上述观点,学者们对于杜邦分析体系的创新性与实用性较为看重,并考虑应用改进后的体系为公司综合绩效提升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然而,以上学者并未考虑杜邦体系的行业适应性问题,即在考核时对不同行业领域赋予财务指标的权重值应有所差异。例如,固定资产较多的生产经营型企业应着重分析资产的综合管理和利用效率;而对于总资产较少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净资产与企业价值关系不大,评估时应转向与研发环节有关的财务信息。2.4新型绩效评价方式2.4.1经济增加值(EVA)EVA 是美国一上市公司在 20 世纪80 年代提出的一种新型业绩评价指标, 表示企业税后净利润与投入资金成本的差额。尽管国资委将 EVA 考核比重逐年提升,但目前我国企业尚未完全引入EVA 做为主要考核点。对此,林兢等学者提出通过建立高质量内部控制制度逐步引入 EVA 业绩考核,实现对业绩考核的平滑过渡。有关研究表明,EVA 与激励机制有机结合,企业承担风险态度更加积极,特别见效于央企。2.4.2金字塔模型1990 年,克罗斯和林奇提出了一个把企业总体战略与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结合起来的业绩评价系统即业绩金字塔模型。李方圆等学者指出,深度融合新发展理念的金字塔模型,利用企业资源相互影响的特点构成点、线、面、体的交叉立体评价,助于推动企业共生共赢发展。此外,更有研究发现,运用金字塔绩效评价体系对多元化程度与公司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具有促进作用。由上可知,除对激励、控制、风险应对等常规性因素考量外,新型体系兼具对微观与宏观环境的适应性,即同时满足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层级的需求,又能够契合国家政策,顺应新经济形势的发展目标。但新型绩效评价方式的应用尚未普及,仍需后期结合企业实践经验加以推广。3 高质量绩效评价因素探究与启示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我国企业已然意识到企业绩效管理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今后我国企业绩效评价可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支持企业发展的绩效因子离不开企业制定科学明晰的战略目标。将目标逐层细化、分解,落实到个人,使员工提升对企业优秀绩效的认可度,整个企业才能有机协调,绩效管理导向才会伴随战略目标逐步形成。第二,绩效评价需要管理层有灵活的思维与配合绩效体系运行的规章制度,管理层本身应避免对绩效考核认识片面化,切忌为盲目追求绩效目标,发生重指标、轻质量的考核行为。第三,企业应格外注重选用的绩效评价模式是结合企业独有的发展环境、背景文化及战略目标相吻合。可以借鉴国内外新兴模式,但因绩效模式不具有普适性,仍需结合企业自身情况。第四,管理层应对绩效反馈与绩效改进足够敏锐。及时洞察现行绩效存在纰漏。参考文献:[1]

 柳学信,苗宁柠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 40年的回顾与展望 [J].会计之友,2018(24):154-159.[2]

 韩沚清,许多 .混合所有制改革影响国企绩效路径的实证检验 [J].财会通讯,2019(18):3-8.[3]

 王新红,薛泽蓉,张行 .股权混合度、研发投入与国企绩效调节效应分析——基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 [J].财会通讯,2018(18):43-45,59.[4]

 陈珍红,俞文约,王亦文,徐立江,胡坚龙,方永伟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施工企业绩效评价系统建设与实施 [J].财务与会计,2017(14):13-15.[5]

 何玉萍 .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J].中国市场,2019(16):83-86,90.[6]

 曹凯晨,李小光,冒泗农 .财务分析助推企业提质增效——杜邦分析法在昆仑燃气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J].财务与会计,2017(24):21-23.[7]

 赵燕 .基于可持续增长率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重构 [J].会计之友,2018(6):28-32.[8]

 Soliman, Mark T.The Use of Dupont Analysis by Market Participants[J]. Accounting Review. 2008(3):823-853.[9]

 何威风,刘巍 .EVA业绩评价与企业风险承担[J].中国软科学,2017 (6):99-116.[10] 李方圆,徐光华,凌晨 .绩效“金字塔”评价模式逻辑框架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41(1):224-231.

篇七: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 企 业 财 务 绩 效 评 价 方 法 文 献 综 述王 倩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摘 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环境的愈加复杂,传统的经典评价方法因其自身的片面性和主观性等缺陷日渐受到质疑,促使研究者寻找更加准确的评价方法。现在财务绩效评价己经融入了统计学、管理学、经济学和运筹学等众多的学科知识,评价方法呈现出多元化,数学工具在财务评价中的广泛深入应用是评价方法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关键词:财务绩效 评价方法 客观性 准确性一、引言企业财务绩效是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状况,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依据,也是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依据,企业财务绩效对决策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评价方法的选择又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的质量,因而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是企业的财务绩效评价的关键。二、财务绩效评价方法的综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不仅是实践中特别重视的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问题,在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影响力较强的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沃尔评分法、EVA评价体系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等。其中,杜邦分析体系、沃尔评分法、EVA评价体系属于比较经典的评价方法。经典的评价方法有其优点,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评价的片面性和主观性等局限也逐渐暴露。当前,国内外学者在对财务绩效进行评价时,通常是综合利用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运筹学等的理论和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这类方法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有两点:一是选择评价指标,二是确定指标的权重。1.对经典评价方法的综述。杜邦分析法以权益收益率为中心,利用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层层分解,构成一个体系,当财务指标增减变动时,这一体系可以提供指标变动的趋势和影响因素,从而为解决这一问题指明方向。但是,杜邦分析法侧重于反映企业短期的财务绩效,不利于企业长期的发展;此外由于评价时运用的是单一指标,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沃尔评分法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这使得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两个主要的缺点是不能解释为什么选取这7项指标和指标权重确定的主观性,而且,当某个指标出现严重异常时,会对总评分产生不合逻辑的重大影响。EVA同时考虑了公司债务资本的成本和所有者投入资本的成本,从而体现了公司资本的真正增值,其优势是与传统的会计利润指标相比有更加现实的经济意义。除此之外,EVA指标的计算去除了相关会计信息的歪曲性,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科学。但是其不足在于应用过程较为繁杂,项目调整具有随意性,没有考虑到规模差异,可能会偏向于规模大且收益低的公司。经典评价方法是相对比较简便和实用的评价方法,能够直观的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因而在世界各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学术界也有着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其主观性和片面性的缺点日益突出,使这些经典的评价方法在进行财务绩效评价时缺乏准确性,这就促使研究者寻找更加准确的评价方法。2.对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综述。多元统计分析法用于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性。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具有客观性和综合性,增强了评价的可信度,使得财务绩效评价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目前,在财务绩效评价方面,常用的主要有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2.1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简单来说就是把多个变量概括成几个综合因子的方法,并且这几个因子能够反映原有的大部分主要信息,减少了评价工作量,在构造综合评价时所涉及的权数具有客观性。而且因子的性质比主成分更容易解释,但是因子分析法的评价结果没有主成分分析法准确,可能包含重复信息,且计算量比主成分分析法的大。郑恒斌(2011)认为因子分析是用较少的综合因子反映原始变量的主要信息,不仅减少了计算量,还具有命名解释性,可以较便利的对财务绩效进行评价分析。崔刚(2009)在上市公司的报表中,财务指标数量繁多且各个指标适合火电行业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并对指标含义进行了简单解释。下面将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方法、层次结构等方面来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3.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不是随意和无序的,应该围绕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依据一定的方法构建成一个有层次的系统。基于平衡计分卡构建火电行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应以现有的各项制度和资料为基础,另一方面,评价指标不是对传统的经济、社会、环境等统计指标进行简单照搬、相加或堆砌,而是在原有指标的基础上有机的综合、提炼、升华和创新。具体而言,本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方法是以循环经济的3R 原则为指导,运用综合与分解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构建一个具有完整结构和清晰层次的指标体系。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指标体系要紧紧围绕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简称3R 原则)为基本出发点来构建,在资源投入和污染物排放方面要注重减量化,同时,在工业废水、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方面要注重再利用、再循环;根据系统论原理,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不同的层次,在同一层或不同层次之间存在着指标分解与综合的问题。如果需建立一个反映某问题的指标,但却没有现成的指标进行综合,则可以把问题进行分解,使之简单化然后根据各分解指标加以综合;火电行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涉及面较广,再加上企业环境管理系统的复杂性,在所需的指标和现有数据之间不可能都存在着简单的对应关系。尽管对于指标的选择尽量遵照可量化的原则,但对于一些重要的非财务指标则不得不采用定性指标的形式。3.2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理念,本指标体系按评价目标的等级自上而下的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目标层、中间层、指标层。其一:目标层。综合表达系统的环境管理能力,反映企业环境管理系统的绩效。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综合评价指数是我们通过测算所得到的最终结果。通过横向、纵向比较可反映企业环境管理系统的绩效。其二:中间层。按平衡计分卡的四个角度将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分解为四个维度。其三:指标层。采用可测的、可比的、可以获得的指标及指标群,它们是评价指标体系的最基层要素。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计量工作是在指标层进行。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由目标层、中间层、指标层自上而下组成层次清晰、目标明确的树形结构。参考文献:[1]毛艺璇,南楠.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0,29(21):82- 84.[2]张静,宋付杰.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审计广角,2012(6):50- 52.[3]安颖.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构建高效预算执行绩效审计评价体系[J].商业经济,2012(10):121- 123.[4]刘邵枫,胡中艾.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煤炭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指标设计[J].审计广角,2013(2):77- 79.经 济 论 丛经营管理者  M " 178 an ager

 所反映的财务绩效的信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有必要对其进行整合,使其不在重复反映某些信息,因子分析法正好符合这个要求,能够寻找和选取少数相互独立的有代表性的因子,集中反映出原始变量包含的主要信息,而且这种方法能够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形成的偏差,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施建华(2011)选取股改后的家电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在全球流通条件下,运用所构建的模型,可以预测监测企业的财务绩效,从而了解企业的经营绩效,有助于管理者预防企业可能将会面临的财务风险。2.2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也称为矩阵数据解析法,与因子分析法的思想大体一致,其核心是将多个相关的指标转换为互不相关的,包含原有指标的大部分信息的几个综合指标,然后将各主成分综合成一个得分值,使得财务绩效评价更加科学和客观。周星煜(2011)首先分析了目前财务评价体系的不足,引入了资本结构指标和现金流量指标,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60家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主成分分析法是评价财务绩效合理的方法。熊雷(2012)认为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需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处理,选取影响企业财务绩效的主要成分,构建了物流企业财务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全面和科学的评价。许兴阳等(2008)认为企业每年的财务数据都有一定的差异,而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时通常是依据某一年度的财务数据进行评分,这就导致了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为此提出了基于等效时间点的改进型主成分分析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评价指标的选择、权重的确定上具有客观性,因而建立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也更加合理,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是客观评价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有效方法。但是此类方法计算量较大,需要借助统计软件来完成。3.对运筹学评价方法的综述。3.1数据包络分析法。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不同,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数据样本要求不大,不需要预先估计参数,直接进行计算,大大减少了计算量。数据包络分析法不用确定输入输出之间关系的显性表达式,因而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小,具有较强的客观性。此外,数据包络分析法不仅能够比较各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而且还可以为绩效不好的单元指出改善的方向和程度。黄璐璐,张金贵(2012)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网络公司经营效率是通过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并产生一定数量的产出和收益的过程,网络公司财务绩效评价实质上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有效性综合评价问题,这正好与数据包络分析法相符。莫再隆,倪青山(2008)根据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其财务绩效进行综合评价。此外,通过分析还可以看出,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减少投入要素来增加输出要素,还可以通过优化投入要素的配置来增加输出要素。杨子刚等(2013)认为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把目标和任务相同的、外部环境相同的、输入和输出指标相同的决策单元作为被评价对象,利用数学模型分析比较决策单元,判断其相对有效性,以此来做出评价。3.2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将研究问题的相关因素分为不同的层次,对同一层次的元素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重要性,然后运用数学工具计算分析每一个层次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最后通过总排序确定所有元素的相对权重。层次分析法将主观分析与客观分析相结合,主要用来研究多目标问题,这种方法使用性较强,计算简便,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实践界都有较广泛的影响。但是当规模过大、因素过多时就容易出现错误。鲍丽敏(2012)认为目前的财务绩效评价大多是仅仅选取财务指标对其进行单项的分析,显然,这一方法不能够准确综合的分析出企业财务绩效存在的问题,而层次分析法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既弥补了杜邦分析法指标选择上的片面性,也避免了沃尔评分法指标权重确定上的主观性。申志东(2013)简单介绍了层次分析法,认为层次分析法设定了检验环节,与专家团评价法、平衡积分卡法相比,降低了主观性。这种方法计算相对简单,建立的模型相对固定,对模型层层分解,通用性比较强,是对国有企业进行绩效评价的有效方法。罗世兴,沙景华(2012)认为层次分析法的核心思想是把复杂的决策问题层次化,将层次分析法的具体操作分为四个步骤,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27家煤炭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进行评价分析。运筹学评价方法在建立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时同样具有客观性,避免了主观评价的缺点,同时算法相对简化,实用性较强,尤其是层次分析法在管理学和经济学领域广泛应用,但是当数据统计量过大时,准确性就降低了。要运用此类方法还需要的满足一定的适用条件。4.其他评价方法的综述。财务绩效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常用的方法,比如功效系数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熵值法等,国内外学者对这些方法也有较深入的研究。这些方法各有优点和缺点,也各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夏学英(2011)对比分析了多种评价方法,认为运用功效系数法评价煤炭企业的财务绩效最为适合方便。功效系数法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将各项评价指标量化,从而可以使得不同的指标能够相加。功效系数法以传统的财务指标为基础,对一般性企业来说能够比较容易的取得财务数据,可操作性强,而且功效函数模型比较简单,可以运用于各种企业。邓郁文(2012)认为由于市场环境的复杂,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中所利用的财务信息是不可能完全的,因而企业财务系统具有灰色性,满足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适用条件。灰色系统的关联度分析主要是量化分析系统动态发展过程,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不仅可以对某个企业进行纵向评价比较,而且还可以用于对同一行业中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横向评价。章振东(2009)提出将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形成主成分-熵分析法的新思路,以我国电子类上市企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主成分- 熵分析法通过选择少数几个财务指标综合反映原有的大部分信息,避免了财务指标赋权上的主观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务绩效评价的准确性,是一种有效的财务绩效评价方法。三、结语综上所述,关于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的研究我国相对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而且大量借鉴西方已有的理论。但是,随着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关于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的研究又具有自己的特色。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对财务绩效评价的研究发展十分迅速,现在己经融入了统计学、管理学、会计学、经济学和运筹学等众多的学科知识,数学工具在财务评价中的广泛深入应用是评价方法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评价方法上比较通用的,既有经典的传统方法,又有现...

篇八: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战略 中国市场 2021 年第 11 期 ( 总第 1074 期 )企业绩效评价文献综述李瑠萍(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 云南昆明 650221 )[ 摘

  要 ] 由于新时代商业大环境的不断变化 , 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业务目标 、 发展战略以及评估体系 。

 根据社

 会发展的趋势 , 系统地分析影响企业当前经营

 来长期发展的各种因素变得尤为重要 。

 企业绩效评价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它运用数学的方法 , 选用特定的指标 , 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 , 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情况

 和结果进行分析 , 综合得出客观 、 公正 、 准确的判断 , 并且评价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后续发展的潜力 。

 通过对企业的绩效进

 行评价 , 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目标 , 可以指导企业未来的经营方向 ,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

 文章从企业绩效评价的相关概

 念和特点 、 目的和作用 、 方法三个方面 , 对国内外学者在企业绩效评价方面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 ,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企业绩

 效评价综述 。

 。[ 关键词 ] 企业 ; 绩效评价 ; 文献综述[ DOI ]

 10.

 13939/j.

 cnki.

 zgsc.

 2021.

 11.

 0881 引言21 纪是一个信息

 的时代 , 它讲的是知

 济 ,而知

 济的

 性是创新 , 管理的创新 、 制度的创新 %

 组织

 的创新等 , 一系列的

 想

 为知

 济的产生和

 定

 实的基础 , 同时也为

 的

 带来了机遇 ,

 预示着

 将面临更加激烈的

 和

 $ 自20

 纪以来 ,

 绩

 系一直都是

 界关注的题 。

 的绩

 系统具备

 项

 、 资源重和人员管理等功能 ,

 略管理

 合 , 为企业的战略设计和战略实施提供

 $2 企业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以及特点2.1 企业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Robert

 H.

 Gertnes ,

 David

 S.

 SchaQstein

 和口

 Jeremy

 C.

 Stein

 ( 1994 )

 为绩效的定义是 , 绩

 是与一个人的

 :中的组 织

  的

 有关的一

 为 。

 吴金

 ( 2000 )指出所谓绩效管理 , 是指

 是 什 么以及

 实现目,

 管理者

 管理者意见形成一致的过程 。

 程 , 卜国 清 ( 2002 )

 提出

 绩

 是对

 的资产管理 、财益 、 资

 和

 等方面的综合 , 是

 管理控制体系的核心$ 陈

  , 马成

 ( 2003 )

 指出

 绩

 :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 包含多方面和

 的内容 , 界立几个

 不同

 的指标来反映该系统 。

 徐 , 秒( 2004 )

 为

 绩

 是指运用统一的

 , 具的指

 系 , 依科学的方法和程序 , 客 、

 、

 确地和解 释

  在一定时期内经营的成果以及未来

 的潜力 。

 Neely ,

 Andy ,

 Al

 Najjar

 和

 Mohammed

 ( 2006 )

 认为绩效

 是行为 ,

 的

 并不一定是个人的行为所

 的 ,过度关注

 忽略

 的完成过程 , 贝用组织不

 用的行为方式来获得

 的

 $ 申志东 ( 2013 )

 认为绩

 指

 系是指由一系列指

 .成的系统 ,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某种内部联系 , 对被评价对象

 的绩

 衡量和考核 。

 张德 磊 ( 2018 )

 , 王晓丽( 2019 )

 指出企业绩

 指标是

 前的实际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状况 , 在一定考核标准下制定的相关评

 指$24 企业绩效评价的特 点, 王栋 朝 ( 2002 )

 指出绩

 是一项系统工程 , 它的特点是一种覆盖全面的并且

 的管理过程 , 其重在于

 ,

 透 、

 、

 、 客观并且可以进量化。

 肖沪和 ( 2003 )

 为

 绩

 是人力资源管理

 的

 成部分 , 能够帮

 维持和提高

 以及实现预

 $

 内容包括

 的

 、

 的客、

 的 、 绩

 等方面 。

 陈

  , 曾峻 ( 2005 )指出

 绩

 受到所

 对象的偏好 、 性 、价、 技术水平和经验知识等因素的

 $

 平 ( 2006 )提出

 绩

 有 五 大特点 , 分是 :

 因素是债 权人的利益 ; 其核心是所有者财富最大化 ;

 基础是权益 ;

 是政府

 税收安全 ; 多是

 的

 $

 ,

 中 ( 2011 )

 从

 绩革的背景出发 ,

 得出

 绩效包含

 个不同

 面 :

 实绩

 、

 绩

 、

 可

 绩

 $

 德 磊

 ( 2018 )

 为

 绩

 系

 具有

 确具

 、

 一

 可靠 、

 客 、

 透等特点 $3 企业绩效评价的目的和作用3.1 企业绩效评价的目的,

 王

  朝

 (

 2002 )

 指出

 绩

 是一个全

 方位 、 全过程的

 管理 , 科 、 合理的绩

 对

 起着

 的指

 用 。

 徐 ,

 ( 2004 )

 为通过对企绩效的综合 , 能够清楚

 的绩效定位 , 明确优势和势 , 针对

 绩效的

 问题 , 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

 平 ( 2006 )

 为

 通过合法经营 , 采取合企的财务策略 , 在确

 能够长期稳定的基础上 , 实

 最大化是绩

 的目的$ 徐 向真( 2008 )

 指出现代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之一就是绩,

 是

 人

 策 (

 的调动 、

 和绩奖励 )

 的依据来源 。

 王 志敏 ( 2018 )

 指出

 个的

 定的绩效计划 , 不努

 的绩效上

 88

 2021.4

 李屡萍 :

 企业绩效评价文献综述 企业战略, 并最终实

 的

 略

 是

 绩

 的目的 。

 吕磊 ( 2019 ) 提出在全

 济一

 的激烈

 背景下 , 有效的

 绩 效管理有利于

 的长远

 , 能够极大地增强

 的核心

 $32 企业绩效评价的作葛

 ( 2003 )

 为

 绩效评价会对

 营者的行

 为

 向作用 。

 马宗 ,

 ( 2003 ) 指出管理者的绩效机制不仅涉及

 管理者之间的协调关系 , 更的是 , 关系

 管理的质量

 的生存 。

 宏 ,(

 2009 )

 指出

 绩

 用

 管理的数量方法以及系统工程学科中的卓越技术 , 以成有效

 处理复杂信息的指

 系统 。

 张玉

 ( 2014 ) 提出

 绩的作用就是通过不同的

 ,

 的现状和势 ,

 是信息再

 的过程 。

 ( 2016 )

 为绩

 可以帮

 织中的问题 , 并且进一步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

 管理人

 探索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 提高组织绩效 $ 王志敏 ( 2018 ) 指出

 绩效

 有利于决策人员的

 更加规范以及更具有计划性 、 提高

 营的 、

 的

 、 减少部门之间的摩擦 、 建立和谐的

 等 。4 绩效评价的方法金椿 ( 2000 )

 为以

 为导向的

 绩

 方法

 系

 的利益 。

 为

 监督管理人员因为各种人为的因素而造成

 的偏差 , 就

 绩效指

 系提供更加

 、 客的

 。

 康锦 , 孙国 , 康峻( 2001 ) 通过将传统的会计利 润 、 投资 回

 、 权益资等指

 济增加值 ( EVA )

 比较 , 指出 EVA 评方法在

 绩

 系中的优势 , 并

 为应

 统的财

 方法 , 重视 EVA

 方法 。

 , 王

 朝( 2002 )

 指出可以

 绩

 方法分为

 对于

 成 绩的 绩

 方法 、 相对于

 能力和

 度的 绩

 方法以及综合 绩

 方法三类 。

 , 王晓强 ( 2003 )指出 , 我国的 绩

 系

 平衡计分卡的思想 , 将非财务指标引

 绩

 系中 , 实

 财务指

 非财务指标融合的综合评价 。

 陆庆平 ( 2006 ) 通过研究对企业

 绩 效内涵的不同界定 ,

 出从

 处理社会问题以及承担

 两个不同角度

 绩效 ;

 财绩效 ,非财务绩效 ;

 的

 绩 效以及

 的周边绩效合起来的三种

 绩

 方法 。

 申志

 ( 2013 )

 为立一用的综合分析模型是建立 绩

 系统的核心 ,的

 合分析方法$

 下全

 界

 的用于建立

 系的综合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

 平衡计分卡法 、 经济

 加值法 、 专家

 法 、 计量经济模型法 、 层次分析法 、

 包络分析法等$王志敏 ( 2018 ) 提出平衡计分

 破

 统的 绩

 模型 , 将略

 逐步分解为四个维度 , 分为客户 、 财 、 内部

 程 、 学习和成长 ,成互为因果的 、

 平衡的绩效指

 系 。

 王晓丽

 ( 2019 )

 出

 绩效指标法 、 平衡计分卡法 、 标杆管理法 ,

 管理法是目前

 用最广泛的几种绩

 2 价方法$5 总结合国内外现有的

 来看 , 学术界对企业绩广泛的

 , 其中包括采用实

 方法和案方法

 分析 。

 通过结合

 , 明确界定

 绩效的概念内涵及

 用 , 梳理了 绩

 方法 , 回统的财

 方法 、

 绩

 指标法 、 平衡计分卡法 、 基于EVA 的 绩

 方法 、

 管理

 法等 。

 逐渐

 .信息化时代 , 仅依靠简单的财

 绩

 远不足以反映

 的

 实力 。

 的管理者可以将财务 绩

 系统和非财务 绩

 系统结合起来

 的 绩

 , 这可以指导管理层规避以往的 绩

 系的不足 , 更好地出

 创造

 的能力 。参考文献 :[ 1

 ]

 ROVERT

 H

 GERTNER , DAVID

 S

 SCHARFSTEIN , JEREMY

 C

 STEID :

 Internal

 veaus

 external

 capital

 markets

 [

 J , -

 Qua — 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4 , 109

 ( 4 )

 :

 1211

 -1230 :[ 2 , 徐 ,

 •.

 绩效评价方法 [ J , -经济管理 , 2004( 5 ) :

 51

 -53.[ 3 ,

 N

 ANDY ,

 AI

 NAJJAR

 MOHAMMED :

 Management

 learning

 not

 management

 conOol :

 The

 taer

 role

 ob

 pe — ormance

 measurement ?

 [

 J , -

 California

 Manaaement

 Review ,

 2006 ,

 48

 ( 3

 )

 :

 99

 -

 114 :[ 4 , 申志 :

 运用

 分析法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J ,

 •审计研究 , 2013

 ( 2 )

 :

 106

 -112 :[ 5 , 陈

 , 曾峻•企业绩效评价主体的演进及其对绩效评价 的影响 [ J , -会计研究 , 2005

 ( 4 )

 :

 65

 -68 ,

 96 :[ 6 ,

 平 :

 以

 最大化为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一 & 基 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 J , -

 计研究 , 2006

 (

 3

 ) :

 56

 -

 62

 !

 96.[ 7 , 吴正杰 , 宋献中•企业绩效测评标准选择一一困惑 、 对策

 与启示 [ J , -会计研究 , 2011

 ( 4 ) :

 75-81 , 94 :[ 8 ,

 磊•浅析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运用 [ J , - 经济

 !

 2019

 ( 31 ) :

 111

 -112.[ 9 ,

 宏 ,

 •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与企业理论研究的联动[ J , - 管理世界 , 2009

 ( 7 ) :

 184

 -185 :2021.4

 刚

 89

推荐访问: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绩效 综述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