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革命精神论据15篇

时间:2022-05-19 13:10:02 来源:网友投稿

革命精神论据15篇

革命精神论据篇1

  每当经过球场路时候,我的脑海里就会闪现出“六大堆”三个字。我是从妈妈的口中知道这三个字的。六大堆什么?六大堆沙子?六大堆石头?还是六大堆书籍玩具?不,都不是,是六大堆英雄烈士的尸骸。

  首义之枪躺在博物馆里,宁谧中回想那萦绕耳畔的百年前的第一声枪响;首义之门伫立在闹市中,喧嚣中静看百年来的车水马龙世事变迁;而“六大堆”---汉口球场路口的一隅,在人来人往中默默守护着百年前的英魂,笑看云卷天舒。这里,没有苍松翠柏,没有玉砌雕阑,小小的园门守护着六块写着“铁血精神”的水泥墓碑。

  水泥墓碑下,那些在辛亥革命中,应着敌人枪响倒在血泊中的英雄烈士们早已在这里长眠。当时敌方气焰嚣张,以至于烈士们暴尸街头,没有一个人敢去收埋。最后还是由“善堂”出面派人验收集中的。牺牲的烈士太多了,一堆码不了,两堆,三堆……五堆,还有余,六堆!于是,在尸骸的旁边分别挖六个大坑,把烈士们一起放进坑里,很挤很挤。他们相互依偎,宛如他们仍在并肩作战。一杯杯黄土将他们掩埋,一个个土包隆起了,他们的骨骸变成了六大堆黄土,而且堆头不小,从此,武汉的这里就有了一个新的地名---“六大堆”。

  那些烈士从何而来?不知道,他们又是姓甚名谁?不知道。他们国尔忘家,公而忘私,他们为了国家献出自己仅有一次而又宝贵的生命,他们静静地躺在“六大堆”下,他们的墓碑上虽然没有孙中山先生的题字,但他们依然浩气长存。

  妈妈说如今很多人都不知道“六大堆”,就是从小生长在武汉市的人也不一定知道。但,一旦你了解知道,你就会明白那朴实无华的名字背后的隽永;一旦你了解知道,你就会带着深深的崇敬去缅怀辛亥革命中壮烈牺牲的革命者,缅怀那百年前的壮烈,缅怀那无怨无求的高洁!

革命精神论据篇2

  先烈的事迹如一颗鲜红的流星,留下的鲜红星尾是先烈们的热血,随时光渐渐消失的是他们的躯体,不可磨灭的是他们划过星空,留下的伟大足迹。

  xx周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在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高挂在五星红旗的最上方,记录着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精神。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了二十七万多名将士。11个省,18座大山,24条大河,荒无人烟的草地,连绵起伏的雪山。“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如此艰难困苦,在红军看来不过是微不足道的细浪,泥丸。中国工农红军这个名字,是红色的足迹,印在中华人民的心中,他们的精神,刻在我们的骨髓里。

  长征的精神,华夏子孙的精神。它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精神,是一盏璀璨的灯,在我们的心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是我们人生的路灯,我们的人生跟着它的指引行走,它带领我们走向光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耀眼的名字,两颗璀璨的星。中国的国旗,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如今的冉冉国旗,绣着烈士的足迹。他们的足迹映着鲜血,鲜血映着他们坚忍不拔的精神。

  邱少云抗美援朝战争中执行潜伏任务时,被敌人的燃烧弹击中全身被火焰燃烧,为了不暴露目标,影响整体战斗部署,趴在火中纹丝不动,直至光荣牺牲,用生命换取了整场战斗的胜利。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舍身堵枪眼。刘胡兰自认党员被杀。江姐在狱中不放弃斗争。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跳崖。杨子荣智取威虎山。

  烈士的足迹印在这一个个故事中。像是巧夺天工的工艺品,几个字,一句话,就雕刻出了最美丽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的作者是坚强不屈的烈士,是伟大的革命精神。一个个的故事,凝聚着烈士们的鲜血,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交杂着革命先烈至死不渝的精神!

  红色足迹,鲜艳的五星红旗是见证者。红色足迹,凝聚在一个个值得深思的故事里。红色足迹,刻在华夏子孙的灵魂里,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精神!

革命精神论据篇3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精神

  什么是祖国?祖国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祖国是我们大家的家。祖国在那里?祖国就在我们面前,就在我们的教室里,就在我们的校园里,就是我们每天面对的同学、老师、家人。祖国的兴亡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的行为积累起来的。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互相融合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伟大的民族必定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什么?诗人艾青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认为这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解释,那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爱国主义。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有着注重团结的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人民之间相互融合,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共同进步,孕育、培养和形成了一种崇高而朴实的民族团结意识。正是这种民族团结意识,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没有解体,始终没有屈服,始终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几千年来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这种共同愿望,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依靠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中华民族无所畏惧地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排除了一个又一个障碍,勇往直前。坚持民族团结意识,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

  中华文明蜿蜒奔腾了五千年,让我们在这里回顾、反思、警醒。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要让我们的祖国经过我们的努力,变得更加繁荣,更加勃发!

  每当五星红旗升起,每当《义勇军进行曲》奏响,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都会感到自己同庄严站在一起,同伟大站在一起,同胜利站在一起,同太阳站在一起!

  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我的祖国,我为你骄傲!

革命精神论据篇4

  5月xx日,经县委同意,县政协在井冈山红色文化教育学院举行了余庆县第九届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及党性教育培训班。在井冈山,我们向烈士碑敬献花圈、在小井烈士墓前宣誓、重走红军行军路线、听红军后代讲故事和访谈等。这一过程中,我感到井冈山的一枝一叶都在诉说传奇,一山一石都在讲述历史,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光辉峥嵘的年代,让我们在身临其境中感悟井冈山精神。这次学习使我思想上受到震撼、心灵上得到洗礼,可以说是一次红色之旅、革命之旅,更是一次党性锤炼之旅、重铸灵魂之旅!

  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增强节俭意识。节俭,是一种意识,一种社会风尚,也是一种自我约束。古今中外都把节俭当作崇尚的生活准则和品行美德。在“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到万担”的井冈山,本地产的粮食很少,仅够群众自用,部队要吃粮、储粮,都得到山下去挑。、朱德和陈毅等领导都亲自带头参加挑粮上山运动,“毛委员背粮上山”一时传为美谈,“朱德的扁担”和朱德军长挑粮过黄洋坳的故事,更是传遍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传遍了全中国。不仅如此,边区的党和政府还领导井冈山军民艰苦奋斗、因陋就简、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地解决根据地的日常生活用品问题。部队的缺乏,除了从敌人手里夺取外,还利用简陋的工具,创办各种类型的军械所,制造简单的武器。

  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增强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具备强烈的忧患意识,无论是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说,还是对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来说,都是成熟的表现。有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就有了忧患意识,就有了开拓进取的精神,就有了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势头,更加坚定了我们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但是,我们仍应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决不能固步自封、不思进取。

  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增强责任意识。传承弘扬井冈山精神,根本是要看行动,看担当。刘云山同志在2015年中央党校开学典礼时指出“领导干部肩负着重要职务,有职就有责,有责就要担当”。敢于担当,应是我们人的政治本色和价值最求。我们的担当要体现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中,落实在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上。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必须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立场坚定,自觉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坚决维护中央的;在矛盾面前始终敢抓敢管,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始终敢于担当、勇于作为,能够豁得出去、顶得上去,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论据篇5

  忆往昔英雄岁月稠 看今朝你我共奋斗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再回首,战士们英勇奋斗的身影历历在目,伟大的抗战精神昂扬不灭。看如今,中华民族矗立于世界之林,大好河山焕发新的生机。

  从淌血的屠刀下到金秋的阳光里,是中华儿女一路风风雨雨、披荆斩棘;从残垣断壁中孕育高楼大厦,是旧时代的英雄与新时代的我们血与汗交汇的结晶。破碎山河重头造,敢教日月换新篇,英雄和人民永远站在一起、守在一起、赢在一起。

  今天的我们感激胜利与和平,胜利来源英雄,和平来源英雄,让我们向英雄致敬!

  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岁月里,涌现出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日英烈。是彭雪枫,率领新四军直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通过大草原,壮烈牺牲;是戴安澜,带领中国远征军攻克昆仑关,拿下同古城,收复棠吉地,血洒他乡土,壮烈牺牲;是杨靖宇,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冰天雪地,弹尽粮绝,孤身周旋,壮烈牺牲;是无数革命英烈,带领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抵御外侮、救亡图存,壮烈牺牲!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英雄的血肉,铸就了伟大的抗日长城;英雄的气概,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促使中华儿女面对生死存亡,挺身而出,共赴国难;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促使中华儿女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建设起新中国;是不畏艰难、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促使中华儿女自力更生、光复旧物,实现改革开放;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促使中华儿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脱贫致富建成小康社会。

  今天的我们拥抱胜利与和平,胜利属于人民,和平属于人民,让我们向人民致敬!

  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中国人民空前团结,保家卫国,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万象更新,中华民族重新独立自主站在世界舞台;改革开放时,中国人民开拓创业,革故鼎新,加速促进中国经济的腾飞;如今,中国人民继往开来,不懈奋斗,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是因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不懈抗争和持续奋斗,正是因为前人们浴血奋斗和英勇牺牲,我们的国家才有了今天的独立自主,我们的民族才有了今天的发展繁荣,我们的人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英雄皆是人民,人民皆是英雄。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时说:“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新时代的我们,缅怀过去的英雄的同时,又要坚持人民至上。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把人民满意作为根本标准。要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厚植为民情怀,树牢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做全能的人民服务员,强化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把人民群众期盼的事办好办实;要做负责的人民服务员,勇于担当作为,敢于知难而上,切实解决群众困难;要做实在的人民服务员,保持艰苦朴素,坚守清正廉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过去的辉煌属于英雄,如今的成就属于人民,人民服务员的角色属于我们新时代奋斗在基层的后生们。中国的未来,需吾辈自强。扎根泥土,仰望星空,撸起袖子加油干,明天的太阳照耀在东方大地上必将熠熠生辉。

革命精神论据篇6

  革命圣地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延安精神”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风范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结晶,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它的内容丰富,源远流长。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肘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就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府,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的延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铸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延安精神”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党我军的最高领导人,却住的是普通的窑洞,用的是部队配发的木椅、木床,而正是在那张木桌上,毛泽东写出了《论持久战》等大量有远见卓识的政论著作,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让中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也是在这延安窑洞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伟大的毛泽东思想。

  “延安精神”是默默无闻、勇挑重担的“骆驼精神”。“骆驼精神”是我党对任弼时同志道德品质和光辉人格的形象比喻,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极为漫长的路,没有休息,只有工作,没有任何要求,只有埋头苦干,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一步一个脚印,负着重担向前。任弼时是我党的优秀代表,他体现着延安时期人民特有的品质和美德,是延安革命根据地得以巩固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如果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那么延安路则是“骆驼”踩出来的。这些“骆驼”同人民一道,共同背负着民族解放的重担,艰难地前行。

  延安是历史的教科书,有关中国革命运动的问题在这里都有它的章节,有着极为详尽的阐释和说明。革命选择了延安,延安孕育了革命,哺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之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

革命精神论据篇7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10月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110年前,在伟大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昏庸的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达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点燃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火、进步之火、复兴之火,是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我们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就能强烈地感受到,没有无数革命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没有日益强大的今天,更不可能有兴旺发达的明天。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辛亥革命之所以具有中华民族复兴历程上里程碑式的意义,在于其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从那以后,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统治的革命运动蓬勃兴起,一代代仁人志士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前赴后继、矢志不渝,迎来了破晓的曙光和光明的希望。历史充分证明,一切胜利都是斗争的结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来没有捷径可走。我们要充分把握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规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以当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如今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回顾艰辛历程,我们深深地感到,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不管道路有多么曲折,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必将赢来光明的前途。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国家分裂。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也是孙中山先生和无数革命先驱的奋斗目标。我们缅怀先烈、追忆先贤,更加期盼两岸同胞以民族大义为重,共同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携起手来,相向而行,珍惜历史机遇,共同创造祖国完全统一、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伟业。中国人民从来不惹事,也决不怕事,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坚决粉碎一切“台独”图谋,坚决维护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利益,坚决打击一切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分裂国家的行径,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孙中山先生的祖国统一遗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光荣和共同的使命。100年来的历程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一切事业胜利的核心力量,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前进道路上充满着风险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只要我们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就一定能凝聚起风雨无阻的前行力量,以勇立潮头的勇气,以劈波斩浪的锐气,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行!

革命精神论据篇8

  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际,习总书记发表主要讲话,对我们深入学习体悟辛亥革命精神,凝心聚力,指导发展实践提供更丰富的精神智力支持。据此,我们将秉承先驱遗志,砥砺奋进,凝心聚力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昂首进军!

  “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孙中山先生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打败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

  辛亥革命之后,在这场革命中接受洗礼的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继续探寻救国救民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抚今追昔,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历史发展从来不是风平浪静的,而是充满曲折和艰辛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须同舟共济,依靠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而且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历史深刻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革命精神论据篇9

  党员的义务和权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履行义务是行使权利的前提,而行使权利又是履行义务的保证。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党课主题教育:传承优良革命精神。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革命精神是指老一辈革命家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思考、奋发进取的开拓精神,不畏艰险、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好、传承好革命精神,鼓足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精气神,在新时代干出新作为。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要教育引导全党自觉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面对新形势、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在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当中,永葆斗争精神、为民之心、实干姿态,用实际行动书写中国共产党人新的精神史诗。

  传承好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永葆斗争精神。

  革命精神伴随共产党人的奋斗征程,在时间的坐标上形成了精神长河。在不同历史时期淬炼锻造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伟大精神,形成了彰显党的性质宗旨和政治品格的精神谱系。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精神,自觉接受党性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斗争精神,主动从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中接受教育,时刻不忘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和精神追求,要从老一辈革命家身上学习斗争经验、领悟斗争精神,从而增强自身的斗争本领,在实践中练就斗争路上的真功夫、硬本领,在斗争中成长提高。

  传承好老一辈革命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永葆为民之心。

  从红船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我们可以看到奉献精神在重要时期、重要阶段的生动体现,正因为有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忘我奉献、不求回报、视死如归,才铸就了“超燃”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为民奉献提供了参考、指明了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好老一辈革命家的奉献精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主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要有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意识,时刻保持一心为民的奉献之心,在岗位上奉献自我、燃烧自我,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姿态投身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去。

  传承好老一辈革命家“行经万里身犹健,历尽千艰胆未寒”的担当精神,永葆实干姿态。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担当历史使命,薪火相传、接续奋斗,创造了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迎来了一次又一次胜利。可见,老一辈革命家的担当精神对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激励着党员干部在实干中担当,在奋斗中作为。在那段艰难岁月呈现出来的历史担当精神,更为可贵,更触动人心。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好、传承好老一辈革命家的担当精神,做到实干担当、奋发有为,主动扛起时代重任,自觉践行初心使命,在岗位上,真抓实干、踏实肯干,永葆实干姿态,书写下新时代的光辉篇章。

革命精神论据篇10

  今年是党的100岁生日,历史记载着她前进的每一步。

  在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社会主义实现了,改革开放成功了,香港,澳门回归了。我们的祖国已发展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新的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祖国统一大业等待有人去完成。

  怀着满腔豪情,我们迎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100岁的生日。

  胸前的红领巾,像一团跳动的火焰。透过它,一张张亲切的面孔浮现在我的眼前:放牛娃王二小,儿童团长王朴,为保护集体财产献身的刘文学和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

  这些小少年小儿童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通过他们的故事传说,我领略到了党旗的神圣,红领巾的光荣,读懂了党和少先队的关系。

  无数次凝望着党旗。耳畔响起老师亲切的话语:鲜红的颜色是烈士的热血,金黄的色彩代表着人民的信念,高擎大旗的是我们的党……于是,"共产党"这个神圣的名字便在我心灵深处点燃起一把星星火炬,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

  忆往事,我们心潮澎湃;看今朝,我们慕搏进许。

  如今的少先队员高举着星星火炬,秉承昔日的一优良传统,迈步走进了新世纪。看!一批批优秀的少先队员"手拉手","雏鹰争章"活动中脱颖而出:是他们在河南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黄河两岸,建造了"中国少年水保世纪林",为保护母亲河,为西部大开发做着贡献。是他们在"中国少年世纪论坛"上,和来自香港,澳门的少年朋友一起,议和平,讲环保,侃网络,搞创新。

  让我们在今天,就在党的100岁生日的这一天,立下宏愿:紧紧跟随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积极实践,用自己的双手描绘出一幅二十一世纪的宏伟蓝图。

  我相信党的未来,中国的未来,一定更美好!

革命精神论据篇11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要教育引导全党自觉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

  革命理想高于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在井冈山上,坚定的共产党人高擎火炬前行,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毅然决然团结战斗在井冈山红旗下,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在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就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在宝塔山下,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推动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回望历史,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

  精神的伟力,总能带来心灵的震撼。1936年和1939年,美国记者斯诺两次采访延安和陕北革命根据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有一种独特的力量,盛赞这种精神、力量、热情是人类历史丰富灿烂的精华,是“东方魔力”“兴国之光”。革命精神伴随共产党人的奋斗征程,在时间的坐标上形成了精神长河。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发扬斗争精神、推动伟大实践,在各个历史时期淬炼锻造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形成了彰显党的性质宗旨和政治品格的精神谱系。这一系列伟大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这一系列伟大精神,蕴含着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精神密码,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全党同志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汲取信仰力量、查找党性差距、校准前进方向的丰富源泉,是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扎实深入开展党内集中教育,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强调“加强党性修养”,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明确“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调“保持斗争精神”,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穿越时空、薪火相传,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受到洗礼、灵魂受到触动。在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政治品质和斗争精神斗争本领得到锤炼,全国各族人民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有力政治保证和强大奋进力量。但也要清醒看到,我们党长期执政,党员干部中容易出现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是要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做到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政治品格更加纯粹、斗争精神更加昂扬、奋斗激情更加饱满。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在前、前途光明。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要深刻懂得,在我们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多么伟大、多么不易!在这个关键当口,容不得任何停留、迟疑、观望,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鼓作气、继续奋斗。越是接近奋斗目标、越是面对风险挑战,就越要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发扬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全党同志要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不断书写中国共产党人新的精神史诗。

  “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一百年来,革命精神如火炬,又如明灯,始终照亮前行的道路,激荡起矢志不渝、一往无前的伟大力量,推动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从一艘小小红船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展望未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植根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我们党必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革命精神论据篇12

  《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20xx年11月至20xx年11月期间同志文稿中有关内容的节录。指出: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20xx年11月至20xx年11月期间同志讲话中有关内容的节录。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就是要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是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同志的讲话。讲话全面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系统论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内涵和时代要求,强调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全面正确的历史观,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革命精神论据篇13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的教科书,党以伟大的成就,宝贵的经验,光荣的传统,优良的作风,书写着自己旗帜的辉煌。

  在高高飘扬的党旗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党所培育和铸造的一种精神——红色精神。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在与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作斗争的环境里,在艰苦的革命条件下,当培育和铸造了红色精神,其中最具有时代特征、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在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铸就的长征精神。和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我国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体表现.以及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的,它既具有井冈山精神中的艰苦创业和坚定的革命信念精神,也有长征精神中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还有延安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教科书中书写着一个个生动的红色经典故事,传递出丰富的精神内涵,让从未经历过残酷战争的我们青少年,了解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辈们用流血牺牲铸造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今天铸造红色精神的艰苦岁月已经过去,党和国家的事业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前迈进。但红色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它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凝聚中华民族、激励中国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我们青少年有责任也有义务继承红色精神,弘扬红色精神,让凝结红色精神的党旗在中华大地高高飘扬!

革命精神论据篇14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这是我们党百年征程思想沉淀的经典名句。这句话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呢?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记者来到西柏坡,重新走进党的那段峥嵘历史。

  1948年11月11日,毛泽东在西柏坡给东北野战军负责人和各中央局、各前委负责同志发出一封电报。

  此时,辽沈战役刚刚结束,淮海战役正在进行,平津战役即将开始,人民解放军在各大战场的节节胜利使得原来预计需要5年的解放战争进程大为缩短,中国革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

  毛泽东在电报中指出,再有一年左右时间即可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但毛泽东同时又告诫:“要全部解决国民党并占领全国,则尚须要更多的时间。我党我军仍须稳步前进,不骄不躁,以求全胜。我们的口号是:‘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自进入1948年后,毛泽东一直在强调抓纪律建设。为什么在中国革命胜利在望的历史时刻,毛泽东如此强调加强纪律性呢?

  我们党和军队向来是以严格的纪律著称的。随着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党的工作也随之发生三个重要转变,即战争形式由游击战转向正规战,工作由分散转向集中,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此时,由于党的干部队伍自身思想状况与新形势、新阶段的工作要求不相适应,党内出现了一些违反政策、破坏纪律的现象。

  这些违反政策、破坏纪律的行为,其危害是严重的,最可怕的是把民心推向共产党的对立面,造成党背离民心和政治孤立。毛泽东和党中央及时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问题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毛泽东指出,进入1948年,国民党蒋介石在全国人民面前已经孤立起来。但是蒋介石孤立并不等于我们胜利。如果我们的政策不正确,比如侵犯了中农、中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人士、开明绅士、知识分子,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犯了错误,那就还是不能胜利,“蒋介石的孤立会变成国共两方面都孤立,人民不喜欢蒋介石,也不喜欢共产党”。毛泽东严正告诫全党:“全党同志须知,现在敌人已经彻底孤立了,但是敌人的孤立并不就等于我们的胜利。我们如果在政策上犯了错误,还是不能取得胜利。具体说来,在战争、整党、土地改革、工商业和镇压反革命五个政策问题中,任何一个问题犯了原则的错误,不加改正,我们就会失败。”

  正是站在这样的政治高度,毛泽东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只有党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轨,中国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

  理论上清醒才有政治上的坚定。1948年,毛泽东下大气力抓党内军内纪律建设。建立报告制度,是毛泽东抓纪律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从1月至10月,为建立健全党内报告制度,毛泽东亲自起草了一系列党内文件和指示,以中共中央名义下发全党全军,包括《关于建立报告制度》、《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补充指示》、《关于宣传工作中请示与报告制度的规定》、《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应向中央报告的事项》、《中共中央、军委关于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的指示》,等等。

  图为1948年12月,《中国青年》复刊时发表的毛泽东为《中国青年》的题词。 中央档案馆供图

  毛泽东不仅亲自起草制定制度,而且花了很大气力亲自推动督促制度的落实。对于报告制度执行好的,提出表扬。1948年3月8日,邓小平致电毛泽东,报告进入大别山后发生的“左”的错误问题,提出纠正错误的有关政策和策略。毛泽东对此非常满意,称赞“非常之好”,并亲自起草转发批语,立即转发各中央局、分局、前委。

  对于不重视、不遵守请示报告制度的行为,毛泽东提出严厉批评,责令改正。1948年1月7日中央《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发出半年多后,林彪和东北局迟迟未向中央作综合报告,毛泽东几次去电对其严加督促和批评,直到8月13日东北局才给中央复电,强调了他们未作综合报告的原因。毛泽东对此复电很不满意,以中共中央名义起草一封给林彪和东北局的长达两千多字的电报,严厉批评林彪的“敷衍态度”和“无纪律思想”,并指出所谓“常委各同志均极忙碌”,“对各部门的工作难求得全部了解,对作全貌的报告遂感困难”,“缺乏向中央作综合性报告的材料来源”等,“这些理由是不能成立的”。收到毛泽东措辞严厉的批评电后,林彪在15日当天即向中央作了检讨,并送来综合报告。

  1948年毛泽东和党中央抓纪律建设,有力制止了党内的无政府无纪律现象,保证了党中央领导的集中统一,不仅为争取即将到来的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以后从严治党、从严治军,加强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记者手记:

  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的力量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高度重视纪律建设,多次引用过“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这句话,强调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纪律不严,从严治党无从谈起。我们党百年征程团结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靠的就是铁的纪律保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需要靠铁的纪律保证,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

革命精神论据篇15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这是《洪湖赤卫队》的主题歌。每次听到这首歌,都有种暖暖的感觉。我的家乡离洪湖不过10公里的路程,与洪湖同属荆州地区。歌曲中的“四处野鸭和莲藕,秋收满帆稻谷香”的景象在我中学时期依然存在。

  洪湖,这片革命的热土曾经是全国农村土地革命的中心之一,孕育了数不清的革命传奇与光荣壮举,谱写了一曲曲不朽的英雄之歌。上个世纪30年代,就是在这片水域上,游击队员在芦苇荡里神出鬼没,将游击战争开展得如火如荼,这里的百姓几乎全民参战,22岁以上的参加赤卫队,18岁以上的参加青年团。

  贺龙选择洪湖为革命根据地有几个原因,第一是洪湖的河湖港汊比较密集,其次就是南昌起义失败之后,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精神,一部分上山,一部分下湖,走农村包括城市的路线,这个根据地的意义主要是配合湘鄂西、鄂豫皖、湘鄂赣这几个根据地,对重大城市进行突围和反围剿。

  那个时候,在洪湖地区,几乎人人都会唱这样一首歌谣:“洪湖水,长又长,人心向着共产党,贺龙领导闹革命,红旗飘飘打胜仗”,军民齐心,用饱满的革命斗志与敌人作斗争,也与艰苦的条件作斗争。当时湘鄂西苏区革命根据地的生活非常艰苦,有史料记载,医院里是用刮头刀代替手术刀,用猪油代替凡士林,用土布来代替绷带,用食盐水来代替酒精消毒,在当地湘鄂西的带领下,当地军民一边发展生产,一边学习文化一边闹革命。解放后,谢觉哉还曾写过一篇有关的回忆文章。

  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配合各地区革命斗争,为积蓄和发展中国革命力量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以贺龙、周逸群为首的共产党人的正确领导下,洪湖地区的游击战争坚持数年之久,后来与红六军团会合,形成了三大红军主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并为后来的革命战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于湘鄂西根据地革命斗争的作用,毛主席曾经做过精辟的论述:“红军时代的洪湖游击战争,支持了数年之久,都是河湖岗汊地带,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根据地的证据”。

  洪湖地区的斗争艰苦而曲折,《洪湖赤卫队》的历史同样如此。为了纪念当时这段充满传奇的革命时代,湖北省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对这些地方素材的发掘与收集工作。1952年,湖北省、地、县三级文工团经过整编后,建成了一个约70人的歌剧团,定名为湖北省地方歌剧团。1958年,《洪湖赤卫队》首排成功,1959年10月作为湖北省国庆10周年的献礼剧目首次进京演出,便一炮走红,成为中国民族歌剧的瑰宝。当时歌剧《洪湖赤卫队》在北京首演成功后,为使全国人民都能看到这出好戏,贺龙元帅提议将其搬上银幕,并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和武汉电影制片厂,由两厂联合拍摄,由谢添出任该片导演,参与电影拍摄的演员基本上都是原班人马。《洪》剧开拍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奇缺。由于吃不饱,加上每日工作量大,演员们体重急剧下降。扮演队长刘闯的夏奎斌体重从159斤降到了118斤,扮演韩英的王玉珍由于缺乏营养患了“水肿”,尽管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但是大家却无怨无悔,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洪》剧拍好。经过数月的奋战,彩色影片《洪湖赤卫队》终于拍完了最后一个镜头。与舞台版的《洪》剧相比,影片《洪湖赤卫队》除了原舞台剧的全部精彩唱段外,由于一些场景是实地拍摄的,演员更容易入戏,因而显得更加真实和生活化。1961年影片在全国一经公映,便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在全国各大影院掀起了一股《洪湖赤卫队》热,截至“__”爆发前,歌剧《洪湖赤卫队》创下了连演800场、场场爆满的纪录,以至于被许多电影院一天放映24小时。“__发后,随着一大批革命家被打倒,一批歌颂革命事迹的优秀影片也遭禁锢。电影《燎原》、《怒潮》等因被指为刘少奇和彭德怀树碑立传而被打入冷宫。歌剧《洪湖赤卫队》也未能幸免。1967年12月11日,《湖北日报》发表文章称《洪湖赤卫队》是为湘鄂西根据地创始人贺龙树碑立传。1977年1月23日,被“--”打入冷宫10年之久的优秀歌剧《洪湖赤卫队》在武汉重新公演,外界从这次公演嗅到了特殊的味道:贺龙元帅将要被彻底平反。1982年,贺龙彻底被平反。1999年,歌剧《洪湖赤卫队》复排公演。迄今为止,歌剧《洪湖赤卫队》已上演1000多场。半个世纪以来,《洪湖赤卫队》那优美动听的旋律荡漾在一代又一代观众的心间;作为中国民族歌剧瑰宝,它推动着神州大地一波接一波红色经典的浪潮。

推荐访问:论据 革命 精神 革命精神的论据 革命精神的分论点 英雄情怀事实论据 革命精神的看法 讨论革命精神 革命英雄论据 革命精神的论文 列举一种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事实论据 革命批判精神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