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党史学习 >

党史英雄模范人物3篇

时间:2022-09-21 13:50:04 来源:网友投稿

党史英雄模范人物3篇党史英雄模范人物 党史上的著名人物 陈独秀——五四运动总司令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撰的《青年杂志》创刊;1916年9月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史英雄模范人物3篇,供大家参考。

党史英雄模范人物3篇

篇一:党史英雄模范人物

上的著名人物

 陈独秀——五四运动总司令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撰的《青年杂志》创刊;1916年9月1日,这份杂志因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创办的《上海青年》刊名有雷同之处,故更名为《新青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激情澎湃地写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由于《新青年》以科学与民主的思想惊醒了长期被束缚于封建桎梏中的一代青年,因而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阵地,点燃了至今不灭的思想解放的火炬,陈独秀也被毛泽东誉为“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94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

 李大钊——为中国引来天火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县大黑坨村人氏。1889年生,少年入私塾,熟读四书经史,1905年清末入新政中开办的永平府中学,两年后考入刚刚开办的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辛亥革命的爆发,使他深受影响,开始有忧国忧民之心。毕业后于 1913年赴日本著名的早稻田大学,入政治本科。在日本三年,李大钊认真阅读了日本早期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河上肇、幸德秋水的著作,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不过头脑中还兼容其他思想。他回国后投身新文化运动,先期办报,又到中国新思想策源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通过在社会实践中比较检验,并得知俄国革命胜利的消息后,终于从1918年起在思想上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并认为只有这一真理能够救中国。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自发举行爱国游行,李大钊演讲鼓动并奔走营救被捕者。翌年初他与陈独秀商讨了建党事宜,并支持北大学生邓中夏等组织了早期共产主义组织,外称"亢慕义斋"(英文Communism,即共产主义的谐音)。同年春,陈独秀来信询问党名是否称"社会党",李大钊回信一锤定音:"叫共产党!"

 毛泽东——中国出了个巨人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出生于湘潭县韶山冲一务农之家,后身历农、兵、学三界。少年读私塾,16岁入新式的东山小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入湖南新军当兵半年,退伍入长沙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后进京,曾在北京大学工作,后返湘,于1920年秋在长沙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为13名代表之一。1923年在中共“三大”上,毛泽东又担任组织部长,党内地位一度仅次于陈独秀而居二把手。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毛泽东被选为政治局常委,实际上成为党的最高领导者,翌年又成为军委主席团主席即全国红军最高指挥者。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他又任党的主席,毛泽东思想也写入了党章。建国后,他又是首任国家主席,一直任党的主席、军委主席。直至1976年去世前,国人一提“总理”皆知是指周恩来,一讲“主席”都知道是指毛泽东。

 周恩来——睡眠最少的领袖提起周恩来这个光辉的名字,亿万人民都会从心底油然而生敬意。他的历史功绩丰碑永树,人格风范更是中外称颂。周恩来是彻底的“无产者”,没有留下儿女,也没有留下遗骨,却在无数后人心中留下了应永远效法的崇高榜样。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就因工作忙碌被人比做古时的周公旦。史称周公“一餐三吐哺,一沐三握发”,意思是吃一顿饭和洗一次澡时都要中断几次接待来访者。毛泽东在1949年月12月致信柳亚子时讲到周总理,也引此典故说:“周公确有吐握之劳。”到了“文革”期间,周恩来一般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留法时结识的革命“老大哥”胡志明于1968年到北京时,向周恩来提出的一个要求便是,希望他能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每天多睡两小时。回答却是―――“我做不到。”其实周恩来何尝不需要休息,他曾说过:“我不能坐,一坐下就会睡着。”面对纷繁的国事和别人无法代劳的难事,他又事必躬亲。1974年上半年,他的癌症已开始扩散,但是据办公记录统计,仍有半数以上的日子工作在18小时以上。

 刘少奇——最是大事见真知一代人杰世可师,最是大节见真知;是非功过春秋写,辩冤正待雾散时。忆昔中国革命奏凯之际,恰逢少奇五十寿辰之时,朱总司令贺诗一首,录此可为一生写照:少奇老亦奇,天命虽已知。幼年学马列,辩证启新思。献身于革命,群运见新姿。人山人海里,从容作导师。真理寻求得,平生能坚持,为民作勤务,劳怨均不辞。历史证明,刘少奇在解放后某些方面如"四清"等工作中确有错误,但是多数见解是合乎中国实际的正确主张。他之所以在许多方面正确,关键在于他长期深入实际,注重务实而不发空想。这种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值得后人很好学习。

 朱 德——永远的红军之父“红军之父”的意思,就是红军的缔造者。以朱德对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贡献而言,他是无愧于这个称号的。1946年11月30日,在庆祝朱德60寿辰时,重庆中共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称朱德是“中国人民军队的创造者和领导者”;周恩来在祝辞中同样称朱德是“人民军队的创造者和领导者”。北京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代表有叶剑英、邓颖超、罗瑞卿、王震等)集会庆祝朱德总司令60寿辰,会场悬挂着“人民军队之父”的贺幛。1955年5月,新华社记者采访刘少奇时,刘少奇仍然称朱德“是军队的缔造者”。“红军之父”的意思是红军的缔造者,从这个称呼的最初得名来看,还有另一层更为直白的含义—朱德对红军战士像父亲对待儿女一样,红军战士则对总司令充满对待父亲般的感情。

 邓小平——春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个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与孙中山、毛泽东起到同等作用的历史巨人。新的历史时期里,他又被赞誉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党内,他曾三次被错误地打倒,又三次顽强地站起来。毛泽东对他曾有一个评价:“人才难得。”1973年,邓小平复出,经毛泽东提议任党中央副主席,因积极纠“左”于1976年初第三次被打倒。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于1977年重新任党内副主席。在1978年末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对党的政策的历史性转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冲破极“左”思潮的束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进入80年代以后,邓小平又任中央军委主席、中顾委主任。1989年,他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1992年春,他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提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主张,在重要历史关头又一次为全党指明了方向。1997年2月,邓小平在北京逝世,骨灰被撒入大海。他留下的邓小平理论已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邓小平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钱三强——中国的原子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是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上世纪50年代末,身为技术总负责人的钱三强,与邓稼先、彭桓武、王淦昌等一大批科学家一起,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出原子弹,为共和国铸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新中国成立前夕,钱三强夫妇决定回到祖国,奉献毕生所学。临行前,有人问钱三强,你为什么要放弃良好的科研环境和优渥的生活条件而选择回到一穷二白的中国呢?钱三强回答说:“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正因为祖国贫穷落后,才更需要科学工作者努力去改变她的面貌。”

 华罗庚——中国数学的圆心华罗庚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并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难题、华林和塔里问题改进、一维射影几何基本定理证明、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等;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李四光——推翻洋人的断言李四光,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者和领导人。他毕生从事地质科学的研究和教育事业,成就卓著,蜚声海内外,是我国冰川学研究的奠基人。他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李四光推翻了外国人作出的“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并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在他地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成功地发现了许多大型油田,推翻了外国人的“中国贫油论”。

 白求恩——火线手术创纪录诺尔曼·白求恩(Dr.Norman Bethune),1890年诞生于加拿人安大略省,父亲为牧师,母亲也是虔诚的长老会信徒。白求恩看过斯诺所写的《西行漫记》,对中国共产党人十分钦佩,于是认为到中国会更有意义。加共当时因经费不足,向美国共产党要到一笔钱,确定由两国共产党共同派遣援华医疗队。白求恩一行三人于1938年1月带着大量医疗器材来到中国。1938年5月白求恩来到晋绥边区,一路上检查了各个医院,诸如放茶杯盖时口要朝上之类防菌的小事也—一吩咐。6月间他进入五台山区,担任了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他主持建立了医院,创办了军区卫生学校,亲自编写各种教材并讲课,经常在火线进行手术,还一度化装成农民进入日寇后方的腹心地区冀中。在敌后一年半的时间里,他的工作量远超出常人的想象,却过着与八路军官兵一样艰苦的生活。白求恩在抗日前线感到最为兴奋的一件事,便是应邀参加了晋察冀边区党代会,以中国共产党的同志们把自己视为革命队伍内的一分子而无比自豪。1939年秋,他在准备动身回国筹款前,因日寇开始冬季“扫荡”,战斗趋于激烈,便推迟行程投入抢救伤员,不幸在手术中自身感染,于11月25日逝世。他在河间县真武庙所做的手术,创造了当时治愈率最高的世界纪录

 张思德——领袖追悼的战士1944年9月8日,毛泽东主席参加了一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他不仅亲笔写了挽词,而且发表了著名的演说《为人民服务》。这位被领袖追悼的普通战士,就是张思德。几十年间,“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辉的口号同张思德的名字一起响彻了中华大地。

 周文雍——就义前宣布结婚和周文雍一起被捕的还有陈铁军(原名陈燮君),他们在革命的时候并肩作战、同甘共苦,建立了一段凄美而高尚的爱情。不过他们为了革命,却一直将爱情埋在心底。直到就义的那一天,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在广州红花岗的刑场上,他们将埋藏心底的爱情公布,他们用刑场的枪声当做结婚礼炮,进行了一场革命者的悲壮婚礼。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王稼祥 遵义一票见胆识王稼祥,1906年生于安徽泾县厚岸村,在家乡读小学后又入教会中学。1925年,他赴沪入上海大学附中,在那里加入共青团。同年10月,王稼祥赴苏,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红色教授学院学习。1928年,他由团转党(当时团员转党,团龄也算作党龄)王稼祥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他不仅敢说真话、敢直言,在遵义会议上投出了关键性的一票,一生参加无数战役,为中国革命事业奉献了一生,正如他的骨灰盒上那8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立党为公,光明正大”。遵义会议上,出现了两个对立面,一个是错误的军事路线,一个正确的军事路线,王稼祥主动站出来力挺毛泽东,随后周恩来、张闻天在发言中也力挺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成立了最高军事领导小组,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领导军事,就这样所有的军事权都过来了。毛泽东后来常对人说:“王稼祥是最早就支持我的,遵义会议上没有他不行, 他投了关键的一票。”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上的表态被毛泽东评价为"一票见胆识"。

 郭永怀——生死之际护公文1968年12月初,他在青海基地发现一个重要数据,急于赶回北京研究,便搭乘了夜班飞机。12月5日凌晨,飞机飞临北京机场,距地面约400米时,突然失去平衡,偏离跑道,扎向1公里外的苞米地,腾起一团火球。当人们从机身残骸中寻找到郭永怀时,吃惊地发现他的遗体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烧焦的两具遗体被吃力地分开后,中间掉出一个装着绝密文件的公文包,竞完好无损。可以说,在飞机遇险、生命将尽的最后瞬间,郭永怀想到的只是用身体保护对国家有重要价值的科技资料!1968年的12月5日,周恩来正在中南海怀仁堂会见外宾,这时,一位秘书慌忙走了进来,对总理耳语,说是首都机场的一架飞机着陆时失事,其中有xxx。周总理听到了这个名字,当场痛哭失声。他叫郭永怀,横跨了核弹、导弹、人造卫星三个领域,是迄今为止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奖章的科学家。当年,他和钱学森一样,是美国不想轻易放走的尖端科技人才。

 邓稼先——两弹是他的勋章1986年,国内公开报道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字,当年大漠上腾起蘑菇云的谜底终于揭开。当人们以感激的心情来颂扬这位功臣时,他却平静地辞世而去。而党和国家授予他的“五一”劳动奖章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却永远闪耀着光芒。■21岁便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26岁在美国成为“娃娃博士”;取得学位后第九天便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1958年以后神秘地“消失”。在戈壁大漠中,创造出世界上研制氢弹的最快速度■临终前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蒋筑英——英年早逝留思考蒋筑英,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他一生奋斗不息,在光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就,他旺盛的革命干劲和饱满的生活激情更令人感动。他因长期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党和政府给予他极高的评价,授予他“为科学事业献身的典范”荣誉称号。年仅26岁,便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建立了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令日本学者惊奇不已■当今人们能看到彩电的逼真图像,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在生命的最后四天里,他收拾了新建的试验室,修好院里被破坏的柏油路面,帮助同事家里修理下水道,又忍着腹部的疼痛替同事出差

 孔繁森 生前曾写下遗书有这样一位内地的汉族干部,曾经两次进藏,一次延期,视少数民族同胞为骨肉,最终以身殉职,倒在了他所热恋的雪域高原,实现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誓言。他就是孔繁森。这位模范干部的事迹,为新时...

篇二:党史英雄模范人物

 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中的英雄模范人物精神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无精神不兴。在中国共产党 100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前后相接,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贯通,如熠熠生辉的珠玉宝石镶嵌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主线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命有限,很多英雄模范人物崇高精神的形成过程也是有限的,但形成了一种宝贵精神财富,是一个永恒的定格。”英雄模范人物,是民族的脊梁 、时代的先锋,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崇高精神,是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为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一、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伟大事业、伟大斗争孕育和造就伟大精神。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中的英雄模范人物(群体)精神,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在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百年奋斗征程中,不畏牺牲、不惧风险、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升华。马克思指出:“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是千 千万万共产党人中的高尚的伟大人物,他们高尚的言行升华为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中国共产党的英雄模范人物精神中,首先提到的应该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出现一个外国人且排在英雄模范人物精神前列,这多少令人颇感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中国共产党既脚踏实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断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向前发展;又仰望星空为世界谋大同,从来没有忘记为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而奋斗。白求恩作为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肩战斗共同抗击日 本法西斯,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毛泽东指出:“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这种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体现着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时代意蕴。白求恩的这种精神,还表现为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这是永不过时的。

 党的历史上英雄模范人物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党中央尤其是领导核心的重视和总结。白求恩精神的形成与 9 1939 年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 》一文直接相关,而张思德精神的形成也与 4 1944 年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这一不朽讲演密切相连。张思德经历长征,负过伤,当过战斗员、炊事员,在军委警卫营与中央教导大队合编为中央警卫团时,又由班长变成战士。而不少和他同时参军的战友都已担任领导职务。岗位的变换、职位的升降丝毫没有影响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他因烧炭时炭窑崩塌被埋牺牲后,作为领袖的毛泽东亲自参加他的追悼会并发表讲演,高度评价和倡导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精神。之后,为人民服务成为毛泽东念兹在兹的大事。5 1945 年在党的七大开幕词

 中,毛泽东提出:“我们应该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党的七大首次将“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必须与工人群众、农民群众及其他革命人民建立广泛的联系。”由此,张思德精神中“为人民服务”的内核,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成为统领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农业人口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更加艰巨而伟大的任务。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意气风发地投入到建设热潮中,仅以 0 20 世纪 0 60 年代中前期来看,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和榜样,他们的精神可歌可泣。一是工人阶级队伍中出现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模范。王进喜带领大家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顽强拼搏,经过几年艰苦会战,一举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塑造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二是人民解放军队伍中出现了以雷锋、王杰为代表的榜样。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精神的指引下,学雷锋活动经历了从“全民动员”到“制度安排”,从“树立标兵、典型引路”到“先进性与广泛性”结合协调发展,从“集中纪念”到“常态化与生活化”的路径转换。2 2012 年 年 2 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弘扬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我

 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 去”。毛泽东为王杰的题词是:“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王杰“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这“三不伸手”是一面镜子,共产党员都要好好照照这面镜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要成为革命军人的座右铭。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三是干部队伍中出现了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6 1966 年 年 2 2 月 月 7 7 日,《人民日报》头版位置刊登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 — 焦裕禄》,报道了焦裕禄的感人事迹。0 1990 年在福州工作的习近平同志专门写 下一首词— —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表达了他对焦裕禄的崇敬之情。

 2014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选择河南兰考作为联系点。他说,“我们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教育成长起来的”,“焦裕禄同志始终是我的榜样”。他强调指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构成其强大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无论时代发展到哪一步都不会过时”。这些英雄模范人物及其精神的宣传和弘扬,产生了激励全国人民投 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正能量。

 改革开放后,面对波澜壮阔、日新月异的新形势,需要党和人民在赓续精神血脉中开拓进取,振奋起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0 1980 年,邓小平要求大力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

 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这一时期形成的女排精神为 20 世纪 80 年代的新一辈注入了坚定的奋斗勇气和赤诚的爱国热情,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精神风貌和拼搏精神的缩影。运动员跑在了引领时代精神的前列,时代楷模、英雄模范中少 不了党员领导干部的身影。孔繁森、郑培民等领导干部无私奉献的精神,先后成为人们争相传颂和学习的典范。

 每一种精神的形成和提出,无不经过了时间沉淀,经过多次总结和提炼。对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精神来说,也是如此。这些人物精神,有的经过专家学者作了深入研究和挖掘,有的经过宣传部门作了广泛推荐和介绍,有的经过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作了明确论述和界定,有的还处于继续凝练和升华的过程中。比如,孔繁森精神即是如此。习近平同志指出,孔繁森精神,首先体现的就是老西藏精神。有学者指出,孔繁森身上的 “老西藏精神”,是一种长期建藏的精神、一种一心为民的精神、一种奉献牺牲的精神、一种勇于担当的精神。有的指出,孔繁森精神的内涵包括顾全大局、听党指挥的坚强党性;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甘于吃苦、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价值追求。比如,杨善洲精神也是如此。1 2011 年 年 4 4 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出席“学习杨善洲精神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座谈会时指出,学习杨善洲精神,就要像他那样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以正确的事业观干事,以正确的群众观做人。对于杨善洲精神 ,有关部门归结为“忠诚、为民、奉献、实干”八个字。有人认为,杨善洲精神归结为 2 32 个字:对党忠诚,

 坚定信念,牢记宗旨,一心为民,鞠躬尽瘁,不懈奋斗,大公无私,淡泊名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扬先进典型和模范,号召学习先进典型,学习先进榜样 — 罗阳、沈浩、郭明义、龚全珍、牛玉儒、谷文昌、邹碧华、李保国、廖俊波、黄大年、王继才、南仁东、张富清、黄文秀、张桂梅等,都是他提到的闪亮名字。这些时代楷模来自于党员干部、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等各行各业,他们是亿万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伟大精神,值得不断去挖掘、总结、提炼和升华,将永远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英雄模范人物精神的共性“内核”和“基因”

 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 精神,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气质,其中每一种精神都有自己的特定内涵,同时每一种精神又具有基础性的“内核”和一以贯之的“基因”。而学者们对此的总结又各不相同,既有重合度,又有侧重点。党史上的英雄模范人物精神,具有以下共性的“内核”和“基因”:坚守理想信念,对党忠诚,是首要政治品质;永葆为民情怀,亲民爱民,是最终价值追求;坚持实事求是,创新创业,是基本原则要求;永远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是鲜明政治本色。

 第一,坚守理想信念,对党忠诚。

 这是英雄模范人物精神的鲜明底色,也是英雄模 范人物首要的政治品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走向胜利,之所以能够从苦难走向辉煌,靠的是共产党人内心树立起的高山一样的信仰的支撑。毛泽东指

 出:“每个共产党员入党的时候,心目中就悬着为现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奋斗和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样两个明确的目标。”邓小平回顾党的历史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 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而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1 2021 年 年 3 3 月,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对党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 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雷锋说:“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王进喜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气概,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和他们一样的英雄模范人物,胸怀崇高理想,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

 第二,永葆为民情怀,亲民爱民。

 这是英雄模范人物最终的价值追求。自党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人就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扛在肩上,担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的历史使命。只有守住为民服务的初心,才能保证共产

 党人的精神谱系永不褪色。党的历史上的英雄模范人物,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直至把自身的最后一丝精力乃至全部生命献给人民,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心为民的公仆形象,真正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张思德为人民利益勇于牺牲、为人民利益任劳任怨、为人民利益艰苦奋斗,他的名字和“为人民服务”永远联系在一起。焦裕禄临危受命,到河南兰考县治理“三害”。在治理“三害”的 5 475 个日日夜夜里,身患肝癌的他每天忍着剧痛,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当他顶 风冒雪去看望老乡说出一句“我是您的儿子”时,流露出的是党与人民血肉联系的真挚感情。当他得知自己因为病情再也无法回到兰考工作时,焦裕禄请求组织在他死后将遗体运回兰考,希望死后也能看到人民过上好日子。孔繁森说:“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这样我们党才有威信,国家才有希望。”杨善洲说:“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做雪松。”他 1 1951 年参加工作, 1952年 年 1 11 月入党,先后任云南省施甸县委书记、保山地委书记等职。他一辈子爱和群众一起劳动,下乡时常把锄头带在身边,还喜欢戴草帽、穿草 鞋,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杨善洲退休后回到家乡云南施甸植树造林,在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筑起一片绿洲,最后将价值超过 3 3 亿元的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无偿交给国家。“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是杨善洲生前说过的一...

篇三:党史英雄模范人物

人物小故事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党史人物小故事》的内容,具体内容:中国共产党里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值得我们敬佩。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欢迎大家阅读。:方志敏的故事土地革命时期,方志敏曾是模范根据地的创建者。作为根据地最高首长,...

 中国共产党里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值得我们敬佩。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欢迎大家阅读。

  :方志敏的故事

 土地革命时期,方志敏曾是模范根据地的创建者。作为根据地最高首长,他规定,从自己开始,所有干部一律减衣缩食,每天只有四分钱菜金。

 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做演出服,便从红军在白区缴获来的物品中要了一块绒布。方志敏知道后,马上把妻子批评了一顿,并要求她立即送回。

 方志敏也有不"抠门"的时候。那时,部队向外购买一支枪,要花 50 块银元"天价"。买一批枪,花掉的钱堪称巨资,他一点不含糊,果断批准。

 1935 年初,方志敏率领红十军团北上抗日陷入危机,途中还被国民党军队追击包围,饥疲不堪的方志敏不幸被两个国民党兵发现。他们猜到方志敏正是共产党的省主席,满以为自己赚大发了,可从他身上捞到"金银珠宝"。

 一个自称是"老出门儿"的兵痞在他的裤脚、衣缝仔细地捏了起来,认为肯定有金戒指之类,可是一无所获。见此状况,另一个兵挥动手榴弹叫道:"快把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

 方志敏丝毫没有畏惧,而是轻蔑地说:"共产党的官不像国民党的官那样个个有钱!"

 后来,两个兵搜到累瘫也只搜到工作所用的一块怀表和一直钢笔,此外分文没有。他们只好商定将怀表和钢笔卖的钱均分。

 方志敏被囚后,叛徒孔何宠以参议的官职和每月有 500 块大洋薪俸来引诱他。面对"高官俸禄"的诱惑,方志敏不为所动,他痛斥孔何宠:"无耻的东西",并严厉拒绝:"我不爱爵位也不爱金钱!"

 当时,还有朋友出于仰慕送来钱物,方志敏马上转送狱中病饿的难友。国民党送来让他交代的笔纸,他用来写出许多宝贵的文稿,并秘密托人通过鲁迅等关系转送给了党组织

 :红军团长刘德全

 红九军廿六师七十八团团长刘德全,出生于湖北随县双河观音堂黄家湾,家有田地三百二十亩,宅院两栋,算得上是富豪之家。然而,出生在这个大地主家庭的刘德全,却毅然与家庭分道扬镳,卖掉自己的土地,筹集革命经费。

 1926 年,25 岁的刘德全踏上了革命之路。回到家后,他开始走家串户和农民交往,常常与佃户谈到深夜,有时还和长工同宿。他还经常给母亲及家里人讲什么打土豪、分田地、不信鬼、不求神,中国的出路只有闹革命等等。

 他曾对母亲说:"我们家要对佃户、长工、乡里邻舍客气些,要尊重人家。贫苦农民有困难,我们要尽量帮助,也可以拿钱拿粮周济穷人。"他还劝母亲烧掉契约,把田分给佃户。

 刘德全的这种行为使这个地主家庭尤其是四哥刘稻轩大为恼火。他暴跳如雷,气急败坏地说:"不得了,家门不幸,竟出了个不孝子孙,这个家非给他败了不可!"他还捶胸顿足地对弟弟刘德全吼道:"我们分家算了!"

 刘德全毫不示弱,他警告老四他们:"天下是要变的,工农阶级要翻身解放,任何人也挡不住!"刘氏兄弟就此分了家。

 1928 年秋,刘德全以新集乡联保主任名义组织了地方自卫武装,他将家中的田地卖掉二十亩作为经费。1929 年春,他又建立了新集乡公所农民自卫队。他率部击溃了几股土匪,还处决了多名当地农民痛恨的土豪劣绅。此后,农民纷纷参加自卫队,不久,刘德全在新集正式成立了新集农民自卫队。

 1930 年夏,刘德全率领农民自卫大队参加了枣阳蔡阳铺武装暴动。6 月9 日,红军七十八团正式成立,刘德全任团长。

 :李先念的故事

 1939 年起,李先念率领部队挺进豫鄂边区,孤悬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李先念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从一件小事中可见到他是如何走近群众的。

 有一年冬天,本来是大喜的日子,但是大悟县白果树湾的一家老百姓却犯了难。这天寒风凛冽,村里的路面已被冻成"玻璃",异常光滑,迎亲的队伍根本无法抬着花轿在上面行走,老百姓一时都犯了愁。

 这件事情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村里的军队士兵和老百姓聊得很热,但是大家都一筹莫展。眼看迎亲的时间就要到了,村里的人只能干焦急。

 "就让新娘亲自走上门咯。"士兵们和老百姓开起了玩笑。显然,这是"不合礼数"的,农民们虽然平时在衣食住行方面不讲究,但真要到了这种

 重要的节日他们可不敢有半点马虎,毕竟这是"面子和里子的问题"。

 不经意间,这个笑话传到了李先念的耳朵里,他马上脱口而出:"这有什么难,就骑我的马,风风光光多气派,就这么办!"

 当时村里只有李先念拥有一匹枣红马,这是组织专门配备给首长的战马,村民们和士兵们想都不敢想去碰首长的马,但是李先念一再坚持:"我们打仗不就是为了老百姓吗!"

 当士兵把这个消息告诉迎亲的老百姓时,大家都乐得合不拢嘴,禁不住感叹道:"这样的首长打心眼里为老百姓,不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还一心想着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就连这样的小事也替老百姓着想。"

推荐访问:党史英雄模范人物 党史 模范 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