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调查报告 >

经济预测报告范文9篇

时间:2022-10-08 14:00:03 来源:网友投稿

经济预测报告范文9篇经济预测报告范文 1 202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 风险评估、政策模拟及其治理 ——以更大的力度深化改革开放稳住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预测报告范文9篇,供大家参考。

经济预测报告范文9篇

篇一:经济预测报告范文

/p>

  2022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

  风险评估、政策模拟及其治理

  —— 以更大的力度深化改革开放稳住经济大盘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

  二〇二二年七月

 2

 项目概览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 2009 年发起成立“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旨在以一种开放式的科研组织模式,凝聚海内外相关研究力量发挥各自专长、分工合作,对中国宏观经济进行长期跟踪研究,定期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为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经济洞见、短期政策对策及长期改革治理建议,推动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课题组团队成员包括曾任美联储高级经济学家的国际资深专家,原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以及 20 多位获得国际国内顶尖大学博士的高级研究人员,包括 2 位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得主、5 位终身教职教授。与此同时,高等研究院下设有数据调研中心、人口流动与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卫生经济与老龄化研究中心等 10 多个中心也将从不同方面为本项目提供研究支持。

 作为课题组的成果体现形式之一,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 坚持以全局观念、系统思维和综合治理方法来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辩证关系,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一是构建完善多部门大型量化准结构性宏观模型(IAR-CMM):充分考虑中国元素、中国特色、中国国情,内含多个板块,板块对接时会把其它板块的结论嵌入到该板块中去,使之短期政策应对变量与长期改革参数在所有板块中具有自洽性和内在一致性,以此达到宏观总体一般均衡的综合治理; 二是基于扎实的数据采集和整理的严谨计量经济分析、理论内在逻辑分析及历史视野比较分析,做到分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三个维度的结合:理论逻辑、实践真知、历史视野,以体现“六性”:科学性、严谨性、针对性、现实性、前瞻性和思想性; 三是不只是大概率的点预测,更多的是进行稳经济的情景分析和反事实分析,规避和防范一旦出现后果严重的小概率事件和如何应对已有显著迹象的大概率系统性风险:对不同风险和政府不同增长目标给出应对力度和备选方案,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是既考虑到短期波动风险、趋势性和周期性因素的交互叠加和相互作用,也关注中长期制度性,结构性改革及其向纵深推进的方式。

 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每年以季度为出版频率,一年 4 期,得到“经济学前沿理论与方法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理论经济学上海市高峰Ⅱ类学科建设计划的支持。

 报告采取了国际前沿、国内较为独特的基于准结构模型的情境分析(alternative scenario analyses )和政策模拟(policy simulations )方法,在对统计数据和经济信息充分收集和科学鉴别校正的基础上,对中国宏观经济最新形势进行严谨分析,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客观预测,并提供各种政策 情景模拟结果供决策参考。

 课题组竭诚欢迎社会各界与我们开展合作交流,共同推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的发展与中国宏观经济的持续繁荣!

 3

 报告摘要

 2022 , 年以来, 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滞胀风险上升、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等国际国内复杂局面下,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加大 , 使得上半年宏观经济偏离正常增长轨迹, 给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带来挑战。然而,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强、前景广阔,支撑经济运行的有利因素和条件比较厚实,市场信心有所回升(包括企业信心、投资信心、股市回升),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展望下半年,随着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一揽子宏观政策刺激效果的逐步显现以及“十四五”规划项目的全面落地,中国经济将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全年 经济增速有望稳定在合理区间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注重短期逆周期对冲与长期跨周期政策之间的平衡,以更大的力度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力稳住经济大盘,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基本态势来看,消费受疫情冲击明显下降,疫情过后有望反弹;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回落,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动能减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所回升,对投资的支撑力度明显加大,房地产投资持续下降拖累整体投资;进出口稳定增长,贸易顺差较去年同期上升,随着疫情好转以及稳外贸相关政策落地,外贸仍将继续向好。考虑到俄乌冲突短期内难以化解,加上美国拉拢相关盟友谋求降低供应链、产业链对中国依赖,外需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稳外贸压力依然较大;CPI 稳定上涨、PPI 涨幅回落,剪刀差不断缩小;外汇储备规模总体稳定,人民币汇率短期双向宽幅波动增强;失业率走高,年轻群体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市场承受压力;数字人民币全球领先,数字人民币测试加速,主题探索更加系统化;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有望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同时创造新的增长点。

 课题组认为,中国宏观经济下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房地产企业债务压力增加,其信用风险持续释放。根据贝壳研究院统计,房地产企业 2022 年到期债务约有接近万亿级别规模,预计个别房地产企业将有大量债券展期或者实质性违约。

 二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在国际形势复杂、国内疫情反复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销货不畅,导致其营业收入和盈利水平下降,甚至停工停产、倒闭破产。

 三是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攀升。考虑到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系统,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可能会向金融系统传导,最终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四是金融机构风险敞口有所扩大。考虑到近期河南等地村镇银行爆出“无法提现”等事件,说明地方性银行的风险开始逐渐显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

 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

 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文档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他用和传播。

 4

 露,抗风险能力有所减弱。

 五是产业链、供应链紊乱以及“内缩外移”的风险,这将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不可忽略的负面冲击,严重干扰现代化进程 。六是疫情存在反弹的风险。如果下半年疫情再次爆发,尤其是在中国经济的核心区,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区,外资外贸的窗口区爆发,可能超出中国经济的承受能力。

 根据 2022 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定性判断,课题组利用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模型(IAR-CMM)对不同情景下的中国宏观经济指标增速进行预测。在基准情景下,预测 2022 年全年实际 GDP 增速为 4.3%,CPI 增长 2.1%,PPI 增长 6.4%,GDP 平减指数增长 3.4%,消费增长 1.8%,投资增长 6.2%,出口增长9.5%,进口增长 5.7%,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Y/USD)将在 6.8 附近宽幅双向波动。考虑到政策力度的加大、疫情反复、民企违约风险加剧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分以下 7 种情景对中国宏观经济指标增速进行预测:

 情景 1——假设宏观政策力度加大,在基准预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宽松,其中...

篇二:经济预测报告范文

 2020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分析报告

 疫情冲击下的世界变局与中国经济

 二〇二〇年七月

  3 报告摘要

 2020 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世界政经格局造成重大冲击。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大幅下滑,消费、投资增速出现断崖式下跌。随着我国对疫情的有效防控,二季度实现大部分复工复产,消费、投资、工业企业利润等的降幅均出现不同程度收窄。但受全球疫情蔓延及世界变局的进一步影响,疫情不仅对中国对外贸易增速形成拖累,也导致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重新调整及贸易保护主义叠加,进一步加剧了经济下行压力,我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仍不明朗,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劳动力市场冲击大,就业、收入、劳动力流动影响明显,用人需求与求职人数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加大,复工复产仍需稳步推进,不同地区、群体和行业的影响差异较大,再加上包括南方部分地区洪涝等自然灾害,稳就业、保民生的压力仍不容忽视。家庭债务持续累积,受疫情冲击影响,不同收入群体间家庭流动性差异加大,低收入家庭流动性面临枯竭风险。劳动力市场的震荡和收入不确定性的增加导致消费恢复缓慢。受抗疫所采取的区域隔离和政策调控举措的影响,中小银行区域性经营的局限性进一步凸显,其风险加速积聚。同时,为对冲疫情影响,稳定地方经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压力持续增加,极易与影子银行等金融风险交织传染,需警惕财政金融风险反弹回潮。银行风险溢出自 2 月以来连续上升,尤其是中小银行的风险溢出比例上升速度高于平均水平,银行系统的总体稳定性有恶化的苗头。疫情冲击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尽管当前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间内双向波动,人民币长期贬值压力不可忽视。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在新冠疫情冲击下正陷入衰退境地,加上全球性、地域性政经摩擦和冲突导致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更对下半年经济运行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国在应对外部挑战的同时,应立足于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如课题组一直分析强调的,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依然是内部的结构性失调,长期增长潜力仍未得到充分释放。通过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倒逼深层次的结构性、体制性改革,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并能够实现内外部相互促进,同时辅以一定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对冲政策,将有助于释放经济增长潜力、稳定就业保障民生。

 课题组充分重视对各种风险的防范,对不同情景下的经济走势、短期政策应对和中长期治理,有如下主要结果和观点。基于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模型(IAR-CMM)的情景分析和政策模拟结果,课题组测算,在基准情景下,2020 年全年实际GDP 增速约为 1.2%,CPI 增长 2.9%,PPI 增长-2.2%,GDP 平减指数增长 1.0%,消费增长

  4 -0.7%,投资增长 1.7%,出口增长-4.3%,进口增长-9.0%,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Y/USD)将在 7.05 附近双向波动。考虑到中国及其他国家疫情发展情况、基础建设及制造业投资回暖、消费补贴政策拉动内需、贸易摩擦升级、自然灾害等因素,课题组作出如下 7 种情景分析:

 1) 情景 I――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率稳步提升,乐观情形下,假设 2020 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高于基准 5.1 个百分点和消费同比高于基准 0.6 个百分点,全年实际 GDP 增长 2.0%; 2) 情景 II――消费刺激政策拉动内需,保守乐观情形下,假设政府出台刺激消费政策导致2020 年我国消费同比增速高于基准 0.2 个百分点,全年实际 GDP 增长 1.4%;乐观情形下,假设政策力度加大导致 2020 年我国消费同比增速高于基准 0.3 个百分点,全年实际 GDP 增长 1.5%;

 3) 情景 III――基础建设、制造业投资持续回暖,保守乐观情形下,假设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高于基准 0.3 个百分点,全年实际 GDP 增长 1.4%;乐观情形下,假设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高于基准 0.5 个百分点,全年实际 GDP 增长 1.5%; 4) 情景 IV――中美贸易战情况继续恶化,科技领域摩擦加剧,全球贸易保护盛行。保守悲观情形下,假设 2020 年我国出口同比增速低于基准 0.8 个百分点,全年实际 GDP 增长 0.9%;悲观情形下,假设 2020 年我国出口同比增速低于基准 1.8 个百分点,全年实际 GDP 增长 0.7%; 5) 情景 V――外部环境由于国外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而持续恶化,保守悲观情形下,假设 2020 年我国出口同比增速低于基准 2.8 个百分点,进口同比增速低于基准 1.4 个百分点,全年实际 GDP 增长 0.6%;悲观情形下,假设 2020 年我国出口同比增速低于基准 3.6 个百分点,进口同比增速低于基准 1.5 个百分点,全年实际 GDP 增长 0.4%; 6) 情景 VI——国内疫情出现局部暴发,由于加强防控导致的复工复产停滞,保守悲观情形下,假设 2020 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低于基准 1.8 个百分点,消费同比低于基准 1.7 个百分点,全年实际 GDP 增长 0.1%;悲观情形下,假设 2020 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和消费同比均低于基准 2.1 个百分点,全年实际 GDP 增长-0.1%; 7) 情景 VII——自然灾害导致农 畜业减产、 物价上涨,叠加外部环境恶化,悲观情形下,假设 2020 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低于基准 2.1 个百分点,消费同比低于基准 2.3个百分点,出口同比增速低于基准 4.1 个百分点,全年实际 GDP 增长-0.4%。

 课题组就各种假设情景探讨了政策力度的选择。根据 IAR—CMM 模型的分析,假设基

  5 准情景下全年恰好能实现 900 万新增城镇就业量目标,则在不同情景下稳就业所需的政策力度分别为:情景 IV 的保守悲观情形下,财政赤字需要增加 2524.5 亿元,超过预算赤字6.7%,全年赤字率约为 3.9%,悲观情形下,财政赤字需要增加 4207.6 亿元,超过预算赤字11.2%,全年赤字率约为 4.1%,并且货币政策方面需要额外降准 1 次 50 个基点;情景 V 的保守悲观情形和悲观情形下,财政赤字分别需要增加 5049.1 亿元和 6732.1 亿元,分别超过预算赤字 13.4%和 18.0%,全年赤字率分别约为 4.2%和 4.4%,并且货币政策方面需要额外降准 1 次 50 个基点。另外,在情景 VI 的保守悲观情形和悲观情形下,财政赤字分别需要增加 9256.6 亿元和 10939.7 亿元,分别超过预算赤字 24.7%和 29.2%,全年赤字率分别约为4.6%和 4.8%,而货币政策方面还需要额外降准 2 次,每次 50 个基点;情景 VII 下,财政赤字需要增加 13464.2 亿元,超过预算赤字 35.9%,全年赤字率约为 5.0%,货币政策方面还需要额外降准 3 次,每次 50 个基点。在情景 VI 和情景 VII 下,课题组并不建议采用如此激进的短期需求管理政策来达到稳就业目标。

 课题组基于结构模型进行政策模拟发现,(1)货币政策乘数和财政政策乘数均显示出较为明显的逆周期性,即政策效果在经济衰退时期好于经济繁荣时期;(2)疫情使得货币政策乘数减小,财政政策乘数增大。短期经济刺激政策具有逆周期性的原因包括投资调整成本,价格粘性,金融摩擦等非线性及非对称机制。金融摩擦机制削弱了货币政策对民企产出的促进作用,在金融摩擦消除后,货币政策乘数与财政政策乘数均会上升。在疫情冲击下,居民的消费行为会增加感染风险而使得消费弹性变小,因此央行的货币政策效果下降。扩张性的财政支出会导致利率的上升从而挤出消费。由于利率的挤出效应下降,因此财政乘数在疫情冲击下反而增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产出促进作用的逆周期性与在疫情期间不同的刺激效果对制定宏观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我国经济在疫情冲击下面临较大压力并且亟待复苏,因此宏观政策应当发力。但是,最优的经济政策规则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相配合,这样的政策组合要求财政政策分担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任务,也符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政策基调。与此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最优的经济政策规则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相配合,这样的政策组合要求财政政策分担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任务,也符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政策基调。与此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应该更多关注结构性问题,更加重视对民营企业的帮扶。,应该更多关注结构性问题,更加重视对民营企业的帮扶。

 如前所述,当前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其后果超过 2008 年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甚至超过上世纪 20、30 年代的世界大萧条。这也让中国经济在过去十年来持续下滑的情形雪上加霜,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困难。更严重的是,疫情造成了史无前例的断裂带,影响深远,表现在各个方面,特别是加剧了中美关系的进一步紧张,将严重影响政治、经济、国

  6 际关系的世界格局和秩序,疫后将更为明显,令世人担忧。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最近(7 月9 日)在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上的致辞中就表达了这样的担忧,并认为:“中美关系这对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也面临建交以来最严重的挑战。”的确如此,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特别是与美国的关系,将决定世界走向,而中国和美国分别和共同作出的战略选择将决定世界的格局和未来。如果双方找不到一个妥协的平衡点,有可能会形成以美国为首和中国为首的两极,导致一个世界,两个阵营,两种体系,两个市场。

 立足自身来看,中国要解决外部的危机和内部的挑战,应从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方面加以应对,关键是要根据国家发展与治理三要素(即:包容性经济制度,国家能力和政府执行力,以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包容透明的社会治理)进行深层次的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全球化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建立健全更为广纳式的包容性市场经济制度,以实现跟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趋同,尽量避免出现一个世界,两个阵营,两种体系,两个市场。同时,中国还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将国家能力和政府执行力用到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避免政府角色越位、错位、缺位,有效弥补市场和社会的失灵,同时加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包容透明的社会治理。只有这样才能和平融入到世界现存体系中去,成为得到各国信任和拥护的真正世界强国。对中国如何从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方面进行综合应对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课题组有以下主要观点:

 1. 在经济关系上要形成更广泛的自由贸易统一战线,为此要避免过度强调和宣扬政府主导,应凭着中国巨大的市场和充满活力的经济,加快推进中欧、中英、中日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主要多边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或升级谈判,积极探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可行性。同时,还是要尽可能与美国缓和经贸关系,继续贸易谈判,扩大经贸关系,中美两国毕竟是经济来往相互楔入很深的两个最大经贸国,双方都从中获得了巨大好处。面对疫情给资本安全、供应链安全带来的巨大冲击,中国不能因此走向封闭,在加强国内循环的同时,国际循环绝不能丢,应该进一步推动向世界经济体系趋同的对外开放,大力减少市场壁垒,以公平竞争、共同利益和共享价值观来凝聚自由贸易的同盟军,确保自身供应链、产业链、资金链安全,避免中国在新一轮格局调整中被排除于世界经济贸易体制之外。同时,要以开放倒逼国内市场化改革深化和营商环境优化,以竞争中性、所有制中立的原则进行体制性、结构性改革,形成国企、民企、外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增强经济制度的包容性。政府主导、行业壁垒及高关税的发展模式不仅不利于提高效率,勃发创新力,也引起了他国的强烈反弹。

  7 2. 在政治关系上应把握新冠疫情全球协同治理的时机,积极争取各国对中国的政治支持,同时尽量避免过度宣扬自己的制度优势,以免经济问题政治化,避免将中美经贸摩擦扩散到以意识形态作为典型特征的冷战中去,这特别不利于中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合作发展。历史经验表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对中美两个最大国更是如此。中国需要寻找不同国家利益交汇点,凝聚不同文明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同时增加社会的包容性和透明度,以此增加相互信任感,构建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开放型世界经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不仅仅要与非洲国家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建立良好联系,更要衔接西方国家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形成更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以及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法宝,需要继续坚持和运用。在世界抗疫的艰难时刻,中国不容回避大国责任,应采取无差别救死扶伤政策提供国际支援防控。

 3. 在国际关系上中国需要避免多线作战,要处理好有所作为和韬光养晦的辩证关系,不轻易抛弃存异求同的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方针。尤其在对外宣传中,既要传播中国好的一面,也要客观展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种种不足。例如,在制造业方面尽管中国已经拥有了联合国所有工业门类的制造业,但中国的制造业水平总体不高,关键材料、核心部件还严重依赖进口。中国当前最急迫的依然应该是解决国家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包括国富民穷及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这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来为中国解决发展问题创造时间和空间。同时,中国要通过加强对话来让其他国家准确了解中国的国家意图,尤其要加强跟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沟通,避免出现战略误判、战术失当,同时需要警惕国内激进民族主义势力所带来的风险。

 关键词:宏观经济预测;政策模拟;情景分析;长期治理

  8 目录 概述 ....................................................................................................................................................................... 9 一、中国宏观经济...

篇三:经济预测报告范文

22年第3期2021年世界经济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阴影实现了复苏,并在股市、债市、跨国并购、国际贸易额等上都实现了显著增长。但由于美元流动性泛滥,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带动了消费品价格的普遍扬升,由此酿制出了全球性、全面性通货膨胀,而且作为经济改善的重要指标,充分就业也没有达到预期。展望2022年,世界经济还会面临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虽然货币政策会总体收紧,但各国财政政策同时将持续加码,宏观经济的复苏或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一、2021年世界经济亮点盘点1. 全球经济实现复苏。从客观情况看,与2020年相比,全球经济的复苏力度有所加大,除了少数国家依旧延续小幅负增长外,2021 年第一季度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继续录得了较为明显的正收益,特别在第二季度,随着疫苗接种范围的扩大以及疫情得到相对有效的控制,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更是创出了历史上最大幅度纪录,当然这种情况主要源于2020年第二季度相应经济体出现大幅跳水与负增长。而在进入第三季度后,经济增长率出现边际递减,同样也是因为 2020年第三季世界经济2021年运行态势回顾及2022年发展趋势预测○张 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 广州 510260)[收稿日期] 2021-12-27[作者简介] 张锐(1964-),男,湖北孝感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学教授,中国市场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国际金融与服务贸易研究。[摘 要] 得益于宏观政策的护卫与推动,2021年世界经济摆脱了新冠肺炎疫情覆压之下的负增长实现了复苏,全球股市与债市出现了齐头共进的牛市,跨国并购也冲破各种阻碍获得了破历史记录的规模壮大,国际贸易额在积极力量占据明显优势的基础上有了显著增长。但是,由于美元流动性泛滥驱动下的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带动了消费品价格的普遍扬升,由此酿制出了全球性、全面性通货膨胀,而且作为经济改善的重要指标,充分就业也没有达标。展望2022年,世界经济仍面临新冠肺炎疫情、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链与供应链、债务与汇率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虽然货币政策会总体收紧,但各国财政政策同时将持续加码,宏观经济继续沿着复苏轨道上行或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就业;国际金融市场[中图分类号] F1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2)03-0079-12(总543期)2022(3)

 决策与信息 Decision & Information 79

 决 策 与 信 息 (总543期)度开始经济基本面的显著抬升所致,因此,承接前三个季度增长的惯性,2021 年第四季度世界经济仍将继续保持正增长,就全年来说,经济增长虽然没有完全恢复常态,但相对于 2020 年而言,经济发展曲线总体趋势则呈现出相对平稳的格局。从经济发达国家来看,根据IMF的预测报告,2021年美国经济将增长6%,这样的增长也创出了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最好的增长水平,同时美国也是在整个发达经济体中表现较为突出的国家。相对于美国,整个欧元区的经济增长节奏似乎要慢了一些。按照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欧元区19个国家2021年GDP增长幅度为5%,这一预测与IMF的分析结果相一致,同时比OECD预测结果低0.2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国家中,俄罗斯全年经济增幅有望达到4%左右,印度全年GDP增长9%,巴西经济取得了同比增长超5.1%的年度成绩,南非也一改阴霾实现 4.6% 的年度正增长。“金砖五国”中,中国经济的表现最为亮眼,全年可实现 8% 的增长。继续稳坐全球 GDP 总量第二的位置, 并且114万亿元的GDP增量规模不仅继续领先美国。总额上也将首次超过欧盟,IMF 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将升至18%左右。2. 全球就业市场未达预期。就业率或失业率高低是衡量全球经济与一国经济增长幅度与发展质量的重要维度。就 2021 年而言,未见消退且持续演变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掣肘全球经济脚步的同时,给就业市场产生的冲击也远远超出了预期,而且劳动力市场的复苏进度始终落后于经济增长的复苏节奏。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发布的最新报告,至 2021 年第四季度,全球工作时间比疫前同期水平减少了 4.3%,相当于有多达 1.25 亿个全职工作岗位蒸发消失,在此基础上,ILO 指出,2021 年全球失业人数将达到 2 亿,比前一年增加了0.1亿。正如新冠肺炎疫情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杀伤程度存在较大区别那样,疫情冲击之下两大经济板块中人们的就业状况也有很大的不同。按照ILO的统计报告,至2021年第四季度,中高收入国家的总工作时间相对于2019年第四季度减少了 3.6%,同时低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分别减少了5.7%和7.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劳动生产率比值从 17.5∶1 扩大到 18∶1,创下2005年以来的新纪录。说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劳动力市场受到疫情的的打击更大,劳动者就业难度更高。3. 全球通货膨胀普遍超限。2021年盘旋在世界经济上空的最大阴影莫过于全球性、全面性通货膨胀。除了大宗商品集体大涨外,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食品价格上涨了40%,与此同时,许多国家的房价在过去一年直线飙涨并录得 10年来的最大涨幅,全球平均房价年度同比上涨超过了 9%。IMF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整体的通胀率达到 4.8%,成为自 2007年以来最高的一次,其中有 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胀率创下近5年新高。多年来,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美联储2%的年度政策目标以下运行 [1] 。但据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2021 年 11 月美国 CPI 同比上涨6.8%,虽然美国全年通胀率可能在 5% 以下,但绝对是自 1991年初以来通胀率超过 5% 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2] 。与美国物价上涨相竞速,欧元区 CPI 在 2021年 11 月同比劲升 4.9%,为 25 年来的最大涨幅。按照欧委会的预测,欧元区通胀率在 2021年达到2.4%,高出 2020年 2.1个百分点。另外,英国的年度物价上涨幅度将高出 4%,为过去 10 年来的最大涨幅。其他发达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同样面临不小的压力。这完全改写了数年来国内物价始终呈现通货紧缩的格局,以日元计算的日本 11 月 CPI 同比上涨 0.5% 并创下近两年的最大涨幅。与日本相比,韩国的物价涨幅更为凌厉,至 2021 年 11 月份经济热点80

 2022年第3期韩国 CPI 同比上涨 3.7%,为过去 10 年来的最大同比涨幅。除了中国CPI出现温和上涨之外,过去一年新兴市场国家物价水平则集体展示出整体大幅上扬的态势 [3] ,涨幅不仅超过发达经济体,而且不少国家发生了恶性通胀的风险。数据显示巴西2021年的通胀率达到10.2%,为该国官方通胀设定目标的两倍之多;俄罗斯的年度通胀率同比上涨 6%,远超本国央行 4% 的目标;印度年度 CPI 超过 5.5%,为过去3年来最高水平。4. 各国货币政策持续宽松。作为缓解与对冲新冠肺炎疫情挫伤经济的最有效手段,宽松性货币政策在过去一年中继续得到了延续,而且被视为“全球央行的央行”的美联储起到了表率作用。资料显示,除了将基准利率降至 0%~0.25% 之外,美联储还推出了无节制的量化宽松(QE),从疫情暴发至今的三轮刺激政策,美联储总共释放了高达9万亿美元新增流动性。而在美联储的带动下,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央行都开启了货币政策的宽松窗口。但是,针对全球性通胀尤其是美国国内通胀不断走高的现实,美联储又不得不改变已有的货币政策设定。年终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决定将购债量削减到每月300亿美元,至2022年3月左右结束全部购债,并且接下来美联储将遵循“减债+加息+缩表”的基本节奏逐渐回归到货币政策的常规轨道之上。美联储态度的转变也影响了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在维持三大关键利率的基础上,欧洲央行决定自 2021 年第四季度起放缓总额 1.85 万亿欧元、每月购买 200 亿欧元的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的速度,并到 2022年 3月底完全结束净购买。此外,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年终会议在维持 8750亿英镑资产购买行动的同时,还是选择放弃零利率,将基本利率上调 15 个基点至0.25%。实际上,削减购债规模就像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一样在理论上还只是属于货币政策范畴内数量工具的调整,由此产生的收缩效应相对温和,而真正能够产生紧缩效应的应当还是价格工具。因此就像英国没有跟随美联储碎步慢走的政策调整节奏那样,许多发达国家针对国内物价真实状况的判断已经提前开始加息行动。而新兴经济体无论是加息节奏还是加息频率都比发达经济体快了不少。除了墨西哥央行在过去一年中完成了3年来的首次加息外,智利央行将利率一次性上调75个基点至1.5%;俄罗斯央行先后四次提高利率,累计加息 225个基点;巴西央行在 2021年也先后四次升息,基准利率最终达到了5.25%。理论上,通胀高压之下央行将会义无反顾地选择货币紧缩,但也有不同的反应。中国货币政策完全走出了一条“以我为主”的独立路线 [4] ,除了基于为实体经济提供充足流动性的目的,中国央行过去一年中先后两次普遍降准且最终共计向市场释放2.2万亿元的长期资金。5. 积极财政政策大行其道。在宏观经济政策投放与安排格局中,财政政策应当是与货币政策紧密匹配的调控工具与手段,尤其是与宽松货币政策可能会产生“流动性陷阱”以及通货膨胀甚至“滞涨”完全不同,扩张性或积极性财政政策往往会催生出“乘数效应”,无论是作用于投资还是消费,财政政策的效果都要比货币政策的传递路径短且效果更显著。也正是如此,在 2021年这个非常复杂的经济格局年代,积极性财政政策就成为了各国政府共同的选择。作为是首年执掌白宫的见面礼,美国总统拜登抛出了高达 3.5 万亿美元的预算框架并得到国会批准,而这一联邦政府层面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财政支出计划无疑为拜登推行大规模的经济刺激与社会发展计划铺平了道路。其中名为“经济救助计划”的资金安排量达到1.9万亿美元, “基础设施建设法案”投资支出高达1.2万亿美元, “家庭就业与气候支出计划”总金额1.8万亿美元 [5] 。张 锐:世界经济2021年运行态势回顾及2022年发展趋势预测 81

 决 策 与 信 息 (总543期)按照欧委会的预测,欧元区的公共债务 2021年将达到 100% 的峰值,财政赤字升至 7.1%,其中不仅包括规模为 5400亿欧元的经济救助计划,更有需投资 1.8 万亿欧元“欧盟下一代”全面复苏计划;不仅如此,过去一年中欧委会还通过了法国提交的30亿欧元援助受疫情影响企业的计划。与此同时,脱离欧盟的英国政府也从年度预算中专列50亿英镑帮助受疫情封锁重创的旅游及家具类等企业。像英国一样,日本政府也从高达106万亿日元的 2021 年度预算中专门划出 5 万亿日元作为“地方创生临时交付金”特项发放给各都道府县,为帮扶商家提供支持,同时日本推出了个人所得税、资产税、法人税、消费税、国际税等多个税种的税收优惠政策,过去一年中减税规模达到500~600亿日元。新兴市场国家中,印度 2021 年财年预算总支出 35 万亿卢比,财政赤字占 GDP 比例提高至9.5%;俄罗斯 2021 年的财政赤字降至 2.4%,尽管如此,俄罗斯用于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延长延期纳税、低息贷款、商业赠款等方面的公共财政支出却增加了许多,全年俄罗斯财政支出超过 24万亿卢布;巴西虽然2021年财政预算赤字高达2470亿雷亚尔,但用于应对疫情的预算支出不受公共支出上限和赤字目标的限制。本着更加积极有效、更为精准与可持续的基本原则,中国将 2021 年的财政赤字率从往年的3.6%降至 3.2%,相应的一般预算赤字规模控制在了 3.8~4.0万亿元。同时基于稳增长与保就业、保民生的政策目标,中国政府在过去一年中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4.47 万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0.82万亿元,专项债务限额 3.65万亿元。另外,通过加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并将个体工商户纳入优惠政策范围、以及提高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过去一年中国政府新增减税额度超过5500亿元。6. 汇率市场仍深受强势美元影响。一方面,2021年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整整70年,回头看,虽然解体的结果是美元与黄金脱钩,但美元在国际贸易与投资领域的支配地位其实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主权货币实际仍是盯着美元,随美元的变化而变化,并总体呈现出一种反向关系。另一方面,一国货币汇率的高与低、升与降与本国经济基本面存在重要关联,同时也直接受到本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基本态势是强劲的经济增长支持一国货币升值,提高基准利率往往会导致本国货币的正向联动。但是,由于许多国家的货币政策以美联储货币政策作为重要参考,实际上本国货币汇率的变化与调整也必然受到美联储态度的间接性影响。进入 2021 年后,美联储在在货币政策上一直表现出“鸽”派的姿态,即便是通胀出现了逐月加速趋势,10月之前美联储依然没有释放出准备收缩货币政策的任何信号。在这种情形下,美元应当出现下行趋势,但全年美元却上涨6.34%。美元不俗的年度表现在非美货币身上却产生了震动不小的“跷跷板效应”。就非美发达经济体货币而言,整个2021年除了加元兑美元微涨0.72%外,其余所有主权货币兑美元都呈下跌趋势。而在所有非美发达国家货币中,日元是过去一年表现最差的货币,全年跌幅超过11.42%。新兴市场国家中,土耳其里拉可以说是去年兑美元汇率表现最惨的货币。不仅单月出现狂贬20% 以上的惨相,而且里拉连续数月大幅收阴也是司空见惯,汇率不断创出最低历史纪录成为了里拉在2021年的主要轨迹。就人民币而言,2021 年的表现则出人意外。理论上,因为美元较为强势,同时还有国内两次降准的作用,并且通胀情势也不乐观,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应当出现下跌,但事实是,人民...

篇四:经济预测报告范文

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 2021- - 2022 )

 报告摘要 1 2021 年,我国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预计全年 GDP增速 8.0% 。随着经济步入转型升级阶段,制造业投资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但投资增速整体平稳,结构进一步优化;得益于我国有效的疫情防控,进出口增速大幅上升,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然而境外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仍然艰巨,虽然劳动力市场持续回暖,收入平均水平上升,但收入差距扩大,消费增长乏力,企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随着多国采取与病毒共存的策略,未来我国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可能重新调整。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间内宽幅双向波动,但长期贬值压力不可忽视。需要关注的是,一些政府部门管制不断加强的所谓改革、政策和多行业规范调整没有把握好时度效,力度过大、过急、过频、过激,导致监管、整顿过度,叠加共振,市场主体活力及其预期下降,企业信心不稳,承载了中国绝大部分就业的中小微企业经营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和困难,运行复苏缓慢,乃至一些中型、大型企业也出现经营困难

 加剧趋势,投资增速也有回落风险。此外,也出现了原则肯定、具体否定、落实不到位的空心化现象,使之中央部署、改革大政方针无法完全落地。

 更令人担心的是,由于市场化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辅助、配套改革措施不到位,一出现问题,就轻易地否定其必要性,没有意识到,其必要性还需要许多其他辅助条件才能转化成充分条件,从而认为是市场化改革的错,否认其改革大方向,想走回头路。这些是导致各界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预期减弱的重要原因。

 那么,如何破解经济发展面对的“三重压力”,落实稳中求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怎样才能实现创新驱动呢?“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课题组认为,这需要从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从历史视野、实践探索和理论高度三个维度来得到答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在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时需要有一般均衡分析系统思维的综合治理理念和全局观念,而不是孤立地看问题。我们既要考虑中国国情、中国特色,也要基于世界上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来处理好短期政策应对和中长期改革治理、一般性和特殊性、规律性和特色性以及市场化改革和加强管制的改革这四大辩证关系,从而稳中求进,短期政策应对和中长期综合改革治理不仅要有决策的科学性,更要有谋划的艺术性。并且,这样的决策和谋划

 应经受得住历史、实践和理论的印证、检验及逻辑推理。

 课题组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机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从价格和成本的角度,尽管目前 CPI不高,且工业企业利润总体较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升增加了中下游行业的成本压力,特别是下游中小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和需求增长乏力的双重压力。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我国教育错配现象较为突出,会对个体收入产生“扭曲”效应,并且该效应在我国劳动力市场长期存在。应通过推动教育公平,改善收入代际流动,同时从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份额占比,完善再分配税收体系等多个角度改善收入不平等状况。

 从债务构成方面看,随着家庭信贷政策的反复,本已收缩的家庭债务重回快速增长的轨道;企业部门杠杆率水平较 2020 年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近年来高位,企业债务风险仍未充分释放,民营企业和中央国有企业债务违约率由降转升;地方政府债务呈现出规模增加和期限延长的特点,鉴于其债务资金大多来源于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警惕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加剧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的错配。在当前地方政府依赖土地抵押和土地财政等方式进行债务融资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造成的土地资源配置低效率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在推动数字经济的进程中,数字人民币及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的测试正稳步有序进行,

 对深化金融普惠、增加人民币国际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合理监管数字金融资产,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鼓励私营部门自主创新,是中国当下面临的一个挑战。环境治理方面,双碳目标下,经济增长存在降速风险,但长期中存在的产业与能源结构转型和技术创新压力将成为新的发展机遇。

 课题组充分重视对各种风险的防范,对不同情景下的经济走势、短期政策应对和中长期治理,有如下主要结果和观点。基于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模型(IAR-CMM)的情景分析和政策模拟结果,课题组测算,在基准情景下,2022 年全年实际 GDP 增速约为 5.5%,CPI 增长 1.8%,PPI 增长 3.9%,GDP 平减指数增长 3.2%,消费增长 6.5%,投资增长 5.1%,出口增长 11.3%,进口增长 11.8%,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Y/USD)将在 6.4 附近宽幅双向波动。考虑到“双碳”目标的严格执行、民营企业违约风险的上升、房地产税推进、疫情防控的科学有效、有效竞争以及政策调整与改革的“时度效”等因素,课题组作出如下 6 种情景分析:

 景 情景 I I——假设我国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初期阶段更加严格执行减排政策。较高的碳减排标准造成投资增速和消费增速分别较基准下降 0.1 个百分点,导致全年 GDP 增速较基准情景下滑 0.1 个百分点,为 5.4%。

 景 情景 II——假设民营企业经营压力加大,违约风险上升,投资增速较基准下降 0.5 个百分点,导致全年 GDP增速较基准情景下滑 0.3 个百分点,仅为 5.2%。

 情景 III——假设我国房地产税政策加速落地,改革措施将给宏观经济造成短期阵痛,通过影响二手房市场和租房市场使家庭消费降低 2 个百分点,导致全年 GDP 增速比基准情景下滑 1 个百分点,仅为 4.5%。

 景 情景 IV——若疫情常态化管理的防范和预防措施更加科学有效,降低对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导致 2022 年消费增速比基准情景提高 0.5 个百分点,并带动投资增速比基准情景增加 0.2%,全年 GDP 增速将较基准提升 0.3 个百分点,达到 5.8%。

 景 情景 V V——假设资本监管政策到位,有效竞争推进,劳资环境改善,使收入差距下降 0.02 个单位,消费增速较基准提高 0.8 个百分点,拉动 GDP 增速较基准情景增加0.4 个百分点,达到 5.9%。

 情景 VI——假设政策调整和推动改革更加注重“时度效”,努力做到科学有效,发挥出“高效能”,消费和投资增速较基准分别提高 0.5 和 0.7 个百分点,全年 GDP 增速将较基准提高 0.6 个百分点,达到 6.1%。

 课题组就各种假设情景探讨了政策力度的选择。根据IAR-CMM 量化准结构模型的分析,为了达到 6%的较高经济

 增速,不同情景下所需的政策力度分别为:

 (1)在基准情景下,货币政策需要在基准政策的基础上额外降准一次 50 个基点;财政赤字需要额外增加4217.1 亿元,超过预算赤字 12.3 %,估算全年赤字率约3.4 %; (2)在情景 I 下,货币政策需要在基准政策的基础上额外降准一次 50 个基点;同时,财政赤字需要增加 5060.5 亿元,超过预算赤字 14.7 %,估算全年赤字率约3.4 %; (3)在情景 II 下,货币政策需要在基准政策的基础上额外降准两次,每次 50 个基点;同时,财政赤字需要增加 6747.3 亿元,超过预算赤字 19.6%,估算全年赤字率约 3.6%; (4)在情景 III 下,货币政策需要在基准政策的基础上额外降准四次,每次 50 个基点;同时,财政赤字需要增加 12651.3 亿元,超过预算赤字 36.8 %,估算全年赤字率约 4.1%。由于短期政策会对宏观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造成较大的扭曲副作用,课题组并不建议采用如此激进的宽松政策; (5)在情景 IV 下,货币政策不需要在基准政策的基础上做出额外调整,但财政赤字需要增加 1686.8 亿元,超过预算赤字 4.9%,估算全年赤字率约 3.2 %;

 (6)在情景 V 下,货币政策不需要在基准政策的基础上作额外调整,财政赤字需要增加 843.4 亿元,超过预算赤字 2.5%,估算全年赤字率约 3.1%; (7)在情景 VI 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不需要在基准政策的基础上作额外调整。

 面对中国经济出现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减弱三重压力,跨周期调节政策要考虑的不只是短期经济波动,而且更要着眼于中长期,向改革和开放要红利。过去 10 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下行,有周期性、外部性的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制度性、结构性的因素,这些因素也导致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发展驱动的创新力、发展结构的协调性、发展过程的生态性、发展格局的开放度、发展成果的共享度不足等问题迟迟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唯有靠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法治化改革和扩大全方位、制度型开放,才能推动中国经济沿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前行,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课题组有以下主要观点和建议:

 1 1 、鉴于中国经济短期内出现新的下行压力,在总体宏观经济政策定位上还需要保持相对宽松的基调,使积极的财政政策真正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真正稳健。财政政策需要出台面向基本民生的收入补贴措施和减税降费政策,提振消费需求,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特别是在疫

 情严控或时不时熔断的情形下,仍需延续中小微企业税费减免政策和加大就业稳岗补贴,扭转中小微企业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货币政策同样需要对中小微企业和薄弱环节进行定向扶持,防止经济进一步分化,同时用好绿色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绿色经济投资的支持,启动经济新增长点,对冲经济下行趋势。此外,针对一些行业的调整,也应该采取渐进而不是急剧式、一刀切的不断加强管制和结构调整,要注重决策的科学性和综合治理谋划的艺术性,防止出现政策叠加共振效应。

 2 2 、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弄清楚改革与发展、稳定和创新的内在辩证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内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实践和理论都表明,改革与不改革,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相差近 3 3 个百分点。并且,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现阶段也主要来源于盘活生产要素、激发工作动力等这样的提高效率的市场化改革开放,而不是基本靠技术进步。面向中长期的未来,中国只有坚定不移地为改革开放鼓与呼,通过真正深化制度性、市场化改革和扩大全方位、制度型开放,扩大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改善营商环境,同等对待国有企业和民营经济,让社会和企业的信心为之一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才会有大的改观。改善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改革与不是市场化的“改革”,经济增长率大概率仍将会相差几个百分点。

 3 3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开放也已进入新阶段,要形成为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鼓与呼的和谐气氛和良好的营商大环境,要有具体措施,让中央部署、改革大政方针真正落地,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让政府更好而不是更多地发挥作用,以全方位开放倒逼深层次制度改革,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任务就是提供现代国家治理制度基础的综合性改革,包括三大重点目标任务:一是形成具有包容性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二是提升国家依法治国能力和政府执行力;三是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谐透明的良好社会规范和秩序和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这三点其实也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三要素。

 4 4 、进入新发展阶段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从过去更注重量的增长速度转向更注重质的提升和增长的持续性,且更强调让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同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约束条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紧约束、硬约束。发展目标和约束条件的改变,意味着过去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要素驱动型粗放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必须向创新驱动型集约发展模式转变,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实现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要义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政府要有执行力,需要以改革、发展、稳定、创新和治理五

 位一体的综合改革方式进行治理,建立有能、有为、有效、有爱的有限政府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5 5 、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中国经济的发展实践数据和市场经济的内在理论逻辑,无不揭示了市场化改革及高度的对外开放对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至关重要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在新时期以深层次制度性改革和制度型开放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战略指引,需要综合施策让改革开放大政方针和新发展理念落地,其根本是要界定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内在关系。一要正确处理政产学研的关系,夯实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基础;二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引导,促进多方面多维度的均衡联动发展;三要深化环境监管体制的改革,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态的需要;四要推动深层次制度性的开放,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新局;五要政府、市场与社会共同发挥作用,以系统思维推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宏观经济预测;政策模拟;情景分析;长期治理 本 报 告 联 系 人 :

 陈 旭 东 ( 021-65903125 ,chen.xudong@mail.shufe.edu.cn)

 概述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基于上财高等研究院中国量化准结构宏观预测模型(IAR-CMM)所建立的情景分析和政策模拟,分别从基准情景(2022 年全球经济逐渐复苏,美联储 2022 年年中结束缩减债券购买,加息时点可能提前至 2022 年底以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 6.4 附近宽幅震荡;国内疫情延续 2021 年以来的发展状况、家庭杠杆率 2022 年再上升 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会企稳回升、房地产投资下行压力增加、制造业投资继续维持回升态势,四季度不良贷款率将小幅上升、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科学有效、货币政策稳健灵活适度并保持流动性合...

篇五:经济预测报告范文

22-2022 年中国元宝枫行业市场研究及投资战略预测 报告范文

  国统调查报告网是目前全国最大最权威的信息咨询服务提供商之一, 国统调查报告网依托自身各领域庞大的专家顾问群体并在相关权威机构的 大力支持下为客户提供超过 100000 份市场研究报告等众多课题,为各领域 企业、经理人、专家等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报 告(注:可出具各类项目的甲级资质)、专项项目报告、商业策划书等众多 研究及调研课题。

 2022-2022 年中国元宝枫行业市场研究及投 报告目录(部分):

  第一章元宝枫概述 第一节元宝枫定义

  第二节元宝枫行业发展历程 第三节元宝枫市场发展概况

  第四节元宝枫产业链分析

  第二章 2022-2022 年中国元宝枫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22-2022 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第二节元宝枫行业相关政策

 第三节 2022-2022 年中国元宝枫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第三章中国元宝枫生产现状分析 第一节元宝枫行业总体规模

  第一节元宝枫产能概况

  国统调查报告网是目前全国最大最权威的信息咨询服务提供商之一, 国统调查报告网依托自身各领域庞大的专家顾问群体并在相关权威机构的 大力支持下为客户提供超过 100000 份市场研究报告等众多课题,为各领域 企业、经理人、专家等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报 告(注:可出具各类项目的甲级资质)、专项项目报告、商业策划书等众多 研究及调研课题。

 第三节元宝枫市场容量概况

  第四节元宝枫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五节元宝枫产业供需情况

  第四章世界元宝枫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第一节世界元宝枫产业发展综述

  第二节世界元宝枫市场分析

  第三节世界元宝枫行业供给分析

  第五章元宝枫国内产品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国内产品 2022-2022 年价格回顾

  第二节国内产品当前市场价格及评述

  国统调查报告网是目前全国最大最权威的信息咨询服务提供商之一, 国统调查报告网依托自身各领域庞大的专家顾问群体并在相关权威机构的 大力支持下为客户提供超过 100000 份市场研究报告等众多课题,为各领域 企业、经理人、专家等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报 告(注:可出具各类项目的甲级资质)、专项项目报告、商业策划书等众多 研究及调研课题。

 第三节国内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 2022-2022 年国内产品未来价格走势预测 第六章 2022-2022 年我国元宝枫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我国元宝枫行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中国元宝枫产品技术分析

 第三节中国元宝枫行业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对中国元宝枫市场的分析及思考

 第七章 2022-2022 年中国元宝枫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2022-2022 年中国元宝枫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第二节 2022-2022 年中国元宝枫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三节 2022-2022 年中国元宝枫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国统调查报告网是目前全国最大最权威的信息咨询服务提供商之一, 国统调查报告网依托自身各领域庞大的专家顾问群体并在相关权威机构的 大力支持下为客户提供超过 100000 份市场研究报告等众多课题,为各领域 企业、经理人、专家等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报 告(注:可出具各类项目的甲级资质)、专项项目报告、商业策划书等众多 研究及调研课题。

 第八章元宝枫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第一节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第二节元宝枫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第三节元宝枫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九章元宝枫行业投资与发展前景分析

  第一节 2022-2022 年元宝枫行业投资情况分析

  第二节元宝枫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三节元宝枫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国统调查报告网是目前全国最大最权威的信息咨询服务提供商之一, 国统调查报告网依托自身各领域庞大的专家顾问群体并在相关权威机构的 大力支持下为客户提供超过 100000 份市场研究报告等众多课题,为各领域 企业、经理人、专家等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报 告(注:可出具各类项目的甲级资质)、专项项目报告、商业策划书等众多 研究及调研课题。

  第十章 2022-2022 年中国元宝枫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22-2022 年中国元宝枫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 2022-2022 年中国元宝枫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十一章元宝枫上游原材料供应状况分析 第一节主要原材料

  第二节主要原材料 2022-2022 年价格及供应情况

  第三节 2022-2022 年主要原材料未来价格及供应情况预测 第十二章元宝枫行业上下游行业分析 第一节上游行业分析

 第二节下游行业分析

 国统调查报告网是目前全国最大最权威的信息咨询服务提供商之一, 国统调查报告网依托自身各领域庞大的专家顾问群体并在相关权威机构的 大力支持下为客户提供超过 100000 份市场研究报告等众多课题,为各领域 企业、经理人、专家等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报 告(注:可出具各类项目的甲级资质)、专项项目报告、商业策划书等众多 研究及调研课题。

 第十三章 2022-2022 年元宝枫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当前元宝枫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元宝枫未来发展预测分析

 第三节 2022-2022 年中国元宝枫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第十四章元宝枫国内重点生产厂家分析 第一节 A 公司

  第二节 B 公司

  第三节 C 公司

  国统调查报告网是目前全国最大最权威的信息咨询服务提供商之一, 国统调查报告网依托自身各领域庞大的专家顾问群体并在相关权威机构的 大力支持下为客户提供超过 100000 份市场研究报告等众多课题,为各领域 企业、经理人、专家等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报 告(注:可出具各类项目的甲级资质)、专项项目报告、商业策划书等众多 研究及调研课题。

 第四节 D 公司

  第五节 E 公司

  第六节 F 公司

 第十五章元宝枫地区销售分析

  第一节中国元宝枫区域销售市场结构变化 第二节元宝枫“东北地区”销售分析

 第三节元宝枫“华北地区”销售分析

 第四节元宝枫“中南地区”销售分析

  国统调查报告网是目前全国最大最权威的信息咨询服务提供商之一, 国统调查报告网依托自身各领域庞大的专家顾问群体并在相关权威机构的 大力支持下为客户提供超过 100000 份市场研究报告等众多课题,为各领域 企业、经理人、专家等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报

 告(注:可出具各类项目的甲级资质)、专项项目报告、商业策划书等众多 研究及调研课题。

 第五节元宝枫“华东地区”销售分析

 第六节元宝枫“西北地区”销售分析

  第十六章 2022-2022 年中国元宝枫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 2022-2022 年中国元宝枫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第二节 2022-2022 年中国元宝枫行业品牌建设策略

 第十七章市场指标预测及行业项目投资建议 第一节中国元宝枫行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第二节元宝枫产品投资机会

  第三节元宝枫产品投资趋势分析 第四节项目投资建议

  1、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国统调查报告网是目前全国最大最权威的信息咨询服务提供商之一, 国统调查报告网依托自身各领域庞大的专家顾问群体并在相关权威机构的 大力支持下为客户提供超过 100000 份市场研究报告等众多课题,为各领域 企业、经理人、专家等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报 告(注:可出具各类项目的甲级资质)、专项项目报告、商业策划书等众多 研究及调研课题。

 2、项目投资注意事项

  3、生产开发注意事项

  4、销售注意事项

  第十八章元宝枫企业制定“十三五”发展战略研究分析

  第一节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第二节企业强做大做的需要

  第三节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第一节科学性 第二节实践性

  第三节前瞻性

  第四节创新性

  第五节全面性

  第六节动态性

 第一节国家产业政策 第二节行业发展规律

  第三节企业资源与能力

  第四节可预期的战略定位

篇六:经济预测报告范文

市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认识

 市场看法:通胀延续

 经济偏软

 按照《证券市场周刊》在 2018 年 10 月份数据未公布前做的 11 月份宏观数据提前预测,偏高通胀和偏软经济仍是市场主流看法:投资、工业、消费、外贸、货币的预测中值和均值均基本平稳,价格维持偏高态势,通胀预期有所升温。

 11 月份 CPI 提前预测的中值和均值分别为 2.4 和 2.5,预测分布区间 (2.2,2.7),分布差距有所缩小,分布区间上移,表明市场通胀预期提升;PPI 提前预测的中值和均值局均为 3.2,预测分布区间(2.5, 4.2),分歧扩大。11 月份工业增加值提前预测的中值和均值均为 5.9,预测分布区间(5.5,6.8),表明机构对经济短期运行并不存在大幅恶化的预期,但分歧继续大。

 消费、外贸的看法也体现了“走平”趋势,表明市场对贸易摩擦对经济整体运行的影响,并不存在过多担忧;对消费前景的看法,也呈现了差异化态势。

 对于货币增长,虽然边际放松前期就已呈现显著迹象,但走平是市场共识。10 月份货币超市场预期回落,“货币平”的预期应更得到强化。若 11 月份实际回升,那么未来边际放松的预期将重现。

 我们看法:经济稳中偏升趋势不变

 在预测分布中,我们仍是最乐观者——投资将见底企稳回升,经济稳中偏升是基本格局,2018 年是中国经济开始走出“底部徘徊”状态的起始之年,虽然经济增速仍没有大的回升,但经济运行质量改善, 结构改善和转型升级的特征开始显现!

 虽然 10 月份的实际数据偏弱,消费价格上行的前期预期应验,但近期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行局面,打消了市场对通胀继续上行的预期;市场短期经济前景的预期应继续有弱恶化!

 我们认为,受基数效应影响,工业价格将延续加速回落态势;消费价格追随季节性波动规律,将缓慢回落。在经济整体仍处“底部徘徊” 时期,通胀压力通常难以持续。预计这种通胀压力将持续 1-2 季,这也足够引起市场预期改变,对债市产生压力将不小。长期看,通胀和通缩均可能性较小,经济底部运行时期“防通缩”还应是主要应对方向。

 我们认为,“去杠杆”是个长期过程,这个过程决定了未来货币增长的长期顶,但为托底经济,货币也不会收缩过紧,未来货币增长将在一个狭窄区域内实现“刀刃”增长。为维持货币平稳,未来 6-12 月再降准的概率还是较高的。

 10

 月高频数据分析

 楼市调控重心微调至维稳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成为楼市调控新目标。由于楼市对地方财政的直接影响,房市运行的平稳一直是政府楼市调控的内在要求。随着楼市开始降温,楼市调控的重点已经从“防大涨”转向“防大跌”,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成为近期楼市调控政策的重心。楼市调控一度使得市场价格“失真”,个别开发商为回避监管,将装修和配套等分拆除购房合同。前期调控的很多措施在于落实价格的真实性, 进入下半年后,楼市价格的真实性逐步提高,政府逐渐认可房价在调控下“涨不动”的现实,进一步向市场显示的调控目的信号是——保持房价平稳。

 从中原报价指数情况看,楼市价格涨势延续了高位回落后的低位走平态势,房价变动的棘轮效应——能上难下,能否持续仍有待观察。虽然从中国调控历史看,严控是停止上涨不下降,一旦调控放松,房价则展开报复性反弹;然而,受经济形势和政策前景、土地市场变化影响,未来房价走势不确定明显提高。

 从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最新定调,以及下半年住建部频繁约谈房价涨幅过快城市负责人的情况看,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维持高位的态势越来越难,未来或许有越来越多的打折盘出现。

 图

 1 1 :主要城市住宅价格延续低位(当月同比,% % )

 432 408 384 360 336 312 288 264 240 216 192 168 144 120 96 72 48

  数据来源:

 wind ,上海证券研究所

 从 2018 年 10 月份 70 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看,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二手住宅环比下降;二线城市环比涨幅均回落;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微扩,二手住宅 上海:中原报价指数:月 深圳:中原报价指数:月天津:中原报价指数:月 北京:中原报价指数:月 成都:中原报价指数:月 2011-06 2011-10 2012-02 2012-06 2012-10 2013-02 2013-06 2013-10 2014-02 2014-06 2014-10 2015-02 2015-06 2015-10 2016-02 2016-06 2016-10 2017-02 2017-06 2017-10 2018-02 2018-06 2018-10

 涨幅回落。10 月份,各地继续坚持因城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强化地方调控主体责任,促进房地产市场逐步回归理性从环比看,4 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持平;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下降 0.2 , 降幅比上月扩大 0.1 个百分点。31 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分别上涨 1.0 和 0.3 ,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 0.1 和 0.5个百分点。35 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 1.1 ,涨幅比上月扩大 0.2 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上涨 0.5 ,涨幅比上月回落 0.3 个百分点。

 10 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 1.2 ,涨幅比去年同月扩大 0.2 个百分点;1-10 月平均,同比上涨 0.2 ,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 11.7 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上涨 1.0 ,涨幅比去年同月回落 2.1 个百分点;1-10 月平均,同比上涨 0.7 ,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 13.1 个百分点。

 10 月份,15 个热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 2 个,与上月相同,最大降幅为 0.5 ;上涨的 13 个,增加 2 个,最高 涨幅为 2.5 。同比下降的城市有 3 个,比上月增加 1 个,最大降幅为 1.0 ;上涨的 12 个,与上月相同,最高涨幅为 13.3 。

 图

 2 2 :

 70

 , 城市住宅价格仍然稳中趋升(当月同比, )

 16

 12

 8

 4

 0

 (4)

 (8) 数据来源:

 wind ,上海证券研究所

 房地产市场:成交下台阶后走平

 从 2017 年 3 月起,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的“四限”手段逐渐在全国推广,住宅市场显著降温。2018 年以来,楼市调控不放松态势持续,具有拐点效应的市场化调控手段继续得到严格实施。

 2018 年 11 月以来,虽然各地新出台的、进一步加码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相较先前几月有所减少,但调控并未松动,加强市场监管稳控楼市秩序仍然是本月调控重点。这意味着楼市政策整体进入平稳运行的时 二手住宅 新建住宅 2009/07 2009/10 2010/01 2010/04 2010/07 2010/10 2011/01 2011/04 2011/07 2011/10 2012/01 2012/04 2012/07 2012/10 2013/01 2013/04 2013/07 2013/10 2014/01 2014/04 2014/07 2014/10 2015/01 2015/04 2015/07 2015/10 2016/01 2016/04 2016/07 2016/10 2017/01 2017/04 2017/07 2017/10 2018/01 2018/04 2018/07 2018/10

 期。我们认为,中央遏制房价上涨的决心不会发生改变,未来各地将 继续严格执行前期已出台的调控政策,楼市政策将依然维持收紧态势。从中央到地方,政策正从多维度平衡市场,调控进入了一个博弈平衡 期,防止房价过快上涨,也防止房价大幅下跌。

 在楼市多种政策的综合调控下,楼市的投机、投资新增需求得到有效限制,成交量明显下移,2017 年以来的成交明显下降,但 2018 年趋势已企稳——从各月份的成交规模变化看,楼市成交已在下降台阶的基础上企稳,但成交量已下降到只有调控前的 60 左右水平,也和实施了“双限”4 年之后的 2014 年接近。2018 年 11 月份,全国 30 大 中城市的周成交规模延续平稳,周成交规模平均仅有 384.25 万方, 2017 年同期为 345.9 万方,成交略有上升。从前期成交规模变化下降平台的态势看,未来成交也将延续目前的平稳态势。

 图

 3 3 :

 30 个大中城市房屋成交延续平稳(日均/ / 周,万平米)

 875 825 775 725 675 625 575 525 475 425 375 325 275 225 175 125 75

 数据来源:

 wind ,上海证券研究所

 用电回落预示经济运行偏软

 2018 年 11 月 26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 10 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1-10 月份,全社会用电增速同比提高,当月用电增速环比回落;工业和制造业用电延续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均实现正增长,黑色金属冶炼行业累计增速实现两位数增长;发电装机容量增速同比回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保持较快增长;各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均同比增加,并网风电设备利用小时为近年新高;全国跨区、跨省送出电量同比增长。

 1-10 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 5655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8.7 ,增速 比上年同期提高 2.0 个百分点。10 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 548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 60 亿千瓦时, 2012-06-24 2012-07-30 2012-09-04 2012-10-10 2012-11-15 2012-12-21 2013-01-26 2013-03-03 2013-04-08 2013-05-14 2013-06-19 2013-07-25 2013-08-30 2013-10-05 2013-11-10 2013-12-16 2014-01-21 2014-02-26 2014-04-03 2014-05-09 2014-06-14 2014-07-20 2014-08-25 2014-09-30 2014-11-05 2014-12-11 2015-01-16 2015-02-21 2015-03-29 2015-05-04 2015-06-09 2015-07-15 2015-08-20 2015-09-25 2015-10-31 2015-12-06 2016-01-11 2016-02-16 2016-03-23 2016-04-28 2016-06-03 2016-07-09 2016-08-14 2016-09-19 2016-10-25 2016-11-30 2017-01-05 2017-02-10 2017-03-18 2017-04-23 2017-05-29 2017-07-04 2017-08-09 2017-09-14 2017-10-20 2017-11-25 2017-12-31 2018-02-05 2018-03-13 2018-04-18 2018-05-24 2018-06-29 2018-08-04 2018-09-09 2018-10-15 2018-11-20

 同比增长 9.8 ;第二产业用电量 385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2 ;第三产业用电量 82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8.8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75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7.1 。

 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均实现正增长,黑色金属冶炼行业累计增速实现两位数增长。1-10 月份,化学原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和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合计 15758 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 5.9 ;合计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 27.9 ,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 19.4 。其中,化工行业用电量 368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7 ;建材行业用电量287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 ;黑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量 445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0.6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 474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2 。

 10 月份,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合计 162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 , 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 29.6 。其中,化工行业用电量 38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4 ;建材行业用电量 32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0 ; 黑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量 45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3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 46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0.4 。

 图

 4 4 :各行业用电增长波动中回落(同比,月)

 30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数据来源:

 wind ,上海证券研究所

 工业和制造业用电延续平稳较快增长态势。1-10 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 3794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 ,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 67.1 ,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 55.8 。10 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 378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1 ,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 69.1 。

 1-10 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 2858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7.3 。10 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 286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3 ;制造业日均用电量 92.5 亿千瓦时/天,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月增加 4.5 亿千瓦 时/天和降低 6.6 亿千瓦时/天。

 各行业合计 制造业 四大高耗能制造业 非高耗能制造业 2011/05 2011/09 2012/01 2012/05 2012/09 2013/01 2013/05 2013/09 2014/01 2014/05 2014/09 2015/01 2015/05 2015/09 2016/01 2016/05 2016/09 2017/01 2017/05 2017/09 2018/01 2018/05 2018/09

 图

 5 5, :工业和行业用电增长平稳(当月同比, )

 30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数据来源:

 wind ,上海证券研究所

 食用农产品价格延续季节性回落,大宗带动下生产资料价格也回落按统计局公布,11 月份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降多涨少, 整体趋向下行,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统计局对 24 个省(区、市)流通领域 9 大类 50 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18 年 11 月上旬与 10 月下旬相比,11 种产品价格上涨, 32 种下降,7 种持平;11 月中旬与 11 月上旬相比,8 种产品价格上涨,29 种下降,13 种持平;11 月下旬与 11 月中旬相比,8 种产品价格上涨,32 种下降,10 种持平。

 图

 6 6 :商务部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继续季节性回落(各类别/ /, 周环比, )

 10 8 6 4 2 0 (2) (4) (6) (8) (10) 数据来源:

 wind ,上海证券研究所

 2018 年 11 月,通胀压力明显减轻,预计在消费品价格的季节性波动规律作用下,通胀压力减缓的趋势仍将持续。我们之前就认为,前期的通胀压力主要来自于短期扰动,主要受疫病引起的猪肉等副食品涨 工业 各行业合计 禽 蛋 蔬菜 2017-09-22 2017-10-06 2017-10-13 2017-10-20 2017-10-27 2017-11-03 2017-11-10 2017-11-17 2017-11-24 2017-12-01 2017-12-08 2017-12-15 2017-12-22 2017-12-29 2018-01-05 2018-01-12 2018-01-19 2018-01-26 2018-02-02 2018-02-09 2018-02-23 2018-03-02 2018-03-09 2018-03-16 2018-03-23 2018-03-30 2018-04-06 2018-04-13 2018-04-20 2018-04-27 2018-05-04 2018-05-11 2018-05-18 2018-05-25 2018-06-01 2018-06-08 2018-06-15 2018-06-22 2018-06-29 2018-07-06 2018-07-13 2018-07-20 2018-07-27 2018-08-03 2018-08-10 2018-08-17 2018-08-24 2018-08-31 2018-09-07 2018-09-14 2018-09-21 2018-10-12 2018-10-19 2011-09 2011-12 2012-03 2012-06 2012-09 2012-12 2013-03 2013-06 2013-09 2013-12 2014-03 2014...

篇七:经济预测报告范文

目录

 一、经济走势及主要问题

 .......................................................................................................................... 7 二、主要指标预测及政策模拟

 ................................................................................................................ 16 三、中国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面临的难点、原因及改革治理应对

 ......................................................... 19 第一章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即期特征与主要风险

 ....................................................................................... 27 一、2020 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呈现的主要特征

 ............................................................................ 27 (一)消费回暖,下半年增速稳健

 ................................................................................................ 27 (二)投资稳步回升,制造业投资回升加快。

 ............................................................................. 33 (三)进出口增速持续攀升,贸易顺差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

 ..................................................... 39 (四)劳动力市场受疫情冲击大,虽逐渐回暖但仍然承压

 ......................................................... 47 (五)CPI 和 PPI 剪刀差不断缩小 .................................................................................................. 52 (六)金融市场整体平稳运行,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值得警惕

 ..................................................... 59 (七)外汇储备规模总体稳定,下半年人民币宽幅震荡升值

 ..................................................... 67 二、中国宏观经济下一步发展面临的内部主要不确定性

 ..................................................................... 76 (一)农民工提高社会总生产率,但仍需提高流动性

 ................................................................. 76 (二)扶贫效果显著,贫困人群收入持续增加但水平仍然较低

 ................................................. 81 (三)劳动力市场教育错配突出、对工资影响显著

 ..................................................................... 89 (四)人口结构压力凸显并将逐渐增大

 ......................................................................................... 93 (五)家庭部门杠杆率激增,资产负债表衰退迹象初现

 ........................................................... 101 (六)日益窘迫的中等收入阶层恐拖累内需的扩大。

 ............................................................... 112 (七)金融系统稳定性未见改善,中小银行脆弱性进一步上升

 ............................................... 117 (八)不确定性攀升导致银行资本缓冲水平下降,“稳金融”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 127 (九)疫情之下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加大,警惕债务风险外溢蔓延

 ........................................... 134 (十)央行数字货币系统 DC/EP 和人民币国际化

 ...................................................................... 147 三、中国宏观经济下一步发展面临的外部主要不确定性

 ................................................................... 153 (一)国外疫情蔓延仍将是拖累 2021 年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 153 (二)疫情下全球政经格局更趋复杂,主要国家和地区增长预期分化明显

 ........................... 156 第二章 基准条件下 2021 年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预测

 ........................................................................... 164 第三章 不同情景下的主要经济指标预测及其政策应对

 ............................................................................. 167 一、不同情景下的经济预测与政策应对

 ............................................................................................... 167 二、不同情景分析基础上的政策力度选项

 ........................................................................................... 174 三、短期经济政策在疫情下的宏观影响

 ............................................................................................... 177 第四章 中国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面临的难点、原因及改革治理应对

 ......................................................... 179 一、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面临哪些难点

 .................................................................................................. 179 二、为什么会出现国民经济循环不畅

 .................................................................................................. 182 三、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应从哪里着手 ................................................................................................. 184

 1 概述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基于上财高等研究院中国量化准结构宏观预测模型(IAR-CMM)所建立的情景分析和政策模拟,分别从基准情景(假设美国疫苗接种有效率为 50%、美国 2021 年经济增速为 4.2%、美联储 2021 年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在 0-0.25%之间、人民币汇率在 6.5 附近宽幅震荡;国内疫情延续今年第三季度以来发展状况、居民杠杆率攀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持续回暖、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小幅上升、财政政策积极以及实行稳健、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情景 I(中等收入阶层消费能力下降)、情景 II(需求侧改革)、情景 III(资本市场有序化)、情景 IV(地方政府债务攀升)、情景 V(企业杠杆率过高)、情景 VI(全球疫情发展)、情景 VII(中美摩擦)、情景 VIII(国内外总体环境不确定性)进行数值模拟,所得的预测结果显示,2021 年中国宏观经济整体下行压力较大,需要同步进行逆周期政策调节与改革开放深化,以应对当前的复杂局面。

 立足中长期的视角来看,中国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主要面临供给侧、需求侧和国际循环三方面的挑战:一是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要体现在供给侧的结构性失衡和供给质量水平的不充分;二是中国经济内需的提振面临诸多难题,包括资本报酬边际收益递减而带来的投资下滑,收入差距拉大和中等收入群体偏低及家庭部门杠杆率不断上升带来的消费不足;三是中国经济国际大循环面临外需市场的萎缩和一些地缘政治因素的干扰,出现一个世界、两种体系的趋势。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提升产业链安全,加大需求侧改革和注重需求侧管理,以及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借力更高水平的国际大循环来实现。从更加全局和长远的视角来看,中国需要实现好的国家发展与治理三要素的有机平衡,即包容性经济制度,国家能力和政府执行力,以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包容透明的社会治理。课题组认为,通过高水平、全方位开放倒逼体制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 、 经 济走 势 及 主 要问题

  ( 一 )

 消费 回 暖 , 下半 年 增 速 稳 健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 年 1-2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断崖式下滑-20.5%。随着疫情在国内得到有效控制,各行业复工复产进程加快,叠加中央和地方以及企业多重

 1 活跃市场、拉动消费的刺激政策,自 3 月份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渐回温,同比增速稳步提高。8

 月份名义同比增速首次转正,进而 9

 月份实际同比增速亦转正。进入第四季度,伴随着国内总体经济的企稳,国际疫情的控制以及疫苗的研发和投入使用,居民消费信心增长。2020 年 10 月、11 月的名义同比增速分别为 4.3%和 5.0%,仅比去年同期低了 3个百分点;而实际同比增速在第四季度前两个月份已超越去年同期水平,分别为 4.6%和 6.1%。

 ( 二 )

 投资 稳 步 回 升, 制 造 业 投资 回 升 加 快

  1-11 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2.6%,增速比 1-10 月份提高 0.8 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0.2%,民间投资增速首次转正。从投资的三大组成部分制造业、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看,制造业投资回升速度较快,需求好转使得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改善,1-10 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首次转正,工业中的制造业 1-10 月利润增速为 4.2%,比 1-9 月增速回升 3.1 个百分点。随着制造业利润增速明显回升,制造业投资增速改善加快。1-11月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进一步回落,土地购置费用趋缓,房地产业增速回升减缓。基建投资增速回升放缓,全年基建投资因财政支出和施工进度限制等因素不及预期。未来随着美国大选的落地和新冠疫苗的积极研发,海外需求回暖,叠加国内消费需求改善,预计制造业投资回升向好,财政收入和施工进度好转等因素使得基建投资高于今年,房地产投资将保持稳定,2021 年全年在低基数效应下投资增速较高。

 ( 三 )

 进 出 口 增 速 持续 攀 升 , 贸 易 顺 差 较 去年 同 期 大 幅上升

  2020 年 1 至 11 月,全国出口、进口增速均在一季度经历大幅下降,并在二季度以来持 续攀升,贸易顺差比 2019 年同期增加 861.0 亿美元。进出口增速持续攀升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2020 年上半年出口价格大幅上涨,有效拉动了二季度出口增速的回升。疫情期间贸易成本迅速上涨,使 2020

 年二季度出口价格平均增长 6.8%。第二,防疫物资出口强劲增长。国外疫情的持续使得国外对中国防疫物资的需求大幅上涨,有效拉动了出口的增长。

 2020 年 1 至 10 月,防疫物资累计出口增速高达 272.8%,大幅拉动总出口的增长。第三,中美之间的进、出口增速较高。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2019 年中国对美国出口下降 12.5%,从美国进口下降 20.9%。在较低的基数和中美疫情走势分化的共同影响下,2020 年 1 至 11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和从美国进口分别累计增长 5.8%和 6.7%,支撑了总体进出口的迅速恢复。第四,跨境电商的发展有效缓解了疫情对外贸的负面冲击。2020 年 4 月份,国务院同

 1 意在 46 个地区和城市设立第五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截至目前,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数 量增至 105 个,已经覆盖了中国 30 个省区市。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等部门也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跨境电商交易,极大促进了线下贸易向线上贸易的转移,部分缓解了疫情对线下贸易的负面冲击。2020 年前三季度,我国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 1873.9亿元,同比增长 52.8%,跨境电商成为疫情下稳定进出口增速的重要方式 。

 ( 四 )

 劳动 力 市 场 受疫 情 冲 击 大, 虽 逐 渐 回暖 但 仍 然 承压

  2020 年全年失业率先升高后下降,受新冠疫情影响二月份达到 6.2%的最高值,随着复工复产进行失业率逐渐波动下降,到十一月份下降至 5.2%,同比下降 0.1%。但当前失业率的下降除了表明劳动力市场有所改善外,也有可能是城镇劳动参与率下降的结果。新增就业人数同比降幅收窄,截至 11 月新增就业人数累计 1099 万人,全年同比降幅最高点从二月份最高点 37.93%逐步收窄至 14.07%,但仍然低于去年同期。从求人倍率看,今年全国求人倍率一直保持高位,在三季度达到 1.4

 的最高点,这主要是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同步下降,而求职人数下降更快所致。在疫情期间各 PMI 指数大幅下降,随着疫情好转,PMI 从业人员指数逐步上升,基本稳定在去年同期水平。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在二月份跌至最低点 40.2 小时,至六月恢复到正常水平,十一月为 46.9 小时,同比上升 0.2 小时。结合以上事实分析,疫情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至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尽管短期内劳动力退出劳动力市场,但是当疫情好转这部分劳动力即可恢复就业;第二,由于疫情导致的结构性变化,部分劳动力需要重新选择工作岗位,因此职业培训会一定程度上改善劳动力市场。收入方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值在疫情期间大幅下降,之后缓慢上升,到三季度为 23781 元,同比增长 0.6%,增速较去年放缓。城镇与乡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累计值分别为 32821 元和 12297 元,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同比下降 0.3%,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同比上升 1.6%,总体收入上升由农村居民拉动。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 2.67,同比下降 0.08,今年城乡收入差距仍保持长期下降趋势。

 ( 五 )

 CPI 和

  PPI 剪刀差 不 断 缩小

  受新冠疫情、食品价格和国际原油价格等因素的影响,2020 年前 11 个月 CPI 同比增速大幅下降,累计同比增速为 2.7%,1 月份创下近 9 年的最高值 5.38%,11 月份创下近 11年的最低值-0.5%;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 CPI 同比增速也明显下降,累计同比增速为 0.9%, 7 月份创下自 2013 年有指标以来的新低 0.5%,并连续 5 个月保持在该值;PPI 同比增速先

 1 下降后上升,累计同比增速为-2.0%,5 月份也达到近 4 年来的最低值-3.7%;前三季度 GDP平减指数同比增速也先降后升,累计同比增速为 0.7%,第二季度是 2016

 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转负...

篇八:经济预测报告范文

中国未来三的经济趋势发展方向 预测中国未来三的经济趋势发展方向

 字体大小:

 大 - 中 - 小 xieyuefen

  发表于 10-06-28 10:29

  阅读(375)

 评论(1)

 分类:

 保健市场潜力大

  据统计, 我国保健品销售额也以每年 15%—30%的高速度增长。

 预计至 2010 年, 我国保健品销售额将达到 1000 亿元。

 女性用品利润高

  中国目前有 6 亿女性, 年纪在 12~45 岁之间的有 3 亿。

 据权威机构统计, 2002 年, 中国女性用品销售总量超过 800 亿元人民币, 并以 19%的年增长率节节攀升。

 旅游休闲发展快

  据国际旅游组织预测, 中国旅游产业年均增长率将高达 8. 5%, 位居世界第三。

 旅游业快步发展, 可带动旅游配套行业、 餐饮服务业、 民族小工艺品业等 10 多个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联产业发展。

 农产品加工利润高

  我国是农业大国, 但在农产品深加工上却较落后, 农产品深加工占农产品总产量的不到 12%。

 以玉米为例, 美国深加工玉米占到玉米加工量的 20%以上, 品种超过 2000 个, 而我国玉米深加工量不足玉米总产量的 9%, 品种只有 100 多种。

  汽车美容市场大

 根据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规划, 2005 年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将达 2545万辆。

 汽车售后服务业(包括汽车维修与养护、 汽车停靠和汽车零配件及附属产品的开发)

 将成为新的投资大蛋糕。

 这块大蛋糕主要包括汽车的专业美容(清洗、 去污、 打蜡、 轮胎翻新等)、 车饰美容、 漆面美容、 汽车防护(粘贴防爆太阳膜、 安装防盗报警系统等)

 和汽车精品(在店内销售汽车香水、 内饰、 车用吸尘器等)

 等 5 个方面。

 宠物身上钱景宽

  城市丁克家族的出现和老年空巢现象的增多, 家有宠物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

 据测算, 我国市民每年用于宠物的消费已高达十几亿元。

 进入 90 年代以来,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宠物产品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宠物各方面的需求量以每年 15%的速度增长。

 这为宠物投资经营者带来了极大的市场。

 清洁洗涤需求旺

  清洗服务业属于国家保护的产业之一, 国际大牌公司很难拿到入场券, 这给民族产业带来发展机会。

 根据清洗范围的不同, 通常将清洗分为民用清洗和工业清洗两类。

 民用清洗即在日常生活中, 与个人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洗涤, 包括衣物清洗, 头发清洗, 家庭用品、 房屋的清洗等。

 小本创业主要是投资衣物洗涤、 厨房浴缸、 抽油烟机、家具、 冰箱、 空调清洗业等和锅炉管道、 建筑物墙壁、 门窗、 玻璃等一般工业清洗。

 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 我国每年潜在着 3000 亿元的专业清洗需求, 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清洁市场。

  《世界经理人数据》 最近刊登一篇文章, 称该报在综合专业招聘网站所做的择业调研, 以及雅虎中国今年所做的中产阶级调查, 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请专家预计出四年后的中国职场新趋势, 希望

 能给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学子们提供一些帮助。

  以下是这十大行业及该报的分析:

  1.

 同声传译

 年进账三四十万没问题

 同声传译员被称为“21 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 。

 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多和奥运会带来的“会务商机” 的涌现, 需要越来越多的同声传译员。

  “同传的薪金可不是按照年薪和月薪来算的, 是按照小时和分钟来算的, 现在的价码是每小时 4000 元到 8000 元。

 ”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4 年之后入驻中国和北京的外国大公司越来越多, 这一行肯定更吃香, 一年挣个三四十万元应该很轻松的。

 ” 业内相关人士表示。

  2.

 3G 工程师*

 基本年薪 15 万元至 20 万元

 据计世资讯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称, 估计国内 3G 人才缺口将达到50 万人以上。

  由于目前 3G 人才比较少, 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奇缺, 预计 4 年之后3G 工程师的基本年薪会在 15 万元至 20 万元。

 “从目前的一些趋势来看, 在无线增值服务行业里的一些精通 2. 5G 技术的人才年薪都在10 万元左右, 3G 到来之后这些人才的收入应该会更高。

 ” 空中网的相关人士表示。

  3.

 网络媒体人才

  年收入在 10 万元至 12 万元

 目前, 类似于在新浪和搜狐的网络编辑的月薪都在 5000 元左右、中等职位的收入在 8000 元至 10000 元。

  “相信 4 年之后整个网络媒体的广告收入越来越多的时候, 从业人员会有一个更好的回报。

 ” 新浪网的一位编辑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颇有信心。

 据预测, 年收入应在 10 万元至 12 万元。

  4.

 物流师

 现在 1 年就能挣 10 万

 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为 600 余万人。

 相关统计显示, 目前物流从业人员当中拥有大学学历以上的仅占 21%。

 许多物流部门的管理人员是半路出家, 很少受过专业的培训。

  据相关人士透露, 壳牌在国内招聘的应届大学生目前的薪金是每月6000 元到 8000 元, 在一年之后还会由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现在一年就能挣个 7 万元至 10 万元, 估计 4 年之后只会多不会少, 因为能源越来越紧俏。

 ” 该人士表示。

  5.

 系统集成工程师

 估计年收入 10 万至 20 万元

 一名刚刚毕业, 毫无经验的大学生应聘系统集成工程师之后的薪金是年薪 8 万元。

 用户对系统集成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 从最初的网络建设到基于行业的应用, 再到对业务流程和资源策略的咨询服务。

 未来系统集成工程师应该是一路走高的职业。

  据招聘网站人士预测, 系统集成工程师在未来的年薪估计会在 10万元至 20 万元。

  6.

 环境工程师

 年收入将在 8 万元至 10 万元

 相关资料显示, 目前我国环保产业的从业人员仅有 13 万余人, 其中技术人员 8 万余人。

 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计算, 我国在环境工程师方面的缺口在 42 万人左右。

  记者从相关途径获悉, 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国内园林设计师、 景观设计师的月薪都在七八千元左右。

 据预测, 年收入应在 8 万元至 10 万元。

  7.

 精算师

 年收入在 12 万至 15 万元

 我国被世界保险界认可的精算师不足 10 人, “准精算师” 40 多人,在当今的国内人才市场上, 精算师可谓凤毛麟角。

  随着国际保险巨头在中国开拓市场以及国内企业的需要, 精算师是几年后保险业最炙手可热的人才, 目前在国外的平均年薪达 10 万美元, 国内目前月薪也在 1 万元以上。

 4 年以后, 随着人们对于保险认识的加强, 保险行业的兴起必然会需要更多的精算师。

 据预测, 年收入应在 12 万元至 15 万元。

  8.

 报关员

 年挣 10 万元很轻松

 “入世” 后, 我国的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使得对报关员的需求增加。

 据中华英才网、 智联招聘网显示的资料, 报关员目前的收入每月在 5000 元至 8000 元之间, 目前在贸易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报关员月薪都在七八千元。

  未来几年内, 就业市场对报关员的需求将有数十倍的增长。

 报关员的工资涨幅一般在年 10%-20%, 到那时一年挣个 10 万元几乎不是问题。

  9.

 中西医师/医药销售

 年收入至少应在 6 万元左右

 “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有三条路可以走, 一是进入医院, 急救医生、产科医生、 妇科医生、 眼科医生、 儿科医生及牙医和理疗医师都将十分吃香; 二是进入医药生产流通企业; 三是继续深造。

 ” 某招聘网校园部总监表示, 这个行业的特点是越老越值钱, 目前的医药行业月薪水平在 3000 元到 5000 元, 相信 4 年之后会有一个更好的薪金水平。据预测, 年收入至少应在 6 万元左右。

  10.

 注册会计师

 年收入将在 10 万元左右

 根据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 至少急需 35 万名注册会计师, 而目前实际具备从业资格的只有 8 万人左右, 其中被国际认可的不足15%。

  每年包括德勤、 毕博在内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都会在高校招收毕业

 生, 专业涵盖统计、 法律、 数学等。

 而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应届毕业生月薪大都在五六千元, 再加上每年丰厚的奖金, 收入会超过10 万元。

  * 3G 是英文 3rd Generation 的缩写, 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 和第二代 GSM、 TDMA 等数字手机(2G) , 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 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它能够处理图像、 音乐、 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 提供包括网页浏览、 电话会议、 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篇九:经济预测报告范文

/p>

 Total

 N q .335

 N o .1

 January

 2022REFORM走出疫情稳字当头— — 2021 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 2022 年发展预测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 (ACCEPT) 宏观预测课题组摘要 :

 2021 年中国经济整体呈现疫后复苏态势 , 前三李度 GDP 两年平域增速达到 5.2%, 基本

 实现了

 "十四五 ” 良好开局 。

 同时 ,2021 年第三季度以来 , 中国经济增速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 基础设

 施投资疲软和房地产投资增速迅速下滑 , 成为拖累实体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 , 消费也有所放缓 , 消费

 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边际减弱 。

 展望 2022 年, GDP 增速将处于 4.9%~5.8% 的增长区间 。

 实现较为

 乐观的 5.8% 的增速预期 , 有赖于有效防控疫情反弹 、 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 、 释放市场主体尤其是民

 营企业活力以及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的短期任务和长期目标 。关键词 :

 宏观经济形势 ; 国际经济形势 ; 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 F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543(2022)01-0028-152021 年 , 中国经济整体延续复苏态势 , 主要

 表现为:一是三大产业齐发力 , 均实现稳步复苏 ;

 二是消费明显恢复,成为经济复苏最主要的推动

 力;三是经济社会运行平稳 , 消费物价保持较低

 增速 , 就业市场比较稳定 。

 在国内外复杂环境中 ,

 中国经济实现 “ 十四五 ” 良好开局 , 这样的成绩来

 之不易 o 尽管如此 , 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

 值得高度警惕 。

 其主要原因是投资增速下滑 , 特

 别是合计占总固定资产投资近 50% 的基础设施

 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增速在 2021 年第三 、 四季

 度的迅速下滑 。

 同时 , 受疫情多点散发影响 , 服务

 性消费需求难以快速恢复,加之居民收入增速边

 际放缓 , 下半年消费增速也有所放缓 。

 展望 2022

 年 , 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 但如果疫情防控得

 当 , 且各项政策调整到位 , 中国经济仍有望保持

 5.8% 的较高增速 , 同时也必须做好各种因素叠

 力口 、 经济增速下滑到 4.9% 的准备 。

 为实现经济稳

 定增长的目标 , 应建设全国统一的减碳大市场 、 防

 控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 、 持续激发民营经济活

 力 、 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助力中国经济走出疫

 情 、 实现平稳增长 。一 、 2021 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21 年中国经济整体延续复苏态势 , 主要

 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 三大产业齐发力 , 相较

 2020 年均稳步复苏 。

 其中 , 第一产业增加值前三

 季度同比增长 7.4% 、 第二产业增长 10.6% 、 第三产

 业增长 9.5%, 在强劲的出口带动下 , 制造业增加

 值增长尤其迅速 , 前三季度同比增速达到 12.5% 。

 第二 , 消费 相比 2020 年呈现明显恢复 , 成为经济课题组组长 :

 李稻葵 ,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恩想与奚丽更胚院长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课题组成员 :

 厉克奥博 、 吴舒铉 、 陈大鹏 、 黄张凯 、 李冰 、 陆琳 、 郭美新 、 龙少波 、 码明 、 伏霖 、 徐翔 、 石锦建 、 金星晔 、 张驰 、

 张鹤 、 郎昆 、 侯飆帮 、 李璐佳 、 王子航 、 陈香 、 李雅萍 。

 本文执笔人 :

 厉克奥博 ,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恩想与实践

 研究院副院长 、 研究员 ; 陈大鹏 ,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恩想与实践研究院硏究员 , 中国宏观经济硏究院对

 外经济研究所助理硏究员 ; 吴舒低 ,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恩想与实践硏究院硏究员 ,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

 资源管理研究院讲师 。28

 国民经济

 |

 NATIONAL

 ECONOMY

 http://www

 .n

 etcnREFORM复苏最主要的推动力 。

 2021 年前三季度,最终消

 费支出对 GDP 累计同比的拉动为 6.35%, 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率为 64.8%, 明显超过投资和净出口

 对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 。

 第三 , 经济社会运行平

 稳 , 消费物价保持较低增速 ,2021 年 1-11 月

 CPI 同比平均微增 0.9%, 就业市场比较稳定 ,1 —

 11 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 1

 207 万人 , 提前完成

 全年任务 , 11 月城镇调查失业率 5.0%, 低于 5.5%

 的全年预期目标 。

 从全球范围来看 , 不管是包括

 美国 、 欧元区在内的发达经济体 , 还是除中国之

 外的其他新兴市场国家 ,2020 年都出现了经济

 收缩 , 而中国在 2020 年取得正增长的情况下 ,

 2021 年仍能维持较高经济增速实属不易 。尽管如此 , 中国经济增速呈现明显的下行态

 势 。

 2021 年第三季度中国的 GDP 增速仅为 4.9% 。

 经济增长回落的主要原因是投资增速的下滑 ,

 特别是合计占总固定资产投资近 50% 的基础设

 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增速最近几个月迅速下

 滑 , 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同比增速由 2021 年初的

 36.6% 降至 11 月的 0.5%, 而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

 增速则由 2021 年初的 38.3% 降至 11 月的 6.0%,

 这导致 2021 年 1 — 11 月总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跌

 至 5.2% 。

 从 2021 年第三季度单季来看 , 投资对

 GDP 的贡献为 -0.03%, 成为拖累实体经济复苏

 的主要因素 。

 除固定资产投资外 , 2021 下半年

 的消费增速也有所放缓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

 作用从第一季度的 9.79% 下滑至第三季度的

 3.86% 。

 同时,全球经济复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

 且分化严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国际环

 境依然复杂 。(一) 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低水平运行受 2020 年疫后复工复产逐月推进,对比基

 数前低后高的影响 ,2021 年投资同比增速呈现

 前高后低走势 , 从 2021 年 1 — 2 月的 35% 逐月回

 落至 1-11 月的 5.2% ; 剔除基数效应后两年平

 均增速则从 1 — 2 月的 1.7% 回升至 1 — 11 月的

 3.9%, 逐步向常态化增长水平回归(见图 1) 。

 但是,

 2021 年前三季度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15.6%, 明显低于消费 (64.8%) 和出口

 (19.5%) 的贡

 献率,也低于 2015 — 2019 年投资对经济增长 36%

 的年均贡献率 。

 因此 , 投资成为拖累 2021 年经济

 恢复步伐尤其是第三季度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

 大的主要原因 。

 具体来看 ,2021 年以来投资运行

 呈现三个特点 :第一 , 从整体上看 , 投资持续处于低水平运

 行,无论跟历史趋势相比 , 还是与经济增速相比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制造业投资增速 — — 房地产投资增速一基建投资增速数据来源 :

 国家统计局NATIONAL

 ECONOMY

 |

 国民经济

 29

 敘

 T otal

 N q .335

 N o .1

 January

 2022REFORM投资都是拖累项 。

 一方面 , 剔除基数效应后 ,2021

 年各月投资增速总体表现疲软,第三季度以来 ,

 投资两年均速总体而言不升反降 , 从 1-7 月的

 4.3% 回落至 1 — 11 月的 3.9%, 与历史同期相比处

 于绝对低水平区间 o

 2015 — 2019 年 ,1 一 11 月投

 资同比增速均值为 7.3%, 而即使是增速最低的

 2019 年也有 5.3% 。

 另一方面 , 前三季度 GDP 两

 年平均实际增速为 5.2%, 而固定资产投资的两

 年平均名义增速才 3.8%, 严重拖累了经济复苏

 增长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 上述对于投资增速的讨

 论均是基于投资的名义增速 , 考虑到 2021 年 PPI

 持续走高带来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相应走

 高 , 扣除物价因素的投资实际增速更低 。

 课题组

 测算发现 , 扣除物价因素的投资实际增速明显偏

 低 ,2021 年 1 一 11 月仅增长了

 1.1% 。

 因国家统计

 局 2019 年之后不再公布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

 我们基于 2016 — 2019 年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价

 格指数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进行样本外预测 ,

 估算 2020 年及 2021 年前三季度的固定资产投

 资价格指数,从而估算得到 2020 年以来的实际

 投资增速 。

 考虑到通胀在时间上一般具有自相关

 性 , 且投资价格指数往往与生产 、 消费价格指数

 存在关联 , 因而我们选取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的一期滞后 、 CPI 和 PPI 作为模型中的解释变量 。

 线性回归方程如下 :^ = ^a^ficH*CPI+/3fn*PPI+P r L.r+^其中: Z.7 •是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一期

 滞后 。

 估算得到 2020-2021 年各季度固定资产

 投资价格指数后 , 我们进一步计算了

 2021 年各月

 的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 。

 结果显示 ,2021 年上

 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较高 , 保持在 10%

 以上,主要受 2020 年低基数影响 , 下半年以来 ,

 投资实际增速持续回落 ,1-11 月投资实际增速

 仅为 1.1%, 这与同期两年平均 5.2% 的 GDP 增速

 相比,落后了

 4.1 个百分点 。第二 , 从结构上看 , 基建投资持续疲软 , 房地

 产投资明显减速,制造业和民间投资保持较好

 的恢复势头 。

 基建投资两年均速连续多月维持

 在略高于零增长的水平,是拖累当前整体投资

 增速的主要原因 。

 房地产投资两年均速持续回

 落 , 已从 2021 年 1 一 5 月的& 6% 逐月回落至 1 一

 11 月的 6.4% 。

 2021 年 1 一 11 月 , 体现内生增长动

 能的民间投资延续良好增长势头 , 同比增长 7.7%,

 两年均速为 3.8% 。

 从同比增速来看 , 民间投资与

 整体投资的同比增速之差由 2021 年 1 — 3 月的

 0.4 个百分点扩大至 2.5 个百分点,维持在较高水

 平 。

 作为民间投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 占比 60%

 以上 )

 , 制造业投资延续良好恢复势头 o

 2021 年

 1 — 11 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 13.7%, 两年均速

 为 4.0%, 比 2019 年 1 一 11 月增速快 1.5 个百分

 点 ( 见图 2, 下页 )

 。

 民间投资及制造业投资稳步

 回升 , 不仅有效对冲了基建投资低水平徘徊 、 房

 地产投资持续下行对整体投资的拖累 , 而且对

 优化经济结构 、 促进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三 , 从边际上看 , 第四季度以来 , 随着 “ 六

 稳 ” “ 六保 ” 措施发力 ,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企

 稳 。

 2021 年 1 — 11 月 , 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平均增

 长较上月回升 0.1 个百分点 ,7 — 9 月投资连续三

 个月的下行趋势出现企稳回升迹象 。( 二 )

 消费 :

 消费总体持续复苏 , 疫情压抑性

 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2021 年以来 , 居民消费呈现恢复态势 , 对经

 济增长起到支撑作用 。

 2021 年 1 — 11 月 , 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达 39.96 万亿元 , 同比增长 13.7%,

 两年平均增长 4.0% ; 比 2019 年 1 — 11 月增长

 & 2%, 高于 2019 年同期增速 0.2 个百分点 。

 2021

 年下半年以来 , 受国内多点散发疫情冲击 , 消费

 出现短期下滑 ,8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

 比增速较 7 月降低了

 6 个百分点 , 而后迅速反

 弹,消费韧性彰显 ,11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

 月同比增速较 10 月回落 1 个百分点 , 总体呈现

 震荡恢复态势 ( 见图 3, 下页 )

 。消费复苏结构不均衡 , 受疫情压抑的消费复30

 国民经济

 |

 NATIONAL

 ECONOMY

 http://ww

 w

 .reform

 ・ ・

 n

 et,

 cnREFORM4.0%2.0%0.0%-2.0%-4.0%-6.0%-8.0%-10.0%亠固定资产投资 — 制造业投资

 房地产投资 — — 基建投资图 2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疫情之前增速缺口恢复情况数据来源 :

 国家统计局0II6I0e80-6S80-6SCS9O-6OZ -

 W-6I0Z Z0-6SZ 2I2I00 SZSZ 2I2I00 SCSC 80-QOIoe 90-8 ioe 31^8^31^8^ eo-8se o oo o4O3O2O4O3O2O1O O O-1-2一社会消费品零曹总额 :

 当月同比一社会消费晶零售总额 :

 累计同比图 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 % )数据来源 :

 国家统计局苏相对更慢 。

 总体来看 , 服务性消费复苏弱于其

 他消费 , 城镇居民消费恢复弱于农村 , 可选消费

 品拉动消费增长不足 , 必选消费品仍是主要支

 撑 。

 从消费类型来看 ,2021 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

 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的两年平均增速为 4.5%, 低

 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2 个百分点;尽管服务性

 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与 2020 年同期相

 比回升 2.7 个百分点 , 但仍未恢复到 2019 年同期

 水平 ( 见图 4, 下页 )

 。

 分城乡来看 ,2021 年前三季

 度 ,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实际增长 13.4%,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 18.1%, 后者快

 于前者 4.7 个百分点 。

 从消费品类型来看 ,2021 年

 1 — 11 月 ,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比 2019 年同

 期增长 11.3% 。

 其中 , 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 、 日用

 品类商品零售额比 2019 年同期分别增长 15.6% 、

 21.1%, 汽车类增长 12.3%, 成为消费复苏的主

 要支撑 ; 服装类 、 家电类商品零售额比 2019 年

 同期分别增长 2.9% 、 2.6%, 石油制品类增长 3.2%,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比 2019 年同期下

 降 4.4%, 可选消费品拉动消费增长不足 。NATIONAL

 ECONOMY

 |

 国民经济

 31

 敘

 Total

 N q .335

 N o .1

 January

 2022REFORM56* 居民消费支出构成 :

 货物消费

 ■居民消费支出构成 :

 服务消费图 4 货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占比 ( % )数据来源 :

 国家统计局2021 年下半年居民收入增速有所放缓 , 影

 响了消费支出 。

 2021 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达 2.6 万元 , 同比增长 10.4%, 扣除价

 格因素影响 , 实际增长 9.7%, 名义增速和实际增

 速分别比上半年放缓 2.2 个和 2.3 个百分点;两

 年平均增长 7.1%, 实际增长 5.1%, 均弱于上半

 年累计增速 。

 2021 年前三季度 , 全国居民人均消

 费支出同比增长 15.8%, 实际增长 15.1%, 名义

 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比上半年放缓 2.2 个和 2.3

 个百分点 。

 其中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

 增速恢复快于城镇居民 , 对应的农村居民人均消

 费支出实际增速也已回到疫情前水平 。

 居民可支

 配收入总体增速的放缓 , 在根本上制约了消费的

 恢复与...

推荐访问:经济预测报告范文 预测 报告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