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2-10-08 10:50:04 来源:网友投稿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6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心得体会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6篇

篇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心得体会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关系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理论层面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特别是价值、理念层面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就从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支撑。实践层面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次将生态文明的目标纳入国家现代化目标之中。特别是提出了构建多种体系,推进绿色发展、明确“控制线”和制度规范,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等重大任务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不仅再一次被写进了十九大报告,而且在理论思考和实践举措上

 的重大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一是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而与党的十八大报告“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相比,“千年大计”相较之“长远”,标明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虽然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来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成效显著:不仅国内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改善,而且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并做出巨大贡献为世界所瞩目,但是中国的快速发展现在已经遭遇了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和代价,而如果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意味着我们要用 30 年时间走过发达国家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因此,我国所面临的资源压力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缓解这一压力非短期之功,需要进行持续不断的努力,“千年大计”体现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反映出我们党不只是想着创造当代的政绩,还要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着想。

 二是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相比,加上了“美丽”二字。到此奋斗目标中就正好包

 含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全部内容了,即将生态建设目标也纳入了国家现代化目标。如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充分说明目前人民需要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建成“美丽中国”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与实现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还自然以宁静、和谐与美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目标才能实现,这也成为新时代我们党的不懈追求。

 三是首次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十九大报告在总结以往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十四条坚持”,其中就明确地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具体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时,报告前所未有地提出了“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论断,报告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要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报告中再次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我们党对当前和未来的各项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四是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是基本任务。十九大报告的第九部分用 1200 字专门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并明确提出了这一基本任务。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报告中还提出了完成这一伟大工程的四大路径。在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中,首次提出了降低“物耗”的任务,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要求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对于构建环境治理体系,报告提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与此前“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等提法相比亦有明显细化,证明了党对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高度重视;在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方面,要求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三条控制线的划定工作,使任务更加具体、明确;报告中要求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实现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为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制定了具体的路线图。

 五是向全世界发出了来自中国的建设生 态文明的庄严承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是应尽的生态责任。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生态责任意识。生态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必须坚持环境友好,和世界各国联手应对气候变化,共同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在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进程中,中国一定能为全球生态安全、为人类生态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生态文明涉及到不同层面。在国际层面上,它需要建构国际合作的新平台。比如,全球气候变化的协调就是生态文明的建设内容。近代以来由于过于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意识,在诸如“人是目的”之类的口号下轻率地把自然界的存在仅仅看作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手段。于是,气候变暖、空气和水资源污染、土地退化、森林资源缺失、物种多样性锐减等生态问题便日益凸显。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努力,从积极促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习近平同志出席法国巴黎世界气象大会签署《巴黎协定》,再到 G20 杭州峰会中国与其他国家达成共识要积极

 推动《巴黎协定》尽快生效,再到这次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无疑是置身当今环境问题迭起的现时代,中国共产党向世界的庄严承诺:我们不仅决不把解决贫穷、发展经济同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而且,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还要为全球生态问题的解决作出中国特有的贡献。

篇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

关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重要

 论述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山西调研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引导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载入党章和宪法。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总结并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六项重要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六项原则”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导思想和行为遵循。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论述,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和系统认识论。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前提与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存在和发展的环境与物质基础,没有生态自然的宝贵财富,一切社会生产活动根本无法开展,其他一切人类财富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不仅是对文明发展历史规律的深刻总结,更彰显了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远把握,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类文明发展同自然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克服了工业文明的弊端,是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必须用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广大干部应树立正确政绩观,把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部署和重要任务落到实处,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动全民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全民自觉行动。持续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作用,运用新媒

 体等多种渠道,多角度全方面地讲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案例。促进并强化绿色行动,通过开展“生态日”“环保日”系列活动,打造绿色校园、绿色社区、绿色餐饮等举措,把生态价值观贯穿于生产、消费各方面全过程。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破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二元对立的思维,深刻阐明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我们的经济发展要迈上新台阶,生态文明建设也要迈上新的台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发展中更加注重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在一些领域粗放发展等急功近利的行为还不同程度存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是推动绿色产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推进实施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双轮驱动”,前

 者要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再生资源能源开发等生态化产业,后者要重点实施“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信息业+”“生态服务业+”赋能行动,加快传统产业的生态化转型升级。二是强化技术创新支撑。坚持发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生态科技创新体系,重点激发环保型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潜力,高校、科研院所着力培养一批基础理论深厚、研发技术过硬的生态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三是强化重点区域带动。发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实验区“先试先行”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实验区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打造一批绿色产业发展示范性项目。

 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深厚的为民情怀。生态环境是关乎每一个人的公共产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的生态获得感才能够得以增强,生态福利水平才能够进一步提升。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渴望日益迫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

 态环境需要”。近年来,我国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生态获得感也得以进一步增强。

 进一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高生态福利水平,需要突出重点领域。围绕影响民生的污染物总量减排、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环境风险管控,压实压紧政府的管理责任,重点处理好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大气、饮用水和土壤等领域的污染防治问题。推动集中连片石漠化综合治理。深化实施河(湖)长制、林长制。强化重点管控,健全环境违法社会监督举报制度,建立群众有偿监督制度。强化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和水质量的日常监控和预测预报机制。完善生态环境应急保障,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四、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这一论述强调各生态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指引我们从系统、全局和发展的眼光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规律。当前一些地方之所以在环境治理方面依然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甚至存在“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情

 况,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从系统论的视角研究解决问题,没有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下和长远、治标和治本”的关系。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需要综合运用经济、技术和行政等多种手段,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治理和修复,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进行综合保护与修复,不断增强生命共同体的协同力和活力。一是强化生态系统性保护和修复。抓紧抓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统筹做好绿色生态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推进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二是强化全方位治理,健全山水林田湖草全流程监管体系,重点打通地上和地下、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一体化治理结构。三是优化生态治理机制,维护生态链条的统一性、稳定性和协调性,确保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平衡和循环。

 五、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这一论断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推动

 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基本建立,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持续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改革等重大基础性改革迈出重要步伐。近期召开的中央深改委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 年)》,为科学统筹谋划布局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进一步的制度安排。

 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奠定坚实生态环境基础。要在继续强化顶层制度安排,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落实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快推行排污许可制度等举措,不断细化制度设计,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水平。

 六、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绿色家园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随着全球能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可持续发展任务更为紧迫,环境问题、气候问题在全球发展过程中愈加凸显。保护地球家园、促进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中国作为全

 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在探索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努力为“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们一直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我国不断加强在绿色金融、可再生能源、绿色科技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探索区域环境合作和南南环境合作新模式,加强与大国之间的生态合作,促进平等对话,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努力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切实把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继续强化国际合作,推进生态保护国际技术交流,统筹推进与“一带一路”相关的生态建设,深化与亚欧其他国家的生态保护合作。

篇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两篇

  【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实践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辟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习近平同志作为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以主政地方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为基础,继承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结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实践、最新成果、最新经验进行提炼和升华,以新的视野、新的认识、新的理念,赋予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新的时代内涵,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把握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一、充分认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精华和理论品格,创造性地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植根和升华于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集众家之大成、取思想之精髓、汲历史之营养,让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和生态智慧源远流长,发扬光大,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目标任务、总体思路、重大原则作出深刻阐释和科学谋划,为党的十

 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根本保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凝结着对发展人类文明、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深刻思考,在全球大国治国理政实践中独树一帜,彰显了中国特色、战略眼光和世界价值,具有鲜明的世界意义。我们要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学习宣传贯彻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强化思想理论武装的政治责任。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能有政治上的清醒,只有理论上的坚定才能有政治上的坚定。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建设,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全党、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巨大优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党执政兴国的初心和使命,进一步丰富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等,体现了党的政治意志、政治立场、政治主张,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我们要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

 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期盼的还有不小差距,美丽中国建设任重而道远。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越是到这样的关口,越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高度,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动摇,坚持依法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不动摇,坚持守住生态环保底线不动摇。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参加植树活动和到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强调,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重要指示批示和讲话精神,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时俱进的拓展和深化,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以生态文明引领美丽中国建设坚定执着的战略思考。我们要及时跟进、持之以恒加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宣传贯彻,不断从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论述中汲取营养,按照“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为实现建设美丽中国 2035 年和 2050 年战略目标而奋斗努力。

 二、科学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深中肯綮,核心要义体现为“八个坚持”,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

 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理论成果和精神财富,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阐释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锚定了价值坐标。15 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标志性观点和代表性论断,“两山论”从根本上改变了生态环境无价或低价的传统认识,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基本原理的内涵,引领治国理政理念和方式发生深刻转变,为破解发展与保护难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新路径。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阐释了环境与民生的关系,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赋予了新的特定内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将生态环境提升到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和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的战略高度,阐明了生态环境在民生改善中的重要地位,是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积极回应,深化和拓展了传统民生概念以及我们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内涵。

 就是要把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党和政府必须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让人民群众在天蓝、地绿、水清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不断提升优美生态环境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绿色根基提供了方向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厘清并回溯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哲学源头,饱含了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正在指引我们走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引领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上阔步前行。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阐释了国内与国际的关系,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厚植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切实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孤立主义、保守主义、民粹主义反弹,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剧逆全球化思潮和政策取向,不仅影响全球经济发展,还对全球生态环境保护造成很大影响。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决维护多边主义,建设性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将不断提升作为

 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地位和作用。

 三、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价值观、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总集成,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总方针、总依据和总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坚决贯彻,做到入耳入脑入心、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将学习的成效转化为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和能力。

  要勇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推动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要在深学细研上下功夫,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对比中深化理解,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中提高站位,做到思想上认同、政治上看齐、行动上紧跟。

  要勇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忠实践行者。自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中谋划工作,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主动服务“六稳”“六保”。坚持把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生态环境部门心中的“国之大者”,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要勇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不懈奋斗者。希望与全社会一道,共同加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宣传和贯彻,抓好大普及、推动大践行,做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到哪里,就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到哪里,在全社会培育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努力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主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持不懈推动企业依法落实污染治理主体责任,推动公众自觉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汇聚形成全社会共建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

 【二】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新指示新要求,对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总体部署,对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作出重大宣示。这些重要指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不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是新发展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

 一、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之大者”的重要性 2020 年,受疫情冲击,不少地方都动了铺摊子、上项目的心思,有舆论说:“生态环境保护这根‘缰绳’也该松一松了。”但我国生态环境的“家底”还很薄,没有“松一松”的资本,如果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那么全国上下努力凝聚起来建设生态文明的干劲很可能前功尽弃。紧要关头,习近平总书记以高远的战略视野、深刻的辩证思维、超常的战略定力,坚定了全党全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也促使全党同志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再学习、再认识、再深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经济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

 2020 年 3 月 30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的诞生地——浙江安吉考察,告诫全党“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回京仅两天,习近平总书记又参加了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仅隔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这次疫情防控使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

 千年大计,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10 天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华民族的祖脉”秦岭,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切入点,首次提出并论述了“国之大者”。“国之大者”内涵丰富,不局限于某一方面,生态文明毫无疑问是“国之大者”之一。

 二、准确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的科学内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在安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发展要设定前提,首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就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不好,最终将葬送经济发展前景”。保护好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要从这一点出发来认识和理解生态文明建设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

 践行“两山”理念,转化是关键。近年来不少地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探索实践,其中有成功经验,也有“跑偏”现象。如何把握方向和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探寻畅通有效的路径是“两山”转化的难点。在浙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陕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

 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金钥匙”。

 践行“两山”理念需要战略定力。如何保持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只有这样,才能使绿水青山能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这既是久久为功的定力,也是人与自然相处的哲学。

 三、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方向和任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新部署新要求,必须从立足新发展阶...

篇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

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近日有机会拜读了习近平总书记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发表的文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该文章对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战略高度, 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 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了蓝图,也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建设美丽中国,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首先应该从我做起。当看到洗手间的水龙头在滴水时, 是不是能够举手关上呢?当电池用完后能否分类收藏处理而不是随手扔掉呢?当购物时能否自觉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呢? ,, 一件件小事虽然都很不起眼, 但却体现我们究竟具备了多少环保意识。

 2 我认为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树立起环保意识, 具体地说就是树立资源意识,生存意识。要让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与资源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保护环境不仅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 而且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今天的生存!

 不能抱着环保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差别不大的思想, 也不能对保护环境有任何松懈和怕麻烦的思想。

 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固然负有重要的责任,而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人对此更是承担了更为直接、 更为具体的责任。

 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为社会、也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蓝天。全社会应该认识到: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 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必须坚持的伟大工程,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 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必须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 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对人民群众、 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你我共同参与。2016年 6 月 16 日

篇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

美丽中国心得体会

  篇一:对美丽中国建设的认识和建议

 一、谈谈你对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 建设美丽中国”的认识。的认识。

 在历次全国党代会的报告中,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在历次全国党代会的报告中,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 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 和“ 建设美丽中国” 。这体现出生态文明的突出地位,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重大决策的延续,符合中国当前的国情。这一重大决策的延续,符合中国当前的国情。

 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蓝天白云、山清水秀,留给子孙后代可利用的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今年年初多地遭受严重的雾霾天气,人民日报评论说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蓝天白云、山清水秀,留给子孙后代可利用的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今年年初多地遭受严重的雾霾天气,人民日报评论说“ 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中国,不是美丽中国,“ 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不是全面小康。经济发展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城市管理再也不能以不是全面小康。经济发展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城市管理再也不能以“空气不好是小事空气不好是小事”心态来应对突发情况,居民生活再也不能只图自己方便、不管环境负担。只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我们才可能拥有天蓝、地绿、水净、风清的美好家园。心态来应对突发情况,居民生活再也不能只图自己方便、不管环境负担。只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我们才可能拥有天蓝、地绿、水净、风清的美好家园。

 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进行努力: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进行努力:

 一是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立法,对其中的环境监测指标以及相关惩处措施等法律条文进行详细规定,严格相关部门的责任。一是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立法,对其中的环境监测指标以及相关惩处措施等法律条文进行详细规定,严格相关部门的责任。

 二是国家继续实施节能减排政策,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创新和提高劳动力素质转变。加大调整产业结构的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各级环境主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开展对违法行为的打击活动。二是国家继续实施节能减排政策,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创新和提高劳动力素质转变。加大调整产业结构的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各级环境主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开展对违法行为的打击活动。

 三是地方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摒弃“ 饥不择食”的传统招商引资观念,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经济时一定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传统招商引资观念,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经济时一定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四是加强社会监督,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四是加强社会监督,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

 五是每个公民要从生活点滴中做起,从自身做起,不铺张浪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践行低碳生活理念。五是每个公民要从生活点滴中做起,从自身做起,不铺张浪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践行低碳生活理念。

  篇二:对建设“ 美丽中国” 的思考

 对建设“ 美丽中国” 的思考

 摘要:两会期间,京津冀再次遭受雾霾肆虐,治理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公众关注话题,更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切的焦点,甚至连杭州市长在京病逝也被网民嫁接到了雾霾的危害身上。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治理的地步,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意识层面的转变这一角度,探讨我国政府和公众应如何携手进行低碳经济的建设,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均衡点。摘要:两会期间,京津冀再次遭受雾霾肆虐,治理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公众关注话题,更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切的焦点,甚至连杭州市长在京病逝也被网民嫁接到了雾霾的危害身上。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治理的地步,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意识层面的转变这一角度,探讨我国政府和公众应如何携手进行低碳经济的建设,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均衡点。

 关键词:环保意识;低碳经济;绿色消费

 一、引言

 入 近期污染事件频发提升了环境保护的关注度,进入 2013从 年,环保事件频频发生。从 1 月 月 14 日开始,北京雾霾持续近三个礼拜,且扩散到小半个中国,拉开了日开始,北京雾霾持续近三个礼拜,且扩散到小半个中国,拉开了 2013 年公众对于环境污染关注的序幕;年初,山西长治苯胺泄漏事故引发的河流污染,波及山西、河北、河南三省;此外,春节后媒体披露,年公众对于环境污染关注的序幕;年初,山西长治苯胺泄漏事故引发的河流污染,波及山西、河北、河南三省;此外,春节后媒体披露,“ 有企业将污水通过高压水井压到地下 1000 多米的水层,将地下水彻底污染多米的水层,将地下水彻底污染”,全国城市地下水质量状况不容乐观。恶性的环保事件频发,也显示出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后,在,全国城市地下水质量状况不容乐观。恶性的环保事件频发,也显示出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后,在“ 美丽中国”的执政理念下,对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转变我国原有的粗放型经营模式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的执政理念下,对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转变我国原有的粗放型经营模式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西方国家的“ 高碳”式发展之路早已为人们所诟病,面对不断恶化的环境和越来越稀缺的资源,我们该怎么办?面对越来越反常的气候,靠天吃饭的式发展之路早已为人们所诟病,面对不断恶化的环境和越来越稀缺的资源,我们该怎么办?面对越来越反常的气候,靠天吃饭的 9 亿农民怎么办?面对越来越

  拥挤的都市生活,城市居民该怎么办?

 正如全球气候变暖一样不仅仅是令政府单方头疼的问题一样,作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正如全球气候变暖一样不仅仅是令政府单方头疼的问题一样,作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低碳发展,也同样不是单纯依靠政府一方之力就能达成的目标。共同的难题注定需要共同的解决、相互的配合,低碳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必要指导,更离不开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这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而言,尤其重要。在建设低碳经济,寻求低碳发展这条道路上,值得我们尤为关注的笔者认为是环保意识的觉醒。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在解决环境问题、建设低碳发展,也同样不是单纯依靠政府一方之力就能达成的目标。共同的难题注定需要共同的解决、相互的配合,低碳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必要指导,更离不开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这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而言,尤其重要。在建设低碳经济,寻求低碳发展这条道路上,值得我们尤为关注的笔者认为是环保意识的觉醒。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在解决环境问题、建设“ 美丽中国”的道路上,意识的转变应放在重要位置。的道路上,意识的转变应放在重要位置。

  二、意识的转变—— 有你有我有政府

 对于我国而言,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从各级政府层面,高度重视对于企业、公民低碳发展意识的培养,逐步形成由政府主导向社会自发转变的条件,为彻底改变经济增对于我国而言,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从各级政府层面,高度重视对于企业、公民低碳发展意识的培养,逐步形成由政府主导向社会自发转变的条件,为彻底改变经济增

  长方式做好内与外、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准备。

 这种准备也将涉及政府意识的转变。由于某些历史原因,我们的政府习惯于自上而下、直接干预的硬性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时期具有其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由于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于公众意识的培养,也会带来一定负面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这种准备也将涉及政府意识的转变。由于某些历史原因,我们的政府习惯于自上而下、直接干预的硬性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时期具有其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由于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于公众意识的培养,也会带来一定负面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

  进一步深化,改变以往的硬性强制管理模式,逐步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以间接干预、政府引导为主,已成为各级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深化,改变以往的硬性强制管理模式,逐步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以间接干预、政府引导为主,已成为各级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转变是个过程,转变需要时间。但我们必须克服习惯性的硬性管理,真正将公共服务作为内在执政理念,重视对于社会意识的培养,并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监管领域,这才能够使低碳经济的发展动力由政府主导转变为社会自发。转变是个过程,转变需要时间。但我们必须克服习惯性的硬性管理,真正将公共服务作为内在执政理念,重视对于社会意识的培养,并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监管领域,这才能够使低碳经济的发展动力由政府主导转变为社会自发。

 我们需要抓紧时间,因为这是与气候变化的赛跑!

  三、意识的转变—— 我们应该怎么办

 那么,作为社会公众,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离开种种表象观其本质,我们不难达成这样的共识:作为公民,我们应对自己的国家、自身所居住的地球承担我们应负的责任。建设低碳社会不是政府的独角戏,唤醒自身的环境责任意识,是我们急需迈出的第一步。离开种种表象观其本质,我们不难达成这样的共识:作为公民,我们应对自己的国家、自身所居住的地球承担我们应负的责任。建设低碳社会不是政府的独角戏,唤醒自身的环境责任意识,是我们急需迈出的第一步。

 也许以上观点有人无法苟同:中国人的环境责任意识哪有那么差?如果大家真的普遍缺乏环境责任意识,又怎会响应政府的号召,踊跃参加节能减排活动,换掉家里的白炽灯,夜间拔掉电源插头?也许以上观点有人无法苟同:中国人的环境责任意识哪有那么差?如果大家真的普遍缺乏环境责任意识,又怎会响应政府的号召,踊跃参加节能减排活动,换掉家里的白炽灯,夜间拔掉电源插头?

 换上节能灯、睡前拔掉插头的确是事实,但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这些低碳生活的践行者恐怕只是个小数目。换上节能灯、睡前拔掉插头的确是事实,但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这些低碳生活的践行者恐怕只是个小数目。

 在低碳宣传中有一个误区,各地政府无一例外的都在宣传低碳生活时打出在低碳宣传中有一个误区,各地政府无一例外的都在宣传低碳生活时打出“ 省钱” 牌。不可否认,有一部分参加者的确

  不在乎能省多少钱,他们更在乎能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做些什么。可更多的人呢?对其他人而言,不在乎能省多少钱,他们更在乎能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做些什么。可更多的人呢?对其他人而言,“ 省钱” 是否会比“环保环保” 更有吸引力?

 实例就在眼前,像垃圾分类、废电池集中处理,这种“费时费力不省钱费时费力不省钱”,却能为我们生存环境带来莫大好处的益事,至今仍旧,却能为我们生存环境带来莫大好处的益事,至今仍旧“ 难产” 。

 仅仅依靠“ 节俭”支持渗透于生活方方面面的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确实有些微薄。作为我们民族传承千年的优良传统,支持渗透于生活方方面面的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确实有些微薄。作为我们民族传承千年的优良传统,“ 勤俭节约”是让更多人接受绿色消费、环保生活理念的良好切入口。但是,节俭终究难以摆脱经济利益的束缚,不可能成为人们用绿色、低碳理念引导自身生活的源动力。唤醒自己的环境责任意识,正确认识自身及人类对于环境、对于自是让更多人接受绿色消费、环保生活理念的良好切入口。但是,节俭终究难以摆脱经济利益的束缚,不可能成为人们用绿色、低碳理念引导自身生活的源动力。唤醒自己的环境责任意识,正确认识自身及人类对于环境、对于自

  然的影响,并努力去避免某些不利影响的进一步扩大,才是阻止气候恶化、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为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造福的最大动力。然的影响,并努力去避免某些不利影响的进一步扩大,才是阻止气候恶化、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为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造福的最大动力。

 一个人的力量也许很渺小,人数少或许也做不了什么,可如果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环境责任的人越来越多,环保优先、低碳生活最终会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那么这难以计数的微薄力量就将形成一种合力,超越原有的不良消费习惯,超越消费对于生产的简单影响,成为决定人类未来的巨大力量。一个人的力量也许很渺小,人数少或许也做不了什么,可如果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环境责任的人越来越多,环保优先、低碳生活最终会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那么这难以计数的微薄力量就将形成一种合力,超越原有的不良消费习惯,超越消费对于生产的简单影响,成为决定人类未来的巨大力量。

 现如今一项亟待完成的工作是排除普通民众对于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理念的潜在抵触。...

篇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

文明心得体会800字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3 篇

  会 生态文明心得体会 800 字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第一次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树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里程碑。2017 年 12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从塞罕坝林场、右玉沙地造林、延安退耕还林、阿克苏荒漠绿化这些案例来看,只要朝着正确方向,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生态系统是可以修复的。”今天,在右玉县举行“两山理论与右玉绿色发展”峰会,浙江安吉、河北塞罕坝林场、陕西延安、新疆阿克苏和山西右玉,围绕“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主题,进行深入研讨,达成广泛共识,共同发表绿色宣言。

  一、践行“两山”理论不动摇,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范式。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大力学习和弘扬右玉精神,艰苦奋斗,久久为功,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让“两山”理论在中华大地化为生动实践、结出丰硕成果。

  二、厚植绿水青山不懈怠,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绿色与繁荣昌盛相连,荒芜与衰落贫穷搭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我们要携手倡导、自觉践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动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工程,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面加强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保护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重要水源地和重要湿地的保护和建设,持续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着力形成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让我们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好。

  三、坚持绿色发展不松劲,形成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格局。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我们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互促共进、深度融合,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着力打造绿色产业、绿色制造、循环经济、清洁能源、低碳经济,积极鼓励和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全方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大地山川绿起来,生活环境美起来,人民群众富起来。

  四、推进共治共享不停步,营造绿色和谐良好社会风尚。同在蓝天下,共爱一个家。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人人都是践行者、推动者。习近

 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绿色行动体系。我们要携起手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多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少开一天车、少使用一个塑料袋,让绿色低碳、环保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风尚、一种习惯,共建生态文明,同绘美丽中国,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会 生态文明心得体会 800 字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2

  我们所在的地球正遭到我们的破坏。如还不制止,继续毁灭美丽的家园,那么后果可想而知。所以我们要倡导植树造林、低碳生活、节约用电等都是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文明和美好。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少用一次性筷子、多多植树、节约用水等等。

  自从我们有了大大小小的工厂,这些工厂严重的向外排放那些污水,臭气从而破坏了那清澈的溪水,蓝色的天空,让鱼儿没了自己的家,让鸟儿没有了翱翔的天空。自从我们学会了造纸,造一次性用品,就不顾后果的砍伐森林,谁知道那些与我们一同生存的动物朋友们还无家可归……

  看看这些!这些就是我们对地球母亲的回报吗?这时我们是否对自己的所做作为进行反省呢!是的,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态度,应该有自己心中明确的选择,应该去改变这个被我们所破坏的环境!去保护这里的生态平衡,把原本属于它的色彩,恢复它的本来面貌!

  当然,我们虽然只是人海茫茫中的一个,是不可能做出那么多的发明去节约能源,也没有那么多的能力去种植森林,但是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们自己做起!我们种一棵小树,让一只小鸟有了它的家,我们可以不用一次性用品,让动物们有它的"家,我们可以少开一天的车,减少碳排

 放,让低碳的城市可以还小鸟一片遨游的蓝天!而这样一个简单的行动虽然不能有很大的改变,可是如果每人种一棵树,少开一天车,这样一来的改变可能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而我们自己的力量虽小,可是成千上万的人呢!所以我们只需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说不定又一天能有所改变,只需从我做起就一定会有美丽的星球!

  生态文明会 心得体会 800 字 生态文明建设会 心得体会 3

  生态文明是一种千古传承的优秀文化。它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经济区就是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为基本理念,以循环经济、绿色发展为核心价值,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为载体,就是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目前我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

  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同样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对它承认与否、认识与否,违背了规律都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因此,在建设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层关系:

  一、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只讲发展而忽视合理的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不重视生态建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样的发展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要做到既

 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前提和基础,而发展农业必须符合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使农业在良好的生态中发展,生态环境在发展农业中得到保护和优化。我们要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从人、自然、经济的高层循环出发,突出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循环农业,使全县农业发展逐步走上生态化、有机化、规模化的良性轨道。

  三、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工业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发展工业经济上,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推荐访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中国 文明建设